学习《弟子规》,开启幸福人生
上大学期间,我就读过《弟子规》,后来也经常听学生读《弟子规》,可对这一儒家经典并没有非常认真的揣摩,深入的研究。通过阅读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子规》,他的每一句讲读都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担任着很多角色:子女,教师,将来还会成为妻子、母亲,如何在当今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拥有幸福的人生,这本书给了我很大启示。
一、孝敬之道
“百善孝为先”。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子女的在家要孝顺父母,听从他们的教诲,心里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与兄弟姐妹要和睦相处。和睦,父母就少了一份担忧,其实这也是在孝敬父母。
二、教育之道
作为一名教师,要记住“身教重于言教”。作为教师,我们担负教育孩子的重任。那我们的一言一行则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深入挖掘教材进行人文教育,继而教会他们做人,并言传身教,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感受到人格魅力。教会学生“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过犹待,百步余”的礼节,让学生拥有“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良好习惯。
三、处事之道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还会与同事、朋友、领导等社会中的人打交道。“话多说,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是在告诫我言多必失,做人要谨慎守信;“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让我明白做事要有条理,任何事都要认真对待。
《细讲弟子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讲读了人生中的五伦关系,它让我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信心。
学习《幸福人生》心得
近一年来,学校倡导师生共同学习《弟子规》,并且还派了部分同事外出学习。听了同事们的学习体会,看到他们身上发生的变化,我不由得对中国传统文化心生向往。百闻不如一见,今年7月19日至23日,我有幸参加了明德国学教育中心举办的幸福人生讲座。
四天四夜封闭式的学习,每个讲座都安排得很紧凑,但每个讲座都是精华,所以整理笔记时我只能在精华中再提取自认为最精华的部分与大家共勉。——家和万事兴(蔡礼旭老师主讲)
孝悌为传家之本,吃饭应先挟菜给父母,言行中为子女树立榜样。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
——新世纪健康饮食(周泳杉老师主讲)
产生富贵病的体质主要是酸性体质和低钾高钠体质。
肉类是一切富贵病的主因,素食其实比肉类还营养。
——传统文化与人生抉择(尚彦伟老师主讲)
努力有结果,但努力不一定有好结果,人生最重要的是抉择。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道抉择事情的先后顺序,个人成长才会更加顺利。——礼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李越老师主讲)
人际中不要变助力为阻力,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
——爱心伴孩子成长(肖陈颖老师主讲)
老师是协助孩子的角色而非责怪的角色。
孩子做错事受责罚时,要让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被责罚,让他主动请受责罚。……
幸福人生讲座从家庭、健康、文化、礼仪、音乐、教育、经济等各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去解读和阐述《弟子规》,给人耳目一新而又似曾相识的感觉。说它耳目一新是因为它融入了与时俱进的观念,精辟合理地解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困惑,让人不禁惊叹,哦,原来《弟子规》无处不在啊。而似曾相识是因为它把人们心灵深处向善的一面光明正大地挖掘了出来,使人敢于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心底的真、善、美释放出来。
最后,感谢学校给了我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感谢学校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但愿更多的人能参与到《弟子规》的学习和力行中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学习《弟子规》心得
读了《弟子规》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原来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弟子规》是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我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弟子规》原《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能教育我们小学生,也能教育爸爸,妈妈这些大人。最近和爸妈通读了《弟子规》。我们家里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各抒己见,都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如何感恩。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认真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该做好事,不做不利于别人的事,并有父母监督,我们共同成长,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几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妈妈提议在今年的感恩节我们家里每人要写一篇文章,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需要感恩的人太多太多,有父母,老师,领导,朋友,只有这么多需要感恩的才构成了我们五彩的生活,我为妈妈的提议和良好的家庭氛围感到幸福。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报答操劳的父母和慈爱的老师。第二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现在的人生目标就是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争取做一个对国家有益的人,回报祖国。
第三觉悟要提高,以前自己没有想过集体的利益,通过学习《弟子规》我感觉到了集体的力量无穷大,在运动会中通过和同学的合作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深深爱上了这个集体,我决心遵守学校各项纪律,不给班级抹黑,珍惜,爱护这个集体,与老师和同学比翼齐飞,共创佳绩。
这就是我个人的一些肤浅的心得,《弟子规》教育了我做人的道理,我喜欢读它。
读书计划
全民读书终身学习提高全民族素质应从娃娃抓起,我校响应国家号召首先打造书香校园,书香就像花香一样弥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读书是快乐。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就像汲取阳光和水。增长了知识,拓宽了知识面,提高我校学生语文素养,活跃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目标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2.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以读促写,走读写结合之路,提高教学质量。
4.营造书香班级,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二、活动措施
1、因为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有限可以每天晚上在家里安排三十分钟阅读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更要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2、开展交流活动,比如让学生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大家一起分享;还可以把自己认为精彩的书介绍给大家。
3、老师做好导读工作,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倡个性阅读,教给学生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批注读书法。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在“采蜜本”上。学期末进行优秀摘录本评选。
4、运用教材进行拓展阅读从教材扩展延伸,培养学生迁移阅读的能力。为了提高应考能力,在用好课本的同时,安排一些相类似的读物。既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又将课外知识和课堂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5、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鼓励小朋友们好书要相互交换看,好书共分享,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不仅读到了好书,还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借别人的书,一定注意爱护。
6、利用家长会,把一些家长好的做法介绍给他们听,让家长懂得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儿童在成长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7、期末推荐三名“读书天使”,发放小奖章;前三名会背《弟子规》的学生经检查过关皆奖励一本书。
总之,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一种风气,一种氛围。让学生在读书中求得知识,在读书中明了事理,在读书中学会做人。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1.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2.加强教学的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那么,阅读教学中教师该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呢?
一、创设文本情境,点拨指导学法
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而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例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有这样一段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如果仅从语义上理解,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杨梅树怎么会“贪婪”“吮吸”“伸展”和“欢笑”呢?这些原本都是人的情感、动作和行为呀!但是教师如果在这里指导学生明白作者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是将树拟作人,并非犯了人树概念混淆的错误,那么学生就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感受到杨梅树如贪吃的孩童那旺盛的生命力,也就会更深切地体会到雨中的杨梅树是那样的美好和可爱。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形式,这样会使学生对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对内容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
二、反思学习过程,概括学习方法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
例如,《翠鸟》最后有一段话:“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它很不容易呀!‟我们只好打消了这个想法。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这本是一段充满感情的语言。但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很容易将理解的重点放在翠鸟住处的特点上,大讲什么翠鸟的生活习性。这和作者的初衷就相去甚远了。其实这段文字处处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由想逮到打消想法到远观希望多停留一会儿,无一不体现着对翠鸟的喜爱。“打消想法”是对“真想”的无奈与失望,“远观”和“希望”又是对失望与无奈的补偿,一个“情”字贯穿这段文字的始终。如果忽视了这段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就可能在理解上出现偏颇。
可见,阅读指导也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
三、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拓展阅读实践
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指导他们将已学到的方法迁移运用于相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使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领悟学习方法的真谛。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迁移性学习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
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童话、寓言及散文中常有反复出现的情节或相同结构的段落,学习此类课文,教师要在教好“例子”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运用学习“例子”的方法进行后几段的学习。以《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为例,课文中写的香港的四种特色文字结构相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形成对“海洋公园”一段写作顺序的概括:海狮表演—拟人的手法写表演—观众反应。把握了这个顺序,学生就能顺利地自学“美食天堂”“灯的海洋”这些写法类似的段落。当然,在遇到具有相同结构和思路的同类课文时还可进行篇与篇的学习迁移。
另外,学生在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也可迁移运用到阅读课上,使阅读课着眼于讲读课所学训练重点的实施和运用,着眼于所学阅读方法的运用和巩固。这样教师半扶半放,少扶多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迁移中得到巩固,在迁移中得到提高。
由于阅读指导效果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指导阅读时仅教给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还不够,还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阅读指导要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步进行,这是阅读指导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第二,要重视学习品格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这是阅读指导取得成效的保证。
四、将阅读方法与写作实践有机结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即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基础;写作是吸收与积累基础之上的表达。在阅读训练中,学生可以得到词、句、段、篇的训练,学会怎样读懂一篇文章。与此同时,逐步积累反映客观事物的词语,认识句子表达思想感情的种种方式,了解写文章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选择材料,怎样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等,并从中学习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使认识能力得到发展。总之,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是习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样,习作教学也会对阅读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观察、去思索、去表达,其结果就会比在阅读中得到的认识又提高一步,再去阅读,他所关注的不仅是文章表达了什么,还要关注文章是怎样表达的;了解这样的内容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来体现,就会把理解文章内容和理解表现形式变为自觉的阅读行为。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阅读方法和写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努力探索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阅读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同时进行,才能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达到“用不着教”的理想境界。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通过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诵读《弟子规》所感 期中考试后,我校举行了《弟子规》大型朗诵比赛,从中我渐渐地明白: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多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美德从古传到了今,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弟子规》让我们知道知恩图报。从中我们懂得感谢给我们生命的人、感谢给我们知识的人、感谢给我们衣食住所的人和感谢曾经批评教育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铭记、将别人的美德汲取,来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在全校朗诵比赛中我是唯一脱稿的演讲的人,我为此激动不已,但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其实我为《弟子规》深邃的内涵所感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皈依,《弟子规》是做人的准绳,如今仍然影响着很多的人,我在研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此时我才明白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绵延数千年,让世界人民喜爱的真正原因:因为我们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这才孕育了代代贤良的中华儿女!我们是“礼仪之邦”。讲究礼仪、广结朋友、谦虚仁慈......五千年的文明铸就了我们华夏儿女的美德。但我们这一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熏陶却太少,太少,导致我们的道德水平下降,部分同学对于同学之间的一点小摩擦便会大打出手,甚至引发恶性事件;与父母发生争执便离家出走,潇洒走一回。我感觉马云校长让《弟子规》走进课堂实在是太及时了,我希望我们青少年都来学一学《弟子规》。现代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待加强,这一环节,就应该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抓起,至少让我们在走上社会后,不会因为道德的欠缺而遭受挫折和失败。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恣意妄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我难以用语言描述你精彩节奏,但我希望山窝里长大我能够拥有你的一点美质,随着我的足迹,把你播向四方并能和山外的朋友产生共鸣,若能如此幸福将会荡漾在我的心田,飘散于这漫着清香的天地之间,若风吹过,你看见枝头摇曳,那是我轻声的呼候:母亲,有你真好,——我性灵的归宿!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继承下去。真心感谢我们的老师能够把传统教育纳入正规课堂,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抓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学习《弟子规》心得
放暑假前学校工会发了一本书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并布置任务假期里学习。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我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情去看的,当我看到第17页的时候,我真正被这本书所吸引,所感动。读完全书后让我受益匪浅。
以前觉得自己已经算是挺孝顺的了,平时都会给父母亲钱财和买些东西,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孝有几个层次:孝身,孝心,孝德。平时给父母钱财衣服自以为很孝顺了,其实这仅仅是孝身。孝心是“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就是说父母亲喜欢的事情要竭力去做,而他们不喜欢的事情要坚决不做。“身有伤 贻亲忧”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 德有伤 贻亲羞”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只有做到这样才算是有孝心,而孝德则是要让自己成就一番事业,充分实现自我的价值,让父母亲以有自己这样的儿女感到自豪!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双亲俱在,多多关怀他们,按照弟子规的精神把弟子规一点一滴的用在生活和工作中去,不仅要孝身、还要孝心、孝德。在生活中工作上让父母放心不让他们再为我们操心,才是我们最需要做的。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