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人才工作跨越发展
2024年,全区人才工作在地委、地委组织部的领导和省委组织部人才处的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科学人才观日益深入人心;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人才工作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为实现毕节试验区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以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为抓手,全面推进人才工作。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大项目建设急需的紧缺人才。全年共引进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7名博士后到我区挂任副县级领导职务。给引进的博士提供比较优厚的待遇,每月发给5000元生活补助,帮助他们解决好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还组织协调此次引进的17名博士后作为毕节学院兼职教授,充实毕节学院的师资力量。挂职博士后带来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为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抓基层,打基础,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根据《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意见>的通知》(黔党发„2024‟6号)文件精神,按照省有关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文件要求,我区积极组织实施了2024年度“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
作,共选聘40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176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一村一名大学生”在基层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大学生村干部综合素质,由地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地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危改办、扶贫办等部门对联系省、地103个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的大学生村干部和各县(市、区)危改办主任、副主任和技术人员等150余人进行培训。各县(市、区)党委组织部牵头负责培训其他大学生村干部,全区共培训3400余人次。通过培训,大学生村干部加深了对做好新农村工作的认识,增长了才干,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协调,全力做好各类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工作。一是地管专家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服务管理工作。我区已完成第一批地管专家、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管理期内考核,并与第二批地管专家、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签订目标考核任务书。为了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2024年10月,我区还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地管专家进行考核的通知》(毕组通„2024‟84号)文件,对第一批地管专家进行综合考核,对第二批地管专家进行年度考核。
二是组织到我区任职(挂职)的博士进行区情考察。为了让到我区任职(挂职)的博士进一步了解区情,熟悉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地委组织部人才办组织到我区任职(挂职)的博士到黔西、织金等县进行区情考察,共计60余人次。
三是为到我区工作的博士购买了高层次人才公寓楼。今年下半年,地委组织部向行署争取资金,在我区购买了10套(100平方米以上)住房建成高层次人才公寓,为引进博士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目前正在进行装修等工作,明年即可分配给博士居住。此外,地委组织部还加强与引进博士的联系、沟通,尽力做好服务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整合人力资源,调整充实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联系新农村建设工作。根据实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联系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发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优势,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抓了高层次人才联系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我区将农林牧系统高层次专业人才72人联系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作了部分调整,使专家联系新农村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还完成了2024年高层次人才联系新农村的工作实绩考核,并按规定兑现了奖励。
——加强督促检查,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稳步推进。2024年11月,我区下发了《关于印发毕节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毕组通„2024‟85号)文件,通知下发以后,参与纲要编制工作的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按照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积极协助落实编制工作有关任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纲要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专题研究课题组的工作进度进行了跟进、了解和督促。目前,课题研究已完成,《规划纲要》各课题组的编制工作正稳步推进,进入修改阶段。
——组织开展地区第四批“突出贡献人才奖”评选表彰工作。2024年8月,地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推荐地区第四批突出贡献人才奖人选的通知》(毕组通„2024‟71号)文件,号召在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勇于创新、建功立业的各级各类优秀人才申报地区第四批突出贡献人才奖。目前,已完成评审。
——强化管理服务,力保科技副职工作和“科技兴村行动”取得实效。强化对科技副职和“科技兴村行动”的服务和管理,经常与科技副职本人和挂任单位联系,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目前,省委组织部选派到我区的第九批科技副职、我区选派到基层的第八批科技副职和贵州大学选派的“科技兴村行动”8名博士在各自的岗位上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注重引智工作,多方联系专家、学者、教授等开展学术讲座。一年来,主动与北京、上海及省内高层次人才加强联系,充分利用区外人才渊博的知识和新思想、新观念,为我区干部职工、科研院所及毕节学院师生员工举办了40余场高端学术讲座。讲座内容涉及果树生产与科研概况及发展动向、全球金融危机及我国对策等,取得良好效果。
——完成贵州省第五批省管专家、首届“青年创新人才奖”和2024年度特助经费项目申报工作。2024年,我区阮培均、张荣达、付业春3人获得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省管专家”;有1人获得“省青年创新人才奖”;在省特助经费项目申报工作中,我区向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推荐4个项目。
——开展各类人才交流活动,保持了和各类人才的密切联系。为使人才感受到组织的关心,今年年初,举办了2024年优秀人才代表迎新春联谊会,邀请区内各行各业优秀人才代表参加。同时,还定期不定期召开地管专家、拔尖人才交流会议,科技副职座谈会,联系新农村的专家座谈会议和挂职博士后工作交流座谈会。2024年11月至12月,地委组织部将组织我区高层次人才到外地考察疗养。通过座谈会的召开和组织专家考察疗养等活动的开展,增加了各类人才对组织的信任,增强了人才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还加深了各类人才之间的交流。
——加强与外界联系,为今后人才引进打下坚实基础。为更好地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积极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复旦大学、贵州大学等单位的联系,力争今后在人才引进方面得到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2024年5月,地委组织部人才办积极和复旦大学人事处取得联系,在毕节成功召开复旦大学和地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座谈会。目前,复旦大学已输送了3位博士后到我区工作,校地人才交流座谈会的召开,进一步推进了我区和复旦大学的合作。
2024年我区人才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毕节地区“十一五”人才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积极引进、教育、培养各类优秀人才,努力推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实现毕节试验区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坚持解放思想 推进跨越发展 中共荆门市委书记
王玲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30多年的沧桑巨变,都是解放思想的成果;荆门“十一五”发展取得的成就,也是解放思想的结晶。我们靠解放思想赢得了发展,更要靠解放思想去开创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继续高举解放思想的大旗不动摇,真正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越。
充分认识新一轮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解放思想是适应形势变化的客观需要。解放思想的本质要求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统一。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迫切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开阔的思维、国际的视野、世界的眼光来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更新发展模式,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荆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解放思想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胡锦涛同志多次要求,全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强调,要把解放思想作为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任务来抓。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投身解放思想的伟大实践,进一步调整与时代发展“不赶趟”的思维,更新与科学发展“不相符”的观念,从而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解放思想是实现我市“十二五”发展目标的根本保障。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描绘了荆门跨越崛起的宏伟蓝图,确定了“十二五”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些目标,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解放思想。思想解放是跨越发展的“总阀门”。没有思想的解放,再美的规划也只是空中楼阁,再好的思路也只是纸上谈兵。为此,我们一定要瞄准既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扩大开放,突破常规,务实拼搏,不断推进荆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
解放思想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内在要求。解放思想是领导干部的历史责任和党性体现,也是全市300万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民生的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充满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望,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秉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工作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让发展成果造福于民。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共同完成荆门跨越崛起的宏伟大业
要把解放思想统一到跨越发展的目标上来。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鲜明地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并确定了“十二五”时期速度高于全国平均、高于中部平均的奋斗目标。可以说,跨越式发展将是全省新一轮发展的主旋律。从荆门来讲,发展不够是最大的实际,跨越发展、加快崛起显得更为必要、更为紧迫。我们一定要坚定跨越崛起的信心,紧扣“两高一进位”的目标,共谋跨越发展之策,共聚跨越发展之力,共奔跨越发展之路,在全省跨越发展中再立新功。
要把解放思想统一到对市情的再认识上来。理性分析市情,我们在发展的进程中是机遇多多,信心满满;挑战严峻,压力巨大。一方面,要善于发现机遇,抢抓、抢用机遇。既要抢抓抢用普遍性、一般性的机遇,更要看到和使用凸显的、独有的机遇,努力将单一优势聚集成复合优势,将现实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另一方面,要积极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始终保持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十二五”时期,翻番式增长成为全省各地不约而同的奋斗目标。如果我们仍然按部就班、不紧不慢,标兵就会越来越多,追兵就会越来越少。全市上下一定要因机而上,顺势而为,趋利避害,开拓进取,奋力推动全市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要把解放思想统一到“干字为本”的要求上来。当前,荆门正处于厚积薄发、蓄势待发的关键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既需要以“好中求快”的理念来引领,也需要用“跨越发展”的主题来要求,更需要靠“干字为本”的作风来推动。全市上下要坚持解放思想的热潮、跨越发展的热潮与大干、苦干、实干的热潮“三个热潮”同步共进,沉下心思谋发展,脚踏实地干事业,扑下身子抓落实,以真抓实干巩固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以埋头苦干维系跨越赶超的良好势头,以拼命大干使宏伟目标、美好蓝图早日成为现实。
在解放思想中敞开门户,切实拓展跨越发展的更大空间
要敢于开放。从根除封闭保守、等靠要等传统思想的禁锢入手,在思想上彻底放开,用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胸怀、更优的政策、更好的环境,推进对内对外开放。要树立“先舍后得”的理念,善于算长远账、算整体账,舍小利、求大得;树立“精明更要开明”的理念,不嫉妒投资者赚钱,不眼红企业家发财,不怕创业者致富;树立“竞争双赢”的理念,在竞争中扩大总量、提升人气、活跃市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敢于借智、借力、借债来破解难题、推动发展;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才”的良好氛围。
要扩大开放。在大开放、大放开上下功夫,不断拓展开放的深度和广度。重点要做好“三提高、三降低”的文章。“三提高”,即提高区域经济的开放度,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增长“重头戏”和生命工程,掀起全民招商热潮,千方百计地引进资本、市场主体、管理、人才、技术、资源等,为荆门发展提供强劲的驱动力;鼓励企业、人才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民创业的参与度,抓住创建创业型城市的机遇,进一步放宽政策,搞好服务,大兴全民创业的热潮。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善于借势、造势、乘势、用势,不断扩大荆门的影响力。“三降低”,即降低投资门槛,只要不违背法律、不污染环境,该放开的领域一律放开。降低投资成本,搞好产业配套,完善要素供给,发展现代服务业,并敢于把最好资源向投资者配置和倾斜。降低投资风险,不断加强诚信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社会环境建设,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要善于开放。开放既要有饱满的热情,又要有科学务实的态度。要理性把握开放,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不随心所欲、不违法乱纪。要敢于善于和企业家交朋友,增强他们在荆门投资的信心。要把握国家政策的实质,创造性地工作,特别是对那些没有政策规定,但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民生改善的,要大胆开放试验。要严格按照市场规则办事,增强抓项目的意识,练就找项目的眼力,提高谈项目的水平和成功率。总之,要通过开放型经济发展,使经济增长显著提速,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招商引资取得显著突破,市场主体显著增多,财政收入显著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在解放思想中解决问题,着力破解跨越发展的障碍
要在更新发展观念上下功夫。观念的领先是最重要的领先,观念的滞后是最致命的滞后。转变发展观念,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严酷的过程。我们要有非凡的胆识和勇气,不断地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要强化大局意识,坚决破除部门利益至上、各自为政的本位思想,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要强化市场意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善于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破解难题、谋求发展。要强化群众意识,在发展的过程中,紧紧依靠群众,调动群众参与跨越崛起的“大合唱”;在发展的目的上,坚持民生至上,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要在破解发展难题上下功夫。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破解难题的过程。难题一般都是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决定因素,躲不过、拖不起、绕不开,必须一个一个去解决、去突破。我们检验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干部是不是真正解放思想,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思想,就是要看在谋划科学发展上是不是有新思路,在推进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上是不是有新举措,在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水平上是不是有新成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是不是有新招数,在转变作风抓落实上是不是有真功夫。
要在培育发展文化上下功夫。发展环境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坚持用硬措施来改善软环境,千方百计把荆门打造成为湖北发展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发展环境与发展文化密切相关。建设与跨越崛起相适应的发展文化,关键是要着力营造“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投资环境,真心实意地关心、支持、理解和保护企业家,真正让他们有尊重感、舒适感、安全感、成就感;着力营造规范透明、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坚持“道以通为要”,做到一切服从于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在政务环节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也不允许找理由和借口拖着不办。着力营造公平竞争、一视同仁的政策环境,做到工业和服务业同等对待,招商引资企业和本土企业同等对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等对待,大中型企业和全民创业同等对待。着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只要法律政策规定没有明令禁止,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只要有利于改善民生和增强综合实力,就要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
在解放思想中实施精神提升工程,不断激发跨越发展的动力
要以党的事业为重,勇于担当责任。勇于担当,既是责任问题,也是党性问题;既是精神问题,也是能力问题。要勇于担责,视工作为事业,按照创先争优的要求,时刻反省自己,不忘肩负的职责,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要敢抓敢管,不掩盖问题、不回避矛盾,该签的字要签、该表的态要表、该抓的事要抓,永葆共产党员不怕风险和困难的本色。要奋发有为,定目标、找坐标、循航标,勇于追求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追求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在荆门跨越发展中建功立业。
要落实落实再落实,将执行进行到底。落实战略是最大的战略。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最细微、最基本的事情做起,切实改变大事做不成、小事不想做的状况。要既勤政又善政,始终把解决了多少问题、化解了多少难题、取得了什么实效、达到了什么效果,把思想是否得到升华、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工作是否得到落实,作为评判人和事的重要标准。要“于无声处听惊雷”,少听汇报,多看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镇发展、循环经济、农民转移培训等工作抓的怎样,多看党风、民风、干部作风树的怎样。要追根溯源,学会从看似偶发性的事件中查根源、找症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谨防小事件酿成大事故。
要凝心聚力谋发展,团结奋斗促崛起。坚持和发扬团队精神,做到为政谋事不谋人,在理解中共事;补台不拆台,在工作中互补;尽职不专断,在用权中自戒;争强不争功,在荣誉上谦让;争气不斗气,在和谐中进取。关键做到“四讲”:要讲坚强的党性,老乡、同学、同事应保持正常交往,坚决杜绝搞成帮派和圈子。要讲严格的规矩,严格按党性要求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要讲发展的大局,时时处处做到局部服从全局,部分服从整体,个人服从组织,确保政令畅通、协调一致。要讲真挚的感情,始终保持同志式的友谊,在工作中建立感情,在干事中增进感情。
要坚持把学习作为人生的第一任务,不断提升引领发展的能力。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不敢担当,除了党性不强外,能力欠缺、本领恐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致使对有些事情看不清、拿不准,无法作出决断。要看到,领导职务岗位是“能力席位”,谁有能力就由谁干,谁最能胜任就选谁,谁最能干好就用谁。提升能力,根本途径是加强学习。要在干中学,学中干,大力倡导简单的人际关系、简捷的工作程序、简朴的生活作风,最大限度地减少应酬,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要善于到群众中去学习和实践,学会做群众的学生,加强调查研究,让决策为群众所接受,更好地服务群众、指导实践。
解放思想关键是坚持领导带头
要抓住“一把手”这个关键的少数。“一把手”是关键的少数,是“发动机”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一把手”思想解放的程度、能力水平的层次、工作作风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部门、地方的发展走向。作为“一把手”,要强化管党责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同时,要率先垂范,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加快发展,带头做好群众工作,带头廉洁自律,从而更好地发挥“一班人”的作用。
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明确管理层级,科学合理定位和区分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功能,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向一级交账的工作格局。规范权责设置,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合理确定权利和义务,使管理链条环环相扣、紧紧相连、层层到位。要厘清上下关系,上级要加强对下级的指导和服务,在各方面带好头;下级要强化执行,勇担责任,不上交矛盾,不推卸责任。
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市、县、乡、村集中换届为契机,着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各级干部要正确看待职位,时刻牢记职位是组织给予的,一份权力就是一份责任,要想进位,先得保位。要正确看待政绩,始终铭记“过去只能代表过去”,不沉迷于过去的成绩和贡献,努力再立新功。要正确看待进退流转,真正做到“进”时朝气蓬勃,“退”时潇洒自如,“留”时倍加努力,“转”时奋发进取。各级党委要坚持尚德、尚能、尚绩使用干部,努力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让干部有序竞争、有序进步,为荆门跨越崛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7月10日,全市“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奋力争先”大讨论活动启动大会暨市委中心组第三次集中学习会在会展中心召开。遵义市政协副主席、仁怀市委书记房国兴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开展“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奋力争先”大讨论活动,就是要让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解放思想中拿出立志跨越的勇气,仁怀不仅要在全省、更要在全国找准位置。
市委副书记黄泽越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飞就全市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奋力争先”大讨论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王茂才及其他市领导姜世甫、王照达、肖宁舟、舒猛、游海燕、陈灼、李黔阳、何清云、陈茂高、黄万强、陈华、罗欣、王晓星、李立奎、杨云勇、杨宗琪、冯忠、吕恩、邓帆、史云波、宋胜华出席会议,市直各部门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委负责人参加会议。
房国兴在讲话中指出,开展“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奋力争先”大讨论活动,是市委根据省委统一部署,立足全市发展实际,为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开展好这项活动,对仁怀具有有利于在加速发展、提速赶超中统一思想、认清差距、提升素质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房国兴要求,各级各部门在开展活动中要牢牢把握大讨论活动的重点,在重大问题解决上推进思想解放。针对我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创新新举措,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牢牢把握大讨论活动的关键,在创新求变中推进思想解放,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破解难题,牢牢把握推动经济社会事业提速赶超、转型跨越的主动权。要牢牢把握大讨论活动要求,在真抓实干中解放思想。当前,仁怀正处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的关键阶段,每一项工作都特别需要真抓实干的精神、清晰明确的目标、科学严格的制度,在全社会营造创先争优、争先进位、干事创业、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加快仁怀跨越发展的进程。
房国兴强调,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确保广大干部思想受震动、受洗礼,各项重点工作有推动、有起色,跨越发展的布局真启动、真开展。要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推动跨越、仁怀要争先”这个主题开展学习讨论,注重“总结提高”的深度,重点总结并提炼形成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要把握正确导向,激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活力,全方位、高密度、全覆盖地开展宣传,生动反映大讨论带来的新变化、新风貌,努力营造浓厚氛围,为仁怀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进入中国百强县(市)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动员会后,省委政研室研究员吴祖平以《学习国发2号文件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开启新征程、勇当排头兵》为题,主要从“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促进贵州又好又快发展”、“奋战五年,努力追赶,开启贵州科学发展新征程”、“走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三个方面进行了主题鲜明、深入浅出、重点突出的专题讲座。
推进跨越发展 建设美好xx 为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xx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4年11月1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xx市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
肩负党和人民的使命,伴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是xx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提升快、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受益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省委和孝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克难创新,扎实苦干,奋勇争先,顺利完成了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
五年奋斗,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我们紧抓发展第一要务,努力克服多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积极应对后危机时期的不利影响,全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93.4亿元、4.62亿元、71.59亿元、48.88亿元,分别年均增长14.3%、19.8%、民创业深入推进,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民营企业达到2646户。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粮食、水利、畜牧、卫生等事业单位改革,农村综合改革、财政四项改革深入推进,妥善解决一批改革遗留问题。xx被评为“全省集体林权改革先进县市”,成功创建“全省金融信用县市”。
五年奋斗,城乡建设统筹推进、载体功能日臻完善。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面积达到21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8万。经营城市成效明显,城市建设力度加大。“三桥联动”、“三河治理”、316国道整治、城市防洪、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河滨公园、骨干道路刷黑等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扎实推进,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滨河园林城市加速崛起。工业园区东扩北延工程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园区面积扩展到32平方公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节能减排任务全面落实。乡镇总体规划全面完成,集镇规模不断扩大。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村庄整治、农田水利、安全饮水、农村能源、危房改造、土地整理等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农村道路、有线电视、互联网实现村村通。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清洁乡村工程全面推进,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我市被列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示范县市”、“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单位”。
五年奋斗,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共培训各类技能人员4.1万人,新增城镇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万人。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一五”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城
委被孝感市委评为“好班子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基层党建工作跻身全省先进行列。认真贯彻《廉政准则》,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规范化建设,大力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治庸问责等活动。完善第三方监督运行机制,推进企业订单式服务,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优化,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
同志们,xx的变化令人振奋,xx的发展催人奋进。这些成绩凝聚着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辛劳与智慧,饱含着广大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心血与汗水,倾注了各级领导和老同志的关心与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共xx市第六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xx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
——必须以思想的解放引领发展。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严峻挑战,我们坚持不断解放思想,把结合市情、开拓思路、创新办法作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职责和任务,走出了一条符合xx实际的路子。实践证明,只有思想解放,善于创新,才能抢占发展制高点、构筑发展新优势。在新的征程中,我们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努力造就更加开放的干部队伍,营造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开创更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必须以高远的目标激励干劲。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左右有强兵的竞争态势,我们坚持自加压力、勇于赶超,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了万众一心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才能汇聚干事创业合力,形成心齐气顺氛围。在新的征程中,我们要倍加珍惜团结奋进的大好局面,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正确发展方向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把党心民心凝聚到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去。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全市经济总量还不够大,新兴产业比重还不够高,大企业、大项目支撑作用不够突出;乡镇经济不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快,农民持续增收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艰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党风廉政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干部队伍引领、服务发展的能力、水平和作风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成绩属于过去,希望昭示未来。今后五年,xx正处于抢先突破、争先跨越的关键时期,希望和困难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
未来五年,我们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纵观国内外形势,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分工深度调整,资本要素加速流动,产业转移进程加快;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快速推进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国家中部崛起和省
业,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真抓实干,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强市、生态农业大市、文化旅游名市、滨河园林城市,推动xx向更加文明、更加富裕目标大步迈进,努力把xx建成全省中等发达县市。
今后五年全市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实力更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孝感平均水平。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年均增长15%、20%、25%和20%以上,生产总值跨过200亿元大关,财政收入突破12亿元,县域经济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前30位。
——发展方式更优。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传统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新兴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崛起,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有较大提高,百亿元企业、百亿元园区、百亿元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城乡环境更美。初步建成“一主两翼”两岸发展的中等宜居滨河园林城市,集镇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新型中心村建设基本成型,城乡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城镇化率达到52%。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文明层次更高。和谐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城乡文明程度、公民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备,文化软实力走在全省前列。
二是培育企业群体。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放手发展一批小作坊、小企业。坚持依托资源、依托优势、依托产业,引进一批国内外资金和企业。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小进规”工程,重点推进成长型、效益型、创新型企业发展。力争每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家,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3家、过10亿元企业1家。三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产学研”联合创新,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技改扩能、产品更新换代,提高科技投入贡献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强化市场开拓营销,着力培育一批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
做大、做实、做强现代农业。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一是壮大优势农产品生产规模。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调优农业结构。加强优质稻、畜禽、特色蔬菜、林果四大主导产业板块建设,发展一批基地、庄园、小区。二是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加快市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效益和附加值,着力建设百亿元农产品加工大市。三是完善农业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抓好龙头企业与农户有效对接,培育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加强农业机械化、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
1更深层次扩大对外开放。坚持把招商引进作为扩大开放的主要抓手,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强化招商选资。瞄准500强、中字头、国字号等企业,重点引进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龙头型项目。力争招商引资总额年均增长30%以上,每年引进投资过10亿元工业项目1个以上。深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完善落实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千方百计破解土地、资金、用工等难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重点抓好中汽零产业基地、爱仕达工业园二期、潮汕食品工业园等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力争项目如期竣工投产。健全对上争资立项机制,力争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落户xx。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推进与武汉市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对接。
更高水平打造开放创新载体。坚持把园区作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围绕建设产值超100亿元园区,强化规划引导,推进园区资源、产业整合。继续加大有效投入,完成开发区东扩北延工程和南城工业园配套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业园区承载力。创新园区经营理念,加强开发区机构、队伍和机制建设,全力打造高效、快捷的服务福地。鼓励各乡镇街道兴建创业园,引导中小企业集约发展、扎堆发展。
更宽领域深化各项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流程,规范收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监督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稳步推进社保、教育、城建、住房保障、医药卫生、文化等民生领域的各项改革。深
3镇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商业区、住宅区、产业区、生态区的功能定位和基础设施,着力形成以市区为龙头,以工业强镇、商贸大镇、旅游名镇为支撑,以建制镇为节点的梯次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强化产业带动,壮大乡镇经济,力争五年内一半以上的乡镇财政收入过千万元。
加快新型中心村建设。确定一批新型中心村重点发展,统一按照小城镇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加大投入强度和支持力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探索社区化管理机制,着力建成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宜居中心村。统筹推进农村交通、安全饮水、农村能源、电力通信、就医就学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全民环保行动”,提高公众生态意识。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确保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进一步完善城乡环保基础设施,提高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效率。纵深推进“清洁乡村工程”,健全农村长效保洁机制,力争自然湾综合整治率达到90%以上。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最大限度减少农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破坏。大力植树造林,发展一批生态镇、生态村。
(四)加快推进文化xx建设,着力培育现代市民,全面提升发展软实力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努力建设公民素质优良、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生活丰富的文化大市。
增强思想文化凝聚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
5素。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深入推进创业富民,帮助无业者就业,推动有志者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围绕“人人享有基本保障”目标,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重点加快实现农村新农保、新农合、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全覆盖。加快发展慈善事业,不断健全社会救济救助体系。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管理,加大公租房、廉租房和安置房建设力度。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加强市乡村(社区)卫生设施建设,完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健全疾病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巩固人口计生工作创建成果,提升人口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大力发展“数字xx”,不断提升广电、电信数字化服务功能。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增强全民体质。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加强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和残疾人事业,扎实做好统计、物价、气象、史志、人防、档案、保密等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活动,建设法治xx。完善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推行社会网格化管理,有效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完善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建立健全
7干部始终保持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xx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先进的理论指导跨越发展。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定理想信念,更新思想观念。加强理论教育。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抓好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发挥党校干部培训主渠道作用,加强网络在线学习的平台建设,全面实施干部培训计划,抓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全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党性锤炼和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表率意识。加强市情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正视我市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要看到我市的有利条件和优势,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始终保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在奋力拼搏中加快后发赶超。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坚实的基础支撑跨越发展。持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加快推进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五务合一”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真正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积极推进非公经济组织“五联一化”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以行业为依托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着力抓好党的组织、队伍、活动、制度和保障建设,不断扩大党的组织
9路线,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要到困难多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与人民群众建立深厚感情。要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尽心尽力解决民生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推动工作上,把满腔热情倾注在为民造福上,把发展业绩建立在真抓实干上,确保中央、省委的精神在xx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确保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迅速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加大考核激励力度,切实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深入推进治庸问责工作,从治散入手,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心浮气躁、自由散漫,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突出问题。强化监督问责,对那些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要公开问责,严肃处理,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的良好氛围。大兴艰苦奋斗之风,谦虚谨慎,淡泊名利,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取信于民。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严明的纪律保障跨越发展。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廉政准则》,强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警示教育,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始终坚持“力度统一论”,做到改革发展的力度有多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就有多大,坚决查处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
122-
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跨越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农村文化建设,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农村文化建设,而且特别强调,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重大战略部署。创建全省文化名县,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展文化事业的需要,是实现富民强县、跨越发展的需要。文化和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当前全县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任务紧迫。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坚实领导下,通过高峰镇上下共同努力,我镇文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县上下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之际,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名县的目标,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壮大我镇文化软实力,打造高峰文化品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推进全县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贡献。在经过近年来探索的基础上对全镇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趋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二个“不到位”
1、工作思路不到位
经济文化“一体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确立以提高农民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综合运用各种文化形式和手段,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民群众科技致富服务的工作思路。这主要基于农民多元化的综合性文化需求。农民要通过文化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实用农科技术,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加快增收致富步伐。这是最带有根本性的变化。
农村小文化工作思路,就文化抓文化,主题狭隘,形式片面,功能单一,缺乏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总体上与这种变化距离较远,难以抓住农民群众的兴奋点,农民对文化工作的关心度和支持度不高,所以不能适应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情况、新变化。我县农村文化工作正面临这一新的时代课题,工作思路的转变势在必行。
2、管理落实不到位
目前,我县农村文化工作检查、督办、效果评估的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很多地方和部门讲文化工作重要,只体现在文件中、报告里、会议上,没有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有的也制定了条条款款,但只定性不定量,只讲意义,没有硬性措 1
施。
文化主管部门缺少必要的手段,不能给农村文化建设以必要的资金支持,上情下达缺乏权威性,指导基层工作靠发扬“四皮”(硬着头皮、磨破嘴皮、厚着脸皮、跑脱腿皮)精神去“争取支持”,甚至被讥讽为“个钱没得,死爱闹热”。基层部门缺乏工作力度,常常是“上面怎么说,我就怎么做”,爱讲“大众话”,不讲“地方话”,具体解决问题少,该抓哪几件事,该怎样去落实,完全心中无数,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二)、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1、农村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农村文化建设包括艺术演出业、影视传媒业、娱乐业、体育业、旅游业、工艺品制作销售业、教育培训业等。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娱乐场所以小型场所为主,设施相对简陋,配套比较陈旧。我镇农村文化建设基本都是群众自发组织,“小打小闹”,规模偏小,效益低下,发展严重不足。
2、产品和服务特色不鲜明,缺乏市场吸引力
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一靠提供产品,二靠提供服务,通过适销对路来扩大市场,提高效益。面对城市优势文化产品的冲击,面对各种新的文化服务的竞争,农村文化建设显得非常脆弱。农村文化建设的优势,在于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特色鲜明的人文历史资源。我镇的农村文化资源丰富,囊括了西南佛教圣地、葡萄观光园、规模宏大的樱花园等个性文化优势,这是高峰的宝贵财富。当前的农村文化建设,普遍不善于发挥农村地区的相对优势,不善于运用各类文化资源,品位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缺乏市场吸引力,所以它们要生存,要健康发展,仍然困难重重,亟需扶持、支持和引导。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镇农村文化建设虽有长足的进步,但总体发展水平依然偏低,与自身拥有的丰厚文化资源相比尚不相称,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距离。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乡文化设施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目前,全镇各村配备的图书室和群众活动场所面积狭窄,城乡居民健身娱乐广场数量少,设施不健全,不能满足正常群众需求。
(二)资源亟待整合,宣传推介力度不够。我镇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致使文化资源流失或闲臵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民间艺术的创新力度不够,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有待加强。
(三)农村文化建设经营管理人才匮乏,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目前我镇
熟悉文化事业又熟悉市场经营人才缺乏,还没有形成农村文化建设企业家队伍和人才群体,缺少农村文化建设带头人。
三、加快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建议各级党政领导都要深刻领会中央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提升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认识,提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艺术发展规律的把握和认识。
(二)加大文艺创作力度。繁荣文艺创作,多出精品佳品,多出优秀人才,是实现文化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标志。加强规范引导,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三)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完善整体规划布局,确保农村文化建设有序发展。农村文化建设要发展,战略是导向,规划要先行。以国家最近确定的农村文化建设有关政策为依据,聘请有关专家和学者修定完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规划。通过科学规划与实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健康、有序、持久地发展。
(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相关法规政策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市场法制政策环境。要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最根本的是尽快解决有关法规、政策滞后问题。建议在进一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出台一部促进和规范农村文化建设政策或政府规章。同时应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农村文化建设的多元投融资、产业结构、生产经营、文化产品市场管理、人才开发等方面制定扶持性政策。要尽快出台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指导目录,为农村文化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法制、政策环境。
(五)构建合理的文化体制,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要尽快理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政事、政企、事企关系,构建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科学体制。抓好农村文化建设企业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根据农村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实际,建议应着重抓好三支人才队伍,即文化企业家队伍,策划、营销、中介、经纪人队伍和政府职能部门文化管理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努力培养新一代的优秀文化人才。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做大做强农村文化建设贡献力量,促进文化名县建设,带动全县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医院跨越发展
——汉川市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川医院
人才工作示范点申报材料
汉川市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川医院是我市最大的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为一体的非盈利性综合二级甲等医院,全院现有员工近1200人,其中,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108人,中级职称318人,初级职称472人;研究生21人,本科生348人。近年来,医院始终坚持“科教兴院、人才强院”发展战略,把人才作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突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引进和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保证了医院建设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一、领导重视,科学制定人才培养发展规划
(一)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在讨论医院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中,领导班子确立了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绩效考核分配体系的三大体系框架。有计划培养和选拔优秀管理干部,大力开展管理知识培训,使中层干部不仅是技术骨干,而且也是管理能人,以增强管理实力;不拘一格引进、培养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造就一批汉川有名气,孝感有档次,省内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以增强竞争实力;通过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确保人才的供给及储备满足医院工作及长远发展的需要,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为促进各学科的建设发展,满足整体搬迁后的人才储备
需要,医院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
内容,继续坚持“人才强院”发展战略,以提高专业水平和
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充
分利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托管优势,努力建立一支综合素质
优秀、学历结构合理、专业人才充足的人才队伍。
1、扩大人才队伍结构的预期发展目标:五年内全院临
床医疗人员中本科学历占80%以上,硕士研究生学历占10%,大专学历占比不超过10%;10年内,临床医师本科学历占70%,硕士研究生学历占20%,博士研究生学历占5%,大专学历占
比不超过5%。
2、扩大高级人才数量及分布的预期发展目标:五年内
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达到 239人以上;高级人才在各专业分
布趋于合理;人才专业、年龄结构和高、中、初级专业技术
人才比例相对合理。
3、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预期目标:在提高思
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养的同时,人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素质有较大提升。部分高层次人才与学科带头人的竞争力达
到省内较高水平。
(三)引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人力资源科每年年初制定并合理调整全年人才引进配
置计划,实时关注一类医学院校毕业分配档期,深入各地人
才市场、医学院校就地宣传,现场招聘,引进优秀本科毕业
生和硕士研究生等,不断提高人才引进质量,在控制员工总
量在1300人以内的基础上,调整人员结构和专业技术力量
比构,提高人才引进标准,人员调入和招聘转向成品人才与
高端人才。在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上,医院坚持“四个
打破”,即打破身份界限,打破年龄界限,打破地域界限,打破工资界限,近几年新聘了3名学科带头人,在带动学科
发展中立竿见影,效果显著,其中眼科业务翻了二番。
二、健全机制,有力保障人才工作顺利开展
(一)人力、物力、财力全方位支持人才工作的开展
1、人力方面。重组成立人力资源管理科,增加工作人
员,扩大工作场所,购置专业的文件存储管理设施,制定
了人力资源科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工
作管理组织。
2、物力方面。学术报告厅是医院人员学习和交流的主
要场所,总面积约400㎡,可同时容纳近150人,厅内有专
业的音响系统、数控系统,采取“科学化、精细化、实效化”的管理理念,提高了先进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效率,有利于培
养优秀人才。
3、财力方面。医院建立人才培养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人员外出进修、聘请专家授课、研究生补助、职称
论文发表和科研成果的奖励、节假日福利等方面,充分调动
了全院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医院建立了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一是完善业务骨干考核和评定机制,业务骨干可优先参加学习、培训、考察、参加学术会议和进修;二是加大开展新技
术、新业务奖励力度,设立科技成果奖、科研课题奖、优秀
论文奖、科技成果推广奖、新技术新业务奖;三是制定引进
人才优惠措施,对医院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不受计划名额
限制,提供优厚的安家费,努力改善高层次人才的居住条件
和工作条件等。对不具备相关执业证书的应届毕业生,要求
限时考取相关执业证书;对已具备相应学历、又追求高层次
学历的职工予以鼓励和支持,不断充实医院人才队伍,组建
新生力量。
(三)搭建人才成长平台
1、医院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发
展方向,重点引进在专病诊疗或专项技术方面特色鲜明的专
家,并以此为平台,加强本院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带动形
成整体学科特色。
2、优先配置开展三级医院技术项目和创建孝感市级临
床重点专科所必需的仪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做好对现有设备的开发利用,着力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VP-4400电子
胃镜、M7 Series便携式彩超、ENF-VT2电子鼻咽喉镜、6
4排CT、1.5T核磁共振、800毫安数字血管机、系列微创腔镜
等先进大型设备成为吸引人才、锻炼人才的重要平台,促进
了人才成长,提高了医疗服务能力。
3、重点培育有市场及具备市场前景的新业务、新技术,不失时机地做大、做强、做精。
三、创新办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使用效果
(一)强化人事考核
为督促和提升工作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医院实行
定期和不定期的人事考核,分别从德、能、勤、绩、廉五个
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通过考
核,可以了解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和完成所承担工作任务的情
况,正确评价工作人员德才表现和工作表现,为工作人员的奖励、培训、辞退和调整职务、级别、工资等提供依据。
(二)加强学习培训1、2024年3月,我院开办了首届“武汉大学生物医学
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全院共有50余人参加学习,研究生班的开设有利于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
2、组织开展管理、医疗、护理的大型院内培训活动;
邀请院外知名专家来院开展针对性强、指导作用大的系列讲
座,不断提高干部管理水平和职工业务技能、服务技巧;组
织开展孝感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培训。
3、严格执行培训管理规定,理顺人员外出包括进修、培训、参加学会等管理程序;加强引进人员分科、出入科管
理。
4、制定适应整体搬迁后必需的各类紧急培训计划和时
间表并切实执行,确保搬迁后的技术准备到位。
5、建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修培训稳定渠道,长短期
结合、全覆盖与侧重点结合,加强管理与技术人才定向培养。
(三)实行中层干部上派下挂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
质量,加强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医院综合实力,武汉大学
人民医院从科室选聘中青年骨干专家到我院工作,同时我院
安排相应科室主任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学习培训,力争3年
内完成所有临床科室主任的轮训。我院上派人员在武汉大学
人民医院学习回院后,要对学习情况写出小结,在全院中层
干部大会上汇报学习体会。
目前,医院已有20个医学专业学科及一批业务技术精
湛、临床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医院心
血管内科等17个专业已成为带动本地区医疗业务发展的龙
头学科,呼吸内科、普外科、妇科、耳鼻咽喉科、放射科、输血科、护理部成功跻身孝感市临床重点专科行列。近年有
7项科研成果经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人才工作是医院发展的长远大计。今后,医院将继续改
进人才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继续加强人才培训管理力度,继
续推进人才梯队建设,为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实现“培育核
心竞争力,打造荆楚名院”的发展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一二年六月三十日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