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山区202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
2024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时期,面对当前通胀压力加大和国家财政货币政策趋紧的发展背景,各种经济变量走向趋于复杂。面对严峻的经济发展环境,区委、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优化提升三产、发展壮大二产、做精做特一产”的战略布局,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全区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有了较大增长,为全年经济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农业经济发展平稳。上半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为19487万元,同比增加5.2%。实现增加值437万元,增长2.3%,增速居全市第5位,增长与省、市平均水平持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31.2元,同比增加为23.6%,增速全市排名第二。小麦亩产达325㎏,比去年增加3.5%。蔬菜种植面积达0.82万亩,总产可达1.97万吨。上半年我区水产品产量670吨,其中甲鱼产量150吨。生猪存栏6717头、比去年同期增加30%。
(二)、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截止今年6月,我区13家规上工业共完成产值3.12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增加值0.88亿元,同比增长15.58%。已完成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其中,年报新增中元管道公司1家,5月新增华源煤电公司1家。1-6月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37亿元,显示部分企业销售状况欠佳。整体来看,全区工业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快速发展的势头,但受各种生产要素制约,增长难度进一步加大。
孵化备案目标企业10家,已新增备案企业6家,完成目标任务的60%。
(三)、三产持续增长。1-6月份,我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4亿元,同比增幅17.1%。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亿元,增长19.1%。占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9%。
(四)、财政收入得到较快增长。1-6月份,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0053万元(按市财政统计口径不含上划省级15%所得税收入,下同),占年初预算42890万元的93.39%,同比增长109.53%,增加20937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9417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4.06%,同比增长159.98%,增加18102万元。
1-6月份,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23409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6.12%,同比增长141.00%,增加13694万元。主要是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民生工程区级配套资金增加的支出。
(五)、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1-6月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35亿元,同比增长59.7%,增速全市排名第四。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亿元。全年谋划项目90个,新开工27个,续建24个,今年计划投资37.6亿元。作为企业自主投资重点领域的工业投资速度进一步加快,企业自主投资机制已基本形成。
(六)、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上半年我区共引进资金18.2亿元,同比增长28.8%,完成市指导目标的55.2%,其中,引进境外资金304万美元。
2024年,我区共有亿元以上重大招商项目17个,其中在建项目4个,签约项目8个,在谈项目5个。上半年我区利用外资实际到位304万美元,完成进出口1514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0%。
二、存在问题
1、农业经济增长难度较大。我区农业比重较小,耕地面积有限,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加之近年来,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农业、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2、工业经济发展需进一步加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新进项目大部分处于建设阶段,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尚不明显,加之国家施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严重不足,加之电力供应、用工难等生产要素的制约,影响了企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3、固定资产投资任重道远。一是新进项目进展较慢,二是贷款利率上调,中小企业抵押能力较弱,资信等级不高,很难获得信贷支持,三是国家严控建设用地,项目落户较难,都直接影响了投资。
4、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新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滞后,在全区经济中所占比重不高。
5、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各种商品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企业融资难致使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农资价格的上涨,使农民增收打了折扣,也影响了农民对生产成本的投入。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抓好农业增效农民收入。紧紧围绕发展城郊型旅游农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养殖小区的建设作为突破口,利用近郊优势,发展城郊型农业,建设城市后花园。
2、加快发展工业经济。一是要强化调度,加快入园企业建设步伐,力争早建成早投产。二是加强服务,帮助企业破解生产要素制约,把企业融资、用工、产品推介作为服务工作重点。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项目建设力度,扶持成长性好的本土企业,培育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四是抓好新进项目申报审批工作,为项目落户搭建良好平台,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氛围。
3、努力做大做强服务业。以旧城改造为契机,加快淮河路商业街改造步伐,努力引进大型综合性商业企业,促进我区商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4、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坚持招好商、招大商的工作思路,落实投资项目,抓好项目建设,尽快落实一批工业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建设支撑经济增长。针对工业薄弱的现状,以电子产业为依托,借助已有相关企业的优势,集中开展多层次的招商活动,加快我区产业结构转变。针对高端商贸服务业和高新电子产业,引进符合我区产业定位的国内知名企业。三是针对现有上规模有影响力的企业,以商招商,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积聚。
5、破解要素制约难题。加快园区平台建设,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理解和支持,争取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确保重点项目、大项目用地。
***乡2024年1—5月份主要经济运行
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战略定位”,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三大特色产业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保障,落实“三化”工作法,细化目标、量化责任、强化措施、提速提效,全力以赴抓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工作落实,推动**新一轮跨越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1—5月经济运行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①财政收入: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任务***万元,1—5月份实际入库444.6379万元,完成54.36%,其中国税完成83.0131万元,地税完成361.6248万元。②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今年我乡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7.5亿元,完成****亿元,完成63%。③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增长目标12%,1—5月份累计完成19%,占目标任务1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累计完成20%,占目标148%。④社会消费总额:目标任务为5000万元,前5个月累计完成2800万元,占目标56%。⑤按要求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2、重点项目实施情况:①重点项目续建工程。*****项目,今年累计投资3000万元,已完成项目区的绿化、路网、1
管网等工程;第一批****亩土地已取得土地证。****项目投资***万元的*****生产线工程,正在紧张实施中。②招商引资工作。完成引进*****项目,项目总投资****万元,项目备案、入园审批、项目选址、环评报告、工商注册、机构代码证办理已全部完成,土地证等手续正在办理中,6月份将开工建设。总投资**亿元的*****项目,已完成立项请示、项目名称核准、立项备案、用地预审。目前正在进行项目用地选址。③特色产业发展。发展优质烟叶****亩,建设苹果精品示范园****亩,种植蔬菜****亩,露地瓜菜9000亩。④绿化造林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大道5公里的通道绿化,完成***等村农户造林2830亩,完成****水库水系绿化1380亩。⑤完成新农村社区的绿化、亮化、硬化及娱乐文化设施建设安装工程。⑥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资90万元,完成*****、****3.1公里道路硬化工程。⑦完成卫生院门诊楼搬迁工程。
二、存在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一些项目处于在建阶段,拉动作用尚不明显。
二是招商引资任务重。受用地条件、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因素制约,招商引资难度大。
三是受季节性影响,烟叶税收前半年收入进账少。
三、下一阶段工作打算
1、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方式,制定激励政策,充实精干力量,成立招商小分队,树立亲商、护商理念,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同时依托***、****等资源,扩大招商关系网络,全面实施招商引资,争取在大项目引办上有新突破,加快在谈项目进度,力促在谈的项目尽早签约落户。进一步做好***、****、****等企业跟踪服务,争取尽早签约落户。
2、催开工、抢进度、促投产。全力以赴服务好****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加快产业集聚区项目扩建进度,想方设法促进新引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把服务项目建设逐条逐项细化分解,限期跟进落实,确保按时有序推进项目进度,力促***项目年底前实现区域性具备参观条件,***、**等企业早日改造提升;**项目厂房、****早日开工建设、早日竣工、投入使用。
3、抓好烟叶支柱产业,提质增效,增加税源。烟叶是我乡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去年烟叶税收达到 **万元,今年烟叶面积从去年的**万亩压缩到**亩,将加强管理,增加科技投入,提升烟叶内在品质,促进烟叶提质增效,确保税收只增不减。
4、强化管征,确保完成财税征收任务
坚持深挖税源,做到应收尽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有更多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达产,培植税源,增强发展
后劲;吸收税源,加快发展,吸引在外税源。
二
2013131
2024年科右中旗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盟统计局反馈,2024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80028万元,可比增长13.5%,完成目标值48亿元的100.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3072万元,可比增长
6.2%;第二产业增加值173077万元,可比增长2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175万元,可比增长32.8%,完成目标值9.5亿元的100.2%;第三产业增加值143879万元,可比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772742万元,同比增长30.3%,完成目标值77亿元的10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5041万元(不含石油零售额),同比增长20.0%。(撰稿 张春晖)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县农业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立足增收调整结构,立足资源做大产业,立足市场打响品牌,立足项目加快发展,上半年全县各项农业重点工作进展顺利,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发展的势头。
一、立足调整促增收,春耕生产进展顺利
全县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25.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90万亩(冬小麦10万亩、冬油菜3万亩、春小麦7.1万亩、玉米15万亩、夏杂2.3万亩、秋杂2.6万亩、马铃薯50万亩),经济作物28.4万亩(中药材26万亩、胡麻2.4万亩),蔬菜4.7万亩,其它作物2.1万亩。粮经比为73.5:26.5,夏秋比为22.3:77.7。较去年相比,春小麦面积减少0.5万亩,其它作物基本持平。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春耕物资准备充足。全县调运化肥5.6万吨,农膜550.8吨,各类农作物籽种7.7万吨,确保了物资的充足供应。农机部门投入农机具7400多台,农行、信用联社筹措7000多万元支农资金,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生产困难。同时,县乡两级政府、马铃薯协会及龙头企业多方筹措资金700多万元,组织调运陇薯3号、陇薯5号、新大坪等洋芋良种7500多吨,群众自筹、串换6.75万吨,基本满足了48万亩正茬洋芋的种植需求。
二是科技培训有声有色。为了强化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我们实行局领导包片、局属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包乡的农业科技服务责任制,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村社农户和田间地头,大力宣传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和农业实用技术,指导乡镇做好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引导和帮助群众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同时,抽调专门技术人员组成农业科技宣传工作组,巡回乡镇重点村社宣讲农业政策,向农民群众宣讲传授农业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和增产栽培技术。上半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50多期,培训农民5.8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
三是农资市场清理整顿效果明显。我们将农资市场的清理整顿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全力去抓,同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行动,对110户农资经销部点进行了全面排查,查获剧毒农药经营户9家,扣押违法农药30公斤,价值500元,抽检种子52批次。通过整顿,进一步规范了农资市场,有效地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同时,于7月上旬举办了第三期种子经营人员培训班,对全县59名种子经营人员进行了全面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规范了种子经营秩序。
四是抓了防灾减灾工作。今年以来,全县共发生6次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其中4月11日发生冻灾一次,17个乡镇的210个村1236个村民小组4.8万户农户受灾,受灾面积13.1万亩,成灾9.6万亩;5月3日至7月9日发生5次较大规模的雹洪灾害,造成福星、通安驿、文峰等12个乡镇的91个村454个村民小组2.6万户农户受灾。受灾面积达到19.1万亩,成灾面积17.3万亩;同时,全县17个乡镇普遍受旱,尤其是六、七月份持续的高温干旱,给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如近期没有透雨,在夏粮减产的情况下,秋粮也将有较大幅度的减产。针对发生的灾情,县农业局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深入灾区实地调查,详细了解灾情和群众改破种意愿,制定补种和改破种相结合的补救措施,通过实地指导,积极帮助
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全县共改破种农作物面积2.87万亩。
二、扩大规模促开发,洋芋种植全面完成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扩大洋芋、提升药材、突破畜牧”的产业发展思路和“示范带动、市场拉动、龙头牵动、政府推动”的原则,把洋芋种植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全力抓了面积落实、良种繁育及引进、示范点建设等七项重点,强化宣传引导、科技支撑、示范带动、挂靠帮扶四条措施,生产与销售齐抓,规模与质量并举,确保了洋芋种植任务的较好完成。体现出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种植面积稳步增加。全县洋芋面积不管是从面上还是点上,较去年都有大的增加;地膜洋芋面积达到3.1万亩,较上年增加0.5万亩。同时,云田、文峰、通安驿等8个重点工作乡镇以培育种植大户为重点,共落实10亩以上种植大户10062户,种植面积11.4万亩。县上筹集24万元,购买磷肥1万袋,全部投放到种植大户手中,有效调动了群众种植洋芋的积极性。二是点片带建设稳步推进。按照“一线两乡两点四条片带”的总体布局,落实500亩以上示范点65个,示范面积6.2万亩。其中1000亩以上的点18个,500亩—1000亩的47个。建立洋芋机播示范点27个,完成示范面积2.6万亩。辐射建成宏伟、权家湾、渭阳北山万亩种植片带,福星省道209线万亩种植片带,柯寨、德兴、双泉西北山万亩种植片带,和平、永吉万亩种植片带四大规模种植基地,基本形成了北山高淀粉型商品薯、南部山区菜用型商品薯、渭河沿川早熟型地膜洋芋三大种植区域。三是品种更新步伐进一步加快。在积极动员和引导群众进行自发串换和滚动投放2024年调运扩繁良种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700多万元,从渭源、安定等地调运新大坪、陇薯系列等洋芋良种7500吨,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柯寨、永吉分别建成千亩洋芋良种扩繁基地和千亩洋芋良种繁育基地,极大地促进了全县洋芋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同时,县农技中心在通安、柯寨、首阳等地开展早熟型品种引种、网室原原种繁育;种子管理站引进洋芋新品种19个,在永吉乡何家门建立20亩品种观摩试验示范基地。通过良种的引进及繁育基地的建立,将有效推进洋芋品种的良种化进程。四是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县财政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67万元,用于良种的调运和万户种植大户的化肥投放;县扶贫办结合项目实施,投入50万元作为贴息贷款,重点扶持群众发展洋芋产业;70个县直帮扶单位筹措帮扶资金19万元,用于示范点建设;县农发行贷款600万元,帮助县马铃薯协会调进良种,从而较好解决了群众缺良种的问题。五是订单生产长足发展。采取“政府扶协会、协会带大户、大户联农户”的模式,通过预付化肥、良种等方式,进一步规范订单运作,提高订单兑现率。3月份以来,柯寨正昌洋芋协会向农户预付良种100吨,化肥400多吨。福星福堂、荣华、红岘洋芋协会等筹措资金30万元,投放良种100多吨。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协会的引导,全县共签订洋芋购销订单40万亩、8.5万份,涉及农户8.5万户。
三、突出区域特色,提升中药材发展水平
今年,县上抢抓省、市将中药材产业列为重点支柱产业进行扶持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加大开发力度,有效地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全县共完成种植面积26万亩,建成了6万亩党参、5万亩黄芪、3万亩柴胡、2万亩甘草、2万亩黄芩、1万亩板蓝根六大种植基地和3万亩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建立无公害、标准化中药材种植示范点19个。引进甘草、黄芩、款冬花等10多个中药材新品种在全县推广种植。伊真堂、陇原中天、四海等龙头企业与7个乡镇的4万多户农户签订中药材购销订单8万亩。同时,完成药材加工7000多吨,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全县前半年完成药材交易量3万多吨,交易额2.8亿元,实现利税500多万元。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全县中药材货运组织
达到36个,从业人员300多人,加盟车辆600多台,运输药材3万多吨。23家大型仓储企业储存药材4.5万吨,经营收入稳步提高。精萃、效灵等一批中药材加工企业在精深加工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不仅有效延伸了产业链,还实现了企业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四、育引结合提水平,试验示范力度加大
今年,主要抓了园区建设和示范基地建设两个方面。园区建设以首阳中药材示范园、文峰蔬菜示范园和菜子大葱标准化示范园建设为主。首阳园区主要以中药材新品种引进示范、中药材GAP试验、马铃薯网室原原种和良种繁育为重点,引进中药材新品种35个品种,示范种植45亩。马铃薯网室原原种繁育20座25亩,大田扩繁100亩。示范点集微型种薯引进,试验丰产栽培,配方施肥、标准化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多项实用技术综合运用于一体。文峰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区从新品种引进、“四位一体”生产模式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入手,全面提升园区生产技术水平。今年共安排“四位一体”栽培模式示范20亩,并开展黄瓜、番茄等作物的“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同时,引进新品种16个,示范种植6亩。菜子大葱准化示范园引进大葱新品种5个,建成标准化育苗、高产栽培等试验研究43亩。
示范基地建设上,农技中心和种子管理站在通安、首阳等乡镇完成LK99、克新1号等16个洋芋新品种栽培模式、微肥应用等6项新技术试验。在菜子镇建立大葱多元微肥试验、密度试验等12项试验。在食用菌上开展了袋栽双孢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研究、食用菌技术试验示范6项。
五、创新机制抓争取,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在建项目。IFAD农村综合发展项目已完成机构组建、计划与预算制订及转贷协议签署等工作。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的土建工程与优质小麦基地项目联合修建农业综合服务大楼,已完成了项目立项审批、建设用地征用等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正在组织开展招投标。标准病虫观测场正在建设。优质小麦基地建设项目田间工程已开工建设。农村沼气国债项目落实项目户668户,其中放线开挖545户,池体完工492户,试压合格346户,产气使用122户,“三改”完工241户,安装完成254户。
二是争取项目。2024年农村沼气国债资金建设项目共申请建设“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池3000口,项目总投资1095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360万元,申报材料已上报省农牧厅;苏家堡牛业公司大型沼气(发电)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项目建议书已上报省农牧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申报材料已上报省农牧厅。在抓好重点争取项目的同时,协助清吉、惠森、伊真堂等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10个,申请专项资金1030万元,目前项目材料已上报省支柱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抓好重点建设及争取项目的同时,根据国家的投资重点和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从当前和长远的经济发展需求出发,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手,重点围绕马铃薯、中药材、菌菜等支柱产业和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能源、农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储备项目32个,形成了论证一批、储备一批、争取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的项目建设格局。
六、统筹兼顾求实效,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一)农民技能培训深入开展。一是“绿色证书”培训。以沿川和浅山区10个乡镇为主,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农民720人(次),占任务1000人的72%。印发各类宣传资料300多份,现场技术咨询200人(次)。二是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完成二、三产业转岗培训和种养加技术培训2150人,输转1745人。
(二)农业标准化建设进程加快。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23个,示范面积35.51万亩,其中中药材基地5个,示范面积8万亩;马铃薯基地8个,示范面积24万亩;蔬菜基地8个,示范面积3.5万亩。同时,甘肃伊真堂、祥裕、陇兴生物、田宇等7家企业获得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三)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严格执行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共计减轻农民负担1127.9万元。其中免除学杂费减负890万元、免教科书减负175万元、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减负62.9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86万元,为1个农机服务组织和63户农户申请购置各类农机具78台(件)。认真查处涉农负担案(事)件,上半年共发生2起信访案件,已办结一件;受理农民土地承包合民纠纷一起。同时,进一步强化集体资产监督审计和村级债务债权摸底清查工作,确保了农民负担稳步减轻。
总体来看,全县上半年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对农业的投入仍显不足;三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四是农技推广向纵深拓展不够;五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六是农村能源沼气国债项目进展缓慢,工作极不平衡,个别乡镇完成任务不足20%。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今年下半年,全县农业工作要按照“三抓一减一突破”(三抓即抓好三夏生产、农产品销售和项目建设,一减即确保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一突破即新农村试点建设取得突破)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各项农业重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主要是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三夏”生产。要切实做好夏秋季田间管理工作,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及早开展洋芋晚疫病、中药材麻口病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宣传培训和防治,将损失及减产降到最低程度,确保农民收入增加。
二是抓好农产品销售。要切实加大对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的扶持力度,积极联系协调金融部门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努力向上级业务部门及铁路部门争取火车车皮解决农产品铁路运输问题,认真落实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解决公路运输问题,引导企业和群众开挖贮藏窖(库)解决农产品贮藏问题。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确保农产品销售畅通。
三是抓好项目建设。要以今年启动实施的IFAD农村综合发展项目、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优势小麦基地建设项目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规范建设内容,强化督促检查,确保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通过项目的有力带动,加快全县农业现代化进程。首阳、巩昌、菜子、碧岩、文峰、通安等六个农村沼气国债建设项目实施镇要切实引起对这项工作的重视,靠实干部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在近期内掀起农村沼气建设的高潮,8月底每个项目镇、项目村要全面完成“一池三改”任务,9月份迎接考核验收
四是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地、县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进一步规范涉农收费行为,认真开展农民负担执法检查,加强农村财务规范管理,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确保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农民收入在减负的基础上较快增长。
五是新农村试点建设取得突破。要切实加大新农村试点建设力度,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原则,抓好云田镇二十铺村、菜子镇菜子村等试点工作,使全县新农村建设实现较大突破。
2024
年1-9月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2024年10月4日)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工业经济运行平稳。1-8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增速排名全市第4位。1-9月,预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9%,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7%,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家。
(二)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快。1-8月,全县实际利用外资5147万美元,增长48.3%,增速排名全市第1位。实际到位内资34.5亿元,增长20.3%,增速排名全市第1位。完成外贸进出口622万美元,同比增长86.91%,增速排名全市第2位。1-9月,预计全县实际利用外资6100万美元,同比增长42.5%,实际到位内资38.8亿元,同比增长21.1%,完成外贸进出口754万美元,同比增长86.9%。
(三)商贸经济不断提升。1-8月,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7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排名全市第1位;1-9月,预计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5亿元,同比增长10.5%,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5家。
(四)科技创新领先全市。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重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预计2024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将达到20家。完成专利申请72件,授权专利43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24761万元,占GDP比重的1.81%。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力推进工业转型。为加快铸造企业转型升级,制定出台了《**县铸造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铸造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认真做好“江南铸都”复评工作,2月26日“江南铸都”复评顺利通过中铸协验收。扎实做好工业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工作,先后7次到60多家工业企业进行调研,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推进产业项目建设,2月28日我县举行了全县重大产业项目开(竣)工活动,其中集中开工工业项目7个,占全县重大产业开工项目总数的87.5%,竣工工业项目3个,占全县重大产业竣工项目总数的50%,省重点项目—新兴铸管绿色智能铸造(**)产业园正式动工建设。建立健全规模工业企业培育项目库,做好规上企业培育工作,至6月份,成功申报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制定了《2024年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工作方案》,确定巨人机床集团、鼎新铸造、海铸机械等44家重点工业企业为县级领导联系和帮扶企业,列出问题清单,明确帮扶任务,要求及时帮助解决重点工业企业在生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3月中旬组织32家铸造企业参加了在上海市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全面展现了近年来我县铸造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江南铸都”的美誉度。6月12日市委、市政府在我县召开全市重点产业项目现场推进会,我县新开工工业项目10个,总投资66亿元,年计划投资23.55亿元;续建工业项目2个,总投资3.5亿元,年计划投资1.8亿元,我县工业项目的快速建设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赞誉。
(二)务实开展招商引资。制定《**县2024年县级产业招商小分队主导产业分工联系及目标责任表》、《**县2024年招商引资重点引进项目和履约项目表》,出台《**县关于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紧紧围绕铸锻造、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书记、县长带头招商,县委书记带队赴山东圣泉集团等进行招商对接;县长带队参加粤港澳大湾区经贸洽谈活动并开展自主招商活动。各县级产业招商小分队积极进行新兴优势产业链招商,先后对接洽谈了王主机械、科善机械、圣辰自动化、铸造原辅材料服务中心、山明电子、众鑫凌云科技、东莞西尼科技、惠州诚业家具等项目。1-9月,全县已引进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1个,总投资53.82亿元,其中,履约项目20个,开工项目17个,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均为近年来最好。园区键润春智能装备科技、毅强铸造、创新机械开工建设,中嘉智能装备、台创机械竣工投产,新兴铸管、碧桂园和晶科光伏等3个500强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新兴铸管项目 已完成200亩土地摘牌和一、二期土地清表;碧桂园项目完成土地摘牌,完成售楼部和一号楼建设,晶科光伏成功申请配额80MW,于9月开工建设。新城区农博港、**联海国际商贸城和生源时代广场等项目推进较快,其中新城区农博港项目预计年内可完工、**联海国际商贸城年内可完成主体工程。
(三)积极发展商贸经济。为保障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足稳定,我局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对市场保障工作进行周密安排和部署。一是启动生活必需品监测系统日报制度和重点零售、餐饮企业监测周报制度,安排专人值班,及时了解掌握节日消费品市场供应情况;二是指导重点流通企业积极组织货源、丰富商品品种、畅通销售渠道,确保节日市场供应,并充分利用节日消费旺季,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引导和扩大消费;三是组织各商贸流通企业认真开展经营设施安全检查和商品质量检查,严把商品质量,确保消费安全。完成了《**县流通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4)》的编制工作,做好市场体系、商业网点、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再生资源行业等发展规划,加快商业体系建设步伐,全力打造“流通旺地”。大力推进“互联网+商贸流通”行动,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完善农产品产销对接体系,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19个。积极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申报为限上商贸企业纳入统计,已完成**县和美双仁贸易有限公司、湖南正典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县荞麦塘加油站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
(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创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推进科技项目建设、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开发。二是积极推进高企项目申报。组织了远通合金、永华工贸等8家企业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同时全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评价和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备案工作,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成功13家,完成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备案6家。三是努力夯实专利申请基础。今年来,我县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来势较好,专利申请61件,授权专利37件。四是加强科技普及和培训。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技活动日”、“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活动,发放科学种植、养殖技术、科学预防传染性疾病、林业、环境保护、计划生育、气象科普、防震减灾及知识产权等各种科技宣传资料7万多份,开展科技咨询120人次,接受医疗专家义诊300多人次,积极推动科技扶贫,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采取不同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38人次,积极开展农业适用技术进村入户,拓宽了农贸增收渠道。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要素制约仍然突出。土地、资金、电价、产业扶持政策等要素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尤其项目用地矛盾最为突出,瓶颈破解效果不佳。园区招商项目排队等项目用地的情况较为突出,用地问题严重制约了好项目、大项目引进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产业转型升级。由于用地指标紧、调规周期长、征地难度大等瓶颈制约突出,部分签约项目迟迟无法履约。
(二)工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铸造企业环保整治和布局调整任务仍然十分艰难;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研发投入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工业企业升级改造、工业项目引进新建均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银行贷款困难,融资成本高。
(三)开放型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外贸企业培育难度大,出口产品量少,目前主要出口产品还是传统的电子产品、鞋业、锻铸件、五金工具及农机产品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少,尤其是机床、工具车、矿山机械等还未打开国际市场。外资、外贸、外经工作虽然有增长,但总量均居全市中下水平。
(四)商贸流通产业短板突出。限上企业退出多,因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国家政策调控,其中今年大棚房整治,限上餐饮企业退出3家,累计今年已退出限上企业5家。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还在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全县还没有一家电子商务产业园、物流园。
四、下段工作打算
(一)抓实工业转型。认真落实《**县铸造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4年)》、《**县2024年铸造企业整改提升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选择一批科技水平高、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在行业内树立标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特别是要强力推进新兴铸管(**)绿色智能铸造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快引进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加大高新技术在产品研发、工艺改进、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的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促进铸造企业绿色规范发展。
(二)抓实招商引资。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菜单”,坚持“三个结合,四个面向,五精招商”的总体要求,形成集中招商——集中签约——项目检阅的常规动作和长效管理,力争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加强对招商项目的跟踪调度,推进项目在谈、签约、落地、投产全过程动态监管。全面梳理和落实中央、省市政策措施,对标先进地区,出台吸引外来投资的创新政策,创新招商引资奖励政策与奖励方式,及时兑现招商引资项目优惠及奖励政策,提升政策透明度与公信力,形成招商引资强大活力。
(三)抓实科技创新。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重大科技专项培育机制、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企业创建奖励机制、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对接机制,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互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督导和考核。支持铸锻造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联盟,打造从研发、集成到成果转化的技术创新链。加快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权对接、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
(四)抓实商贸流通。按照《**县流通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4)》,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步伐,重点推进新城区建材大市场、新城区农贸市场、生源时代广场、电商产业园、**汽贸城、惠尔物流园等重点商贸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培育外贸新增点,帮扶具有外贸发展潜力的企业,完成企业由内贸转为外贸企业,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印尼、越南等展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四)抓实企业帮扶。贯彻落实《**县县级领导“四联四包”实施方案》、《**县工业企业帮扶工作方案》等帮扶政策,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坚持问题导向,一企一策,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借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清除阻碍破坏企业发展的黑恶势力,助推实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