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2024到13年地理小课题总结 文档

最新文章

第一篇:2024到13年地理小课题总结 文档

綦江区永新中学初中地理小课题 “学生阅读材料的引导”研究实施

本学期,我组顺应我校课改趋势,遵循素质教育的规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及时而广泛地开展了“学生阅读材料的引导”的课题实验活动,经过一学期的研究和实践,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1、深入浅出,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要做到让学生认识到积累的重要性这一点,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给学生多讲一讲古今中外注重积累有所成就的人的故事。从故事中激发兴趣,渐渐地让学生提高认识。例如:可以向学生讲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故事,使学生能认识到积累的重要性。还可以给学生讲最通俗的房子是由一砖一瓦盖起来的道理,学生会在这些很容易接受的事实、道理中,深刻地认识积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2、做好家长的工作,让家长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

作为教师只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在工作中要调动家长的积极作用,让家长也能认识到多读书,多观察,多积累的益处。因为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只靠在学校对积累兴趣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要随时随地的积累。所以要想把积累做好,必须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因此督促学生积累时,请每位家长每天协助进行检查,并督促孩子完成每天的积累作业。积累作业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布置,万万不能统一尺度,鼓励多积累,对于学困生要注意保护学生积累的兴趣。为了更好的积累还可以在班级建立读书角,让学生读书借阅方便。班级读书角的建立,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认为最有趣的书,最好看的书推荐给同学,并拿出来放在读书角。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同时更丰富了课外知识。

3、有计划进行阅读积累,把积累落到实处。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我们系统的细致布置节课的积累任务,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完成积累内容。

4、设立各种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多积累。

二、课题研究的收获

1、形成了初步的经验,学生的习作得到发展。通过开展课题实验活动,学生在语言表达、视野拓展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提高,在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2、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明显,学生的心态是开放的,主体是凸现的,个性是明显的,发展是和谐的;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成为自己生命活动的过程。

三、努力方向

课题研究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提出如下努力方向:严格要求,勇挑担子。把压力变为动力,努力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改革教学,积极探索寻找出实验中的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使课题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总结人:张迪

2024-1-12

第二篇:地理小课题阶段总结

地理小课题阶段总结

课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

沙河沿中学

刘盈春

本学期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课题《导入课议一议》,并进行了阶段总结,具体如下:

一,收集地理小故事

从生活中选取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可以使教师、学生各自的亲身经历的有关地理知识方面具体化,抽象的道理通俗化,历史知识是事实,用事实说话证据确凿,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述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就利用了一些当今台湾正发生的资料请同学们回答,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感到地理与多学科的联系性,进一步感受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二、创设情境,动之以情。

为了使学生更好、更真切的感受课文原意,动之以情,有意地创设一些气氛或环境,然后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朗诵、歌唱、演讲等等都能创设出学习氛围。比如,在流行歌曲中有不少与地理课本相关的优秀歌曲,用它来开头,无论是引吭高歌还是深情的朗读,都可以做有声有色,形式活而生动,如长江第一节的开头,就可以播放CD或MTV《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而讲到黄河时播放《黄河黄》这首歌,其中的歌词里唱到:“黄河的水千年年的淌 黄河的河水怎就这么黄,老祖宗用它洗过脸,留给咱一样样的面庞,一样样的心肠。”

用这样的开头,情境交融,主题鲜明。

如讲到旅游的特点时可借用《我想去桂林》里唱到:“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从歌词里说明了旅游者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要有空闲的时间,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还要有去旅游的欲望。

讲到中国的旅游资源时,可以引用一首歌《其实你不用去远方》,里面有歌词写道:“其实你不用去远方,好地方就在你的身旁。”来说明中国国内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三、理论学习

本人为了开展课题研究,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改革》、《吉林教育》、《延边教育学刊》,进行了网络学习,收集了许多资料,借鉴先进经验,创新地研究适合于教学的导语。

四、取得的成绩

1、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变。

过去导课很简单,甚至开门见山,主要是“填鸭式”教学,现在设计了多种形式的导课,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讨论,发言,探究,积极参与到来了教学中来,为新课学习做好了准备。

2、促进了本人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不仅理论水平提高,而且教学方法越来越灵活,的到了学生的认可,增进了师生的情感,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为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3、对学生的了解情况越来越详细。

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班级调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及家庭状况深入

调查,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了分析,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积极的因素带动消极的因素,通过个别谈话,课后辅导,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4、本人的反思能力有所提高。

本人在导课中注意了小故事、小策略的研究,及时是、反思,发现同学们的闪光点,并把经验积攒下来,为培养更多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一、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

1、研究成果总结不够完善,理论提升不足。

2、课题的研究深度还需加强。

3、网络资源利用的广度还要深化。

(二)努力的方向

1、深入课题实验,将研究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勇于探索。

2、不断研究更多的教学方法,把“草根”式教学探究推广下去。

回顾一年来工作,我感到,在课题指导组、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的研究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并已取得初步成效,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我校教研水平。

12月21日

第三篇:地理小课题

高中地理小课题-------月相变化与观测

宇宙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探明宇宙的秘密一直是人类永不放弃的梦想。作为中学生,我们亦对此抱有浓厚的兴趣。在广阔无际的太空中,无疑,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相变化具有的周期性、规律性,在现实生活中是人们计量时间的尺度之一。生活中的许多事实证明了月亮的阴晴圆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但是我们却对此不甚了解,如为什么上半月的亮面朝西,下半月的亮面朝东?为什么同样时间里月亮有时在西边天空,有时在东边天空?等等。

为了揭开月相变化的神秘面纱,同时培养小组成员对地理的浓厚兴趣,我们选择这一课题,目的是探究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深刻理解月相产生机理、了解月相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月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应用了实地观测法,查找资料法等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通过小组成员近一个月的实地观察,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讨论总结、整理后,得出以下结论:

一、什么是月相?

月相是天文学术语。(phase of the moon)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中国古代人民就观察月相并且记录,月相的变化同中国农历日期相对应。

二、月相是如何形成的?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总是一面亮一面暗,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面,另半个球面是暗面。因为在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公转,所以,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可见,月相的变化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太阳光照射月球的方向;二是地球上人观察月球的方向。

三、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的规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如图1)。

图1

图2 第二阶段: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如图2)。

第三阶段:约在农历每月初

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见(如图3)。

第四阶段: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半晚可见(如图4)

图3 图4

第五阶段: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如图5)第六阶段: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见。

第七阶段: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它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如图7)。

第八阶段:农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月相又变成蛾眉月,亮面朝东,此时子夜后月出,黄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见(如图8)。

月球随后继续向东运行,又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相变为朔。

可见,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如图9)。

图9

四、月相的影响

1、潮水的涨落主要是由月球的引力引起的

古人云:“涛之起者,随且盛衰。”从此可知人们很久以前就知道潮汐现象和月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月球和太阳对地球表面的海水都产生引力,虽然太阳比月球大得多,但是由于月

球离地球近,所以引力主要以月球为主,另外,地球上的海水还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在三个力合力作用下,初一、十五六时海水受合力最大,出现大潮;上弦月(初七八)、下弦月(二十二、三)时,海水受合力较小,出现小潮。潮汐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像军事、旅游、远洋航海、海洋渔业、海水养殖,海洋工程、科学实验及沿岸各种生产活动都要受到潮汐的影响。

2、除潮汐外,月相对地震以及暴雨的产生都有一定影响

某些自然灾害也和月相也有关,或者说是一种未知的巧合,比如,地震、洪水、风暴、火山爆发等。如1952~1979年27年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先后发生的5次地震都发生在月球诱发最大潮汐的满月或新月期间;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也发现最大暴风雨一般也发生在朔日后的1~3天或望日后的3~5天。

五、研究感悟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天气等因素的干扰,使研究结果有所误差,但并不妨碍我们得出较为科学的研究结论。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收集到了许多关于月球的资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关于月球的知识,也算是个额外收获。成员在加深了对“月相”这一天文现象理解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对地理课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同时也掌握了不少科学研究方法,这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将是非常有益的。

第四篇:地理国家课题总结2024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

《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阶段性总结

为了进一步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校和谐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有爱心,治学严谨有内涵,勇于改革有思想、教学风格有特色,合作进取有作为”的教师队伍,我校承担了国家“十二五”重点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一年来,在学校的及时监督下,在课题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小组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同时也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圆满完成了本阶段的研究任务。为了把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特对本阶段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做好课题组成员的动员工作,是做好课题研究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课题研究之初,组织成员学习了《吉林市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实施意见》,课题负责人向课题组成员传达了孔凡哲教授的专家报告《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教师专业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影响,明确进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的重要意义,为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2、组建课题组,明确责任分工

2024年11月,召开教研组工作会议,分析当前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根据学校近期工作重点及教研组内教师的现状,提出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应的责任分工。

3、确立课题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计划

确定本小组子课题后,围绕课题的目标与课题实施背景,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课题组成员进行深入了的思考与研究,并开展了科学的论证与设计工作,最后达成共识形成了设计方案。力争通过四年时间,探索一条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培养地理教师强烈的专业发展意识,达到“要我发展——我要发展——我能发展”的理想境界;要有强烈的反思意识,在反思中不断进步,不断前进;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由教书匠向教育家不断迈进。使地理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应对未来社会教育挑战的能力;在教育理论、学科专业和文化修养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探索成果,有显著的教育教学业绩。在此基础上,发掘和培养一批面向21世纪的骨干教师、名优教师,通过其示范和表率作用,带动教研组整体素质的提高。

4、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科研能力

为了使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更加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课题组对教师进行了学习培训。参加了专家夏勇老师的《试题命制培训讲

座》、《多媒体备课培训》、《试题评改讲座》。教师通过向专家学习和自我学习,提高了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的认识,转变更新了教育观念,了解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课题的实施方案、步骤、规范要求,提高了教师科研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1、利用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能力

继续采取“先行课”引领集体备课的方式,通过“集体备课—先行课—集体讨论”的模式,按照“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细备”三个程序进行。首先每周初,按照开学拟定的备课内容,组内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基本学情进行个人备课。然后中心发言人(先行课)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说课活动。然后由说课的教师完成一节观摩课,最后全组教师就先行课共同进行商议和研究,最后达成共识。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2、利用市学院“共深展”活动,提高教师的基本功。

以吉林市教育学院开展的“共深展”活动为契机,围绕 “一听、二讲、三计、四课”活动,提升教师的基本功。

①在“一听”活动中,通过听课和评课,借鉴同学科或其他学科的教学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一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能力。②在“二讲”活动中,利用讲座和讲坛的形式,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交流心得体会,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③在“三计”活动中,利用课后的时间认真研究教材,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导语设计,板书

设计和作业(习题)设计。其中重点深化对导语设计的研究,并将优秀的导语设计编辑成册。

④在“四课”活动中,积极参与引路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在锻炼中提升自己对地理课堂监控能力,认知能力和各种操作能力。

3、利用“化雨杯”,锤炼教学艺术

近两年,教研组充分利用学校举办的“化雨杯”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与观摩课的听、评课工作,即时进行反思,积极参与“同课异构”,立足课堂,引用所学理念,模仿名家名师,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水平,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锤炼自身的教育艺术。

4、利用阅读专刊,提高专业水平

本学期,课题成员通过多读书、勤思考、善积累、常反思,不仅阅读专业书籍《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中国国家地理》等现刊,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地理学科的教研动态,感受地理知识的博大精深,同时也研读了《拯救男孩》《拯救女孩》《点击陶行知》《点击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专家的论著,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结合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思考论述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达到既广博又精深的专业知识储备。

5、利用“学苑杯”大赛,增强合作意识

近两年,教育学院举办了“学苑杯”试题命制评比活动和多媒体说课大赛、试题评改评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大赛,任务分工、相互合作,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提升教研组的凝聚力。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课题研究一个学期,在学校的支持下,在课题组的敦促下,教研组的工作热情日益高涨,学习的氛围日益浓厚,你争我赶不甘落后。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有遗憾:

1、存在惰性,课题总结不及时

受工作量的限制,课题的总结总是在学期末才进行,有一些研究过程中的闪光点没有及时记录,反思不够及时,总结不够完善。下个学期建立月查制,每个月写好课题临时计划和总结,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订正,为学期末的课题汇总做充足的准备。

2、课题研究思路太窄

课题研究的思路围绕着学院和学校展开的活动进行,缺少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创新思路。下学期,要求个人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状况,设定自己的提升计划,教研组再根据组内成员的计划,制定组内发展规划,带动全组成员共同发展。

3、教师培训的形式单一

教师的理论水平一直处在初级的水平,教师们除了自学以外,就是参与学院组织的活动,缺少走出去、请进来的过程。建议学校学院多给大家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了解省甚至国家地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多交流,多学习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会有裨益。

第五篇:地理课题

初中地理图像化探究学习》课题研究

一、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打破沉闷的传统教学模式。我校提出“分层导学,以诱达思”的教学改革。本课题就是从这一目的的实施出发,主要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构出一种新的适应素质发展的自主式的地理课堂教学情景模式。

如何突出地图案例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呢?教育学认为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了配合知识的传授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进程。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加强突出地图的地位与作用力,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模式,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一切教学情景的创设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地图和地理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之间是“骨”和“肉”的关系。地图犹如骨架,只有让学生把地理知识附在这副骨架上,才能容易记住,并引起一系列联想,从而获得丰富的地理知识。因为地理事物分布很广,很难直接观察,教学时必须经常运用地图案例,因而搞好地图的教学是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我们力图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教学情景,使自己的教学更适合于学生的认知实际,让学生乐于主动学习。因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突出地理图像的地位与作用,让学生从不断启迪中出发,进行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提好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提问题应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教学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让学生不断去

质疑,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提问,不断调整教学设计,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2、突出地图图像的地位与作用,让学生在自我实践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

学习的最佳途径应该是活动,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利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3、突出地理图像的地位与作用,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进行自主学习

对学习的全面反思不仅包括各个具体的学习环节(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考试等),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学习意志进行反思,在这一环节中应注意,教师要适时倾听学生的反思,切忌过度开放和流于形式。

4、突出地理图像的地位与作用,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学得更主动

学生在个人的自主学习中,总会遇到一些疑难的题目光靠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这时把问题放到小组或班级中,依靠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通过交流、讨论,既能充分阐述自己的想法,又可以倾听别人的意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更好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交流是自主学习最关键的一步,因此要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尽量引导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三、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对于有关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的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并作出比较性研究,筛选出有效的经验和理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研、听课、测试、开公开课、优质课等手段,了解地理教学中地理图像运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通过分析,找出改进的方法和教学模式方面的共性问题,使课题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在教学中该如何创设地理教学案例情境呢?方法很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创设悬念,突出地理案例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通过有目的地设置相关的疑问,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动脑,逐步深入地探索问题的实质,主动学习。如在初中地理《死海不死》教学时,通过展示死海上躺浮着人的照片,使学生很自然地产生疑问:人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呢?还可以通过假设来创设问题情境。如在《地球的运动》的“五带的划分”教学中,教师可以假设:如果地轴倾角为80度,那么地球五带的分布范围会有什么变化?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阅读,教师的指导,最后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地理知识转化为能力。

2、以多媒体突出地理案例的地位与作用

多媒体教学通过电脑模拟,可以近似地再现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地理景观,让学生的情感受熏陶,从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中获取知识。例如,在讲述“民族”时,可以编辑一些民族歌舞、民族节日等各种民族风情图片、资料,在课堂上播映,创设氛围,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陶冶性情,激发情趣,活跃思维,这时再进行设疑,学生会根据播映的内容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这样,学生既可得到美的享受,又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五、问题探讨和设想

1、问题探讨。

在整个课题的实施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人员分布单一,实践力度还要加大。如创设情景上还需花更大的功夫,对学生的评价手段上还需进一步多样化,实践的课题还可以更具体化等。

2、今后的实验设想。

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得到提高,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真正目的,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定能实现。

地理《图像化探究学习实验研究》课题阶段性总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国内外针对地理学习方式的研究方兴未艾,如自主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角色扮演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主要用于改变长期以来采用的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体而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是当前国际上地理教学与学习方式改革的趋势所向。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深入开展,国内中学地理课题研究的热点大多以课改理念为指导,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着力,但普遍缺少学科特色,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各学科都可以开展,多造成雷同,或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初中地理图像化探究学习实验研究”,则试图在地理学科主导特色和课改主要理念两者之间进行整合,通过独具地理学科特色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总体设计

“初中地理图像化探究学习实验研究”,属于中学地理学习方式研究的范畴,其基本内涵为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研究如何以地理图像为载体,开展探究学习活动的途径、方式及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上的功能。

1、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图像化探究学习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学习活动,以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地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2)启发式教学原则

启发既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原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应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图像化探究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的,如创设有利于问题探究的情境,设疑引思等,通过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学习活动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3)形象思维理论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方法过程不同,形象思维不是以概念和推理的认知结构为载体,而是以形象形式的知识为载体。形象思维中的形象包括感觉形象(即视觉形象)、实践形象(即经验)及观念形象(即抽象形象)三种类型。地理教学中所大量涉及的地图、示意图、景观图、模型图、结构图等图像,绝大部分是属于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观念形象。地理图像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在地理研究和学习内容的呈现、方法的使用、成果的展示等方面无所不在。“图像化探究学习”,针对地理学科的突出特色,以地理图像为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载体,比以概念为中介的逻辑思维方法更具鲜明生动和形象直观的特点,不仅提高了学习地理的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4)活动教学理论

活动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图像化探究学习过程中,体现的是一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可以视作是一种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探究型活动方式,通过地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体现活动教学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

2、研究目标(1)改变传统地理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以及机械训练的现状,形成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2)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地理图像认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高地理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3)树立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以教师为主、知识本位等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逐渐完成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的角色转换。(4)涌现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图像化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

3、研究内容(1)探索实施“初中地理图像化探究学习”的目标(内容)、途径(方式)。(2)探索以地理图像为主要载体,以探究活动为主要方式,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新模式。(3)重点探索图像化探究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组成环节及实施策略。(4)探索初中地理教材中适宜于“图像化探究学习”的内容。(5)探索如何发挥图像化探究学习在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上的功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过程分成制订计划、研究实施、分析评估及完善推广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24年1月一8月)建立课题框架,制订课题计划方案,进行论证,撰写开题报告,召开开题会议,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目标、和任务,增强实验教师的责任意识和目标意识。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领会精神。

2、实施阶段1:(2024年9月一12月)依照课题实施方案,制定出各阶段计划。通过 “设计、实验、反思、调整、再设计、再实验、再反思、再调整”,不断的完善课题框架。

3、实施阶段2:(2024年1月一2024年8月)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开展教材研究、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撰写论文等系列研究工作,阶段性交流反思,展示各阶段研究成果。

4、结题阶段:(2024年9月一12月)进行结题工作,收集研究资料。教师个人小结,教学观摩课,撰写结题报告及相关论文。在相关的教研活动中推广应用本课题研究成果等。

四、研究方法

“初中地理图像化探究学习实验研究”课题主要是针对当前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的,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服从和服务于课程改革工作。因此,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方法,组成地理教研人员和地理教师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开展研究,在取得基本共识的前提下,研究人员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创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主要研究方法有: 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本课题研究的内涵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观察法:对学生在开展图像化探究教学前后及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上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这些情况变化需要用观察法来加以研究记录。实验法:主要指对初中地理图像化探究学习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加以具体的实施,对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实验。不过这里的实验法不能等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实验法。

测验分析法:以实验班各阶段与比较班同时期的水准测试成绩做对照比较,通过测试对比、阶段评价、系统分析、总结归纳等方法进行研究。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新的教学模式。

五、研究成果

1、基础性研究成果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特点,确定了相关理论学习材料并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制定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制定本课题各学期(学年)阶段性研究计划等。

2、过程性研究成果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情况完成了《初中地理图像化探究学习实验研究》研究课课例节(包括教学设计、课件或录像等);《初中地理图像化探究学习实验研究》教师研究论文集册(计 篇);《初中地理图像化探究学习实验研究》课堂教学案例集 册(计 篇);《初中地理图像化探究学习实验研究》学生作品计件;《初中地理图像化探究学习实验研究》阶段性研究小结份;以及本课题列东中学研究小组、三明八中研究小组、三明十一中研究小组的研究活动记录 份、有关表彰证书 份和学生评价方案(考卷)份等。

3、最终研究成果(1)《初中地理图像化探究学习实验研究》研究报告。(2)《初中地理图像化探究学习实验研究》课堂教学示范课一例(录象)。(3)《初中地理图像化探究学习实验研究》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通过研究,《初中地理图像化探究学习实验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确定为六个环节,简称“初中地理图像探究六步法”。第一步“图像导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运用多种媒体展示图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步“问题生成”,教师分析教学内容结构,展示学习提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通过学习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步“读图探究”,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地理图像为载体,以形象思维为主要连接方式,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活动,以建立地理图像信息和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之间的联系。第四步“讨论质疑”,在学生自主探究取得初步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通过合作学习活动达成共识。第五步“图像总结”,在完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第六步“巩固拓展”,学生开展旨在巩固学习成果的课堂活动,教师对活动进行点评,并联系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拓展相关知识,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进一步探究的学习欲望。

“初中地理图像探究六步法”的六个环节环环相扣,前一环节是后一环节的铺垫,后一环节是前一环节的发展。该模式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转变了传统的单一学习方式,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学规律,从而体现了课程改革理念,有助于初中地理教学顺利、高效地达成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各学习环节的流程及相应的活动方式分别如下: 图像导入 问题生成 读图探究 分析 讨论质疑 图像总结 教师活动 师生合作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合作 巩固拓展 师生合作

六、本课题研究的特色

图像在中学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十分重要,地理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征,使地理图像既成为地理学科内容的呈现方式,又是一种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阅读和运用地理图像的能力是地理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课程的实施环节,尤其是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成为课改的一个主攻方向。“初中地理图像化探究学习研究”其特色在于将上述地理学科的主导特色和课程改革的主导方向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地理图像为主要载体,以探究活动为主要方式,通过构建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我市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存在问题及其建议

主要问题在于因课题研究方法、研究的过程管理以及实验教师科研水平和科研经验有限,科研资料不足,教学惯性等,要使广大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实践中通过学习不断加以完善,也有待于各级教育教学部门共同研究与发展。此外研究经费也较紧张,今后除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批拨外,要尽量将研究工作和课改及常规教研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力图通过课题研究来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