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2025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最具挑战性的一年。金融危机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经济体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体,从虚拟经济影响到实体经济,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和严峻考验,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三区三城”为目标,以加快转型升级为主线,坚持扩内需与稳外需相结合,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谋创新与促发展相结合,重民生与抓经济相结合,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的综合作用下,经济运行经历了下降、企稳、回升三个阶段,逐步朝积极方向转化,经济触底回升的态势得到巩固和确立,经济社会呈现和谐共进的发展局面。综合经济实力
全市经济企稳回升,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行业发展更趋协调,发展方式有效转变。初步核算,202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5%。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增强,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686.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用于社会保障与就业、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为254.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农林牧渔业
现代农业建设加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生态化生产格局。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8.93亿元,比上年增长6.6%。新增高效农(渔)业面积15.5千公顷,建成千亩以上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78个,其中万亩以上14个。农业规模经营面积占到56%。年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总数达1402只。加快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阳澄湖和太湖大闸蟹、碧螺春茶、苏太猪等一大批驰名中外的农业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年末累计拥有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31个。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完成农田水利总土方2874万立方米,疏浚整治各级河道1718公里,加高加固圩堤141公里,增砌护岸184公里。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新农村建设实现新发展。全市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36.5亿元,比上年增长24%。新增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组织309家,累计达到2821家,持股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超过90%。农村村均集体收入增长14.7%。
工业
在一系列保稳促调政策措施的有力提振下,工业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工业生产稳步回升,重点产业保持优势,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经营效益逐月向好,结构调整效果初显。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3704.5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255.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6%和7.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工业产值3357.35亿元,增长4.1%;外资工业产值13270.28亿元,增长7.1%。重工业产值14617.46亿元,轻工业产值5618.4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和3.2%。
优势行业、新兴行业、民生行业和高技术行业成为带动工业经济走出低谷的主导力量。电子、纺织、冶金、化工和装备制造等超千亿元的支柱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7.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9.8%。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6912.6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4.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新兴产业整体运行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中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智能电网、新型平板显示和传感器六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025亿元,增长4.4%。
经营效益稳步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808亿元,比上年增长6.0%,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9%;利税总额1504亿元,增长4.1%,其中利润总额1025亿元,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94.8%。
建筑业
建筑业稳步发展,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03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施工面积7341.8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343.96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2.0%和6.4%。建筑企业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全年本地建筑企业在外市完成建筑业产值118.14亿元,比上年增长25.9%。有
3家建筑企业荣登江苏建筑业综合实力30强,6家装饰企业荣获江苏建筑装饰10强称号。
运输邮电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明显提速。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66.4亿元,其中公路建设投资63.7亿元,港口建设投资26.7亿元。全年完成公路、水运客运量3.9亿人次,客运周转量167.9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8.0%和6.4%;完成货运量1.1亿吨,货物周转量103.2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7.3%和11.4%。现代物流生产规模继续提升。苏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46亿吨,比上年增长21.1%;集装箱运量271.8万标箱,比上年增长5.8%。
机动车保有量迅速攀升。全市年末拥有机动车186.9万辆,其中汽车101.6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5.5%和22.9%。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78.4万辆,比上年增长26.9%。
邮电通信稳健发展。全市实现邮政业务收入1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发送函件2.49亿件、特快专递1371万件、报刊3.09亿份。年末邮政储蓄余额26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全市电信业务总收入143.70亿元,增长5.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1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146万户,比上年增长11.2%。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184.32万户,比上年增长27.7%。
国内贸易
全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展,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城乡流通网络加快完善,商贸中心区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5.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801.19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25.65亿元,均增长15.9%。
消费结构提档升级。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吃、穿、用商品零售额分别为99.98亿元、88.76亿元和676.3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7%、28.4%和19.3%。汽车、高端科技产品、时尚消费品、更新换代产品成为消费热点。热销商品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35.3%,家具类零售额增长1.24倍,服装鞋帽类零售额增长31.2%,家电类零售额增长25.7%。
消费刺激政策显现成效,全市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达到2.33亿元,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达到6.5亿元。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加快推进,园区时代广场、沃尔玛购物广场、平江新城万达广场等一批重大商贸项目相继竣工,久光百货、天虹百货、沃尔玛等一批著名百货、超市品牌进入苏州市场。
金融业
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条件下,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贷投放,切实将信贷资金投向支持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和经济结构调整等重点领域,有效提升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1450.54亿元和9032.28亿元,比年初增加2650.53亿元和2451.71亿元。
股票交易活跃。年末全市拥有证券营业部48家,当年新增5家。全市证券交易开户总数115.68万户,比上年增长33.7%。全年股票、权证、基金成交金额193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0%。全年发行企业债券43亿元。
保险业务稳定增长。全市新增保险机构3家,年末保险机构总数达到51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4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财产险收入54.67亿元,比上年增长23.6%;人寿险收入9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全年已决赔款及给付49.14亿元,比上年下降11.4%。
房地产业
加强和完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引导,积极提振市场信心。2025年以来,市场刚性需求得到释放,全市商品房销售走出低谷,房产交易比较活跃。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24.34亿元,比上年增长0.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24.4%。商品房施工面积6929.9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竣工面积1488.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5%。商品房销售面积2182.5万平方米,增长116.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882.97万平方米,增长126.8%。全年市区二手房交易成交面积467.5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9.7%,其中住宅412.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1.9%。
旅游业
旅游业围绕古城文化深度游、新城浪漫时尚游、太湖生态休闲游三大品牌,强化规划引导,整合旅游
资源,大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8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4%;接待境外游客219.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3%;旅游外汇收入9.97亿美元,增长0.2%;接待国内游客5870万人次,增长11%。年末拥有星级饭店158家,其中四星级及以上饭店68家。全市4A级景区点23家,5A级景区点2家。全市景区接待游客7273.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5%。苏州成为长三角城市中拥有最多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线路的城市。
体制改革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在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城乡接轨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金融创新力度加大。鼓励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股权基金和产业基金,支持企业发行债券,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全市新增15家小额贷款公司,总数达到18家,累计发放贷款额76.2亿元。全市新增上市公司4家,累计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7家,共募集资金227亿元。稳步推进文化体制、医药卫生体制、市容市政管理体制和公交运行机制改革。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培育壮大社会中介组织。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2.65万家,年末累计达15.73万家;新登记私营企业注册资本629.97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4205.53亿元。新登记个体工商户7.13万户,年末累计达到32.55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38.25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153.81亿元。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761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7.1%,实现工业总产值6456亿元,比上年增长
7.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1.9%。私营个体经济完成投资922.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1.1%。
引进内资
引进内资稳定发展。全市新引进内资项目6220个,比上年增长26.6%,其中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1742个,比上年增长28%。引进内资项目注册资本408.93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新增外地注册资本389.41亿元,比上年增长25.1%。
对外贸易
面对外需萎缩的不利局面,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关于苏州市外贸出口保增长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积极推动开放型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025.5亿美元,其中出口1140.9亿美元,分别下降11.8%和13.4%。出口降幅逐步收窄,呈现“低开平走逐步回升”态势,由一季度的下降25.9%、上半年的下降24.7%、前三季度的下降21.3%,收窄至全年下降13.4%。全市出口总额占全省、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7.3%和9.5%。
传统出口市场份额保持稳定,新兴市场出口跌幅逐步收窄。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市场的出口额达707.3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2.0%,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对欧盟出口额290.44亿美元,下降17.1%;对美国出口额314.88亿美元,下降2.9%;对日本出口额101.99亿美元,下降5.2%。对拉美、东盟等新兴市场出口跌幅收窄,出口额达133.93亿美元。
利用外资
全市瞄准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关键环节,着力引进对结构优化升级起关键和引领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2.27亿美元,增长1.2 %。其中服务业利用外资16.94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达到20.6%。全年新增5家投资性公司、11家独立研发中心、8家创投企业等具有总部经济业态的外资项目。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34家落户苏州。服务外包业务稳步发展,苏州被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全年完成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13.98亿美元,离岸接包执行额8.71亿美元,分别增长122%和93.5%。
外经合作
“走出去”形式日趋多样,形成了境外资源开发、境外高科技风险投资、境外传统产业投资的多元化格局。当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11个,中方境外投资额3.2亿美元,分别增长76.2%和57.0%;其中千万美元以上的资源类项目占五成,民营企业占九成以上。全年新签对外劳务承包合同额5.5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
4.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9.8%和27.4%。
开发区建设
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打造全新的功能载体。积极引导开发区从产业集聚向功能提升转变,从政策优惠向体制优化转变。全市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全年新增注册外资129.6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6.97亿美元,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9.11亿元,出口总额994.08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81.8%、81.4%、54.9%和87.1%。苏州工业园区加快 “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建设,苏州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全国首批3家试点单位之一,海峡两岸(昆山)商贸合作区建设正式启动,花桥国际商务城成为中国十大最佳服务外包园区之一,张家港省级出口毛纺产品产业集聚监管区正式获批。
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着力扩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民生工程以及新兴产业的投入,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6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839.75亿元,比上年增长58.1%;私营个体投资922.90亿元,增长16.9%。投资结构继续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
6.46亿元,增长34.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05.03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655.86亿元,增长24.6%,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55.8%,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环保、公共设施、教育、卫生、社保福利等有关民生投资比上年增长68.0%,科技、电信、金融等先进服务业投资增长73.2%。
全社会施工房屋面积12789.4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竣工房屋面积4626.3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房屋竣工率为36.5%。全市新增固定资产2348.53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9.1%。
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76.99亿元,比上年增长50.5%。完成火车站北站房主体工程和相配套的道路河道、绿化景观等工程,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进入车站主体结构施工高峰阶段,2号线已开工建设。常昆高速公路、苏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京沪高速铁路苏州段、沪宁城际铁路苏州段加快施工。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12520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总里程5422公里。港口建设加快实施,建成8个万吨级码头泊位,年末苏州港已建成万吨以上泊位104个。
城乡建设与规划管理
全市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筹城乡规划, 全面均衡提升城乡规划和建设水平。推进各类控制性详规、专项规划、市政交通规划、村镇规划的编制。完成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城市色彩、高度形态、雕塑规划、城中村和无地队改造等规划研究。城市化率达到66.25%;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平方米;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5%。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新增林地、绿地面积8140公顷。全市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2%。
公用事业
大力发展公交事业,努力优化公交服务,精心落实“公交优先工程”。切实加大公交车辆更新改造力度,全年新增、更新国III排放标准空调车401辆。深化推进公交智能化建设,以实现公交营运、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以及公交出行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市区新辟公交线路20条,年末营运车辆达到2957辆,营运线路236条,线路总长达到5242公里;全年公交运客总量4.9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1%。市区年末营运出租汽车3203辆。城乡客运一体化加速推进,全年新增农村客运(公交)班线15条,行政村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保持100%,城乡客运一体化覆盖率达到90%。
公用事业投入加大,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市区新建、改建公共卫生间37座,新建、改建垃圾中转站4座,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12座,敷设污水管网1209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含扩建)51.25万吨。
市区管道天然气供气总量6.3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16.2万吨,人工煤气供气总量7475万立方米,家庭燃气普及率100%。全社会用电量879.9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7%。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60.1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2%。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坚持走经济与环境和谐共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全年环保投入达到270亿元,增长13.4%。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1.3,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29天,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
标率为100%。实施20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控力度,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3.04万吨,二氧化硫减排量5.03万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市新增通过ISO14000认证企业100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200家,培育循环经济试点企业100家。生态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常熟、昆山、太仓被确定为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张家港、常熟、昆山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通过国家论证。全市共建成44个环境优美镇,新增省级生态村25个,省级生态村总数达到43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7.3%。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全年实现节能152万吨标准煤。
科技事业
全市以落实科技扶持政策,营造科技发展环境,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抓手,夯实创新型经济发展基础,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市财政科技经费支出28.77亿元。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4家,累计达到695家,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903个,累计达4424个。企业创新力度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中企业新产品产值达到2372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1.7%,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
创新载体建设水平提升。国家级科研机构-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成立、中科院苏州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动工建设,园区生物纳米园成为首个省级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全年专利申请量6.13万件、授权量3.93万件,分别增长26.3%和115.0%,总量分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和第一位。
围绕转型升级推进创新人才引智工程。全年引进大专以上各类人才10.4万人。实施海外引智项目30个,引进海外留学人才1411人。2025年末,全市人才总量突破9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到5万人。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全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教育事业
努力构建优质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品质,教育现代化稳步推进。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668所,在校学生96.08万人,毕业生23.47万人,教职工总数7.4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6.30万人。在苏州的高等院校有19所,二级学院4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8.77万人,毕业生4.10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98万人,毕业生1.38万人。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均衡发展。学前三年幼儿入学率达99%,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巩固率继续保持在100%,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9.53%,苏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现代化学校实现全覆盖。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27个,公共图书馆11个。苏州美术馆新馆、苏州文化馆新馆、苏州名人馆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镇(街道)以上公益性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行政村公益性文化设施覆盖率达85%以上。
文艺精品新作连创佳绩。滑稽戏《青春跑道》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滑稽戏《顾家姆妈》荣获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剧目奖;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被文化部评为建国六十周年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成功承办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第四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
文化保护和传承加强。全市累计6个项目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8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平江、山塘历史街区分别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和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历史文化名街。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加快发展。年末数字电视用户215万户,总数居全省各市之首。在2025年度全国少儿广电节目精品评比中,我市获奖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第一。
卫生事业
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252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0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4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7万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3万人,其中医生1.6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0.7%、7.2%和4.8%。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100%。全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3%。全面实施社区居民常用药品政府补贴,继续做好老年居民免费健康体检,顺利完成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工程,母婴阳光工程全面推行。
体育事业
体育基本现代化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全民健身活动迈向长效化,竞技体育取得丰硕成果。苏州健儿在十一届全运会上取得18金16银5铜,获得现代五项世锦赛和蹦床世锦赛冠军,苏州世界冠军增至16人。成功承办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亚洲田径大奖赛、东亚俱乐部男子手球锦标赛和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等51项省级以上体育赛事。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市城乡新建全民健身工程(点)162个,市体育运动学校新校初步建成。体育彩票销售创新高,实现总销量14.23亿元,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成为全国首个销量超10亿元的地级市。
人口与就业
人口综合调控和管理进一步加强。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出生人口素质稳步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全市出生49663人,出生率为7.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户籍人口出生婴儿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4.06。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33.29万人,比上年增加3.54万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240.21万人,比上年增加2万人。
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全市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困难群体得到有效帮扶。全市开发公益性岗位1万个,新增就业13万人,8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2.9%。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工作。全年完成城乡劳动力培训37万人,再就业培训8万人,其中技能培训2.9万人,创业培训1万人。农村和外来劳动力培训25.99万人,其中技能培训5.28万人。新成长劳动力培训1.73万人。高技能人才培养8500人。
社会保障
全市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86万人、306万人、249万人、236万人和234万人,城镇职工五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均超过99%。全市农村劳动力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农村老年居民享受社会养老待遇或养老补贴的覆盖率达到99%。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350元提高到38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由230元提高到260元。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基本养老金151元。
人民生活
民生保障日益加强,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全市通过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收入增长机制,增加转移性收入,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12969元,比上年增长10.0%。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20元,比上年增长10.3%。收入结构逐步优化,非工资性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区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17.5%、45.4%和11.6%。
住房保障受益面扩大。全市新增廉租住房1226套,新建经济适用住房25万平方米,给2565户发放了租赁补贴。对市区的18个老住宅小区、185条街巷和202幢零星居民楼实施了综合整治。市区直管公房完成解危11.8万平方米。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新增25万人,职工使用住房公积金122亿元。
市场物价
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回落、国内存贷款利率下调、部分产品产能相对过剩等因素叠加影响下,202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呈低开、探底、回升的V型走势。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2%,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6%,消费品价格下降0.1%。八大类消费价格“四升四降”,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2.3%、2.9%、4.6%和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交通及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和居住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0.6%、6.1%、1.2%和2.6%。
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第十二個五年規劃重大問題研究指南
一、成都市“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及趨勢研究
重點研究在全球金融危機以及區域競爭格局的影響下,經濟全球化的新特徵以及世界經濟走勢,我國宏觀經濟走勢和政策取向,及其對我市“十二五”可能產生的影響和我市應採取的政策措施等。
二、成都市“十二五”規劃發展目標和指標體系研究
按照黨的十七大確定的增強發展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加強文化建設、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建設生態文明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以統籌城鄉發展為主線,與建設“兩樞紐、三中心、四基地”相銜接,與構建和諧社會相適應,重點研究提出“十二五”規劃指標體系,以及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結構優化升級、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發展公共服務和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等方面的主要目標和量化指標,並對2025年目標進行展望。
三、“全域成都”下的新型城鄉空間形態研究
深化主體功能區研究,深入分析我市城鄉空間佈局、產業佈局和具體功能區劃,客觀評估不同功能區塊在城市化發展、產業導向、開發強度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提出進一步優化城鄉空間形態的舉措;並研究與此相適應的行政區劃調整的思路、原則和目標,提出適應大都市圈建設的行政區劃調整方案。
四、“十二五”時期加快新興產業發展,調整產業結構研究
研究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市場、新需求的發展趨勢,在借鑒發達國家發展新興產業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我市加快新興產業發展,佔領國際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路、重點及政策舉措。
五、“十二五”時期成都市建立“內需為主”經濟發展模式研究1
根據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深入分析我市投資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及存在的問題,重點研究擴大內需的重點領域與有效舉措,提出“十二五”時期擴大消費領域、優化消費環境、轉變消費觀念、啟動農村消費市場等一系列擴大消費的政策措施,以及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創新投融資模式,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的對策建議。
六、成都市“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資源要素保障能力研究
在分析近年來我市土地資源、水資源、電力、天然氣、礦產等資源要素供需的基礎上,科學分析預測“十二五”時期我市資源要素的供求狀況,深化研究“十二五”期間我市資源要素保障可能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十二五”及到2025年保障經濟社會發展要素供給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務和對策措施。
七、成都市生態環境容量及節能減排研究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節能降耗減排要求,深入分析我市生態環境容量及面臨的問題,科學研究“十二五”我市生態環境建設及節能減排的基本思路、約束性目標、重大專案和政策措施。
八、成都市“十二五”時期人口發展戰略研究
分析我市人口規模、結構及分佈的變化情況,研究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相互關係,提出“十二五”時期我市最佳人口容量及結構;提出我市建設“兩樞紐、三中心、四基地”所需的人才結構及人力資源能力建設的對策;提出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思路和舉措。
九、統籌城鄉發展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研究
分析我市城鄉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體系建設的現狀與問題,重點研究新形勢下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體系建設的規律、趨勢與發展模式,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時期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主要任務和對策建議,以及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路與措施。
十、建立覆蓋城鄉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研究
分析我市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現狀與問題,重點研究新形勢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規律、趨勢與發展模式,及“十二五”時期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總體思路、主要任務、對策措施及實施步驟。
十一、成都市加快勞動力轉移,擴大城鄉就業對策研究
研究如何把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目標,實現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如何進一步破除限制城鄉勞動力流動的各種制度性因素、促進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分析近年來我市城鄉勞動者的就業結構及有關的問題,提出提高就業品質和就業穩定性的思路和對策;如何建立健全支援創業政策體系和服務體系,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提出創造就業崗位、改善創業和就業環境的對策措施。
十二、成都市構建新型基層治理機制研究
總結我市在基層治理機制方面取得的經驗或不足,以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主題和“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為指導,研究提出“十二五”深入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構建多元化的社會參與機制、完善鄉村治理結構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務以及政策措施。
十三、成都市“十二五”公共安全應急體系建設研究
分析預測新時期成都公共安全(含社會安全、食品安全及環境突發性事件等)發生的特點和趨勢,分析可能產生的公共安全對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影響和緊急處置方案,探索構建公共安全應急體系的思路、目標與路徑。
十四、增強成都市文化軟實力研究
重點研究增強我市文化軟實力的總體思路、載體和對策措施,壯大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和重點,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的思路和對策。
十五、成都參與多層次區域合作研究
基於區域合作的不同層次,研究提出新形勢下我市在開放型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找准成都在成渝經濟區、成都經濟區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自身
3定位,並立足要素配置、產業發展、政策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確立合作重點和突破口,採取恰當的方式,遵循科學的時序,推動區域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
十六、成都市擴大對外開放,提升國際化水準研究
總結我市對外開放的成功經驗和存在不足,分析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經濟形勢的新變化,研究提出新形勢下我市參與國際競爭、吸引利用外資、實施“走出去”戰略、提升城市國際化水準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等。
十七、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的重大改革及政策研究 總結我市在“試驗區”建設中的成功經驗,分析深入推進“試驗區”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研究提出“十二五”時期深化改革的重點領域、主要任務、實施步驟以及政策支撐。
十八、“十二五”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研究
分析“十一五”時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成功經驗與存在不足,根據“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總體要求,在結構升級、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節能減排、新農村建設等領域梳理形成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專案,明確建設內容、投資規模、推進時序及責任主體。
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2025年9月25日在市十六届 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王莉萍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3 次会议汇报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情况,请予审议。
“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改革创新、以港强市、融入上海、绿色发展、民生共享五大发展战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推进“两地两城”建设,在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全市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详见附表)1.“经济强”指标。13项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新技术 产业产值、高层次人才总量、货物吞吐量6项指标好于规划目标要求或超序时目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集装箱吞吐量3项指标达到序时目标;城镇化率、最终消费率、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项指标虽未达到序时目标,但中后期通过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改革、扩大内需、提升服务水平,预计期末能实现目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数该指标为省监测指标,近年未作监测,暂未取得数据。
2.“百姓富”指标。7项指标中,城镇登记失业率、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项指标好于规划目标要求或超序时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人均预期寿命、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新增保障性住房完成率5项指标达到规划目标要求。
3.“环境美”指标。10项指标中,万元GDP能耗下降率、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削减率、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地表水全要素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的比例、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6项指标好于规划目标要求或超序时目标;耕地保有量、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重2项指标达到规划目标要求;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林木覆盖率2项指标虽未达序时目标,但中后期通过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造林面积,预计期末能实现目标。
4.“社会文明程度高”指标。8项指标中,每千人口执业医师 数、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满意率4项指标好于规划目标要求或超序时目标;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城乡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3项指标达到规划目标或序时目标要求;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虽未达序时目标,中后期通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期末能实现目标。
二、主要任务落实情况
(一)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先进制造业优化提升。202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47.5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201.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和9.5%。年产值超百亿企业2家、超50亿企业3家、超亿企业361家。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4.5%,较“十二五”期末提高4.4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新增省级示范智能车间6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专精特新产品2个、首台套产品5个。太仓汽车产业(关键核心零部件)基地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口水娃”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入选长三角县域商业十强县(市)。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5%,较“十二五”期末提高1.2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35.3%。全市列统物流企业15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82亿元,较“十二五”期末增长42.1%。港区入选省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高新区总部企业集聚区入选苏州市服务业集聚区。天镜湖电竞小镇、沙溪生物制药小镇入围苏州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双凤镇获评中国商旅文产业发展示范镇。大学科技园获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健雄学院获评省级电商人才培训基地。慕贝尔汽车被认定为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认定4家市级总部企业。大宝赢、龙达入选苏州市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名单。斯凯奇、似鸟等服务业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恒大文旅城开工建设,复星文旅项目成功落户。
都市现代农业着力打造。“十三五”以来,新增现代农业园区面积2.6万亩、向村集体流转土地1万余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94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新增高效节水灌溉1.1万亩,全面完成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创新粮食购销模式,建立现代粮食仓储物流格局。新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9家。建成苏州市三星级康居乡村56个、康居特色村1个,新增苏州市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6个。市现代农业园获评首批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省主题创意农园。电站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孟河村入选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农业电子商务全面提速,位列2025年全国农产品电商50强县前十。
(二)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
港口经济跨越发展。“十三五”以来,太仓港新增各类泊位9个,新辟国际国内航线19条。2025年实现货物吞吐量2.49亿吨、集装箱运量451.2万标箱,分别较“十二五”期末增长22.1%和21.7%,跃居全球百强集装箱港口第35位。太仓港成为省内唯一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对外开放口岸。润禾码头开港运行,集装箱四期加紧实施。千亿制造、千亿物贸等先导产业集聚区加快打造,综保区二期、生物港二期、欧美工业园等平台载体扎实推进,港城功能不断完善。
融入上海步伐加快。“十三五”以来,引进上海项目722个,新增注册资本近100亿元。成功签订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框架协议,设立嘉昆太科创产业园,与嘉定、宝山实现生态环境共管共治。沪通铁路太仓站、太仓南站开工建设,岳鹿公路与城北路加快对接,11条与上海对接的断头路写入长三角一体化三年行动方案,积极争取对接上海嘉闵线,太仓航站楼完成扩建。沙溪至嘉定北站、璜泾至美兰湖站、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直达电站村旅游专线先后开通。与上海九院集团、上海儿童医院组建跨区域医联体,沙溪医院挂牌上海十院分院。
对德合作巩固深化。高新区获评中德(太仓)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引进德国弗劳恩霍夫硅酸盐研究所太仓中心等项目,德资企业增至300多家。德国中心开业。中德制造业科创联盟产业园竣工投运。中德双元制本科培养项目开班。2025中德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大会、德国太仓日等活动成功举办。“中德故事—从太仓出发”主题摄影展、中德马拉松友谊赛等文化交流深入开展。与德国于利希市缔结友好交流城市。
对外开放深入拓展。“十三五”以来,新增引进内资注册资本503.17亿元,注册外资15.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41亿美元。2025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29.68亿美元,其中出口60.85亿美元;完成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8.97亿美元、离岸执行额3.16亿美元。中美冠科、昭衍新药跻身中国服务外包成长型企业百强。“十三五”以来,太仓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7个国家直接投资2.68亿美元。
(三)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创新创业成效显著。2025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54%,较“十二五”期末提高了0.19个百分点;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9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45.7%,较“十二五”期末提高10.5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175件,较“十二五”期末增长68.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4.36件,较“十二五”期末提高17.8件。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市。国家千人计划创投中心太仓工作站、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太仓分中心揭牌成立。高新区入选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标准化试点,获批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获评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大科园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机电装备科技产业园获评省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同创空间、倾爱电竞获评省级众创空间。5家企业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创新支撑体系有力构建。“1+X”政策体系制定出台,科技创新“五百工程”全面启动。“人才新政20条”正式实施。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4人、省“双创”人才63人、姑苏领军人才78人、高技能人才4.06万人。“双创”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拥有校企联盟125个、产学研联合体292个,建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80家、省级院士工作站5家、省级研究生工作站93家。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同济大学、中 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等建立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西工大、西交利物浦大学成功落户,西工大太仓长三角研究院2025级工程博士正式开班。
各项改革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调整失业保险费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蝉联全省农业农村政策创新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高新区、科教新城实现“区城合一”,沙溪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浏河镇纳入全省新一轮试点。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不见面审批”模式加快构建,“3550”改革目标基本实现,“线下一窗、线上集成”不动产业务新模式全省首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探索。“双随机、一公开”网络监管平台建成运行。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十三五”以来,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2.38万户、新增注册资金22.68亿元;新增私营企业1.27万户,新增注册资金646.51亿元。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动,整合设立5大国资集团。
(四)田园城市建设深入推进
新型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完成城市总体规划较大修改,片区、管理区规划编制稳步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全面完成。慢行交通系统、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被撤并镇(管理区)整治提升三年计划稳步推进。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全国示范点工作有序开展。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三优三保”行动和土地整治深入实施,荣获省土地执法模范 市。港区七浦塘生态修复工程二期获评省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十三五”以来,疏浚整治农村中小河流282公里,新增生态河道15公里,完成农村危桥改造135座。
绿色智慧城市加快建设。通过中国人居环境奖复查、省级生态园林城市考核、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城市验收。“263”专项行动、“散乱污”专项整治扎实推进。“河长制”全面落实,三级河长网络基本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收官,主城区水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开始启动。“十三五”以来,新增林地绿地3748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沙溪获评国家园林城镇,双凤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璜泾获评省级水美乡镇。网格化社会治理创新、智慧医疗、智慧城管等智慧城市建设全省领先,荣获2025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先行奖。
基础设施承载力有效增强。沪通铁路太仓段加紧施工,G346太仓段路面养护改善等工程顺利完工,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沙溪、双凤、浏家港客运站建成投用。“十三五”以来,新增和调整公交线路57条,新增城区停车泊位3838个。公共自行车城乡一体化工程新建站点27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4000辆。环卫保洁机械化率达91%。第二水厂取水改移工程全面完成。220千伏璜泾变、110千伏高桥变等电力工程投运。生活垃圾无害化应急填埋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及16个村级生活垃圾分类就地处置项目竣工。中心公园、滨河公园东延、西庐园整治提升等生态绿化工程加快实施。老城区、西城区防洪包围圈建设全面完成,主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显著提升。
(五)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
高质量就业成效显现。202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1.86%。“十三五”以来,完成各类培训2万余人次,新增就业2.94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6%。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突出扶持特殊群体就业,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加强人才引进和技能工人培养,每年投入就业创业资金超8000万元。
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出台富民增收相关政策,2025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8458元和30026元,较“十二五”期末增长16.6%和17.1%。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77.8%。启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实施基层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四星级高中实现全覆盖,推进和完成一批中小学校改扩建工程。健康“531”系列行动深入实施。市一院和中医院成功晋升三级医院。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启动建设,浏河新医院启用。在全省县级市率先出台《养老服务工作标准》。成功承办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等重大赛事。实现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榜首。获评全国农村幸福社区示范单位。
民生保障机制日趋完善。截止目前,养老保险覆盖53万人,医疗保险覆盖62.5万人。各类社会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住院费用平均保障水平分别达90%和75%。医疗救助向基层、老人、特殊疾病、特殊人群倾斜。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困难群体“一户一档一策”机制。“十三五”以来,全市保障性 安居工程新开工11128套、建成8092套。
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惠民活动有效开展。2025年末,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283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22.28万册,开放各类档案2.75万卷。“十三五”以来,完成113个村(社区)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旅游文化节暨江海河三鲜美食节荣获苏州优秀旅游节庆三等奖。电站村生态园获评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六)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法治太仓建设全面加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有效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全面推行。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规范有序,“建立涉诉行政执法跟踪查纠机制”获省政府法制创新奖。政务公开全面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太仓模式”全省推广。璜泾镇永乐村获评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测法治建设满意度99.5%。
“政社互动”“三社联动”深入推进。“政社互动”签约和双向评估流程进一步优化,“政社互动议事间”实现村(居)全覆盖。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均达100%。“邻里家园”社区服务社会化项目有效运作。开发“e太仓”微信公众平台,推进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政社互动”实践项目名列“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之首。沙溪镇中荷村获评全国文明村。信用体系加快建设,在“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综合信用指数评分名列全国前10。社会公共秩序和谐稳定。社会综合治理推行“六个一”联动机制,全面开展“331”专项行动。实施平安太仓“护堤工程”。推进“雪亮工程”和“技防城”建设。刑事案件和“八类案件”破案率始终位列苏州大市前列,违法犯罪警情连续12年保持下降。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不断充实,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及指挥监控中心建设顺利推进。重大隐患政府三级挂牌督办项目全部完成。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整治、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等全面开展,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省测社会治安安全感98.5%,位居全省前列。
三、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通过评估分析,应该看到,对标十九大新部署,对照“六个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我市在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路径和举措还有待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力度还需持续加大,一些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破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土地利用效率偏低,耕地保护、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任务相当艰巨,社会事业建设任务较重,在改善民生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十三五”以来,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尤其是工业投入占比下降,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不足占比偏低,涉及高附加值产业、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投资比重不高,缺少新的具有支撑作用的特大型项目。由于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增长,实体经济运行困难较多。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发达国家贸易环境恶化,外贸出口需要寻求新的支撑。二是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尽管近两年R&D经费支出持续上升,科技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但科技资源与经济结合度还有待提高,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海外人才和团队供给不足。科技投入力度有待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待提升,创新政策的有效性、精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亟待破解。近两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幅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超过了“十三五”规划目标序时进度,但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还不够强,居民收入结构不尽合理,来源渠道相对单一,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有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仍然较大,农村优质医疗、养老、文化、教育等资源配置尚需均衡。四是统筹协调发展任重道远。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严峻、任务繁重。环境容量较小,排污总量仍然较大,环境风险点仍然较多。土地利用效率偏低。民生改善还存在不少短板,教育、医疗、养老等诸多领域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不足,资源配置尚需优化。受老龄化、保障待遇刚性上调等多重因素影响,社保、医保基金压力加大。
四、下阶段完成和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对策建议
(一)突出转型升级,提升经济质效
聚焦主导产业,实现“1115”产业发展目标。围绕“1115”产业发展目标,重点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物贸总部、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产业融合,着力发展通用和专用装备、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装备、精密机械等高端装备大类,形成富有竞争力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到2025年实现高端装备产业产值超1000亿。新材料以无机非金属材料、特种纤维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为发展重点,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集聚化,到2025年实现产值超1000亿。加快港口物贸转型和总部资源集聚,全力打造临江现代物贸基地,培育后备总部企业,到2025年,实现物贸经济、总部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均超1000亿。面向健康生活重大需求,重点发展医药研发试验、医疗器械、酶制剂、新型药物、检测试剂,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水平,为打造500亿级的生物医药产业奠定良好基础。
聚焦“1123”,大力发展民营实体经济。实施扶优扶强重点民营企业“1123”行动计划,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现代金融助力和项目支撑,推动更多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着眼全球引育产业发展人才,全面提高人力资本数量质量,激发创新创业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持续释放人才红利。吸引优质军民融合项目落户。到2025年,全市民营经济总量、创新能力和经济贡献度迈上新台阶,引进培育100家以上优势民营科技企业,扶优扶强100家现有骨干民营企业,形成20家以上的民营IPO上市后备企业,培育30多家民营“科技小巨人”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聚焦业态创新,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数字创意、平台经济、楼宇经济、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大 数据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京东等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加速推进太仓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电竞龙头企业,打造“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重功能的天镜湖电竞特色小镇。加快发展健康养生、旅游休闲、文化体育、教育培训、社会服务等重点领域,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质量和效益。加快推动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丰富沙溪古镇、浏河古镇等项目的文化内涵,加快推进太仓长江口恒大文旅城、复星冰雪世界等项目建设,打造长三角知名综合旅游度假目的地。
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优化“一核、一轴、三园、三区”的农业产业布局。发挥农业科技引领作用,研发产业主体技术模式,加快建设智能农业,实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工程。优化合作农场生产经营模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开辟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培育“电商示范村”。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园一品”。做强做细一批高品质农业旅游线路和特色休闲农业景点,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到2025年,“四个十万亩”保有量稳定在48.6万亩左右,获苏州市级及以上认定的农业园区达8个。
(二)突出创新引领,加快动能转换
搭建创新载体平台。一是深入实施大院大所战略。提升现有“一院三所”的建设和服务水平,加快建设西工大太仓校区和长三角研究院、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和创业家学院。进一步强化 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吸引知名大学、科研机构来我市落户,设立联合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实施成果转化,孵化高科技企业。引导企业与大院大所共建研发机构、柔性引进人才。二是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推动我市各板块围绕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高起点新建创新载体和产业化基地。支持大科园、创业园、软件园等现有载体提升管理水平,引入社会资本,根据各自发展情况向专业化、国际化方向转型。三是高水平建设高新区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众创集聚区,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力争国家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成功获批。
集聚创新企业群体。一是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建立我市高企培育库,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招商力度,重点引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二是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持续产出创新成果。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总部或区域性研发中心落户我市。三是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创新战略联盟。加大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接联系,探索引进由项目团队、龙头企业、知名高校院所共同参与的产业研究院。牵头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推动开放协同创新。一是集聚全球创新要素资源。发挥我市 沿江临沪、对德合作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国际产学研活动,巩固提升与以色列、芬兰、俄罗斯等国,开拓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开展“创赢太仓”全球创业大赛,实施海智计划。二是积极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及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大机遇,借力中科院育成中心、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平台机构,做好科技项目的引入工作。探索实施科技服务业“沪太通”,积极联办科技项目对接会、科技论坛、项目路演等,促进沪太资源双向流动,加快建设临沪科创产业高地。三是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拓展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对接活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分行业、分领域组织专题对接活动,重点推进各区镇与名院名校的合作对接。
强化领军人才支撑。一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不断优化各类引智平台,鼓励社会各界举办科技人才对接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积极参与和承接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产业研讨会,增强引才的针对性,加大国外智力引进力度。二是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开展创业培训,举办创业活动,提供创业辅导服务。推行“人才+项目”、“人才+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向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优势人才项目实现“加速跑”。排摸人才企业共性技术需求,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各区镇全覆盖。三是打造“双创”升级版。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为外国人才拓宽绿色通道。办好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人才宣传服务月等活动,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大对创新创业 者的表彰奖励力度。四是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设立天使投资基金,推动投贷联动股权投资,尝试将股权融资与传统信贷相结合。做优各类科技金融产品,开展科技金融路演活动,综合运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对优质科创企业一站式的金融服务。
(三)突出改革开放,做优三篇文章
建设临沪科创产业高地。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深入推进与上海干线铁路、轨道交通、市域铁路、城市道路的全面接轨,打造对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与张江、金桥、漕河泾、紫竹等科创载体的合作对接,加快与宝山、嘉定相邻地区的合作发展,建立承接上海人才溢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打造临沪科创产业高地。积极推进创建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逐步实现三地规划、科创、产业、交通、民生、生态“同圈”。充分发挥我市中德合作汽车核心零部件特色产业优势,加强与嘉定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产业和上海国际汽车城等重点区域的对接融入。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具有“飞地经济”性质的嘉太科创产业园。积极筹划三地联合举办“嘉昆太科技博览会”。
打造对德合作城市典范。高层次高质量推动对德合作,加大对德招商引智力度,继续深耕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两大特色优势产业。对接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持续吸引德国高端产业资源,深化技术创新合作,鼓励中德人才跨区域创业,大力推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建设中德(太仓)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建成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强化德企与本地 民企科创合作,鼓励德企技术成果在太仓转化为知识产权,构筑“企业+大学+政府”的多边合作体系。争创全国中德“双元制”职业培训典范,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太仓产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深化拓展中德城市交流,深化在城市建设、企业合作、友好城市对接、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打造国内独具特色的对德合作城市典范。
深化以港强市战略。一是推进大港口建设。加强与上海港、宁波港的战略合作。加快港口转型升级,推进集装箱四期建设,构建公铁水立体型港口对外集疏运交通网络。力争建成投产码头泊位30个,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2.5亿吨,集装箱运量超600万标箱。拓展港口服务功能,提升口岸服务水平。二是推进大产业发展。进一步做强智能装备、功能材料、绿色能源、健康诊疗四大新兴产业,提升电力能源、轻工造纸、石油化工三大骨干产业,进一步做大物贸经济总量,高质量打造临江现代物贸基地。三是推进大港城开发。加快港区医院、港城二小、港城中专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丰富五洋滨江广场等商业形态,完善港城商业配套。完成老闸、九曲、时思、浏家港、牌楼管理区和浮桥老镇区的提档改造。
提升改革开放质效。按照“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要求,全面对标各项改革任务。部署落实党政机构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加大先进制造业引资力度,提高服务业引资质量,鼓励本土企业 通过境外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加快外贸结构调整,优化走出去市场结构,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加快开发区转型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园区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和智能制造普及率。
(四)突出绿色智慧,彰显城市品质
加强规划引领。启动修编《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25~2025)》。深化“一市双城三片区”的市域空间结构,主城建成宜居之城、商务之城、高新技术产业之城,港城建成为太仓港生产、生活配套的现代化港口新城,沙溪片区建成历史文化名镇和集文化旅游与工业发展于一体的综合型城镇,浏河片区要融入上海、建成长三角旅游度假胜地、临沪地区特色引领的服务型城镇、融合江海文化和滨江风貌的美丽特色城镇,璜泾片区建成先进制造业及城镇功能配套完善的田园镇,双凤镇建成以湿地为特色,兼具福地文化特征和江南水乡风韵的集休闲旅游、生态居住、高端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田园城镇。推进娄江新城规划实施。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精准落地,合理确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构建“一心两湖三环四园”的田园城市生态体系,确保生态红线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9%以上。
优化城市管理。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推进综治中心、联动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一体化、规范化、实战化建设,实现智慧化城市治理。建设“雪亮工程”,搭建全市视频资源互联共享平台,开展视频图像信息在治安防控、城乡社会治理、智能交通、服务民生、生态建设与保护等领域应用。建设智慧交通,建成“高效、安全、环保、舒适、文明”的智慧交通与运输体系。加强公共安全管理,重点梳理重点难点问题,推进公共安全领域建设,构建一体化“公共安全”数据应用与服务平台,有效对接苏州“城市大脑”、“警务大脑”建设。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抓好中心镇区范围的镇容环境、基础设施,落实长效管理,凸显特色内涵。到2025年完成13个管理区的整治提升工作。积极引导乡镇争创省级、国家级园林城镇以及苏州市级、省级相关创建示范。
强化生态治理。全面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断面水质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立行立改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要求,能快则快高标准推进实施行动计划项目,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更加完善,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强化城市排水管理,推进城镇黑臭水体整治,实施主城区水质提升工程,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推进十八港等骨干河道治理。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严控燃煤消费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工业废气深度治理,强化燃煤锅炉整治,严控城市扬尘污染,加大机动车污染治理,多措并举防治大气污染。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推进“退二进三”污染土地监管和治理修复,积极开展污染土壤综合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推进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建立第三方核查机制,有序对接国家、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努力探索独具太仓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推进耕地基本农田化、基本农田标准化。严格保护 “四个十万亩”总量空间,在保持动态平衡基础上,合理完善布局,优化农业结构,展现太仓“鱼米之乡”风貌。培育特色田园乡村,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到2025年确保完成120个重点村、特色村的三星级康居乡村和5个康居特色村的建设,鼓励一般村庄建设不少于8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
(五)突出富民惠民,增进民生福祉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公铁水空”立体式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沪通铁路、苏南沿江铁路、太仓港港口支线铁路建设,加强与上海轨交、市域铁路对接,加快沿江高速太仓段改扩建、沪宜高速金仓湖互通等高速公路建设,实施干线公路和农路提档。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加快站点建设,新辟与娄江新城、恒大等重要节点的公交线路。启动娄江新城高中建设,新建、改扩建小学7所,初中4所。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点,新建美术馆,推进沙溪、浮桥、娄东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加快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启运娄江新城医院,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建成省级体育公园2个,步道200公里,打造“竞走之城”。以设施现代化、生活品质化为目标,完善提升菜场、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着力提 升百姓生活水平。
提升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全面落实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制,以基层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全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法制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社区10分钟就业、社保、医疗、文化、健身、养老等服务圈更加完善,形成更为优质均衡的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服务内容和产品更加丰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供给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持续提升,基本实现城乡和区域一体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的新格局。鼓励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形成高品质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机制,提高高品质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便利化、精品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促进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实施积极就业政策,重点推进户籍灵活就业人群、新业态就业人群等参保覆盖工作。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养老金标准。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股份收益分配,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鼓励劳动者通过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通过自主创业、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收入,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速。
守护城市和百姓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持续深入开展安 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快实施成品油仓储基地、管道燃气进重点场所等工程,坚决杜绝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加强消防安全治理,提升消防装备水平。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升食品供应标准,提升市民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完善重特大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机制。
附表:《太仓市“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中期评估表》 23
一、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45.02亿元,增长1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粮食总产149.96万吨,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38亿元,增长6.6%。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14.25亿元,增长18.5%。工业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巩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4.97亿元,增长20.42%;实现利税460.11亿元、利润272.24亿元,分别增长37.49%和43.54%。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境内税收总收入214.04亿元,增长25.41%;境内财政总收入245.51亿元,增长22.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86亿元,增长21.26%。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394.84亿元,比年初增长13.52%;各项贷款余额964.88亿元,比年初增长13.57%。
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分别达到100个和1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4家。自主创新能力有新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26.2亿元,增长37.6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13%,比上年末提高3.03个百分点。工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年内有10个工业产品进入中国名牌产品行列,24个产品进入山东名牌产品行列。服务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现代物流、旅游、批发和零售等正成为拉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50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合力拉动经济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46.83亿元,增长25.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亿元,增长18.7%,总量和增速创下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6%;全市进出口总额46.92亿美元,其中出口29.97亿美元,分别增长24.8%和19.5%;全年实际引进外来投资168.4亿元、同比增长9.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32亿美元、增长16.9%,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超过50亿元。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全面展开,年内落实关停机组总容量44.375万千瓦,完成省下达的“十一五”压小任务的88.8%,并向国家申报4台30万千瓦热电机组;淘汰立窑水泥生产线22条,关停能耗高、污染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土小”企业1734家。148家重点耗能企业实现节能70.67万吨标准煤。
城乡建设进一步加强,区域发展日趋协调。新城区建设稳步推进。路网、管网及绿化、亮化、美化等工程建设日趋完善,体育中心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老城区改造力度加大。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得到改造提高,部分城乡结合部、城市背街小巷等得到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四宝山地区生态恢复、萌山山体绿化、荒山绿化、“因景植绿”等工程进展顺利,全市新增造林合格面积6667公顷,新增城市绿地405万平方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济青高速南线*段、昌国路立交桥、高淄路新城至张店段等7项交通重点工程按期完成。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区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突破高青、支持沂源发展工作进入新阶段,经济强区县发展取得新成绩。区域经济合作日趋活跃,支持菏泽东明、西藏昂仁工作取得新进展。
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建设迈出新步伐。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2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5%;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1.2万人,转移就业1.7万人。五大保险基金累计结余51.04亿元,国有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取得实质性突破。提高了农村和城市低保对象的保障标准,对城市低保对象适时发放了价格补贴。教育、文化、卫生等全面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展顺利,全部免除了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对贫困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对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了资助政策,建立完善了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市、区支中心建设基本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参合农民达到229.91万人,参合率达到91.37%;改造13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处服务站和400处村卫生室。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4‰,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6.5以内。饮水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新增受益村316个,受益人口15.37万人。绿色蔬菜的生产、流通、检测体系日趋完善。新建社区药店53家,调整布局75家,社区药店服务人口达到158万人,服务面达到93%。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万个。在中心城区新开公交线路3条,新增环保型公交车67台。在全省率先落实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849元和6465元,分别增长14.9%和14.62%。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防震减灾、双拥共建、市志、档案等其他各项事业,以及文明*、平安*建设都取得新成绩。市政府为群众所办实事如期完成。
同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保持投资平稳增长的难度加大,投资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有效投入和项目储备不足,投资结构层次不高,农业农村、服务业投资比重偏低,传统工业项目投资仍占工业投资的70%以上。二是制约工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因素较多。全市工业整体效益的增长受中央省属企业的影响较大。企业的物流、用工、财务成本有较大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影响部分出口型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服务业比重偏低,投入不足、载体不强、开放程度不高,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发展机制不活等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服务业统计体系还不健全、不完善。四是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能源结构调整进展不快,高耗能行业比重偏大,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仍居全省前列。按照国家、省新的认定考核办法,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难度很大。五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依然不小。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够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位运行,农业生产成本呈攀升趋势。另外,外贸政策调整和人民币升值使外贸出口面临较多困难,社保资金支出压力较大,企业关停带来新的职工安置困难,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矛盾突出与部分企业招工难、用工难并存,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滞后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意见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总的发展环境比较有利,但困难和挑战也比较多。世界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基本趋势预测不会有大的改变,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外贸出口,但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主要资本市场波动加剧、贸易摩擦和技术壁垒增多等,也增加了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既是机遇,更是严峻挑战。全市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强,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具备,但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资源环境压力继续加大、要素制约长期存在等,也使发展面临诸多制约。
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工作指导转变,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预期性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利润均增长1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控制在4%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主要约束性目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COD排放量削减4.5%,SO2排放量削减8%。
(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坚持抓重点、抓关键,深入推进建设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节约农业。继续实施100万亩高产优质专用粮食和20万亩优质棉花工程,力争粮食播种面积300万亩,总产130万吨以上。突出抓好生猪、奶牛、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改造提升30个标准化规模畜牧养殖小区。新建11万亩绿色蔬菜基地,建设2个农产品质量、20处蔬菜质量速测点,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发展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集中支持10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切实加强以标准化体系、信息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疫病防控体系、科技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二是继续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太河、马扎子等大型灌区改造建设,完善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40座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478个村、3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完善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村村通有线电视等工程,扩大覆盖率,增加受益面。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0000个。加强乡镇驻地、农村社区道路标志规范化建设。三是落实各项农村政策。继续落实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综合直补政策。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年内力争培训2万人,转移就业1.7万人。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及林权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等改革。继续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扩大农业政策保险试点范围。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突出抓好10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重点培育20—3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药和中药现代化、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突出抓好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高新区、齐鲁化工区、东岳氟硅产业园加快发展,使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积极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东岳集团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12个国家863项目及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二是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尽快研究制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具体意见。积极运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对机械、冶金、建材、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实施大企业信息化助推工程,选择一批有条件的骨干企业,推广运用信息新技术、新产品。搞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和推广工作。加快推进农业、服务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建设,推进信息化向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渗透。三是着力打造优势工业板块。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加大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和技术改造力度,增强产业协作配套能力,突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发展,巩固提升石油化工等产业的比较优势地位,改造升级机电、纺织、冶金、建材、轻工等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新的产业增长极。四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淘汰和限制落后产能。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严格执行新开工项目“八个必须”的条件,引导资金投向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投向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技术改造,投向农业农村、现代服务业、社会民生。坚持关口前移,提高门槛,坚决禁止新上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落后的项目。继续做好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工作,稳妥有序地关停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不安全的“土小”企业,引导一批资源环境不能支撑的企业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有序转移。五是抓好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增加工业有效投入。继续实施“双百工程”。突出抓好华电*热电和白杨河热电两个2×30万千瓦热电、博汇35万吨高档包装纸板、东岳氟硅材料、科勒卫生洁具、金晶低辐射镀膜节能玻璃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加大重点项目的策划储备和推进力度,按照增量优质和存量盘活的要求,在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研究策划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能够带动结构调整的大项目、好项目,并争取更多的项目由国家、省核准并列为重点项目。六是繁荣发展服务业。围绕服务业八大重点行业的发展,全力培植“三大载体”,集中抓好6个省级服务业重点城区、10—20个集约化园区和50个重点企业的发展。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服务业投入,筛选并抓好100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策划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搞好项目储备。充分发挥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大对列入省、市服务业重点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服务业发展领导和工作机构,理顺工作职能,完善考核机制。落实好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七是努力扩大消费。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扩大城镇消费规模,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等服务消费。调整优化政府消费结构,扩大政府在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消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即期消费倾向。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加强对物价的调控力度,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
(三)积极推进节能环保和集约用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大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二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扎实推进节能降耗。认真落实全市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坚持以项目为载体、以骨干企业为带动,继续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培育清洁型生产企业。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启动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市建设。根据国家强制性能耗标准,分类制定重点工业产品能耗定额。落实钢铁、铁合金、电解铝、烧碱、水泥等八大行业差别电价政策,遏制高耗能产业的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继续抓好建筑节能工作,启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继续强化电力、建材、冶金、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和148家重点企业的节能监管。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新一轮碧水蓝天行动计划。抓好城市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的资源化利用和被污染主要水体的生态功能恢复工作。继续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抓好光大水务南、北厂改造、临淄齐城污水处理厂、高青污水处理厂二期、周村王村镇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抓好市垃圾焚烧电厂正常运行,加快建设博山垃圾焚烧电厂,年内全面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逐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搞好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建设和城区集中供热锅炉二氧化硫治理。搞好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年内实现农作物秸杆全面禁烧。继续实施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完成猪龙河综合整治任务,推进孝妇河、淄河、涝淄河等的综合整治,努力构建特色城市水系和水体景观。加快四宝山地区生态恢复、萌山水库周边生态建设,继续推进荒山绿化、农田林网以及沿河、沿路、环城、环村、环企业林带建设,继续实施“因景植绿、因景治污、因景修路”,加快实施马踏湖及原山、鲁山等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保护开发工程。着力建设城市便民绿地和精品园林,切实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四是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积极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转变,盘活存量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深入研究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走集约化发展路子,努力缓解建设用地紧张矛盾。
(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一是推进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充分发挥我市12个省级以上园区的产业集聚作用,制定和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建立园区内产业退出机制,优化园区产业布局。以重点园区为载体,以产业协作、产业链延伸为重点,积极推进发展新材料、化工、医药、建材、机电泵业、纺织服装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以解决化工产业布局散乱和“污染围城”为重点,加快推进张店东部化工区布局调整。二是大力发展区县域经济。根据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下放行政许可,理顺市与区县经济管理权限,调动区县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毫不放松地做好突破高青、支持沂源加快发展工作,促进两个经济欠发达县尽快实现赶超目标。进一步优化区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增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三是加强区域经济的合作互动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积极推进融入半岛城市群、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各项工作,抓紧建立合作平台。继续做好对口支援西藏昂仁、菏泽东明工作。
(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一是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做大做强。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城区建设,不断完善新城区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市体育场、游泳跳水馆、综合体育馆、运动员公寓等新城区重点工程建设。继续推进老城区的升级改造,改造升级杏园东路、太平路、世纪路铁路桥等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继续推进雨污分流、排水排涝等工程建设。加大重点区域的综合整治力度,重点抓好中心城区东外环与南外环、火车站与汽车站周边、昌国路立交桥周边、健康街中北段等区域及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综合整治。按照与中心城区优势互补、层次衔接、功能互动的要求,协调发展组团城区。二是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开工建设新区客运中心,更新改造部分公交车辆。开工马公祠隧道和国道205白塔至青石关段、省道238高青至新城段、省道235寨里至南庄段等一批交通干线公路的建设和升级改造。适时开工建设引太入张城市供水工程。三是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坚持规划引导、试点先行,加快编制完善全市城乡建设的“一张图”规划。以经济强乡镇为重点,在试点基础上,推进整建制城镇化建设,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合村并居,努力促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加强分类指导,集中搞好1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创建活动。
(六)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一是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继续推动企业改革,重点抓好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规范运作,积极推进危困企业的资产重组。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大力推动境外上市和跨国并购,力争年内5家企业实现境内外上市。深化地方金融改革,积极做好股份制银行、境外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争取工作,完善融资担保体系。积极争取,周密运作,推进市政项目收益债券的发行试点工作,支持发行高新区债券。积极探索推行资产证券化。继续推进财税改革,加快建立公共财政,发挥财政税收的投融资作用。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放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范围和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垄断行业、事业单位、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改革。积极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商会。二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积极调整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突出抓好产业招商。以具有比较优势的精细化工、机电、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以及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强国际合作。突出抓好利用外资大项目,围绕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产业链延伸,精心策划一批利用外资项目并进行全力推介,集中力量支持科勒卫生洁具等一批在谈在建项目建设。积极寻求合资合作,借助外力,加快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主动调整出口商品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对重点出口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在发挥纺织、服装、化工、医药、机电、轻工等传统出口优势的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适应政策调整变化的需要,研究出台《*市20*鼓励外经外贸发展的有关政策》,引导企业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关键设备、高新技术产品及短缺资源进口。积极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以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和境外投资为契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产业转移,到市外、境外投资创业,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抢占先机。积极支持推动崇正集团、南金兆集团、兰雁集团等一批境外投资的在建项目建设。
(七)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一是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在发展中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有市场、有效益、前景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落实各项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兴办各类服务业实体,努力开拓新的就业岗位。积极开展城乡“双零”困难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年内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一人稳定就业。力争年内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农村劳动力输出6万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范围,增强保障能力,提高保障标准。继续做好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突出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等推进工作。对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全面发放租房补贴。加快建设市级人力资源市场。二是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更新、农村教师素质提高等工程。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工作基础上,实现免费提供教科书,设立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落实普通高校资助政策。积极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抓好30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搞好150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改造。规划新建市中心医院病房楼,继续改造建设400个村卫生室。理顺区县红十字会管理体制,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大力发展福利事业,建设老年福利中心和儿童福利院。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切实抓好11届全运会协办和22届省运会承办的各项筹备工作。继续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防震减灾等其他社会事业。三是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实施“民心工程”,继续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突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加快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争创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加强应急处置体系建设,营造安全和谐、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确保社会稳定。切实抓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工程建设。加大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建设力度,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为落实《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关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工作任务,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增强全市经济综合竞争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经济和需求三大结构,突出抓好自主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三大重点,促进产业高度化、布局合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全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优化政府导向功能,以深化改革增强增长动力,以调整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以自主创新激发发展动力,以集约发展提高增长效率,以扩大开放提升质量水平,把经济增长速度建立在结构优化、效益增长和消耗降低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实现翻番,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40%%;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到50%%。———做强规模经济:
力争培育30家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重点企业集团,其中3~4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400亿~800亿元,形成一大批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提升开放水平:
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比“十五”增长15%%左右,外贸自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比“十五”增长15%%以上,服务业和农业利用外资总额占比达15%%以上;吸引内资年均增长15%%。———壮大民营经济:
促进民营企业向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注册资本总额达到3000亿元,上缴税收占全市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提高竞争能力: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5%%;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000人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左右;全市耕地保有量达220千公顷,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年均下降4.4%%,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至省下达的目标值。
三、重点工作
1.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依托,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科技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着力抓好一批新兴科技产业重点项目,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自主产品,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产学研联合、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装备投入占技改投资的比重每年分别提高2个百分点。各级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调整淘汰劣势产业。严格执行国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加快调整和转移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影响城市化进程、资源占用多而税收贡献少的限制类产业;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淘汰类产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责令停产或予以关闭。通过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和金融业。依托港口和主要交通枢纽,推进现代物流园建设,做强一批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加大苏州港开发建设力度,力争苏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亿吨,集装箱运量达到400万标箱。加快发展软件、研发和设计产业,扩大软件外包业务,软件产业年产出达到200亿元。扶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开发金融衍生产品,金融生态建设在全国保持领先。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会展和房地产业。实施“文化苏州”品牌项目,扶持发展以动漫游戏、影视制作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整合旅游资源,创建“天堂苏州,东方水城”城市品牌,努力建设旅游强市,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以上。完善会展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以苏州电博会为标志的、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会展业。优化房地产开发和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业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造提升商贸业和社区服务业。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改造提升商贸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和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和经营方式,现代商贸业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推进广覆盖、多层次、高效率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优质粮油、园艺作物、生态林地、特色水产等农业主导产业。整合开发农业资源,优先发展种子种苗等产业,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深化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基地化、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扶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打造一批“航母级”龙头企业,扶持一批市场前景看好的成长型企业,形成一批科技型、外向型、专业配套型中小企业群体。加快推进优势扩张,鼓励企业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三跨”:跨地区经营,加快推动物流、连锁经营企业扩张布点;跨地区服务,互认中介服务,降低企业商务成本;跨地区资产重组,实施强强联合以及优势企业对关联企业进行兼并、收购、控股或托管,最大程度释放企业能量。实施大企业“直通车”项目,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制定激励措施,消除企业并购中的政府性成本。推进产业有效集聚。构建“两轴三带”产业发展格局。把沪宁交通线东西发展轴和苏嘉杭高速公路南北发展轴作为经济集聚成长、快速提升的主轴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做好沿江、沿湖和沿沪浙三条产业带的规划布局,沿长江重点发展基础产业和物流业;沿太湖重点发展旅游度假休闲和研发设计、文化、传统工艺等产业,以及集聚跨国公司、大企业集团总部;沿沪浙积极承接上海辐射、吸纳民间资本。放大开发区产业集聚功能。加强对开发区的新一轮规划,合理布局产业,注重择商选资,引进一批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益、对结构调整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切实建设好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和各类特色产业园,尽快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联动开发的整体效应。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按照产业特色、企业集聚度、技术含量和产出总量,加快建设60个特色产业基地。推动关联企业集中与合作,加速产业集聚和专业化分工,完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打造服务业集聚区。依托资源、交通和市场,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建设16个特色鲜明的功能性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金鸡湖中央商务区和花桥国际商务区,推进建设港区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布局建设古城文化商旅、“平相”商贸等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五个县级市城区综合服务业集聚区,增强服务业发展的集聚效应。
2.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抓好“双百”带动项目。重点抓好引领企业推进技术创新的自主创新项目,每年组织实施100项拥有市场优势、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攻克关键技术难题的自主创新项目。加大自主创新载体建设力度,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加快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各类创新平台,力争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100家。通过3~5年努力,使我市在自主创新建设、研发能力、重点领域上形成一批亮点。加快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充分利用开放型经济优势,整合资源,找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切入点,将创新重点放到电子信息、纳米技术、医药技术、节能环保、汽车零部件、精细化工、特色农业等关键领域。引导企业对外合作创办研发中心,共同开发、共有专利、共享成果。采取研发机构进驻和产业配套带动技术外溢、委托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留学生带成果创业等多种方法,加快创新步伐。加快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发挥我市各级特色产业基地的集聚效应,以多元化投入和市场运作模式,围绕纳米产品、嵌入式芯片应用、汽车电子、数控加工、纺织机械和丝绸后整理技术等领域,在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建成一批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服务企业、集聚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推进名牌带动战略。鼓励争创名牌,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3~5年努力,新增省级以上品牌250个,其中新增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30个左右。鼓励品牌企业特别是国家级名牌企业,采取项目投资、兼并收购、加工合作、联合开发等形式,实施延伸开发,多元化拓展,创造更多相关联的产品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的服务业品牌,扶持发展具有苏州特色的传统服务业老字号品牌。加强企业认证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实行ISO9000、SA8000等认证。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机制。加强对创业投资的引导,建立创业投资政策扶持机制,培育一批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管理公司化的创业投资企业。建立健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推进企业境内外上市。加强区域性产权市场建设,探索多种形式的产权转让方式,拓宽创业投资进入和退出渠道。积极探索并鼓励外商采用风险投资基金等形式进入我市创业投资领域,加快与国际金融资本的融合进程。鼓励、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允许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按财政部规定税前提取坏帐风险准备金。
3.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与民营经济质量水平提升发展开放型经济。优化外资结构。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抓手,积极引导外商投资电子信息、现代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领域,推动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转变。加大服务业和农业引资力度,着力引进金融、保险、法律、物流、旅游、技术服务等项目,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来苏设立区域总部、职能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销售中心,努力实现招商引资从制造业为重点向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重转变。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不断提高一般贸易出口中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比重,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入国际化生产链条中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或加工环节,提高加工贸易深加工程度,延长增值链。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外经合作从劳务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从承接工程向境外投资转变,构筑境外战略资源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抓好“四个一批”:培育一批具有行业竞争优势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集团),创建名牌产品,扩大品牌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一批技术先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加强产学研联合,全市经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累计达到3000家;引导一批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扩张规模,跨国经营,兴办和参与境外开发区建设,实现海外发展;扶持一批中小型企业发展壮大,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000家。培育一批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行业商会、协会、同业公会,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健全、体制完善、结构合理、行为规范的行业商会、协会体系,形成与国际通则相衔接的运行机制。加速开放型经济与民营经济对接。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开发区的政策、服务优势,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外贸出口的商务成本。支持民营企业主动与外资企业在资金、产品、技术、管理以及人才等方面开展合作配套。鼓励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产品生产制造环节落户我市,带动民营企业发展。推进内联合作,大力拓展同上海、浙江、广东等省市经济技术合作,吸纳和集聚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民营企业和上市企业投资落户。
4.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实施富民工程,鼓励和支持广大群众自主创业、自办企业,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资产性收入;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在提高企业效益的基础上增加劳动者工资性收入。创新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到“十一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000元和13000元。全面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扩大养老金、失业金的收缴和发放覆盖面,继续提高医疗、生育、工伤保险水平,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功能,加快形成统一有力的社会保障网络体系。扩大消费需求。培育和扩大居民住房、汽车、通信、旅游等消费,推动信息服务、文化娱乐、非义务教育进入城乡居民家庭,提高消费层次,促进居民消费向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精心策划各种营销活动,努力打造餐饮品牌,适当延长商业网点营业时间,大力发展假日消费、餐饮消费和夜间消费。加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扩大消费信贷范围,推动信贷产品从住房、汽车向家电、家具、装饰建材、农用机械等大件商品拓展,大力发展信用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以上。拓展消费市场。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消费城市化的趋势和特点,在提升城市商贸发展水平的同时,积极鼓励城市商业向农村延伸,加快配送、连锁等农村现代商业形态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各镇村全面完成连锁企业“万村千乡”开拓农村市场工程。改善消费环境。深入开展创建“消费放心城市”和“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清理限制消费的政策规定,制定鼓励消费政策。推进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对消费品市场的监管和专项整治力度,重点治理制假售假、商贸欺诈、商贸贿赂、不规范促销、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增强城乡居民对消费市场的信任度。
5.着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加快节能改造。严格高能耗项目市场准入制度,冶金、化工、造纸、水泥、纺织等项目,必须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明确节能措施,评价能源利用水平;对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严格实行关停改转。加大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监测以及高耗能设备的淘汰力度。建立节能专项资金,采取合同管理、租赁投入、技改贴息、财政奖励、政府采购等措施,鼓励企业节能改造,推广节能新工艺、新技术,调动企业开发、生产和应用节能产品的积极性。加快“能效电厂”建设,推进节电挖潜改造计划。全面推行节能型建筑,政府机关带头开展节能型办公。强化节约用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强化产业准入制度,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省级以上开发区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250万元/亩,其它区域200万元/亩。继续加大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力度。加强科学规划,建立二、三产业用地与投入产出相挂钩的核算制度,高效配置土地资源。推进载体建设,统一基础设施,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推广高性能、低耗材、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新型建筑材料,完成淘汰小砖瓦窑厂任务,全面禁止毁田取土的实心砖生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节约用水和集约取水管理,推进城市生活节水管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产业,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工艺、设备和器具,提倡循环用水、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和污水处理回用。增加雨水资源供应渠道,鼓励“中水”回用。市区2025年达到节水型城市省级考核标准,2025年建成国家节水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实施《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大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和生态型居住小区建设力度。着力推进大型工业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努力构建循环经济链和产业集团。依法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应当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的比例达100%%,规模型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比例达到20%%以上。在不断推进、深化苏州工业园区和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区实施生态工业园建设。大力推进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发展和静脉产业园建设。改进生活消费方式,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节能、节水、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6.着力推进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提高污染防治水平。严格产业导向政策,鼓励发展高效益、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的建设项目,淘汰一批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项目,严格限制燃煤电厂建设;严格执行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实施严格的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把好建设项目审批关,从源头上控制污染。重点保护好长江、太湖、阳澄湖等饮用水源地水质,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大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源的水污染防治力度,完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中心城区及县级市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以上,中心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0%%以上。推进水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做好工业、农业、养殖和生活污染防治工作,促进水体进一步变清,提高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加强大气环境治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大道路、施工现场扬尘的监管力度,新建电厂锅炉全部配备脱硫设施,脱硫率达到90%%以上。控制固体废物污染,实行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建成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沿江化工产业园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措施,防止生产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实施《苏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以建设生态市为目标,加快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管理,规划建设生态林工程和湖泊湿地生态保护区,构建环苏州城区、沿江和城市间的生态缓冲隔离带,保障生态安全。力争“十一五”期间在全省率先达到生态市建设目标。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建立行动计划领导小组,设立日常工作指导机构,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认真抓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发动和落实工作,把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上来,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和合力。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各负其责,分头落实,特别是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承担起统筹协调工作,做好重大项目的布局,推进重点工程的实施,确保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2.创新体制机制。
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在履行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通过制定规划、政策引导、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革行政许可方式。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等手段,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注重公共政策的研究设计,妥善协调各类利益关系,努力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境外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全面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建立企业优胜劣汰机制,健全国有资产运营机制。
3.加强政策导向。
抓好已出台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研究制定新的扶持政策,营造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环境。通过市级财政安排一块、各市、区配套一块、各条线向上争取一块,多渠道筹措设立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导向资金,重点扶持现代农业、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制定配套政策,在技改贴息、要素配置、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本市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项目研发,对有功人员和企业进行表彰、奖励。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加快人才结构的优化配置,加快构建电子信息、机械等主导产业人才的竞争优势,强化对重点企业的人才服务。注重引进著名策划人、经纪人、中介机构等商业智力,各行业每年组织1~2次招商引“智”活动。发挥人才市场作用,引导人才向重点支柱产业集聚,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加快紧缺人才引进步伐,建立研发团队引进“绿色通道”,加大国外智力引进和留学生引进,实现人才数量扩张与质量并进。加大对职业企业家、经理人和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力度,提供政策、法规、产业、经贸等信息,加强培训指导,提高企业家和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促进人才流动。依托现有产业和科研基础,引进、培养和造
就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5.优化市场环境。
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发展环境。加快制度和法制建设,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按照“凡是国家没有明确禁止民营资本进入的行业、领域都要向民营资本开放,凡是国家没有明确提出准入条件的都要放宽于民营企业”的要求,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更广泛的领域发展。整合社会资源,加快构建信息发布、创业发展、融资担保、技术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信用、社会化服务等平台,形成覆盖全市、面向民众创业和企业发展的方便高效的服务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建立诚信体系,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产品、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确保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6.建立科学考核体系。
对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量化,落实责任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科学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加强服务业和节能降耗的统计工作,增加统计力量,健全统计考核工作机构和网络。按照职责分工,对各地、各部门实行本行动计划的情况进行定期统计,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定期公布。
核心解读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苏州的发展不能因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降低了发展速度,而是应该在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可持续,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上,更加注重科学性。如何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苏州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行动计划》给出了答案。该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四个方面,一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二是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三是树立环境友好型企业典型;四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核心1】新型工业化
企业只看眼前,不顾长远,会死得很快
实践新型工业化,主体自然是企业。自去年4月苏州提出走具有时代特征、苏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出现了一批实践者。“由于我们采用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从原料到成品全程由计算机监控,能源原料大量节约,炼1吨钢耗水只有3吨,达到全球先进水平,每年循环利用三废产生的效益达10亿元。”作为苏州最大的工业企业,又是物耗能耗最大的行业,沙钢人正在用实践改变人们对工业的传统印象。
这样的典型不少,但是,整个面上情况并不容乐观。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性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之间有时并不一致。举个例子,苏州有很多IT企业,因此为其配套的电镀企业有较大的市场,同时电镀行业门槛不高,企业投入不大,对追逐利润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香饽饽。由此,近年苏州出现了一批小电镀厂。但是,电镀行业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苏州已将其列入限制发展的行业目录。
如何解决这对矛盾?这时候需要政府适时发挥“另一只手”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身处其中的企业有时会“当局者迷”。企业追求利润,这无可厚非,紧紧抓住眼前的赚钱机会,也没错,关键是不能只顾赚钱,只看眼前。苏州工商部门的一项统计显示,苏州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三年。为什么企业的寿命如此之短?权威人士分析,企业只看眼前、只顾赚钱,没有长远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苏州市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在引导和推动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别是去年的动员大会之后,各部门都拿出了具体方案和措施。比如,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设立推进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对列入国家级、省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的项目,对新获得国家、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称号的单位,新获得国家、省科技创业园称号的单位,分别给予奖励,促进企业将技术创新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对国家级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县级市、镇、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和通过市级清洁生产审计项目的企业,视项目大小给予奖励,对获得市级以上循环经济企业称号的企业、获得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命名的开发区、获得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命名的开发区,也给予奖励。
对照该行动计划确立的目标任务,政府引导和推动的力度还不够大。下一步,苏州还将在这方面加大力度,包括除了安排市级引导资金外,各县市区也设立相关扶持资金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等。
【核心2】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不只是“端盘子”
服务业是苏州的一条“短腿”。但正是因为“短”,苏州为之花的力气也是最大的。从在全省率先召开服务业促进大会,提出服务业跨越计划,到服务业成为该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可见苏州拉长这条“短腿”的决心和信心之大。
说起服务业,苏州人并不陌生。不管是“梦里水乡”,还是“后花园”,这种种称谓都印证着苏州曾是一座消费城市,而老苏州钟情的“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的生活方式,更证明了苏州服务业曾经的繁荣。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苏州人对发展服务业就
一定驾轻就熟。相反,被传统过多牵绊的苏州人对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相当陌生的。
目前,苏州对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都很明确,那就是发展现代服务业。虽然苏州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当前的服务业仍处于传统流通型业态,服务业企业总体小、散、弱,高知识和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尚未形成规模。中心城市服务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比较薄弱,区域特色不明显,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而苏州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日益渴求。审视苏州制造业发展各环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很大,生产的前道,研发、设计、管理和融资等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生产的后道,物流、销售及各种配套服务可以大展拳脚。从苏州产业优势、区位条件、未来市场需求看,生产性服务业都是苏州今后服务业发展最重要的领域,而其中特别要发展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业、工业工程装备配套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会展业等重点领域。
为尽快实现服务业增加值翻番目标,苏州也在尝试走捷径,那就是利用外资,通过引进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模式等,提升服务业档次和水平。苏州是开放度很高的城市,但全市服务业利用外资长期徘徊在吸引外资总额的10%%左右,苏州虽然是吸引外资的重点城市,但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比重却落后于许多城市。下一步,苏州要继续放宽对服务业的行政管制,抓住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国际资本加快向服务业领域转移的有利时机,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引进适应苏州制造业发展的境内外知名服务机构,大力吸引境内外大公司在苏州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分销中心和物流中心以及其他分支机构,逐步形成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核心3】环境友好型企业
把雨水收集起来浇花的启示
环境友好型企业这个名称,对许多企业来说还很陌生。因此,在该行动计划中,主要通过树立环境友好型企业典型,来推动整个面上的转型,从而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
环境友好型企业啥模样?让我们通过一个直观的企业来看一看。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北区双阳路上的缤特力通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昨天正式开业,它是中国首家绿色环保节能生产厂。步入工厂,处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厂房是斜面的,那是为了收集雨水,用来浇灌厂区内的树木和花草;厂房墙面上有一个个巨大的天窗,那是为了增加厂房内的亮度从而减少灯光照明;高反射面板、保温涂料营造的是一个冬暖夏凉的室内温度,从而减少空调工作时间;自行车棚内安装了50个充电插座,可以为员工的电动车充电,用的是太阳能。这种种与众不同的厂房建造风格,都是缤特力通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用来节水节电的。据介绍,这些“小东西”在建造时多花了180万元,但根据测算,这些“小东西”一年就能节约支出73万元,长远看还是挺划算的。
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不是一个高深的概念,指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目前苏州已有不少环境友好型企业,像高新区的索尼凯美高。“我们致力于发展,我们同样致力于保护环境”,这是索尼的企业理念。不仅写在公司的墙上,写进员工的教育手册,更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尽管“零排放”很难,代价很大,很多工业企业都有些望而却步,但在2025年8月,索尼率先实现了固废零排放,为此,去年一年花在废弃物处理上的钱超过180万元。
【核心4】资源节约型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在生产环节
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反复强调两点,一是建设节约型社会不是停止发展,而是要以发展促节约,以节约保发展;二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目前首要的重点是抓好生产环节和建设环节的节约。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生产环节和建设环节的物耗是最大的,抓住了这两个重点就抓住了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关键。生产节约的重点是把高效低耗产业发展上去,把低效高耗产业的比重降下来,从而形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建设领域节约资源的潜力也很大,目前我市总能耗、城市用水总量、钢材用量、水泥用量中,三成以上是在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
当前,苏州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四条路径,就是以调整产业结构促节约;以加快科技创新促节约;以强化市场机制促节约;以完善法规管理促节约。加快建立节约型生产方式和节约型城乡建设方式是当前的重点工作。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包括大力发展“两高两低”工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大力推动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型的城乡建设方式包括以科学的规划管理减少建设性浪费,引导城乡空间合理布局,构建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等。
为很好地落实这个行动计划,同时贯彻落实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大会精神,今年苏州将推出100家环境友好型企业,推广100家资源节约型示范企业或单位。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