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背景下的人才队伍建设
转载日期:2024-7-17 21:22:00 来源:义乌商报 作
在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开局之年,我们需要再度审视“人才”这个关系义乌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重新思考从“实用型人才”向“高端研究型人才”、从“应急性”人才向“储备型”人才、从“所有型”人才引进向“所用型”人才引进等新观念转变的问题。
义乌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类人才作用的发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面对新形势,义乌市人才总量仍然不足,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有待改善;高层次人才队伍还没有形成规模等。由此,义乌市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一系列人才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如“海外领军型创新创意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并在近期认真讨论审议“人才住房建设和使用管理实施意见”。近几年来,义乌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人事劳动保障局专门出台了2024年义乌市人才工作要点,先后发布了义乌紧缺人才白皮书和义乌紧缺人才薪酬导向目录,为人才集聚与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我们认为,找准义乌人才队伍建设的着力点非常重要。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方位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也需要全方位推动。
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三支高素质队伍。一是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党政领导干部。二是加快培养一批跨世纪学科、专业和技术带头人。三是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目前,义乌市正积极打造“133创新人才工程”,推动了人才培养从面上推进向点上突破转变。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立有吸引力的人才集聚机制。一是大力引进国内优秀人才智力。二是采取多种方式,努力吸引优秀海外留学人员。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要敢于投入,并把他们放在关键岗位施展才华。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许多地方的实践证明,一个地方对高层次人才有没有吸引力,关键取决于那里的创业环境营造得如何。我们要抓好国外专家生活园区、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区等的建设,为被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加大人才市场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切实加强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把发展网上人才市场,作为当前人才市场建设的一个工作重点,促进人才市场由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转变。
大力开发转型发展重点领域紧缺人才
根据义乌市转型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态势,人才需求量会更大,转型发展重点领域人才紧缺格局将长期存在。预计2024-2024年义乌市转型发展紧缺人才重点分布领域为:金融业、商贸业、物流业、创意文化产业和制造业。要围绕义乌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国际商贸名城的需要,以紧缺急需专门人才为重点,形成产业人才优势。
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创意创业人才
义乌市应把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创意创业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和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推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大力培养和吸引高层次创新创意创业人才和团队,促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孵化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带动一批高新企业在核心技术及重大产品自主创新方面进入国内一流或国际先进行列,打造一批快速发展、竞争优势明显的高新技术产品群和企业群。用5-10年时间组织实施“创新创意创业人才工程”,即: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本土培养及从海内外引进义乌市支柱产业、优先发展产业和重大项目急需的,拥有较强研发和经营管理能力,富有创意、敢于创业的高层次创新创意创业人才。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统筹协调,统筹各类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企业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按照“试点”工作的要求,依托义乌工商学院,建设好国家级的“国际贸易实训基地”,进行各类人才的“国际化能力提升培训工程”,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市场经商人才的国际化素质与能力。
在义乌的发展中,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和引进非常重要。在十分重视义乌市本土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的同时,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依托义乌市创意园,采取“柔性引进”模式,积极组织开展国内外招聘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工作。目前义乌通过引入55家企业(工作站)、48所高校(设计学子实践基地)集聚了一批相关专业人才,通过全球小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引进了更大范围的新观念和高智力资源。依托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建设一批文化创意人才实训基地。创办义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定期举行学术沙龙和专题讲座,使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聚集交流的平台。义乌市创意园可以很好地总结经验,使创意园的人才与智力引进方式成为“柔性引进”的一种范例。
其次,涉外事务管理人才培养非常迫切。随着义乌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5年将培养和引进一批涉外事务管理人才。义乌可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名牌大学合作培养国际金融、国际法律人才,依托义乌工商学院培养外语翻译人才、社区管理人才、涉外文秘、涉外会计人才。开展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系列外事培训,提高涉外事务管理水平。为培养各类人才,应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打造教育强市,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深入实施义乌工商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工程,引进一批教授、博士、硕士,选送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赴海外进行访学、进修,培养造就一批省级教学团队,建设一批省级示范实训基地,打造一批省级特色专业。充分发挥义乌工商学院高层次人才“蓄水池”的作用,为义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为使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实效,我们建议配套实施“三大”人才政策。第一是实施促进人才柔性引进和使用的政策。市委组织部和人事劳动局一直在探索义乌市“人才驿站”的建设。我认为,人才驿站可以采用三种模式运作。一是综合性和各学科的研究所模式;二是高层次人才的流动工作站模式;三是义乌创意园的公司化模式。同时研究制定薪酬待遇、项目安排、表彰奖励、生活保障等方面政策,吸引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以项目合作、智力入股、兼职兼薪、成果推广转化、特聘岗位等各种形式来我市开展人才智力服务。第二是实施支持紧缺人才集聚的政策。为加快义乌市总部经济的培育,大力实施支持紧缺人才集聚的政策。每年由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牵头编制紧缺人才导向目录及人才薪酬指导价,定期向社会发布,鼓励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形成地域比较优势,使紧缺人才向义乌集聚,打造人才战略高地。第三是实施优化人才生活保障的政策。义乌与杭、宁、温一级城市引进人才的力度相比,主要的差距是人才的保障性住房问题。制定和完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长期居留、出入境、税收、保险、职称评聘、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具体办法,对特殊人才实行特事特办。
作者系义乌工商学院院长、博士、教授
国务院2024年3月4日正式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这是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
根据《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义乌将承担起探索建立新型贸易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强义乌市场建设、探索现代流通新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拓国际市场、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壁垒等9个方面的主要试点任务。
《方案》还进一步明确了义乌试点的发展目标:到2024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到2024年,率先实现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使义乌成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示范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和国际商贸名城。
1、对于国务院批复在义乌实行《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
试点》你怎么看?
2、为推行《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要组
织一次调研,让你负责,你会怎么做。
3、领导来义乌检查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展。假设
考官就是领导,请你现场作一个简短汇报。
附件:
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浙江省义乌市拥有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是重要的国际贸易窗口。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积极探索对外贸易新模式,在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继续发挥义乌市在开展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现提出如下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义乌市场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内外贸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二)基本原则。立足于实现国际贸易由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推进国际贸易发展、市场带动和产业促进等体制改革,构建国际贸易发展环境优良、市场带动能力增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立足于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增强比较优势,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立足于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形成产业、市场等方面集聚、辐 1 射和带动作用,强化内生动力,提升产业层次;立足于政府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推进贸易便利化,推进金融支持、区域合作、管理体制创新,完善政策环境,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供有效的支持平台和制度保障。
(三)发展目标。到2024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国际贸易管理和促进体制等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与国际接轨;先进展示交易平台和便捷国际贸易通道基本形成,贸易便利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义乌市场集聚、辐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区域合作和产业联动加速发展;进口、转口贸易和服务贸易比重比2024年翻一番,具有知识产权、品牌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比重比2024年翻一番,带动国内就业2024万人以上。
到2024年,率先实现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贸易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便利化的国际贸易体制;现代市场体系基本构筑,国际贸易的主体结构、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等明显优化;区域合作和产业联动发展新机制基本建立,义乌市场带动效应更加凸显,提升义乌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地位,使义乌成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和宜商宜游宜居的国际商贸名城。
二、主要任务
(四)探索建立新型贸易方式。针对小商品生产种类多、更新快、非标准化、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和特点,以及小 2 商品交易单笔规模较小、贸易主体众多、交易活动频繁等特征,适应小商品采购出口、进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的需要,研究设立“市场采购”等新型贸易方式,形成在全球组织进口、出口和转口贸易的新渠道和新方式。探索实施与“市场采购”等贸易方式相适应的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工商、互联网等一系列监管措施和办法。支持义乌市在条件成熟时按程序申请设立适合小商品贸易特点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五)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和文化含量,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推动贸易商品结构从一般小商品向拥有技术、知识产权和品牌的高端商品及相关服务等方面拓展。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的安全技术水平,使之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及销售目的地国标准。探索贸易品种、市场业态、贸易方式、商品形态结构调整优化的路径,着眼于创造品牌、创造标准、创造商业新模式、创造高端产业链和价值链,全面提升国际贸易发展质量和水平。培育和集聚小商品制造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认同度的中介推广机构,提升新技术、新创意的开发利用水平。
(六)加强义乌市场建设。加强规划、政策和资金引导支持,加快结算、授信、信用信息、培训和法律等平台建设,提升义乌市场的软实力,推动义乌市场由单纯的商品供应者向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提供商转变。构建地方政府牵头,商务、海关、工商、质检、外汇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完善集质量安 3 全、公共预警、知识产权保护等于一体的市场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和规范义乌小商品市场及出口健康发展。完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指标体系,及时反映市场供需等情况变化,发出公共预警,防止重复投资和产能过剩。构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平台,探索设立国家级小商品研发中心、国家级小商品质量检测中心等服务机构,加强中小企业急需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推进义乌市场信息化建设,扩大互联网应用范围,完善商户信用监测、监督和评价体系,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管理水平和安全水平。全面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明确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的责任,探索建立适应义乌市场商品周期短、款式多、更新快等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七)探索现代流通新方式。利用现代流通技术,建立共享式市场平台,推动流通现代化,加快形成具有示范效应、辐射能力强、可复制、可推广的物联网、互联网应用示范区。创新电子商务发展管理模式,加强第三代移动通信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建设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完善信用、交易、支付、登记、安全认证、投融资等支撑体系,促进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融合发展。培育具有先进、高效运作能力的商贸流通大企业,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
(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贸易流通对经济的先导作用,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加快发展“绿色贸易”,带动相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根据全球化产业链分工,依托市场商品信息和采购 4 需求高度集聚的优势,着力推动和带动制造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业集群创新,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格局。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积极扶持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义乌市场与特色产业集群的合作机制,提供市场实时动态信息,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探索按省市或集群特色分区集中展示等模式,通过义乌市场创建一批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能力强的现代制造业集聚区。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义乌市现有省级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众多服务市场的中小企业和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科技兴贸基地建设,制定优惠政策,集聚和培育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要素资源,整合提升创意设计产品展、行业流行趋势发布会、技术专利交易会,探索制造企业向“创”、“造”并举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九)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建设国家级小商品国际贸易区,拓宽更多中小企业走向世界的渠道,为其他专业市场发展国际贸易提供示范。积极开拓非洲、拉美、中东欧、中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支持在义乌建设“非洲产品展销中心”等进口商品展贸专区,发展进口、转口贸易。鼓励企业以专业市场为纽带,以“抱团”形式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发展“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等特色品牌展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展览集团,探索会展产业化发展道路,创新展贸联动发展机制,全面提升义乌在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影响力,把义乌打造成重要 5 的国家级会展平台。
(十)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快到国内外重要市场建设中国小商品展示交易平台的步伐,支持义乌在全球范围复制和输出专业市场管理模式、运营模式和营销服务模式。鼓励通过发挥“母市场”效应带动一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完善中国小商品海外营销渠道。健全引导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机制,制定举办境外展会和市场的专项扶持办法,将中小企业境外展销平台建设列入国家相关专项规划。按照“政府扶持,企业化运作”模式,分阶段创办境外中国商品展示中心以及订单服务中心、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搭建中小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平台。支持建立海外市场营销网络体系、营销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探索通过连锁配送、建设市场分销渠道等形式,发展国际营销网络。
(十一)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强化市场准入、标准设定、信息引导等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内外贸促进体系,研究出台推进企业经营内外贸的便利化措施,形成有利于内外贸协调健康发展的环境。依托义乌市场辐射优势和高度聚集的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进一步强化对周边省市小商品生产流通领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义乌建设长江三角洲物流重要节点城市,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义乌纳入国家交通总体战略通盘考虑。支持义乌依托交通和市场优势,进一步降低区域内物流成本,为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重要港口提供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实物流”,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探索建立统一、协调的内外贸监管体制和工作机 6 制,健全内外贸协调的统计、监测、预警、分析和调控体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
(十二)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壁垒。鼓励企业运用技术性措施,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和行业自律、企业自律,主动破解和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充分发挥海关等部门的统计资源优势,加强贸易预警体系建设,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企业“四位一体”的进出口贸易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重点国别的贸易和政策预警。探索建立国际贸易互信机制,健全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提高中小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壁垒的话语权和谈判能力,积极通过国别预警磋商机制化解贸易摩擦。
三、保障措施
(十三)优化国际贸易发展环境。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创新国际贸易管理和服务体制,降低商务运行成本,提高国际贸易效率,营造高度开放、高效便利的国际贸易发展环境。强化出口小商品检验检疫监管,不断完善出口小商品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与进口国政府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合作,促进和规范义乌小商品市场及国际贸易发展。深入推进“跨关区快速通关”及“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分类通关”等模式改革,大幅提高通关效率。健全客商便利化出入境管理机制,深化外事审批、出入境业务管理等制度改革,强化诚信化信息管理,创新外事、公安协调配合模式。创造条件实现航空口岸开放等,建立便利国际进出的渠道,进一步促进人员往来、居留便利化,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 7 综合贸易试点信息化水平。
(十四)健全金融机构体系。完善金融布局规划、服务设施和政策体系,支持更多内外资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地区总部、分公司在义乌集聚发展。着力发展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搭建民间资本服务平台,拓宽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通道。鼓励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企业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完善金融、保险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体系,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资信、会计、审计、信息发布和咨询等金融相关服务行业。
(十五)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创新为市场交易服务的信贷、结算、兑换等现代金融服务产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提高金融机构的市场效率和服务能力。加快发展投资管理、金融顾问、信用担保和业务咨询等金融中介服务,积极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审慎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探索开展专业货币兑换、货币经纪等业务,使义乌成为区域性货币兑换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心。坚持有效监管,稳妥有序扩大开放,适当放宽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政策限制,落实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等政策,引导更多企业使用人民币作为进出口和转口贸易支付手段,重点推动人民币成为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结算、投资货币。
(十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强化金融执法,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和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依法审查和推进金融纠纷 8 案件的审理和执行,探索依法保护金融资产安全和有效维护金融秩序的新模式。在加强有效监管、促进规范经营、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合理引导和规范发展民间金融,既要充分利用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又要防范乱集资和高风险套利等问题。加强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居民金融意识,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创建金融人才服务平台,优化以人为本的金融人才环境。
(十七)构筑区域合作优势。充分发挥义乌独特的市场优势和现代流通的先导作用,加强市场、资源、资本、技术等方面的互补合作,加快浙西南区域内各城市的交通、信息等网络化建设,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流通和区域资源最优配置,形成区域发展新优势。积极主动接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辐射,更好地学习借鉴上海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融入长江三角洲整体发展。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企业利用义乌市场平台,有序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打造东中西部合作示范基地。充分利用义乌市场的窗口优势,深化东中西部在产业技术交流、劳动力转移、商品信息共享等领域合作,拓展合作分工的产业链条,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协作体系,为东中西部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搭建更大平台。
(十八)构建新型公共服务体系。适应国际贸易、市场创新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需要,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 9 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形成科学化、民主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强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化城市相适应的仲裁、边防、消防、港务、金融等机构监管服务能力建设,优化机构设置和行政资源,在机构、人员编制上向口岸查验等涉外机构倾斜。加快发展与国际贸易相适应的社会事业,形成城乡一体的户籍、教育、就业、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制度体系,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志愿互助服务、商业性便民利民服务相衔接的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改进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支持发展职业教育,鼓励相关院校在义乌设立国际贸易类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加快培养国际贸易急需的各类人才。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式,探索建立既方便外国人居留经商又能实施有效管理的新型模式。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努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以国际化理念引领城市建设,建立开放型城市的综合服务体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海关、检验检疫、商务、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快口岸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对外贸易的单一窗口。支持建设现代物流和集疏运平台,使“义乌港”成为综合功能完备的“始发港”和“目的港”。
四、组织实施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将改革试点纳入部委与浙江省合作机制,定期会商研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实现部-省-市联动,协调推进相关改革试 10 点工作。建立改革试点分阶段推进和报告制度,定期总结经验,确保改革试点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十)抓好组织实施。根据本方案,制定支持改革试点具体政策措施和任务分工,指导开展改革试点。按照改革试点确定的主要目标,抓紧组织编制重点领域的改革计划和重大项目建设方案,明确重点改革任务和工作责任。制定阶段性行动计划,落实承担单位和完成时限,把各项任务和进度安排分解落实到有关地方和部门。
2024年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成为国家
战略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交出了全年515.12亿元的贸易成绩单,同比增长12.95%。连续21年位居全国专业市场榜首。2024年前11个月,义乌实现自营进口额35.9亿美元、自营出口32.6亿
美元,分别增长27.6%和25.7%。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核心关键词就是“国际贸易”,“义乌试点”无疑成为浙江外贸、中国外贸转变发展方式的一块试验田和先行区。
参加浙江省“两会”的代表委员对实施了大半年的义乌试点进行热烈讨论。在大家看来,正是“试点”的实施,为义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增加了市场商户和采购商们的发展信心。省政协委员、省商务厅外贸处副处长高秀玲表示,今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非常复杂,义乌市场能够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与“试点”实施显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在外贸转型发展上,试点除了继续提升出口小商品的品牌、技术含量外,2024年,还将加大对进口商品馆的市场宣传推介力度。同时,争取在2024年举办进口商品专业展会。
高秀玲委员建议义乌试点要积极推进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此提高小商品的档次,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在进口上,义乌国际商贸城的进口馆,与宁波舟山的大宗物资交易平台遥相呼应,可以共同构成我省日用消费品和大宗原材料进口的两大集散区域。
在浙江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面对严峻的出口形势,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确保外贸稳定增长。浙江省代省长夏宝龙表示,要加强出口企业引导和服务,利用出口退税、信用保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等政策,培育提升重点出口基地,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贸易出口,促进出口结构升级。(徐科)
(新华网)
义乌改革试点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金华六大战略重点与十八大精神关键词
(一)??编者按: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确定了认真实施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规划建设金义都市新区、推动东阳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市区建设与发展六大战略重点工作,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大力推动金华赶超发展、加速浙中崛起。
年底将至,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对六大战略重点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为事关金华长远发展的重点和亮点工作再摇战旗、再擂战鼓。
2024年7月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一行在市领导陪同下视察义乌。陈少华 摄
记者 何百林 倪寒霞 张帅
义乌改革之分量:直接关系金华发展全局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11月21日,党的十八大闭幕6天后,国务院举行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2024年从上海浦东新区起步,国家先后批准11个试点地区,给予试点地区改革先行先试权,其中就包括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这是全国第10个,也是首个在县级市设立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会议指出,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提出了“两个全面”、“两个加快”,把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改革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一起规划、把市场化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一同部署。全面领会十八大精神,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甜头已经尝到。在新的起点上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群众过上更好生活,依然要靠改革开放。这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改革的意义不言而喻。
“11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要当好改革实验的‘侦察兵’、‘先遣队’,为改革攻坚提供新鲜经验和实践标杆。”———义乌改革被寄予厚望。
11月26日,市委在义乌召开常委会,这是继4月13日市委常委会在义乌召开后,市委第二次把常委会议放在义乌召开。市委书记陈一新透露:“我本人今年单独或陪同上级领导到义乌检查指导工作已有23次。
” 陈一新:十八大报告为义乌综合改革试点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发布时间: 2024-11-19 11:20:08 星期一??责任编辑: 张怡静??作者:
来源: 金华新闻网 打印
浙江省义乌市是世界著名的小商品交易中心,从纪念品到饰品再到玩具应有尽有。美国人庆祝圣诞节时,每十棵圣诞树中就有六棵来自义乌。但是对于金华市市委书记陈一新来说,义乌远远不满足于这一现有的公众形象。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的间隙,陈一新接受了《中国日报》的专访。今年前9个月,义乌的出口额增长了59.1%,达到了40.19亿美元。全年的增速将会超过百分之八十。在陈一新看来,这一强劲的出口增长得益于义乌在提供贸易便利化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服务政策,而这些政策和服务的改善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探索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市场采购作为一种新型贸易方式,是义乌的创造。义乌市根据市场采购单笔规模小、交易主体多等特征,量身定做了相应的市场监管方式和国际贸易机制,增强了市场主体活跃度和通关便利化的优势。截止今年九月底,在义乌注册的外贸公司数量达4658家,同比增长29.4%。陈一新说,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以前我们是个各类商品走向国外的平台,如今我们也能够通过我们遍布全国的网络将海外商品引入中国,”陈一新表示。而这一发展方向也和中央政府增加进口力度的决心相一致。陈一新表示,未来,义乌还将在发展虚拟电子市场,强化生产类、文化创意类产品市场建设方面开展一系列转型升级的举措 “今年我们已经动工建设一个生产类商品的市场,预计明年年底将会投入使用。下一步将会发展文化创意类产品的市场建设。我们还会将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打造成为一个类似沃尔玛的连锁品牌。“我们将会在国内和海外拓展义乌小商品市场这一品牌。” 此外,陈一新还表示,未来义乌还将通过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将义乌小商品市场打造成永不落幕的广交会。(中国日报记者 胡园园)
市委、市政府为何如此重视义乌工作?一是因为义乌是国家的综合改革试点,是浙江“四大国家战略举措”之一。二是因为义乌是金华的战略重点,是金华实施“商贸富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国际化的主阵地,对推动金华赶超发展具有强大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因为义乌是金华的增长点,义乌经济发展的快与慢,直接关系金华发展全局。四是因为义乌是金华的亮点,是金华对外开放的最大窗口,也是金华的一张金名片。五是因为义乌是金义都市区的聚合点,加快推进义乌发展,发挥义乌的核心带动作用,对促进城市群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浙江省第四大都市区至关重要。
“正因为这样,市委、市政府要对义乌高看一眼、厚爱一分,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义乌、支持义乌,推动义乌加快发展,带动金华赶超崛起。”陈一新说。
义乌改革之成效: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市场采购”贸易方式
“今年9月以来,我们公司的出口量同比增长50%以上,义乌一些国际货代公司的出口量同比增速达200%,这些变化受益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试行。”昨天上午,义乌市国际货代仓储协会秘书长、义乌扬翔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金丽仙说。
金丽仙说,以前公司出口的货物必须通过外地的进出口公司报关,一个标箱出口货物从收货到出柜,一般须5~7天。其间,去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报关时,每票单子要跑两三趟。义乌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后,出口货物可在义乌直接报关,加上她的公司已被海关、检
验检疫等部门列入出口诚信企业,每票单子跑一趟就可以了。与以前相比,现在从收货到出柜可缩短1~2天,每标箱货物仅仓储费就可减少200元左右,大大降低了公司的人力成本和仓储成本。
建立金丽仙所说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义乌改革的核心任务。义乌市改革办负责人说,“市场采购”是一种有别于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的新型贸易方式,其主旨是根据义乌商品贸易单笔规模小、贸易主体多、交易频繁等特征,“量身订制”市场监管方式,建立“管得住、通得快、可溯源”的国际贸易管理体制机制。
为此,按照省委、省政府“拓市场、促外贸”工作部署,义乌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获批前的改革过渡期,把改革试点与异地外贸公司落地工作相结合,对试行外贸公司采取包括工商、海关、商检、税务、外汇等各种便利化在内的监管措施。比如,工商部门创新推出“代表机构和外资经营主体并存的双轨制”,既缓解了外商出入境难题,又解决了居留许可、就业许可等影响经营的问题;商务部门取得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的授权,9月份商务部又明确授予义乌开展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对外贸易权备案登记;检验检疫部门实行市场采购出口商品分类管理、风险分级评估机制,抽检总量由原来的47%下降为20%左右;义乌海关实施商品分类通关改革,审单、放行自动化比例达到70%左右,并实行24小时全天候放行;财税、外管等部门积极帮助市场经营户和外贸主体解决税收、资金风险问题。
因为贸易方式的便利、贸易成本的降低,义乌改革试点的政策优势渐渐转化为促进义乌外贸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截至11月14日,落地外贸公司累计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36.77亿美元,截至10月底在义乌注册登记的外贸公司累计达到4785家,同比增长28.77%。据海关统计,今年1~10月义乌出口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其中10月单月实现出口18.9亿美元,同比增长4.9倍。与此同时,商检部门前9个月检验出口商品9.4万批,未出现被国外通报的质量事件,可谓“量质并升”。
义乌改革之展望:义乌市场去往何处?
关键词: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尽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自9月试行以来,义乌的外贸出口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但国际经济环境依旧疲软,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仍在削弱义乌外贸企业出口竞争力。外贸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改革试点是否能扭转形势依然无法过早判断。义乌市改革办负责人说,义乌改革试点仍处于“深水区”和“攻坚区”。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出“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要坚持出口与进口并重,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义乌市改革办负责人说,这为推进义乌改革试点指明了方向。
义乌是一座建立在市场之上的城市,市场兴则义乌兴。义乌正在重点打造国际生产资料市场、网上市场、进口贸易等,以推动市场结构从以生活类商品综合市场为主向生活类、文化类商品综合市场并重发展转变,推动市场模式从以实体市场为主向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并重发展转变,推动贸易结构向出口、进口、转口贸易并重发展转变。
日前,国际生产资料市场招商政策出炉。据介绍,目前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一期一阶段建设工程预计在今年年底能够顺利结顶,并将于明年10 月义博会期间开业。该工程规划占地525 亩, 建筑面积75 万平方米, 地上五层, 地下一层。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将力争建设成为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区域性生产资料资源整合基地,与小商品市场齐名的国际生产资料集聚中心和采购平台。
与出口贸易相比,义乌的进口贸易比重较低。数据显示,1~10月,义乌实现进口2.8亿美元,同比下降5.8%,仅为外贸出口总额的4.6%。为此,“进口商品馆”被寄予更高期望。据介绍,“进口商品馆”目前已累计引进83个国家和地区的4.5万余种境外商品,已建成非洲产品展销中心,正在筹建东盟产品展销中心。
今年10月21日,更名后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官方网站———“义乌购”正式上线,随即引起业内广泛关注。上线次日,“义乌购”的搜索量逼近3500次,甚至超过“义乌”一词的搜索次数。11月,“义乌购”新推出“投诉与处理”和“担保交易”两项重要功能,全力打造
可信、可控、可溯源的诚信交易。经过一个月多的正式运行,义乌购的日均流量、会员注册数、发布商品数量正以较快的速度在稳健增长,最高峰时日流量超过30万人次。
“义乌购承担着服务义乌实体市场和加快义乌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融合发展的历史重任,我们的目标是将义乌购打造成面向全球,为广大采购商、经营户、普通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3D版网上中国小商品城。今后,我们将在如何加快实体市场上网和虚拟市场落地等方面下功夫,全力助推义乌市场转型升级。” 义乌购网站总经理王建军说。
对义乌制造业来说,市场的提升发展也为制造业的转型提供了动力。“巨龙”箱包是伴随着义乌市场发展起来的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卢程航说:“以前是外商需要什么,我们做生产;现在是我们生产什么,外商要什么。”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创意与科技的力量。
印度客商耿博说,上次他在“巨龙”箱包公司里采购了一款箱包上印有主人照片的书包,发回国内后,客户马上要求我定购一大批,因为新德里一家贵族学校要求集中购买,孩子们很喜欢这款书包。
卢程航说,随着创意设计水平的提升和科技含量的提高,义乌制造的附加值在提升,转型升级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为义乌改革创造条件 为综合试点再造动力 浙江工商携手义乌共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
8月23日下午,浙江省工商局与义乌市人民政府举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书》签署仪式。双方在拓宽市场准入、促进市场提升、推进品牌建设、强化监管服务等四大领域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
今年3月,国务院发文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批准设立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义乌继而成为全国第10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今年5月,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等国家16个部委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在义乌召开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对义乌改革试点进行全面动员部署,标志着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
《试点方案》所明确的目标是:到2024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到2024年,率先实现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义乌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地位,使义乌成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和宜商宜居宜游的国际商贸名城。
为顺应改革试点需求,帮助义乌改革创造条件,努力营造改革内在动力,浙江省工商局突破政策瓶颈,引领出台政策,成为义乌获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后,第一家主动对接义乌,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放权、授权、扩权的省厅单位。
会上,浙江省工商局与义乌市人民政府签署《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书》,根据协议,浙江省工商局将全面赋予义乌工商行政资源,对义乌开展多领域、全方位政策支持;义乌市政府则负责综合协调各方力量,积极为工商职能的运行提供优质保障,努力确保浙江省工商局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
此次出台的《关于支持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由于政策实化细化,扎实有效,切实在义乌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上给予授权,被当地党委、政府形象地解读为“大礼包”。《意见》共分为优化准入条件、激发资本活力、完善功能体系、构建监管体系等四大方面共十五条举措。其主旨为让义乌的主体更活跃、资本更充俗、市场更高端、监管更到位。
优化市场主体准入条件,按规定应当由省工商局、金华市工商局登记的内资企业,经企业申请,根据实际情况授权义乌市工商局登记。开通名称审批直通车。实施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和取冠省名企业名称受理窗口前移试点。义乌企业申请变更为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的,可到省工商局办理名称核准;取冠省名的,可到金华市工商局办理名称核准,窗口更近、权限更大、条件更宽、外向更优。
放宽企业集团组建门槛。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义乌企业组建集团的,母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由原来的5000万元放宽到1000万元,子公司数量由原来的5个放宽到3个,母公司和子公司合并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个亿放宽到3000万元。提高知识产权出资比例。允许股权、债仅以及专利权、商标专用权、非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出资,其非货币出资金额最高可占注册资本的70%。
着力推进义乌品牌战略。《意见》还将支持“中国小商品城”现有图形商标申请认定为驰名商标,帮助“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申请文字商标注册,确立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地位。支持义乌争创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启动义乌创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
完善市场监管服务体系。组织开展与义乌“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相适应工商监管办法的专题探索研究,建立适应义乌市场商品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常态化、长效性监管机制,推动义乌市保护名牌产品联合会建设。逐步形成商业秘密保护、商业贿赂治理、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等行政执法与行政指导新格局,促进义乌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新闻附件一)
义乌政策解读
本次政策出台的主旨,是让义乌的主体更活跃、资本更充裕、市场更高端,监管更到位。重点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育最给力的市场主体
义乌市场主体最多,但不等于最大、最强、最优、最有竞争力。围绕增强义乌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工商部门重点出台了五项政策:
1、窗口更近。实施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和取冠省名企业名称受理窗口前移试点。义乌企业申请变更为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的,可到省工商局办理名称核准;取冠省名的,可到市工商局办理名称核准。
2、权限更大。本应当由省局、金华市局登记的内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授权义乌市局登记。200万美元以下的限制类企业和服务贸易领域企业、无需审批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可由义乌市工商局直接登记。
3、条件更宽。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义乌企业组建集团的,母公司最低注册资本放宽到1000万元,子公司数量放宽到3个,母公司和子公司合并注册资本放宽到3000万元。
4、比例更高。对以股权、债权以及专利权、商标专用权、非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出资的,允许非货币出资金额最高可占注册资本的70%。
5、外向更优。进一步扩大对涉外主体的准入资质,优化外资企业登记程序,允许外商以独资、合资、合作、合伙等形式在义乌投资创业,引导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升级为外商投资合伙企业。
二、涵养最充裕的金融资本
1、激活存量资本。引导义乌企业充分应用股权出质、商标专用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方式融通资金,深入挖掘存量资本。
2、创新金融组织。鼓励义乌民营骨干企业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推动义乌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典当、保险、证券等金融产业。依法开展小额贷款公司信用保证保险试点等创新型金融服务。
3、开放股权流转。允许义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挂牌、定向转让、交易可分割、上市无障碍”的方式,实行非连续、非标准化拆细交易,股权转让后可到工商部门办理章程备案。
三、打造最高端的国际平台
1、设立一个基地。推动国家工商总局设立市场经济监督管理研究中心义乌研究基地,探索新形势下专业市场发展趋势和创新发展路径,服务市场功能拓展和业态提升。
2、建设一个工程。加快推进中国小商品城、义乌家具市场等省重点市场、省区域性重点市场改造提升工程,支持省重点市场改扩建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申报省重点项目,推动新建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形成与国际商贸城相呼应的新市场群。
3、打造一个示范。创建全国“诚信市场”的示范。推进义乌市场经营户信用分类监管,完善评价体系。创新电子商务发展管理机制,提供“信用宝”网络管理工具和网站身份认证服务。推动义乌建立外贸信用监管体系,开展重点商品交易和普通外贸订单格式合同条款备案试点,推行定牌加工备案制,提高商贸活动诚信规范度。
4、构建一个体系。构建现代市场服务体系。指导搭建中国小商品城网上交易平台,支持义乌物流园区建设,引导义乌市场完善文化创意、广告策划、研发设计、信息指数发布等与国际贸易相配套的综合服务功能。
四、实施最完备的品牌保护
1、打造“中国小商品城”的金字招牌。支持“中国小商品城”现有图形商标申请认定为驰名商标,帮助“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申请文字商标注册,确立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地位。赋予义乌市局省著名商标初审权与直接推荐权。推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授予义乌驰名商标管理程序案件立案审查权。
2、建设义乌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启动义乌创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发动义乌重点企业申报国家商标战略示范企业,深入推进义乌创建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和品牌强镇,实现品牌与产业良性互动发展,提升品牌在推动义乌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积极作用。
3、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监管机制。组织开展与义乌“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相适应工商监管办法的专题探索研究,建立适应义乌市场商品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常态化、长效性监管机制,推动义乌市保护名牌产品联合会建设。逐步形成商业秘密保护、商业贿赂治理、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等行政执法与行政指导新格局,促进义乌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新闻附件二)
浙江省工商局关于支持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
为贯彻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战略部署,推动义乌发挥先行先试优势,支持义乌实现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示范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和国际商贸名城的目标,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优化准入条件,活跃义乌经济创业主体
1、扩大注册登记权限。按规定应当由省局、金华市局登记的内资企业,经企业申请,根据实际情况授权义乌市局登记。允许义乌登记经省商务部门批准注册资本200万美元以下的限制类企业和服务贸易领域企业、无需审批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及经省商务部门批准、注册资本200万美元以下的内资企业变更登记为外商投资企业。
2、开通名称审批直通车。实施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和取冠省名企业名称受理窗口前移试点。义乌企业申请变更为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的,可到省工商局办理名称核准;取冠省名的,可到市工商局办理名称核准。
3、放宽企业集团组建条件。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义乌企业组建集团的,母公司最低注册资本放宽到1000万元,子公司数量放宽到3个,母公司和子公司合并注册资本放宽到3000万元。因合并分立导致分支机构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的,可在合并分立完成后办理分支机构隶属关系变更登记。
4、提高知识产权出资比例。鼓励义乌企业依法以多种形式投资创业,对以股权、债权以及专利权、商标专用权、非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出资的,允许非货币出资金额最高可占注册资本的70%。
5、服务涉外经济主体发展。优化外资企业登记程序,允许外商以独资、合资、合作、合伙等形式在义乌投资创业,引导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升级为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在政府主导下,依托先行先试的优势,积极研究化解涉外经济主体资格登记管理中遇到的政策性问题。
二、激发资本活力,拓宽义乌企业融资渠道
6、创设企业多元化融资通道。引导义乌企业充分应用股权出质、商标专用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方式融通资金,深入挖掘存量资本。推动义乌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典当、保险、证券等金融产业。
7、拓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面。鼓励义乌民营骨干企业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争取新增试点名额,搭建地方金融服务平台。依法开展小额贷款公司信用保证保险试点等创新型金融服务。
8、试行非上市公司股权流转。允许义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挂牌、定向转让、交易可分割、上市无障碍”的方式,实行非连续、非标准化拆细交易,股权转让后可到工商部门办理章程备案。
三、完善功能体系,提升义乌市场商贸流通
9、推进重点市场改造提升。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快推进中国小商品城、义乌家具市场等省重点市场、省区域性重点市场改造提升,支持省重点市场改扩建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申报省重点工程,推动新建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形成与国际商贸城相呼应的新市场群。
10、构建现代市场服务体系。指导搭建中国小商品城网上交易平台,支持义乌物流园区建设,引导义乌市场完善文化创意、广告策划、研发设计、信息指数发布等与国际贸易相配套的综合服务功能。
11、创建全国“诚信市场”。推进义乌市场经营户信用分类监管,完善评价体系。创新电子商务发展管理机制,提供“信用宝”网络管理工具和网站身份认证服务。推动义乌建立外贸信用监管体系,开展重点商品交易和普通外贸订单格式合同条款备案试点,推行定牌加工备案制,提高商贸活动诚信规范度。
12、搭建市场发展智力支撑平台。推动国家工商总局设立市场经济监督管理研究中心义乌研究基地,探索新形势下专业市场发展趋势和创新发展路径,服务市场功能拓展和业态提升。
四、构建监管体系,服务义乌国际贸易改革
13、推动中国小商品城知识产权完整保护。支持“中国小商品城”现有图形商标申请认定为驰名商标,帮助“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申请文字商标注册,确立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地位。赋予义乌市局省著名商标初审权与直接推荐权。推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授予义乌驰名商标管理程序案件立案审查权。
14、争创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启动义乌创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发动义乌重点企业申报国家商标战略示范企业,深入推进义乌创建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和品牌强镇,实现品牌与产业良性互动发展,提升品牌在推动义乌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积极作用。
15、完善义乌市场监管服务体系。组织开展与义乌“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相适应工商监管办法的专题探索研究,建立适应义乌市场商品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常态化、长效性监管机制,推动义乌市保护名牌产品联合会建设。逐步形成商业秘密保护、商业贿赂治理、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等行政执法与行政指导新格局,促进义乌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新闻附件三)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义乌市人民政府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书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义乌市在开展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决定全面赋予义乌工商行政资源,出台《关于支持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对义乌开展多领域、全方位政策支持;义乌市决定综合协调各方力量,积极为工商职能的运行提供优质保障,努力确保省工商局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战略合作协议:
1.拓宽市场准入。省工商局进一步放宽义乌企业知识产权出资比例和企业集团的组建条件;支持义乌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扩大注册登记权限;支持义乌研究涉外主体资格登记管理中遇到的政策性问题。义乌市着力探索涉外主体准入的政策性难题,主导构建适应义乌实际的涉外准入方式。
2.促进市场提升。省工商局积极推动国家工商总局设立市场经济监督管理研究中心义乌研究基地;推进义乌重点市场改造提升,推动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建设,指导构建现代市场服务体系,完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提供“信用宝”网络管理工具和身份认证服务。义乌市牵头构建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外贸信用监管体系,主动对接市场经济监督管理研究中心义乌研究基地落户。
3.推进品牌创建。省工商局赋予义乌市省著名商标初审权与直接推荐权;推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授予义乌驰名商标管理程序案件立案审查权;积极推进义乌创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和品牌强镇;指导帮助小商品城集团公司开展商标注册和驰名商标争创工作。义乌市抓紧编制《商标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义乌市实施商标战略若干意见》,加大对创牌企业政策倾斜力度和奖励补助力度。
4.强化监管服务。省工商局组织专题,探索研究制订与“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相适应的工商监管办法,指导建立适应义乌市场商品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常态化、长效性监管机制。义乌市全面加强“双打办”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工作,加强新型工商监管方式专项研究的经费保障,全面提升工商监管能力。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