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重庆、江苏、山东等地考察统筹城乡发展情况的报告
(2024年1月4日)
为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寻求破解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土地、资金等难题,推进“三化”协调发展,2024年12月19日至24日,由市委书记李庆贵同志带队,市委副书记杨崇林,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晓然,市委常委贾全明,市政协副主席王炜东,市人大党组副书记郭清春等领导和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赴重庆市及所辖璧山县、江苏省盐城市、山东省临沂市和德州市等地考察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城市建设情况。虽然是隆冬季节,所到之地处处呈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和蓬勃发展的生机。这些市的共同点是理念新、手笔大、起点高、速度快,同时又各有特点和亮点,看后听后感到很震撼,也很受启发。
一、基本特点
重庆市抓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机遇,围绕人、地、资金三大要素做文章。一是试行地票交易。成立全国唯一的农村土地交易所,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将闲臵、废弃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土地交易所在全市范围内公开交易。地票交易价款扣除土地整理等成本后,净收益的85%归农民所有,15%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该指标不受年度建设用地指标总量控制。截至目前,已组织交易地票金额175.38亿元。二是改革户籍制度。以农民工就业为转户前提,在主城区工作5年以上、区县城工作3年以上,只要本人愿意就可转户。转户不与承包地、宅基地挂钩,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是否转让、什么时间转让完全自愿。转户居民在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2024年8月启动户改以来,已转户301万人。城市化率由2024年的20%多提高到40%多。三是推进土地流转。以促进农民转移就业为
目的,加强政策扶持,建立各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引导农民有偿有序流转土地。目前,全市流转总面积717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36.2%,规模经营面积达到520万亩。
重庆市璧山县面积915平方公里,人口63万,到去年10月份,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亿元,两年时间财政收入翻了一番。该县主要是围绕城市建设盘活土地资产,打造生态城市。在盘活土地资产上,2024年初开始对闲臵土地进行清理、收回、拍卖,收益用于城市新区建设的土地储备。采取“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配套后开发”的原则,促进土地升值,不仅收回了前期基础设施投入,而且大大增加了财政收入。在打造生态城市上,投资10亿元进行生态绿化,完成植树造林43万亩,人均森林面积达460平方米,并栽植了一批大树和银杏、香樟等名贵树种,有的一棵树价值几十万元。同时,关停200多家污染企业,并对河道进行清淤、绿化等整治,建设多处湿地公园,其中最大一处占地600多亩,投资1.6亿元。城市建筑色调也有其个性特点,元素不多,主要是深灰、褐色两种,虽然单调,但也显示出相对统一的美感。走进璧山县,人在城中,城在树中,楼房、工厂被绿树掩映,犹如臵身于森林公园。
江苏省盐城市面积1.69万平方公里,人口816万,预计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0亿元,增幅居全省第1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起亚汽车年销售额达500多亿元,税收52亿元。盐城的特点主要是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建设上,他们注重完善规划,强化功能,塑造特色,提升品位,大力推进主城区6大组团建设,两年时间完成投资400亿元,城市框架迅速拉大,建成区面积由2024年的71.6平方公里拓展到现在的118平方公里。盐南新区规划设计品位高,挖湖造景,围湖建设,错落有致、疏密适当。在小城镇建设上,他们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发展理念,围绕打造卫星城,将有条件的小城镇建设成小城市,我们考察的上岗镇三镇合一,人口17万,他们在镇区做了四纵六横的空间布局规
划,坚持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镇区商住开发与农民社区安臵紧密结合,未来5年内将建成一个新城市。
山东省临沂市面积1.7万平方公里,人口1142万人,预计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0多亿元。该市的特点是城市建设,其理念之新、手笔之大、品位之高、建设速度之快一改过去人们对临沂贫穷落后的革命老区印象。该市树立经营城市理念,以城建城、以城兴城,以河为轴,组团发展,用5年时间再建了一座新城,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分别达到173平方公里、172万人。具体做了三篇文章:一是发挥沂河、沭河等水资源丰富的优势,进行两岸开发,实施亮化工程,建设贯通九县三区的大水系,打造“水之城”;二是发挥多年形成的商品集散地的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打造“商之都”,目前临沂商城每天进入市场交易的达30万人次,年交易额达720亿元,是全国第二大同类批发市场;三是发挥王羲之、颜真卿等文化名人故里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中国书法城,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打造“文之邦”。特别是新城区建设,规划设计品位高,建筑多采取点式风格,密集组团,高低相宜,别致新颖,视觉冲击感很强。我们感慨,过去老区人民用小车推出了关乎中国解放事业成败的淮海战役的胜利,现在又用智慧、用双手打造了富裕、文明、秀美的新临沂。
山东省德州市面积1.04万平方公里,人口561万,预计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0亿元。德州的特点主要是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024年开始起步,将8300多个行政村规划为3000多个新型农村社区,虽然时间短,但力度大、速度快,现已累计启动建设社区959个,入住农户10.2万户,完成拆迁3万亩,其中复垦验收1万亩。值得借鉴的做法主要有两点:一是注重土地和资本运作。抓住国家批准山东省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机遇,争取增减挂钩项目3万亩,并依托市投融资公司融资62亿元,用于旧村拆迁补偿。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将复垦后节约的建设用地臵换到主城区用于城市建设,以每亩10—13万元的标准,对农户建新拆旧和基础设
施建设进行补贴,让群众少拿钱或不拿钱入住社区。考察的社区群众户均享受到6万元左右的补贴资金。二是坚持实施“两区”同建。社区建设与产业园区建设同步推进,每个乡镇至少规划建设1个产值过亿元的示范产业园区和若干主导产业园区。全市共规划农业、工业、商贸产业园区1538个,已开工建设953个。
二、主要经验
通过对重庆市及所辖璧山县、江苏省盐城市、山东省临沂市和德州市等地的考察,感到他们的基本经验有五点:
一是真抓实干,勇于负责,敢于担当。这些市县的各级领导干部,把事业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乐趣、一件作品,倾注心血,精心打造。对看准了的事情,不计个人得失,不等不靠,不推不拖,先行先试,只做不说,把组织应承担的风险接手为个人风险。
二是善抓机遇,善用政策,善解难题。他们善于捕捉政策机遇,放大运用政策,把点滴的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如,重庆市地票交易、山东德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做法,不是固守原有政策的条条框框,而是从当地实际出发,探索创新,既解决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又破解了农民建房资金难题。
三是注重规划,注重创新,注重特色。考察所到市县,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都着力在创新中求个性,在规划中求特色,不搞雷同,不简单复制,彰显国际都市与地方元素的融合、现代建筑与民俗建筑文化的融合,特别是在事关百年大计的规划上,站位高、看得远,充分论证,科学决策,不给自己留遗憾,不给后人留唾弃。
四是以人为本,工作细致,方法得当。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把保护群众的合法利益放在首位。不搞行政命令,不搞强迫推进,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把对群众的利益补偿与过细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赢得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
参与。
五是机制健全,责任明确,工作高效。在重点工作的推进上,他们都有一套系统的领导机制、办事机制、奖惩机制和推进机制,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保证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三、两点意见
我们要抓住国务院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我市被批准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学习借鉴重庆等地的先进经验,加大力度,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城市建设,推动“三化”协调发展。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2024年,首先抓好200个重点社区,突出抓好52个示范社区,并同步推进其他已启动社区建设。实现新开工建房1000万平方米,入住农户4万户,累计实现旧村拆迁3万亩,复垦验收2万亩。52个示范社区,2024年底完成15个建设入住和旧村拆迁复垦任务,即每个县(市、区)、平原新区、高新区、新乡工业园区至少完成1个建设入住和旧村拆迁复垦任务,其余示范社区完成60%以上的建设入住和旧村拆迁复垦任务;2024年底全部完成建设入住和旧村拆迁复垦任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建立和完善两个机制。一是利益补偿机制。以开展土地整治为平台,充分利用土地挂钩各项政策,盘活农村土地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障农民权益。整村拆迁复垦后的新增耕地,指标优先偿还和保证社区建设用地,结余的土地可作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通过交易平台在县域或全市范围内使用,收益用于对群众拆旧建新和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补贴,让群众少拿钱或不拿钱就能入住社区。二是工作推进机制。继续坚持市、县、乡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副职具体抓的领导体制,落实市、县、乡领导分包社区和市、县直单位联包帮建社区责任制。充实加强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力量,组成由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和机关有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具有权威性、高效性的社区建设工作机构。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责任在县、主体在乡。对任务完成好的县(市、区)
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予以记功,对完不成任务的予以诫勉谈话;对任务完成好的乡镇和县(市、区)工作部门,市财政安排一定资金予以奖励;对业绩特别突出的乡镇干部,结合干部业绩考核,优先提拔使用,对完不成任务的,诫勉谈话直至调整工作岗位。
在城市建设上,坚持“规划引领、组团发展、网状连接、节点提升”的思路,修编覆盖全域的城乡建设规划,规划“一个网络、两大板块、三个中心、五个层级、九条廊道”的城乡发展格局,建设中原特色、自然之美、三化协调、城乡一体的中原现代田园城市。
赴山东寿光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威宁县小海镇党委书记禄斌
2024年上旬,我参加了由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农业产业化培训班,赴山东省寿光市进行考察学习。一路考察,所见所闻,耳目一新,震动很大,获益匪浅。真正认识到我们与先进地区的明显差距,也更进一步增强了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随团参观考察,边听、边看、边谈、边思考,系统地归纳起来,所到之处给我的总体印象和体会是:思想解放,观念一新,政策到位,规划超前,工作创新,产业化程度高,集体经济壮大,基层组织建设强劲。具体来说就是: 一是超前的发展理念和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寿光所到之处,到处都洋溢着一种思想解放,集聚人气,快速发展的良好氛围,到处都体现出一种人心思进,奋发向上,争先发展,敢闯敢干,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理念。说起新农村建设,上至市县领导,下到部门、乡镇,甚至是村干部或农民都朗朗上口,如数家珍,怎么谋划,怎么配合,怎么支持,怎么落实,头脑中相当清楚。寿光各级、各部门认识程度高,思想理念新,谋划早,行动快,起步高。我们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给广大寿光农民带来的实惠。
二是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政策的活用到位。在寿光各级党委、政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的作用发挥得非常明显。从政策研究制定和落实、资源配置、市场调控、技术服务、营造发展环境等各方面都做的非常到位。所到之处各级领导大手笔规划,大思路创新。为了使规划做到既科学又超前,各级领导多次到中央有关部委汇报情况,请教专家,征求意见,既有了工作联系,又增进了感情,更重要的是求得了国家及各部委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各方面的支持,使国家的政策真正做到了“用足、用活、用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并对个别政策大胆地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做到了“踩边不过线”。
三是规划的大胆超前和产业的积极带动。新农村建设最关键的也是首要的步骤就是规划。寿光在这方面做的非常
好,非常超前。所到之处市有市级规划,镇有镇级规划,村有村社规划。还对乡镇、村社进行分类规划和指导,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分类推进,不一哄而上。并且做到科学性、客观性、超前性三者的有机统一,而且一步一步地按照规划正在落实。在这方面城市做得最为突出,除了从资金投入、项目支持、技术服务、组织保障等方面明确工作目标之外,还列出了责任分工和工作时间表,一步一步地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产业来支撑,这样才能有持久的动力和发展后劲。我们考察的寿光市,依靠蔬菜产业发家致富,从最初的17个蔬菜大棚,历经10余年发展,现在全市已有蔬菜大棚30余万个,占地80多万亩。仅大棚一项户均收入
1.5万元。“买全国,卖全国”,“没有买不到的菜,没有卖不到的菜”这就是山东寿光。这就是依靠市场和流通产业带来的效应。
四是坚强的组织保障和雄厚的的集体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农民脱贫致富。总的来说,农村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好支书”,有一个“好班子”,有一支好的党员队伍。这次参观学习,所到的寿光,集体经济确实是强大。村组织集体有钱了,公益事业就好办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就随之增强了,党员引领,农民才能、才肯、才会跟着干。我们这里是土地基本征完,集体经济薄弱,公益事业滞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应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
赴江苏、重庆考察学习体会
邹茂
11月下旬,本人参加县党政考察团前往江苏常州、昆山以及重庆市江津区的隆鑫集团、宗申集团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听取当地的经验介绍,特别是实地考察重庆江津区的隆鑫集团、宗申集团中,我获益匪浅,受到不少启发。
隆鑫集团是一家跨地域、大规模、专业化从事摩托车、摩托车发动机以及紧密关联的热动力产品生产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产业涉及摩托车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目前资产总额达35亿元,具备年产各型摩托车200万辆、汽油机250万台的生产能力。宗申集团是全国500家大企业集团之一,旗下共有全资或控股子公司30家,具备年产摩托车200万辆、摩托车发动机400万台、微型汽车发动机10万台、通机产品500万台的生产能力。
一、江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色
通过考察,我感受到,江津经济发展主要有四大特色,这也是作为内陆地区的江津能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
(一)经济规模化程度很高。江津区通过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做强做大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实行规模经营,产生了良好的规模效应。
(二)产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很强。江津区采取自主研究、联合开发、引进吸收等方式,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扶持培植了相当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同行中处领先地位、产业关联度大、扩散速度
快和市场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品群。
(三)政府招商引资意识超前,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江津区积极利用交通便捷,区位优越的特点。全力打造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圈层,区委、区政府全力支持来江津投资企业的发展,为客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四)企业资本经营活跃。作为上市公司的隆鑫集团、宗申集团都有实力强大的集团公司作为后盾,业绩良好。企业充分利用我国资本市场成长和发育过程中提供的企业发展机会,大胆实施资本运作,有效推进了企业重组和规模扩张,扩大了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全面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关于经济发展的几点启示
通过考察江苏和重庆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我得到了以下四点启示:
(一)必须重视发展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没有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就没有优势,也就没有竞争力。有没有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也是一个战略性问题。“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吸引一批相关企业,发展一个特色产业,形成一个生产基地”,是江津经济发展的一条很值得借鉴的重要经验。
(二)必须重视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布局,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一根主线。做强做大规模企业,如果没有不断的技术改造和创新,就没有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与拓展。隆鑫集团、宗申集团都拥有自己的研究中心,多年来在技术改造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推广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成为全国最大最强的摩托车生产企业
(三)必须重视企业发展政务环境的营造。企业有没有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地区的创业氛围。而良好的创业氛围,关键又在于良好的政务环境。江津经济飞速发展,关键的一条在于江津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抓住了历史机遇,用足用活政策,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和角色,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
(四)必须重视资本经营。实践证明,企业资本经营,不仅有利于扩充增量资本,而且能盘活存量资产,为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开辟渠道,推动企业走上现代化企业发展之路。作为江津的龙头企业隆鑫集团、宗申集团,在上市后实施大规模技改,一直处于“领跑者”地位,是因为他们清醒的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必须在产品经营的基础上,大胆实施资本运作,再以资本运作获得的利润投入产品运营,实施收购、兼并等资产重组和企业购并,才能使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实现优势企业的规模扩张。
四、对我镇经济发展的几点具体建议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环境。一是政府部门要切实从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变,把服务企业作为“天职”,积极引导、扶持企业做强做大。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与垂直管理部门的协调,整合政府服务载体,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高效便捷畅通的服务。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态势的了解和分析研究,引导、帮助企业确立定位、调整思路,让企业走科学健康的发展道路。
(二)进一步改善镇区投资环境,推动经济转型。一是要进一步做好工业功能区、产业功能区的规划,大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
环境建设,促进人居环境与创业环境的和谐发展,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配套环境。二是要进一步借助我镇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物流业,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的层次;要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做强做大物流龙头企业,进一步推动物流业的发展。三是要进一步采取措施盘活历史遗留建设用地,切实落实重点项目征地返还用地,积极引导企业开发利用闲置土地,不断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三)进一步重视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全面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一是要注重依托大企业,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完善扶持政策,带动相关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发展所需技术、信息、融资等方面的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宽松的社会服务体系。三是要进一步推进资本经营。当前我镇民营企业在融资、管理、人才等方面,与国有、外资企业相比,普遍存在较大差距。必须逐步引导民营企业上市。
(四)进一步加大对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推动创新发展。一是要进一步延伸拓展汽摩配和汽车配件产品链,大力发展高新材料产业。二是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引导、支持骨干企业加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开发,大力培植品牌产品、品牌企业。
赴**、**等地考察学习报告
2024年3月12日至13日,由区冬枣产业化推进工作小组副组长**、**带队,组织各乡镇分管冬枣产业负责人和工作小组成员一行17人,赴**市**区**镇、**市**县**镇考察学习。这次学习考察行程紧凑,短短2
天的时间,听取了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经验介绍,实地参观了**区**镇水肥一体示范园、碧坊庭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猕猴桃“十里采摘长廊”;**县**镇**农业创意休闲园等几处基地。学习考察所到之处,大家都感受到当地强劲的发展势头,普遍感到这些地区特色产业种植、生态休闲旅游发展速度快、势头猛,许多工作走在了我们前头。
一、**镇
**区**镇位于山东省第四座高山“鲁山”北麓、淄河上游,是**市特级水源保护地、国家级生态乡镇。全镇森林覆盖率高达56.5%,猕猴桃基地海拔约300米,土质为弱酸性沙壤土,年光照时间2588小时,昼夜温差大,气候四季分明,是我国北方地区发展猕猴桃种植的最佳区域。
**镇立足自然生态优势,按照“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致富一个乡镇”的思路,充分利用“土地流转补贴、生态特色产业直补、生态防护林奖补”等补助政策,大力流转整合土地资源,着力发展猕猴桃特色产业,全力开创富民强镇新局面。截至目前,**猕猴桃沿淄河两岸猕猴桃种植规模达到12000亩,是山东省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基地,达到盛果期后亩产效益2万元,将实现产值超2亿元。
1、土地流转,打破发展瓶颈。2024年,**镇猕猴桃种植不到400亩,但这个数字还不到全镇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5%。每户的面积很小,单户无法进行大规模种植,土地成为扩大猕猴桃种植面积的最大瓶颈。
**镇党委政府通过调研论证,最终在镇人代会上确定建设整建制有机农业镇,并把土地流转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对适宜种植猕猴桃的分散土地通过村集体统一承包并转包的方式,进行大面积土地流转。2024年,全镇对沿仲临路各村土地每平方1.5元(1000元/亩)的价格集体租赁,然后对土地集中统一划分,按照每3亩、5亩、10亩一个号对外出租,同时对于承租方由于种植猕猴桃前期投入较大、见效慢等问题,前三年的土地租赁费由镇政府按照一定比例承担;对连片10亩以内的种植户,每亩补贴100元;1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130元,并对种植户提供苗木和技术支持。土地流转、技术支持、种植奖励,一系列措施调动起了农民的积极性,也为连片种植打下基础。
2、以质取胜,加强科技研发。**猕猴桃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它所具有的口感纯正、酸甜适度、细嫩多汁、芳香浓郁的独特品质。经过30年的不断改良,**镇结合当地独特小气候、优美的生态环境等优势培育出了自己的品种“**碧玉”,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获得“**猕猴桃就是有点甜”的美誉。
近年来,**镇十分重视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将新型农业种植管理技术应用到猕猴桃的种植管理过程中。例如,首创一杆两蔓少枝多芽、园内生草等新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镇南南村的水肥一体示范园区,占地面积10亩,全部采用世界一流的以色列管件和技术,依托专业技术公司设计安装,节水增肥效果明显。
3、内涵发展,提升品牌价值。**猕猴桃发展注重农业品牌化建设,紧紧围绕“扩规模、提品质、树品牌、拓市场、保安全”的发展思路,不断推进猕猴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进程,将**猕猴桃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特色农业品牌。
镇党委、政府连续举办的四届猕猴桃旅游采摘节,进一步扩大了**猕猴桃的影响力。同时,积极组织猕猴桃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到北京、上海、南京、济南、青岛等地进行宣传和品牌推介,不断扩大**猕猴桃的知名度。**猕猴桃凭借其口感纯正、酸甜适度、细嫩多汁、芳香浓郁的独特品质,正吸引着全国各地旅客来此采摘做客。
4、长远规划,提升产业带基础设施。**镇党委、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推动猕猴桃产业纵深发展目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实施猕猴桃采摘区环路修建、猕猴桃产业带基础设施提升、猕猴桃文化休闲广场建设等大项目。
通过运作PPP项目,珍珠村至南坡段全长16公里、宽2米的采摘步行路工程顺利实施,采摘园区两侧已建成大中型停车场3处,采摘园看护房及四周围栏统一建设标准,提升猕猴桃特色旅游产业镇整体形象。
二、**镇
**创意农业休闲园位于**县**镇**山,总投资10亿元,由10多家投资商成立新公司——吉利旅游开发公司投资建设,是一个集林果生产研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生态旅游养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创意休闲农业园区。
园区依山傍水,生态优美,气势宏大,占地面积10000亩,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归集荒山和耕地。目前,一期工程园区完成投资7.5
亿元,建成休闲采摘园3个,种植大樱桃、甜柿、核桃等果品,养殖鹦鹉、孔雀、天鹅等多种名贵观赏动物,建有接待中心、果树研究中心、民俗展览馆、特色民宿等设施。二期工程主要建设综合接待中心、沂蒙民俗展览馆和老年公寓等。园区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山与水、林与石、人与自然互相映衬、完美融和。
园区秉承创意农业理念,应用先进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园区科技含量。采用了微喷微滴灌技术,建成水肥一体化示范区;运用智能农业技术,实现终端集中控制,达到了精准化农业生产。休闲采摘区应用了壁蜂授粉、果园生草、物理杀虫灯等现代生物技术,安装了600盏太阳能杀虫灯,使用了诱捕器和黄板等田间植保器械。安装田间气象自动监测、人工影响天气设施,实现全天侯气象数字监控,降低自然危害,提供综合高效的田间气象服务。园区在建沂蒙果树研究院,楼顶安装2千平米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设立了优质林果标准化生产试验园。该园区是农村可再生资源利用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典范。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考察**创意农业休闲园时指出:园区利用荒山造土地、不与粮食争农田、大搞休闲农业促增收的做法,值得在全国推广。
园区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衔接,达到了“农业园区景区化、农业设施生态化、生产过程体验化、农民从业导游化、耕读休闲大众化”五化标准,具有很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被确定为农业部工作联系点、全省、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AAAA旅游景区、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和全县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点。
赴嘉善县学习考察 统筹城乡发展情况报告
中共宝鸡市委政策研究室
九月底,由市委政研室牵头,组织财政、农业、人社等市级部门、部分相关县区分管领导、农工部长、统筹办主任和试点镇负责人组成专题考察组,赴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就统筹城乡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所到之处,感受到先进地区的发展速度和创新模式,深受启发。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经验做法
2024年,嘉兴市启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2024年,被列为浙江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嘉善县作为嘉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承担了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探路先锋的角色。嘉善县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沪、江、浙三地交界。全县辖6镇3街道,104个行政村,43个社区,户籍人口38万。近年来,嘉善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以“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为出发点,大力实施“城乡联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两分两换”试点,加快农民市民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2024年,全县实现GDP227.33亿元,财政总收入33.3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9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751元。城乡收入差距为1.97:1。
以打造“城乡一体发展先行地”为目标,推进“六个统筹”。2024年,嘉善县委、县政府围绕“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确定将全县定位为全省“城乡一体发展先行之地”,着力推进“六个统筹”(统筹城乡规划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市、新市镇和农村新社区建设,统筹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建设,统筹城乡基层党的建设)。大力实施“城乡联动”战略,联动推进就业、社会保障、户籍制度、新居民管理、涉农体制、村镇建设、金融体系、公共服务、规划统筹等九项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呈现良性互动的积极态势。2024年嘉善县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列全省第8位,建成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22个和农村全面小康新社区4个,村庄整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形成了“姚庄模式”,“强村计划”使得2024年全县村均可支配收入达150万元。全县行政村公交通车率、有线电视通村率均达100%,建成全国环境优美镇5个,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浙江省生态县”。
以变革产业发展方式为重点,推进城乡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嘉善县历史上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素有“浙江米袋子,上海菜篮子“之称。近年来,嘉善县坚持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按照“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大三产”的思路,做实科技支撑,加快产业提升发展、协调发展、融合发展的步伐。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为核心,大力实施“精品农业”。建成16个精品农业示范点,形成了设施栽培绿色产业带、食用菌种植白色产业带、水产品养殖蓝色产业带、鲜切花种植彩色产业带等特色产业带,产值占到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2.8%。嘉善在浙江省率先认定首批“守合同、重信用”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龙头企业加工量已占全县农产品生产总量的1/4, 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升。以百姓致富为核心,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工业上实施“经济品质提升”战略,以吸纳劳动力为目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了光伏能源、数码电子、精密机械等主导产业和木业家具、五金机械、纺织服装等新兴产业;服务业上积极打造西塘“古镇旅游”、大云和汾湖“生态旅游”、魏塘吴镇“名人旅游”以及“渔家休闲游”四张品牌,形成了现代服务业、古镇旅游、生态旅游等三大发展格局。目前全县有78.37%的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96.79%的农村常住户以经营或务工获得收入。以城市支持农村为核心,大力建设产业发展平台。嘉善县坚持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对现代新农村建设的带动辐射作用,全县8个镇(街道)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98亿元,开发工业功能区23.17平方公里,吸引入户企业2306户,吸纳建设资金294.68亿元、从业人员11.5万人,成为推动新市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以加快农民转移转化为重点,推进城市、新市镇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按照“拓展新城区、改造老城区、整理北部区、延伸东西两翼”的思路,嘉善县强势推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深化县域总体规划,细化城市新区及高铁区域城市设计方案,突破了旧城改造难题,城市的形象和品位进一步提升。在新市镇建设中,嘉善县重点开展了“一街、(商业街)、二区(居住小区、工业功能区)、七配套(休闲公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学校、文化中心、农贸市场、汽车站、给排水管网系统)”等“十个一”工程建设,巩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各类功能,已建成省级中心镇3个,城镇化率55%,增强了现代工业化和现代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覆盖的功能。在农村新社区建设方面,按照“政府支持、农民自愿、因地制宜、持续推进”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两分两换”(将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地换股、换租、增保障,推进集约经营,转换生产方式;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生产方式)工作,并创造性的探索出符合嘉善县实际的“两分两换集聚型”经验,推进“项目拆迁安置型、宅基地整理复垦型、自然正常翻建型、农村危旧房改造型”等五种模式。目前,全县启动了18个示范性新社区建设,15%的农户实施了农房改造,农居形态由相对分散向进规划点集聚转变,土地利用由户均占地较大向最大限度节约集约转变,推进模式由依靠农民自然翻建向政府引导激励集聚转变。
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为重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升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水平,嘉善县着力推进“三个全力”建设。一是全力实施“村庄整治”工程。以2024年开展第一轮村庄整治工程为起点,嘉善县投资30亿元,推进道路硬化、河道净化、环境洁化、民居美化、村庄绿化和综合服务设施配套等“五化一配套”的村庄整治工作。2024年重点围绕拓展村庄整治建设内涵、扩大整治覆盖面、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等内容启动了第二轮村庄整治工程。到2024年底,全县118个行政村实现了村庄整治全覆盖,群众受益面达到70%,有22个村建成了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二是全力推进关乎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嘉善县开展以“通村达组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道路“康庄”工程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全县通村公路硬化率达100%。投入8.8亿元推进以供水一体化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县城乡供水全覆盖。三是全力加快“生态县”建设。近年来,嘉善县共投入42.37亿元,开展省级生态县建设,建成5个全国环境优美镇,66个村完成生态村规划,45个村建成县级生态村,在嘉兴市首批建成省级生态县,农村整体消除了“脏乱差”的面貌。
几点启示
科学编制规划是前提。嘉善县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土地利用、城市建设、村镇(村庄)建设等规划衔接配套。同时,完善规划管理体系,强化规划权威,加强规划落实。
完善政策机制是基础。嘉善县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印发了涉及县乡财政体制、户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放手让区县(市)出台适应本地需要的政策,形成了多层次的政策框架。使得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县城和新市镇集中,把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嘉善县之所以在法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要的效果,就是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无论是在发展规模经营、劳动力转移,产权改革,还是公共服务的提供,都立足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得到实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勇于探索创新是关键。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新要求,也是一项新任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嘉善县工作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党建等各个领域,走出了一条符合嘉善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子,为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凝心聚力形合力是保障。嘉善县通过部门联镇挂村、百企结百村、“双文明双结对”、“双百共建”等做法,有效地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商业主等全社会的力量凝聚到了一起,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合力共建机制和整体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良好态势。
几点建议
目前,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刚刚启动,和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发展现状、工作进程和改革力度都还存在一定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种种挑战和深层次问题。但是,压力越大动力就会越大,担心越大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信心就会越大。因此,认真借鉴外地发展经验,做好当前的启动工作,谋划好未来全局,明确重点,突破难题,逐步推进,对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抓紧抓好实施方案编制。科学编制实施方案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应对统筹城乡各项实施方案全面梳理和细化分解,将统筹城乡总体实施方案,“五项改革”、“六个一体化”实施方案共“1+12”个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到统筹委各牵头负责的部门,加强调研,确保编制工作认真有效。加快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城乡金融体制改革等涉及统筹城乡发展关键问题的实施方案的制定,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促进加快发展的新理念、新办法,建立起一套指导全市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
稳步推进重点工作开展。“五项改革”是我市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重点和关键所在。特别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其他两项改革和“六个一体化”机制的实现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我市应重点把这“三项改革”作为当前统筹城乡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先期工程,采取有力措施全力突破。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界定是改革的基础。当前,我们应抓紧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加快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变。鼓励引导农民采取出租、入股、抵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城市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之间建立增减挂钩机制,加快推进农户集体资产所有权换股份,土地承包经营权换保障,宅基地及农房换住房,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存量,集中集约利用土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按照省市关于推进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有关精神,放宽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落户城镇农民的计划生育、子女入学、劳动就业、医疗养老等待遇与户籍脱钩,有序推进农民进城。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我市的社会保障工作已在全省全国有名有位,体系建设实现了无缝隙全覆盖,为建立“标准一致、形式多样、自主选择、转接顺畅、均衡覆盖”的新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应在现有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认真算帐对比,按照“缩小政策差距,加大融合力度”的思路,细致做好方案制订,在“广覆盖、提水平”上下功夫、出实招,力争在探索建立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在区域间、城乡间的转换机制方面再创路子。
科学指导和监测试点的运行。嘉善县走的就是一条“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路子。我们应认真学习借鉴,积极鼓励各试点区域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形成“百花齐放”的试点工作格局。目前,我市确定宝鸡高新区、蔡家坡开发区、凤县为市级试点区,25个乡镇、3个新城(新区、工业园区)、8个村作为县级试点区,从各领域、各层次开展了试点工作,这些试点发展基础、面临困难、突破重点都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应按照“全面统筹、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科学推进”的思路,及时掌握试点的运行动态和发展重点,善于发现典型,宣传好经验、好做法,以点带面,推动推广。鼓励试点县区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制定有利于统筹发展的好思路、好政策、好项目,有针对性的解决发展当中的实际问题,为全市全省创造好做法、好经验。
探索建立促进发展的保障机制。统筹城乡是目标,更是指导各项工作的方式方法。嘉善县就是紧扣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建立健全了统筹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机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因此,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应着眼于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使之机制化、制度化、常态化。鼓励各级干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可研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激发在实际工作中创造典型经验和成绩突出者的积极性,为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动力氛围。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