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1239680512-embed-人文素养讲座心得

最新文章

第一篇:1239680512-embed-人文素养讲座心得

人文素养讲座心得

徐汇中学 励霄虹

所谓人文,就是人的价值的首要意义,它包含了人与文两个方面,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对文化的关切。人文的意义首先是人学,是人的反观、自省和自审之学。人文的主题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本。人文素养是以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为其构成要素的人的素养,从本质上说,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教师的人文素养出于教师的社会角色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目标,也是教育人文性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定是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经师甚至名师。

3月2日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赵维平主讲“亚洲音乐的历史流动”拉开了徐汇区中学音乐学科人文素养研训课程的序幕,赵维平教授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从文化圈的视角来审视亚洲音乐的历史形成,对亚洲五大音乐文化圈(南亚印度文化圈、中国隋唐时期的文化圈、东亚汉字文化圈、东南亚及南洋文化圈、西亚文化圈)从文化触变的角度进行音乐比较。日本奈良文仓院的精美文物让我们的心情沉重不已: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音乐文化,却完好地保存在日本!这里究竟是文化传承的错位,还是我们背弃了自己的传统和审美习性,这些问题的提出值得我们在座的每个人深思。

3月16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悠远、苍劲的吟诵声从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2号楼201教室传出,这是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彭世强为全区中学音乐、艺术教师作了题为“高歌中华诗魂 心涌民族热血——古典诗词吟诵唱”的培训讲座。彭老师饱含对中国文化的深情,站在中华文化传承的高度,豪无保留地向教师们传授了古典诗词诵读、吟读、唱读等表现方法,将自己近十年学习、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中华文化面临的三次挑战;一首首古典诗词的生动演绎;各地老学者的吟、诵、唱;结合当代审美的体验学习„„彭老师培训讲座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民族精神教育课,补上了不可或缺的人文素养。

3月30日下午,再次聆听上海音乐学院赵维平教授的“敦煌艺术”专题讲座。讲座主要就敦煌的艺术起源、历史沿革、乐器分类、文化交流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讲解,受益匪浅。敦煌历经了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敦煌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敦煌音乐从南北朝开始已经流行了一千余年;在其流传的漫长历程中,先后出现过许多著名演奏家和著名作品。敦煌音乐代表了中国汉唐时期音乐的最高水平。对敦煌艺术的学习,使我对祖国的传统器乐发展有所了解;也让我感受到沧桑历史能够磨灭朝代的印迹,却带不走音乐赐予人民的欢乐!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一次次精彩的讲座告诉我人文素养不是天生就能形成的,教师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身人文修炼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自身必须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水平。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背靠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中汲取营养,提高人文素养,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第二篇:人文素养讲座

人文素养讲座

人文素养心得体会

时间像流水一样飞快的流淌着,转眼间,本学期已接近尾声。人文素养讲座的上课时间已经结束,但是,人文精神没有结束,在继续着。余老师精彩的讲解,使我懂得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余老师在这学期讲座当中谈到,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对物质、科学、技术的顶礼,对竞争的膜拜,导致不平等的存在,随之而来的是以往上爬,成为“成功者”为目标的精英教育,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泛滥,从而形成生态环境的危机,精神、道德的危机,教育的危机,有可能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腐蚀与毁灭。余老师还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来自儒、释、道三家,道教主要追求长生不死,重养生。儒家重修身,讲修齐治平,其思想对于提升道德水准和人生境界有重要作用。佛家主治心,在调适心理、培养人生智慧方面具有丰富而深刻思想资源。儒家的人文精神和佛家的人生智慧对于提升当下人们的人文素养多有助益。对于传统儒家的思想,张岱年先生把它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这个概括大体上说是对的,但我觉得还可以把它系统化或体系化。因为儒家思想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人”,其逻辑演进可以归结为:一,何为人;二,怎样做人;三,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记得余老师讲过佛家的“智慧”,在这节课中拓宽了我们对佛教与其他宗教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佛教特别注重智慧,智慧甚至可以说是佛法的第一要素。佛教传到中国,逐渐被中国化,这种中国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儒学化、心性化,印度佛教的般若智慧逐渐转变为中国佛教的“心法智慧”。而这种心法智慧对于调整心态、化解心结、提升心境,培养一种健康的心理,从而实现一种智慧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禅宗思想是这种心法智慧的体现者。禅宗典籍里有许多故事和诗偈,句句直指人心,颇能启迪心智。有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般人经常会把不必要的事情堆在心里,压的自己喘不过气,偈中说的就是让我们把不必要的事情放下,不必庸人自扰,要有平常心。

我们要学习和体悟人文知识,养成“清风亮节”和“超然物外”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不仅是只有中国几大家的思想及体系,更重要的是,人文知识是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相对应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人文知识是一个人优良的知识结构必需之要素,是一个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必备之条件,是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古往今来,真正称得上“大家”或“大师”的人,无不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在这些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丰富的人文知识的学习和领悟中,人们会思考“人的本质是什么?”、“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的价值体现在何处”等无确定答案但却有重大意义的问题;才能知道什么是人类的幸福、什么是人类的痛苦,怎么样化痛苦为幸福;才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环境的熏陶,校园文化折射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和行为风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大影响。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校园浓厚的人文氛围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各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节、读书沙龙、诗会、报社、表演团等形式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交流情感、学习互动,通过一定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文情怀;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挖掘环境育人资源,如建设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美化校园环境,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在不知不觉中升华精神,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

随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影响,其他国家与我国的交流日趋频繁多样,必须与时俱进,完善我们大学生的心智、培养我们高尚情操、塑造我们的崇高品格,使自己能多方面理解社会,健康地发展自己,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成为有信仰有灵魂的人,这是时代在新时期对我们的要求,更使我们的使命。

第三篇:人文讲座心得

人文科技讲座心得

在四年大学生涯中听了很多讲座,现在就人文与科技讲座谈谈自己的心得。

科学和人文确实是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着的领域,它们代表着人类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精神。人文精神,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主体精神。主体精神的核心就是把人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换言之,把人看作一切价值的中心,把人看作价值的创造者,甚至看作整个宇宙的中心。总之,在人文精神的视野中,人的尊严高于一切。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艺术精神,亦即诗意的精神。这种精神以想象为其主要特点。就此而言,它不仅不求实、求真,相反还要有意逃避真实,因为真实的往往是丑陋的。人文精神就是多元精神。它追求人的多元化发展,主张每个人都应当是有个性的,在此意义上常常发展为个人主义。多元精神坚持价值和意义的多样性,反对统一化、普遍化的要求。人文精神有追求永恒价值的倾向。人文精神有超出目前的状况、不计较当前的得失──尤其是物质利益得失而为信仰、目标或价值而献身的倾向。人文精神往往具有非理性的特点。人文精神所追求的不是精确化,而是模糊。学精神,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实证精神。科学精神也就是理性精神、逻辑精神。理性的本质就是符合逻辑和规律,就是要有可控制性,就是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活动,而科学最严格地体现了这一点。科学必须成体系,必须具有严格的逻辑自恰性,必须精确等等,这些都是理性特征的体现。科学的实证精神有着如此的特征:真实,与虚假相反。它只关心我们的智慧能及的事物,而不关心那些能力不及的、神秘的事物,比如神等事物。有用,与无用相对。在他看来,一切健全的思辨和智慧,必定是为了改善我们个人或集体的现实状况,即必定是为了某种有用的目的,人们决不会去进行毫无用处的思辨。肯定、确定性,与犹疑相对立。在这种精神中,任何知识都是确定的,明明白白的,因而不会引起争论和疑惑。这是科学所竭力追求的目标。精确,与模糊相对。这种精确,是由于它只关心现象的、我们能够确认、能够检验的事物,只关心对我们有用的事物。在这个范围内,我们有精确的知识,它不关心超验的东西。组织,与破坏相对。实证哲学是建设性的,它不像旧哲学那样,只是批判,而没有建设。相对,与绝对相对。在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很多误解。这些误解导致了人们对科学和人文的不公正态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仅有其中的一种是不行的,只有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才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所以,想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来代替另一种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只有在另一种那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

当代大学生应该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建设工作已取得了长足进展,国内的一些高校在这一领域更是做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我校作为一所有着优良传统的重点学府,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科学工作者的重任。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科学怎样的态度,如何结合人文教育深化科学精神培养,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以致用,并在未来的工作中创造出有价值的新概念、新体系、新方法,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紧迫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科学观是高等教育的基石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从事“科学”的人。但在有些人心目中,科学技术是由科学家们和工程师们研究、发明的,具有某种呼风唤雨般的神奇功效的东西。这种被泛化、神圣化的科学,削弱、模糊了认识世界的专职。它盲从于科学权威而离开了文化之根,只是接受来自西方体系化教科书里既定的知识、原理、成果、结论,而不是人们探索的过程。中国社会接受科学之后,科学更大程度上被作为一种为单纯的功利目标服务的工具,只是机械地学习、引进、模仿、消化、吸收,导致无法走到世界科技的最前沿。真正超越功利目的的科学精神至今没有在中国扎下根来。
当我们只是注重于科学结论本身,那么科学精神始终外在于社会文化体系的表层。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学校重视现成知识技艺的灌输和训练,而不关心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教学体系上,工科专业在功能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口径上精打细算,学生也希望学那些就业容易、有“钱”途的专业,只学那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原理和结论,而缺乏一定的基础理论。在这样的科学文化氛围中,科学研究缺乏深入开展基础探索的兴趣和动力,专业人士乐于重复有限的科学事实,而缺乏有想象力的大胆假设和艰辛论证,从而导致没有创造性的科学追求。
由此看来,对科学的重视和普及,有些人是建立在对科学的迷信上,要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充当原理、结论、规范、标准,是一种教条,凡是科学说什么,教科书说什么,科学家说什么,你一信就灵,只求能管用就行,至于它怎么来的,本身有什么奥妙,都不重要。中国学生去美国,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远比那里的同龄人多,就因为走了教科书的捷径。但是,他们缺少独立思考的体验,没有无数试错性的游戏,没有个人化的即兴探索,独立工作、探索创新的能力远不及别人。
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培养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科学观是尤为重要的。我们要培养学生反对知识迷信、科学崇拜、科学主义、教科书主义,建立为求知而求知,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理论敢怀疑、敢探索、敢想象的态度,而不是对科学顶礼膜拜,奉之为遵守客观规律的迷信。创新思维扎根于文化修养
现代科学教育的典型特征是以教科书为教学依据,所有人接受同样的知识体系。教科书是现代教育中最有效的学习工具,它是经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只要从头到尾接受它的灌输,循序渐进,就可以全面而完整地掌握这个学科。但是,人们在把握以先辈们的智慧荟萃成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常常忘记了它的反面:因为省略了这个学科漫长的发展过程,把人们在生生不息的探索过程中的不同思路、不同表达方式、还有不完善或错误统统去掉了,留下来的虽然是目前为止这个领域里最正确的知识,但它的生命却凝固了。人们通过教科书掌握知识、应付考试,用它解决具体问题,但人们也被它禁锢了思想,把它当成真理的标准,难以发现它所有的缺陷,就导致难以永远走出它的思维框架。
克服教科书教育的缺陷,一方面要从课程教学本身着手,课程应当更多,增加个人的选择余地;上课应当更多对话,更多的思考;教科书应当多一些学科历史,多一些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多一些问题,包括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从课程之外着手,学校不仅是上课的地方,还是自修、研究、对话、交流、游戏、实践的园地。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现实,但教育不是由过去或今天的教科书去规定、控制和支配明天,而是昨天、今天和明天对话。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扩散和推广,也是文化的创造和再生。科学精神立足于特定的哲学、信念,并依托广泛的文学、艺术修养,专业研究不是科学探索的全部内容。科学创造力的源泉在于广泛的文化修养,其中主要是人文修养,而不是单纯的科学知识本身。任何学科,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是通向自由的阶梯。一切思想在它最终的状态下是一致的,共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最深处是一体的。活生生的科学精神浸透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的信仰、好奇、直觉、想象、联想、试错以及执著精神的产物。科学的每一重大发展都与非科学的滋养有关。哲学构成各种文化形式、各门学科内在的思想基石。文学和艺术给科学以想象和灵感,活生生的思想史给科学以自我认识和定位的镜子。宗教是科学想象力的重要源泉,当然这宗教是摆脱了原始巫术、迷信的高级精神信仰。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真正的科学大师都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有很高的素养的根本道理。总之,在高等教育中,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是战胜“科学迷信”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然选择。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教师更要重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必须明确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倡导科学精神、道德素质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第四篇:人文素养培训心得

教师人文素养心得

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人们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甚高,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教师的学识多少,人格好坏,修养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我所理解的教师人文素养的构成主要有: 强烈的职业认同感。教师要有职业认同感,这是教师人文素养构成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一点,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也是认识自身价值的前提。因为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对教育事业抱有执着的追求,才能摆脱名利的困扰,坚定自己的选择,在当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环境中保持一颗平常心,甘于寂寞,甘为人梯,才能在平凡而伟大的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寻找到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意义。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教师对它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需要的是以献身教育为荣、为乐的思想情怀,教师只要有了这些,就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一朝聆教诲,终身铭师德”。教师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教师的学识多少,人格好坏,修养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因此,我认为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首先要培养教师强烈的职业认同感,这是教师人文素养构成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也是认识自身价值的前提。因为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会视教书育人为己任,才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科学文化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育紧密结合,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践行“两纲”精神,才能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其次,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把学生当作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善于鼓励学生,关注他们的未来,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师爱与智慧的阳光。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而且是‘常流水’”。作为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是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另外,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以外,要广泛涉及与本专业有关或对自己的素质提高有积极作用的各方面技能。只有这样,我们在进行教育时,才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教师对社会的新知识、新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使学生能在教师的身上学到更多除了书本以外比科学知识更有实际意义的本领,从而激发学生对各方面技能掌握的兴趣,真正达到全面发展。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不过,现在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然,教师不是圣人,也应该允许犯错误,允许有自己的脾气,可是,身为人师,我们的言行举止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尤其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学生对于教师的人格要求,可能超过对任何人,而人文素养是人格魅力的重要表征。很难想象:一位素养不高的教师,会是一位拥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会成为学生所爱戴的教师?一位不受学生爱戴的教师,能够管理好班级?能够影响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人文素养外在表现为人格魅力——即一个人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行为上果敢、作风上的刚毅等所产生的感召力量。

美一教育家花了40年时间,收集了9万份学生来信,概括出作为一个好教师的12种素质,包括: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内的每个人,仁慈和宽容;耐性,兴趣广泛,良好的品性,良好仪表,公正、幽默感,对个人的关注、坦率,有方法。这集中反映出受欢迎的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情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我国现阶段,有人提出教师的人文素养除了具有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热爱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外,还应该注重“五心”修养。“诚心”是“五心”修养的基础修养。“精心”,是要求教师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做到不讨厌一个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安心”是敬业爱岗的前提条件。“恒心”是为人师表的长期要求。“雄心”是成就事业的心理品质。教师也需要雄心壮志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在不断创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从而担负起实施人文关怀的重任。传授知识,自然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但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责任。目前,为数不少的教育从业者还未意识到,教师作为施教者,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往往成为孩子一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健康人格。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敬的人,是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素养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有了这样的“心心相印”,学生的人格的成长会在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的教师的影响下,逐步成熟与完善起来,而学生的人格的完善,是一切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基础。

而长期以来,由于我们习惯于把学生看着是一个“认知体”,把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扩展学生的知识内涵作为基本目标,重思想教化而忽视生活情趣,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无视表达热情。因而导致许多学生缺乏一定的公德意识和人文关怀意识,在校内和校外呈现“两面人”现象。而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实际上是一种灵魂的缺失,它容易使人迷失自我。因此,追寻人文精神的回归,是我们教育的当务之急,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与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完善。

一位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肯定是一位有抱负有追求的教师,往往呈现出人格形象完整,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性格坚毅,乐观向上,作风严谨,给人以力量感。在他教育与影响下的学生,必会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加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这样会自觉不自觉的树立远大的目标。反之,一个没有深厚人文素养,举止猥琐,语言粗俗,庸俗无聊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个没有恒久引力与缺少人格魅力的教师。历史上的杨昌济之于毛泽东,闻一多之于臧克家,沈从文之于汪曾祺,鲁迅之于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这些伟大的教师,永远会让他们的同样伟大的学生铭记不忘,学生的成功为这些伟大的精神导师的人生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因为,教师的追求与抱负已经深深的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指标;教师的努力与成功,激励他们的学生追求更远大的目标与成功。

中学阶段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表现的比较单纯,情绪化比较重,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影响力从哪里来,以前的师道尊严,可能很难约束现在的个性化强的中学生了。而在这方面研究颇为深入的可能要算河北省著名的衡水中学了,他们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了长期研究后发现:一个学生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好坏,与他是否喜欢教这门功课的教师相关。他们对学生进行了跟踪,发现学生往往因为不喜欢某一老师而不喜欢他所教的课,许多学习上偏科的学生都能从此找到原因。衡水中学领导者慢慢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的师德状况、人格水平是他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能力固然很重要,人格修为同样很重要。衡水中学校长李金池用了一个函数式来表达教师人格修为与教学能力、教育观念以及二者与教师的“教育力”之间的关系:y=kx。因变量y表示教师的教育力,系数k表示教师的人格修为,自变量x表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观念等。其实,这里所谓的“教育力”,最终还是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些,而这一切还是取决于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与监督者,教师的行为举止与爱好习惯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依据个人的理解,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表现在向学生指出应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即具体的学习习惯;二是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习惯的形成。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作为榜样被学生所模仿,并以潜移默化地方式发生作用。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或模仿,可以抽象出榜样的行为特征,形成规则,并通过对这些规则的重新组织,形成全新的行为。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首先考虑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识,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识如何,直接制约着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其次教师所提出的要求、监督和评价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快慢产生影响。再次教师自身的形象作用。如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集中反映了教师的精神风貌,它包括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认知策略、对学生的态度及其教师的主观追求等。拥有独特的教学风格的教师,在学生中自然拥有较强的影响力,这样,教师的正确要求就容易化为学生的行动。

由此,我们呼唤教师的儒雅风度,寻求精心打造富有人文素养的教师形象思路,最大可能的挖掘教育资源,为了学生的健康心理的成长与完善,作出我们作为教师的最细致、最全面、最合乎教育规律与学生心理成长规律的努力。

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心得

上周六,我校开展了一项“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在这次培训中,我校荣幸地邀请到了武陟县实验中学教科研室主任范通战老师。听了范通战老师的“《西游记》中的教育智慧”这一课,我获益匪浅。

范老师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具备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包括赤诚的爱国心、敢于追求梦想的执著心、纯真的博爱心、严格的自律心。一个老师,只有拥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才会热爱他的工作。只有拥有一颗纯真的博爱心,才会热爱他的学生。只有拥有一颗执著心,才能耐得住寂寞认真工作。只有拥有一颗严于自律的心,才能正确的指引学生。什么是“师范”?启功先生说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才是师范的真谛。所以,一个老师,不仅要具有精炼的业务素质,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成为一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合格教师。

其次,还应具备精炼的业务素养。教师最大的价值在那里?教师的价值在讲台。只有一位学养深厚,术业专心,深谙教育之道,有精湛的教育教学技巧的老师,才能发挥出他最大的价值。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传授知识解答疑惑。怎样才能更好的传授知识呢,当然是具有精炼的业务素质。只要这个老师学识渊博,胸罗万象,讲功超凡,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想教不好学生都难。

再次,教师应该不满足现状,有远大的理想。很多老师认为,自己成为正式教师,就好像端上了铁饭碗,不思进取。每天一杯茶一张报的在学校混日子,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心理呢?这就需要教师树立远大的理想,比如,我要成为像魏书生一样的名师,我要把我的学生都送上名校„„理想,就像是茫茫黑夜里的灯塔,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只有我们拥有了理想,我们才会不断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地奋斗。我相信,当我们实现自己目标的时候,心里会是何等的骄傲与欣慰啊。

最后,教师要勤志笃学,倾心实践。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己困。一个老师只有勤志笃学,活到老学到老,让自己的知识常新,不断地吸取别人的经验,才能迎刃而解地解决教学中遇见的各种问题。基础有了,经验有了,那么就该倾心实践了。毕竟教师不是哲学家,只需坐在那里动脑筋想想就可以了,还需要认真实践。教师的价值在讲台,而不是在办公室。一个人,品德再高尚,学识再渊博,教案备得再好,讲不好一节课,一切都是白搭。因此,倾心实践对于一个老师来说也至关重要。

以上是我这次参加教师专业化培训的心得体会,只要我们将这些体会倾心实践,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走的更远更好。

第五篇:六小龄童人文讲座心得

今天去了六小龄童的亲临演讲,感触很深。这是一次自然珍贵的,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传授。他带领在场二千多一起人品读西游文化,并结合他个人的人生经历点出了朴实的人生真经。这——是难忘的一课。

我从小就十分喜欢孙悟空,听着真的可笑直白,但这就是事实。敬佩他身上那种反抗精神,西游反复看,每次却都像第一次看。

美猴王对中国人的影响可谓深矣。我不知是否每个人都能真正读懂孙悟空,但至少我可以不止口头的对他竖起大拇指。他教会了我说“不!”,给了我敢于向非正义 的事情挑战。我说过头了么,也许一个90后的女孩子根被谈不上什么正义非正义,反抗不反抗。但是,生在和平时代,其中潜藏的邪恶与黑暗是更加可怕的,因为 他们被隐藏的太好。

我不能像孙悟空一样有着超凡的本领。但我相信吴承恩在赋予它一项项令人不可思议的本事时,所要让人们产生的,绝不是对他想象力的钦佩和对那种超自然的本领 的幻想。那,是一次次对封建制度,对邪恶势力的示威,警告!世界无奇不有,黑暗会吸吮人类的勇气与良知,但总会有你意想不到的力量来将你驱走!这,便是七 十二变,筋斗云,救命毫毛的真谛!

汶川地震,六小龄童亲临灾区,那里有着他的西游记忆。我也去过四川,九寨沟等景区都有西游记拍摄的影子。为了拍摄西游,他们走遍了祖国各地,如今,面对眼 前的灾难,怎能不被触动而心生哀恸?!一个孩子对他说:“章爷爷,我们被压在底下好久最后都没死,你知道问什么么?因为我们想孙悟空被压在山下五百年都好 好的,我们更不能死了!”

这是猴王精神对孩子们的力量——挽救生命的力量!

拍戏经历,一路走来,他经历了三味真火的真正燃烧,冒过被炸弹差点炸死的危险,塑造了活生生的齐天大圣。从他讲的经历中,我看到了一位美猴王背后“伤痕累 累”的六小龄童,不过却英姿飒爽,气度非凡。谈到现代演员们“眼药水之泪”,他深表无奈无不满。“那是欺骗观众!”他说。这一点也不过分。如今演员们的高 片酬,流出真实的情感之泪,那些化学液体完全是对表演艺术的亵渎!我有时对一本书中的人物去想去分析,或是设身去表演,都会不自觉的流出泪水,难道现代的 演员都是舞台上的衣服架凭什么而转?就凭几瓶眼药水么?那样谁不能去演,你没有将身心融入到角色中,从眼里流出的化学试剂就能够证明你的实力么?

不过,这就是演员,和艺术家的区别吧。

玄奘取经,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取经译经传经。但却没有人能比他做得更好。对此,六小龄童告诉我们,我们每人都在取经,人生做事不求多,只求能做好一件事,别人行,我好;别人好,我精;别人精,我绝;别人绝,我化!化,乃化境,为人生最高境界。

我要说,玄奘做到了,六小龄童,你也做到了。美猴王孙悟空的灵魂已经融入了你的身体里,连骨髓都占据了,你的每一个神态,都逃脱不了他的影子。

最后,一个时尚的飞吻给了我们一个突然的告别,显示了这位艺术大师的幽默与热情。被庞大的人流涌下了舞台。但今天,我收获太多,不敢再度奢求什么。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