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河北省发展分析

最新文章

第一篇:河北省发展分析

河北是我国重要粮棉产区。现有耕地619.9万公顷,大部分的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但各地耕作制差异很大。全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薯类等。经济作物以棉花最重要,本省是我国重要产棉基地。邢台、邯郸素称“冀南棉海”。此外,油料、麻类、甜菜、烟叶也重要,与棉花合为本省五大经济作物。畜牧业是本省仅次于耕作业的重要农业部门。河北还是我国重要渔区之一,以沿海渔业为主,唐山秦皇岛是主要中心。本省盛产栗、杏、柿、梨等果品。主要煤矿有开滦、井陉、峰峰等多处,产品部分输出国外。电力工业以火电为主,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组成了河北南网,还参加组成京津唐电力网(即河北北网,含省内的张家口、承德、唐山、廊坊、秦皇岛及京津)。传统手工业品有曲阳石雕、马鞍、易水砚等。2024年全省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024.1亿元,同比增长10.6%,完成年初收入计划的9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66.2亿元,同比增长12.5%,超过年初收入预算5%。2024年,全省税收收入完成839.3亿元,同比增长12.1%,超过年初收入预算1%,主要是营业税和其他地方税超收;非税收入完成226.9亿元,同比增长14.2%,超过年初收入预算22.7%。2024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170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第二篇:关于河北省大农业的发展思路分析

所谓大农业,从横的方面讲,包括农、林、牧、副、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的方面讲,应包括各种农产品加工业以及运输、销售等有关的服务业,把从生产到加工以及销售的全过程,作为整个产业链来看待。“三农”问题,即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我省在发展大农业的前进道路上,必须充分认识与解决“三农”问题,妥善处理“三农”关系,以巩固、稳定和发展当前的大好形势。

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增收问题。

做好“三农”工作,关键是要解决好发展问题,重点是持续提高农民收入。

(一)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我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农民收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减幅度,从河北省的情况看,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价格的调整,对农民增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农产品增产与农民增收正相关性减弱。在卖方市场时期,由于农产品短缺,农民收入与农产品增产呈显著的正相关互动,增产越多,收入越多,增收越快。进入买方市场后,由于供大于求,出现了增产多增收少,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问题。三是农民增收途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省在发展大农业战略的过程中,农民由单一的种植业向二、三产业和农业内部的林、牧、副、渔等产业方向发展,使增收手段增多,增收途径变宽。

(二)目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农业及农业外部。

一是工业化水平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了大量要素积累,加工原料、剩余劳动力等。但我省工业化进程还未完成,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二是城镇化水平低。近年来,我省城镇化进程加快,全市已有两个县级市和两个县级区,但农村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一些县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是乡村型的,仍需加快城镇化进程。三是农民的非农化程度低。我国农业的GDP已下降到总量的15%,而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6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所以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要比先行工业化国家付出更大的努力。所以农村的非农化程度低是制约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症结。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加快农业发展,必须把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转到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培育新兴支柱产业,调整优化区域结构。

要立足构建合理的区域经济布局,培育新兴支柱产业,从根本上解决低水平重复的产业趋同、产品趋同问题。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加快工农对接、城乡联动,重点发展以绿色食品和优质肉蛋奶为主的高效种养业。

(二)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突出重点,加快骨干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经营主体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多层次多形式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三)大力发展畜牧业,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发展畜牧业,促进农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间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粮食优势,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为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在继续发展养猪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加快新品种开发,积极培育和发展专业化饲养规模,建设高标准牧业生产基地。

(四)积极发展民营经济,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

个体私营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潜力很大的增长点。通过政策扶持,调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积极性;指导个体私营企业选准产业方向和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五)多途径转移剩余劳动力,调整优化就业结构。

教育农民转变“唯粮是农”的传统观念,积极进入畜牧业、多种经营和二、三产业,扩宽生产领域。加强农民专业技术培训,为转向非农产业创造条件。

(六)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优化企业结构。

入世后,面对国外发达的农业产业体系的冲击,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必须尽快做出调整,着力构建先进、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当务之急是要加大政策力度,推进农业和农村的各类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区域、优势企业、优势农户和优势科技集中,以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竞争力的提高。

三、增加农民收入,富裕农民,繁荣农村,根本出路在于加速推进“三农”裂变。

(一)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

从河北省农业总体发展趋势看,种植业由传统的粗放经营向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农业内部畜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主体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经营转向主要畜牧业和非农产业

第三篇:河北省服务业发展滞后成因分析

河北省服务业发展滞后成因分析

2024-12-23 14:55文章来源:河北商务编辑部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服务业比重随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经济和提高竞争力将更加倚重于服务业。河北省是经济大省,但服务业发展比较落后,因此,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全面振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一、滞后表现

近年来,河北省服务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发展速度明显快于整体经济,增加值从1978年的38.48亿元扩大到2024年的2763.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6年间增长了21.5倍,年均增长12.7%。同期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83.1亿元增加到8836.9亿元,增长了12.3倍,年均增长10.5%。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3%,比1978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1978年,全省服务业就业人员仅有194.95万人,2024年底达到911.12万人,就业比重由9.2%提高到25.9%,26年上升了16.7个百分点,比第二次产业快2.4个百分点。

但横向比较看,河北省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度不高

1978—2024年的26年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虽快于整体经济增长速度,但先快后慢的发展态势使其领先优势逐步丧失,对整体经济增长由“上拉式”转为“平拉式”。“七五”时期服务业年均增速比生产总值高4.6个百分点,“八五”时期高2.9个百分点,“九五”以来基本持平。今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9%,反而低于全省生产总值0.2个百分点。

服务业对税收增长贡献不大,服务业税收在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不足30%,而且服务业税收的80%多来自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等传统行业,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快,证券业、其他金融业、计算机软件及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税收为负增长。由于服务业提供的是地方税收,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发展滞后于第二产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基本上稳定在30-35%的低水平区间,这有悖于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一般规律和客观要求。“九五”以来,服务业增长速度落后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十五”前四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9%,比第二产业增加值低1.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2024年的33.5%下降到2024年的31.3%,而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由50.3%提高到53.2%。今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第二产业低2.5个百分点。

(三)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4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3%,不仅与60.7%的世界平均水平差距甚远,也明显落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37%的平均水平,比31.9%的全国平均水平落后0.6个百分点,在31个省市区中仅高于河南与黑龙江两省,居第29位,与最高的北京市相差28.7个百分点。与周边其他省份相比,比天津市低12个百分点,比辽宁低9.8个百分点,比山东、山西、内蒙古分别低0.9个百分点;比东部沿海省份平均水平低6.7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比重为25.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6%,仅高于河南、云南两省,居全国第29位,与最高的北京相差40.8个百分点。

(四)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当今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越来越体现新经济的特征,即知识创新的动力作用得到强化,以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的新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逐步提高。而河北省服务业内部结构中,传统产业比重偏高,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业发展不足。2024年,河北省服务业增加值居全国第7位,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

两大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26.2%和24.9%,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13位;而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分别占8.4%和5.6%,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科技、居民服务业等行业在内的其他行业仅占34.9%,分别居全国第19位、25位和19位。

此外,区域发展不够协调。总体上看,南厢地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偏低,2024年为31.3%,比一线地区低3.7个百分点;城乡差距较大,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为4.1、人均消费支出比为3.2,农村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与发展环境方面,在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的差距更为明显。落后地区和薄弱环节拖累全省服务业发展的脚步。

二、制约因素

导致河北省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问题,也有客观上的问题;既有共性的问题,也有河北省自身发展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需要长期关注,逐步解决。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的制约

从产业结构看,河北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工业大省。从经济发展的阶段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由消费结构升级(以住房、汽车为主要标志)引发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有明显的重化工业特征,即机械工业、钢铁工业和化工工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三大高增长产业群。河北省矿产资源相对丰富,探明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有48种,一次能源生产量高达5998万吨标煤;受资源禀赋的影响,河北省产业结构偏重,以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医药、建筑建材等“十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带有明显的重化工特征,客观上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导致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增长的依赖性较强,结构调整侧重于第二产业内部优化升级,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二)消费需求不足的制约

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服务业规模扩张。从生产角度看,由于缺乏好的投资项目,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不足。近年来河北金融机构存贷差迅速扩大,2024年达3098亿元,比2024年增加2250亿元。从生活消费需求看,河北省最终消费率只有42.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6个百分点,2024—2024年,居民消费水平仅提高了48.4%。目前河北省居民主流消费还处于升级前的准备阶段,特别是面临日益突出的就业压力和居高不下的教育、医疗、交通等服务项目支出,消费意愿更加谨慎,食品、衣着、居住和一些强制性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上升,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比重下降。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819.18元,其中前者比重为59.8%,后者为40.2%,分别比“九五”末上升、下降了3个百分点。农民消费水平低,人均消费支出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1.5%。

(三)投入不足的制约

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投资的强力支撑,通过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服务业的科学技术含量,才能促进服务业的稳定、快速发展。而河北省服务业长期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发展后劲和发展潜力向现实需求的转化进程,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是:

第一,服务业投资比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中下游水平。河北省是固定资产投资大省,202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全国居第5位,其中服务业投资额1627.5亿元,居第9位,但服务业投资比重仅为50.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5个百分点,居全国24位。

第二,服务业投资增速低于全社会投资,比重逐年下降。2024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九五”末增长67.1%,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低8.9个百分点。“十五”前四年,全省服务业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5194.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3.2%,2024—2024年比重分别为58.0%、55.5%、51.9%和50.1%。

第三,服务业投资结构不合理。2024年,“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分别占服务业投资额的36.3%和16.7%,其他10个行业仅占47.1%,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4个行业投资额下降,批发零售贸易业等6个行业投资比重下降。

(四)城市化水平的制约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即意味着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加速,产业和人口主要向大中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24年,河北省人均GDP为1568美元,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期。但目前河北省城市化仅为35.8%,比全国平均水平(41.8%)落后6个百分点,城市带动辐射能力不强,中等城市数量偏少,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水平不高,服务业发展缺乏载体支撑和需求基础。

(五)开放水平的制约

河北省服务业对外开放时间晚,开放程度相对较低,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服务业累计直接利用外资不足20亿美元,在东部沿海省份中位居下游。2024年,全省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额2亿美元,比上年仅增长0.7%,分别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速低18.2和55.5个百分点,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比重仅为12.4%。年末实有服务业三资企业492个,其中投产企业168个,分别占全省的13.1%

和9.2%。已有外商投资中,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房地产和商贸餐饮业领域。

(六)体制机制的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型服务业发展相对充分,供求基本平衡或供大于求,而非市场型的服务业(包括垄断性服务行业、事业性服务行业、公共服务行业)改革滞后,长期以来处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事企不分、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不分的状态,服务业成为三次产业中垄断性经营和限制性经营最多的领域,政府垄断资源与市场门槛过高等问题大量存在,很多领域民营资本仍然无法进入,导致产业化程度较低。同时,市场化程度偏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难以有效发挥,面临的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管理体制等问题制约较多,限制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服务业发展中一些歧视性和限制性政策措施仍未完全消除,突出表现在服务业企业在用电、用水、用地、用气价格明显偏高,与中央提出的“把服务业放在与农业、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的要求不相符。

(七)人才科技的制约

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但河北省人才缺乏,科技活动投入明显不足。2024年,全省科技活动人员11.5万人,仅占全国的3.3%,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42.5亿元,占全国的2.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0.48%,比全国低0.96个百分点。

(八)收入水平的制约

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居全国第17位和第10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6%,与经济大省的地位很不协调。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九五”末增长了73.6%(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5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仅分别增长40.5%和27.9%,其中农民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0%。居民储蓄倾向较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逐年攀升,2024年底达到6207.5亿元,比“九五”末增长了56.9%。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统计因素。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经常性的服务业统计制度,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统计口径不统一,致使现有数据难以反映服务业发展的真实状况。如从业人员统计,现有统计口径主要包括国有和集体单位的正式职工,大量的临时就业、弹性就业、自由职业和民营单位就业漏统严重。

三、对策建议

根据库兹涅茨产业结构理论,一个国家和地区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后,将是服务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经济快速增长,需求稳步提升,改革不断深化,开放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河北省的服务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期。为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结构调整这一主线,积极落实《河北省服务业振兴计划》,扫清发展障碍,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全面振兴服务业,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全省服务业发展规模、水平、结构、效益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步伐、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转变思想,加快改革,提高“三化”水平

要正确认识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关系,坚持二、三产业发展并举,加快解决服务业发展“短腿”现象。要强化政府的规划与调控职能,提高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水平。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打破行政垄

断和行政干预,建立健全服务价格的市场决定机制,鼓励竞争,改变部分行业凭借垄断地位攫取超额利润的不合理现象,提高服务产品的供给效率;进一步细化社会分工,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变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确立服务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提高产业化水平;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规范行业管理,充分开发省内省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强交流与合作,提升服务业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外对外开放水平。

(二)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加强引导,加速潜在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变。要发挥好资源优势。利用内环京津、外环渤海的区位条件,发挥劳动力优势和京津市场优势,扩大劳动密集型服务产品的供给与输出,缓解就业压力;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旅游业,带动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要发挥好基础设施优势,河北省交通通讯优势突出,货物周转量、邮电业务总量、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上网人数、本地电话年末用户等主要指标均在全国名列前茂,要充分利用大中城市交通枢纽的作用和沿海城市港口的便利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一批大型物流项目。

(三)突出重点,优化结构,促进协调发展

要充分利用业已形成的较为完整的服务业体系,加快结构优化调整,改变河北省服务业发展不完善、不规范、不协调的现状,以满足社会对服务产品多样化的需要。

——存量要调强*。从区域经济比较看,应继续巩固传统服务业的发展优势,跨行业、跨产业、跨部门整合基础设施和资源,优化组织结构,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和产业聚集水平,推动现代物流、商贸批发、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会展、住宿餐饮、房地产等行业向规模化经营迈进,提升区域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实力,依托曹妃甸开放开发,把河北建成环渤海经济圈的大型物流枢纽。

——增量要调优。要加大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外资、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扩大项目规模,加强薄弱环节,提高集约化水平和科技含量。落实科教兴冀战略,加大培养和吸引人才的力度,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发展活力。要增强基础性服务业保障能力,用新技术改造通信、信息咨询、金融等传统服务领域,为中介咨询、网络传媒、信息服务、远程教育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创造条件。以满足居民家庭需求为目标,拓展和完善社区服务业,推进社区服务的专业化。

(四)加快城镇建设,增强聚力,拓宽发展空间

人口聚集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人口的聚集为服务业发展创造需求基础。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结构,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规模结构,而农村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服务业的需求较小,因此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出城市、县镇和乡村梯度分布的特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城市化战略决定》的总体部署,加快河北省城镇体系建设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开发新的服务领域,提高城镇聚集能力,提高城市和特色县域经济实力,带动城镇服务业快速发展,强化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五)增加收入,缩小差距,增强消费能力

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而服务业是直接提供消费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只有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不断增加居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提高主流消费水平和质量,才能实现服务需求逐步增长,供给有效扩大的良性发展。

加快服务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只要统筹规划,协调实施,服务业必将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河北省服务业内部结构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024年两个行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6.2%和2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第2位和13位,区位商分别为1.49和1.08。

第四篇:浅谈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

浅谈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

摘要: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关键部分, 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地处河北的农村信用社又有着与其他省份相区别的优势因素和不足之处。就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制约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因素。本文描述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了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现状;优势;需要解决问题;对策和建议

一引言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关键部分, 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地处河北的农村信用社又有着与其他省份相区别的优势因素和不足之处。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是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主管的地方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服务“三农”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宗旨,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是河北省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河北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效果明显,“支农服务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发挥,对改善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解决“三农”问题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中的特殊性,最大化的发挥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作用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二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及优势

(一)股份制改革迅速

河北省农村金融改革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主,2024年中央政府正式颁布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提出“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在这样的总体改革要求下,2024年河北省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第二批试点单位,拉开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序幕。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省级联社的建立和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2024年全省157家市、县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自愿入股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首批农村商业银行在沧州、廊坊等地组建。2024年底,河北省共有26家县级联社全面启动股份制改革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县级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截止2024年3月,河北省共有11家农村信用社改成功,其中成立农村信用社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博野、抚宁、武安,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有:井陉、宣泰、滦平、围场、大厂、宽城、清河、邢台。

(二)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有很大上升

《2024年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显示:2024年底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情况(如表1),从中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地位非常重要。据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社提供的资料,截至2024年6月底,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共有各级机构4908个,资产总额达6524亿元。由此可见,农村信用社逐步发展成为省内从业人员最多、营业网点最多、服务区域最广的银行类金融机构。

表1 主要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情况(2024年12月31日)单位:个,人

(三)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据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数据显示:2024年-2024年,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及拨备前利润增长迅速(如表2)。截至2024年末,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资产总额达7461亿元,其中贷款余额3744亿元,负债总额达7112亿元,其中存款余额6043亿元,在全省银行类金融机构存贷款市场份额中均占20%;涉农贷款余额3136亿元,占比达84%。

表2 2024年-2024年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及拨备前利润统计表(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官方网站 http:// [4] 刘磊.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关注三农2024.205(7):101-102 [5] 齐鹏飞.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成因、现状及化解对策[J].时代金融2024,469(1):99-101.[6] 樊长坤.构建河北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领导之友2024,9:13-14.[7] 穆争社,蓝虹.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J].金融与经济2024(07):10-16 [8] 赵延仓.农村金融生态条件下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问题讨论[J].现代经济信息2024.2:401-403 [9] Jacob Yaron, Successful Rural FinanceInstitutions[J]World Bank Discussion,2024:150.[10] 张东顺.浅议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24:187 [11] Jacob Yaron,Mcdonald Benjamin.Developing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R].Finance & Development:1997:92-93 [12] 陈前鹏,江山.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J].知识经济2024(7):71-165.[13]《2024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World Bank 2024—9—148.

第五篇:“十五”河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十五”河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一、“十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十五”期间,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建设总体部署,深入实施“科教兴冀”战略,以“大项目、大基地、大园区、大产业”建设为重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加速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1、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十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实现产值3461亿元,年均增速为24.7%。其中2024年实现产值990亿元,是“九五”末的3倍,完成增加值267亿元,同比增长25.2%,高于工业增速2.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完成2.35亿美元,是“九五”末的4.4倍,同比增长70.1%。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四个重点领域实现增加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92.6%,产业集聚优势显著。全省共有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670家,高新技术产品1047项,一批国家、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形成了一批具有明显特色优势的产业群体,高新技术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断提高。

2、产业基地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谋划建设了石家庄生物产业、河北半导体、河北软件、石家庄信息产业、保定新能源和能源设备、廊坊信息产品制造等六个高技术产业基地。石家庄生物产业基地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为3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青霉素、维C、维B12等产品的生产基地,吉姆欣、吉赛欣、乙肝疫苗等生物工程药品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位置。华药、石药、神威药业、以岭药业、中天化工等企业优势不断增强。半导体材料基地发展迅速,宁晋晶龙、河北普兴等一批骨干企业迅速崛起,太阳能级单晶硅产量已居世界第一,砷化镓、蓝宝石单晶及晶片技术及生产规模居国内领先地位。保定新能源及能源设备产业基地已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完整产业链的输变电制造和光伏产业制造基地,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已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石家庄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基地项目已与中电科技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项目建议书已经中电科技集团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待批。我省已与中航二集团签署发展通用飞机产业的战略合作协议,石家庄通用飞机产业基地正在加紧规划建设,小鹰-500轻型飞机已完成初步设计并通过国家型号审查,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一期投资20亿元的华为北方信息产业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中兴集团北方通讯产业基地项目已与我省签署合作协议,项目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全省高新区发展迅速,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壮大,已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集散地和辐射源。2024年省级以上高新区完成生产总值450亿元,同比增长32.3%。

3、产业技术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围绕加速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开展了新一代低成本高性能钢铁材料、化学工业新型高效催化和分离技术、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技术等11项优先课题的技术攻关,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科技专项,研究解决了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性技术,电子信息、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先进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建立了重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突出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技术问题。2024年全省钢材板带比达到45.8%,吨钢综合能耗明显降低。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3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42.21亿元,同比增长29.36%。

4、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以骨干优势企业、科研院所和重点高校为依托,建设了一批技术创新研发平台,目前全省共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1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1家,省级以上重点试验室、中试基地和工程技术中心65个,其中燕大亚稳材料实验室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大中型企业中建设技术开发机构373个,技术创新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初步形成了支撑我省基础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性技术研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增强。组

织实施了天威集团的750-1000kV特高压变压器研制、风帆股份公司的锂离子电池研制、三鹿集团新型乳制品研发实验平台建设等一批国家和省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使我省在部分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十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工作情况

“十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重点抓了以下六个方面:

(一)理清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十五”以来,我省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断深化,全省上下已经形成加快发展的共识和良好氛围。在深入认识省情、研究分析京津冀区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影响我省产业发展的因素和突出矛盾,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和工作重点:一是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逐步从普遍推进转向了有限目标、重点突破上来,选择我们具有优势的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二是抓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培育产业集聚优势。着重抓了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半导体材料、软件、石家庄信息产业、廊坊信息产品制造、保定新能源和能源设备等产业基地的建设,突出推进基地内大项目的布局和建设,形成局部强势。三是加大开放力度,注重项目和技术引进,着力推进大项目建设,走开放式创新道路。华为、中兴、豪威、京东方项目的引进对加快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与中电科共同建设的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将为中电科技集团13所、54所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平台。与中航二集团的战略合作将使我省发挥石家庄飞机工业公司通用飞机制造的产业基础优势,建设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奠定良好基础。

(二)以项目建设为带动,促进产业做大做强。项目是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几年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谋划好项目,深入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争取项目的力度,取得了较大成绩。近年来我省共投资145亿元,围绕“十五”计划确定的基因工程药物、中药现代化、数字通讯产品及系统等十大高技术产业重点工程,滚动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重点示范项目224项,目前已有90个项目竣工投产。共有76项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支持资金5.5亿元。在争取项目的同时,加强项目管理也是使项目尽快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对2024—2024年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进行了全面清查,建立了项目动态管理台账,加强了项目建设进度的督导和管理。2024年10月国家项目稽查办来我省对2024年以前立项的国家项进行稽查,稽查组认为我省的项目管理细致扎实,对我省的项目管理工作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三)以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推动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高新技术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围绕冶金、化工、医药、纺织等省确定的“十大主导产业”,组织开展了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调研,把政府支持引导和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组织实施了一批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对促进产业技术优化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围绕主导优势产业,重点抓好“三个平台”,促进形成“三个机制”(“三个平台”即技术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三个机制”即自主创新机制、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了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对提高我省的整体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增强我省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

(四)抓规划制定,谋划产业长远发展。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制定“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规划的工作要求,及时部署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积极组织开展规划的前期调查研究和规划的起草工作。目前省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了专家论证,即将报省政府批复。各市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也相继完成。组织和参与编制完成了省“十大主导产业”中医药、信息产业规划和省信息化专项规划,已报政府待批。

(五)加强重大政策研究与制定,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参与起草了《中共河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工作的决定》,已经省委六届七次全会讨论通过。出台了《关于加

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我省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计划管理办法(试行)》、《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十大工程实施方案》、《河北省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24年)》、《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河北省(产业)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指导意见》等若干政策性文件,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

(六)加强统计监测和重大问题研究。为加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技术进步统计监测工作,研究出台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技术进步统计监测工作的意见》,会同统计局、科技厅、信息产业厅等有关部门联合提出了落实《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技术进步统计监测工作的意见》的具体实施方案。针对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先后完成了《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目标研究》、《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河北省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京津冀区域创新体系研究》、《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等重要课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发展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受到了省领导的重视和肯定,部分建议已被省政府有关政策文件采纳。

三、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2024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势总体趋好,高新技术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优势领域将形成一些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国家将继续坚持“双稳”的宏观经济政策,把自主创新作为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加快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推进信息产业做大做强,这些都为我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发展空间。国际产业区域转移的趋势,有利于我省发挥比较优势,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加快技术和项目引进,建立一批技术联盟或产业基地。京津冀都市圈、天津滨海新区和曹妃甸工业区等重大工程建设,将为我省主动融入京津冀一体化产业格局,吸引和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利用京津等地的科技和产业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在面临诸多有利形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我省在技术及服务标准、专利、品牌等非关税贸易壁垒方面还处于劣势地位,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还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我省应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和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以技术引进带动自主开发,加快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新兴产业,着力构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四、2024年总体思路和工作要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总体部署和省政府确定的“一条主线、两个支撑”的工作要求,围绕“三大二重点”(大项目、大基地、大政策和重点专项、重点产业技术进步),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技术高新化”,加强项目引进和战略合作,加速产业集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主要目标是: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增长0.5个百分点。

1、实施重大工程和重点专项

按照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和省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南,认真谋划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重大工程、重点专项,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围绕国家实施的生物质工程、新材料等重点专项,结合我省实际,谋划建设一批国家重大项目。以省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省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二是抓住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重点组织实施通讯制造业、新型显示器件及制造设备、光伏电池制造等一批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积极推进华为北

方信息产业基地、中兴北方通讯产业基地、中电科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基地、石家庄通用飞机制造基地等重大工程的建设,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重大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程。滚动抓好河北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大直径低氧碳超薄单晶硅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产业化等重点项目,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按期完成达效。三是继续推进“做大做强”,积极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不断壮大我省产业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优势。

2、抓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

以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和秦皇岛为重点,在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化条件较为成熟、发展前景好的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发展一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引导和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聚集,打造特色产业链,加快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在抓好石家庄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河北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河北软件产业基地、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保定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廊坊信息产品制造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承德现代仪器仪表、邯郸纺织新材料、唐山特种钢等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强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突出抓好区内产业布局和产业链的衔接配套,壮大一批龙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孵化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区域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特色产业竞争优势。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积极推进创业投资机构建设,鼓励我省廊坊、保定、石家庄等高新区和产业基地率先进行创业投资机制的探索和试点工作,示范带动全省创业投资的快速发展。

3、加强对外交流和战略合作

坚持开放创新战略,鼓励省内优势企业与国内外著名大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特别是加强与大公司、大集团和研发机构的合作,培育一批国际化的加工制造与研发基地,形成产品链的核心技术、核心业务、核心能力,逐步提升产业分工层次和竞争力。积极利用深圳高交会、北京科技周、上海工博会、廊坊洽谈会等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与国内外产业龙头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项目到我省落户。发挥我省比较优势,主动承接京津地区的产业、技术、资金等的扩散和外溢,推动我省与京津地区产业对接和融合,做大做强我省新兴产业。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我省外贸增长的水平和竞争力。

4、促进县域产业技术进步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关要求,谋划建设若干个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县,从特色产业布局、产业技术升级、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创新机制建立等多方面给予指导支持,推动县域经济产业升级,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县建设,引导和支撑全省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研究提出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县建设的具体实施意见,今年将选择2-3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好、工作成效大的县进行试点,摸索经验,逐步推开。

5、加强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着力提高主导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近期重点是研究提出当前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性技术目录,开展新一代低成本高性能钢铁材料、化学工业新型高效催化和分离技术、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技术等优先课题的技术攻关,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先进制造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主导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围绕曹妃甸工业区等重大工程建设,建设一批技术创新示范基地,积极推进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循环经济技术的示范应用。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建立引进重大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统筹协调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在高起点引进关键技术及重大装备的基础上,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结合实际进行大胆改进创新和集成创新,不断培育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6、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抓好已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新建15家左右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二是加强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在抓好已建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新建10个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研发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三是加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功能,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咨询、业务代理等多方位服务。四是积极推进专利战略和标准战略实施,企业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及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情况将作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创新能力评估体系。抓好采标工作,促进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广泛采用,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准入水平。

7、加强政策和宏观引导。

加强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宏观引导,加快《河北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制定工作,抓紧修改制定《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开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创业投资发展等方面的政策研究,进一步加大对自主创新工作的支持引导力度。积极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国家、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支持鼓励政策。针对重大基地、重大工程建设,相关部门要成立专门协调领导机构和有效工作机制,紧盯快办,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与企业技术进步的统计监测,研究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地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做好京津冀区域创新体系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题研究,促进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积极为新形势下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出谋划策。适时组织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展示推介会,搭建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合作交流的平台,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开放式发展。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