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搭建“学用”平台
助推村域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萝北县名山镇山河村党支部
萝北县名山镇山河村有3个自然屯、203户、654口人,耕地面积1,680公顷,党员总数27名。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村党支部坚持以服务党员、服务村民、服务农村发展为工作重点,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教育,努力搭建远程教育“学用”平台,助推村域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搭建“拓宽视野”平台,推动村域经济发展 一是理清了全村经济发展思路。过去,在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上,村党支部进行了不懈探索,但一直走弯路、没有显著成效。自远程教育站点开通后,村党支部结合学习实践活动,通过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群众观看外地农村发展专题片和查看资料,结合村屯实际,围绕“保稳定、谋发展、促和谐”工作目标,确定了“打造效益农业、规模牧业、劳务输出”的经济发展思路。几年来,相继建成了奶牛养殖小区、千亩玉米示范带、花子蘑种植基地等8个龙头产业,不断拉动农民持续增收,使村域经济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二是培树了农村致富典型。在远程教育“学用”上,村党支部坚持人性化管理、“菜单”式播放的学习模式,事先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学 1
习需求,由党员和农民群众根据自己的想法“点菜”,切实增强了学用的针对性。对村民想上的新项目和想学的技术,站点管理员到县里请专家进行上门重点辅导,增强了学用的实效性。村民关德坤通过观看远程教育节目和专家上门辅导,成功掌握了奶牛养殖技术,奶牛养殖规模由开始的3头扩大到现在的60多头,成为全镇远近闻名的奶牛养殖大户,带动了全村奶牛养殖业的大发展。三是提高了村民的科技素质。村党支部在远程教育工作中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认真制定学习计划,积极开展学用活动,全村党员群众科技意识明显提高,并将掌握的新技术及时运用的农业生产中。2024年全县发生严重春旱,全村党员干部群众通过对网上“喷灌设施在农田中应用”的学习,全面掌握了节水喷灌新技术,当年新打抗旱井150余眼,购置喷灌设施130台套,做到农田喷灌面积全覆盖,创造了大旱之年大丰收的神话。
二、搭建“借鉴经验”平台,加快村屯环境改善 村党支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了有效解决绿化、道路修建、公共娱乐设施配套建设、自来水管线设置、清洁能源普及等技术性问题,积极运用远程教育这一手段,充分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使这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如在绿化过程中,对如何合理布局不清楚,通过在村远程教育站点的网上查找到的资料,增设了护村林和
规范了畜牧小区的绿化,使村整体绿化更加合理。此外,还充分借鉴外地经验,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组建义务清洁队、党员示范街、党员服务区等方式,形成一整套建管结合长效机制,促进了村屯和谐发展。
三、搭建“社会新风”平台,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由于受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的影响,村民们农忙后最大的消遣方式就是打牌赌博。天长日久下去,不仅消磨了斗志,也引发出了许多家庭矛盾,有的甚至闹得妻离子散,无家可归。自开通远程教育后,首先,将远程教育播放点打造成全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主场所。山河村在抓好党员干部和村民学习培训,播放实用的科教片的同时,也下载故事片、小品、舞曲等内容进行播放,寓教于乐,调动村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远教员黄慧涛,通过模仿钻研,不仅成为本村文艺人,而且成为全县大型演出的文艺骨干。2024年上半年,山河村举办文艺汇演、秧歌比赛、舞蹈表演、篮球比赛等大型活动就多达7次。其次,将远程教育播放点打造成传播文明新风的主渠道。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仪等各种教育,使村民更直观的从鲜活的事例中体会、感受,促进了全村文明新风的形成,通过几年来的努力,2024年山河村荣获了全省“十佳和谐”村屯荣誉称号。
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远程教育经验材料
赵店乡第一中心小学
2024年12月25日
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赵店乡第一中心小学远程教育经验材料
我校自06年秋建校以来就充分利用优越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推进远程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建设步伐,加速课程之间的整合,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使课程改革也逐步跨上了高效节能、良性发展的高速公路,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连年被县教体局确立为新课改示范窗口学校。
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我校自06年秋期合校并点成立以来,就拥有其它学校所不具备的雄厚的信息技术实力。尤其是近二年来,学校不断优化网络环境,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加快软、硬件建设的力度,巧借远程教育的东风,扩大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以最优质的信息技术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现在学校拥有卫星接收设备三套,计算机教室2个,多媒体教室2个,教师机全部实现宽带上网和网络共享。具备完整的远程教育接收、播放以及自己的教学资源站。数以千张教学光碟几乎囊括了每一个年级每一节课,为教师课堂教学实现信息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真正把“天网”和“地网”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课堂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搭接上了“天线”和“地线”,教师们的教学也由此一步跨上了信息化的高速公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加强培训 提高效率
硬件设施有了保障,如何让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完全走进课堂、服务教学,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成为促进我校课改不断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要让教师应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真正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共享,就必须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多形式的校本培训。我校坚持利用 每周三的教研会充分对全体教师有计划地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培训。培训内容重点是学校教学局域网论坛的使用方法:
1、实名注册认证。在论坛首页,有个人注册按钮,每个教师先进行实名注册后方可使用远教资源,普通教师注册为一般会员,年级备课组长,注册后可自动升级为版主,设置自动管理软件,论坛会对教师个人的发帖、下载等情况自动记录。学校在期终总结时,个人对远教资源的利用及贡献情况一目了然。
2、发帖及下载资源。成为注册用户后,教师即可在学校内的任一台电脑上使用远教资源。教师学会下载及发帖方法后,教师们可以把平时积累、发现、修改后的资源亦可进行上传,做为资料长时间保存,既能供自己使用,也可供同级、同科教师运用,实现资源共享。版主可对同科教师下载及发帖的内容进行修正,同时,下载发帖积分多的教师可升级会员身份,浏览到更多的内容。这样一年过后,就可形成一定体系。全校、各学科、各课时都会有供教师参考使用的资源,为教师的备课、上课,提供了方便。
3、管理员的整理与修改,保证了资源的使用效率。管理人员有权限对个人的发贴位置、内容等进行进一步的编辑、修改。如有的帖子位置、题目内容有不妥的地方,都可由管理员对其做出整理,对那些过时的、不符合现在课程的帖子,管理员也能对其删除,定期管理,使论坛上的内容真正适合教师上课使用,为课堂教学服务。
我校还充分利用优越的信息技术装备,加大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尽量使用多媒体,学校的多媒体室随时向每一位老师开放,各种公开课、示范课、教研课必须使用多媒体,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要在多媒体室上2节课。现在全校教师都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机操作,会制作教学课件,查找资源,处理材料,发帖评论。真正实现了“领导懂、骨干精、全员会”的基本目标。目前,我校教师的课件制作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进行教学能力得到了县局领导和乡中心学校的充分肯定。杨小兵、黄宜敏、张丽娟、杜晓佩等制作的课件均获市一等奖。
三、网络教研,相互学习
提到校本教研,我们都会想到老师们坐到一起共商教学大计的场景,这只是我们平常用的常规教研,我们赵店乡小在校本教研中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开创了更新更好的形式——网络教研。
学校为了提升广大教师的教研兴趣,提高教研的实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网并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了自己的教学资源服务站——赵店乡第一中心小学教学资源站,在这里有全国各地的名家课例课堂教学实录、课件,几乎囊括了每个年级每节课。老师们都可以登录到这个资源网的论坛上,进行评论,在这里老师亲身体验到了网络教研的无穷魅力。大家手中有什么好的课例、课件,以及对新课改的独特看法、在教学中的点滴感受、一节公开课的成败得失、自己教学的心得体会、成功经验,都可以上传至服务站,供同行参考使用,在这里,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坦诚相告。这样的教研使老师们大开眼界,本领见长。现在我校的教学资源网站中已经拥有全校所有课程每一章节的教学案例、教学课件及课堂实录等资源,这些都是我校老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素材。
四、服务课堂,成效显著
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设备和教师娴熟的课堂教学能力,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他们的各种感官,让他们感知知识的存在。自远教资源走进课堂以来,原来粉笔加黑板的课堂被五颜六色的生动画面所代替;单调的讲读被美妙的音乐和动听语言所替换;教师一味的讲授被动听的童声所淹没。赵金转老师说,动画设计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使得他们上课时兴趣 盎然,注意力集中,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高涨了许多。
通过生动、多变的图片展示,使学生的思维由抽象到具体,对知识理解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更深更广阔的发展。在学习《鸟的天堂》这一课后,六六班的李倩同学说,老师将课文与课文中图画一齐在大屏幕上“释放”了出来,我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让我们大饱眼福,真是既生动、又直观,方便极了,我们的学习再也没有了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感觉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课堂上的应用,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主观能动性,加上老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因而使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感到活跃、愉快,教师更加得心应手。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学困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因而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也普遍觉得教学过程轻松、自然、生动、有趣。老教师王秀华在反复使用远教课程资源后高兴地说:“远程资源真好,我越教越精神。”特别是通过观看资源上的内容,学生的规范、兴趣、习惯等都得到了养练。学校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还可以为教学节约一定时间,为都是组织多形式、多层次的课堂练习创设条件。近三年来,我校有罗晓娟、张冰玲等十余名教师获得市县级优质课一等奖,大大地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积跬步而行千里,怀豪情而绘宏图。我们正处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面对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开创信息技术教育的新天地,把远程教育资源和互联网资源与本校人本资源更好地结合起来,走课程改革发展的高速公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把课堂教学改革推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四大佛教名山的朝圣之旅
在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梦幻般神奇的旅游线路,它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朝圣之旅、缘满之旅,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这四大名山融观光游览、佛教建筑参观、休闲度假为一体。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佛教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舒适的旅游环境、极富个性的世界级旅游景区,正是四大名山的魅力所在,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充满诱惑的朝圣目的地,是海内外游客一生不可不去的无悔选择。
金色世界———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自东汉明帝以来,即成为佛教圣地,经历代修建,塔幢林立,佛刹棋布,五峰内外佛寺最多时达360所,僧尼达万人之众,堪称为我国最大的寺庙建筑群。五台山融会了印度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民间宗教、儒教、道教和三晋文化的精髓,形成了显密并行、诸宗竞秀、青庙和黄庙、子孙庙和十方庙共存的模式,是“中国佛教的缩影”,并被誉为“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宝库”、“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展览馆”、“中国佛教音乐奇葩”和“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五台山以其佛教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丽,革命遗址众多,集佛教圣地、避暑胜地、革命圣地于一体,融佛教文化、生态文化、皇家文化为一炉。
五台山节日与特色活动:
节日:农历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日,五台山将举办奉旨道场、放焰口五爷庙会。每年7月25日至8月25日,举行“五台山国际旅游月”等活动。
住宿餐饮:五台山各种档次的宾馆饭店众多,设施齐全,清静舒适,家庭旅社也十分活跃。
特产:台蘑、台参、金莲花茶、莲花豆、台砚、木碗。
交通提示:可先乘飞机或火车抵太原,太原长途汽车站平均每30分钟有发往一趟五台山的长途车,交通十分方便。
银色世界———峨眉山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即传入峨眉山。近2024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寺庙中的佛教造像,有泥塑、木雕、玉刻、铜铁铸、瓷制、脱纱等,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如万年寺的铜铸“普贤骑象”,堪称山中一绝,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阿弥陀佛铜像、三身佛铜像,报国寺内的脱纱七佛等,均为珍贵的佛教造像。
峨眉山位于四川西南部,距成都市130公里,经成乐高速公路一个半小时即可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以雄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充满神秘传说的佛教、道教文化闻名于世,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享有“峨眉天下秀”、“天下名山”、“动植物王国、”“地质博物馆”之美誉,主峰金顶海拔3077米,有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1996年被纳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
节日:峨眉山特色节庆活动常年举办。峨眉山普贤文化节每年9月—10月举行;峨眉山朝山会每年3月—4月举行;峨眉山传戒法会影响深远;峨眉山“万盏明灯供普贤”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的晚上都将在万年寺举行。
住宿餐饮:峨眉山各种档次的宾馆饭店众多,红珠山宾馆、峨眉山大酒店、峨眉山饭店、金顶大酒店等是理想的下榻之处。
交通提示:成都新南门、高升桥、西门等汽车站有定时班车至峨眉山;乘火车可在成昆线上的峨眉山站下车,然后换乘汽车直达峨眉山风景区大门报国寺。
琉璃世界———普陀山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雄峙于杭州湾以东的莲花洋中,与世界著名渔港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形似苍龙卧海。
普陀山是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自唐建立观音道场以来,经历代兴革,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篷,4000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岛四周金沙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节日:中国普陀山观音香会节。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圣诞日、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海内外佛教徒纷纷从四面八方云集普陀山敬香朝拜和参加法会。
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是以普陀山深厚的观音文化底蕴为依托,以弘扬观音文化、打造文化名山为内涵的佛教旅游盛会。
中国“普陀山之春”旅游节是融群众娱乐、游客参与为一体的互动性大型旅游娱乐文化活动。
住宿餐饮:普陀山集中了大批中高档宾馆和私营旅馆。
特产:普陀佛茶、观音素饼、黄鱼、墨鱼、观音水仙、“佛手”。
交通提示:可先乘飞机或火车抵杭州或宁波,再乘汽车抵沈家门后乘快艇到普陀山。也可直接从上海十六铺坐船抵普陀山。
莲花世界———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长江南岸的池州市境内,原名九子山,唐天宝年间大诗人李白游此山见山色奇秀,状如莲花,吟唱出“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之诗句,九华山因此得名。
九华山天开神奇,清丽脱俗,是大自然造化的精品。群峰竞秀,怪石峥嵘,植被繁茂,飞瀑流泉。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佛教文化融入一体,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九华山为地藏菩萨道场,历代高僧辈出,从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尊肉身菩萨,现可供观瞻的有5尊,其中明代无瑕和尚真身被崇祯皇帝敕封为应身菩萨;1999年1月发现的仁义师大肉身是世界上惟一的比丘尼肉身。在气候常年湿润的自然条件下,肉身不腐已成为生命科学之谜,引起广泛关注,更为九华名山增添了一分庄严神秘的色彩。
节日:
1.地藏法会日(农历7月30日),这一天是地藏菩萨金乔觉的诞辰日,又是圆寂日,即成道日,各寺庙都举行隆重的佛事活动,热闹异常。
2.庙会:起源于唐代。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法会这一天,各地香客居士和山民云集九华,举行大型佛事活动、民间民俗表演和各项商贸活动,从而形成了传统的庙会活动。
住宿餐饮:九华山共有遍布各景区景点的星级宾馆和各类饭店近百余家。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还有各种风味小吃店100多家。
特产:九华佛茶,地藏黄精,天台石耳,闵园竹笋,香菇,百合,蕨菜,葛粉,竹编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佛事用品等。
交通提示:
民航:乘飞机可至南京、合肥、黄山、安庆等机场,然后乘汽车直达九华山。
火车:乘火车至铜陵、合肥、安庆、屯溪、南京,然后转乘汽车直上九华山。
汽车:合肥、芜湖、安庆、铜陵、黄山、贵池、青阳等地均有往返客车至九华山。九华山下柯村新景区每天都有循环交通班车至九华街和凤凰松景区。
规范管理抓质量建章立制求实效
不断提高全区远程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甘州区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甘州区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远程教育工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建得优、管得好、学得实、用得上”的工作方针,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典型示范,狠抓学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加快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抓管理,促规范,打造学用保障生命线
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切实加强远教工作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学用工作规范化水平。一是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等相关制度,普遍落实“逢八”播放制度,各站点平均每周组织收看省平台节目1次,每次收看时间不少于2小时,党员干部参学率达到98%以上。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按照多渠道配备、多形式培训的思路,将工作踏实、乐于奉献、接受能力强的村干部、大学生村官选配为站点管理员,在区社会服务培训中心分2期10批次对站点管理人员进行了轮训和操作测试,合格的发放远程教育管理员上岗证。三是强化日常督查。严格落实 1
季巡查、月通报、周自查制度,全力做好远教技术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发挥区级平台的站点管理功能,开展定期督查,及时做好站点学习情况通报工作,彻底消灭“零点击”站点,促进学用工作经常化。
二、抓基础,促提升,打造服务教学资源线
发挥区级教学平台“总开关”、“发射器”和中心枢纽的作用,为开展工作提供有效载体。一是建设区级教学平台。积极筹资20万元,通过政府采购,购置服务器2台、交换机2台、防火墙1台及专用配电系统,建设与电信模式相匹配的区级辅助教学平台。二是更新改造组工网站。结合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对甘州组工信息网站进行改造升级,使网站成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整合教学资源。整合组织、教育、广电、农牧等系统的教学资源,切实加强教学资源开发体系建设。2024年以来,累计制作各类专题片36部,制作先进典型电视宣传短片80多期。
三、抓典型,促深化,打造创争活动动力线
深入开展远程教育“双创双争”活动,掀起了深化管理和“学用”高潮。一是创“示范站点”。按照“抓点示范、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责任落实、技术培训、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四项措施,扎实开展示范站点创建活动。2024年创建市级标准化终端接收站点29个,2024年创建示
范乡镇1个、市级示范站点4个、市级标准化终端接收站点77个、区级示范站点18个,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二是建“示范基地”。延伸教学课堂,灵活学用方式,先后建立梁家墩五号工厂化育苗中心、前进奶牛养殖基地、大满杰灵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学用示范基地,涌现了一大批种植、养殖大户和致富带头人。三是育“学用标兵”。围绕带头学习、带头运用和全面提高学用主动性和示范性开展创争活动,建立学用转化示范制度,把远程教育与培养新型农民、培养科技示范户等工作结合起来,先后培育学用标兵56名,较好地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四、抓统筹,促落实,打造学用质量保障线
狠抓“建、管、学、用”四个环节,顺利推进远程教育工作。一是整合利用,确保“建得好”。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建设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项目建设整合起来,共享共用,扩充功能,放大效应,着力提升远程教育整体建设水平。二是检查指导,确保“管得好”。把远程教育工作列为党建责任书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党建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评比,加强运行情况的督查,及时掌握播放情况,做到勤安排、抓落实。三是互动交流,确保“学得好”。通过“共建共享、互联互动”,实现播出平台、传输网络的共用,把“想让农民群众知道的”和“农民群众想知道的”内容及时制作出来、及时
传输出去,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吸引人、凝聚人、教育人、引导人、提高人”的作用。
五、抓拓展,促实效,打造远教工作创新线
立足农村工作实际,着眼党员群众需要,不断拓展站点功能。一是拓展网络服务覆盖范围。立足于整合现有行政教学资源,提高网络使用效率,方便教学活动开展,统筹部门行政资源,采取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发布宣传教育信息,培训远教管理员接收及反馈网页信息,在终端站点建立独立节点等方式开展村级工作网络化培训、网络化办公。二是延伸远程教育节点。大力推广“产业+农户+基地+远教”的模式,引导农民群众网上进行咨询,破解致富难题。开设专题栏目,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为全区各类活动搭建高效网络平台,方便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三是建立远教成果认证评价体系。将远程教育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机结合,推行“红绿蓝”三色证书培训,入党积极分子、返乡农民工和群众参加远程教育相关培训26课时以上,通过相应测试后分别发给党的知识培训红色证书、劳动力技能培训绿色证书和再就业技能培训蓝色证书,促进了远程教育培训的实效化和规范化。
我校在国家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加强了对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同时,运用“农远工程”设备,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及当地群众进行有效的服务,真正做到“立足教学,服务三农”。现就我校对农远工程的建设及运用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农远教育工作的管理。
我校经过认真研究,挑选了两名有技术、有责任心的管理员。负责全校的农远工程管理,我校的设备、耗材无任何意外损失。另外我们每节课都有交接记录和使用记录。另外我校自筹资金建立了校园网,现在运行良好,不仅满足的教学的需要,还同时满足了在校教职工的需要,在校居住的教师基本上每家都安装了网络,从而为学校信息技术的普及发挥很大的作用,也促进了农远工程建设。现有多媒体教室一个(内装卫星ip接收机,投影仪,中控),利用网络电视不但可以接收到电视节目,同时还可以收听观看专家教授的讲座,通过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教师可以从远程教育中快速地获取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始教师们对远程教育资源不熟悉、对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比较陌生,致使资源的利用质量不是很高。随着培训活动的开展和不断深入,教师逐渐地认识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会迅速拓展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时空界限,迅速地了解到国际国内的教育信息,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帮助自己更好地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学到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能促进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快地转变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同样也使教师尽快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二、注重培训,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能力。
有了优质的资源,不等于就有了高质量的教学,关键还在于能够把优质的资源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中。要想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是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基础。在技能要求上,要求45岁以上老师组掌握常用的操作方法,对中青年老师组则要求掌握计算机、internet、卫星ip广播接收的基本知识、技能,同时具备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在内容安排上,重点培训“如何利用光盘播放辅助课堂教学”、“如何利用光盘播放开展校本教研”、“如何对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加工,与学科教学整合利用”等。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和实践,我校广大老师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有了足够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价值所在,对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充满信心并热情投入。
三、强化应用,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
远程教育资源为我们学校的教学教研拓展了空间,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应用平台,为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教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课程取向的转变,原有的教学研究已经陷入了困境,以往的校本教研活动,由于受各方面的因素制约,往往以“说、上、评”为主要形式开展,这样的研究运转模式抑制了教师的创新精神活动,比较缺乏理论上的引领,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使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得到不断创新。通过光盘播放让教师观看课堂实录、优秀课例、专家点评,从光盘播放中了解新课标精神、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总结,为全面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做好开路先锋。活动中,我们有时先上课、听课,再组织观看光碟,把自己教师的课与名师的课进行对比分析,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时让教师先看案例,然后立即指导实践操作。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校本教研的质量,对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探索,提高了我校的科研水平。我校十分强调远教资源对“三农”的服务工作。为此,我校间周开展一次“远教服务三农”的主题讲座。该讲座由我校“远教工程”管理员负责。主要为即将出门打工的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劳技培训等,同时在学生中扩大宣传,积极、主动、无偿地为在家务农的学生家长提供农业生产方面的信息与技术及市场行情。
四、对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反思。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把我校搭上了信息时代的列车,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教学资源,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优化了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仍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特别是如何结合我们学校自身的实际,将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加工,更有效地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作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受益者和探索者,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相信,通过远程教育不断地改进、更新,它在农村中小学中的应用一定会越来越广泛、一定会有一个美好而光明的前景!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