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科研的思路和方法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在教育教学中,第一线的教师应如何进行教育科研呢?我们的体会是:
一、钻研教科研理论
学习教育科研理论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最基本要素。何为教育科研?教育科学研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行了解、收集、整理、分析,从而发现和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教育科研是对教育领域未知的问题提出解答。
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要注重对教育理论的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接受教育具有主观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现代心理学研究提出,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好胜心和自我实现的需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教育科研中,要结合研究学习理论,多参加不同类型、形式的研讨会,带着问题学习理论,学以致用,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工作和学习相结合。把自己的教学理论升华,教师不应仅仅是教书匠,而应做教育科研型的专家。
教师还应了解教育科研的五个特征:
1、问题性。这是首要特征。从研究活动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周期看,它是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为终点的一种理性的探究活动。
2、继承性。在前人或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查阅文献资料是为了防止重复研究,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
3、创新性。这是本质特征。在前人或他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体现新。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做别人做过的课题,也是创新;实践基础上对原有的教育理论加以补充、说明、修正,提供教育工作新方法,改进原方法,都是创新。没有创新,就失去了教育科研的意义。
4、实践性。课题来源于实践,成果对实践要有指示意义。
5、准控性。要控制变量,做到自变量可操作,因变量可测量。这是教育科研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二、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要善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科教学改革成功经验中提出研究的问题。对此类问题,要站在理论的高度,用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另一方面,学习理论中发现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其提出的哲学依据是什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
只有进行教学反思,才能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而我们现在教师写的教案基本上还是50年代从苏联借鉴来的写法,即“五大”教学环节——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等,教学过程实为教材内容的搬家和翻版。对这些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我们要进行反思。我们提倡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具有创新性和研究性,要引导并激发学生自己领悟,做到能说、能写、会用。
三、循序渐进
教师的工作环境、理论水平决定教师的科研必须是循序渐进,学习教科研理论,从教学教研起步。教研,研究学校的教和学,其范围主要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手段及学校组织管理,重在应用教育规律;科研,研究教育、社会、家庭等现象和变化过程,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重在探索教育规律。科研包括教研,教研是科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管理上说,教研靠的是管,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科研靠的是热爱,激励。从特征上说,教研是树样板、搞模式,让人照着办,进行成果的推广;科研则创新色彩浓,重探索、怀疑、批判,产生新的观点或理论。
教研、科研的上述特征,决定教师的教育科研应从教研开始,要把经验总结上升到撰写教研论文上来。要从个案的研究开始,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教育实验研究这样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工作,最终取得好的教育科研效果。
四、筛选科研课题
教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教育理论方面的问题;二是教学实践方面的问题。中小学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要在教学实践中找出有意义的题目,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学校的条件,确定进行研究的教育科研课题。
教师这个特定的教科研群体,教学任务繁重,精力有限,教科研理论水平、研究条件不高,不是专业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在研究形式、研究范围、研究途径三个方面有自己的特点。教师研究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习教育理论——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制定教学设计、实施设计——分析效果、再设计、再实施”。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教师的活动范围较小,决定了科研范围只能是微观的,研究课题应是大背景下的小题目,宜小不易大,宜易不易难,并注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遵循科研程序和工作程序的统一。研究的课题就是要完成的某项工作的全部或一部分,研究的成果首先是使自己的教学质量提高。其做法是结合工作搞科研,干什么研究什么,研究什么学习什么,研究什么调查什么。要把工作计划和课题方案结合起来,工作过程和研究实验过程结合起来,工作总结和撰写论文结合起来,使教育科研指导教育教学,服务于教育教学。
五、掌握教科研的过程
教师的教育科研课题虽是微小的问题,但为了少走弯路,快出成果,多出成果,掌握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序有:
1、确定研究课题。研究课题是一个有待于解决、验证或回答的问题,是一个有价值的确定涵义的具体问题。它的表述宜用疑问句、陈述句。
2、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课题论证。查阅文献资料能丰富构想,提供信息,防止重复研究。为此,教师应注重对报纸、杂志的学习和教育实践的理论总结和升华。要进行课题论证,主要包括该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研究的内容、重点、难点;完成的主客观条件;研究的方法、策略、步骤;预测课题阶段性成果或总成果,成果的表现形式等。
3、设计研究方案。包括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如思辩方法、思证方法),研究对象(多少人,哪个年级、哪个班),研究程序,成果形式,人员的分工等。以上三个步骤是准备阶段,是教育科研的“磨刀”过程,占2/3的分量。
4、实验研究,收集研究资料。
5、整理分析研究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或调查报告,最后进行总结评价。
六、熟悉教科研的方法
教师进行教育科研,主要有三类:研究教育观念、探索教育目的的理论研究;研究教育或教学措施是否有因果关系的实验研究;研究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行动研究。为此,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就教育科研来说,主要方法有实践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法、调查法、历史法、文献法、观察法、比较法等。教师应根据科研课题的类型及课题进展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应的方法。
教师的教育科研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捷径可走。教师只有以研究的心态,热爱的心理,探索的精神,求实的态度,在学习理论中提高,在实践中探索,熟悉掌握教育科研的思路和方法,才能使教育科研扎实推进,服务于教育教学,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插上腾飞的双翼。
1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认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2教育研究方法的道德原则1.不容许“强制”:要征得研究对象同意。2.不容许“证伪”:不能以损害研究对象为代价。3.不容许“失责” :尊重研究对象的权益,否则就是失职。4.不容许 “练手”:研究人员要经过专业训练。3教育观察法是研究者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和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教育研究方法。4分层抽样:将总体按某一标准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别,然后以各层或各类在总体中所占比重按比例随机抽取样本5无关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定的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研究进程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自变量就是通常说的实验变量(实验因素或实验因子)。它是在实验中有计划地设置或改变的因素。它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变性因变量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结果或造成的影响的因素,是一种结果变量。6 课堂观查:是指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7 定向假设:在陈述中示意假设结果的预期方向,指出变量之间差异的特点和倾向8 教育实验研究: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认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是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研究因果关系的研究9等距抽样:总体中的所有个体按某一顺序排列编号,然后依固定的间隔抽取样本10 机体变量:机体变量指个体的生理特征,如个体的性别 年龄 身高 体重 血型 体型等,也包括机体的心理特征定性课堂观察:研究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课堂现场对观察现象作详尽的多方面的记录,并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必要的追溯性的补充与完善,观察结果的呈现是非数字的,分析手段是质化的12 虚无假设:是推测某种不存在的无倾向的关系的假设,指向中性的无差异的无区别的事例13教育实验研究法:是通过对某些影响实验后果的无关因素加以控制,有系统的操纵某些实验条件,然后观测与这些实验条件相伴随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特点:能够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能够有目的的控制变量14 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领域适合于时间工作的开展的应用研究,强调以工作在学校第一线的基层教师为研究主体。四个环节1问题(明确问题、分析问题)2.计划3行动4反思15教育调查研究是在科学方法论理论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有关的事实材料,从而作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教育实践研究方法。16问卷调查是研究者把研究问题设计成若干具体问题,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编制成书面的问题表格,交给被调查者进行填写作答,然后收回整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17访谈调查法就是研究者寻访、访问被调查者,并且通过与其进行口头谈话来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18教育实验法就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影响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内在效度是实验者所控制的实验变量对因变量的真正影响程度,是实验结果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准确程度。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历史(偶然事件);成熟;测验;测量手段;统计回归分析;被试的选择差异;被试的流失;取样与成熟程度交互作用。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的可推广度。具体说来,就是指一项实验的发现能应用于被研究对象以外的个人和环境的程度。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有四个:(1)测验的交互作用。(2)抽样偏差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3)实验安排的负效应。(4)多重处理干扰。19个案研究法是指以一个特殊的个体(教师或学生)、典型的教育事件或教育团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整理、分析与该研究对象有关的一切资料,来探究某种特殊情况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帮助措施,促进研究对象改进和良好发展的研究方法。20教育研究成果是在进行教育类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经过智力加工而产生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或经济价值,并被同行专家认可的知识体系、方案或产品。分类教育研究报告、理论研究报告、综合性研究报告
一:名词解释、填空
1、科学研究: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探索社会和自然界客观规律性的一种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2、中小学教育科研:(1)含义:是以中小学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为对象,以科学的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的具体方法。(2)特点:综合性与层次性、实践性与应用性、群众性与日常性。
3、中小学教育科研主体:指能积极主动地、有目的地、合乎规律地从事基础教育领域内的研究活动的人。
4、教育研究活动: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探索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进行。
5、课题:具有较为单一而又独立的特征,课题就是问题,但二者之间不能划等号,课题来源于问题但非所有的问题都可作为课题来进行研究。
6、教育文献:指一切用各种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对教育研究具一定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文献。
7、一次文献:(1)含义:又称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是事件实际目击者和参与者以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2)包括:专著、论文、研究报告、档案材料、政府出版物„(3)优点: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价值。(4)缺点:储存分散,不够系统。
8、二次文献:(1)含义:又称第二手资料,是对事件或经历至少处理过一次的资料,是对一次文献加工整理、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2)包括:目录、题录、文摘提要、索引、手册„(3)优点:将分散的一次文献系统化、条理化,具有报告性、汇编性、简明性的特点。(4)缺点:经过人为的加工,可能出现错误。
9、三次文献:(1)含义:又称参考性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并进行概括论述的文献。(2)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评述、进度报告、数据手册、百科大全„(3)优点: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参考性的特点,反映了文献加工者对一次文献的见解,是对众多一次文献进行综合研究的结果,可使研究者直接了解某课题领域的概况。(4)缺点:文献的可信度不如一次、二次文献高。
10、印刷性文献:(1)优点:便于阅读与传播(2)缺点:存储密度低,体积笨重,占据存储空间多,难于实现自动输入和自动检索。
11、缩微型文献:(1)优点:体积小、存储密度高,节省存储空间,传递方便、成本较低。
(2)缺点:不能直接阅读、必须借助缩微阅读器。
12、电子型文献:(1)优点:存储密度高、速度快,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快捷、高效的知识生产和传播。(2)缺点:需较先进的技术设备才能阅读,使用费用较高。
13、声像型文献:(1)优点:存储密度高、直观、真切,传播效果好,应用范围广。(2)缺点:需较先进的技术设备才能阅读,使用费用较高。
14、常用的检索工具:书目、文摘、索引。
15、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
16、文献研究的特点和局限性:(1)特点:间接性;样本容量大、费用低;便于对研究对象做纵向分析。(2)局限性:偏见(许多文献资料往往带有文献记录者的主观倾向或偏见);信息缺损。
17、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案:指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工作框架。
18、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按方法中使用的手段分为思辨方法、实证方法、数学方法、符号表。
19、教育观察法:(1)含义:是科学观察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研究教育现象,及时做出准确、具体、详尽的记录,并进行深入理性的分析研究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2)特点:有明确的目的性;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有系统的计划;是对观察对象进行直接观察;适用于范围大而课题较小的研究。(3)局限性: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观察结果代表性不高;有些观察活动可能使观察结果失真;主要适合于对研究对象的外部表现、外部联系的认识,而不适合于对内在本质、内在联系的研究;受时间和情境的限制,在研究对象人数多且分散的情况下应用观察法较困难;由于样本小、耗时长,对于大规模的研究或急需获得结论的研究不适宜。(4)途径:参观;听课;参加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会议;参加学生的各种活动。
20、教育调查法:(1)含义:是研究者通过访谈、问卷等特定的调查手段,有目的、有计划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可靠资料,以掌握教育实情,分析教育问题的方法。(2)优点:具有时空因素的非限制性;调查对象的自然性;调查手段的多样性(3)常用的方法:调查表法、谈话法、问卷法。
21、教育行动研究法:(1)含义:指由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从教育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为教育工作者理解、掌握、实施,从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2)特征:教育行动研究是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行动质量为首要目标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相结合;„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在研究和日常工作中相互协作。(3)优点:适应性和灵活性、评价的全程性和反馈的及时性、较强的实践性与参与性、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
22、教育行动研究可概括为: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在行动中研究。
23、教育实验的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自变量就是假定的原因变量,即我们要研究造成结果变化的量;因变量是假定的结果变量,也主要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某一事件结果的变化;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
24、实验取样的基本要求:明确规定总体;取样的随机性;取样的代表性;合理的样本容量。
25、教育经验总结法:(1)含义: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使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2)性质: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回溯研究、是一种追因研究。(3)特点:作为教育科学的一种成果,具有新颖性、普遍性、实践性、发展性的特点;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具有实用性、适用性的特点。
26、先进教育经验的标准:典型性、创造性、现实性、效益性、稳定性、可操作性。
27、追因法:先见结果,后根据发现的结果去追究其发生的原因。
28、个案追因研究的实施的步骤:确定结果和研究的问题;假设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设置比较对象;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对比;检验。
29、产品分析法:又称活动产品分析,是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等),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
二、问答、论述
1、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构成及培养途径:(1)含义,指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时在思想道德、教育观念、理论知识、科研能力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2)构成:教育科研的理论素养、能力素养、道德素养。(3)培养途径: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中提高;在科研实践中锻炼;在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中发展。
2、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意义、任务:(1)意义:开展它为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理论指
导;能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能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2)任务:总结教育的历史经验,开展教育现状调查研究;研究当前中小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课程改革和各科教学研究,开展教育改革实验;进行教育发展研究。
3、教育科研方法的发展趋势:(1)重视运用数学方法,使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2)重视开展教育实验(3)重视教育预测,使教育预测和教育回测并行相辅(4)重视利用“三论”和“新三论”来研究教育科学(5)重视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
4、什么是中小学教育科研选题,选题的意义:(1)含义:指研究者在分析研究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所确定的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对象。(2)意义:选择一个好的教育科研课题,既是教育科研的首要环节,也是教育科研的关键,它将决定教育科研的全局成效。那么正确选题的意义又在于:选题是教育科研的首要环节;课题引导着研究的方向;课题可以反映和制约整个研究的价值。
5、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主要来源,及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需研究的突出问题:(1)来源:教学实际和理论文献。具体说来有6方面的来源,即从如何提高本职工作的质量去挖掘课题;从工作中的困难与缺点中去挖掘课题;从教育实践活动的观察中挖掘课题;从各种信息的交流中挖掘课题;从对某些教育现象的调查中形成;从各种文献资料中去挖掘课题。(2)需研究的突出问题:如,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的研究、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的研究、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研究、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的研究等。
6、课题选择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针对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新颖性原则。包括:时代感、内容新、角度新、挖掘新意;(4)可行性原则。判断是否具有可行性:研究者个人具体的情况;各课题组成员的结构;情报资料的充实;考虑花费在科研上的时间。
7、怎样的问题才符合课题研究(选题的要求)?问题的前提必须正确;问题的答案必须存在且是可以预测的;问题应当是具体的、有明确的界定,而不应当模糊不清、笼笼统统;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8、选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1)了解问题的研究状况(2)分析问题的研究价值、价值最大化(3)贴近学科、教学的实际问题(要贴近教学实际选题;依托学科教学选题;从小的课题起步)
9、在课题的选择中需注意的问题:(1)表述不清,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明确;(2)课题名称的外延太大;(3)经验之谈、层次太低、像平常的论文题目;(4)课题表述,概念要规范。
10、文献的种类:(1)按内容的加工方式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2)按载体形式分为印刷型、缩微型、电子型、声源文献;(3)按来源及公开性分为正式文献、非正式文献。
11、文献研究的作用:有助于研究者选择和确定课题;有助于避免重复性的无效劳动,提高教育科研的效益;为教育科研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12、文献检索的过程:(1)明确检索主题(2)搜索阶段。包括搜索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和方法;(3)阅读与分析整理阶段(4)评价阶段。需对文献做一番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
13、设计教育科研方案的基本要求:课题研究方案必须遵循相应的科学方法的要求;„要合乎客观实际情况,具有可行性;„操作性要强;„要具有系统性。
14、设计教育科研方案有何必要性:(1)设计教育科研方案是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2)„实施研究课题具体化的中心环节;(3)„是课题研究成果质量的重要保证;
(4)„有利于检查和跟踪;(5)„要具有系统性。
15、一个好的科研方案的标准:(1)设计的研究变量能真实的代表科研内容,改变研究变量能产生精确地回答研究问题的现象(或内容)。(2)拟采用的研究方式合理、可靠、经济;
(3)拟采用的控制方案、操作程序客观有效、明确、无遗漏和错误;(4)研究目标合适,具备可行性、可操作性,因地制宜;(5)设计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创造性、发展性。
16、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案设计的步骤:(1)课题名称的表述。课题的名称是对课题研究实质的高度概括,犹如文章题目,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常用的写作方法是:在题目里对研究的领域、方法、内容有所说明,或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其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及目标等;主要存在的问题:大而空、小而繁、不贴切;(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背景;(3)课题研究范围和内容的界定;(4)有关文献的查阅;(5)课题研究方法的选择;(6)课题研究对象的确定;(7)课题研究程序的设计;(8)预期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及成果形成的表述;(9)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分析论证的表述。
17、中小学教育观察的7个实施要求:考虑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坚持观察的全面性;„目的性;„主动性;坚持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协作性;坚持观察记录的详备性。
18、如何实施教育观察:进入观察现场并何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实施观察;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观察资料;提出观点,撰写观察报告。
19、教育实验法的特征:(1)实验者与教育者合二为一;(2)教育实验的被试就是教育对象,是一定群体的学生;(3)教育实验更多的是在真实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里进行,不可避免要受到政治、文化等非科学因素的干扰,其实验控制不如实验室那样精确、严密;(4)教育实验要确认教育现象间的因果关系。教育实验既要旨在求真,又要旨在求善。
20、教育经验事实的提炼:(1)含义:指根据经验总结的目的要求及其主题,从教育经验事实出发,依据教育基本理论,对事物或现象做出科学的概括和界定,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2)提炼过程:掌握理论——提炼经验事实的前提;概括主题——提炼经验事实的根本;揭示机制——提炼经验事实的关键。
21、经验事实的筛选过程及要求:(1)过程:把握主题,明确意图;分类整理,建立联系;考察评价,初步选定。(2)要求:经过筛选的事实材料,应是能最有效的证实“经验”可行性的材料。具体要求是:材料要新颖、恰当、必须要充分和必要。
22、怎样在经验总结中揭示其内在机制?(1)应符合事物由萌发到成长完善、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层向深层发展的规律;(2)应反映事物内在各主要因素间相互联系和作用所产生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所引发的事物的某种变化。
23、中小学行动研究法的一般程序、操作要领:(1)一般过程:计划、实施、观察、反思。
(2)操作要领:发现教育行动研究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文献检索与讨论;确定教育行动研究的问题焦点;进行深入的文献探讨;拟定教育行动研究方案计划;执行教育行动研究方案计划;拟定行动方案;实施教育行动研究方案;根据行动效果评价教育行动研究方案;修正教育行动研究方案与再实施;撰写并公开研究报告。
24、编制教育调查表的基本要素、要求:(1)要素:总标题、横竖行及标目、数字资料、表尾、附录;(2)要求:标题清楚准确、简明醒目;表的大小依据调查项目的多少满足、容纳所有项目为准;表中各项目排列应是有系统的,一目了然;为防止答案有误,最好有相互参考的项目,便于分析和对比;表尾应注明调查单位、调查员或填表人姓名、填表日期;表内项目内容务必填写全称,对数据的来源要有特殊标记注明。
教育科研方法学习体会
胡各庄中心小学 霍威
为期三天的骨干教师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获是沉甸甸的,其中有领悟、有灵感、有激励,也有反省。尤其是听了邓涛老师的讲座,让我感触很深,它使我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体会,尤其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提供的方法的操作性强,对我们今后进行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有很大启发。以下是我学习的几点体会: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必须首先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注重积累,有计划的自觉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多听、多读、多思,着眼于平常的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出发多进行探索性实践。
明确教育科研的目的。教育科研研究是为自己而研究,是为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而研究,决不是为完成一个任务被动去做。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必须是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学习。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因为成功的经验一般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他人的成功经验是经过实践体现一定的教育规律,我们应不断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使我们在实践研究中少走弯路。同时在他人的经验上敢于创新和探索,在他人的经验上寻求生长点。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研究资料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对于新的教学任务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也是我们教师自身专业化的需要。历来人们都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认为只要有点文化知识就能够做教师。不认识也不认可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这样就能逐渐转变人们的观念,确立教师的专业地位。使教师工作和律师、医生一样成为一种专业,受到人们的尊敬。
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也是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教育科学发展速度缓慢,长期都是引用外国的教育学,没有自己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学,创建我国自己的有民族特色的教育学,是我国教育界先驱历来的梦想,这一梦想的实现,不仅要有教育科研的专职研究人员辛勤工作,也需要广大教师的参与。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不仅可以为教育科学提供大量的实践经验,为教学提供“源头活水”,而且可以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把这些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发展应用教育技术科学,为教学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以后会用这种正确的观念来看待教师的教育研究,消除浮燥心情,从实际出发,根据我自身的特点,开展好教育科研工作。感谢县培训中心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与提高的平台,能来这里培训的老师无疑是幸运的。大家都很珍惜这有限的时间,宝贵的机会,我也不例外。在学习期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到校,听课专注,认真做笔记,积极参与讨论,并认真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等。今后,我一定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不断充实自己,争取更大的提高。
《科学素养和科研方法简明读本》学习心得
边城高级中学 王斯朋
为期二天的骨干教师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获是沉甸甸的,其中有领悟、有灵感、有激励,也有反省。听了候光懋老师的讲座,让我感触很深,它使我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体会,尤其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提供的方法的操作性强,对我们今后进行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有很大启发。以下是我学习的几点体会: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必须首先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注重积累,有计划的自觉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多听、多读、多思,着眼于平常的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出发多进行探索性实践。
明确教育科研的目的。教育科研研究是为自己而研究,是为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而研究,决不是为完成一个任务被动去做。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必须是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学习。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因为成功的经验一般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他人的成功经验是经过实践体现一定的教育规律,我们应不断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使我们在实践研究中少走弯路。同时在他人的经验上敢于创新和探索,在他人的经验上寻求生长点。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研究资料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对于新的教学任务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也是我们教师自身专业化的需要。历来人们都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认为只要有点文化知识就能够做教师。不认识也不认可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这样就能逐渐转变人们的观念,确立教师的专业地位。使教师工作和律师、医生一样成为一种专业,受到人们的尊敬。
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也是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教育科学发展速度缓慢,长期都是引用外国的教育学,没有自己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学,创建我国自己的有民族特色的教育学,是我国教育界先驱历来的梦想,这一梦想的实现,不仅要有教育科研的专职研究人员辛勤工作,也需要广大教师的参与。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不仅可以为教育科学提供大量的实践经验,为教学提供“源头活水”,而且可以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把这些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发展应用教育技术科学,为教学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以后会用这种正确的观念来看待教师的教育研究,消除浮燥心情,从实际出发,根据我自身的特点,开展好教育科研工作。
感谢县培训中心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与提高的平台,能来这里培训的老师无疑是幸运的。大家都很珍惜这有限的时间,宝贵的机会,我也不例外。在学习期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到校,听课专注,认真做笔记,积极参与讨论,并认真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等。今后,我一定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不断充实自己,争取更大的提高。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