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工作总结汇报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全县总面积9219.2平方公里,总人口52.6万人,财政收入2.15亿,农民人均收入2515元,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全县农民剩余劳动力较多,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7.5万人。我县职教中心于1983年开办,1998年被河北省命名为省级重点职教中心,2024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连续被评为承德市职教先进单位、市招生就业先进单位、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河北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安全文明校、河北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河北省教育教学改革先进单位。还被聘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光明日报》、《承德日报》、《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承德社会科学》、《河北农林教育》、《承德教育研究》等报刊杂志均报道和登载了学校的办学经验。学校的办学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认可,现已成为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一定影响的中等专业学校,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从2024年开始,学校就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本县生产实际,与县委组织部和各乡镇党委、政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把课堂搬到农村,举办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学历教育培训班,培养农村基层后备干部和科技致富带头人,累计培养科技人才和后备干部300多人。这些学生有的成为村干部、有的成为科技致富带头人,绝大多数经过组织考察培养,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2024年下半年,我们根据省委组织部、农工办、教育厅开展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的文件和省会议精神的要求,依照面向农村,服务农民,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结合围场实际情况,招收401名学生,设立11个教学点,把班级设立在学区,开展送教下乡,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技术人才。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广泛宣传、协调联动、安排部署
1、省市文件下发之后,我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就做好此项工作分别召开会议,从不同角度广泛宣传发动。县委组织部、农村工作委员会和县文体教育局联合制定了《推进“双带工程”、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意见》。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学生下乡宣传、入户调查,并利用县电视台发布新闻等形式,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报名参加学习。根据我县各地具体生产情况和产业特色,确定种植和养殖两个专业,供学生选择。
2、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我县成立了围场县 “双带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县委组织部将招生任务下达到各乡镇,组宣部长负责招生工作;县农工委通过与各科局联系,为学校选聘兼职教师,9名农业、畜牧方面的县市级拔尖人才、致富能手、专家成为我校“双带工程”兼职教师。
县文体教育局领导深入到全县各个乡镇进行广泛调研,与有关方面就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并逐一加以解决。们根据我县实际,确定了11个教学点,这些教学点的教学条件符合省市的要求,每个教学点都有相对独立教室,采光、照明、取暖等都符合国家规定,为学生能在当地接受系统正规的中专教育创造了条件。
在招生工作中,各乡镇党委认真履行招生程序,在村级组织推荐的村干部、优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专业户中,各乡镇组宣部长对报名青年认真进行了考察。401名符合“双带工程”入学条件的青年取得了入学资格,被县委组织部批准参加学习。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选取种植、养殖大户或种植、养殖园区作为实习基地,帮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确保学生能学到一技之长。
二、优化管理、明确职责、确保学习质量。
开学之初,县委组织部、县农工委、县文体教育局同学校共同组织开班典礼,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彦海同志到会并讲话,校长王宏同志对“双带工程”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县委宣传部、电视台进行了文字和新闻报道。学校向各教学点和学生发放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
会议结束后,学校领导分别带领教学小组到个教学点开展教学工作,安排教师到各教学点开展巡回教学,指导学生实践。在搞好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践的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各个教学点负责人和班主任的作用,通过他们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的联系,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及时掌握各类信息,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可靠保证。各教学点组建了党小组、班委会,协助班主任做好教学点的教育、教学、实习等工作。为加强教学管理,我们结合教学实际,制定了《教学点负责人职责》、《教学点班主任职责》、《任课教师职责》、《学生守则》、《课堂常规》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为保证学生按时听课,解决学生旷课、迟到、早退等现象,我们实行了学生听课签到制度,确保学员出勤率。
教学工作中,从实际出发,在本校相关专业课教师授课的同时,学校在县农牧局和林业局聘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种植、养殖专家,到各个教学点及其教学基地开班、授课。为落实“每周两天授课三天实践”的教学要求,学校和任课教师克服了天气寒冷、交通不畅等诸多困难,顶风冒雪到教学点开展教学工作。学生们以乡镇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参加学习和实践,个别路途遥远的学生每天也早出晚归,按时到教学点、实习点参加学习和实践。
三、把握关键环节,精心组织教学,扎实推进“双带”工程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领导为成员的“双带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学校“双带工程”教育教学工作,并组建了“双带工程”办公室,实施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县文体教育局召开教育系统“双带工程”工作会议,确定各学区主管成教工作校长为教学点负责人,任命能力强、有责任心的成人综合性学校校长为班主任。各教学点组建起党小组、班委会、团支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2、加大投入,完善教学设备。在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我们学校克服困难,投入人力物力,确保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践正常进行。学校专门配备了两台“双带工程”专用车、购置两套“双带工程”专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学校农林、畜牧实验室的设备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到各实习实验点供学生使用。县文体教育局积极与进行联系、协调,利用当地中小学校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开展教学工作。
3、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学校克服编制紧张的困难,从各科室选派责任心强,教学质量高,经验丰富的教师参加“双带工程”教学工作,尤其注重双师型教师的选用,在教师队伍中有高级教师6名,双师型教师12名。我们还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让有农村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老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工作,为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条件。
4、编制乡土教材。在统编教材没有下发的情况下,我们组织各教研组和专业组教师进行广泛和深入讨论。根据教学要求,围绕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研究确定了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制定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印出符合工作实际,贴近农村生产的乡土教材,增强教学实用性、有效性,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
6、坚持教学班建在乡镇,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各教学点负责人和班主任,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组建起学生自我管理队伍,培养选拨学生干部,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主动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认真及时填写档案,及时向学校反馈情况。每次上课班主任都能提前到位,检查学生考勤,组织好学生上课。
为做好工作,及时沟通情况,学校在期末召开双带工程工作总结会议和班主任工作会议,对“双带工程”工作进行总结,加强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指导。在县文体教育局统一安排下,我们组织各教学点负责人和班主任到棋盘山教学点进行参观,请工作有特色的班主任介绍经验,让实践有成就的学生谈体会,这些做法促进了各教学点工作,调动了办学积极性。
7、抓培训服务,加强信息沟通,提供技能帮助。为方便师生联系、学生联系,我们开通了校讯通和“呦呦鹿鸣”QQ群,设立公共邮箱,实现网上交流和实时交流,随时解答学生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校积极与县农牧局、科技局、林业局等取得联系,利用“四大一推一建”的有利时机,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凡各科局和乡镇组织技术培训,我们都通过校讯通发布消息,并安排各教学点负责人或班主任组织学生到现场听课学习。学校还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举办农技讲座,发放技术资料,指导服务等工作,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四、结合生产实际,提高办学效果。
根据基层教学班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实际,我们科学设置专业。在传统的产粮区或区位优势相对落后的村,兴办农业产业化项目,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文章;对依托开发园区、果林、养殖等基础相对较强的村,重点开设果林技术、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技术。引导学生创办致富项目,抓好支柱产业的延伸、配套和辐射,开展项目建设和新技术引进工作,将项目工作情况和新技术运用情况与学生学习结合起来,对于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奖励并可获得一定学分。
由于领导重视、组织严密、内容合理、方法得当,我校“双带工程”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教育教学有序进行。参加学习的学生知识水平提高了、致富能力增强了、思想观念转变了。初步实现了从致富无门到敢于实践、从思想僵化到思想解放的转变。半截塔教学点张桂荣同学通过参观学习,开阔了思路,结合当地饲草资源丰富的实际,购进10余头肉牛,办起了肉牛养殖场;朝阳湾教学点学生张井瑞利用所学知识建起了养猪大棚;城子教学点白亚军同学在学习实践中,认识到食用菌项目适合当地生产,就组织党员群众到四合永镇种植园区进行考察基础上,带领乡亲们建起食用菌生产大棚10个,对调整产业结构起到了促进作用。
朱雅琴是我县银窝沟乡石匣村农民,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后,进一步向学校老师和专业人员求教,认真学习家禽养殖知识和技术,成为当地养殖技术能手,被牧野养殖公司聘为技术员,2024年参加村干部竞选,成为村妇女主任。在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同时,2024年底至2024年初到棋盘山镇帮助那里的农民建起肉鸡养殖场,传播养殖技术。
下伙房乡哈巴气村主任徐秀萍同学,通过参加学习,思想有了很大进步,开拓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多方联系,克服多种困难,在全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土地流转承包中取得较好成绩,全村现有1300亩耕地,其中1200多亩土地分别用于育种和无公害蔬菜生产。
为提高培训效果,学校领导积极开展外联工作,与县项目办、农牧局、林业局、水务局、科技局等部门取得联系,争取各类富民项目建设,就沼气池建设、果树技术推广、温室大棚、肉鸡养殖、生猪饲养等项目与相关单位达成意向,我们将在对学生情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逐步加以落实。
五、存在的问题
由于“双带工程”刚刚开始实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力。有的学员学习目的不明确,组织纪律性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经常以家庭生产生活任务重、外出务工等作为借口,不按时参加学习;我县由于面积大、农时季节差别大,工学矛盾较为突出;我县多是山区公路,交通状况受气候条件制约因素较大,遇有雨雪天气,个别教学点就不能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我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很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没有条件购买计算机,开展网上教学、远程教育还有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国家助学政策至今未能落实,对今后工作也将会产生一定影响。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更好的做好“双带工程”教育教学工作,圆满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确实将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2024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总结
2024年3月至5月,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国培计划送教下乡音乐课的学习,真是受益匪浅,意犹未尽。我听到了教育局领导对音乐课程改革的强烈呼声,我感受到了音乐教师们渴望学习的热烈心声,我领略到了身边名师课堂的高超技艺,也聆听了专家们的精彩讲座,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对于我一个游走在音乐课边缘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在严寒的冬日里,品尝到了一顿热气腾腾的精神盛宴,真是不虚此行啊!一. 万紫千红满园春 音乐课上乐融融
音乐课就像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它能强烈地影响人的情感,触及人的心灵深处,听音乐会使人手舞足蹈,也会使人潸然泪下,能让人陶醉,也能让人忘掉自我。本次音乐课是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展现的,孟月梅老师我们带来了三年级下册的《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朱蓓蓓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二年级下册的《猫虎歌》。胡姗姗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二年级的《摇船调》。几位老师充满童趣的甜美嗓音如春风化雨,很快拉近了和陌生孩子的距离,这种满满的亲活力让孩子们整节课和老师融为一体。孟月梅老师的对话式导入,朱蓓蓓老师的歌舞表演导入,在加上幻灯片的渲染,使得“课伊始 趣已生”,几位老师娴熟的钢琴弹奏范唱,让在座的听课老师们肃然起敬,巧妙的课堂设计,面向全体的教学方式,精心准备的音频、视频、道具,别具匠心的教学环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情感上的共鸣和体验,使得孩子们整节课其乐融融,课已尽,意却未尽。几节课里,我为孟老师专业的音乐综合素养折服,为朱老师优美的舞姿惊叹,为胡老师作为新人的努力点赞。
二. 各抒己见来评课 勤照镜子脸面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同样,我们老师也应该及时反思自己课堂上的不足,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常思常新。这次活动,姚晓琳老师安排的井然有序,先由几位老师自己反思说课,再由听课教师发表见解。在反思说课的环节,几位讲课老师都很谦虚,自己课堂上的一点点小瑕疵都是那么的在意,课前精心的准备,有时也不能事无巨细,提前的预设或许还有新的生成等,这也就是体现一个老师的综合素养,既要有万全的准备,也要有一失的巧对。这几位老师本就是同行中的佼佼者,却还是在不断的追求完美,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努力”。听课教师点评环节,我对张老师和董老师的精彩点评点赞,她们听的很认真,乃至讲课老师的一个音、一个词的小失误也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来,这才是我见过的真正的点评,不流于形式,不讲人情不留面子,真正对老师负责任,对本次活动负责任,对学生负责任的点评,这是一种对职业的尊敬,对本职工作的敬业和执着,这更是一种态度,一种胸怀,我们的行业越来越需要这样的一群人,我们才能走的更远。三. 学习归来有新路 信心满满齐步走
作为一个普通老师,我也常常在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课改,课改的初衷是什么?而我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我也不禁回忆:我们小时候的课堂和现在的课堂有什么不同呢?其实,细细想来,课程改课根本的落脚点就看学生是否得到了发展。实行课改就是要实现学生的三个改变,既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改变学生的人生轨迹。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是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恢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教师从过去的“一讲到底”转变到适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到在“独学、合作”中主动获取知识。陶行知先生说:“听到的容易忘,看到的记得牢,亲身做过的学得最深刻”,我们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变得更深刻。本次送教的几位音乐老师,正是因为她们平日里积累自己的音乐教学经验,经常参与优质课、示范课的打磨,再加上她们自己对音乐教学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才给我们前来学习的老师们,呈现了一个清晰的课堂模式和教学流程。让我们有章可循,有模可依。就像姚老师最后总结说: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要更新观念,将新的理念渗透到课堂中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中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业务能力,增强个人的自信,我们的音乐教育才会迎来春天。最后,我再借用姚老师的一番话,和同行们共勉,她说:“送教下乡,送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比学的氛围,音乐教学是一种艺术,热爱艺术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人,是生活中充满阳光、有生活情趣的人,我们音乐教师有这种使命,给孩子们播下艺术的种子,就会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更会提升他们的生活幸福能力”。愿我们都来做幸福的人吧!
送教下乡,争议中往何处走
——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办学模式调查与分析之三
今年元旦刚过,河北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王晓飞接到秦皇岛市卢龙县重峪口村党支部书记陈景山的一封来信,两人素不相识,村支书给省厅职成处长写信,所为何事?
陈景山除在信中细数送教下乡后村里近年的变化、对职校和教师的感激之情外,还特地写道:“前几天听在教学点上课的老师说,有可能要取消送教下乡工作。我70多岁了,在村里干了30多年,对村情、村俗、农业生产及村里的变化非常熟悉。我以一个几十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的身份跟您说,送教下乡利国利民,不能停止。”
重峪口村是偏僻山村。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陈景山说,2024年,县职教中心在村里建立了办学点,村里63人成为正式学员,但每次讲课,来听课的都是70多人。农民想致富但缺技术,学习上都比着,怕落后。办班才两年,村民的思想就发生了转变,科技意识和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核桃是重峪口村的干果项目,以前亩产只有5000元。现在,农民一边种树一边学习,剪枝、嫁接、水肥管理,亩产达到2万元。全村1300亩核桃实现了稳产、高产,人均收入从2024元增加到4000元。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封信呢?原来,2024年,一个检查组5天检查了9所学校,他们认为,承办送教下乡的一些中职学校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四处设立教学点,大量招生,以致出现本部学生只有几百名,而校外教学点多达几千名的倒挂现象。检查组在列举了一些送教下乡办学初期不可避免的或正在纠正的管理不足后,得出结论:“送教下乡不是学历教育,更不是全日制学历教育。”这个检查,使本来存在争议的送教下乡产生了波动。
记者了解到,目前,社会上和教育部门对送教下乡办学模式改革产生质疑,主要包括部分地方职校到课率不足、有村民冒名顶替领取补助、送教下乡是否是全日制教育等方面。
检查组在检查过程中确实发现了一些报名学员与听课学员不符、学员到课率不足等现象。比如,在一个村的教学点上,共有99名学员,查出14名顶名学习者,整个教学点也因为管理不规范被停办;有些大学毕业生回乡后务农,由于不懂农业生产,报名送教下乡班,在查出后被除名。
送教下乡的资金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学校资金管理不清楚,顶名听课的村民还领到了助学补助。
一些校长认为,保障改革,更需要在现代观念下,充分理解农民对学习的愿望和要求,正是因为还没办好,所以才需要更加好好办,不宜轻易冠以冒名顶替、骗取助学金之名,将学生除名、将教学点停办。
一些村民表示,村民们在学习上互相攀比,怕的是自家致富落后。村民顶名听课,真实原因在于想学习,不在补助。
河北省农村职教送教下乡存在争议,主要在教育部门内部,对送教下乡是不是全日制学历教育存在不同认识,进而影响了免学费补助拨付和助学金拨付。
从卢龙县职教中心的一份申请拨付学费的报告上可以看到,2024年,该校总计应拨付资金360余万元,其中国补部分已拨付到位,县级配套资金缺口78万余元;武安职教中心2024年根本没收到免学费补助,而该校每年送教下乡教师的交通费用和课时补助费用就需要56万元;而在石家庄市农业学校,由于学费不足,教师下乡应得的很少的补助至今还没有拿到。
为搞好送教下乡,河北省不少县市大力推进,但是河北省欠费办学的职校也有不少,而欠拨办学资金的县市,主要顾虑是上边意见不统一,财务文件前后不一致,在操作过程中感到为难,担心落下“套取资金”的嫌疑。
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志增认为,全日制学历教育是要学生脱产学习,在国家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全天在校学习。这对普通教育是好形式,但对职业教育,必须改革原有的办学思维:
——是否脱离生产,要看教育特色,不能局限于旧有的教育概念。国家要求,职业教育的全日制学历教育,办学要“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密切联系生产”。因此,按照脱离生产的全日制概念来衡量职业教育办学,与国家要求矛盾。
——是否是学历教育,要看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旧有的教学形式。河北省农民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校园内学生的基本相同,只是把全日制三年的教学内容根据动植物的生长周期,按照农民的实际应用,开发成新的课程组合,这正是职业教育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的办学特色,其教学完成了全日制教学的内容,是涉农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
——是否是全日制教育,要看教学过程,不能局限于教学地点。送教下乡把教学地点设在乡镇或村。上课就在农民家门口,在实际生产中实训,教学效果直接在生产中体现。
——是否符合修业年限,要看教育效益,不能局限于学生年龄。发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生产力,必须拓展在乡往届生的生源市场,既不能因为学生不是应届生就排除在学历教育之外,也不能因为学生的年龄而否定教育的过程。
“其实,传统意义上的全日制已不存在了,教育部对职教提出的要求是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送教下乡便是贯彻这一要求的具体做法,农学结合是符合农民实际的全日制职业教育实现形式。”王晓飞说。
据了解,河北省新近出台了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的措施,对送教下乡承办学校的资格认定、审批程序、管理要求,以及教学点的建设标准、学时要求、档案和资助资金发放等,规范更为严格。
“送教下乡”学习有感
市教育局安排我校在10月29日到10月30日两天,分别在杏花和市内进行学习,虽然这两天比较累但对我来说收获不少,使我对于新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记的在杏花是侯彩虹和严海燕两名老师讲课,两位老师的课安排的都挺好和我们设想的基本差不多,因为我们都考虑的是的这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如果这节课完成不了的话回影响整个的教学进度,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是重结果轻结果显然这是不可取的,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石颐圆老师针对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做了点评:我们做每一节课都需要做到一下“三理解”即“理解教材”,“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的确是只有真正理解教材才能把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才能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化难为易”的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理解学生”是教学设计的前提,不同的学生教学设计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教学应该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来设计的,必须想学生难掌握的知识细节然后想如何设计这个教学环节更好,自然也就做到了“理解教学“这一目标了。
“送教下乡”活动计划
印江三中 吴旭
为了积极响应省、地、县文件精神,本人向学校申请并得以实现参与“送教下乡”活动,送教内容是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为了圆满完成此项工作,特拟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深刻认识“送教下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送教下乡”活动,是为了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最大限度发挥“城乡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是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学龄人口和教师供求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和谐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送教下乡的任务和要求
到农村受援学校去,指导学科教学,参加校本培训和教学科研活动。讲授示范课,指导年轻教师、建立“师徒结对”关系,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传帮带作用,把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植入农村学校。
具体要求:深入了解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计划,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认真上好每一节示范课。在示范课后,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谦虚的态度,与山区教师深入探讨教育教学改革动向,寻找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好办法,积极参与学校教研活动,互相听课、评课。并针对农村学校活动课薄弱的实际,将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各类练习题毫不保留的带到受援学校。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学校,使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三、具体安排 1、11月完成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教学任务。(2课时)2、12月完成第四章、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教学任务。(2课时)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