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
为了进一步巩固北碚区国家级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的实验成果,为建设重庆市基础教育高地做小做细做实教学管理工作,特制定本意见。
一、规范学校课程管理
(一)强化课程领导能力,有效实施课程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突出课程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核心地位,学校必须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本、彰显学校特色实施课程管理,实现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强化课程管理。以学校或镇成立课程领导委员会,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教导(教科)主任和骨干教师为成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和家长代表参加,定期召开会议,设计、开发、研究、实施与监管课程的实施。
2.注重过程实施。一是建立学校课程管理和常态研究机制,每学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专门研究学校课程,注重总结和评估课程实施的效果。二是严格执行国家三级课程总课时数的要求,开齐、开足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三大类课程。
3.丰富实践形式。要探索科学、合理、高效的课程计划安排形式,结合各类课程的不同特点,采用班级教学、小组互助、个别学习、校内外实践、分层分类走班教学、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的时间、地点或者课堂形式实施课程。
(二)完善三级课程体系,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按照国家要求严格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齐开足规定课程。有效建构三级课程体系,严格课程的执行督查,突出课程开发。加强新课程、新课标的研究和学习,学校要为每位学科教师配备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教导处要备有全套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有意识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注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作用。
(三)深化校本课程研究,突出学校办学特色
加强校本课程研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进一步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应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多元、多形态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有先进的课程理念指导,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特色化的课程框架和课程内容。
1.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一是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特色、办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二是形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三是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初步形成富有成效的校本课程的建设、教学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式。四是加强三级课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和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2.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新的平台。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增强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
3.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新的载体。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使全体教师把握课程改革的实质;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形成一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骨干队伍,促进教师的课程力建设。
(四)注重课程资源建设,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1.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出发,注重教材的二次开发,利用好教材资源和课外课程资源;要重视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性资源,形成“学科育人、德育育人、艺术育人与环境育人”的课程资源建设环境。
2.开展综合实践研究,加大课程资源建设,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开展课辅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中,引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项目和活动;利用六大功能室,加大课程资源的使用和共享,将课程资源数字化、网络化。
3.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课例、微课评比、一师一优课等活动,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度应用。
二、强化学科教学常规
(一)聚焦教育改革热点,增强培训学习实效
每学期把课程标准的学习,教材的研究纳入教研组的教研计划,在学习研究中注意把握教育教学热点问题,加强培训学习的实效性。
(二)健全常规管理机制,执行教学“六认真”
教师切实做到教学“六认真”是履行教师职责的具体表现。“六认真”是: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设计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指导学生学习、认真做好教学评价、认真应用信息技术。
1.认真备课。组建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要求备课做到:备学科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课程资源。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备课检查方案,区别检查备课与检查教案,改革教案检查方式,如以观摩、教师相互批阅等多种方式检查教案,教师的备课储备量必须达到2周以上,杜绝以集体备课替代教师个体备课。教案应分课时写,一般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栏目,建议教案本按初备、复备和反思记录3栏设计,建议教龄5年以内的教师有10—20%的纸笔书写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教师要按“双主共学”卓越课堂要求上好每一节课,要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由注重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既重视学科知识传授,又重视思维与能力培养;既重视达成的效果,又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学校要制定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分班做好教学日志,值班领导要把课堂教学检查作为值日检查内容,教导处每学期要做一至二个典型的教学日志分析报告提供给校长。要以双主共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导引为标准,指导和评价常态课堂教学行为。
3.认真设计、布置、批改学生作业。学校要组织对学生作业的研究,对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都要进行精心设计,切忌随意布置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辅导资料上的作业。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按照教育部规定,小学一二年级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安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性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及初中、高中,各备课组要明确作业类型、作业量、作业要求等,做到年级内统一标准。对学生作业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批阅、反馈;做到“有发必收、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4.认真指导学生学习。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基础指导学习,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的在校时间,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指导,课外辅导课程的内容要具体、充实,形式要灵活多样,注重实效。5.认真组织教学评价。教研组或备课组要分学期制定学科教学评价制度,学校要落实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积极探索学业与非学业评价的有效方式,把评价结果应用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教学行为的改进上。学科教学中及教学阶段结束,要根据学校实际、学科实际组织教学质量测试,充分运用阅卷分析系统的技术优势,及时查找教与学中的真问题,指导学生自我分析,及时进行讲评,肯定成绩和找准问题,明确努力方向。
6.认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学校要制定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制度,将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情况纳入教学常规检查中,分学科集成课件建设学校教学资源。杜绝只添教学设备而不使用设备,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师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益,改进课堂教学、课外辅导、作业形式等。
(三)抓教师基本功训练,开展好基本功竞赛
学校要把“三字一画一话”和教学常规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范围,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学分管理范畴,根据学校教师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基本功竞赛,例如开展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竞赛,信息技术能力竞赛,“三字一画一话”的竞赛等。
(四)建立健全检查制度,发挥过程督导作用
1.学校应成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专门检查督导学科备课、教学的规范。2.建立专门的常规检查制度,积极发挥过程性检查和督导作用。把检查常规课、推门课纳入行政值日范畴。
3.做到周抽查、月检查、期总结,有查必有记录、有查必有反馈。4.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以学生为调研对象的教学常规反馈。
三、提升校本研修质量
(一)做好校本研修规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应制定校本研修三年规划,教研组、备课组应制定校本研修学年或学期计划,确保校本研修的计划性、有序性和实效性。
(二)落实校本研修活动,研究课堂教学问题
1.开展有特色的研修活动。凸显“双主共学”卓越课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做到“有主题、有计划、有过程、有特色、有成果”的开展主题校本研修活动,每个学科每学期开展不低于两次的主题校本研修活动。2.坚持做好常态教研活动。学校应根据实际每周或间周开展日常式学科教研活动。
3.发挥集团优势。倡导以优质教育集团的资源平台,合力开展展示集团办学特色的、资源共享的集团研修活动。
4.学校要积极组织和支持教师参加区级或集团的教研活动。区教师进修学院将学校教师参加区级学科教研和专题研修情况纳入对学校的年度考评中。
(三)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服务教师服务教学
1.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教学真问题,将教学中的问题、困惑转化为研究的小课题开展研究,撰写教学论文。
2.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加强对教研科研的管理,开展校级小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积极参加评比及发表。
3.积极申报区级及以上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四、完善教学考评机制
(一)改革教师考评机制,创新考评方法
为切实保障学校的管理效益,提升教师专业化,我区拟建立每三年一次的教师考评机制。把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教学能力、评价能力等纳入对教师考试评价中。将考评结果与继续教育学分结合,对接教师资格审定。
(二)建立学校考评制度,分层细化管理
学校应对教师的日常学习、进修、教学、科研等建立考评制度。例如,针对备课可采取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方式检查教案。教导处要按备课要求给予简要评语和等级评价,并注明检查时间,学校教学管理组和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在随堂听课中特别检查教师的教学与教案一致性等。
(三)抓住评价改革契机,提升教育质量
以北碚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为契机,学校应有意识、主动参与到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中,按照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五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定,并自觉把实验结果应用到教学中,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管理
焦秀江0702班200714110128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是一项需要技巧和耐心的工作。作为一名实习教师,必须尽快学习和掌握班级管理的技能和技巧,才能把班级管好,才能向高质量的课堂迈进。由于自己是体育教师,最初并不知道该如何和学生相处。原先预想是要像一位朋友一样,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的关系可能会好一些。但是一段时间下来之后发现,这样的相处模式很难赢得学生的认同,而且还使得整个班级的纪律变得特别糟糕。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实践和调整,我才慢慢总结出体育课的一些班级管理特点。班级管理内容: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是以班集体为基础展开的。因此,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成果的体现。1.班级组织建设2.班级制度管理3.班级教学管理4.班级活动管理
体育课和别的学科不一样,有着自己的特点,需要一套属于体育课的管理办法。体育课的上课地点基本在室外,学生到了操场会比在教室里面散漫很多,必须严加管理和增加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元素,才能控制好课堂。以下是根据我自己一学期以来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出来的体育课班级管理重点:
一、注重和学生的沟通
作为体育老师,我认为需要和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体育课程。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身体的热情。可以通过和部分学生谈话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喜欢学习哪些体育项目,喜欢哪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设计一份简单的问卷,调查一下学生的喜好,还可以让他们在问卷上提提他们对体育课的意见和建议。总之,体育老师必须先和学生做好充足的沟通工作,把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喜好相结合来设计课程,这样的课程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快乐地享受体育课。
在体育课上,偶尔会有些学生比较难管理,我比较喜欢和学生正面沟通。先了解清楚学生自己的想法,是因为他自己遇到了问题还是故意捣乱,还是对体育课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和我沟通。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教师的正面引导,在教育学生的过程多,可以多听听学生的心声,听听他们的观点和意见,这样的话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用平等的态度和学生正面沟通,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关爱,能帮助他们尽快改掉一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二、注重课堂纪律
体育课的课堂纪律和教室里面的课堂纪律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不同。首先,上体育课必须掌控好学生人数,每堂课必须有点名制度,不到操场的学生需要写好请假条,让班主任签名。如果有学生没到,必须立即通知班主任,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其次,不能允许学生出现迟到或者早退的现象。每节体育课都要求学生提前到操场排好队,体育委员提前整理好队伍,体育老师也应按时到位,保证上课铃响的时候,学生已经站好队准备上课。每节体育课下课前,也需要清点人数,保证学生安全离开操场。再次,上课过程中也要注意课堂纪律管理。体育课40分钟,不可能要求学生一句话也不说,也不可能要求学生不乱动。但是,在体育老师做动作示范的时候,或者讲活动要求、动作技巧的时候,就必须严加管理,不该讲的时候不能让学生乱讲话。最后,要注意体育活动时的秩序,不能允许学生出现散漫或者乱跑的现象。要保证体育活动有序地进行,学生在该排队的时候,必须要求他们排到自己的位置上,按顺序进行体育活动。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教的是初中体育,学生普遍都比较喜欢体育课,但我仍要注意课程的设计,努力让学生爱上体育课、享受体育课。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了,班级自然就很好管了。
体育课上有很多环节都可以进行巧妙的设计,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预备活动环节,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竞技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热身。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上篮球课,可以在预备活动环节拿个篮球让学生分组传递,看哪个组最快。既锻炼身体,又可以让他们提前接触篮球,对篮球产生兴趣。在上课环节,同样可以设计许多简单的小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排球课,可以在游戏里结合排球一起完成,将学生分组各组学生围成一个圆圈互相传球,一个学生站在圈内,抢夺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主动获取体育知识的能力。
四、在体育课中培养团队精神
体育课,不仅能锻炼学生身体,还能通过一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班级团结了,课堂气氛自然就好控制,管理起学生来,体育老师就更能得心应手了。初中的孩子比较喜欢游戏,体育课中可以多设计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游戏,让学生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团队。这样做能让学生能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和同学之间分工合作,完成自己的任务。如果学生学会了团结和合作,体育老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会轻松很多。
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的体育活动有很多,比如说跳大绳活动,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要求每组绳子里面至少能安排5个同学同时跳。讲清楚活动规则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怎么样跳才最合理,安排谁去摇绳,安排谁去跳绳,跳绳的同学应该谁先进去跳等等问题。讨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团队沟通的过程,学生能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让他们自己设计出最合理的跳绳方案。最后可以把各个小组集中起来进行竞赛,竞赛前可以让每个小组的组长出来介绍一下他们设计的跳绳方案,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人员安排上面有什么特别之处等。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团队精神的过程。竞赛的过程中,体育老师要引导学生们互相鼓励,互相呐喊加油,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这样一来,一节体育课,可以变成一节培养团队精神的户外版班会课。
总之,体育课中的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和改进。我将会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反思,总结出更多的体育课班级管理技巧,上好每一堂体育课。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常规教学管理的规定
为了严肃劳动纪律,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办人民满意学校,乡中心学校针对少数学校和部分教师在常规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经中心学校研究,就相关事项作如下补充规定:
一、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各校应按县局颁发的《作息时间表》,分时段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确保值日教师提前一小时到校、其余教师至少提前半小时到校;学校要做好考勤记载,按时兑现奖惩。中心学校不定时查岗,对当天值日教师未按时到岗者每人次罚款50元,对非值日教师未按时到岗者每人次罚款20元。对每学期累计被查处3次以上的学校和个人,在评优、评模、职称职务晋升中,实行一票否决。
二、严肃劳动纪律。在法定工作日,未经教育局或乡中心学校同意,各校不得私自放假、不得自行缩短或延长工作时间、不得将工作日与休息日调换。否则,如属学校行为,追究校长及相关人员责任;如属教师个人行为,在全乡通报批评,同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要严格控制教师请假,请假理由不充分,按时间扣除工资的平均值;对请恶假、请赖假者,加倍处罚。
三、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各校应按部颁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每节课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一律不能合班教学。如有违犯,每节次处以100元罚款,对每学期累计被查处3次以上的学校和个人,在评优、评模、职称职务晋升中,实行一票否决。
四、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
1、全体教师都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文雅、身正为范。严禁穿背心、拖鞋上课,违者每人次罚款10元。
2、课前认真备课,教案能指导教学。未备课就上课,每课时罚款20元;上课不带教案,每次罚款10元;教学完全脱离教案,每课时罚款5元。
3、课前三分钟,学生要唱健康、有积极意义的歌曲,教师要在教室门口候教。课前三分钟未候教,每人次罚款5元。
4、教师在上课时,严禁抽烟、接打手机、会客、阅读与教学无关的书报、坐着上课、离开教室。发现有以上行为,每人次罚款10元;如造成后果,由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5、课后做好作业练习批改和辅导工作。按规定的数量和要求完成各课作业练习的批改工作。特别要关心爱护“学困生”,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6、做好教学情况检测和分析工作。每学期每学科写一份质量较高的教学情况分析报告。严禁在各级各类考试、阅卷中玩忽职守或徇私舞弊。
7、严禁空堂,每节次惩学校100元,任课教师50元。
五、严禁在校抹牌赌博,每次罚学校300元,校长100元,每人次100元。
六、凡被处罚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书面通报批评;对造成重大教育事故的学校、学校领导、教师,根据情节轻重报县局给予行政处分。
杉木乡中心学校
二○○九年十一月
关于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内教学公函[2024]1号
各普通高等学校: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生力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确保校园和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指导思想、任务和内容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原则,防止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干扰,确保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坚持正确的方向。
2.主要任务: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3.主要内容: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剖析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原则和途径
4.基本原则: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既要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又要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既要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要根据不同情况,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既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又要组织大学生参加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的课外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又要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
5.工作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计划,并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及《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思想道德教育大纲》的要求,在思想道德修养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各高校要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题讲座和报告等,切实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落到实处。
三、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6.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队伍。各高校要根据在校生人数,按照1:4000(多校区的学校可按1:3500)的比例,配备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并在3-4年内要达到配备要求。专职教师原则上要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序列。设有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等教育机构的学校,也可纳入相应专业序列。兼职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要计算工作量或给予合理报酬。7.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强的教育工作,各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培养培训力度。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队伍培训经常化、专业化。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教师达到持证上岗要求。
四、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党委要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实行主管校领导负责,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的工作机制。各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科学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建设规划。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的专门机构,要提供专门的办公室、咨询室、团体咨询室以及相应的场地;要有专门测查、咨询(辅导)、软硬件建设、宣传等专项经费保障,经费要列入学校的预算,生均5-10元/年,做到专款专用。有条件的学校也可面向全校教职工、老干部,面向社会开展心理咨询或辅导工作。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学院建立心理辅导站,班级、学生会设立心理委员,逐步建立学校、院(系)、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委员、宿舍长心理辅导的多级网络。各高校要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机构,通过专职专业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工作。9.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要建立自治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专家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对全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研究、评价和指导,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依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专业委员会,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学术研究、工作交流、业务指导和队伍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学科建设。
10.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督导评估。我厅将制定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全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开展督导评估,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教育厅将依托自治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协调各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专业活动,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专业水平,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健康发展。11.建立“区域示范中心”,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发展。针对我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根据我区高校布局特点和原有工作的基础,选择1-2个原有工作基础较好的高校给予重点支持,发挥区域内辐射与引领作用,使其成为区域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危机干预、工作交流和师资培训的中心,带动我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12.积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各高校要努力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加强与宣传、新闻、文化、公安等部门的密切联系,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正面宣传教育,净化校园环境,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宣传舆论环境和文化服务;要建立健全学校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和通报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状况,共同关心大学生的成长进步;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二OO八年一月二十八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
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
川府发〔2024〕19号二○○七年三月十九日
我省老龄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为老服务设施建设、老龄工作组织建设、道德建设、舆论宣传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切实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开创我省老龄工作新局面,现就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新时期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24年,我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126万人,占总人口的12.87%,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115万人。老龄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是我省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点。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年龄结构、人口赡养比结构、代际利益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对完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对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强化老龄工作意识,积极解决当前老年人的养老、医疗、服务等实际困难和问题,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真正体验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加快公共老年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为适应老龄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二、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努力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
坚持覆盖广泛、水平适当、结构合理、基金平衡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适合省情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增加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加快提高统筹层次,完善市(州)级统筹。从法制上规范和防范养老保障风险,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中小企业为重点,努力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积极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力争在3年内将城镇非公有制企业及其职工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将城市贫困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做到应保尽保。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继续发挥土地养老保障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衔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着力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认真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完善供养制度,提高供养标准,拓宽服务范围,坚持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率。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标准。重点解决好农村残疾老人、高龄老人、贫困老人的疾病负担问题。稳步推进农村部分计划生育老年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坚持和完善高龄老人长寿补助制度,逐步提高百岁以上老年人的长寿补贴金标准。
三、建立健全老年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救助能力和服务水平
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让医疗保险制度能够惠及老年人。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确保2024年实现基本覆盖全省农
村居民的总体目标。各级地方财政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做好农村贫困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大病救治的补助工作。切实加强离休干部医疗保障工作,完善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医疗机构应采取继续教育等措施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救助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及时主动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等多种服务。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四、加快老年福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对老年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新建和改建一批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的老年活动场所和社会福利设施。2024年,大中城市和县(市、区)要新建或改(扩)建1至2所老年活动中心,平原地区、丘陵地区乡镇、街道应建立老年活动室,盆地周围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镇要力争建立老年活动室,鼓励、帮助村(社区)建立老年活动站。农村老年人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应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安排解决。加快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紧急救援、心理咨询、文化学习、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等的综合性服务网络。在大中城市试点建设“爱心护理院”,逐步实现90%以上大中城市和县(市、区)城区建立1所以城乡养老为重点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的目标。鼓励支持乡镇街道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代养、寄养老年人的综合服务场所。根据社会需要和老年人自愿的原则,引导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专业技术人员和老干部、老专家从事关心教育下一代、科技开发、信息服务以及维护社会治安、参与社区建设等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着力加强乡镇中心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开展自费代养业务,扩大服务范围。在老年福利设施的资金和项目安排上重点向农村倾斜。
积极推进老年服务社会化,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推出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精品旅游线路和服务产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金融、理财、保险等其他服务项目。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老龄事业发展,力争2024年末,大中城市和老年人口较多的县(市、区)建设1所示范性老年公寓。
五、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加强《老年法》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自觉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意识。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诈骗、伤害、遗弃、虐待老年人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取缔和打击损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邪教组织和愚昧迷信活动。“十一五”期间,各级人民政府要适当安排资金用于老年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组织建设,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老年法律援助工作。建立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完善老年人法律援助网络体系,抓好社区、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保证老年人获得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司法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要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保障。对拒绝赡养或虐待父母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认真制定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加强监督检查。老年人进入旅游景点、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时要继续落实好门票减免优惠政策。公交客运部门要为老年人乘车提供方便。依法规范老年人的社会集资行为,农村老年人在承担筹资筹劳方面要酌情给予照顾。各级人民政府在实行百岁及百岁以上老人人均每月不低于100元长寿补贴金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为9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生活补贴制度。研究制定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座城市公交车、城乡贫困家庭老年人去世的丧葬殡仪服务费用减免的政策。要将贫困纯老
年人(户)优先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贫困老年人进入老年大学(学校)学习,学费应予减免。
六、积极推进老年文教体育事业发展,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各级文化体育部门要把老年教育、文化和体育纳入部门发展规划。努力加大老年教育投入,加强现有老年大学(学校)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老年文化和体育事业,兴办各类老年学校。尚未建立老年大学的市(州)和县(市、区),“十一五”期间应兴办1所老年大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办老年学校,力争2024年末全省老年学校在现有基础上增加500所。加强对老年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把老年教育与老年人脱贫致富、维护权益、破除迷信和移风易俗结合起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老年文化市场,倡导基层文化的创新发展,创作优秀的老年题材作品。建立健全基层老年文化体育组织,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基层老年文体活动。加强农村老年文化建设,积极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七、加强道德和法制建设,强化全民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意识
坚持集中宣传教育与经常性宣传教育相结合,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通过开办老年专栏、开设老年节目、办好老年刊物和街头板报、组织文艺演出、开展“敬老宣传月(周)”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老龄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使全社会充分了解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家庭、社会和单位对老年人应尽的义务。积极开展社会互助,倡导扶老助困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积极开展家庭美德教育,及时宣传敬老先进典型,营造生活上关心老年人、精神上慰藉老年人、权益上维护老年人的良好氛围。
八、加强老龄工作组织建设,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需要
县级以上老龄工作委员会是本级政府主管老龄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老龄事业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保证必要的工作条件。老龄办作为民政部门代管机构和老龄委的办事机构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和参谋助手作用。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老龄办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抓好工作落实。老年人口较多、工作任务较重的镇(街道)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服务工作。对从事老龄工作的干部队伍要积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有计划地做好老年群众组织负责人的能力培训工作,强化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
九、明确任务,齐抓共管,努力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
老龄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老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老龄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快建立老龄事业发展经费投入自然增长机制,保障老龄事业发展经费和必要的工作经费。通过开展创建敬老模范县(市、区)、敬老模范乡(镇、街道)、敬老模范村(社区)和老龄工作先进单位这个载体,进一步明确老龄工作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老龄工作责任制,做到任务分工到部门,经费落实到项目。涉及老龄工作的部门要把老龄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规划,及时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并督促抓好落实。省级部门对省级财政用于发展老龄事业的经费要足额使用,不得另作他用。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策,将公共老年服务设施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合理规划,推进老龄事业与其他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确保老年人与其他社会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