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
工作单位:
姓名:
申请专业:学科教学
任教工作总结
从2024年9月始,我光荣地走上教师岗位,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光飞逝,转眼我来到 已经有半年之久。回想这半年的工作和学习,有过欢笑也有过彷徨,有过顿悟也有过迷茫,和同事、学生在一起的日子是开心而幸福的。现在静静坐下来写下我这半年来的工作总结,说实话,我感触颇多。
一、思想政治方面
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新老师,我对新学期的工作充满了憧憬和期待,同时又感受到了压力和责任感。温家宝总理曾说过,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在体会到光荣的同时,一种责任也就孕育而生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时代的重任和祖国的重托,我深切地认识到,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是开展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我时刻牢记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永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自觉学习党中央的工作精神及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实事求是,努力弘扬“为公、务实、创新、争先”的实效精神。平时,我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以及学校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力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工作中,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事,及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这半年来,我的思想政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人要不断前进,我仍需继续坚持学习教育理论,来扎实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教学工作方面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一、二班的英语老师。教师的主要工作还是教育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永远是教学的生命与核心。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上好课,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部提出了新课程改革,新课改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使同学们在学习中,都能把自己当成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展示的舞台。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老师们,尤其是新老师,勤奋刻苦十分重要,因此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眼睛动起来: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教学用书》等有关资料,钻研新
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多看教育类期刊杂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2.手动起来:
(1)认真备课,备详案,努力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学法;
(2)同时不断反思,常写教学反思或随笔,不断总结。很多名师、名校长都提到,要定期做工作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3.脑子动起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前,我一直以为所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做、多练、多发言,调动起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参与到课堂中的同时,快乐地学习与收获。实践之后才明白,这所有一切活动的基础是学生的自主思考。热闹过去,什么都没留下,这并不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把思考的机会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还给学生,把体验思而后得的成就感和愉悦感的机会还给学生。常思常想,才能常有收获。
4.对一名新老师而言,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时刻注意虚心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们学习,勤学好问,不骄不躁。老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卓有实效的经验,新教师只有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才能大跨步地前进。
我所任教的学校——东营市胜利六中对我们新教师的培养非常重视,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每个新老师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都有自己的师傅。而且学校对我们新教师提出建议,不要追求速度,可以先听指导教师的课,然后再结合自己班级的学生上课。通过这种方式来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能得到提高。
5.勇于承担、胆大心细也十分重要。面对学校的要求,我认认真真做把事情做对,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认真完成各种任务,珍惜学习、交流的机会,上一学期参加了山东省中小学“爱德”阴雨派讯、敏特英语培训等各项学习活动,并且参加了东营市胜利教管中心的中小学知识谱系创建工作,积极参与各种比赛。
6.最重要的一点是,“心”要动起来。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
依赖感。
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要多给一些温暖,用爱和鼓励改变他们,理解尊重信任他们。爱学生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三、班级管理方面
除了英语教学,我还担任着初一1班的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双向并轨,在学期伊始确实让我有些手忙脚乱,但是随着向老教师请教和自己的细心琢磨,班级管理逐渐走上正轨,并在各项评选中取得了教好的成绩。现将我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
1.纪律卫生常规方面:我多盯多靠,狠抓纪律、卫生,实施值日班长、量化考核制度,依照量化考核细则实行加分减分,并将量化考核成绩作为期末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
2.家校联合,加强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1)结合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开好每次的家长会,针对学生的现状,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好安排,尽快形成家长、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2)平时,把学生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对孩子在校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请家长协助鼓励、帮助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时找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3.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严是平等的,要重视、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
4.开展班级特色活动,包括主题班会、文艺表演等,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计划及研究方向
作为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受益者,转眼间走上基础教育工作岗位已半年时间。半年中,我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逐步走向一个成熟而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但我仍觉得自己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上有所不足,自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通过这次进修研究生的机会,我希望可以不断提高自己在英语教学各方面的能力,并将之进一步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综合任教几个月以来的工作情况,我初步将自己的研究学习分为以下几个大方向:
一、英语教育教学方法的进一步学习与深化。
1.教学理念。通过实践深深感受到,自己在英语语言学科教学法的上仍显薄弱,需要进一步学习;2.课程整合。实际应用过新课标的教材后我发现,新课标的英语课程模块更清晰、任务更具体、课型更分明,但若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更好地整合;
二、教学及课堂组织能力的培养。
1.课堂整体掌控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对教学各环节时间分配以及衔接恰当的掌控;2.保持调节课堂气氛及课堂纪律的协调性,如何使学生既能学得开心,气氛活跃,又不至于破坏课堂纪律,使课堂杂乱无章是大部分新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
三、英语专业素质的加强。
我是一名教师,但我更是一名英语教师。因此,除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之外,我还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英语专业能力,虽然现在是教初一,但是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就应该全面了解中学的英语课程,才能够使自己的知识系统性更强,更有利于初中英语的教学。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我才能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教师。
为此,我制定了如下研究计划:
一、充分合理利用时间,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教育硕士所修课程包括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部分。我会利用工作之余,安排好学习时间,认真钻研专业课程,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完善理论知识储备来指导教学实践工作。
二、根据所在学校现状,丰富和实践“精思教育”。
东营市胜利六中创建于1982年4月,原名为胜利油田第六中学,是为满足胜利油田机关驻地的职工子女就学需求建立的一所企业职工子弟学校,在学校步
入而立之年之际,学校提出了富有自己特色的“精思教育”——“精心做事,用心求知,独立思考,善于反思”则是对“精思教育”内涵的基本解读,全校师生都投身于“反思性课堂”的建设。在研究生阶段,我将会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精思教育”更广阔的内涵,尝试“反思性课堂”更实用的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领悟“精思”。
三、拓展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并应用于教育实践。
在半年的教学工作中,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备课、批改作业等繁琐的工作中,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去读一些教育专著、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刻的意识到对这方面知识的需要,对初中阶段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的了解对于班主任工作来讲十分必要,因此只有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性,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内化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才能真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
四、独立思考,联系自身实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
在读研期间,我会通过阅读、学习课程,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总结反思,锻炼自己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见解。在学习期间,与导师保持交流和联系,虚心向导师请教,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篇优秀毕业论文的撰写。
2024年4月21日
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
一、工作总结
我于202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同年7月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八中学任教,担任高一年纪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任现职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下,本人尽职尽责完成了本职工作,在师德建设、教育教学诸方面也稍有感慨。下面我就对自己这几个月来的工作作一番简单的回顾与总结。
首先,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和实践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工作中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对工作不讲任何条件,只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得更好,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任教期间,我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工作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另一方面,本人能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始终认真备课,刻苦钻研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用最佳的方法知识传授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始终保持着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和作风,积极承担教学任务,认真完成学校规定的工作。在教学工作中虚心求教,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任教以来一直坚持听课、评课,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为了更加负责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之余,我始终坚持阅读解答各种教辅资料,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尽可能的做到学生做过我都做过,能够深入浅出的解答学生的问题,尽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在这几个月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深刻的认识到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的重要性,六盘水市第八中学入学的学生在基础知识技能上都比较薄弱,因此除了正常的教学过程之外,也要注重补充学习初中学过的知识内容,这样才能让他们理解现有的知识。同时,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任务,只有切实的了解他们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才能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我深信,做一位好教师,只有工作热情还不够,还必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特别是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于是我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业务能力。积极响应并参加六盘水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作为一名老师,业务水平、教学方法和组织领导能力,都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几月的工作中我把严格要求和情感管理相结合,融洽师生感情,创造了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为搞好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老师不仅仅只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把思想工作放在首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次严格要求学生,始终加强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把成为一个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我不但订阅了大量的专业杂志,虚心学习专家和同行的经验,杂取众长,为我所用。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走在教育科研创新的前沿。
在教学工作中,我积极投入到素质教育的探索中,学习、贯彻教学大纲,加快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提高了驾驭课程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大胆探索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首先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成3-5人的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其次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为此,我在教学中着重采取了问题--“讨论式教学法”,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操作:指导读书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创设探究环境,全员质凝研讨;补充遗缺遗漏,归纳知识要点。由于我在实施地理素质教育的积极尝试,主动采用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讨论、思维的方法,训练学生能力。
任现职以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虽然没有取得特别优异的成绩,并且离教育改革的形势相差较远,教学无止境,探索无止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还需更加努力,以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培养21世纪高层次人才倾尽全力。
二、研究计划报告
研究方向: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高效课堂”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研究:教师与学生,即教与学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打造高效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学有所获,教师也能在教学中实现成长找到成就感,形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良好局面,对师生都是一件很有意义和必要的研究。
1)备课精细化,这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合格教师把学生教得像老师,优秀教师把学生教得像学生。”备课中教师需要转变观念,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臵要结合大纲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应依据学生学情来设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一节课中有所收获,哪怕只是一个知识点的收获,切忌将教学目标束之高阁而成为摆设。
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着重备课的内容主要有:学生完整清晰的学习过程、课堂环节设臵、学生活动、点拨策略。对于重难点的把握要结合考纲来设计,教师切忌表演欲过剩,难倒学生以显示教师知识的深厚,讲解的巧妙并不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2)关注课堂,关注学生
新课程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学习目标由学生确立,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任何一位优秀的教师必定是关注课堂、关注学生的能手,特别善于对学生课堂提问进行总结和归纳,善于捕捉学生的课堂表现,善于评价学生的课堂行为,及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和有利的引导。
课题背景中提到的案例,见学生无人举手就匆匆告诉学生答案的做法是不完全正确的,学生记下的知识没有过手,下次还是不会,赶时间赶进度又有什么用呢。不妨多给学生点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也可转变发言方式就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及时跟进监测学生讨论情况,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展示。虽然这样费了时间,但学生掌握了知识点,也是值得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活动偏离了教师预先设计的轨道,教师就使劲甚至强制性地往自己预先设计的方案引导,虽然得出了教师想要的答案,但这个答案没有经过学生的思考,学生得手快自然忘记也快。
学期教学任务重,教学课时有限,面对这一矛盾,我们不能将所有的知识点都扩大处理,而要求我们依据考纲对知识点进行区别化处理。考试要考的反复讲,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多讲;学生没掌握的,老师讲了能懂的要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可以不讲。
3)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模式
高效课堂的灵魂在于“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切忌包办学生行为。
在课堂中虽然学生和教师是平等地位,但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怎么也算发言中的首席,所以教师要当好高效课堂的引导者。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合跟进、反馈、消解,采取多种方式巩固学生学习成果,使得课堂效益最大化。
课堂中教师要控制情绪、管住自己的嘴,给学生思考讨论时间,操作上可参照高效课堂的五大教学原则:学生自学在前,教师教授在后;学生尝试在前,教师指导在后;学生独立思考在前,小组合作在后;学生思考在前,教师点拨在后;学生测试在前,教师讲评在后。
总之,我们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少讲精讲,当好高效课堂的引领者,切实解决学生课堂知识过手低的问题。
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
工作单位:
报考院校:
姓
名:
时
间:
2024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
任教工作总结
我于2024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同年9月于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任教,担任高一年级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从入职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下,本人尽职尽责完成了本职工作,在师德建设、教育教学诸方面也有诸多感慨。下面我将对自己这几个月来的工作作一番简单的回顾与总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首先,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把它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深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党史和党章,了解我们党的光辉奋斗史。关注时事政治,及时学习党中央颁布的决策和决议,在思想上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工作中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对工作不讲任何条件,只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得更好,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教学工作方面
教师的主要工作还是教育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永远是教学的生命与核心。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始终认真备课,刻苦钻研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用最佳的方法知识传授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始终保持着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和作风,积极承担教学任务,认真完成学校规定的工作。在教学工作中虚心求教,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任教以来一直坚持听课、评课,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这几个月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深刻的认识到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的重要性,贵州学生在基础知识技能上都比较薄弱,因此除了正常的教学过程之外,也要注重补充学习初中学过的知识内容,注重比较初高中知识点的共同点和延伸,帮助他们构建思想模型,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理解现有的知识。同时,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以及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任务,只有切实的了解他们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才能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与此同时,加强与学生交流,这样可以切身了解他们所想,只有这样,在教学工作上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此同时,我还被选入成为教导处干事,使得对学校的基本情况有了大致了解,熟悉了学校里的规章制度和教育教学方针规划。身在其中虽然有时候会很苦很累,但却会让我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极大地推动我快速成长。
三、不足之处与改进
1.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讲练结合为主线。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太少,没有及时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情、反应,使得课堂缺少趣味性。这是我作为新教师最大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2.知识点疏漏。作为一名新教师,难以整体了解整个高中数额学教材的编排,并把握每一章节内容的重难点,以及其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各个章节的联系等等,这都是源于对教材的不熟悉。所以在备课时,有些知识点难免有所疏漏,重难点把握不到位。在今后备课的过程中我会多参考相关资料,并向有经验的老教师求教,弥补不足。
3.应该多练习题,这样能迅速把握重点、难点和考点。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讲解过多,给学生留下的时间比较少,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练习时间较少,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做到当堂吸收当堂利用,导致教学效率会大打折扣。只有知识点结合习题训练,才能让学生对知识点及时消化,形成自己的知识构建,更好掌握所学知识。
我认为,作为一位新老师,存在以上不足很正常,但却不是我们停滞不前的理由。作为新教师应看到自己的不足,更应该在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后,花更多精力去使自己快速地成长起来。因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总之,任教一个月以来,让我切身感受到了教师的神圣光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让我感到自豪同时,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我有责任和义务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给予我学生良好教育。我深信,做一位好教师,只有工作热情还不够,还必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特别是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准。教学无止境,探索无止境。
个人研究计划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研究方向
任教一个多月来,我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逐步走向一个成熟而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但我仍明显感觉到自己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上远远不足,自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我认为这次进修研究生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希望通过抓住这次进修的契机可以快速提高自己在数学教学各个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成为真正合格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此,我制定了如下研究计划:
一、抓住契机,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新教师在知识点掌握程度相对于老教师是一个缺陷,因为它需要一个时间地积累。教育硕士所修课程包括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部分。因此,我会努力抓住这次进修的契机,安排好学习时间,努力学好各门课程,特别是认真钻研专业课程,使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得到快速地补充,并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完善理论知识储备来指导教学实践工作。
二、抓住契机,构建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
新课改以来已有十余年,但传统课堂应试教育仍在全国各地猖獗,学生深受“满堂灌”、“填鸭式”所迫害,因此了解并掌握高效优质的新课堂就很有研究的必要性了。“高效课堂”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研究:教师与学生,即教与学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打造高效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学有所获,教师也能在教学中实现成长找到成就感,形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良好局面,对师生都是一件很有意义和必要的研究。因此,我会充分抓住契机,虚心向他人向老师求教。如何切身学生实际学情,因材施教;给予不同层次学生,给予层次性的教育。确保构建一个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使得全体学生与老师得以共同进步。
三、抓住契机,拓展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
在一个多月的教学工作中,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备课、批改作业等工作当中,很少有时间去读一些教育专著、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包括在大学期间缺少这方面补充的意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刻的意识到自己这方面知识储备的匮乏。因此,我会抓住这次进修读研的契机,给自己开个好头,去拓展自己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了解古往今来名家的教育方法,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教学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真正的将所学服务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独立思考,联系实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
在读研期间,我会通过大量阅读、查阅资料、学习课程,并且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总结反思,锻炼自己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见解。并在学习期间,积极与导师联系,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教师是个神圣岗位,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影响整个国家发展趋向。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归根结底比拼的其实就是各国人才培养的“质”与“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是各国育人的核心基地,教师怎么实施一套有效的教法,能让学生在这套教法中如鱼得水,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教师肩负使命,它是责任,是压力,但也是一种引领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我坚信,有志者事竟成。
2024年10月8日
读《陈独秀秘史》有感
□扬州市宝应县鲁垛中心小学六(3)班张露
陈独秀,一个党员,他的谱名叫庆同,这个诞生在黑暗年代,肤色黝黑,脸蛋圆圆,声宏眼亮,谁能料到,他便是日后名震环宇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首创人,中共中央第一任至第五任总书记陈独秀。
有人说,陈独秀是独秀山的人,生于独秀山,宗门对着独秀山,秀山秀水给了他家好风水,于是,他的祖父“白胡爹爹”,因山而给他起了给个名子,还引来许多的考证者。
陈独秀一生用过38个笔名、化名诸如自己,三爱,C C 生,只眼,撒翁、顽石„„
光阴似箭,陈独秀不觉已六、七岁。一双眼睛炯炯发光,头大脑宽。聪慧过人,《三字经》、《百家姓》,一教即会,滚瓜烂熟,在同龄的小伙伴中,可是佼佼者,人见人夸,花见花开,这伢子长大了一定有出息。
正是因为陈独秀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才有我们今天的好生活,如果没有陈独秀的话,现在肯定我们还过着饭吃不饱,衣穿不暖的生活,想当年,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抓周恩来和陈独秀等人,但他毫不畏惧,继续组织党员。
在党的阳光下,我们才能茁壮成长,将来为祖国做出有益的贡献。虽然最后陈独秀变了性格,他变的很粗暴,最后成了两边派,但是他最终一下都没有做对不起中国人的事情。陈独秀是个义无反顾的人,然而,当他一旦走入岐途之后,他那刚强的个性一变而为刚愎自用,是很难回头的。
1929年8月5日这天,陈独秀正式向党宣战了。
(指导老师:张兆林)
一、名词解释(30)1.教育研究(6)
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教育事物本质和性质,摸索和总结其教育规律,取得科学结论,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研究活动过程。
2.定量研究(6)
定量研究是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使用某些经过检验的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研究者的预定假设,它通常是从量的方面分析,主要是运用统计分析的技术和方法,对所收集的量化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检验和解释。实验研究就是一种典型的定量研究。3.定性研究(6)
定性研究通常是从质的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是运用综合、比较和归类、归纳与演绎等分析方法,对研究所获取的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提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4.文献研究(6)
文献研究主要是通过查阅文献获得资料,并通过研究者的思维加工而取得研究成果。在这种研究中,研究者不直接接触教育实践活动,通常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旁观者和反思者。许多研究对于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教育变革的历史分析、教育实践活动的综合反思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5.现场研究(6)
现场研究是在教育实践活动发生的现场进行的。虽然这种研究也需要作文献的考察,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它强调研究者必须亲临教育活动的现场,通过直接观察获取第一手资料,对现实存在的与教育实践活动有关的人、事、物及活动过程进行如实的记录、分析和推论。研究者直接接触教育实践活动,可以看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真实状况,体现出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一致性。这种研究最适合于了解和解决实践问题方面的课题研究。简答题(50)
1.教育研究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10)
一般认为,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因而它必须包括目的、过程和方法等基本要素。研究需要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接受特定的训练。
教育研究是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因而与研究具有同质性。但是由于人们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因而教育研究也存在着不同的界定。但是不论侧重于哪一方面,教育研究都至少包含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它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即发展教育理论或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二是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即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的现象或问题;三是它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研究方法,促使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我们认为,教育研究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严格而科学的方法,认识教育现象,发现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以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教育理论的创造性活动。它以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的现象或问题为主要对象,以探索教育的规律、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丰富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为目的。2.教育研究有哪些特点?试概述。(10)
(1)组织性与自觉性
(2)继承性与创新性
研究活动是以人们已经达到的认识水平作为基础,经 过科学的研究过程,达到发现和创造的目的。已有的研究和认识水平是研究活动的基础,有 了这一基础,研究活动可以少走弯路。但同时,研究活动还要在继承已有研究活动和认识基础上进行新的发现,探索新规律,寻求新知识。因而,研究活动必然体现出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3)探索性与长期性
科学研究要认识的是未知的世界,要掌握的是人类还没有掌握的客观规律,它有严格的要求,需要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探究,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进,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历程,在 这一历程中,要经历一些无法回避的失败或挫折。因而它需要研究者具备一定的专门知识,要有必要的耐心和勇气,要有不断求索的精神。
教育研究除了具有一般研究活动的特点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复杂性和难控性(2)广泛性和反思性(3)长期性和时代性 3.教育研究的一般原则是什么?(10)
(1)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就是要求教育研究既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批判与继承,又要根据新的实际要求不断发展创新,使 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辩证统一起来。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要求既要加强教育理论研究,并努力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同时又要强调从教育的实践需要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教育实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客观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教育研究必须尊重客观事实,采取客观态度,全面系统地收集资料,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收集材料要实事求是,内容必须真实可靠,运用的材料应当经过严格的查证和核实。
教育研究在尊重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符合教育性原则。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研究成果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培养,教育研究应当服务于人的培养。因此,一切教育研究都必须符合教育性的要求
4.教育研究的伦理规范是什么?(10)
教育研究除了要考虑新颖性和可行性以外,还必须考虑研究的道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道德涉及是非对错问题,当研究者考虑道德问题时,他们必须先问自己:对某个问题进行某项研究或调查是否正确,某些问题是否不应该进行研究?(1)价值性原则(2)诚实性原则(3)保密性原则 5.教育研究的操作规范是什么?(10)
教育研究有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研究类型都因其自身的特点对具体的操作步骤有特殊的要求。但无论是哪种研究,都应遵循一些基本的操作规范,这些规范通常是人们广泛认同的。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公共性原则(4)解释性原则
二、论述题(20)
1.试从不同角度对教育研究进行类型划分并作以简要介绍。(20)
由于教育本身的复杂性,教育研究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研究进行了类型划分。根 据教育研究的范围或内容,可以把教育研究划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根 据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理论服务还是为实践服务,可 以把教育研究划分为基础凤,研究和应用研究;根据教育研究的性质及使用的手段,可以把教育研究划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根据教育研究工作的场所或资料收集的方式,可以把教育研究划分为文献研究和现场研究;等等。在此,仅对几种较为普遍的分类进行介绍。
(1)宏观研究、中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宏观研究是对宏观层面的教育活动所进行的研究,通常是较大范围的整体研究。中观研究是对中观层面的教育活动所进行的研究。通常是以阶段性问题、局部性问题为对象,是在一定范围内的综合研究。微观研究是对微观层面的教育活动所进行的研究。
(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是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阐明教育的规律,扩展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修改、补充或发展某些现存的原理与概念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教育理论。应用研究是针对某些实际而进行的科学实验和技术性的研究,它把教育科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方案、技能、方法、手段与策略,使教育理论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达到某种预定的目标。把教育研究区分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一方面,应用研究的设计、构思、假说的形成以及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都是依靠基础研究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应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或某些规律以及对结果提升到理论高度的分析,又会成为基础研究的素材和动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通常是从质的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是运用综合、比较和归类、归纳与演绎等分析方法,对研究所获取的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提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定量研究是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使用某些经过检验的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研究者的预定假设,它通常是从量的方面分析,主要是运用统计分析的技术和方法,对所收集的量化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检验和解释。实验研究就是一种典型的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各有其特点和适应范围,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不互相排斥,而是互为补充的,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提供框架,而定量研究又为进一步的定性研究提供条件。定 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进行定性研究时如果运用定量研究,就能在精确定量的基础上更加准确的定性。当前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发挥二者的优势,弥补单一研究的不足
(4)文献研究与现场研究
文献研究主要是通过查阅文献获得资料,并通过研究者的思维加工而取得研究成果。在这种研究中,研究者不直接接触教育实践活动,通常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旁观者和反思者。许多研究对于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教育变革的历史分析、教育实践活动的综合反思等具有积极的意义。现场研究是在教育实践活动发生的现场进行的。在学校情境中开展的教育研究大多是现场研究,比较明显地体现出研究与实践的一致性。特别是广大教师作为研究者,有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因而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中断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他们也没有时间和精力长时间埋头于大量的文献阅读,因而难以进行书斋式的文献研究。但他们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学的现场之中,这为他们进行现场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一.概念解释(15)1.调查研究(5)
答:调查研究是应用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某些社会现象,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实地考察,并 收集大量资料以便统计分析,从而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研究方法。它适合于描述那些难以直接观察的客观现象。2.实验研究(5)
答:实验研究是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及假设为指导,有目的的操纵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条件,观察教育措施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个案研究(5)
答:是指针对一个人的偏差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此过程须透过各种方式及管道搜集资料,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案主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适当辅导策略,协助改善问题,以增进个人适应。二.简答题(45)
1.叙事研究的特点(15)
答:简单地讲,叙事研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即以教育叙事为载体、以人文研究为取向、以 自我反思为媒介和强调民主、平等。1.以教育叙事为载体
教育叙事研究的素材是教育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教育中,是“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是当事人的真实生活。因而,教 育故事便在意义层面得到了肯定。但是,“叙事”只是手段,“探究”才是目的。讲究时空位置的叙事才能构成研究。2.以人文研究为取向
在教育叙事研究中,人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它是由人进行的对培养人这一教育活动的经验和意义进行的研究。这意味着从人出发,回到人自身;它强调研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弄清楚自己的“认识”是什么。这是生命存在的自我确证。3.以自我反思为媒介
教育叙事研究是在叙述中进行清思、整顿和梳理的过程。这是一种富有批判色彩的反思性探讨。反思还不仅仅限于揭示教育教学实践的意义,更 终极的目的还在于帮助当事人获得一种自由的生活。4.强调民主、平等
叙事材料需要在现场获取,研究者需要进入现场与现场中的人接触、相处,因此叙事研究强调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建立民主、平等、互信的合作关系,与研究对象平等交流,尊重对方的时间、想法,少作个人的评价与批判。2.田野研究的意义(15)
答:“田野研究”, 对于当前的课程改革来说, 是一种新的科研方式, 是教育科研的走向和方式的变革。国外人类学与社会学非常重视和流行的田野作业, 比如“田野考察”、“田野调查”、“田野描述”等。这里的“田野”已经不仅仅是“野外”的意思, 实际上已经成了“现场”的代名词。称其为“田野”, 其真正的含义是指真实的、本来的、甚至是原始的;是开放的、丰富的, 甚至是完全敞开的, 因而, 这种“研究”是实打实的。只有在“田野”里, 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产生研究的激情, 获取原始而真实的信息。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点, 不是在书本、书房里, 而是在“田野”即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所以, 变革教育研究的方式, 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其实, 当前的教育科研应该是走向“田野”的。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转化为运作的课程、教师领悟的课程, 最终转化为学生体验的课程、生活的课程。学生学习的场所就是课程改革的“田野”, 就是教育科研工作者所要付出努力的地方, 在这里有着无数鲜活的思想与经验在涌动, 等待我们去发现与挖掘;也有无数困惑与困难, 等待我们去研究和解决。课程改革不能只停留在“理念”和“通识”上, 更多的是如何具体设计, 如何实际操作, 如何变革教与学的行为方式。走进“田野”, 就是真正走进课程, 走进课堂, 走进生活。只有这样, 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与教育科研才能走进教师与学生的心中, 才具有亲合力、凝聚力, 才能真正的成为研究。3.比较研究的类型(15)
答:(1)按属性的数量,可分为单向比较和综合比较。单项比较是按事物的一种属性所作的比较。综合比较是按事物的所有(或多种)属性进行的比较,单项比较是综合比较的基础。但只有综合比较才能达到真正把握事物本质的目的。因为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对事物的多种属性加以考察,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较,尤其是将外部属性与内部属性一起比较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按时空的区别,可分为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就是对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的既定形态进行比较。如教育实验中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同一时间各国教育制度的比较等都属于横比。纵向比较即时间上的比较,就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往往既要进行纵比,也要进行横比,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按目标的指向,可分成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3)求同比较是寻求不同事物的共同点以寻求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求异比较是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属性,从而说明两个事物的不同,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事物的“求同”、“求异”分析比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4)按比较的性质,可分成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所以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既要把握事物的质,也要把握事物的量。这里所指的定性比较就是通过事物间的本质属性的比较来确定事物的性质。定量比较是对事物属性进行量的分析以准确地制定事物的变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各有长处,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应追求两者的统一,而不能盲目追求量化,教育毕竟是一个不同于工人制造产品的活动,很多东西并非能够量化。但也不能一点数量观念都没有,而应做到心中有“数”,并让数字来讲话。
三、论述题(40)1.历史研究与教育科学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20)
答:(1)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以历史研究法来研究教育科学。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具有
1、历史性
2、具体性
3、历史研究是以逻辑分析方法为主的特点。
(2)历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适用范围
1、对各个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
2、对历史上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的研究
3、对一个时期教育流派、教育思潮的分析研究,以及对不同教育流派理论的比较研究
4、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如法令、计划、政策等的评判分析
5、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
6、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3)历史研究法的一般步骤及方法结构体系
1、历史研究的一般程序①分析研究课题的性质、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有关的资料条件②史料的搜集与鉴别③对史料的分析研究
2、历史研究法的结构体系分析①搜集、鉴别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②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发展规律的揭示是历史研究的核心③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论 2.论述比较研究应注意的问题(20)
答: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比较研究法广泛运用于教育科研实践,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运用,只有在满足如下条件符合时才能运用比较研究法:(1)同一性。所谓同一性,是指进行比较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同一范畴、同一标准、同一类事物,否则就不可以比较。正如马克思所说:正是因为倍尔西阿尼是一位歌唱家而且人们把她同其他歌唱家相比较;人们根据他们的耳朵的正常组织和音乐修养做了评比,所以他们能够认识倍尔西阿尼的无比性。倍尔西阿尼的歌唱不能与青蛙的鸣叫相比,虽然这里也可能有比较,但只是人与一般青蛙之间的比较,而不是倍尔西阿尼与某只惟一的青蛙之间的比较。只有在第一种情况下才谈得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比较,在第二种情况下,只是他们的种族特性或类特性的比较。(2)双(多)边性。比较只有在两个事物或两个事物以上才可能发生。换言之,比较的对象必须要在两个以上。当然,比较研究还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对两个被比较的对象进行分析比较。(3)可比性。可比性是指被比较的对象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具有其些本质上而不是表面上的共性。为了保证可比性,必须注意概念的统一。
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前提下,比较研究就可以开展了。但具体运用应注意如下几点。
(1)资料的可靠性与解释的客观性。供比较研究的资料必须具有权威性、真实性、最好是第一手资料。而且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普通的情况。最后要求资料具有典型性,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采样的科学化,资料归类合并的程序化,资料收集人员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修养和深厚的基础理论素质。在解释资料时根据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运用科学的理论加以全面的分析,并保证解释的客观性而不带有个人的偏见。(2)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比较。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甚多,而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事物密切联系的,所以应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较。在比较时,任意选择个别条件,片面地进行比较,或者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孤立地进行比较,都是不正确的。(3)比较事物的本质。事物不仅有现象的异同,更有本质的异同。比较研究不能仅抓住表象而忽视本质,否则就难以准确地认识事物。“假如一个人能看出当即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识别一支笔和一头骆驼,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和槐树,或寺院与教室,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就是说我们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要进行本质的比较就要通过大量的、典型的材料分析其内在关系,从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社会风俗等角度进行探讨。
一、名词解释(10)文献(5)
答: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记录在一定载体的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
数据处理(5)
答:数据处理-利用相应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各种数据加工的过程。数据处理是对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
二、简答题(30)
1.研究者在文献检索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要求?(10)
答:①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 ②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 ③勤于积累 ④善于思索
2.简述描述统计的内涵与作用?(10)
答:描述统计是通过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数据的分布状态、数字特征和随机变量之间关系进行估计和描述的方法。
作用:使反映客观事物的统计数据可以一目了然,条理清晰,使用方便,可以说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3.文献检索的常用途径有哪些?(10)
答①常用法:利用文摘或题录等各种文献检索工具查找文献方法按时间顺序查找顺查、倒查和抽查 ②追溯法:是从文献中所附的参考文献追溯查找的方法。
③分段法:是常用法和追溯法交替使用的方法,又称循环法或交替法。
④浏览法:因检索工具刊物反映文献有时差问题,可利用新到期刊目录进行浏览,但只能获得本馆馆藏文献,有局限性,不全面,不系统,不能作为查阅文献的主要方法。
三、论述(60)
1.数据统计的分析方法有哪几种类型。(20)
答:统计数据按不同的分类规则可分为不同的类型,这里主要按三种分类规则分类。
(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分类数据是指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顺序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数值型数据是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它是自然或度量衡单位对事物进行测量的结果。
(2)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将其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它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有关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数据几乎都是观测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则称为实验数据。
(3)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到的数据称为截面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称为时间序列数据。
2、与传统的问卷调查相比,网络问卷调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里?(20)答:网上问卷调查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具有网络调研信息收集的广泛性。
因特网是没有时空、地域限制的,而传统调研方式要收地域限制。
2.具有网络调研信息的及时性和共享性。
3.具有网络调研的便捷性和经济性。
4.具有调研结果有较强的准确性。
因为,第一,调查者不与被调查者进行任何的接触,可以较好地避免来自调查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第二,被调查者接受询问、观察,均是处于自然、真实的状态;第三,站点的访问者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易于配合调查工作的进行。
3.进行问卷编制时,问题的表述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20)
答:①调查问卷说明要简单明了,打动人心
问卷调查表的说明关系到调查的质量与效果,一般要用委婉、感人的语气,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尤其是要让被调查者觉得调查对自己有作用和意义,或者能够帮助别人,激发他们助人为乐的积极性。②避免用不确切的词
一些副词和形容词,如“很久”、“经常”、“一些”等,各人理解往往不同,在问卷调查表设计中应避免或减少使用。例如,“您是否经常生病?”
“您上月生了几次病?”或者“最近半年内您生了几次病?”。③避免提断定性问题 例如,“您一天抽多少支烟?”这种问题即为断定性问题,被调查者如果根本不抽烟,就会造成无法回答。
正确的处理办法是在此问题前加一条“过滤”性问题。如“您抽烟吗?”。如果回答“是”,可继续提问,否则就终止提问。④避免引导性提问
引导性提问指所提出的问题暗示出研究者的观点和见解,有使被访者跟着这种倾向回答的可能。⑤避免令被访者难堪和禁忌的敏感问题
一、名词解释(30)
1、教育文献(6)
答: 是指一切各种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对教育研究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文献资料。
2、教育研究设计(6)
答:教育研究设计主要包括形成研究假设、选择研究类型与方法、选择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变量、形成研究计划等方面的工作。
3、文献综述(6)
答: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
4、假设(6)
答:假设是运用思维、想象,对所研究的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初步设想或推测,是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的可能的答案或尝试性理解。
5、教育调查报告(6)
答:教育调查报告是对教育工作的某个事件或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二、简答题(40)
1、简述教育研究的选题的主要来源。(20)
答: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课题
就是当前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教育事业发展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②学科建设中需要的问题
这往往是从教育理论发展方面提出的课题,不仅要揭示已有理论同经验事实的矛盾,而且要揭示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不仅包括学科系统规划建设中的若干未知的研究课题,而且包括岁已有教育理论传统观念和结论的批判怀疑,以及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题。
③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中反映出来的种种矛盾。
一方面要寻找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二是从争论中发现问题。④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 ⑤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问题 就是交叉学科间的空白领域。在现代科学大综合发展的趋势下,各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涌现出大量的值得开拓的新问题。
2、简要介绍教育研究报告的种类。(20)
答:随着教育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的不同,研究报告也有不同的种类。1.实证性研究的报告
就是用实证性方法进行研究、描述研究结果或进展的报告。这类报告都是以直接研究所得到的材料为基础,对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提出经验、办法、建议及存在的问题,得出应有的结论。
2.文献性研究的报告 就是用文献法进行研究的报告。如教育史研究中的文献考证的报告。这类研究报告以对文献的分析、比较、综合为主要内容,并展示文献的考证过程,说明文献的来源和可靠程度。
三、论述题(30)
试论述中小学教师应如何开展教育研究工作?(30)答:
1、教研工作的三个层次
每一个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自己的教研层次,寻找恰当的起点,选好教学工作与教研工作的结合点。(1)学习、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师成长的起步阶段
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每一个教师,特别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必须经常对教学大纲认真研读,反复思考,熟练掌握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及对各知识点的要求。总的来说,教师钻研教学大纲要做到以下四个明确:①明确本科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理论和技能是什么,教学体系的结构,主要的思路和逻辑主线是什么。②.明确教材的各部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它们之间是怎样联系的。③明确哪些是教材中的基本现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④明确每个部分的具体的教学目的、要求是什么,并据此确定内容的教学档次。
其次,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第一,教师要在大纲的指导下,对教材精读细研,作深入细致地分析。目的是把教材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越细、越深越好。这种由薄到厚的过程,是不断思考的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对教材不断理解加工的过程。第二,教师还必须在精读细研的基础上,借助提要笔记、心得笔记,不断地对教材进行概括归纳,把握教材的要点,掌握其精神实质。只有这样对教材吃透吃深,我们的教学才有明确的方向性,我们才能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才可以制定出可行的教学计划,有利于学生学习。
(2)熟悉、研究教学过程——教师成长的发展阶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改进教学方法。可以说,课堂教学的研究深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各个教学环节,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的研究内容有很多,包括教法研究、学法研究和教学手段研究。
(3)研究教育教学——教师成长的成熟阶段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 1.以应用研究为主。中小学教师的各方面的条件决定了他们的教研课题应以应用性为主,教师要不断从备课中、从教学中、从学习研究中发现问题,认真思考研究这些问题,从中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这样课题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干什么,研究什么,相互促进。2.以微观研究为主。所谓微观研究,就是要求教师研究的课题题目要小,把问题讲深将透。例如,我们可以就一节课的导语设计、课堂小结的方法等进行研究。由于课题比较小,便于集中精力研究,容易组织资料,也容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3.以引入研究为主。引入研究就是要从自己的工作需要出发,引入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经过自己的消化和改造,创造性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大多数教师的工作情况。
2、教研工作要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1)搞好教研要多读书
只有多读书,才能提高业务素质,优化知识结构,才能教好一门课。一般来讲,教师读书的面要广一点,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外,社会、历史、文学、语言、哲学、地理、天文等文理科均可涉猎,兼收并蓄,从中摸索自己的研究课题和方向。
(2)搞好教研要多积累
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教学资料的积累非常重要和必要,这对教师尽快熟悉教材,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具有现实意义。
(3)搞好教研要多反思
教师要不断思考,才能实现由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变。
(4)搞好教研要多写作
写作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方法,严格讲,不会写论文的教师也同样不是好教师。要写一篇论文,逼着教师带着目的学习相关的理论书籍和参考资料,查找相应的理论观点,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样反复实践、思考、再实践,教学水平就会逐步提高。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