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2024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郭春庆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寓乐于学,达到学校的整体教学目标,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扎实基础。对于七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识字写字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班级,从他们的小学毕业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优秀率不高,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的不够好。因此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全面提要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材分析
初一使用的是教育部审定的统一教材,它统一了教材,对人教版的教材进行了较大改动。课文减少为24篇(共6个单元,每单元4篇),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的分量。大家使用新教材,要理解课文相对减少,但其他几个教学板块又有所加强的用意。更注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部编版教材初中的结构是,每个单元都有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这是重头。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那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有些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则配合课文教学,以补白形式出现,努力做到“一课一得”。
另外,每学期有三次综合性学习,两个名著导读,还有两个课外古诗词诵读。更加注重激发兴趣和拓展阅读。部编版教材的“名著导读”一改以前那种介绍作家作品的“赏析式”写法,改为“一课一得”,以示范读书方法为主,每次重点学习一种读书方法。
综合上述特点,部编教材突出一下两个要求。
1、一定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积累阅读量。部编教材初中加强了“名著选读”,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其实无论是新版部编版教材的问世,还是近年来中考的趋势,都显示出了阅读的重要性。名著的阅读、美文赏析、文言文的阅读,层层深入的考察孩子阅读的宽度以及深度,并且注重和培养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思考、归纳、整合的过程及迁移、运用能力,也考查考生借助文本把握古代人文思想的能力。
2、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部编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文言古诗文等传统文化的比例大幅增加,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部编版教材均有收录。这在侧面上反应了传统知识文化的重要性,新初
一、甚至新初三的考生都应该要注意到这样的一部个变化趋势,加强文言文、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从而形成语感,触类旁通!
四、采取措施
严格遵循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单元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单元提示”和“课后题”是确立教学目标的最重要最直接依据。以单元为一个模块,实施“讲读---略读---自读----练读”的方式,对四篇课文进行不同角度的学习。讲求效率,严格落实“一颗一得”教学理念,不贪多,以免学生吃“夹生饭”,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狠抓课后题的落实,使学生都能掌握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尤其突出对书写的高要求,利用“读一读,写一下”认真练习,并利用这一板块的内容实行“联词组段”练习,也有助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课堂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该学生自己做的一定放手给学生,老师不说废话,精讲精练,只给予学生迫切需要的知识或点拨。坚持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简洁,节约时间,有些内容还可反复练习巩固。
作文教学首先严格按照六个单元的设计精心准备,初步设计课程流程为四步:“明确目标----说说构思----范文引路----练习成文”。其次,还需要辅助以“初中记叙文写作支点”系列训练,分别是:聚焦校园额多彩生活、浓浓亲情溢于言表、打开社会生活的画卷、来龙去脉娓娓道来、亲人不厌百回写、最是同窗情义长、小人物折射大社会等七个主题。此外,结合班级工作进行周记训练,结合“五个一”进行积累与写作训练。
坚持全批全改和面批相结合,多鼓励其优点,优秀的作品或利用作文课表扬,或板报或装订成册进行展示,或投到校报或者是更高级的报刊进行发表,以激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阅读教学首先完成对课本要求的篇目阅读,七年级上册包括《朝花夕拾》和《西游记》,采取知识竞赛的方式激发阅读兴趣。阅览室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坚持进行,完成相关阅读书目,采用读书笔记的形式进行。此外,准备师生共同集书(捐书),把教室的图书橱充实起来,满足学生课余阅读的需求,要求学生课余阅读《我与地坛》(史铁生著)、《城南旧事》(林海音著)《我们仨》(杨绛著)、《老人与海》(海明威著)、《纸飞机》(左昡著)、《世说新语》(刘义庆编)等著作,采用读书交流会的形式进行反馈积累。最后,还对精选的15篇优秀文章进行抄读练习。
五、教学进度
第1—5周完成第一单元 第6—8周完成第二单元 第7---9周完成第三单元 第10周复习迎接期中考试 第11—13周完成第四单元 第14—16周完成第五单元 第17—19周完成第六单元 第20-21周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六、完成学校和年级组交付的其他工作任务。
2024年8月30日
初三(2024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郭春庆
紧张充实愉快的初三第二学期匆匆走过,完成了初中教学的一个小轮回。回顾这半学期来的工作,有得也有失,现总结如下。
在教学思想上认真坚持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保持高度统一,认真落实学校的教学任务。热爱教育事业,坚持以身作则,乐于爱岗敬业,勤于钻研业务,认真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和学校交付的其他工作。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首先做完了《山东省十七地市2024年中考汇编》,重点对聊城市近五年的中考题进行研究,把握命题趋势,总结命题规律,熟悉命题特点,重点突出对命题考点梳理以及解决对策。认真研究《聊城市2024年语文中考考试说明》,更深刻地理解命题的重点及考试的具体要求。带着这些指导思想,我调整教学重点,落实考试说明在课堂上。我每天都早早来到教室,利用早读时间,督促学生背课文,练古诗词默写,利用早读和第一节课的班空抓紧批改,及时反馈给学生,并要求其整改。
课前认真备课,仔细书写教案,详细教学内容以及实施方法,突出强调教学反思。细致地准备课件,做到每篇课文都有课件。这样既直观形象又节约大量时间,还可以反复进行检测和巩固练习。课堂上精讲精练不讲废话,只把学生迫切需要的知识予以点拨。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顺利完成初三新授课,为下面的复习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在复习阶段,我积极和同事们研讨复习方案和策略,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明确复习重点。这样我们就不被庞杂的知识所迷惑,不被各种考试所干扰,不被各种传言所左右,按部就班,扎实有效地落实我们的教学(复习)计划。老师心静,学生心才不慌乱。首先进行了对于初中六册课本的全面复习。认真改编原有课件,突出重点课文重点知识,落实重点“课后题”,延伸练习聚焦中考真题。学生准备了错题本,及时记录错误及改正方法,更是准备及时复习巩固。
在专项复习阶段,我和同事们认真研讨个专题的特点及突破方式。尤其是说明文专项的复习,采取“真题在线---明确考点----应对策略-----拓展练习------再次命题-----自己解析”六步走的复习模式,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作文专项训练中,我加大中考满分作文的抄读训练,积极准备作文素材。为了体现时代特色,使学生有更多话题,我认真为学生准备2024-2024两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要求学生熟记并结合中考作文题目训练运用这些材料。我认真批改所有作文,利用班空时间对部分同学进行面批和指导,再让他们重新修改,这使他们的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在模拟中考训练阶段,我精选题目,不搞题海战术,强调运用所学知识就能解决考试题目。认真落实学生对错题的反思,并要求仔细地整理到错题本上,时时复习巩固。
积极认真地落实学校“五个一”工程,具体指导和落实这个有意义的工作,它也辅助了整个语文教学,真正做到“三年语文灿年华”。
我积极认真地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坚持听评课制度。特别是在我校举办的各级各类教学评比,我都积极参加,学习其他老师们的长处,取长补短,学以致用。哪怕是一招半式,抑或是教学理念,我都愿意付诸实践,积极尝试。本学期共听课20节,期中本校教师10节,外校教师10节,大大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丰富了思想,受益匪浅。
有人说:现在的教育,谁抓住了家长谁就赢得教育。我首先抓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在教学中多改正自己高高在上的形象和做派,努力和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真正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督促帮助他们学习,疏导内心困惑,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指导他们报考高中。抓住家长是必须的,但是理解和尊重家长是前提。我积极主动地与部分家长沟通交流,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配合,让我在课堂上更轻松顺畅地完成教学任务。
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如课堂语言不够精练,习惯于反复叮嘱;教学还缺乏幽默机智,板书有些随意等等,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正。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我也坚信自己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2024年8月30日
初一(2024级)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郭春庆
实验中学近三年的工作目标是养成良好习惯,创全区一流。而初一学生新入实验中学,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从头开始,正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此时一旦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将他们终生受益,会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畏艰险,积极乐观,镇定从容。今年也是我区教育大变革的一年,学生家长十分关心我校的发展,关切自己孩子的成长和前途。我会全力以赴做好班级工作,不负家长厚望与重托,努力使每一名学生都有进步。为此,特制定本学期的班级工作计划如下。
一、慎重组建班委会。班委会是班级的核心动力,也是一个班级的风向标,核心舆论场,是班主任的贴心小棉袄,因此必须慎重选择班委会人员。首先是班委的构建。我计划设置班长一人,仅负责传达学校的各种会议精神和要求。将班级分为六个组,设组长和副组长各一人。六位组长每周轮值班长,全权负责班级一切事务。目的是多让学生参与体验班干部的生活,体会班干部的艰辛、奉献、荣耀,更有利于推己及人,积极配合其他组长的工作。通过班级量化考核,也可以增进彼此间的竞争意识。因此就得选取那些乐于奉献、敢于担当、能力突出学生担任,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和自我推荐,结合军训期间表现,再民主选举产生。对于他们,班主任要经常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学习管理班级的经验,迅速成长为品学兼优的班干部。对于优秀班干部及时表扬奖励,对于不称职的班干部,经多次教育帮助仍无起色的,在做好思想疏导的前提下及时免去。
二、在学习方面,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优等生,不歧视不放弃后进生,理解尊重每一名学生,让他们时刻感到老师对他们的期待和关注。具体学习仍以组内互助,分组竞争的原则,组内互助通过结对帮扶、多人帮扶、老师帮扶的形式,互相鼓励帮助、互相督促鞭策。班级大张旗鼓地开展学习经验交流,表彰奖励各类记录达人活动,在教室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勤学好问、积极进取的班风。
三、在纪律方面,严格遵守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制度具体的班级公约,和学生一起严格按照公约办事做人。对于违反公约的学生坚决扣除相应量化分数,完成具体任务,书写反思等形式予以批评教育。我相信他们毕竟都是孩子,犯的错误大都可以原谅。还是这句话说得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加强安全教育,督促落实安全平台的学习,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四、卫生方面关键在于把室内外卫生具体位置落实到每一个人。值日生负责日常统一打扫与监督,个人日常维持自己的前后左右。把他们的工作与自己的量化结合起来,做到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人做,不做有人管的状态。
五、抓住家长就是教育成功的一半,当下家长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我要抓紧组建家长交流群,推选家长代表,组建班级家委会,及时交流学校信息和学生在校情况。理解并尊重家长,设身处地地考虑家长难处,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纠正不良的教育观念,讲解有效实用的教育经验和方法,提高他们教育水平。不定期的请家长举办介绍育儿经验,成长历程,展示或教授才艺,开放课堂、精准扶贫等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激励学生刻苦勤奋,理解老师的酸甜苦辣。这样就能更好地起到教育合力的作用。
六、开展主题班会。本学期计划根据学生和班级具体情况,间周召开10次主题班会。1.新生活,新起点(适应初中生活)2.我是班级的主人(制定班级公约)3.安全伴我行(安全教育)4.团结就是力量(秋季运动会总结)5.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学习经验交流)6.我是文明实验人(行为习惯教育)7.我有知心好朋友(学会交往)8.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自立,克服依赖)9.感恩父母(感恩教育)10.逆风起飞去远航(挫折教育)
辅以学校德育处的统一主题班会。重复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影像资料,触动学生的心灵,书写内心感受,达到教育学生,净化心灵的作用。
七、协调各科老师之间的关系。对任课老师给予最大的尊重,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不遗余力地帮助。妥善处理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的小矛盾,形成以一个和谐、民主、团结、幸福的集体。
八、积极主动地完成学校和年级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2024年8月30日
11-12-1初一历史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是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第一本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情况,从原始人类的出现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发展与解体,重点讲述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到南北朝的发展情况。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掌握四部分内容: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2、重点:
北京人、河姆渡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夏朝的建立、分封制、统一国家的建立、两汉、丝绸之路的开辟、三国鼎立、民族大融合。难点:
历史久远,难以掌握,学生不易理解; 措施:
搜集资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故事会、黑板报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找准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掌握重要的历史概念。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巩固所学知识的能力。
(2)通过小讨论、小游戏、故事会、看图分析、动动手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活动与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刻苦钻研、奋力拼搏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教改措施:
加强集体备课,找准重难点,集思广益,探寻恰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四、教研专题:
借鉴洋思经验,利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自主学习的原则。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7课时
第二单元:10课时 第三单元:13课时
第四单元:9课时 阶段、期末复习:12课时
初一级部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学任务
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是完成语文课本六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其次,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及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入学成绩看,优秀人数很少,普遍问题是阅读理解能力差,有的学生书写也差,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应该在阅读、书写、作文上下大功夫。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另外,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教学重难点分析
积累:(1)加强词汇的积累。
(2)古诗文的积累,现代文中精美文段的积累。
阅读:(1)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的能力。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写作:重点在于学生的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侧重于记叙文的真情实感和细致观察,合理想象。
名著导读:让学生在综合的跨学科的语文学习中提高整体语文素养,提高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性学习:侧重于学生的探究性质和自主性学习的参与。
四、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要注重“思维对话”的落实
语文课堂教学,在引领学生识记积累的同时,注重“思维对话”的落实,用心设计课堂主问题,引领学生的思考和质疑,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2、引导学生扎扎实实读名著、读好书,让好书的精髓熏陶感染学生。
3、重视写作教学
(1)平时引导学生观察感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写好一事一义的文章。
(2)引导学生写好日记、周记,并注意调动学生写好日记、周记的积极性。借助这一灵活有效的写作形式,为学生写好一篇大作文积累素材、打好基础。
(3)重视一次作文的点评及二次作文的写作,让学写一次作文有一次的收获。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邱国祥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仍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对于七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识字写字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六大单元。
第一单元的课文介绍了中国杰出人物的非凡生平。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本单元学习要学会精读的学习方法。
第二单元的作品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文章。本单元在继续学习精读的方法中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
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通过普通人身上闪现的优秀品格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在注重熟读精思的学习中体现了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境界。
第四单元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
第五单元的文章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在学习中可进行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拓展视野,加深理解。
第六单元的文章是关于探险与科幻方面的文章。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学会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8、9两班的语文教学工作,8班41人,9班41人。经过一个学期的了解,我发现8班的学生整体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不过值得庆幸的是,9班大部分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相信通过努力会有所改变。
四、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
(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七年级下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二)德育教育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三)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五、教学重、难点
1、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2、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3、能够掌握每课的重点字词的书写以及释义。
4、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5、能够结合实际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品味生活,养成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能够与同学合作探究分享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6、作文方面做到三点:
(1)在学生原有写作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锻炼写作的基础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基本写作要求。
(2)能层次分明地、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在作文中写出有个性的东西,作文要创新,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完全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进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继续加强记叙文的写作,多看多积累多悟多写。
六、教学策略
通过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了解,预设以下教学方式、策略、方法与手段:
(一)、阅读:
1、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用于课外阅读积累。
2、课内阅读:对于重点篇目要精讲,并要进行配套的训练。要重在以教材为载体教会学生语文阅读的方法。
3、课外阅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如推荐佳作、摘抄佳作、写读书笔记、阅读检测等。要通过专题阅读训练,各个突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4、学生每周必须要有5000字以上的课外阅读量,每周要完成1000字以上文字笔记,每月必须读一本文学名著,并完成一篇读书笔记。
5、指导和训练重点:课内文言文。
文言文是学生新接触到的,文言文学习要求学生认真踏实,还要肯花时间。而文言文的教学和训练又要贯穿整个学年,因此要由浅入深加大训练难度,扩大训练量,加强文言词语的积累。精讲课后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切实帮助学生从一开始就学好文言文。
(二)、写作:
1、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摘录本、周记本,分别用于阅读、随笔和作文写作。
2、进行分类训练:(1)阅读、随笔(周记)(2)作文训练:
本学期,重点是要掌握一般记叙文的写作:其基本要求如下: A、懂得记叙要紧扣事件的发展,掌握几种常见的突出主题的写法。B、懂得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并能在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3)作文的训练要求:
除阅读、随笔外,平时的作文指导与训练总共安排8次,并将考纲要求及各项训练点穿插到这8次指导与训练中,这样可以使作文指导更具有操作性、实效性,让学生在每次的训练中强化认识,提高能力。
(三)其它:
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为后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1)诗词名句的积累。
(2)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积累。(3)成语、熟语的积累。
(4)佳作精彩片断的积累。充分利用摘抄本。
初一历史学期教学计划(精选5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以使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学期教学计划(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历史学期教学计划1为更好的抓好七年级的教学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学期初一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其他思想品德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宗旨,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初一历史学期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初一历史学期教学计划3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任初一(5)、(7)、(8)班历史科教学,经过两周的观察,学生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5)(7)班学习兴趣较浓,组织纪律性较强,(8)班同学反应相对比较慢,学习氛围一般,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针对这一点,在本学期要在课堂上课下多花时间鼓励,做好培优扶困的工作,缩小后进面。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整体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出版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真正反映了课改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该书主要以人类文明史发展为主线,该教材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建立了新的评价机制。该书图文并茂,生动规范,单元,课和子目的设计合理规范,更注意吸收当代文化的变化发展,对历史的分期历史发展的动力,民族关系等重大史学问题进行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把握和处理。
初中七年级上册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课型设置上,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教材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与探究”课,在栏目设置上,出现了许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式学习栏目,而图文资料的有效运用,大大增强了历史知识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同时也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半坡聚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区别
4、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直到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5、说出西周分封制主要内容,直到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6、通过商鞅变法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认识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7、了解“百家争鸣”主要史实,以都江堰等为例,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8、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9、列举汉武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0、了解“四大发明”,名医华佗,张仲景,李时珍以及祖冲之和《九章算术》。
1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主要史实,《史记》和《资治通鉴》。
12、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人口南迁河民族交往。
13、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
14、《水经注》、《天工开物》等著作,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四、教学改革的设想(教学具体措施)
1、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即把历史科的地位提升到主科地位。
2、抓好课堂纪律,充分利用“45分钟”。
3、多讲述名人历史故事,与历史典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或历史博物馆,让学生增长见识,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5、多组织一些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6、每天布置适当的作业和练习,巩固知识,大约80多次。
7、做好“培优扶困”工作,提高两率临界生的成绩。
初一历史学期教学计划4一、教材分析
1、本学年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2、本教材较好地处理了教科书同《课标》的关系。
3、教材增强了课程内容同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的联系以及与现实的联系,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
4、基本实现了由教本到学本的转变,体现了初中历史课程的特点,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5、教科书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融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教科书较好地处理好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1、所教学生记忆比较好,但理解归纳能力比较差,遇到自己概括的题班上只有十分之一的同学答得相对完整。多数学生只是喜欢上历史课,而听着要背的题就烦,甚至躲避。
2、历史是一门记忆内容较多的课程,而对于要求记忆的内容没有重点强调,课堂上讲的内容学生只是初步理解并没有牢固的记下来。从总体上观察,学生的情绪都不太稳定,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看一时的心情或喜好来决定是不是认真听课,所以在课堂上表现差异较大,还不具备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性较差。
三、本期奋斗目标(质量目标)
1、所教班级有较好的学风,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能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能在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阅读历史资料,学会考证当地历史。
2、所教班级争取期末测试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本期教学措施
1、严格班级纪律管理,对违犯课堂纪律的同学轻则当堂批评,不超过两分钟,重者先点名,后下课或课外活动课时间批评教育,抓住课堂上的分分秒秒认真地组织和进行教学。
2、背书由小组长负责,老师上新课前对学生进行抽查背诵。
3、课堂作业当堂完成,这样既减轻了师生负担,又给足了学生的背书时间,学生也不会自习课应付于抄作业中。
4、各单元学习完后要认真组织测试,巩固所学内容,促进下单元的用功学习。
5、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因此做到: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练习作为课堂训练,从而改进评估教学;组织学习某一历史人物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培养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看问题的能力;教导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切忌死记硬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
教材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初一历史学期教学计划5一、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是起始阶段年级,最大特点是:好动,好讲,比较浮夸。初一(2)、(3)班课堂比较活跃,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有个别学生问题回答完毕后就会跑调,放出去就收不回来。初一(1)班上课纪律较好,但思维不够活跃。所以这个年级主要抓常规工作。
二、教材简析
本学年讲授第2册中国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第2册中国历史叙述我国隋朝至清朝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其中有*的为弹性课,不做统一要求,可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掌握。其余课时除每单元安排一节活动课外,可灵活掌握,每课课文由引导框、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动脑筋和课后练习,活动与探究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目标
初一历史教学要使学生增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四、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抓好起始年级的常规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2、深化对课标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激趣有效整合。
(二)措施:
1、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为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