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如何实现师生真正的平等对话

最新文章

第一篇:如何实现师生真正的平等对话

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如何实现师生真正的平等对话

——让专题研究真正成为课堂行为

说明——

这学期,西苑学区开展了“教师专题研究”的课堂教学展示。教师有了“专题”,教学就有了课题。于是教师们就会在“专题”研究中,明确研究方向,让自己的教研有了“科研”色彩,因此,自己的研究就有了话题可说。

在听课中,我发现,各个学校重点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入手,集中探索研究了“如何实现真正的师生平等对话”,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用经验来学习”(关于这一点过一阵写出来)两项专题。(清华附小展示的是“主题教学的校本研究,也另文说明。)下面就“如何实现真正的师生平等对话”(用三篇文章进行讨论)的专题,谈谈个人思考。

第一篇:什么是课堂教学中的“对话”

“对话”是课程改革中的“要素词”。我们该怎样理解“对话”?我们在课堂上和学生呈现的对话样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对话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说实在的,前几年,自己也经常用这个“语词”,并没有好好理解“对话”的真正含义,感觉很时髦,与课改俱进嘛。我相信,大多老师也一定和我一样,只要看到一个课改标记的“语词”,二话不说,就“拿来主义”。

直至后来,当我读了两本关于“对话”的专著及相关理论,再加上个人的实践思考,对这个语词的背后理念,有了初步的体悟。于是,听《月光曲》一课,看到研究的是“师生平等对话”的专题时,就想到了与“对话”相关的“理论链条”及个人思考。

听完课,读到该教师写在教案前的,“专题研究说明”中的几个关键词“平等”、“人格”、“心灵”后,觉得大家有必要先弄明白,为什么这次课程提出“对话”,并写在了学科《课标》中。围绕老师的课前阐释,我觉得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怎样的对话才能体现真正的平等?怎样的对话,因“平等”而走进儿童的心灵?

要把这些问题弄清楚,我认为还要从源头上说起,这样,专题探讨才能落地有声,落地生根。而不是云里来雾里去,最终不知所云。

什么是“对话”呢?讲一个大家也许都知道的例子: 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小明起床后,漱洗完毕,和妈妈一起吃早饭。他咬了一口鲜美的包子,兴致勃勃地告诉妈妈:“今天我的同桌小敏过生日,我已经为她准备了一份生日卡,不知道其他同学会给她什么礼物?”妈妈看着儿子嘴塞得满满的,还在不停说话的样子说:“吃东西说话当心噎着,时间不早了,抓紧吃完。上学的东西别忘了带。”

这段话乍一看,小明和妈妈是在餐桌边一起说话,而且是由小明引出了妈妈的话,似乎双方也是在交流“对话”。但仔细推敲,我们发现两个人的话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他们关心的是各自的话题:小明关心的是同学的事,妈妈关心的是小明的事。双方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说话中心,双方的话自然也就“对”不上了。

由此,我们发现,对话虽然是个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但“对话”的真正实质与精髓大家并不探问。其实,对话是一种聚焦,是在过程中探索和发现真知与灼见。像苏格拉底的“追问式”,《论语》中孔子与弟子的交流,也都算是一种对话。这里不想谈论对话的形式或者技能,总的来说,对话对于双方来说,是一种“有意义的交流”。你和别人在一起说话,看似你来我去互相说,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对话。对话是带有共同的“语言密码”,进行深入交流,达到一定交流目的的过程,不然,对话就成了对答,或者一问一答的简单沟通。

那么,什么是课堂上的“对话”?

一定是聚焦教学内容的对话。既然是教学中的对话,是具有鲜明“教育性”的一种交流与表达。课堂中的“对话”就应属于教育领域里的“对话”,这,就需要我们必须读书学习,究竟课堂的教学对话应该是什么,怎么样实现真正的对话。不然,课改倡导要求的“对话”就成了“空头支票”,抑或挂在天上的“星星”,永远遥不可及地仰望了吗?

美国的布伯斯这样论述了作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不像其他的交流方式(如聊天、谈判,等等)。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是一种直接指向发展和新的理解的行动,它能增长知识、增进理解、提高参与者的敏感度。它代表着一种持续的、发展的相互交流。通过它,我们获得对世界、对我们自己以及人们相互之间的更充分的理解。”

布伯斯区分教学中的两种对话观:即“目的论”与“非目的论”的对话观。他认为目的论的对话观,是将对话视为一种获得知识的途径,这种对话有一个“确定的、预设的终极目的”;而“非目的论”的对话观,则关注的不是“引导它的实践者获得一致的和毫无疑问的结论。它的作用在于它更多的是启发,而不是找到真理的答案。”实际上,对话教学中,以上两种对话观在课堂上不会截然分开。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如果说布伯斯的对话观让我明白“对话”应关注什么,那么,三年前,读了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细致深刻的阐述,让我对“为什么要进行课堂对话”的原因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弗莱雷从“灌输式教学弊病”入手,指出,灌输式教育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这种方法让学生只能接收、输入并存储知识,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变成了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

正如弗莱雷认为的,我们以往的课堂状态是:①教师教,学生被教;②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③教师思考,学生不用思考;④教师讲,学生听,温顺地听;⑤教师制定纪律,学生遵守纪律;⑥教师做出选择并将选择强加于学生,学生惟命是从;⑦教师做出行动,学生则幻想通过教师的行动而行动;⑧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没人征求其意见)适应学习内容;⑨教师把自己作为学生自由的对立面而建立起来的专业权威,与知识权威混为一谈;⑩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只纯粹是客体。

今天,我们课程改革提出的对话,就是一种“革新性”的教育观。革的不就是上述“灌输式”的一条条命吗?

也就是基于上述“弊病”,我们的课堂郑重提出——教育和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是一种对话性、创造性的活动。这些年的个人实践与探索,让我有意识在课堂上,努力杜绝灌输教育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首先,努力使学生具有批判意识,让他们努力成为现实世界的适应者,成为未来世界的改造者——这在我教学的《圆明园的毁灭》中有明显体现;其次,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学生的创造力努力提到最高——这在我教的《晏子使楚》中体现较充分;第三,注意“人性化”教育,绝不把人变成了机器。人不仅仅存在于世界之中,而是与世界或其他人一起发展;个人不是旁观者,而是再创造者,人是意识的存在,确切地说,是智慧的拥有者——这在我的《牛郎织女》《三打白骨精》等教例中,采用“聊”的对话方式中,都有体现。

随着思考的深入,我还读到了巴赫金的观点——课堂是很多种“声音”相遇的地方(关于这一点,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谈到过,这里不再详细赘述。)。他的一个经典问题是:“是谁在说话?”一个人说话不仅反映了说话人的声音,还反映了话语所指向的那个人的声音。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另外,这种声音包含了来自说话者早先的生活经验、他的历史和他的文化中的声音,因此,这种声音所产生的说话组成了很多他者的声音、他者的意图和态度。在所有他者的声音之外,说话人还保留着他或她的声音。

这种方式,我们所说出的话不仅属于我们自己,而且属于他者,我们只是临时占据了这些话。所以,一个人说话,实际上众多的“他者”在参与、在说话,是混合的“杂语”,因此课堂里教师的对话,要根据学生的话语,教师要善于识别并引导学生去发现有“谁”在发声。

可见,什么是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并不是简单的“舌头行为”,那一定是区别于“灌输式”的,而且是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谁”在发声的课堂。基于此,我们的教学,因对话的形式、内容及思想的所有改变,而成为“生成”或“生长”的教学。最终,课堂中的“对话”,教师和学生走进或借助“文本”,深入探究,走出“文本”或教师,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如何实现师生真正的平等对话(二)

第二篇:课堂“对话”的条件及特征是什么?

不管是课堂还是生活,只有通过双方有意义的交流,课堂与生活才赋予了真正的意义。下文,为了更具说服力,笔者还要引用或借用弗莱雷的观点,来阐述自己的思考。、(一)对话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人类若存在,不可能是沉默的。人类应生活在真正的对话中,对话应是每个人平等的权利,而不是教师的特权。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反思的是,任何教师,不应对学生有说话的权利,而应给学生说话的权利。要从人性的高度认识到:学生说话,是对世界“发表意见”,将来会成为一种改造世界的行为。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课堂的对话并不会自然产生,要实现它,需要必要的条件:

1、对话与平等。对话应在人与人之间平等的进行。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灌输思想,而被灌输的一方只在简单地“消费”别人的思想,这样的行为并不是对话,会成为连篇空话,是不会揭示文本表达之意,甚至对自我的认识的。

2、对话与挚爱。挚爱是教师的一种发自内心的主动行为,同时也是一种自由的行为。但挚爱不应当充当操纵学生的借口。相反,只有打破儿童的控制和压迫,才有可能重新获得爱,才能与别人进行对话。一句话,对话就是师生双方爱与爱的“回流”。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3、对话与谦虚。师道尊严的另一种境界是教师谦虚的态度。因此,课堂对话不能是一种教师傲慢自大的行为。当然这种谦虚是双方的,对话中,只要有一方不谦虚,自以为是,瞧不起对方,那么对话就会破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4、对话与信任。对学生的信任是对话的先决要求,在与学生面对面对话之前就要相信学生的潜能。“离开了对人的信任,对话就无可避免地退化成家长式操纵的闹剧。”信任只有在对话双方,相互把自己的真实、具体的想法告诉对方时才能产生,如果有一方言行不一致,信任就不能产生。

5、对话与希望。离开了希望,对话也同样不能存在。希望的存在,是因为人总有不完善的地方,而人总是不停地探索以摆脱不完善,而这种探索,只有在与他人的沟通中才能实现。因此,不必苛求课堂的对话非要达成认识的统一,或者结果的完美。

6、对话与批判性思维。个人认为这一点最重要,也是上述条件的落脚点。我课堂上寻求的“三度”中的“深度”,注重的就是批判性思维,是提供一种可能,是提供一种改造,而不是一个静态的接受。它不像幼稚的思维那样,只是为了理解文本的意思,或适应规范化的现实。“对于批判者来说,重要的对现实进行不断改造,是为了人的不断人性化。”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要实现真正平等的对话,无疑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平等、爱、谦虚、信任、希望、批判性思维等等,所有这些,也必须作为教师的优秀品质,才会具有实现“对话”的重要条件,从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话,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对话”的特征是什么?

当一些鲜活的理论思想照耀我们心灵的时候,我们国内研究者也在探讨“对话”在教学中的意义。基于课程改革,专家和研究者认为对话具有多重性质,有研究者在总结教学对话历史的基础上,认为教学中的对话具有方法和原则双重性质或三重性质:一是以对话为手段,二是以对话为原则,三是以对话为目的。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是充分发挥对话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把对话作为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也即通过对话进行教学。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则将对话看作是师生课堂生活的基本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固有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生活的主人,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具有表达和交往需要、具有一定生活经验和一定理解力的个体,加以关怀和引导。以对话为目的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敢于表达,并善于表达,学会有序而准确地表情达意,学会以听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众可以理解的方式、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学会倾听,学会尊重、理解、分享他人的思想和感情,学会平等对话,学会求同存异。

基于此,我们发现,无论是双重还是三重对话性质,都有如下基于“对话”的共同特征:

1、对话是师生间平行平等的交流:在交流中有两个前提很重要:一是要真实地表达思想,不要说假话、废话;二是要积极地参与交流、参与社会活动。如果在交流中尽说假话,或者尽管讲的也许是真话,但却是套话话,那么这种交流也就失去了意义。师生间的双向性的相互交流,是一种平行、平等、民主、真实、积极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师生双方都是主体,为了共同的目的进行交流。

2、提问是对话教学的关键:要使对话有成效,提问是关键;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更应成为问题的提出者。提出的问题应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为此,师生关系才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对话中,本身也能从学生身上获得启发,从而就会让对话走向深入。

3、对话式教学需要师生间的合作:在对话式教学中,对话的双方都是主体,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供知识,教师提供补充,共同去揭示文本的意义,最后完成各自的自己。因此,对话不是强制的、不是被人操纵的,而是双方的一种合作。

另外,还有一本英国思想家兼物理学家戴维·伯母的《论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超越了教育意义上的谈话和交流范畴。从我们固守的价值与信仰,到人类情感本质与作用;从我们的内心思维过程的模式,到人类记忆的功能;乃至最终深入到人类大脑每时每瞬的体验,等等。如果有可能,老师们可以找来阅读。

毫无疑问,关于“对话”的探索,必然会对我们中国人所固守的文化观念,生存意义,乃至自我认识,提出了严格质疑。近些年,教育体系里,围绕“对话”愈发出现了众多实践,技巧与定义。虽然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声称自己“绝对正确”的,但,我们还是能够对各种不同观点加以区别和甄别,从而澄清它们各自的意图所在。

不管怎么说,课改中“对话”的提出,是对教师观念、思维与角色定位的巨大转变。教师必须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对话,才会在对话中学会对话,在对话中培养对话的精神。

综上,当你明白,什么是课堂上真正的“对话”,对话需要哪些条件,有哪些特征等理论支撑的时候——面对这一研究专题,就不会简简单单停留在表层意义,而是基于理论来到课堂进行实践验证。教师必需设计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生发的问题,以增进教学“双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甚至生命质量的过程,才能真正称得上课堂教学中的对话。

第三篇:怎样做到“师生间平等的对话”

——以《月光曲》一课为例谈几点建议

该教师在“专题说明”中说: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主要是以文为中介进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民主、平等是“对话”的第一法则。如果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间就无法对话。这句话,教者强调课堂一定是“对话”的课堂,而这样的课堂其前提必须“民主、平等”。这就意味着师生关系的角色定位。下面,我们就从“平等”与“对话”这两个关键词出发,谈谈。

一、是否体现了专题中表述的理念?

“平等”——该教师在研究专题说明中提到: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并说,对话的前提是平等。师生关系的平等。师生关系平等了,民主了,信任了,才能无障碍的交流,愉快地沟通。基于这样的认识,就会呈现不一样的教学姿态。这位老师亲切和蔼,语气平和。每一句话,让学生没有感到“被压迫感”。是的,对话不应成为一个人气势上控制另一个人的狡猾手段,在进行对话前,必须营造一种安全自由的氛围,让学生感到轻松自由,不是“非人性”的姿态。这里,教师的对话语气透着平等,但仅仅是语气或者说一种感觉。也许该教师的专题研究属于上文提到的“把对话当作手段”的教学。可即便如此,也没有体现出富有挑战的对话,而且专题中,并没有说清楚,而是参杂了具有“原则”和“目的”的对话表述。个人以为,这种感受式的表达,是否让“平等”量化一些?比如,若要实现平等,起码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对话必须是双边或多边的;二是双边或多边有着共同关心的话题;三是一方的说话内容必能引起另一方的说话反馈。

“对话”——该教师在专题中说:要学会做一名听众,倾听学生的话语的含义,一边听,一边思考,并给予适当引导使谈话逐步深入。让我们成为学生的伙伴,成为学生的沟通对象,让课堂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让阅读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当作一种美的享受。老师的想法是好的。充分信任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学生,课堂就有了对话的希望。于是,对话就可能在希望中进行,如果教师和学生双方,对自己的努力不抱任何希望,这样的对话将是空洞无聊,沉闷乏味的。如果把对话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对话就成了一种水平关系,就能制造出一种互相信任的氛围,使对话双方形成一种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的确,不能为了追求平等对话,就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让他们随心所欲畅所欲言。但,对话的意义不能仅仅停留在上面的文字表述中,而必须真正体现在课堂中,让学生真正做到“个性化阅读”。不然,任何的对话都不能走向真正的心灵深处。

二、需要弄清哪几个问题?

针对教师“专题阐释”的分析,个人以为,教师必须要深层次思考“平等”的含义,不是教师的态度,更不是教师语调或者表情上的呈现,造成的“错觉”,感觉这位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我以为,真正的平等应该是在学习内容上的,必须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很好地实现“教与学”的黄金分割。

1、语文课堂的对话,一定是基于“语文”的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阐释“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其实,这一要求,看似属于“教育学”的范畴,但说的却是与语文“专业自身”有必然的关系。任何学科在教学中都应该借助学科内容,开展对话。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怎样理解语文课堂上的对话呢?

我认为我们可把对话界定为“人们彼此之间借助言语,以达到交流思想,促进理解的一种行为方式”。那么,这种“言语”就是“文本本身”。基于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对话,简单一点地理解,可以将它视为教师与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也就是,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必是因“语文”而产生的对话的形式或内容,而不是外加的“表扬或激励”等交往与互动。

教师在课堂设计理念中(其实不是理念,而是针对文本内容,采取的教学手段。理念就是专题。)的说明是:“抓语言训练,提高实效”;“潜心读书,强调实效”,“抓文本空白,读写结合”。且不说这些内容安排是否合理,单就这些内容,教师在“教案说明”中并没有说出怎么通过“平等”的手段来呈现,来完成这些内容的。比如教师抓了一处“写话训练”:从哪看出他们是一对贫穷的兄妹?这样一位双目失明的姑娘,生活贫穷没有挡住她对音乐的追求,课文读到这里,相信你也不很平静,请用上“虽然……但是……”把你的想法写下来。这种训练是基于文本出发,但走向了文本的外面。而且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一个“虽然„„但是”,写出的话一定是大同小异的,根本没有体现“对话”的价值。这样的训练也就是写点感想罢了。

其实,真要用对话的形式,体现“读写结合”,文中的“眼点”还是很多的。比如课文结尾处,语言优美、含蓄:“琴声停了,妹妹仰望天空,兄妹俩陶醉在美妙的琴声中。等他们清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屋子。”如何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将文学积淀为素养,从而用文字完成思想和情感的完整?此处,就可以让学生和文中的他们继续对话:扮演贝多芬,回答为什么悄悄地离开了?再扮演兄妹俩,想象,清醒后的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这是基于课文的延伸。可续写更可以现场创设情景进行“人物对话”。相信,学生写的一定不同,语言样式丰富不说,还会联系上下文来续写,并且所要表达的感情是在续写的文字中流淌出来的,而不是节外生枝的思想拔高。

因此,如何把前面大段大段的“专题说明”和后面的“设计理念”紧密连在一起才是这堂课的“产品”,而不是“各说各话”两张皮。这,必须是该教师,以及所有任课教师必须思考的。

2、课堂的“对话”,需一步步走向思维的深度

针对上文的理论分析,看看这堂课的具体过程,是否一步步实现了“对话”的目的? 和谐的师生关系仅仅是促发对话的“催化剂”并不是对话本身。上文谈到,“对话的具体特征”中,强调的是教师的“提问”。为此,教师在提问时不能仅仅提一些形式化的问题,或者说理解性的问题,要打破线性思维,提出能激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要能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提问,学生不仅仅会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答案提出疑问。

比如,作为四年级学生,完全可以打破课文结构,先从中间课文描写的“月光曲”入手,让学生感受月光曲的三个乐章:“微波粼粼、波涛汹涌、风平浪静”后追问:音乐创作是需要灵感的,贝多芬的灵感仅仅是来自天上的月亮,海上的波涛吗?你看,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调动了起来,迅速走进文章的“起因”中进行思考。而不是按照该教师的顺序从头至尾地“问”内容,没意思。

对话中学生也是提问者。这堂课上,有一个环节教师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三个:1,为什么贝多芬自己告诉盲姑娘自己就是贝多芬?2,盲姑娘怎么就知道是贝多芬?3,贝多芬为什么称盲姑娘为“您”?这几个问题学生提出的多好啊,有了问题,就有了讨论话题,于是师生间,生生间就有了对话的内容和兴趣。接下来教师干什么呢?是否就是充当解决问题的帮手就罢了?不是!而是要推波助澜,让学生的思考透过这些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属于“内容或感情”上的问题,走向理想的思考。遗憾的是,教师并没有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我以为,教师这个时候就应该顺势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这位小姑娘不是盲人更不是穷人,尽管也喜欢贝多芬的音乐,贝多芬会不会告诉自己就是贝多芬?或者贝多芬又会不会给小姑娘弹琴呢?如果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想象一下吧,那将是多么精彩的场面?教师不必担心学生的“七嘴八舌”,要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畅所欲言”。而且,最终,学生的答案肯定触及到文本要表达的“原点”问题。

你想啊,看不见光明的穷人小姑娘,和她哥哥,不是当今的追星族,他们在追求一种高贵而宁静的东西。贝多芬呢,此刻或者说,他从来就没有感觉到自己是名人。穷苦的,耳朵失聪的他,面对穷兄妹,以及盲姑娘,同命相怜啊。他永远不会歧视,而是附下身,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月光曲》!

此刻,我是多么希望学生能问一个更深刻的问题——为什么叫“月光曲”而不叫别的?于是,深入的对话又开始了!除了文中交待的环境,夜晚月光下的客观原因,还有什么含义?教师此时完全可以“解题”:什么时候看见“月光”?黑暗的夜晚。越是黑暗,月光越亮。《月光曲》呢,那是只有黑暗时刻,才能体现月亮光明的曲子。月光不是每天都有,可《月光曲》却永远可以倾听,并印在小姑娘的心中。听啊,《月光曲》,那是把光明送给了女孩——黑夜茫茫之中,点亮了姑娘的眼睛,照亮了小姑娘高贵的心灵,而不是仅仅一支曲子。那是人性温暖的力量,驱走了小姑娘眼前黑暗的世界,以及穷兄妹一家内心世界的黑暗。

可以想象,会有多少名门贵族让贝多芬谱曲?可偏偏,贝多芬把《月光曲》永远地送给了小姑娘,从此,看不见世界的她,却听见了世界最美的声音,那是用生命谱写的高贵安详的永远流传的曲子——而最终成为生命里可以永远支撑起精神世界的东西。

“我的音乐是为穷苦人创作的。我做到了这一点,我是幸福的!”这是贝多芬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当年,拿破仑成为法国人民的英雄时,贝多芬已经谱曲叫《拿破仑交响曲》,可由于拿破仑的“帝国侵略”,贝多芬一气之下,改成《英雄交响曲》——他要把这支曲子送给未来的英雄——可见其心灵的高贵,人格的尊严!

课文的最后一段交代了这是一篇传说。到此,学生还应进一步从文章的“体裁”上思考:为什么,人们要把月光曲当作美丽的传说?原来,月光曲所赋予的人性光芒不仅仅属于兄妹俩,更属于那些虽然贫穷,然心灵依然高贵的人们。他们愿意口口相传,愿意琴琴相传,感染并影响一代又一代有着这样情怀的人们。你看,因“传说”,“月光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曲”就不是为了谱写而写的曲子,而作为人们永远追求如“月光曲”所表现的“安详”的意境一样,成为永远追求“安详而美丽”的人生境界。

原来,为了让对话深入,就可以设计三个“对话”梯度:一是从“月光曲”的内容出发;二是讨论“月光曲”的内涵;三是思考为什么“月光曲”会成为一个传说。当思路定位后,所有的“语文训练”围绕着“对话”进行设计,不但很好得以落实,还走向了对话的高度。你看,教师和学生的“对话”结合文本,“对”出滋味来,“对”出水平来,“对”出高度来。我想,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对话”,不是仅知道一个传说,而这“安详与美丽”的人生思考,也会播种在自己的心灵里。于是,月光曲的“安详”这美丽的字眼,成为精神的泉眼,灌溉着学生们人性的品质。你看,对话的结果,最终是会到儿童自己,而不是仅仅了解一个曲目或一个传说——这,可能就是对话课堂应追寻的主题。

什么是“师生间真正的平等对话”?以上,也许才做到了“真正”。

3、教师必须懂得“对话”的真正意义

如果课堂的教学对话没有走向深入,课堂的那些“问答”充其量也就是问题的“相加”,没有变成纵深的思考,而成了课堂“肤浅后遗症”。

“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而言,教师与学生只是先知与后知的关系,不存在施恩者与受恩者的关系,不存在尊卑的关系;从情的角度,教师与学生一样,拥有独立人格,拥有自由意志,拥有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拥有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师生关系只有民主平等、亲密无间,如形如影的自然亲和,似声与响的相得益彰,教学对话才能在心灵的层面上真正进行。”

上面这段话,又是在教师“专题研究”中的大段关于“对话”的阐释。之所以不怕麻烦,逐字敲击下来,我想追问老师:你说得多好,多深刻啊。可细想想,从感情的深度,你在哪一处体现了“灵魂的高贵”?从内容的深度,你又在哪一段体现了“思维的辩证”?前几天,在海淀区的教学工作会议上,听到了当今课程改革的两大落差:一是课程标准与制定的教材之间的落差;一是教学理念与课堂实际的落差。我想,今天我们的课堂是否真正有所改变?我们教师究竟该怎样改变?这是新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不然一个个“民主”啊“平等”啊,被泛化的口号,在看似每天的叫喊中,如天上的漂絮,从未扎进泥土,怎么长出“民主平等”的种子? 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课改”“改”的是什么不清楚,课堂上不落实“改”的内容,弄不好,反而把不该“改”的也“改”了——成了四不像。还就“对话”来说,既然没有深层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也就不配“专题”这两个字,更谈不上带有“科研性质”的教研——我们的教学充其量体现在以往的“谈话法”,“提问法”“问答法”等,仅此而已。

因此,教师必须读书,比如上文提到的那些著作;善于思考,从历史的高度,文化的高度,哲学的高度,认识“对话”的意义,必须把“对话”放在高处,方可一览众山小,带领学生走向光明的人性彼岸。要知道,在我国,在“听话”依然当作一种传统的道德追求,甚至成为我们世世代代“活着”的最好庇护的今天,“对话”的意义何其重要?!

我读陈家琪教授的《沉默的视野》的读后感中,写了关于“听话”的感想。为了说明问题,这里做一次自己的“文抄公”:过去,小孩子都是从听话而长大成人的。现在,我们教育学生时,动不动还是“看谁听话”。要说过去小孩子几乎都听话,今天小孩子大多不听话。但,我们会根深蒂固要求他们一律听话。比如上课要注意听讲,规规矩矩,“别哭”,“别闹”,“别说”,“别玩”„„把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想”否定掉。我们教师很高兴学生们以“顺从”的姿态的听我们的话。其实,我们是明白尊重学生的这个理的。比如,课程改革课堂讲究师生的平等,强调师生由“听话”转为“对话”。从深层意义上讲,它挑战我们关于教师和学生关系,知识本质,以及学习本质等方面的思维成见,定见,与主观认定。

面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中国式“沉默的文化”,面对中国人,潜移默化形成的“双重人格”,我们须扪心自问:当我们的学生或老师有时候话语不能顺着教师或领导的心思,有时候“吹毛求疵”的时候,想想,他们的表情和语气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不然,当听话成为习惯,感情就会变得麻木与冷漠,思维失去了转动,思想就会窒息死亡——人啊,变成了“活着的死亡”。想起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的著名短诗:

在德国,起初纳粹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纳粹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纳粹追杀工会成员;此后,纳粹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为我站起来了。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没有人在为你说话,更谈不上有人和你“对话”。一切,在寂静的走向“死亡”。然而,我们的声音会不会在沉默中走向爆发?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薄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月亮在乌云中穿行,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风停了,浪息了,月光下的大海无比安详与美丽。”

这是课文对月光曲的描绘。感谢你,这位执教《月光曲》的朋友,带给我们“波涛汹涌”的讨论。

风停了,浪息了,月亮升起来了。月光下,大海安详而美丽,那是在深深地思索吧。学会对话,运用对话,于对话中重塑人生的意义、目的与精神,进而改造自我、人性和社会。一句话,学会对话,就是培养公民意识,独立人格!

路迢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第二篇: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对话教学[定稿]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对话教学

所属市县:驻马店市确山县 工作单位:确山县实验小学 姓

名: 代占丽

箱:153790351@qq.com 联系电话:***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对话教学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新课程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呢?如何让他们积极发动思维,大胆表现自我,求同存异,畅所欲言呢?师生关系或者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可否认,教师永远是课堂的主导,教师采用什么方式引发学生表达自我至关重要,这涉及到意识和技巧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成了很多中小学语文老师在新课改过程中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此,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初浅地谈谈如何实现在语文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对话教学。

关键词:平等对话 和谐相处 交流互动 自我超越

教师完全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从头讲到尾,学生则完全扮演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这当然是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相违背的。语文课更容易出现教师自己滔滔不绝分析课文的情况,更应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在课堂上少说话,这主要是为了适应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性质。

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内容主旨和写作方法提出自己的认识和分析;语文教学是说与写的双面结合,不能说就不能写,不能写也就说不好;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即生活,学习语文也就是学习怎样去生活,怎样在生活中建全人格,磨练性格。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呢?如何让他们积极发动思维,大胆表现自我,求同存异,畅所欲言呢?师生关系或者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可否认,教师永远是课堂上的主导,教师采用什么方式引发学生表达自我至关重要,这涉及到意识和技巧等方面的问题。

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它是新课程的热点与亮点问题,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发挥着特殊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

一、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谐相处的课堂

对话教育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有一位专家作了这样的形象比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与接球的过程一样。第一,抛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体;第二,抛球者与接球者之间是平等的、合作的;第三,抛球接球双方都认真对待对方;第四,抛球和接球是可以连续的。可见,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达到真正和谐。教师没有对话意识,与学生就难以和谐相处。为此,教师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我们认为要实现对话教学,教师要学会倾听。老师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2、做一个友好的伙伴。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师生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孩子们成了合作的伙伴。这样,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3、做一个出色的主持。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做“节目主持人”,说具体一点,要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多地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现他们的思想。在多向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的课堂

“平等对话”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最能激发创新。为此,在学生“平等对话”中提倡以下交流互动方式:

1、互相讨论。要让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学生之间的合作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如上《落花生》一课时,以“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辩论:“现代社会,你想做苹果那样的人,还是做花生那样的人?”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花生组、苹果组,实话实说,旁征博引,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如花生组:“花生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而苹果外表美,可内心不美。”“华罗庚、童第周出生在一贫如洗的家庭,但他们出国留学后还是回到祖国工作,无私奉献,他们是落花生的代表人物。”苹果组:“我们苹果有水分,不但外表美,内心也美,而花生一点水分也没有。”“华罗庚、童第周不表现自己,哪里有人发现他们?总统不表现自己,能当上总统吗?”“我们各有各的长处,花生内在美,苹果外在美,合在一起不是两全齐美吗?”这是多么精彩的一段对话。

2、共同体验。语文教学,应当是一次次生命的对话,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如《第一场雪》采用虚拟“雪后小记者采访”生活情境的教学,以小记者采访为经,以广大学生扮演各类人物角色为纬,双线互动,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主要步骤:

①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三名小记者从教室外走进。一位记者:“老师您好,我是来自南方的一名小记者,听说你们这昨天刚下过一场雪,专程赶来采访,行吗?②记者采访,品味意境

采访主题一:这场雪来得快吗? 采访主题二:这场雪下得大吗? 采访主题三:这场雪下得实吗? 采访主题四:这场雪下得好吗? 采访主题五:亲眼看到这么大、这么美、这么好的雪,你心中还联想到什么? 学生通过模仿各种角色对这5个问题的回答,完成了对课文情境的体验。

三、师生与教材“平等对话”:自我超越的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是对教材、教参上的知识进行系统地讲授,而忽略了对师生“自我效能感”以及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成败归因的分析。为此,教师既要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从而实现教师与教材的平等对话,并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超越。

1、让学生融入教材情境。为了不断地让学生对教材有新鲜感,教师应树立由“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向“教师导着学生走进教材”的观念转变,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地激发学生对教材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发挥学生自己学习语文的巨大潜能,提高阅读的效果和效率。

2、让学生发现教材的疑点。“惟书、惟上、惟权威”是传统教学对人思想和精神的禁锢。创新教学、现代课程理念提倡的是“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只惟实”。因此,在探究教材中,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问、敢于批判。

3、让学生探究教材的特点。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课堂应该是孩子们自我学习和能动探究的教育场所,所以,应该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探究他们认为有趣的知识。自主探究,重在信任每个学生的主体阅读能力,尊重学生阅读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鸟的天堂》一课中,学生在自我探究大榕树的美丽时,有一个学生观察文中插图后说:“远看大榕树,它就像一只大熊在河边喝水,太美了。”大家仔细一看,插图上的大榕树果真像一只大熊,学生那独特的想像和理解真令人折服。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情景,创建民主氛围,实现师生平等对话教学,可以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关系更为真诚,可以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春成,《新课标语文教育随笔》,广东教育出版社,2024,(12),第一版。(2):戴宝云,《新课标小学语文实教学90法》,广东教育出版社,2024,(3),第二版。

(3):李争平,丁志鹏,《小学新课标资源库语文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24,(9),第一版。

(4):钱建芬,对话与语文课堂教学【J】,文教资料,2024,(26):118-120.

第三篇:师生对话[定稿]

师生对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方式

上传: 肖俊婷

更新时间:2024-5-28 22:29:28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阐释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对话和交流的关系。我们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维系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而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对话,阅读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碰撞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中,师生对话应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方式。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教学的意义

在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师生对话教学对师生双方都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1、师生对话式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传统语文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得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毫无兴趣,学生在毫无生机的氛围中丧失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至于厌倦上语文课,对语文学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师生对话式教学则营造了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为教学过程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师生对话中,学生是对话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任,能主动地阅读、思考、讨论,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他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并就这一观点与老师、展开对话,在对话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在对话中感受中国的文化韵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这样,学生会认为学习语文是一件乐事,是一件可以自己掌控的事,从而大大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2、师生对话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教学追求固定、统一,追求标准答案,导致学生思维发展受限制,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提高。对话教学则注重的是学生自己的想法,不同的学生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以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体会同一问题而得出的不同结论。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师生对话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人经验、学习风格等得到尊重,从而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而民主的氛围是创造力形成的沃土。

3、师生对话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跟他人交往沟通,只有这样人才能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生存、立足。师生对话教学中师生对话过程本身是一个交往过程,作为学生为了能更好地跟老师对话,体会老师的感情和观点,首先必须认真做好

听话者,认真倾听;其次要理清自己的思路,用准确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老师明白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交往、沟通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

4、师生对话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跟学生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思维方式和出乎意料的答案,使教师在交流中扩大知识面,获得新的经验、信息,使教师修正、完善自身的观点,总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提炼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同时,在语文课堂的师生对话中,学生有时会提出一些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需要教师在知识储蓄上有更多的准备。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样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语文师生对话教学中出现的偏差

对话教学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风,但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语文阅读 教学中产生了对师生对话教学的误读,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偏差。(一)问答式对话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并没有真正吃透对话理论的内涵,由于理解的偏差,有些教师把对话简单地理解为“谈话”和“说话”,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学生不假思索立刻举手。然后教师指名回答,再补充讲解,再提问下一个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例:一位教师在教学《范进中举》时,与学生进行了一段问答——

师:这篇课文作者是谁? 生:吴敬梓

师:吴敬梓是哪个地方的人? 生:安徽全椒人

师:吴敬梓是哪个朝代的小说家? 生:清代

师:吴敬梓的出生年月是什么? 教学的展开全部围绕问题进行,教学的推进过程就是问答的延续过程。问题回答完了,对话也就宣告结束。这是典型的一问一答的“浅对话”,而且常常是无疑而问,或者是简单地向学生再现“是什么”等显性知识。这种问答式对话,缺少视界的融合、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也缺乏自我反思和相互唤醒,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二)强制性对话

教师以教学参考书为依据,分析阅读文本,拟定对话思路,预设若干对话陷阱,在教学过程中以强制的方式请学生做出回答。让学生沿着老师设定的思路一步步走向老师的结论。

有位教师上《乡愁》,设计了一个提问导语,目的是想让学生说出课题来。于是他叫起一个学生,启发道:“如果有个人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时间一长,他开始想念自己的亲人,这叫做什么?”

学生答道:“多情。”

“可能是我问得不对,也可能是你理解有误。好,我换个角度再问:这个人待在外乡的时间相当长,长夜里他只要看见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叫做什么?”教师又问道。

“月是故乡明。”学生很干脆地答道。

“不该这样回答。”教师有点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回答的语气显然不太自信了。他抬头一看教师已是满脸阴云,连忙换了答案:“月亮走我也走。”

“我只要求你用两个字回答。而且不能带„月‟字。”教师继续启发道。

“深情。”学生嗫嚅道。

好在此时下面有同学接口:“叫做„乡愁‟”,教师才如释重负。

这种以预设的答案硬拽学生入“彀”的对话,失去了对话的平等性和独立性,是教师独霸式的对话。

(三)脱离文本的对话

与文本对话是读者(教师、学生)与文本视界融合的过程,是语文对话教学中的最重要的形式。各种对话的着力点应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阅读,发现意义,实现自我的精神建构。然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学生读书还没有几分钟,老师就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有的老师一味让学生大胆发表见解,甚至任由学生脱离文本天马行空地自由发挥,或无关痛痒地无谓争辩。

例:某教师执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个学生问:“„邹忌修八尺有余‟中„八尺‟是多高?”这位老师马上说:“好!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于是,一节课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置文本于不顾,严重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完全背离了语文教学的主题。这种缺失文本的对话,是一种“空对话”。阅读教学既然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对话过程,就不能仅有学生的发言,而教师和文本却话语缺失。读者的主体作用不是无限和万能的,它理应受到作者、作品的制约。从以上种种误区来看,语文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确实相当普遍。语文教学要产生真正对话还需要再向前走一步。针对当前语文对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反思与剖析,廓清语文对话教学的内涵,并探讨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策略,以达到正本清源,促进教学之目的,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方法

(一)充分预设

在大多数情况下,师生对话是不可预设的,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科学的回应,有时也会因为学生出人意料的回答或提问而一时语塞,因此要提升对话的质量,智慧的教师还要做好充分的预设,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1、预设学生的“疑问”

教学片断:(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生:“„兴,百姓苦‟,国家兴盛,百姓怎么也苦呢?”

师:我给大家讲一组数据。当初修建咸阳宫,秦始皇动用了四、五十万人,经历了几年才盖好。但是不到一百年时间,就被项羽一把火给烧了,不久汉朝又开始了,又建了宫殿,然后又变成土。就这样宫殿毁了又毁,百姓建了又建。……

老师在这个环节积极理答,彰显深厚的教学功力。我想,教师之所以能泰然处之,是因为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不但全面深刻地解读了文本,而且认真“备了学生”,预设学生的“未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了比较深入地了解,对他们的疑问作了很好的预设。

教师的备课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因此,教师在每一堂备课中都要考虑和参考一些相关的教学材料,比如:到网上进行理论知识的查询、在教学参考书中吸取不同的教学建议和方法等、翻阅一些相关书籍、有时借鉴别人的教学备课等等,在备课中预设一些教师认为适合学生的问题和环节。

2、预设学生的“答案”

教学片断:(宗璞《紫藤萝瀑布》)

师:有人说,把紫藤萝比喻成树精灵的一绺儿长发也是可以的,你觉得可以吗? 生1:可以。师:为什么?

生1:因为既然是精灵嘛,头发想必就是彩色的。而且在微风的吹拂下,也是动态的。

生2:不对。头发不会从上往下动,只会左右飘散,而紫藤萝花是从上往下的。而且头发很没有气势,显得小家子气。

师:分析得不错,同学们还要注意“一绺”这个词,字典上解释,“绺”:线、麻、头发、胡须等许多根顺着聚在一起叫“一绺”。从这我们知道“一绺”让人联想到得是物的长,而没有宽的感觉,而紫藤萝不仅长而且宽,把紫藤萝比喻成树精灵的一绺儿长发不太恰当。

针对“你觉得可以吗”这一问题,教师在课前已经预设学生的“答案”会有肯定否定两种,课前从字典上查到“绺”字的意思,抓住“绺”字,智慧理答,引导学生从形态上分析”紫藤萝“不能喻以”一绺儿长发”。我们听一些特级教师上课,常为他们在课上与学生巧妙的对话折服。这种境界是我们的课堂梦寐以求的。我想,这些看如信手拈来的潇洒背后是一遍遍地学习教材、研究学生、揣摩教法支撑着的。长期的研究积累了课感,才会有课堂上高质量的师生对话。

(二)善于倾听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认为,倾听学生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练习。那么要使课堂焕发生命的精彩,对老师来说就是要准确地接住孩子的“发言”,这一素质的基础就是学会倾听。倾听,听懂学生的心是老师的特殊本领。只有善于倾听,才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只有善于倾听,才可能了解学生的思维;只有善于倾听,才真正有可能实现与学生的有效对话。由于诸种原因,面对一个新的文本,学生的理解有时是不到位的,甚至是比较肤浅的。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智慧,认真倾听学生比较肤浅的见解,了解学生的思维。通过师生间对话鼓励学生进行完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抓住事物的关键,说到点子上来。教学片断:(《桥之美》)师:你认为课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学生立刻说是“桥”,教师马上意识到学生对课文理解是不到位,需要引导。)师:那么,文中提到哪些桥呢?

生:(再读课文后):江南水乡的桥、威尼斯的桥、赵州桥、乌镇小河上的桥…… 师:作者是为了介绍这些桥吗?

生:(思考讨论后):不是,作者提到这些桥式为了说什么样的桥美。师:那么,课文的说明对象是—— 生:(齐)桥之美!

面对《桥之美》一文,学生初读后,比较肤浅的认为说明对象是“桥”,教师没有马上否定,而是进行了启发式的师生对话,鼓励学生进行完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抓住事物的关键,说到点子上来。

(三)巧用追问

追问就是当学生就某一问题回答后,通过对话,引领学生深入思考,而创设一些问题。追问有利于对话深入展开,可以说,追问是纵向深人式的,它可以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教学片断:(杜甫《石壕吏》》)

师:“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幽咽”是什么意思?

生:压抑的哭,哽咽。

师:为什么不敢大声哭?谁在哭?为什么?

生:不敢大声哭是因为官吏的粗暴。

生:儿媳妇在哭。丈夫战死、婆婆又被捉,儿媳忍不住地哭。

生:老头子在哭。偷偷回到家的老头子,看到老伴已经被抓走,想想将来的生死也不可知,忍不住为老伴的命运为全家的遭遇而哭。

生:老妇人在哭。想到连自己这样一个年迈体衰的老太太官吏也不放过,想到家人,老妇人也不能不哭。

生:小孙子在哭。

师:还有可能谁在哭?(生沉默,老师追问启发)在这个事件中,就这一个抓人的官吏吗?官吏抓人就抓这一家吗?

生:还有可能是其他人家的大人孩子在哭。因为,在安史之乱中,遭难的应该不仅仅是老太太一家。

生:我认为诗人也在哭。杜甫目睹这一切又无能为力,诗人的心在因百姓的痛苦而幽咽。

师:为平定安史之乱,朝廷四处抽丁补充兵力,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老妇人一家只是一个代表——三男应征,两儿战死,家人食不裹腹,衣不蔽体,昼夜难安。最终老妇自请应役,一方面是老妇为保老翁、儿媳,迫于无奈,一方面从官吏连老人也抓,可见当时壮丁已抓尽,家家户户“室中更无人”。而此夜,官府依然蛮横抓人,再次遭难的又何止老妇一家?因此,此处的“泣幽咽”不仅是儿媳为丈夫出征、婆婆被抓而低声哭泣,还有千千万万个失去丈夫、失去婆婆公公的儿媳,失去儿子、失去媳妇的老人,失去父母、失去爷爷奶奶的孩子在低声哭泣……诗人一路走来,他看到了太多苦难。正如那个同学所说:诗人的心也忍不住为这一家人,为战争中遭难的千家万户、为广大的苦难的百姓而哭泣。

学生在理解诗歌时,往往喜欢直奔中心,没有真正的感受。我们老师也都希望学生能切中要害,然而更多时候,学生的回答并不能一下子答到关键点,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而引导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追问。学生在教师刨根究底的追问中,深入思考,逐渐明晰。这种追问的目的是让学生不断深入了解课文,推进学生的深度思考,使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综上所述,师生对话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方式,语文教师只有纠正对话教学中存在的偏差,采取确实有效的方法,才能提高师生对话教学的质量。

第四篇:如何真正实现

如何真正实现“三个转变”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3日 16:06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黄佳斌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以下简称中组部《规定》),这是对加强干部队伍学风建设的再重申。党校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先进性锻炼的熔炉,无论学习时间长短,为保证教学质量,使每一名学员都成为合格学员,党校要求学员做到“三个转变”。怎样才算真正实现了“三个转变”呢?

首先,转变要从心理准备阶段开始。中组部《规定》第一条就明确,参加学习培训的党员干部“必须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员意识”。笔者认为,态度也好,意识也罢,关键就看一个人有没有心和用不用心,有心才会真正想学,用心才能学得进去。所以,要做到“三个转变”,就应该先从心理上做好认真学习的准备,下定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用的决心。心理准备是内心的“自我动员”,是一次头脑中的“热身运动”。这个阶段应始于得到组织部门的通知之后,学员在做好相关工作移交的同时,就应考虑需要克服哪些困难,预想如何去完成学习任务,并要思考如何才能做到学用相长,事先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加以整理、归纳,带着问题学。心理准备阶段就是提前进入“状态”,“不打无准备之仗”。

其次,转变要从思想观念改变切入。中组部《规定》明确指出,“无论什么级别的干部参加学习培训都是普通学员”,并着重对学员的吃、住、行等方面做了严格规定。这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学习期间的行为准则,要求人人必须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和接受,才能真正以普通学员的身份重新定位自己,也才会自觉遵守校规,切实静下心来学习。有了准确的定位,我们应认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或许有些人会认为到党校学习可以“养养神、串串门、认认人”,为以后的“仕途”夯实基础。这是极其错误的思想。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4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明确指出,要应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所出现的各种新、老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想“增强本领就要加强学习”。也就是说,到党校学习并非归园闲居,而是为了更系统全面地锻炼、提升科学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本领,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背离了这一目的,学员就会失去压力和动力,学习就会流于形式,甚至可能造成学习成本和资源的浪费。所以,中组部《规定》的及时颁布,督促学员“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认真完成培训任务”。

再次,转变要从落实学习任务体现。一是把理论学习与党性锻炼、学风建设相结合,达到提升党员先进性的目的。在党校学习是党员接受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过程是否认真、学习成效是否明显,透视着学风的正与斜、实与浮、好与坏,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党风。二是把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在这方面,我党拥有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得以中国化并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明。如何发扬光大这一优良传统,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是摆在每个学员面前的一份无字的试卷,等待我们以行动来作答。作为来自工作一线的学员,集中系统的学习时间有限,因此,学习更应把握重点,“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即学会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释、处理、排除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比如,以前人们常认为“同行是冤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企业管理人员就可以辩证地对待竞争和竞争对手,通过学习借鉴竞争对手的优点以取长补短,甚至合理利用市场运营规律,把昔日的竞争对手变成明日的合作伙伴,实现双赢。

做到以上几项,应该说已经实现了“三个转变”,但笔者觉得仍然不够。只有当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成为精神上的必需品时,快乐就取代了枯燥、疲劳。如此好学乐学,才能真正完全达到“三个转变”的要求。

转变学风要有三个认识

三个自信是好学的前提

转变学风的前提必须是先学,而且真正的好学。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关键是真信。

玩风太盛,学风不浓,是学习和学风建设的大敌;缺乏信仰、信念甚至信任,是学习和学风建设的天敌。一些同志之所以缺乏学习动力,是因为不信,或者是不真信。一些同志之所以习惯于当邓小平批评的“收发室”,之所以热衷于照本宣科,以会议对会议,以文件对文件,之所以讲的和做的不一样,会桌上和酒桌上说的不一样,就是因为不信,或者全然不信。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自信”让人信服和感动。我们党的全部历史,包括有失误的历史,我们三十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征程,包括有困难的阶段,特别是总书记为我们民族阐释的壮丽的中国梦,都证明了这三个自信是值得我们坚守的。有了这种自信,就有学习的动力,就有实干的激情,就有执着的向往。但遗憾的是,恰恰是我们中有一些同志缺乏这种从容和自信,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我们民族的进步,我们党的不断成熟视而不见,甚至把自己视为伟大事业的局外人。这怎么能真学、真懂、真用?

学会说话是学好的表现

学风不好有多种表现。会风、话风、文风是最直接的表现。是掩饰不了的学风的那张脸。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说话。学会说话,学会说真话、实话,学会说有用和管用的话,是当前学风建设中必须首先解决的。

现实的情况是,我们一些干部越来越不会说话了。套话越说越熟,大话越说越大,假话越说越多。甚至有些人靠空话起家,靠假话维持,靠长话度日,靠大话升官。对此,群众非常反感。连地市甚至县镇干部一讲话都是巨大变化、历史突破,亮点频闪。毛主席和斯诺谈话时讲,说有成绩可以,说很大,就要小心谨慎了。我们一些干部讲话好走极端,一个极端是老百姓不爱听什么,他非讲什么,一张嘴、一上手就站到了群众的对立面,许多群体性事件和此有关。需要特别警惕的是另一个极端:为了迎合,为了政绩,为了一时的“安定”,老百姓爱听什么他就说什么,开空头支票,许根本实现不了甚至超越国情和本地实际的愿,吊群众的胃口。这种话一时有点用,长了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连群众的基本信任都会失去了。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老先生批评“四人帮”最可怕的还不是说大话、假话、空话,而是“绝话”。我们要警惕一些干部把好话说绝了。

文风好不好,学风好不好,老百姓多数是先从听其言,再到观其行的。因此,学风建设中,我们的干部要先学会说话,说真话、实话,说中央精神和地方实际相结合的话。

拜群众为师是学成的途径

毛主席讲学习的论述很多,讲学风的论述也很多,一个比较突出的共同点就是强调向群众学习。总书记也反复强调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我党即将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说到底也是一个真心实意向群众学习的过程。新闻界进行的“走转改”之所以收效明显,关键是从走基层起步,从接地气向群众学习,就是走群众路线。现在,我们有时过分强调“顶层设计”,而实在缺乏基层探索和问计于民。

刘云山同志在党的十八大后到北京市调研时强调,学风建设中要增强问题意识。研究和解决问题是搞好学风建设的途径。当前我们确实面临许多新的复杂的问题。能否用新的理论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破解难题、化解矛盾,是检验我们学风建设的一把尺子。浮在上边,或只讲本本,只说文件,是很难解决扑面而来的新的矛盾和问题的。新的形势下,群众既有大量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解决,实际上也有足够的智慧和好主意帮助我们破解难题。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甚至站在群众的对立面,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只会激化矛盾。

我们是历史唯物论者。群众是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是铜墙铁壁,是历史的创造者,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幼稚还不可怕,或者还有些拙真。可怕的是可笑,更可怕的是非常可笑、群众嘲笑我们还自以为是,不但对群众缺乏感情,对群众的反感也十分迟钝。学用两张皮于学风影响不好;和群众两条心,不肯沉下心来向群众和实践学习,甚至傲慢地对待群众,影响的就不仅仅是学风了。

第五篇:学校如何真正实现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如何真正实现

减轻师生负担

提高教育质量

郑州市第四中学

蔡明生

教育部以及各地方教育部门不断出台关于减轻学生负担的文件、通知以及方法,但是目前全国中小学师生负担过重现象还是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看看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大量的近视眼、豆芽菜、小胖墩;军训的时候,站在那里就可能会倒下的人也许就是一个高大的男生;高中生毕业年级测试长跑,晕倒的女生到处都有;有的学校、班级甚至流行传染疾病;学生少白头现象和神经衰弱甚至精神病患者亦大有人在;有个别学生迫于学业和升学的压力,甚至走上轻生之路。中学生上网成瘾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恐怕和他们在休息生活中体验不到快乐有很大关系,虚拟世界的自由和成功或许是他们唯一感兴趣的地方。

我国青少年身体等整体素质的下降,又势必影响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将来对社会产生的负效应是决不可低估的。

做为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教师,负担更是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升学指标的压力、每年年终的评比、晋级、教学科研任务、论文任务等等。

一、目前师生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1、社会大环境

虽然社会上以及教育系统内部都对关于人才观、教育质量观进行了讨论,但现在社会上多数人的观念并没有转变,还是认为考试成绩好就是教学质量高,能进重点班,能进重点学校,能考上大学,就是人才。公务员考试、公司招聘,哪一个不是把学历要求放在第一位?

在宣传或者评价某一所中学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关注学生的起点,没有人关注学生思想上的变化,鲜有人关注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这不仅仅是校长的短视,更是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的短视。

2、教育资源分配

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加剧了师生的负担。国家为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开展,特别规定小学升初中必须免试就近入学。但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择名校风却没有减弱。原因是各地打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广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的旗号,依托重点中学办起了“分校〞、“实验学校〞、“外语学校〞、“实验班〞等。打着教学实验的幌子进行招生考试,额外补课等。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趋之假设鹜也就不难理解了。

3、优质师资缺乏造成负担转嫁

近些年,师范类专业的录取分数仍然是比拟低的,大量的高质量毕业生投身到其它热门行业,师范专业的入口也就可想而知了。而教师这个行业又恰恰比拟注重教师选材,这样导致优质师资缺乏也就不奇怪了。教师仅凭满腔的教育热情能教好书育好人吗?答案是否认的。那么要完成教学任务,那就只有把负担转嫁到学生头上。

4、分层次教学的理想和现实

现在的分层次教学的运作方式,也确实不能让人理解。上级部门要求严禁在学校内局部设重点班、普通班。但是中招考试又是按照文化课分数进行录取的。所谓的“示范学校〞、“实验学校〞等不就是“重点班〞、普通中学不就是普通班吗?既然这样那为什么就不可以在同一所学校内部这样分设班级呢?明摆着,按照动态的现实学业能力把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效率更高,但是哪个学校在内部敢碰划分重点与非重点班级这根高压线呢?倘假设如此分了,不用说其他方面,就是家长也能把学校给折腾毁了。即便是家长,一旦凭分数进行中招录取,他们立即也就鸦雀无声了。

二、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1、重新认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底

古人对“师者〞工作“职分〞分得很清楚:首先要“传道〞,即传授学生为人处世的“道德〞,其次才是授业,即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与“授业〞相比,“传道〞显然更重要。学生们在校接受“教育〞,目的是为了学做人,培养能力解决世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一个学生某方面素质的缺乏,有时会极大地影响他的成长和成才。德育在各育中又是居于首位的。德育不好,其他方面虽好也不是我们需要的人才,甚至可能产生更大的副作用。虽然各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但是离开了德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分享和强大的动力,学科教学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优秀的教师,总是把教书和育人和谐地统一、融合在一起,既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学科知识,又对学生人生的志向的形成、思想品德的开展、政治素质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

2、优化学校过程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

学校应在学执行课程方案和课时安排的同时,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不断优化课程实施水平;不断优化考核鼓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提高教研气氛;校长和教学管理骨干应加强自身建设,以典范示范有效引领教师,不断提升教学品位和创造教学特色;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网络。

教师和学生必要的负担是学生成长和开展的动力,过重的负担那么会成为阻力,“减负〞只是减掉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开展的过重负担,决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业应有的要求和降低教育教学质量、不要“升学率〞。在“减负〞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过程,改良教学方法,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要质量,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新途径。

坚持必要的考试,探讨科学的评价师生的方法。要科学客观的评价,应该从教师工作量、学生起点、德育教育、教学质量、教研能力、职称差异、学科差异、年龄差异等方面综合评价。

3、推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

学校要帮助教师确立终身开展意识,坚持与学生携手前行共同成长的理念,并为此自觉优化专业实践;坚持系统的专业研修学习,自觉接受专业引领;深入研究教学艺术和努力创造教学特色,不断优化教学品位和教学效率,自觉实现专业提升。

教学是对人的教学,而不是单纯知识的教学。要想培育有灵气的学生,必须改造我们的教学,变“知识为本〞为“以人为本〞,变“分数为本〞为“开展为本〞,大胆抛弃教学中的陈规陋习,从固有的教学模式中超越出来,使教学富涵创新,富涵人性,富涵灵性,开启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需要,张扬其个性,唤醒其灵性。可以这样说,单纯的知识教学一定是高负轻效的。只有有智慧的教学才是为学生所喜爱的高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疑心和批判的意识和勇气,在品味成功的愉悦中不断发挥潜能,开拓进取。

4、指导构建有效课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

我们的课堂,不仅仅要关注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维目标。

新的教学观要求不仅要重结论,而更要重过程,要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局部,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要以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为前提,着力引领学生自觉优化终身开展能力,特别是在新情境下发现、认识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此而坚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关注和优化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步,特别是关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的有效运用。

5、减轻学生作业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

作业量是学生负担的主要表达方式,因此减轻学生作业量是“减负〞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根据训练重点精选练习题或科学设计练习题,坚决不留那些机械、重复、不必要的、不合理的或超纲超本的作业。布置作业难易适度,作业分量要适当,有典型性、代表性。布置作业的目的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要有助于学生稳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形成相应的技能技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才能,有助于开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品德。

6、开展校本教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催化剂

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管理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开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本质上是行动研究,它强调的是研究主体的观念、价值、目的,并借助观察、反思、行动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不断的循环来实现自身行为的改善。

校本教研和校本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推进校本教研并不是全盘否认传统的教研活动;推进校本教研和传统教研活动的最大区别是教研重心的下移;推进校本教研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开展的重要保证。推进校本教研要把握五个要点。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平等对话、交流碰撞、专业共生;推进校本教研的最高境界就是催生新型学校文化;要关注课改的价值思想;要力避新的形式主义。

学校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形成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具有个性教学特色的教师能够脱颖而出,各个学校的教学特色能够尽快形成,这对我们学校的可持续开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开展,肯定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校本教研的成功开展无疑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提升学校的管理品味、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及最终提高教育质量注入了新的动力。

教育是个大概念,不仅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还要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如果学校、家庭及社会对学生的教育都能做到方向明确,步调一致,通力合作,就一定能把素质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做为学校,我们没有方法左右中国的教育观,但是我们可以从学校的开展规律来做事,在我们自身内部挖掘有价值的东西,把我们自己的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