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浅论新形势下乡镇基层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最新文章

浅论新形势下乡镇基层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摘要】 乡镇基层领导干部作为我国领导干部队伍的重要组织部分,乡镇领导干部是最基层的党政领导,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直接指挥者,他们面对广大农民,与群众联系最经常、最直接,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干部形象,关系到党的声誉。目前我国乡镇基层干部素质总体是高的,但部分干部还存在着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程度不高、能力素质较差、政策落实不力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拓宽用人视野,抓好选拔培养工作;加大培训力度,多渠道对农村干部进行素质教育;加强实践锻炼,提高能力素质;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执政的本领;完善各项制度,严格监督管理。

【论文关键词】新形势

乡镇基层

领导干部素质

一、当前乡镇干部素质和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及实践,我们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乡镇基层领导干部,他们在基层战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贡献是直接而重要的。总体状态是良好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基层领导干部的素质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问题。

(一)政治责任感不强。有的乡镇领导干部没有“活一方经济、保一方稳定、富一方百姓”的政治抱负,对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把握不准,“小富即安”的思想意识浓厚。有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认为只要在任期内不出问题,不给上级添麻烦就行,尤其是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观察时达不到应有的政治高度,在解决时又缺少政治魄力和勇气,致使一些矛盾和问题恶化。有的惧怕艰苦的工作环境,不安心基层工作,身在基层,心在县城,一门心思打自己的“小算盘”。

(二)能力素质偏低。有些基层领导干部的文化基础,特别是科学文化不够扎实,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又不注意学习,不善于礼贤下士,不耻下问。工作没干劲,吹起牛来有劲,说话不着边际,真要他说一番或写出点什么东西来时,却抓耳饶腮,一筹莫展,人云亦云,庸庸碌碌。有的基层领导干部自我感觉很好,习惯用传统方法解决问题,主观教条,形而上学,思想陈旧。有的基层领导干部没有战略思维,做事只看重眼前,考虑利益问题时只看眼前的,看不到长远的,战略性的利益,目光短浅。还有些干部脑中只有本位主义和小团体主义,一切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不顾大局,不顾整体,不顾其他部门。

(三)工作重点不突出。对当前农村面临的种种困难,疲于应付,要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握不了工作重点,突破不了工作难点,不能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对农村经济工作进行间接、宏观、全面的管理。

(四)决策能力不强。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对新时期农村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仍然习惯于凭经验办事,常常出现决策与落实失衡及顾此失彼现象,往往是决策多,落实少,甚至只决策不落实,致使决策表面化,“作秀”的东西太多,这种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

(五)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差。由于改革开放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变化,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不断涌现。面对这些复杂局面,有的乡镇领导干部不去认识、不懂分析、不会处理,而是片面、孤立、短期地看待和应对。近年来,乡村群众恶性事件、集体上访事件不断增多,与乡镇领导干部处理突发事件、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差有很大关系。

(六)开拓创新意识不强。部分乡镇领导干部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缺乏带领当地群众闯市场的能力和本领,不能从本乡镇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是盲目听从上级安排,片面强调和理解保安求稳思想,不切实际地照抄他人经验,思想没突破。

(七)廉洁自律意识不强。一些乡镇领导干部公仆意识淡化,他们不比工作比待遇,不比付出比回报,不比创造比享受;有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消极腐败。

这些虽然是少数的,但在群众中造成的影响极大,后果极其恶劣,使党旗无光,使国徽失色,给党和国家造成极大的信任危机,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大力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的素质建设,提高干部的自身素质,解决和消除干部的素质问题,促进干部队伍的现状向良性发展,使基层领导干部能在人民群众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做好带头人,解决信任危机,树立党和国家的良好形象。

二、乡镇基层领导素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忽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理想信念偏离正轨

一些地方的乡镇领导文化水平很低,没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导致其想问题、办事情不从实际出发,不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而是从个人的主观意志出发,随心所欲,好大喜功,不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

(二)思想重视不够,缺乏理论学习

某些乡镇领导干部对于开展农村工作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做事情表面上雷厉风行,但暗地里却隐藏有退路。对于学习,无法在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由于缺乏学习,当然会导致文化知识素质偏低,无法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少数干部即使参加一些理论培训班,也想方设法逃避考试或者让别人代考,违反考试纪律,而自己对问题的严重性却全然不知。正因为思想不够重视,自己又不愿意学习,所以导致整天糊里糊涂,没有法制意识,没有理论水平,没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没有事业心,群众信任度低。少数农村干部以身试法、以权压法,造成缺乏相应的法制素质。

(三)基层工作问题复杂,存在各种制约因素

客观来看,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多样,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也干差万别,乡镇干部实际开展工作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农村处于最基层,实际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各种各样的任务往往都压在农村和农民头上。改革开放后农民的自由度逐渐提高,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呈现出分散性的特征,乡镇干部说话农民常常不愿意听。事实上,农村工作是硬性工作,有硬性指标,乡镇干部容易出乱子、出漏洞,从乡村关系的角度看,乡村关系复杂,各种人际关系和权责利关系无法协调摆正,使乡镇干部表现出实际素质的缺乏。

(四)干部选用存在弊端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制度供给不足成为突出的问题。一些地方的组织部门盲目排外,选拔任用和培养基层干部的时候只用亲戚朋友,把其他人当作外人不予使用、培养和推荐。另外,村干部选举过程中外在干预因素过多,往往导致村民选不出称职的干部,从而失去村民对于部的信任。

三、乡镇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乡镇干部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工作面广、量大、事杂,既要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执行上级指令,又要尊重老百姓的意愿,这对乡镇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综合分析,乡镇领导干部既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带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致富奔小康。

(一)乡镇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领导干部素质是领导干部在一定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所形成的,在领导活动中经常发挥作用的本质要素。领导干部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是领导学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它涉及心理学、生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学科领域,它是一个人走上领导岗位必备的素质要求。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是干部群众的表率,培养人才的伯乐,执行政策任务的先锋,振兴经济的精英,一方平安的砥柱,平衡关系的砝码。因此,作为一个领导干部,首先,要理解“领导”的含义:一是引导(指导正确方向的问题);二是编导(组织科学决策的问题);三是先导(身先士卒实施的问题);四是创导(开拓创新和培育人才的问题);五是疏导(平衡关系和化解矛盾的问题)。其次,要明白“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应该是自已经常的自觉行为。再次,要懂得:“做官先做人”的道理。总之,只有先做好一个人,才能当好一个领导干部;只有加强学习研究,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有具备较高的领导素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抓实干,才能达到用新的思维,超前的意识振兴一方经济,造福一方,保一方平安,开创一方工作的新局面。可见,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不仅是自身职责的要求,更是众人所望。乡镇领导干部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理论素质、知识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

(二)乡镇领导干部应具备的能力

能力是一个人知识、智慧和技能的综合的外在表现,是人们经过实践和积聚,在履行职责和实施工作时具有的一定水平,较强的工作能力是基层领导干部素质的核心。在领导活动中,主观意图是否能够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现实,领导者的能力大小是一个关键性因素。没有能力,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称职的领导。同样,能力不高,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可见能力是领导干部领导水平高低的尺度,是领导干部开展领导活动,完成领导任务不可缺少的条件。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乡镇干部要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在推进区域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潮中,至少应具备用人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调控能力五个方面的能力。

四、提高乡镇基层领导干部素质的途径

(一)加强干部自身建设

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干部,肩上的担子并不轻,面对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如何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就是要做一个“学习型”、“实干型”、“修养型”的干部。

1.汲取营养,做“学习型”干部

如何成为“学习型”干部呢?我认为就是“真学、善思、会用”。真正学习,发奋学习。如果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一种成长途径,你就会静下心来,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挤时间学,抢时间学。善于思考,注重总结。践行科学发展观,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总结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一个问题善于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全局、从个性到共性、从静态到动态的思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只有实践,才能将学到的理论和方法用于指导具体工作,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内在素质。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只有在具体工作中,身体力行,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才能取得实效。因此,乡镇领导干部要通过勤奋学习提高素质和能力,一是通过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二是通过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文化业务素质。三是通过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四是通过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领导干部只有在认真学习掌握经济、科技、法律、管理、历史等各种有用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把学习成果转化成为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认识,深化认识,升华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学以致用。

2.脚踏实地,做“实干型”干部

实干就是脚踏实地、扎实做事,做有利于党和人民群众的好事,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实事,做促进本职工作的具体事。对一个地方来说,经济发展是写不出来的,和谐社会是画不出来的,民生改善是喊不出来的,只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业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乡镇的面貌。对于一个干部来说,不干事,无异于丢掉了立足之本,干不成事,就等于失去了成长和发展的支柱。干事体现了一种责任,干成事体现了一种能力,评价一个干部行不行,除了德的表现外,主要看他肯不肯干事,能不能干成事。

3.塑造境界,做“修养型”干部

修养是一个干部道德风范、知识素养、心理素质、仪态风度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一种达到完美境界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对精神品位的高尚追求。做一个“修养型”的干部,主要是品格、思想、处世、廉洁、情趣等方面的修养。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做好乡镇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

要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引入考核、奖惩、竞争机制,对现有农村干部进行考核、评议,对于那些政策水平低、领导能力差、作风不正、不称职的干部,该调整的调整,该撤职的撤职。对于滥用职权、违法乱纪的少数干部决不姑息,坚决查处。大力宣传、表彰和奖励能够带领群众致富、作风正派、群众拥护的乡镇基层干部。在乡村基层干部选拔上,注重选拔那些有文化、善动脑、相信科学、勤劳致富的青年农民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来,重视从优秀的村干部中培养和选拔乡镇干部。要支持和鼓励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兼优、年富力强的机关干部、军队转业干部到乡村工作。另外,通过考核、考试从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优秀毕业生充实到乡村领导岗位,是提高农村干部文化素质、优化年龄结构、培养年轻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又一重要途径。

(三)完善乡镇基层领导干部的考核、监督机制

一是建立乡镇基层干部思想素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乡镇基层干部思想素质的考核,必须严格把好选拔任用干部的政治关,包括把握好乡镇干部思想素质的总体要求,制定好乡镇基层干部思想考核的具体标准。二是建立乡镇基层干部监督责任机制。对乡镇基层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并落实监督责任,是提高乡镇基层干部素质的重要环节。应加强上级组织对乡镇基层干部及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加强基层支部书记和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相互监督;落实各部门对乡镇基层干部的监督责任制;重视群众监督、人大政协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乡镇干部素质和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建设的内涵也将发生变化。因而,对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内涵和要求,也必须因时制宜进行适时的调整。但无论在什么时期,何种环境,人的思想意识始终支配着人的行动,因而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只有在思想上认识了,其行为、行动才能符合客观现实的需要。历史发展的践实也同样证明,在相同的环境下,最终取得不同成就的差异,其原因在于人,只有通过加强乡镇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乡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抓好基层,才能推动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专家访谈.党员干部之友.2025,(9),第18页.

[1]李慎明.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人民日报,2025-04-26.

[2]习近平.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党建,2025,(3)第6页.

[3]高新民.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考验与规律性经验,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5,(3)第29页.

[4]赵绪生.基层群众工作的新经验7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5,(3),第31-32页.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