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2025对我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的思考

最新文章

对我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的思考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市场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之路。进入新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完善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如何使农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如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本文就结合我县实际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了初步的思考。

一、我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改革开放二十年,特别是“xx”以来,随着农村“再造”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为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发展特色日益突出,产业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分析我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主要有以下特点:

1、产业“龙头”初步建立。建“龙头”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县是围绕大宗农产品生产,积极上项目、办企业、建市场,先后建成了以面粉加工、绵白糖、脱水菜、皮棉、蕃茄酱生产等为主的一系列涉农加工企业和以县农贸市场、中东团结坪、双城14号基地等为主的一批农产品销售市场。至XX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0多户,销售市场发展到14个。其中年产值达百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9户,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发展到4户,交易额达百万以上销售市场1个。带动农产品生产基地29.6万亩,连接农户4.62万户,“龙头”企业年实现产值29309万元,利税2268万元,农产品交易额达到1.19亿元。

2、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按照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化,管理企业化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县上不断加大产业基地建设力度,至XX年,围绕省上确定的21个农业产业化基地项目,建成了以优质中药材、专用小麦、鲜果、牧草、肉羊、无公害蔬菜、制种等为重点的产业基地386个,基地面积达到18.01万亩,基地牲畜饲养量达到46.08万头只,带动农户累计达到8.04万户。

3、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按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做大作强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县上因地制异,围绕企业“龙头”和市场需求,着力做好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通过几年的市场抉择,逐步发展形成了以棉花、酱用西红柿、肉羊等为重点的主导产业。目前,棉花、西红柿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了20万亩以上和1.5万亩左右,两种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56.7%,总产值达到19479.5万元,占到委员会业总产值的43.6%;肉羊饲养量达到65.2万只,占畜禽饲养总量的36.5%,羊肉产量达到3439.4吨,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34.6%,养羊产值达到5019万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41.5%。

4、流通网络构架基本形成。近年来,全县各级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工作,县上成立了农产品流通办公室,乡、村两级也相继成立了农产品流通组织,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搞活农产品流通工作的措施办法。各级组织通过引导组建专业运销协会,积极支持鼓励能人大户参与农产品流通,形成了全县上下抓流通的良好局面,至XX年底,全县建成以黑瓜籽、孜然等为主的运销协会48个,形成百万元以上的农产品运销企业8户,发展个体流通大户1360户,组建各类产业产销协会131个,年经销各类农产品达32万吨,占农产品商品量的80%以上。

5、发展市场农业的意识得到增强。近年来,随着.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完善,使各级政府、企业乃至广大农户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需求发展生产的自觉性普遍提高。政府通过不断深化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立发展”为主的企业改革,使全县90%的“龙头”企业变为民有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自主权大大增强。“龙头”企业通过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采取制定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签订农业订单等形式,加强与基地、农户的紧密协作;广大农户按照市场需求和“龙头”企业及政府信息引导,安排生产计划,发展市场农业。XX年,全县订单农作物品种达到9种,签约订单达到10.32万份,订单种植面积达到3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0%,使全县大宗农产品基本实现了合同种植。

二、发展产业化经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目前,已建成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虽然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但规模相对都较小,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没有一家,产值上千万的也只有6家,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基础薄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对农业生产没有产生真正的促进作用。就拿西域阳光食品、棉花加工企业来说,自身同样受设备、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企业生产产品成本大,效益低,缺乏经受市场冲击的、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企业命运随市场波动而波动,致使农民在种植计划安排上无所适从,企业与农户之间难以形成稳定的协作关系。

2、“利益共同体”没有真正形成。长期以来,“龙头”企业的生存发展都是以牺牲农业利益为代价的。在发展市场农业的今天,大部分“龙头”企业仍不能摆脱这种思维定式,没有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发展与广大农户的紧密合作,不论市场行情好坏,吃亏的都是农户。就棉花企业来讲,皮棉价格好的时候,企业对棉农的收购价格基本保持稳定,而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则被企业获得,农户却得不到二次利润的回报;当皮棉价格不好时,企业则通过压级压价等手段,将亏损转嫁到农户头上,使农户受到更多的损失。

3、诚信意识相对淡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要求利益各方面都要“重合同,守信用,讲诚信”。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小农经济意识影响,在企业和农户之间普遍存在着信用意识不强的问题。一些“龙头”企业缺乏以质量兴企、信誉兴企的意识,融资方面重贷轻还,产品质量方面只求过的去不求过的硬,对客户心存欺诈,对待与农户签订的种植合同,存在有很大的随意性。所有这些,不仅不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金融信贷支持,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源和原料生产基地,更不利于企业的壮大发展。部分农户市场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淡薄,没有长远眼光,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当市场行情好时,千方百计投机取巧,掺杂使假,或不履行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当市场行情不好时,又过分依赖于政府和企业。

4、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规范。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要做到“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就我县而言,在产业化经营方面还没有真正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化的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产供销相互脱节,供、销环节软弱涣散的状况仍很突出。从供应环节看,长期以来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地位的各级供销合作社作用得到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各级各类经销商或代理商,从形式上看虽说是“八仙过海”,但缺乏强有力的集中统一组织领导和规范化管理;从销售环节看,虽然各级都成立了流通组织和各类协会,能人大户带动作用有所发挥,对活跃农产品流通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但各流通组织基本处于弱、小、散的状况,相互之间缺乏紧密合作、共担市场风险的意识;缺少抵御市场变化对农产品价格产生不利影响的能力,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存在有相互之间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

三、对发展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思考

㈠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针对我县实际,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要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发展特色和主导产业谋发展,求突破。

1、围绕“一红(西红柿)二白(棉花、肉羊)”主导产业,走主导产业+农户的发展路子。发挥现有条件,通过扩规模、上档次,强“龙头”、固基地,走一体化发展之路,带动县域经济大发展。

2、围绕“日光温室”新型产业,走专业市场+农户的发展路子。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抓蔬菜流通批发市场建设,推动支柱产业的形成和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经营的发展。

3、围绕制种和中药材产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立足两大产业基地,通过强化公司(企业)规模和规范化运营,提高公司(企业)对基地农户的全程化服务水平,使公司(企业)与基地、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利益各方的全面发展。

4、围绕黑瓜籽、孜然、果品等传统产业,走农产联+企业+农户的路子。通过培育、规范、壮大“农产联”中介组织,发挥其在沟通信息、协调关系、合作开发等方面的职能作用,采取跨区域联合经营,建立生产、加工、销售相联结的一体化经营集团,推动区域经济专业化发展。

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1、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与支柱。经过几年市场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战略大调整,种植业以制酱西红柿、棉花为主,畜牧业以肉羊为主的主导产业发展思路基本确立,并且已经得到广大农户的接受和认可。今后,各级要在坚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加大政府助推、政策支持、信息引导、科技投入和全程化服务工作力度,通过品种、品质改良和规模化经营,不断提升种养殖效益,达到巩固产业基地,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2、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必须抓好“龙头”企业的发展,“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效益。在“龙头”企业建设方面:一是要扩张规模,提升质量。首先,对以生产蕃茄酱为主的西域阳光食品有限公司要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快内部改革的同时,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及生产规模改造力度,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效益和比较优势,增强企业辐射带动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其次,对皮棉加工企业,要在明晰产权,规范经营的同时,通过组建企业集团,新上纺纱等皮棉深加工项目,达到延伸产业链条,带动棉花产业的壮大发展;其三,积极论证,招商引资,围绕肉羊产业发展,新建集屠宰销售、皮毛加工为主的系列化企业集团,推进草畜产业健康发展。二是要实施大市场带动战略。要抓紧建设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充分发挥专业市场辐射带动作用。三是要抓大不放小,注重总量扩张。制定优惠扶持政策,积极鼓励能人从事小宗农副产品的加工销售等工作,通过千家万户的参与,走好总量扩张带动型发展的路子。

3、以市场化管理为标准,加快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是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目标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要正确处理公司(企业)与各方之间的依存度和利益关系,通过制定实施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提供低偿或无偿服务等措施办法,力求把各方获利确定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二要建立规范有序的运营约束机制。首先,明晰企业产权,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立发展的经济实体;其次,加强诚信教育,牢固树立讲诚信求发展的意识;其三,要规范合同内容,明确合同中的责权利益关系,增强双方的履约意识。三要建立强有力的运行保障机制。首先,建立以“龙头”企业和各类协会为主体的稳定的产业一体化经营组织。经营组织通过采取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等全程化的为农服务,提高农户发展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为产业化经营提供组织保障;其次,研究制定适应产业化发展的各项制度。通过制定合同销售制度、保护价格制度、风险基金制度等,为产业化经营提供更多的制度方面的保障,以共同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