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教师”,生活里的许多事物都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所以,老师可以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细致入微地对学生渗透生活观念,引导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积极探究教学中的问题。
案例回放
山东省临沂第二实验小学孙艳霞老师,在给学生们讲“齿轮”这堂课时,刚上课就给学生拿出了一个齿轮模型,然后说:“同学们,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轮子,像这种模型的轮子,你们认识吗?知道它叫什么吗?”
“知道!我见过好多次呢!”一个男生回答。
接着,孙老师把两个齿轮模型贴在了黑板上,一个齿轮模型中贴有“齿”字,另一个贴有“轮”字。
“那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齿轮啊?”孙老师问道。
“自行车上就有。”那个男生说道。
“那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其他同学想知道吗?(“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道。)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齿轮。而要研究齿轮,必须得有齿轮才行。我们的桌子上有一些材料,可以制作齿轮。你们能用这些材料做一个吗?”
“能!”有几个学生大声回答。
“好。老师希望你们每个小组最好做出三五个来。如果给你们5分钟时间,你们觉得能完成吗?如果要把齿轮做得好一些、多一些、快一些,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好!我现在开始计时,看看哪个小组能率先完成任务!”
一眨眼,时间到了。
“请把你们做的齿轮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嗯!老师发现,有的组在规定时间内做出了5个齿轮,很不错。不过,有的小组虽然只做了3个,但是做得很精致,也很不错。同学们,做齿轮不容易吧?谁给我们谈谈做齿轮的感受呢?”
学生们互相观看同伴制作的齿轮,并谈论自己在制作中的感受。
“现在齿轮做好了,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块泡沫塑料板、几根小铁钉,把你们的小齿轮组装起来,转一转,看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把齿轮在泡沫板上进行固定、组装,并进行操作与观察,结果发现有的齿轮根本就转不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啊?老师,我们的齿轮转不起来!”一个学生喊道。
“那是怎么回事呢?你再仔细看看。”孙老师反问道。
“呵呵!可能是我们的小齿轮不够圆、齿不均匀造成的,因为,齿轮组合在一起时,如果相邻的两个齿轮不能互相咬合,就转不起来!”
接着有学生说自己固定齿轮时,轴没有插在圆心上,同时做齿轮的材料也不够坚硬与结实。
“哦!有那么多问题会影响齿轮正常工作啊?”一个学生做了总结性的惊呼。
“是啊!看来,我们做的齿轮,问题还真不少呢?大家想一想:要想让齿轮正常工作,必须达到哪些标准呢?”
“齿轮应当是圆的,而且齿的大小要均匀。”“两个齿轮的齿还要能很好的咬合。”“齿轮的厚度要合适。”“轮轴要在齿轮的中心点上。”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没错!其实想做成能正常工作的齿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们知道吗?建国初期,我国根本就没有自行制造齿轮的能力。到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才能批量生产齿轮。所以同学们不要灰心,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发现齿轮制作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已经很不简单了。接下来,我们重新做几个能够正常工作的齿轮。”
……
案例解读
齿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但对于它的制作方法、用途以及什么样的齿轮能更好地工作,恐怕大多数学生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孙老师通过提问学生是否见过齿轮,是否知道齿轮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对“齿轮”强烈的探究兴趣。
在学生对制作齿轮、使用齿轮的探究过程中,他们提出了很多关于齿轮的想法,也解决了很多疑问,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试想,如果孙老师上课时不以齿轮模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提几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学生能有那么大的积极性来配合老师的讲解吗?课堂氛围能达到如此激烈的程度吗?肯定不能。
对于那些不爱探究的学生,老师可以借助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信息,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探究的兴趣。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