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三步曲”构建初探
习主席曾讲过: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和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是培养青年一代,尤其是培养科学人才、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环节。
育人是学校永恒不变的主题,如何更好的育人,培养国家有用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旋律。坚持理论与专业学习、创新与实践相结合,有意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有担当、敢担当的综合能力。把握时代主旋律,结合学院专业优势与特色,紧紧围绕专业特长与学生兴趣,通过学生社团搭建平台,积极推进实践育人三步曲“三走、三做”社会服务公益活动,实施“紧密贴合社会需求、依托学生专业特长、满足多元化、尊重个性化的全员实践育人模式”,以自强社社团志愿服务为平台、搭建社会公益活动、构建社会实践平台、链接高校与社区文化活动多元载体,实现各年级、各专业学生全员可参与期望达到实践育人和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一、发展思路围绕育人主题:清仓盘点、整合资源,构建公益实践育人体系
高等教育聚焦时代需求,回归教育服务社会职能,培养社会人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面对新形势,高等教育要强化思想教育,注重培养创新,重视提升教育有效性,积极解决社会中的现实问题。为此,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总目标,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建立组织领导,以公益活动项目为抓手,以校——社区实践育人经费投入做保障,清仓盘点校园资源,形成合力之势,构建公益实践育人体系。形成以“紧密贴合社会需求、依托学生专业特长、满足多元化、尊重个性化的四位一全员实践育人模式”,旨在培养当前大学生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努力营造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体验紧密融合,发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意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强化学生专业知识、提升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专业能力扎实,综合能力突出,社会责任感浓厚,道德高尚的时代新青年。
二、工作方法促进实施过程:构建平台,多措并举,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1、依托专业,挖掘需求,培养社会责任感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主席曾谈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因此,社会责任感不能到社会在培养,也不能遇到了才教育,而是要贯穿在教育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和社会活动,依托专业,挖掘需求,寻找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机会。
2、院区合作,建立“三走三做”常态化公益实践
开展大学生进社区活动,以大学生:走进青年、做榜样;走进社会、做服务;走进社区、做贡献;“三走、三做”方式引领社区青少年积极向上,自立自强。
学院秉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对接,耐心组织,用心引导,通过指导老师精心培育,保障公益活动的常态化、延续性、可持续发展。
3、组织拓展,举一反三,对接专业兴趣,发展特色文化
依托专业特长和学生个性化兴趣,挖掘资源,拓展渠道,开拓更多公益实践平台。学院依托在珠海市影响力,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文创园区、专业设计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与多家企业深度发展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满足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实战设计及定向就业需求。为了“内外兼修”,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下足功夫,在学生综合修养方面积极拓展修身平台,通过不断探索与总结,对接学生专业与兴趣,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做贡献,通过实践让学生内外兼修,以较高的综合能力迎接社会挑战。
三、总结经验、评价成效:思想引领、榜样先行、共享共赢实践育人
1、实践促学习,评价促改进
实践中不断学习与总结,通过做好过程评价机制,对过程做好监督与修正,设置项目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在公益实践项目中设置社会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对公益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验收。研究和设置公益活动评价和验收机制;对公益活动运行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对公益项目做适时调整。通过实践促进学生再学习,通过评价促进项目顺利进行,保障公益项目的有效性,避免形式主义,为公益而公益。
2、思想引领、榜样先行
高校职能是服务社会,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仅仅是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素养。因此高校在育人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服务社会意识,把青年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让青年一代成为可爱、可信、可为的社会栋梁之才。充分挖掘组织作用,做好引导和引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培训工作,树立正确的认识。在公益活动中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团学干部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榜样作用。思想上引起青年学生积极引领主动参与,有效发挥抓手作用,突出思想引领,榜样先行。
3、实践共赢、共享育人硕果
社区公益活动开展,实现了四方共赢:大学生得到锻炼,社区有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家长在周末给孩子找到学习渠道,青少年与大学生一起互动、交流学习共同成长,小公益实现大的社会价值,可谓是实践共赢。
四、反思与创新
1、坚持可持续性,依托素质拓展课堂,力争制度化管理
因势利导,正确指引,依托为学生开展的素质拓展学分课堂,积极探索评价体系,力争把公益实践活动纳入素质拓展课堂,让公益实践可持续化、制度化、为学生争取到客观评价,积极肯定学生公益成果。
2、鼓励教师参与实践育人队伍,加强顶层组织领导重视
积极吸引优秀教师,加入到实践育人指导教师队伍,积极吸纳有丰富社会资源的老师牵线搭桥,共建有效实践平台;同时通过有效的保障激励措施,对做出成绩的团队和指导老师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肯定,为实践育人多元化,可持续性不断注入新鲜力量。
3、积极将实践经验转化成果,重视推广
面对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通过实践,把有效的育人模式积极推广,实践成果积极转化,为高校组织育人提供更多的参考模式,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可行性途径。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