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城区规划科学化水平的研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造福民生为落脚点,扎实推进城市建设,城区迎来了发展历程中项目投入最多、建设速度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的跨越发展时期。“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确定城区以“建设成为全市现代服务业中心、人口最为密集、高端人才集聚能力和综合实力最强的核心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长江三角洲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文底蕴深厚的宜居型滨江工贸城市”为目标,通过改造老城、建设新城,完善城市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把城区建设成为人居环境优良、城市功能完善、文化特色鲜明、城市面貌靓丽的新城市。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从提高城区规划科学化水平入手,发挥好规划在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我市城区规划建设水平。
一、创新理念,引领城市科学发展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有形的是城建,无形的是理念,理念的创新会给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强大的推动力。科学规划城市应树立以下“四种理念”:
1、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协调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科学的城市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维护公共利益和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体现人性化的要求,实现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一是要突出统筹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城市与区域、新区与旧城、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引导与控制、保护和利用、繁荣与宜居等一系列的关系。二是要突出资源集约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注重当今的开发建设,还要为后人留下可持续的发展空间。三是要突出生态建设,重视环境保护,将低碳、生态和宜居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占有量,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
2、树立服务发展、促进发展、引领发展的理念。服务发展始终是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核心目标,不论是城市规划布局、公共基础设施安排、产业园区规划、重点项目建设,都应该把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竞争力的迅速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在规划编制方面,应合理确定环境容量、空间结构、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根据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积极调整规划,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适应性,充分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
3、树立彰显地方特色、传承历史文脉、突出城市个性的理念。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应注重彰显城市特色和个性的培育,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不仅要注重城市建设量的扩张,更要注重城市发展质的提高,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内涵,增强发展软实力。二是不仅要注重城市融入现代元素,更注重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旅游文化资源,把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底蕴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丰富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品位,塑造城市特色。三是不仅要注重把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和现代技术相结合,采用体现地方特色的建筑语言元素,更要注重设计风格和建设品位的确立,建筑设计应避免千篇一律的国际化风格和缺乏地方特点的“欧陆风”。
4、树立规划是财富、是智慧、也是社会生产力的理念。一是在规划思维上要实现观念、区域、时空、特色和产业发展的跨越,充分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自然特色和人文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通过历史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带动,全面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二是在规划的制定上要有战略性、综合性、可操作性。规划要实现单纯布局规划向项目规划和布局规划并重的方向转变。从“开发导向”走向“管理导向”,适应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便于规划管理与建设主体在项目建设中的双向选择,提前衔接规划与计划的关系,克服规划与实施“两张皮”的现象,避免投资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和重复建设。三是在规划的实施上要利用规划手段改善城市的区位条件和支撑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使规划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创造更大的财富空间。
二、科学编制,完善规划决策体系
近年来,我市的城市规划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加大了对城市形象设计、概念规划、景观规划等非法定层面的规划力度,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得到了体现。今后,应以规划统揽和指导城市建设,使城市建设步入科学化、法制化轨道。
1、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一是在规划编制中,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突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保证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安全设施优先安排。二是要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城”的规划编制体系,依据总体规划,完善各项分区规划、专业规划和详细规划以及近期、中期和长期规划,提高设计深度和质量,实现功能细化与生态优化相结合、形态建设与人文建设相结合,增强规划指导项目建设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要从注重确定开发项目转向优化整合空间布局上,以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塑造城市优美景观,创建宜居环境,合理控制开发强度,科学确定容积率指标,集约利用城市土地,配套完善各种公用设施,使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全覆盖。三是要注意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注意城市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相互衔接,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提高规划编制水平。一是将经济、社会、环境等重要指标进行可比度较高的测算,明确规划设计的深度和具体要求,包括对规划项目的功能布局、土地利用、设施配套、建筑风格、色彩造型、体量尺度、绿地率等各项业务指标,都应作出明确规定,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减少规划的频繁调整。二是引入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按照城市发展规律,提高规划起点,体现时代要求,形成有特色的新型城市形象。规划无论是修编,还是设计,都应做到既符合现实发展要求,充分体现客观现实性,又适应未来发展要求,充分体现科学的前瞻性、预见性和可变性。三是以区域发展为背景,以当代规划理论为指导,以中外优秀城市建设为参照,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为基础,对城区空间规划布局进行研究。加强对城市交通、集约利用土地、城中村改造等专项规划课题的研究,探索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和水平的新方法、新思路。四是把大空间、组团式、通透性的原则作为城市规划的主要原则。规划新建的道路两旁必须要有足够的预留地,留足空间、通透空间,用大片绿地来映衬整个城市,彻底解决道路两旁“商业房、两堵墙”密不透风的城市建设现状。五是敢于跳出**,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定位,形成自己的个性。要充分引入“外脑”,建立国内外顶级设计单位、设计师信息库,提高规划编制水平。
3、完善规划决策机制。建立科学、民主、公开的城市规划决策机制,健全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坚持领导引导、专家主持、群众参与的科学决策制度,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在规划制定过程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规划方案评审,及时公布规划方案,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对城市重点开发建设项目以及可能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的建设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和听证,确保公众参与。对各项规划成果,实施社会公示,广泛听取全市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4、强化规划执行力度。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各项建设工作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和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随意更改。严格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头”,确保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延续性,维护规划的刚性和法定地位,强化规划的引导与约束功能。市政府要建立规划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规划监察,对一切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严肃查处,防止由利益驱动、长官意志等造成随意变更规划现象的发生,确保长远规划不走样,片区和重点规划按图落地,确保城市建设有序推进。
三、彰显特色,努力打造精品城市
城市规划建设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坚持不求其多、但求其精,不求其大、但求其佳。做到建一处就是一个亮点,建一处就是一个永久性工程,决不能反复地改造和重建,着力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和群众评说的精品工程。
1、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将历史文化的精髓运用到城市建设中,在建筑风格、广场景观、主题雕塑等方面可以充分体现独一无二的文化特征。我市城区历史上曾形成十景:一鼓楼、二水关、三井头、四关厢、五城门、六角桥、七贤祠、八善堂、九(韭)菜桥、十院寺,以及“羌溪牧笛”、“庆云清梵”、“腾蛟啸月”、“飞虹骏马”等自然景观,颇具诗情画意,也是**城区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不少景观已不复存在,可以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选择部分搞好规划,有计划地恢复重建。对城区现有的名人故居、民国以前的古宅、书院、亭阁、古树木等,在旧城改造时划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立好保护标志,既可以传承**千年的历史文脉,也为开发城市旅游项目留下发展空间。广场是凝聚城市精神、彰显城市文化内涵的关键场所,是城市形象的集中体现地之一,应重视城市广场规划建设,广场主题的分布要有总体思路。广场建设前,对广场的命名、纪念什么名人、体现什么文化内涵,都应充分论证后再作决策。广场建设要多为市民着想,以方便市民休闲、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目的,既要有现代气息,又要给人以温馨的感觉。
2、努力扮靓城市的重要节点。城市主干道、交通节点和广场周边,是城市车流、人流和商业流最为繁华的地方,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这些窗口的规划建设,最能反映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的品味。应重视交通节点地段的建设,多建园林绿地,严禁建设低品位的建筑,如暂时无成熟的设计方案,宁愿将地块预留,也不要盲目开发留下败笔。城市雕塑是构建城市形象、彰显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点缀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出入口和主干道的重要节点,应建造代表**城市形象的雕塑。在以**名人命名的道路周边,选择醒目的地块或地段设立名人雕塑,介绍生平事迹,使其成为点缀城市景观、缅怀先贤、弘扬历史文化、提高市民素养、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载体。要重视城市水环境的开发和利用。我市城区有丰富的水资源,既有如泰运河、羌溪河、两泰官河等骨干河流,也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护城河、内城河。要加强对城区河流的治理,发挥河流水面在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空间品位、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对城区内的河流进行景观改造,将河流空间、景观和生态价值融入城市建设之中,使城市建设的空间处理更有层次、形态特征更有灵气、功能布局更符合美学和生态的要求,成为城市与自然融合最为和谐的公共空间,营造“水穿城过、城在水中”的城市美景。
3、高度重视城市的空间设计。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印象,是由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广场、绿化及水系等因素相互交织、融合而成的。人们既可以置身于城市内部,欣赏街道、建筑、广场、街心花园,也可以登高远眺,从空中俯瞰整个城市的平面轮廓和立体轮廓。就平面而言,应高度重视轴线的规划建设,通过轴线,把城市空间布局组成一个有秩序的整体。我市东西向的大庆路、鼓楼东西路、国庆路等与南北向的济川路、鼓楼南北路、江平路等构成了东西向与南北向十字交叉的几条中心轴线。在这些轴线上,由于历史的原因,基本上没有广场和供休闲的游园等城市景观,标志性建筑也很少,今后应创造条件予以弥补。就立体而言,借助旧城改造,通过规划不同区域建筑物的高度来控制城市轮廓线,避免“火柴盒”式的堆集。在中心轴线和环形轴线上,合理规划几幢标志性的高层建筑,营造出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市轮廓,增强城市建筑的韵律感和层次感。
4、精心细化城市的形象设计。城市规划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有品位的城市,应具备融合性、体现地域性、反映功能性、彰显文化性等特征。要根据城市发展定位,对城市形象进行全方位的策划包装,精心设计出城市的发展模式。大的包括产业发展方向、城市道路、桥梁、河流、主要建筑区、建筑物、特色街等,小的到电杆路灯造型、垃圾箱、公交车站棚、城市雕塑等公益设施风格,尽量不照搬其他城市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区一景、一街一景、一路一景的独特景观。要体现个性化,建筑物、广场的设计要与生态园林城市的主题和**的历史文化相一致。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同时,认真做好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对各区域建筑物的造型、色彩进行统一规划。山东威海的白墙红瓦,扬州、苏州老城区改造时保留的古城特色都可以成为我市城市规划和建筑物外形设计的借鉴。要重视城市夜景观的设计,按照“节能、美观、实用”的原则,对道路、广场、商业街、内城河以及主要建筑的夜间灯光照明进行有目的的调控,使城市在夜景中更加凸显现代气息,打造“夜**”的新形象。
四、完善功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应凸显城市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以完善的功能提高城市的承载力。
1、加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目前,我市城市建设虽在规模扩张和总量增长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停车场规划建设的严重滞后已成为我市城区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也成为影响我市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应充分挖掘城区现有资源,利用地下人防工程等,加快城区停车场的规划建设,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的问题。坚持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原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搞好公交线路、场站建设,更新公交车辆,整治车容车貌,提高服务水平,使之成为亮丽的流动风景线。
2、加快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畅通城市道路。城市路网的完善,可以扩张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应围绕城市建设重心向北转移、中部加快改造、东部快速提升、南部适度拓展、西部有序开发的总体发展思路,重点完善城区道路建设,使城区道路形成功能清晰、系统分明、布局合理的道路系统,逐步消灭城区“断头”路,改造可以改变的错位路,形成交通环线,努力消除城区交通拥堵节点,解决长期存在的“长征路不长、大庆路不大”等问题。近期,要加大如泰运河以北地区道路的规划建设,逐步改变撤县建市近二十年面貌变化不大的现状。要规划好城区对外交通、内部交通的转换衔接,使各接点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依托道路建设,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规划建设城市的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地下管线,并预留一定的扩容空间,避免“马路拉链”现象的发生。
3、加强商业网点规划建设,方便市民生活。立足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方便市民消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城区经济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优先、业态先进、功能完善、适度超前的现代城市商业网点,逐步改变城区商业网点分散的局面。加快如泰运河以北中心商务区建设进度,尽快形成新的商业中心。规范建设集贸市场,对城区的集贸市场布局进行重新规划,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布点和建设。对自然形成的马路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和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堵疏方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规划建设新的集贸市场,既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又使小商小贩有场可去,既体现人性化管理,又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占道经营、影响市容市貌的状况。
4、加强文化教育事业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内涵。我市是教育大市,人力资源丰富,教学水平较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成为推动城市发展建设重要力量,广大人民群众寻求优质教学资源向城区集聚的倾向明显。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在城区交通便捷的区域规划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校,利用名校效应建立分校,将现有中小学校集中在城区中心逐步向城市周边均衡扩散,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加快公共文化设施规划,优先安排关系城市居民切身文化利益的设施建设,使城区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场所以及流动文化设施有较大的发展,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城区居民就近、便利地享受文化服务。要发挥我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形成文化事业的发展合力,以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城市规划建设水平的提高。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