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第一次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忻州市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回顾总结我市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一会儿,志强市长将对2024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2024年工作作出具体安排。下面,我从宏观形势、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方法论的角度,先讲四方面意见。
一、认真总结2024年的经济工作,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信念和决心
2024年,面对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和经济持续下行的困难局面,全市上下在省委、忻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把握新常态,积极践行新理念,坚决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以及对原平“争当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的殷切期望,紧紧围绕忻州市委“1661”决策部署,全面实施“123~456”发展战略,聚焦重点,主攻难点,培育亮点,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谋篇起势凝心聚力。六个月来,新一届市委坚持调研开路和规划先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了一个目标、两大破解、三大驱动、四篇文章、五大举措、六大重点这一“123~456”发展战略,为我市“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了美好蓝图、作出了科学部署。市委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干事,党委政府同心同德,四套班子成员同频共振,各乡镇各部门同向同行,汇聚了新一轮原平发展的强大合力,开启了“实现率先发展、建设富美原平”的新征程。
创新工作从严推进。部署开展了“八项整治”,敢于较真叫板,敢于露头就打,以猛药去疴的勇气和斩钉截铁的决心严肃追责问责;以“晒实绩、比贡献、争一流”为主题先后3次召开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班子汇报会,进一步传导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工作压力;丰富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用实用的制度设计,坚持议事决策和督查促办的有机衔接,向决策力要效能,向执行力要效益;坚持用足用活政策,推广项目化管理模式,组织开展重大项目、重大专项的重点攻关,引导各级干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突破、勤于落实,推动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生动局面。
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发扬“忠诚担当、攻坚克难、对标前行、苦干实干”的创业精神,做到谋大局、思长远,谋划和部署了一批大事、要事。加快推进华夏新能源汽车、同煤电力环保、国新能源煤层气液化、中央时代广场、林江商厦、石鼓农产品加工、汉唐绿色农产品等建设项目,进一步优化了全市产业结构;引进牧原集团、大象集团,规模化饲料加工项目已落地开工建设,将极大带动玉米种植、秸秆利用、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着力破解融资难题,加强与省厅市局和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先后与光彩集团、公宣传媒公司、华为集团、北控集团、北京华侨城有限公司、太平洋建设集团、加多宝公司等洽谈城市建设、景区开发、生态农业等领域的项目合作事宜,其中北京华侨城有限公司“北国侨城”欢乐谷项目已经与我市签订框架协议,目前创意策划、市场调研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即将成为带动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目标定位和道路先行、功能完善的工作思路,谋划实施了“一带、四区、三改、三水、十一路”工程;全力组织打好脱贫攻坚战,做实帮扶工作、做大产业扶贫、做足“五个一批”、做细移民安置,实现了2024年脱贫攻坚首战首胜。
经济平稳向好发展。坚持以经济工作为中心,以招商引资和项目百日攻坚为重要抓手,为构建原平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政治生态和发展风尚,奠定了良好基础。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0亿元,增长10%;财政总收入完成13.6亿元;粮食产量达到7.1亿斤;各项约束性指标均达到要求。
率先发展成效显著。在重点工作考核中,我市荣获忻州市“2024年度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先进县(市、区)”和“2024年度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标兵单位”称号,两个奖项均排忻州市第一,实现了“双第一”的历史突破;“干部入企服务”活动评比排名忻州第一。在文化建设中,我市荣获“中华散曲之乡”、“山西散曲之乡”荣誉称号;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获“2024中国产业园区成长力百强”称号;截至目前,全市共获得国家级奖5项、省级奖19项、忻州市级奖8项。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困难矛盾交相叠加的背景下,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为2024年乃至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此,我们要倍加珍惜,持续巩固,奋力拓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忻州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四大班子和全市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广大人民群众顽强拼搏、苦干实干的结果。今天参会的各位同志忠诚敬业、担当有为,对常委会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各位委员和候补委员,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党员同志,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产业链条短,产业层次低,可持续发展水平不高,经济运行尚未进入合理增长区间。二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有效投资增长乏力,市场主体特别是产业主体发展滞后,新兴产业培育不足,支撑经济发展的产业项目特别是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项目呼之未出。三是财政收入负增长,收支矛盾突出,保工资、保运行、保民生的资金需求持续加大。四是信访压力有增无减,维护稳定任务异常艰巨。五是环境保护基础薄弱,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六是一些党员干部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不够强,一些干部担当不够、能力不足、本领恐慌,一些部门为基层和群众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执行落实不力,一些重点领域作风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存在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等等。对此,我们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科学研判形势,牢牢把握做好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做好2024年的经济工作,推动原平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必须科学分析研判形势,明确方向,精准施策。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防范经济风险,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综改试验区建设、振兴实体经济、深化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扩大有效需求以及对外开放、脱贫攻坚和改善民生等各项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忻州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千方百计抢抓宏观经济政策、创新驱动战略、国际国内产业战略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培育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扩大有效投资项目建设、国家和省试点示范、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脱贫攻坚战略“十大机遇”,全力以赴做好争取资金、整体创新、培育主体、转型升级、工业强基、文旅带动、基础设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补齐短板等各项具体工作。
中央和省委、忻州市委的决策部署,为我们做好2024年的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方法。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方式转化、结构优化和动力强化的新常态这一重大判断,深刻把握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为主线这个政策体系,深刻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一重要原则,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个根本动力,深刻把握脱贫攻坚这一头等大事,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忻州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齐心协力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稳步向好。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抓好原平的发展,必须善于跳出原平看原平,跳出阴影看光明,跳出当下看久远。站在忻州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局中,站在“十三五”乃至“第二个百年”的时空下,来谋划定位,当前原平的发展已到了爬坡上位、创新突破的重要关口。一方面,原平交通格局有效提升,区位优势更加凸显,煤炭、铁精粉价格有望在合理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氧化铝价格攀升企稳等等,给我们带来有利机遇。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着经济下行、转型升级、融资困难、脱贫攻坚、民生投入等多重压力。
我们一定要发挥优势,正视困难,力争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吸引和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产业流。我们一定要沉下心来,铆足劲头,扎实抓好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产业培育、城镇提质、生态修复、环境保护、五城联创、文旅带动等重点工作。我们一定要自觉担当,主动作为,着力在转型综改、国企国资改革、开发区二次创业创新、新兴产业培育、改革试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治理、民生民本改善等方面争取到更大支持、更多资金,抢抓新一轮转型突破、提质增效、富民强市的先机,推动原平经济社会发展阔步前行。
三、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进一步加快实现率先发展、建设富美原平的步伐
2024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的深化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忻州市和我市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做好2024年的经济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忻州市第四次党代会、我市第六次党代会总体部署,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省委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深入落实忻州市委“1661”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我市“123~456”发展战略,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经济稳步向好与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加快发展、率先发展进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24年我市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5.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
%
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速由负转正;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根据新的统计口径设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
%左右和
6.5
%以上。各项约束性指标严格执行省市下达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树立和遵循“五个理念”:一是稳中求进。真正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经济政策、社会就业、物价运行、社会大局上求“稳”,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结构调整、人民生活、干部能力上求“进”,确保稳得牢靠、进得有力。二是质效优先。真正把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中心要务,力求经济的结构更优、发展的质量更优、发展的环境更优,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三是久久为功。真正把“123~456”发展战略作为工作指针和行动指南,少提新口号,多吹进军号,不跑题,不走调,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实现一年一大步,一年一跃升。四是争创一流。真正做到“对标前行、争创一流”,把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作为全市工作的“头版头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更具效率。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入推进,全党工作的理念和办法在不断创新,节奏在明显加快,标准在明显提高。面对新使命新要求,原平要争当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我们必须跟上去,必须往前赶,必须进一步提升工作标准,必须奋力加速前行。五是守牢底线。真正把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树好树牢,全力抓实信访稳定、舆情稳定、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生态环保、政府化债、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等底线工作,坚决做到风险可控、底线不破、大局稳定。
2024年,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机遇意识,积极做好争资引项工作
当前,我市财政收入短期内难有大幅增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要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仅仅依靠市财政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方借势借力,才能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而借势借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争资引项,就是积极从上级争取资金和项目。
一要抢抓机遇。目前,原平还没有形成争资引项的浓厚氛围,部门、乡镇的同志普遍缺乏争资引项的意识。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重视不够,大局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争资引项的重要性、紧迫性;一些干部长期养尊处优,懒得走动,缺乏争资引项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还有的以改进作风为借口,消极懈怠,为官不为。一些项目本来很容易争取,但由于我们的同志信息不灵、努力不够,甚至给也不要,导致我们痛不思痛、坐失良机。对此,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奋起直追,彻底改进。从人脉资源、地缘区位来讲,原平有着良好条件和明显优势,只要我们把握好、利用好、发挥好,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政策红利和资金保障。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基础工作做足,把机会转化为机遇。
二要吃透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省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要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委增加对我省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劵规模,设立“促转型增动能基金”,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有效信贷投放,加强对“三农”、贫困地区、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全省计划争取新增贷款、债券直接融资、资本市场融资、资产公司入晋融资将达到4900亿元以上。在忻州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李俊明书记苦口婆心、反复强调,要瞄准“资金项目跟着政策走”的导向,重点围绕保障民生兜底,加强民生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支出执行进度、突出资金效益发挥四个方面准备项目,紧紧盯住资金投向,提前做好基础工作,及时申报,主动跟进。为提高争资跑项的针对性,各职能部门一定要认真研究上级项目资金的投向和中央、省、忻州市新出台的政策,一一加以认真分析,明确政策导向,在吃透政策的基础上,快速反应,高效作为,把政策用足用好,把政策红利转化为经济效益。
三要严明责任。今后,争资引项工作要形成制度规范,营造浓厚氛围。要把争资引项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进行考核,定目标、定任务。会后要迅速成立和高效运转争资引项指挥系统,制定路线图,排出时间表,下达任务书,切实加强调度指挥。要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千斤担子人人挑,并严格奖惩兑现,对争资跑项工作有功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工作消极不力的予以问责,充分调动广大干部争资跑项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争先恐后跑项目、齐心协力争资金、奋力拼搏谋发展的良好态势,开创我市争资引项工作的新局面。
(二)强化转型意识,构建多元产业支撑体系
目前,虽经多年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努力,但原平“煤铝独大”的特点依然非常突出,传统产业的产值占工业产值的九成以上。面对这种态势,坚持“综改牵引、创新转型”,构建多元化的产业支撑体系,以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经济抗风险能力,是原平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
一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转型升级不是转行升级,传统产业是原平工业的“基本面”和“大多数”,是支撑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也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柱。要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基地,坚定不移地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省财政2024年要新出台工业技改激励扶持政策,将拿出10亿元设立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以贴息等方式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这为我们推进工业强基、产业转型提供了重大机遇。为此,要积极制定配套政策,支持企业提高生产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水平,引导企业加强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生态化技术改造,加快推进煤转电、煤电一体化、煤转煤化工、铝产业链延伸、新能源项目建设,通过“接链补环”,推动传统产业循环发展、高端攀升。
二要推动实体经济增量提质。实体经济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习总书记明确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向实体经济发力、聚力。骆惠宁书记指出,企业的多寡强弱,结构的优化与否,决定着实体经济的兴衰成败。我们要以密封件、皮带运输机、液压油缸、环保节能锅炉、电动汽车充电桩、变频节能系统、智能交通系统、PLC集控系统、钢结构、刮板机、煤层气和特色食品等为重点,依托自有专利、自主品牌,推进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建成小而特、小而精、小而强的小基地大产业,推动实体经济增量提质。
三要多位一体强化项目支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要继续坚持“产业第一、项目至上、企业为重、服务为本”,深化“干部入企服务”和“各类项目大起底”活动,强化项目保障和服务机制,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力以赴培大扶强。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进一步完善四套班子成员包联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制度,推动华夏新能源汽车、同煤电力环保、开发区焦化项目、国新能源煤层气液化、继禹环保阻燃保温材料等新建项目快建设、早投产。要全方位解决好资金保障,强化银企政三方“共生共荣、互利互惠”理念,充分调动民间投资激情,引导民营资本参与项目建设。
(三)强化抱团意识,推进四大区域联动发展
一个地区转型升级的快慢,取决于高端要素抱团集聚的速度,而高端要素的抱团集聚,离不开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优质载体平台。我们要突出经济技术开发区、滹沱新区、大西高铁新区和大营温泉生态区四大重点区域,实现特色开发、功能创新、能级提升,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为省级开发区,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市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是培育发展实体经济的主战场。要全面贯彻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大会精神,抓住整合、改制、扩区、调规等关键环节,尽快完善开发区管理架构,着力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加强对开发区招商落地率、税收对财政贡献率、工业增加值占比、单位面积投入产出等指标的考核,推动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真正把开发区建设成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平台,打造成为产业洼地、企业洼地、财源洼地。要坚持把开发区作为综改试验主战场,实施“煤电铝”抱团发展,积极整合开发区、西山煤电产业区、铝工业园区,力争2-3年内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滹沱新区要依托天涯山、滹沱河景区,高起点大手笔谋划文化旅游产业,在创新景区管理体制、推动重大项目开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目前,我市已经与北京华侨城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由其投资开发“北国侨城”欢乐谷项目,在现有的基础上,续建文化旅游项目,实现高效管理运营。同时,在滹沱新区,还要建设高端康养基地、高品味旅游度假区、高档住宅区,打造“以人为本、智慧生态、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成为原平市民的“梦想居所”。
随着大西高铁的建成投运,原平即将进入高铁时代。依托这一希望之路,大西高铁新区要尽快完成站前广场、内外环道路、美化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并高水平做好新区规划,全力开展专业招商,带动一批房地产和商业服务项目入驻,使新区面貌不断改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彰显我市城市品位的门户新区和对外开放的又一名片。
大营温泉生态区是原平文旅带动最具潜力的地区,集聚了原平最好的生态和最优的人文、地质资源,包括净土祖庭楼烦寺、三班故里、魏征庙、徐永昌故居等历史人文遗存,也包括滹沱河生态湿地、华北第一泉大营温泉,有着丰富的休闲旅游业态。要立足现有的生态优势和旅游产业基础,积极招商引资,谋划打造文化旅游特色小镇。要充分整合旅游资源,挖掘历史文脉,依托山水景观,融入现代元素,以慧远故里楼烦寺为核心,着力打造天下净土宗修行者的寻根朝圣地,开发名人文化瞻仰游、宗教文化游、温泉康养游、民族风情领略游、历史文化探密游等旅游产品,实现“旅游+文化+养生”的深度融合。
(四)强化创新意识,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改革不是遥不可及、深不可测。改革就是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消除制约事业发展的难点,通过典型引路、试点示范,先人一招、快人一步,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一要多方破解资金困难。在举债建设上,要摒弃“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无债一身轻”的保守心理,算清综合效益账,只要能够实现动态总体平衡,形成的净资产或增值大于投资,就要大胆举债发展,特别要大力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PPP模式),加快融资公司以普通市场主体参与政府主导的民生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发展。在招商引资上,要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敢让利”的思想束缚,算清大账、活账、远账,舍得把最好的优质资源配置给战略投资者,把发展潜力好、解决就业多、财政贡献大、对结构调整有重要影响的优质项目引进来。
二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主要目标是去除没有需求的无效供给,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从而振兴实体经济。我们要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要求,创造性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特别是在推进工业结构性改革上,重点推动煤矿低端过剩产能优化重组、胜优汰劣、促进科技和发展模式创新;在推进农业供改上,要注重优化产业、生产、经营体系,拓宽农业产业边界,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做优原平杂粮、马铃薯、中药材、干鲜果、畜牧业等特色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三要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开放也是改革,我们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经济圈,争取列入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要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交通、资源、产业四大比较优势,依托开发区平台,大力“引进来”,吸引更多世界五百强企业以及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十亿元级重大项目落户原平,发展总部经济新型业态。要加强招商队伍建设,积极打造一支懂产业、懂政策、专业化的招商“铁军”。要综合考虑要素保障、市场准入、项目投融资以及公共配套等因素,进一步完善导向性和激励性强的招商政策,提升招商引资核心竞争力,增创我市开放发展新优势。
四要积极争取示范区、示范点建设。李俊明书记指出,“2024年要求每个县(市、区)都要从实际出发,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试点,纳入对领导干部、领导班子的年度目标责任进行考核,形成全市上下敢改善试、先行先试、竞相改革、奋力争先的浓厚氛围。同时,要用活用好现有各级各类试点示范政策,实现政策红利最大化”。因此,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从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等一系列示范试点中,主动作为,积极争取,用足用好。同时,在试点示范中,要注重做好总结提炼工作。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我们也要把总结提炼作为一种良好习惯、一种修身方法,经常开展回头看,总结经验、反思得失、找准症结、制定对策,切实把握工作规律,力争形成成立的特色、成功的经验、成熟的模式。
(五)强化共享意识,进一步增进民生幸福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切实保障全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有新的提高。
一要突出抓好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既是最大的政治工程,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我们要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以超常规的举措攻克脱贫难关,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忻州市和全省前列。着力做好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教育助学、兜底保障、健康扶贫等重点任务,把扶贫开发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和帮扶责任,充分发挥贫困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三支队伍”的中坚作用,大力激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努力实现贫困户真脱贫、脱贫户不返贫。
二要抓好为老百姓“办实事”工作。围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安居工程、教育卫生、文化惠民、精准扶贫等领域,持续办好一批群众急需急盼的民生实事好事,让老百姓在公共服务方面更少开支、更加便利、更加满意。继续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重点群体、弱势群体,扩大就业、鼓励创业,统筹做好城镇特别是农村低收入家庭和被征地农民、采煤沉陷区移民、整村搬迁移民、贫困村移民、过剩产能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
三要继续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有序实施“一带、四区、三改、三水、十一路”工程,加快推进前进街东拓和“三街”城中村改造,认真做好国道338改线与北环线连接道路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争取108国道向西改线形成我市西环道路。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系统良性稳定、人居环境和谐优美的农村发展格局。认真抓好农村建筑特色风貌整治,精心打造田园生活方式,努力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四要切实抓好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按照“三个坚决防止”要求,严格落实“4438”安全生产机制,加强重点行业、重大活动、重要时间节点安全监管,努力实现全面安全、本质安全、持久安全。深化平安原平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坚持把法治原平建设摆到重要位置,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逐步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信访稳定工作,坚持党政同责、一把手负总责,健全责任体系,加大追责力度,抓好源头预防和积案化解,推动“事要解决”,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各项工作,守好首都护城河,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四、大力推行“1661”工作法,切实提高领导、推动和落实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024年经济工作面临的机遇很大、挑战很多、任务很艰巨。要肩负起这些使命、交出满意答卷,必须抓好工作落实。抓工作落实既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又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敢干+巧干+实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根据省政府“13710”工作法的要求,我们提出并推行“1661”工作法。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学习领会,通过掌握、推广“1661”工作法,切实提高领导、推动、落实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1661”工作法包含以下三个层次:
(一)牵住“一个牛鼻子”
就是要牵住“党建主体责任”这一“牛鼻子”。做好任何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落实党的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强化对涉及发展规划、重大政策、总体部署以及民生福祉等重要问题的科学决策、组织实施。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体现在加强党的领导上,切实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为全市加快发展、率先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实现“六有六形成”
对落实工作的基层组织来说,一要做到有研究,形成规划与计划。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研究就没有决策权。现在我们不少干部谋划发展心中无数,推动工作手上无招,调研座谈支支吾吾,脱稿讲话理路不清。说到底就是缺少学习、缺少调查、缺少研究。这种状态,难以驾驭新常态,难以实现新发展!这种做派,怎么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各级干部务必自我警醒、自我加压,加强理论学习,加强政策研究,加强形势研判,培育战略思维,切实提升谋事干事的能力。同时,一定要使学习调研制度化、常态化,发挥智库作用,切实提高工作谋划的科学性、预见性,提高推进工作的精准性、实效性。二要做到有部署,形成共识和合力。古人讲,“谋定而后动”。现在,我们一些干部在工作上杂乱无章,手忙脚乱,疲于应付,碌碌而无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缺乏科学周密的部署,对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心中无数,胡乱指挥。长此以往,怎么能统一步调、形成共识、凝聚合力?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通过周到细致的安排,建立自己的指挥权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局面。三要做到有落实,形成单元和多元。2024年经济工作任务已经明确,现在的关键是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具体破题。落实工作不能光靠觉悟,也不能停留在纸上和嘴上,必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南京明城墙是我国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古城墙,所用的砖块,由150多个府(州)、县烧制,均质量上乘,一个重要原因是砖的侧面刻着铭文,监造官、烧窑匠、制砖人、提调官是谁,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这就说明一个道理,责任只有到人,才能重如泰山。因此,今后我们无论是分管工作、重大任务,还是重要活动、大项工程,都要认真分解任务,将其细化成单元,组合为多元,制定“时间表”,拿出“施工图”,确保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
对推进工作的上级组织来说,一要做到有推进,形成过程和全程。各级领导干部要既当战略家,又当推动者,勤于督查,勤于指导,对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对工作推进中出现的偏差要及时纠正,决不能只管头尾、不管过程、当“甩手掌柜”。二要做到有考评,形成监督和激励。要切实完善各项重点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科学合理、责任分明、奖罚严格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调动全市上下抓工作、促落实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匡正用人导向,重用那些勇于担当、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要抓住想干事、敢干事两个关键点,准确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的干部担当,为负责的干部负责,让干事的干部有平台、有奔头、受尊重。三要做到有保障,形成预算和审计。面对作风要求、责任追究越来越严的新常态,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严守规矩、全程负责的意识,让工作规范运行,让监管留下痕迹。要进一步落实权力、责任和负面清单制度,完善公开办事、财务审计、经费预算等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牢牢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起到规范工作、保护干部的重要作用。
(三)落脚于“一个关键”
“1661”工作法从牵住“牛鼻子”到“六有六形成”,从规划部署到工作保障,最终落脚于“发挥作用”这一关键,就是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必须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面对攻坚克难的艰巨任务,我们一定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作用发挥出来。要在矛盾面前迎难而上,主动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尤其要摒弃万事都盼望上级出政策、依赖领导出思路甚至上交矛盾、上交工作的等靠要、推脱绕等错误思想,多向职责要底气、多向市场要办法、多向群众要支持,着力破解项目推进、产业升级、改革深化、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矛盾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体现自身价值、造福原平百姓。
综上,“1661”工作法是我们抓落实、促发展在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具体化,是夯实“三基”、党建引领的工作法,是严字当头、实字托底的工作法,是实践锻炼、提升素质的工作法。其中,“一个牛鼻子”是出发点,“六有”是举措,“六形成”是主线,“一个关键”是落脚点。四者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践行,步步深入,砥砺淬炼,完善提升。希望全市各单位、各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实际,加强对
“1661”工作法的研究和探索,努力形成模式和经验,源于实践,指导实践。
同志们,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将迎来又一个崭新的年轮,我们将迈向新一年奋斗的征程。转型综改、创新驱动、全面小康、振兴崛起,是我们这一代人要走的新长征路。无论这条路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坚定地走下去,坚实地走出来,直到光辉的彼岸。原平是红色土地、将军之乡,让我们弘扬革命精神,强化正向激励,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不移走好新的长征路,努力以实现率先发展、建设富美原平的新步伐、新作为、新成就,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