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回答着实让我一愣,然又觉合理,婚姻其实也是两个家庭的融合,作为我们家庭的新成员,家教家风务必相合才可。倏而我又想起从小父母对我的教育确实一刻不曾放松,记得从小听到最多的故事便是爷爷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还依然勤俭奋斗,一分一厘地省下供父亲叔父他们长大成人、读书进学。很多事情今日想来颇觉不可思议,怎么会有人每天骑着老式自行车到四十多里地外去贩卖鸡蛋风雨无阻;怎么会有人寒冬腊月又累又饿舍不得吃碗面条只买一碗饺子汤暖身;怎么会有人每日奔波却舍不得换下脚上补了又补破洞连连的布鞋只为给儿子省出一本书钱。
父亲始终感激爷爷,当年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供他读书;也感激爷爷以言传身教,教导他家贫却从来正直本分,不义之财,虽贫不取;更感恩能有读书的机会让他了解除了三分地以外的广阔世界,虽然求学之路贫困且艰辛。正如古语所说“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并没有念过什么书的爷爷却始终践行着这样的训示。
爷爷因为劳累过度,很早便中风瘫痪了,父亲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便担起长子的责任,扛住生活的重压,负担爷爷的医药费,照顾幼弟长大。我认真想过,我是否能在比现在要小的年纪里承担起家庭的重任,思毕苦涩地摇摇头:我,不如父亲。
后来家里稍显宽裕,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始终是父母教育我的重中之重。记得从小唯一挨过的一顿打,便是四五岁上,有一次家里来客。饭未吃罢小朋友们便催我带他们出去玩,手里拿着正在吃的馒头,我们就到了池塘边。从一开始试探性地撒点馒头末去喂鱼,到后面一帮小孩大块大块的馒头投向塘里喂鸭喂鹅。玩到兴起,又跑回去拿了新的馒头扔向水里,到后来,水面上浮了一片白花花的`馒头块。这触目惊心的场景落入了担心我们安全找来塘边的母亲眼中,问清了缘由便折了塘边的柳条把我带回去教育。
身为乖乖女的我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家法”后,牢记了三点教训:1、要爱惜粮食勤俭节约。长大后从书中知道了这叫“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2、任何情况下,不可骄纵轻浮,即便再得意开心。3、作为最大的孩子,有必要作出表率,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这次事情对我的影响一直延绵到了今天,让我始终记得要勤俭节约,踏实肯干,做事能安于心,即便如今我到了离家几百公里的地方工作,早已远离了父母的庇护和监督。
家风是从小就播撒在人心中的种子,能够涵育、影响人的一生。无形的家风必须依赖有形的家教而得以流传并发扬光大。家教对人的影响很早,却也长远,这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经常的教育。家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能给孩子打下不同的基础。现在的家长多寄希望于学校、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挑学校挑班级挑老师,却不知自己的言传身教、自己家庭的家风能对孩子起到更大的影响作用。没有上过学念过书的人并不少见,但没有接受过一点家教的几乎没有。
如今社会上讲艰苦奋斗少了,讲物质享受多了;比干劲儿比贡献少了,比安逸比舒适多了,甚至偶有人为了小利益甘冒牢狱之险,违规违纪顶风作案。而良好的家风,能在人的始发站给人生的德行操守系上“第一粒扣子”,以小家风带动大国风。
家无斗金,却有至宝,正是因为有了祖辈的精神传承,父母的言传身教,才能让我成长为今天身无骄娇二气、独立自强的姑娘。
我们的国家是人口大国,需要的资源数额也是非常巨大的,但是由于天旱,我国粮食产量年年下降,各个地区也出现缺水现状,由此看来,勤俭节约是必须要提倡的了。
在几个月前,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关于节约粮食的公益广告,广告很贴近生活,我就被触动了一下。妈妈问我:“看现在天旱得,粮食这么珍贵,你以后喊会不会掉饭了?”我信誓旦旦地说:“绝对不会。”妈妈挑衅的说:“真的?”眼里全是不在乎。我说:“真的,要是做不到你就把做饭,刷完的事都包我身上。”妈妈猥琐地笑了一下,说:“就这么定了,不要反悔啊!”糟糕!原来这是一个陷阱啊!我竟然跳了进去,往我一世英名。没事,我一定会靠我的意志坚持下去。
到了晚饭的时候,妈妈给我盛了一大碗饭,全是米啊!一句示菜为命我又不看形势的盛一大碗菜。吃饭时,妈妈一边吃一边心怀鬼胎地看着我,我一点都没有察觉。慢慢地,我的肚皮鼓了,再吃也吃不下去了。我下意识的端起碗放到冰箱里。妈妈又说:“又往冰箱里放,是准备放十天还是放二十天啊?别忘了那个约定。”我心虚了,断断续续的说:“没事,我今天晚上吃。”妈妈不在乎的说:“切,等到明天也不会吃。”我顿时就像蔫了的黄瓜,哎,愿赌服输,谁让我爱说大话呢!
就这样,过了一些天,妈妈接过了这项重担,我又恢复了自由身。终于解放了。妈妈说:“这次只是让你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光说不做是不行的。你现在多大了,再不管就管不过来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不得不点点头。虽说思想转不过这个弯,但终究妈妈的心思还是好的。从那天到现在,我几乎每次都吃完自己盛的食物。
由我这个事例来看,大多数人估计都有这个想法,只是因为没有毅力放弃了吧!
看到这篇作文的朋友们,如果你有类似的经历,有如此的想法,和我一样,从自己做起,不要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如果坚持不下来,可以去贫困的山区往上一段哦!
这个回答着实让我一愣,然又觉合理,婚姻其实也是两个家庭的融合,作为我们家庭的新成员,家教家风务必相合才可。倏而我又想起从小父母对我的教育确实一刻不曾放松,记得从小听到最多的故事便是爷爷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还依然勤俭奋斗,一分一厘地省下供父亲叔父他们长大成人、读书进学。很多事情今日想来颇觉不可思议,怎么会有人每天骑着老式自行车到四十多里地外去贩卖鸡蛋风雨无阻;怎么会有人寒冬腊月又累又饿舍不得吃碗面条只买一碗饺子汤暖身;怎么会有人每日奔波却舍不得换下脚上补了又补破洞连连的布鞋只为给儿子省出一本书钱。
父亲始终感激爷爷,当年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供他读书;也感激爷爷以言传身教,教导他家贫却从来正直本分,不义之财,虽贫不取;更感恩能有读书的机会让他了解除了三分地以外的广阔世界,虽然求学之路贫困且艰辛。正如古语所说“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并没有念过什么书的爷爷却始终践行着这样的训示。
爷爷因为劳累过度,很早便中风瘫痪了,父亲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便担起长子的责任,扛住生活的重压,负担爷爷的医药费,照顾幼弟长大。我认真想过,我是否能在比现在要小的年纪里承担起家庭的重任,思毕苦涩地摇摇头:我,不如父亲。
后来家里稍显宽裕,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始终是父母教育我的重中之重。记得从小唯一挨过的一顿打,便是四五岁上,有一次家里来客。饭未吃罢小朋友们便催我带他们出去玩,手里拿着正在吃的馒头,我们就到了池塘边。从一开始试探性地撒点馒头末去喂鱼,到后面一帮小孩大块大块的馒头投向塘里喂鸭喂鹅。玩到兴起,又跑回去拿了新的馒头扔向水里,到后来,水面上浮了一片白花花的馒头块。这触目惊心的场景落入了担心我们安全找来塘边的母亲眼中,问清了缘由便折了塘边的柳条把我带回去教育。
身为乖乖女的我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家法”后,牢记了三点教训:1、要爱惜粮食勤俭节约。长大后从书中知道了这叫“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2、任何情况下,不可骄纵轻浮,即便再得意开心。3、作为最大的孩子,有必要作出表率,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这次事情对我的影响一直延绵到了今天,让我始终记得要勤俭节约,踏实肯干,做事能安于心,即便如今我到了离家几百公里的地方工作,早已远离了父母的庇护和监督。
家风是从小就播撒在人心中的种子,能够涵育、影响人的一生。无形的家风必须依赖有形的家教而得以流传并发扬光大。家教对人的影响很早,却也长远,这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经常的教育。家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能给孩子打下不同的基础。现在的家长多寄希望于学校、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挑学校挑班级挑老师,却不知自己的言传身教、自己家庭的家风能对孩子起到更大的影响作用。没有上过学念过书的人并不少见,但没有接受过一点家教的几乎没有。
如今社会上讲艰苦奋斗少了,讲物质享受多了;比干劲儿比贡献少了,比安逸比舒适多了,甚至偶有人为了小利益甘冒牢狱之险,违规违纪顶风作案。而良好的家风,能在人的始发站给人生的德行操守系上“第一粒扣子”,以小家风带动大国风。
家无斗金,却有至宝,正是因为有了祖辈的精神传承,父母的言传身教,才能让我成长为今天身无骄娇二气、独立自强的姑娘。
听老一辈讲,勤俭节约是我家的传家宝。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我们全家人都信守“勤俭节约”,从不铺张浪费。
爸爸是单位上出了名的“老烟鬼”。过去每天抽两包烟还不够,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不仅从数量上减少了,连质量也下降了。几十元的香烟平常很少买,偶尔出去应酬才抽,上班时就抽十元的“云烟”或“红河”。压缩烟钱只是爸爸的一个小习惯,其实几十年前爸爸就很节约。但在读书学习、孝敬老人和帮助他人方面,他花起钱来连眼睛都不眨,许多发生在爸爸身上的故事,让我至今还难以忘怀。
我的妈妈是一个非常勤俭的家庭主妇,虽然掌握着全家的财政大权,但自己从不乱花钱,就连购买生活必需品都要精打细算,最近更是把“节约”发挥到极至。过去做红烧肉时,肉占三分之二、土豆占三分之一,现在全被颠倒过来了。幸好妈妈的厨艺相当不错,饭菜依然鲜美可口。过去家里的面包、牛奶、糕点吃不完是常有的事,现在却很少出现这种情况。我和爸爸说她“抠门”,妈妈却说这是“美德”。
在家里,我是唯一的“小皇帝”,花起钱来大手大脚,有时还喜欢跟富家子弟攀比。为帮助我改掉坏习惯,爸爸妈妈真是苦口婆心,经常讲过去家里如何贫穷,走上社会如何艰辛的故事,终于让我明白了“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现在我正悄悄地发生变化,很少向父母要零花钱、很少买零食,还担心会变成有钱不会花的人呢!
因为我们家一直保持勤俭节约的好传统。
爸爸妈妈经常说:“做人关键是要有爱心、有责任心,不乱花钱的人并不意味着家里没有钱,而是要把省下来的钱用在最需要关爱的人身上。”我们家年年都给受灾的群众、上不起学的孩子捐款,就在汶川大地震后,我们又把近段时间节省下来的钱寄给灾区群众。
良好的家风,就好像灿烂的阳光,新鲜的空气,非常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能生长在勤俭节约的军人家庭,让我感到幸福和自豪。
我的家是一个很传统的家庭,虽然没有成文的.家训流传下来,但是勤俭节约一直是我们家恪守的家风。
爷爷常常把“家有千头牛,不点双灯头。”这句话挂在嘴边,教育我和爸爸“可吃不可糟”,爷爷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每次,前一天的剩饭剩菜,爷爷都舍不得扔。总是留着第二天早上做成杂烩当早饭吃。
我好奇地问:“好吃吗?”
爷爷笑呵呵地说:“当然不好吃。”
“那你为什么要吃呢?”
还有一次,爸爸在饭店请爷爷奶奶吃饭,结束时,爷爷发现米饭还剩很多,就要求一起打包带走。爸爸觉得已经打包剩菜了,那一点剩米饭就算了吧,爷爷固执地说:“带回去我们还可以继续吃的,如果不带走的话就会被倒掉,太浪费了。”最终爸爸被爷爷说得哑口无言,心服口服,打包带回了米饭。
勤俭节约不是吝啬,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良好的品质。作为新时代的主人翁,我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勤俭节约的家风家训!
家风其实就是一道道标准,约束着我们,让我们和这个家的精神融合,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就是我奶奶提倡的勤俭节约。
奶奶从小就教育我要勤俭节约,要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粒米饭。奶奶平时非常节约,祙子破了,会缝一下在穿,棉毛衫洗洗缩水,袖子太短了,她会把袖子在接一段,这样又可以穿了。我有时非常浪费,面包吃一半就扔掉,饭吃一半就吃不想吃了,奶奶会和我说:每一滴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成的,不能浪费,要想以前二万五千米长征的时候,红军没有粮食吃,吃草和皮带,是多么艰苦啊!虽然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也不能浪费,要时刻想着我们的幸福日子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小时候,我很怕黑。每天晚上,我总喜欢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照得整个屋子亮堂堂的,这里,奶奶总是叹了口气,对我说:“丫丫,要懂得节约”!我疑惑地问:“什么是节约”?奶奶随手关掉一盏灯,告诉我:“这就是节约”!从此,我明白了要节约用电。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拧开水龙头洗手,放了满满一脸盆的水,差点满出水池,奶奶看到了说:“你怎么能这样呢?我委屈的说:怎么了。奶奶说:你洗手时水龙头一直开着,这样太浪费水了。在许多边远山区里,很多小朋友连喝的水都没有,快把水龙头拧紧吧,以后一定要注意节约用水。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已经造成了浪费,所以我们更应该小心的做好每一个细节。
上三年级的时候,我就想换一个书新包,奶奶认为我的书包还能用,又没破,就是有点旧了,就不让妈妈给我买新的了,说到了4年级在换新书包,到六年级毕业刚好两个书包,如果三年级就换新书包,就太浪费了,我当时心里特别不高兴。开学了,我发现同学们都换了新书包,只有我还用旧书包,觉得很没面子,一整天都和奶奶生气。现在想起来,奶奶是对的。奶奶说从小就要学会节约,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也不能太铺张浪费,能用的东西就用。今天我还看到报纸上写着92岁崔崑院士一件衬衣穿了30年,却捐了420万积蓄帮助贫困生,感觉太伟大了,看完我都流泪了。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一定要勤俭节约,不随便浪费电、浪费水、浪费食物。
我的家是一个很传统的'家庭,虽然没有成文的家训流传下来,但是勤俭节约一直是我们家恪守的家风。
爷爷常常把“家有千头牛,不点双灯头。”这句话挂在嘴边,教育我和爸爸“可吃不可糟”,爷爷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每次,前一天的剩饭剩菜,爷爷都舍不得扔。总是留着第二天早上做成杂烩当早饭吃。
我好奇地问:“好吃吗?”
爷爷笑呵呵地说:“当然不好吃。”
“那你为什么要吃呢?”
还有一次,爸爸在饭店请爷爷奶奶吃饭,结束时,爷爷发现米饭还剩很多,就要求一起打包带走。爸爸觉得已经打包剩菜了,那一点剩米饭就算了吧,爷爷固执地说:“带回去我们还可以继续吃的,如果不带走的话就会被倒掉,太浪费了。”最终爸爸被爷爷说得哑口无言,心服口服,打包带回了米饭。
勤俭节约不是吝啬,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良好的品质。作为新时代的主人翁,我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勤俭节约的家风家训!
节约是一种远见,是一种态度;节约是一种智慧,是对子孙后代的负责。让节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避免生活中许多资源的浪费行为,其实只需举手之劳。生活告诉我们,节约不是省钱,而是一种美德,我们小学生更应该从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不要以善小而不为。下面是相关作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就教我背诵了,但不懂得其中的道理。随着慢慢懂事,长辈们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我,使我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爷爷是个老党员,生产队长,他对工作特别认真,谁也别想占生产队的便宜,更不能给生产队浪费,村民们还给他起了个外号“老党”。对待家里“更”严。从我记事起,爷爷就把“勤俭、节约、不浪费”作为全家的口头禅,当然全家也是这样做的。现在我又拿“勤俭、节约、不浪费”的美德教育着自己的孩子,。
记得在我七岁刚刚懂事的春节,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吃饭,妈妈端上了一年都没吃到过的鸡、鱼,我一筷子夹了一块大鱼头放到了自己的碗里,奶奶也恐怕我吃不上似的,往我的碗里不断的夹菜,我狼吞虎咽的吃着,由于自己碗里的饭菜实在太多了,再怎么努力也吃不下了,我瞪着眼睛,摸着肚子,端起碗就要去倒掉,爷爷一眼就看到了我的心思,“孙女,把你的饭拿来给我吃,一米一粟来之不易,千万不要浪费。记得爷爷曾经教给你《锄禾日当午》的诗吗?”我点了点头。从那时候起,我学会了不浪费粮食。
如今爸爸又开始教育起他的外孙,要爱惜粮食。
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但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能丢。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珍惜每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倡导全社会人人勤俭、节约、不浪费。
这个回答着实让我一愣,然又觉合理,婚姻其实也是两个家庭的融合,作为我们家庭的新成员,家教家风务必相合才可。倏而我又想起从小父母对我的教育确实一刻不曾放松,记得从小听到最多的故事便是爷爷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还依然勤俭奋斗,一分一厘地省下供父亲叔父他们长大成人、读书进学。很多事情今日想来颇觉不可思议,怎么会有人每天骑着老式自行车到四十多里地外去贩卖鸡蛋风雨无阻;怎么会有人寒冬腊月又累又饿舍不得吃碗面条只买一碗饺子汤暖身;怎么会有人每日奔波却舍不得换下脚上补了又补破洞连连的布鞋只为给儿子省出一本书钱。
父亲始终感激爷爷,当年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供他读书;也感激爷爷以言传身教,教导他家贫却从来正直本分,不义之财,虽贫不取;更感恩能有读书的机会让他了解除了三分地以外的广阔世界,虽然求学之路贫困且艰辛。正如古语所说“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并没有念过什么书的爷爷却始终践行着这样的训示。
爷爷因为劳累过度,很早便中风瘫痪了,父亲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便担起长子的责任,扛住生活的重压,负担爷爷的医药费,照顾幼弟长大。我认真想过,我是否能在比现在要小的年纪里承担起家庭的重任,思毕苦涩地摇摇头:我,不如父亲。
后来家里稍显宽裕,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始终是父母教育我的重中之重。记得从小唯一挨过的一顿打,便是四五岁上,有一次家里来客。饭未吃罢小朋友们便催我带他们出去玩,手里拿着正在吃的馒头,我们就到了池塘边。从一开始试探性地撒点馒头末去喂鱼,到后面一帮小孩大块大块的馒头投向塘里喂鸭喂鹅。玩到兴起,又跑回去拿了新的馒头扔向水里,到后来,水面上浮了一片白花花的馒头块。这触目惊心的场景落入了担心我们安全找来塘边的母亲眼中,问清了缘由便折了塘边的柳条把我带回去教育。
身为乖乖女的我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家法”后,牢记了三点教训:1、要爱惜粮食。长大后从书中知道了这叫“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2、任何情况下,不可骄纵轻浮,即便再得意开心。3、作为最大的孩子,有必要作出表率,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这次事情对我的影响一直延绵到了今天,让我始终记得要勤俭节约,踏实肯干,做事能安于心,即便如今我到了离家几百公里的地方工作,早已远离了父母的庇护和监督。
家风是从小就播撒在人心中的种子,能够涵育、影响人的一生。无形的家风必须依赖有形的家教而得以流传并发扬光大。家教对人的影响很早,却也长远,这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经常的教育。家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能给孩子打下不同的基础。现在的家长多寄希望于学校、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挑学校挑班级挑老师,却不知自己的言传身教、自己家庭的家风能对孩子起到更大的影响作用。没有上过学念过书的人并不少见,但没有接受过一点家教的几乎没有。
如今社会上讲艰苦奋斗少了,讲物质享受多了;比干劲儿比贡献少了,比安逸比舒适多了,甚至偶有人为了小利益甘冒牢狱之险,违规违纪顶风作案。而良好的家风,能在人的始发站给人生的德行操守系上“第一粒扣子”,以小家风带动大国风。
家无斗金,却有至宝,正是因为有了祖辈的精神传承,父母的言传身教,才能让我成长为今天身无骄娇二气、独立自强的姑娘。
听老一辈讲,勤俭节约是我家的传家宝。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我们全家人都信守“勤俭节约”,从不铺张浪费。
爸爸是单位上出了名的“老烟鬼”。过去每天抽两包烟还不够,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不仅从数量上减少了,连质量也下降了。几十元的香烟平常很少买,偶尔出去应酬才抽,上班时就抽十元的“云烟”或“红河”。压缩烟钱只是爸爸的一个小习惯,其实几十年前爸爸就很节约。但在读书学习、孝敬老人和帮助他人方面,他花起钱来连眼睛都不眨,许多发生在爸爸身上的故事,让我至今还难以忘怀。
我的妈妈是一个非常勤俭的家庭主妇,虽然掌握着全家的财政大权,但自己从不乱花钱,就连购买生活必需品都要精打细算,最近更是把“节约”发挥到极至。过去做红烧肉时,肉占三分之二、土豆占三分之一,现在全被颠倒过来了。幸好妈妈的厨艺相当不错,饭菜依然鲜美可口。过去家里的面包、牛奶、糕点吃不完是常有的事,现在却很少出现这种情况。我和爸爸说她“抠门”,妈妈却说这是“美德”。
在家里,我是唯一的“小皇帝”,花起钱来大手大脚,有时还喜欢跟富家子弟攀比。为帮助我改掉坏习惯,爸爸妈妈真是苦口婆心,经常讲过去家里如何贫穷,走上社会如何艰辛的故事,终于让我明白了“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现在我正悄悄地发生变化,很少向父母要零花钱、很少买零食,还担心会变成有钱不会花的人呢!
朋友,如果你生长在这样一个“勤俭为本、节约为荣”的家庭时,你会不会与父母亲翻脸?我可没有。因为我们家一直保持勤俭节约的好传统。
爸爸妈妈经常说:“做人关键是要有爱心、有责任心,不乱花钱的人并不意味着家里没有钱,而是要把省下来的钱用在最需要关爱的人身上。”我们家年年都给受灾的群众、上不起学的孩子捐款,就在汶川大地震后,我们又把近段时间节省下来的钱寄给灾区群众。
良好的家风,就好像灿烂的阳光,新鲜的空气,非常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能生长在勤俭节约的军人家庭,让我感到幸福和自豪。
“呵呵,没关系,我的身子可硬朗着呢!倒了?这太浪费了。”说着,还用拳头拍了拍胸脯。
爸妈循声而来,看着桌上的菜,解释道:“爸妈,这隔夜菜是不能吃的,绿色蔬菜放置时间长了会产生亚硝酸盐,又致癌作用,一盘菜是小事,身体更重要啊。”爷爷听了,似乎明白了一些,但还是叹了口气,很不情愿地把隔夜菜倒入了垃圾桶。
我学会的第一首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悯农》。每当我把碗里的米饭吃得一干二净时,爷爷奶奶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每当我离开卧室时,都不忘随手关灯;当我停止使用电器时,都要把插头拔掉;每当学期结束,整理书柜时,都会把用过的作业纸,进行二次利用,送到回收站,把他们变成“再生纸”。
我调皮地问妈妈:“是不是咱家太小气了,太抠门了?”妈妈笑着说:“我还要再想一想抠门的高招呢!”我和妈妈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处着手,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妈妈,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将是我们终身用不完的宝贵财富。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