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报告

历史高中重点知识点总结

最新文章

历史高中重点知识点总结四篇

人只有在遭受挫折,被他人百般刁难、歧视、嘲讽时,才能“打醒自己”,让自己被“当头棒喝”而惊醒过来。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四篇历史高中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历史高中重点知识点总结1

一、原因(根源) 因素 关键 条件

1. 19世纪末的德国有着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其直接原因在于:容克阶级掌握政权

2. 意大利被俾斯麦拉入三国同盟的原因:与法国争夺突尼斯的矛盾

3. 一战前夕,巴尔干半岛局势空前紧张的最主要原因:欧洲列强扩张势力介入当地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5. 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根本原因:参战国革命运动高涨

6. 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俄法结盟,造成这一行为的主要原因:英德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7. 一战后召开巴黎和会,历时半年之久的主要原因:欧洲列强间争夺激烈。

8. 日本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沉默”的主要原因:只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

9. 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10. 一战后引起美日之间在东亚深刻矛盾的根源:美国金元势力的膨胀。

11. 在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会外谈判,日本被迫让步的主要原因:中国坚持斗争。

12. 美国提出建立国联,又没有参加国联的主要原因:巴黎和会的结果对美国不利。

13. 萨拉热窝事件之所以能成为一战导火线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主要大国均完成战争准备。

14. 俄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得不到人民支持的主要原因: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15. 决定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新经济政策上来的根本原因: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16.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产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17.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18. 20世纪30年代美国能够保住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因:美国有三权分立的民主传统

19. 罗斯富新政之所以取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高速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0. 20世纪30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主义极权统治道路的根本原因: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

21. 希特勒纳粹党在德国势力大增的最主要原因: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招牌骗取支持

22. 一战后,引起日美在亚太地区深刻矛盾的根源:对中国的激烈争夺

23.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日本企图以侵略中国转嫁资本主义世纪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24. 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根本原因:实施夺取东南亚的方针,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

25. 导致德国在职941年的苏德战场上战略计划落空的主要原因: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

26. 希特勒发动不列颠之战的直接原因:丘吉尔拒绝与德国和谈

27. 导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28. 苏联没有成为《波茨坦公告》签署国的原因:尚未宣布对日宣战。

29.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政策由削弱转为积极扶植的直接原因:中国革命的胜利。

30.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基本相同因素: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恐怖统治。

31. 二战后,美苏关系从结盟走向对抗,其根源在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32. 二战后初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废除了生产关系中落后的封建因素。

33. 二战后造成德国分裂的根本原因:苏、美、英、法对德及柏林分裂的根本原因:苏、美、英、法对德及柏林分区占领

34. 二战后,资本主义进入高速局长时期的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运用

35.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联系较战前更加密切,其根本原因在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国际分工协作日益加强

36. 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欧洲实力消弱;苏联的严重威胁;美国对西欧控制的加强

37. 联合国成立初期被美国操纵的原因:美国经济实力强大

38.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其直接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9. 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美苏形成实力均抛

40. 国际格局变化的根本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41. 促使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原因:美国政府认为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42. 苏联失去东欧的根本原因:苏联不具备对东欧的经济吸引力

43.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本身经济力量的衰弱

44. 两极格局瓦解的决定性因素:苏联解体

45. 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原因: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46. 影响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47.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

48. 当前世界格局形成“一超多强”局面的最主要原因:美日中等国实力增强

4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直接原因: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

5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冲突、地区冲突激烈的主要原因:冷战结束,力量对比失衡

历史高中重点知识点总结2

二、特征 特点 表现 标志

1、1918——1920年的德国与1792-1794年的法国相比,国家局势的相同特征:新生的社会制度遭到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

2、俄国二月革命后政治形势的最大特点:两种性质的政权并存的局面

3、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突出特点: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4、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中期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其基本特征在于:大危机、大动荡、大较量

5、法西斯主义道路的主要特征和表现: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

6、二战前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特点: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7、罗斯福新政中最能表现新政特点的措施:《国家复兴法》

8、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确保资本主义私营企业自由制度,但为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局部调整原有生产关系中的弊端

9、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显著特点: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10、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形成两极国际格局

11、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演变的特点:逐渐形成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12、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新旧格局变化的特点:由两极对立的格局转到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

13、欧洲统一过程的显著特征:由经济联合逐渐到政治统一

14、欧洲统一过程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15、第三次科技革命最明显的特点: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相互渗透,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

16、日本确立天皇制的法西斯军事专政的标志:1936年二二六事变

17、德奥合并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18、英国放弃绥靖政策的标志:丘吉尔就任首相(1940.5.10 )

19、德意日三国法西斯轴心集团形成的标志:意大利加入《反_产国际协定》

20、1942年1月,26国共同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21、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

22、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英法、英俄协约的签订

23、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华约组织的建立

24、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特征: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历史高中重点知识点总结3

三、目标 目的 意图 任务

1、19世纪后斯以前,英国在外交上推行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的目的:维护欧洲大陆列强之间的均势,防止一国称霸,以维护英国的霸主地位

2、美国在“一战”前期保持中立的目的:等待争夺世界霸权的机会

3、巴黎和会上威尔逊宣扬“十四点原则”的目的:获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4、一战后,美国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的主要目的:改变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独霸地位

5、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6、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7、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调整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8、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克服经济危机,挽救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9、罗斯福新政中成立联邦保险公司的直接目的:恢复银行信用

10、罗斯福新政中加强对工业计划性指导的主要目的: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11、1929——1936年期间,美国政府给一些企业悬挂绥靖政策的主要目的:复兴工业

12、法西斯势力上台后,英国面对挑战一心推行绥靖政策的主要目的:稳定局势,维护既得利益

13、德日签订《反_产国际协定》的真实目的:结成法西斯同盟,对外扩大侵略

14、1940年下半年,法西斯德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巴尔干和地中海的主要目的:切断英国的远东航线,为闪击苏联作准备

15、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确立和维护世界霸权地位

16、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根本目的: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17、美国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北约组织的主要目的:遏制苏联

18、“二战”后西欧联合自强的根本目的:稳定与发展西欧资本主义

19、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抗衡美苏,加强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联系,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20、七十七国集团、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直接目标: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历史高中重点知识点总结4

四、实质 本质 性质

1、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方面对德作战反映的实质问题:帝国主义间的关系以利益为核心

2、一战后,美国提倡建立国际联盟,但又拒绝参加,国际实权被英法所掌握,这实质上表明:美欧争霸,世界格局的中心仍在欧洲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特定条件下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

4、罗斯福新政的实质: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维护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5、罗斯福新政在本质上:主要调整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6、“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调查团提出“国际合作为最善之解决”,其实质在于:把东北变成列强共管的殖民地

7、日本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实质:建立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8、二战前,英法外交政策的实质:怕引火烧身,牺牲他国以自保

9、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总爆发

10、二战后,美国扶蒋打内战的对华政策实质:消灭共产党,变中国为美国的附庸

11、二战后美国对欧洲和日本经济的援助实质:资本输出

12、二战后东西方长达半个世纪对峙的实质: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两种政治势力的争夺

13、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实质:该体系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

14、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巩固西欧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遏制共产主义,以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控制西欧

15、北约华约两大集团对峙的实质: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

16、欧洲共同体的实质:欧洲联合自强发展起来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实体

17、欧洲共同体、日本同美国斗争的实质: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

18、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在实质上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9、第三世界国家提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实质:建立相互合作,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