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经济开发区
工作会议材料
立足新起点增创新优势
努力打造一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4年2月21日)
在全省上下统筹谋划“十二五”、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提升经济开发区发展水平的意见》之际,省政府召开这次开发区专题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临沂经济开发区于2024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辖三个街道、20万人口。202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临沂经济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商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科学务实、积极作为,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之区、现代工贸之区、名牌集聚之区、生态旅游之区、文明和谐之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速发展。2024年实现业务总收入420亿元,工业总产值320亿元,财政总收入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5.2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的5.2倍、8.3倍、21倍、15倍和17倍。各项主要指标增速均 —1—
位于全省开发区前列。2024年以来,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一举实现了“三年翻两番”,成为全省提档进位最快、最具成长性的开发区之一。
一是致力于打造现代工贸之区。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59亿元,实际到位外资3.6亿美元,形成了四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主要有以沃尔沃—临工、山重建机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业;以华澳能源、海普瑞、中化肥业、施可丰化肥、美国SD年产30万吨乙二醇、翔宇医药等骨干企业为代表的生物化工产业;以广顺、美国德维比斯、雅博士等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产业;以浪潮LED照明、明斯普LED、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沂达微型电动汽车、天丰新能源、金升铜业、亿铭复合材料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同时,我们还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年货物周转值突破500亿元。开发区规模以上工商贸企业累计达到190家,累计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59亿元,实际到位外资
5.1亿美元。
二是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之区。强化政策引导,两年累计扶持企业资金3500余万元,鼓励企业上技改、创名牌、求质量、争市场、增效益。加大技改扩建力度,五年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35亿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68%的企业成立了技术中心,30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积极搭建科技孵化平台,先后建立科汇高科园、中科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开发—2 —
所、浦东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孵化载体,慧普软件园成为全市最大的软件服务外包基地,被评为省级软件园。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7.5%,占比全市第一,比2024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三是致力于打造名牌集聚之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累计拥有15个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和13个山东名牌(著名商标)。2024年,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3亿元、利润17亿元,分别是2024年的23倍、26倍。有60家企业产值过亿元;2家企业纳税过3亿元,20家企业纳税过千万元,比2024年增加19家,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四是致力于打造生态旅游之区。优化生产环境。建成了“十纵十横”160公里的路网框架,绿化面积860万平方米,敷设各类市政管网650公里,“七通一平”更加完备。加强政银企合作,20余家金融机构在开发区开展业务,2024年各类贷款余额115亿元。优化生活环境。发挥滨水靠山优势,一批房产超市、酒店餐饮、体育休闲、总部基地项目快速推进。2024年,成功承办了世界四大顶级赛事之一的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仅用86天完成主场馆全部建设任务,被誉为“开发区速度就是F1速度”。优化生态环境。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累计盘活存量土地1.9万亩,安置了70多个工商贸项目。开发区被评为“山东十大低碳经济园区”,并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试点区。
—3—
五是致力于打造文明和谐之区。解决安居之忧。利用四年时间累计拆迁53个村,其中整体拆迁42个村;开工建设8大社区839栋楼房430万平方米,6.2万名群众回迁入住。解决生财之忧。建立了“人口信息数据库、人力资源市场、三级就业服务组织”三大平台建设,累计免费培训群众就业1.2万人。大力发展街道工贸小区、沿街商业开发、特色种养殖业等。解决后顾之忧。重点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建成了社会福利中心,确保群众“应保尽保”。先后投资建成了12处中小学、区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文教卫生设施,提高了教育、医疗水平。
“十二五”期间,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和“上规模、扩总量”的双重任务。我们将以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提升经济开发区发展水平的意见》为契机,牢牢把握跨越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突出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着力在“四个更加注重”上下功夫,力争到2024年实现业务总收入17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550亿元、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财政总收入6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5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5亿美元,实现“五年总量翻两番、达到中等以上国家级开发区水平”目标。
一是更加注重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植,实现产业集聚新突—4 —
破。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推进工程机械、生物化工等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培植扶持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大产业格局。二是更加注重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实现服务业发展新跨越。力争“十二五”末,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33%,比2024年提高9个百分点,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与主城区同样靓丽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新城区。三是更加注重改善民生,顺应群众对幸福生活新期待。富民惠民是开发区发展的最终目标。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带着感情和责任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安居住房、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保险、脱贫解困“五个全覆盖”。四是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为开发区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在管理体制上,按照“小政府、大服务”原则,在内部机构设置上,不搞上下对口,把大量的服务、经营性活动交给中介和企业去办,集中力量抓招商引资和环境建设。在运营机制上,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和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基础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在用人机制上,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面向国内外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来开发区创业,打造“人才创业高地”。在奖惩机制上,制定更加灵活有效的激励约束政策,在提高基层干部待遇的同时,细化量化街道村级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5—
尽管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我们成立时间较晚,与省内先进开发区相比,与各级领导厚爱期望和群众的热切期盼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今后,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意见》要求,按照这次会议的领导指示精神,虚心学习兄弟开发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推动开发区实现“三个率先突破”,为建设“大临沂、新临沂”和经济文化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6 —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第一条 临港经济开发区是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临港经济的窗口和平台。为推进临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近海临港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构筑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特制定本优惠政策。
第二条 本优惠政策适用于在临港经济开发区投资新建且缴纳流转税和所得税的企业(指外资企业、临港经济开发区外的内资企业以及临港经济开发区内原有企业增资、扩建、工业技术改造、合资新建企业)、公益性基础设施、商贸物流、餐饮服务和旅游开发等项目。
第三条 所有进入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投资项目,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均实行“扎口管理”,并将提供全程服务,派专人帮助办理项目立项、土地审批、环评、工商税务等相关手续。
第四条 收费政策
1、对投资新建工业项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从立项、审批到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3000万元的,按最低标准的50%收取;固定资产投资在3000万元—5000万元的,按最低标准的30%收取;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全部免收。
2、中介服务机构对投资的工业项目收费,一律按照最低标准的30%收取。
3、新设立的外来投资企业,自投产之日起,免收前3年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第4至第10年国家规定收费项目按最低标准征收,省规定的收费项目受益财政留成部分减半征收。固定资产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或高科技项目、循环经济项目,自投产之日起5年内免收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
4、实行收费登记制度,向外来投资企业发放缴费登记卡,收费单位必须按规定目录收取。收费时,必须认真填写登记卡,不填写登记卡的,企业有权拒交。
第五条 建设用地政策
在临港经济开发区投资新建的工业项目和列入临港经济开发区规划的基础设施、商贸物流、餐饮服务业项目,按照国家、省相关土地政策,根据项目行业特点和生产规模,界定用地限额;在用地限额内,享受下列优惠价格供给土地。
1、在临港经济开发区范围内投资新建的工业项目,按国家规定的最低价格供给土地。
2、利用临港经济开发区内企业划拨土地投资兴办企业的,可将土地使用权直接出让给新建企业,按企业用地性质享受同类项目用地政策。
3、投资项目建设用地,通过协议、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或划拨等形式依法获得。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出让期限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最高年限执行。
4、鼓励企业到临港经济开发区投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建设,符合土地划拨政策规定的,可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经依法批准,也可以作价入股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以BOT、TOT方式合作项目,按合作时间提供划拨用地。
5、生产性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每亩净用地上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数额)每亩不低于100万元。
第六条 税收扶持政策
1、新办工业企业,自投产之日起,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前三年由受益财政全额扶持企业,第4年、第5年减半扶持企业。
2、新办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2024万元以上的,上缴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按第一年全额、后两年减半的比例,由受益财政扶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2024万元以下的,三年内按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40%,由受益财政扶持企业。
3、兼并、收购破产企业或投资原有工业企业的,扣除原有企业上年所得税缴纳基数后新增税收部分,享受第1款规定的扶持政策。
4、新办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商业、服务业、娱乐业等项目,自营业之日起,前3年由受益财政按企业缴纳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等额进行资金扶持,第4年、第5年减半。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且年营业额在2024万元以上的,5年内由受益财政按企业缴纳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等额进行资金扶持。
5、新办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商贸物流企业,自营业之日起5年内,由受益财政按企业缴纳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等额进行资金扶持。
6、新办外来投资企业,连续5年,每新增加本地就业职工50名,由受益财政按照该企业当缴纳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形成的地方财政收入的1%给予企业资金扶持,用于职工培训,最多不超过5%。
第七条 凡符合规定,应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需填写申报表并附投资说明等相关资料,经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审查核实后出具证明,相关部门、单位按优惠政策再办理有关减免手续。
第八条
政府扶持政策的兑现,由纳税人向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申报,经区管委会审查核实后,年终由受益财政统一兑付。
第九条
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及行业性质,规定项目建设周期。在项目建设周期内完成投资的,享受以上各项有关优惠政策;在项目建设周期内投资规模未达到或未投产的项目,不能享受有关优惠政策;项目内容有所调整的,优惠政策做相应调整。
第十条 对于特大型项目或者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培育有显著带动作用,对临港经济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特殊贡献的投资项目,可根据“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双方协商的原则,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
第十一条
本政策由临港经济开发区招商一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政策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24年2月23日
临沂北城小学简介
临沂北城小学(原兰山区南坊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位于临沂北城新区沂蒙路与三合三街交汇处,于2024年8月动工兴建,2024年9月迁入新址。学校占地4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800平方米,为首批临沂市规范化学校和教学示范校,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理念科学、师资雄厚、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现有在校生2420人,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教职工160余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市、区级教学能手、名师近30人,有22人次在省、市级讲课比赛中获奖,有10余人获国家、省、市、区科研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称号,已经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善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学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学原则,大力提升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学生餐厅、风雨操场,并严格按照《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建设与管理办法》要求健全完善了内部设施配备,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舞蹈室、器乐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科学探究室、手工制作室、书法美术室、音美器材室、体育器材室等教学功能室一应俱全、高效使用,较好地满足了素质教育的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愿望。
建校以来,学校锐意改革、与时俱进,秉承“创新发展、追求卓越、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以“造就名生、成就名师、铸就名校”为根本目标,以“制度为基、科学引领、人本感召、民主和谐”为管理模式,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认真落实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进一步完善考试和评价制度,探索出一条科学化、民主化、人本化教学管理的新路子。坚持“科研引领、特色导航”,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实施“教科研一体化”,在实践和研究中总结出了“四四三六”课堂教学策略,正式出版了课
改成果总结集《课程改革——从研究到实践》。坚持“德育为先、突出实效”,深入实施德育研究,以“十一五”重点课题“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的研究为核心,结合“活力北小”和“感恩教育”系列教育活动,大力开展艺术教育和科技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现已有800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区艺术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省、市、区党报党刊、教育刊物及电视台多次做过学校先进事迹专题报道,并先后获得“全国科研先进学校”、“全国课改名校”、“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学校”、“ 山东省科普教育示范学校”、“ 山东省科技教育先进单位”“临沂市教学示范学校”、“ 临沂市绿色学校”、“ 临沂市文明单位”、“ 临沂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 临沂市级示范家长学校”、“ 临沂市先进教研室”、“ 临沂市健康校园”、“ 临沂市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天道酬勤,厚德载物。临沂北城小学全体教干教师正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育精神,以昂扬奋进、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科学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为实现创办沂蒙名校和省级规范化学校目标而努力奋斗。
临沂市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的探索和实践
临沂市教育局
尊敬的张厅长,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就临沂市推进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试点工作情况做简要交流发言:
临沂历来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德育课程一体化为抓手,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努力构建学校德育工作新机制。
一、立足临沂教育实际,科学筹划全市试点工作
临沂现有普通中小学1642处,在校生148.55万人,学校数量多、学生总量大,做好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更加需要发展的眼光和科学的筹划。
2024年9月,临沂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试点市之一,市教育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基教、教科研等业务科室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机制。
(一)立足实际,科学制定试点实施方案。2024年10月,《临沂市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试点工作方案》印发。明确分三类推进实施各项试点任务,第一类:全市整体推进第1项和第6项试点任务;第二类:县区整体推进第2项试点任务;第三类:第3—5项试点任务部分学校先行先试;有条件的学校要逐步推开所有试点工作任务。
(三)分段实施,稳步推进试点工作。至2024年底,各县区、学校均确定了试点任务、制定了实施方案,并逐级组织开展了培训工作。目前,已进入试点工作的全面实施阶段,至今年8月底进行中期小结,总结试点经验,形成阶段性试点成果,为第二阶段的试点工作奠定基础。
二、构建“四位一体”德育课程实施新体系,实现“四个育人”目标
(一)全员育人探索不断深入。
1.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十万教师百万家庭连心育人”活动,该活动覆盖全体师生,以班级为单位,按照师生1比10左右的比例,双向选择结成对子,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生活环境和个性特长,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情况、传授科学教育方法、共商学生个性化教育方案,目前,全市已有87620名教师参与活动,覆盖学生家庭876325个,家访入户956527次,电话等方式联系125357次。
1.1沂水县采取集中走访和定期联系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工作台账,师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也避免了教师对学生了解的片面性和评价的简单化。
1.2临沂第十一中学探索“双线管理”育人模式,即在班主任外,为每班再配备一名辅导员,有效减轻了班主任工作负担,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为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德育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2.家校合作,构建立体育人网络。制定《临沂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三年提升计划(2024-2024年)》,扎实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一是科学引领家教工作,成立临沂市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家校合作育人”列入临沂课改实验区项目,召开了临沂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推进现场会。二是开发临沂家长培训课程,建设临沂“家庭幸福课”家长培训课程体系,起始课程“家长开学第一课”在全市7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试点工作。三是完善管理体制,推进家委会建设。配齐配好市、县(区)、校三级家庭教育工作协调员,推动学校建设完善三级家委会。四是建设立体化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开展市级家庭教育讲师团招募工作,运用“互联网+”技术,开通临沂家庭教育网站和家庭教育微信公众号,与临沂交通广播电台合作“家庭教育大课堂”栏目。
2.1沂南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整体推进全县家庭教育工作。一是邀请全国知名专家举办36场家长培训精品课程送课活动,提升家庭教育工作水平,二是建立了一支76人的县级家庭教育讲师队伍;三是将梳理出的70个具有普遍性的家庭教育课题,面向家长开展普及性培训。一年来,共举办家庭教育讲师团培训班12期,面向学校、家长开办讲座260余场。2.2临沂九中打造3.0版家长课程,一是课程内容体系化,编写了《初中生快乐成长的108个密码》校本课程教材;二是课程组织常态化,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和自主拓展课;三是师资队伍专业化,学校研发了以“提升教师家校指导能力”为目标的三级课程体系。
(二)全科育人工作稳步推进。
1.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德育课程改革。研发完成了“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确立了孝道、诚信、感恩等15个专题,初一开设7个专题,初二开设8个专题,每个专题3课时,分观看教学视频、分组讨论、分组发表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布置开放性作业等5个阶段。目前,该课程已由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在全省推广使用,并被教育部课程中心列入校本课程建设推进项目。
2.开展学科德育优秀课例展评活动。在全市分学段逐级开展了德育优秀课例展评活动,共评出获奖教师1268人,推荐78人参加省学科德育优秀课例展评。通过展评,强化了学科课程德育功能,引导各学科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将德育目标融入各学科课程。
3.深挖学科德育价值,打造模板课。市教科研中心培训学科德育一体化骨干教师,研制模板课型,以点及面、逐步推广,如打造的语文模板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数学模板课《田忌赛马》、科学模板课《水流有力量》、英语模板课《给机器人波比的一封信》等,改变了过去单纯学科知识教学的片面做法,通过体验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方式,实现了德育与学科的有机融合。
(三)文化育人立足沂蒙特色。
1.坚持用沂蒙精神办学育人。编印《沂蒙精神教育读本》,在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开设每周1课时的沂蒙精神教育课程。
1.1沂南县活用地方资源,编写《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读本》,开展学校红色教育。试点校依汶中学编写《沂蒙精神伴我成长》校本课程教材,以“红色教育出校园、红色教育进课堂、进教材”为理念,开展红色教育主题校内外实践活动。
2.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教育实验实施项目。先后印发一系列文件,召开了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教育实验项目启动交流会及工作推进会。今年4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24实验区联席工作会议在临沂召开,与会代表观摩了我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
2.1河东区在全区整体推进国学经典教育,针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统一设置了“国学经典”课程目录,分学段、按年级有序推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四)实践育人注重实效。
1.做好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全市现有教育系统所辖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7处。临沂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以打造国内一流校外教育基地样板为目标,不断提升课程设置和管理水平,形成了德育实践、生存体验、科学探究、素质拓展和军事训练五大领域、24个模块、202个活动项目的课程体系。基地自2024年启用以来,已运行计划内学生67期159460人。同时,兰山区、临沭县、沂南县等县区基地运转良好。
2.启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市教育局与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签订了双拥共建协议,委托专业机构研发了“我与国旗共成长”沂蒙少年研学旅行线路,截至目前共运行6期500余人;临沂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构建了“基地+多色彩”研学旅行线路,即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绿色现代农业教育、金色工业教育、蓝色海洋教育、彩色历史人文教育,已运行17期1200余人。同时,启动了首批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申报及版图绘制工作, 囊括全市综合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基地、人文历史自然景点、科普教育基地等多个类型71处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场馆。
3.主题突出开展校内德育实践活动。一是成功举办8届全市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书香浸润沂蒙校园。二是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三是抓好关键时间节点,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祭英烈、“三爱”教育等主题德育实践活动和主题团队日活动。
各位领导、同仁,临沂市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上,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观摩交流活动为契机,学习先进地市经验,落实省厅部署安排,抓住时间节点,推进试点工作全面深入开展,确保取得实效。以上发言,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24.5
中共铜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
关于《中共徐州市铜山区委关于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的建议》(征求意见稿)讨论情
况及有关修改意见的汇报
2024年11月25日
区委:
根据区委办公室铜办发(2024)62号通知精神,我委于2024年11月24日下午组织党工委组成人员和部分局室负责人集体研读了《中共徐州市铜山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征求意见稿),并安排各位委员和局长结合各自工作情况于当晚书面提出建议和意见,然后由办公室进行汇总整理,整理后的综合建议和意见于11月25日早提交局长办公会再次进行了讨论,最后形成了以下修改建议:
一、在“十一五”取得的成就方面,建议增加开发区取得的一些成就。具体建议在第2页“经济发展后劲得到新提升”后加上“开发区的产业集聚程度、1
产业发展层次、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承载水平全面增强,综合发展水平进入了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
二、建议将第5页发展形势方面“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政策扶持。”一段中的“现代服务业高地”更改为“利用外资高地”,并在本段末尾增加“更好地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在第6页中关于总体要求方面,建议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改为“以推进跨越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同时在这句话后增加“以重大产业龙头项目为支撑”。将“着力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改为“着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
四、建议将第8页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中“……主要经济指标在2024年的基础上实现再翻一番”中的“再翻一番”更改为“翻一番以上”。
五、建议第10页第三项标题“以充分扩大内需为引擎,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增长”更改为“落实扩大内需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增长”。将这一标题后的文章中“把扩大内需放在首要位置”更改为“深入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
六、建议将第19页第六项标题“以加快自主创新为核心”更改为“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引领”。
七、一些细节性修改建议。一是第2 页第9行的“电子电器”建议更改为“电子信息”;第12行的“建成全国民营工程机械之都”更改为“荣获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称号”;第3页第3行中的“楚河”建议更改为“楚河景观带”;第20页第3行中的“科技园”更改为“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园”更改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第20页第9行中的“研究生工作站”更改为“研究生院”;将17页中所有的“铜山新区”更改为“铜山经济开发区”;将文中的所有“高新技术开发区”更改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