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2024高考政治热点】202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最新文章

第一篇:【2024高考政治热点】202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024高考政治热点:202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一、【时事背景】

2024年1月18日(农历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初七),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习近平主持大会。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宣读奖励决定。上午10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宣布大会开始。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小谟颁发奖励证书。随后,胡锦涛、习近平等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获奖项目包括4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7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1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人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人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越来越多的“中国创造”亮相世界科技舞台。

二、【考点链接】

1、经济生活角度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实施科技奖励既要遵循价值规律,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又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为各类人才创造创业平台和发展空间。

(3)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人才。实施科技奖励,有利于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

2、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实施科技奖励,促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是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的具体体现。

(2)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重视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是对人民负责的具体表现,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党中央实施科学技术奖励,关注人才资源,积极倡导人才强国战略,体现了党的领导地位。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重视科技和人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

(5)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只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才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重视科技奖励,有利于推动经济政治发展,促进文化建设,并推动个人的健康成长。

(2)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开展科技奖励,有利于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重视科学技术,关注人才培养,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

(4)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开展科技奖励,有利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修养,从而促进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4、生活与哲学角度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国发展科学技术,重视人才培养,正是从我国的现状出发作出的决定。发展科技,重视人才培养,有利于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重视科技要符合科技发展的规律;关注人才资源也要符合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3)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实施科技奖励,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开展科技奖励,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5)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各种条件。开展科技奖励,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的使用,为青年成长成才,促进大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广大青年要抓住机遇,按着社会需要塑造自己,并努力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三、【创新试题】

2024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据此回答1—2题。

1.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推动科技发展需要政府:

①加强宏观调控,推动科技进步 ②发挥政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切实履行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

2.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发展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B.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科学技术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唯一的作用

D.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习近平在主持大会时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奖励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据此回答3—4题。

3党中央对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说明:

A.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B.党是中国特色社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中国共产党是人才政策的制定者D.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进行组织领导

4.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党和国家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有利于: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据此回答5—6题。

5.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上述材料体现了: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

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D.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6.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说明:

A.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关键的部分对整体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D.认识可以推动实践的进步

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要求,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及全体获奖者学习,自觉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据此回答7—8题。

7.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及全体获奖者学习,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

①个人应该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的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④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上述要求的辩证法依据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B坚持辩证否定观,促进社会的发展

C事物的发展决定于人类认识的提高D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9.从1995年至今,共有79位外籍科学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说明:

A.合作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B.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C.共同利益是国家之间合作的基础D.确保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个科技强国,一定是一个人才强国,它的基础是对知识、对科学、对人才的尊重。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够唤起的是对科技的重视,对科学家的尊重,而培育科技人才的沃土需要整个社会来浇灌。据此回答10—11题。

10.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D.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11.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体现了:

A.落实科学发展观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加强精神文明建设D.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2.在202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66%,产学研用的联系与互动不断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相互支撑、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逐渐形成。这体现了:

A.科学技术可以直接创造财富和价值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发展文化产业能够促进经济发展D.文化与教育相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13.胡锦涛同志指出,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人才工作、用科学制度保障人才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人才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

14.温家宝强调,要敏锐发现国际金融危机给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契机,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完善科技力量布局,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努力形成中国经济的新优势。

分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

【参考答案】

1.D2.A3.B4.C5.B6.C7.A8.B9.C10.C11.D12.B

13.(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必须加强和改进对人才工作领导。加强和改进对人才工作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它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

(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中国特色人才发展道路,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4.(1)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敏锐发现国际金融危机给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契机,调整完善科技力量布局,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体现了意识的反作用。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可以指导实践。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丰富了我国科技发展规律和科技战略地位的认识,深化了对中国特色规律的认识,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3)联系是普遍的。科技事业自身内部各个要素、部分是相互联系的。科技事业与文化事业、经济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等也存在着普遍联系。因此,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4)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是一件易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把握规律,利用规律性认识,造福人类。

第二篇:2024高考政治热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024高考政治热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一、【背景材料】

2024年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2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2024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10位科技专家和313项成果。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5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9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8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4项、二等奖161项;授予8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二、【理论分析】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来,党和国家每年都召开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对科技贡献突出者予以奖励。这充分说明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召开科技奖励大会,对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国家召开科技奖励大会,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4)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通过召开科技奖励大会,营造鼓励大胆探索、包容失败的宽松氛围,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我国政府的职能。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必争领域、科技发展前沿,实现重大突破,使科技创新的成果更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我国政府行使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职能的体现。

(2)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脚踏实地、大胆创新、勇于超越,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体现了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3)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创新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就在于不断创新。通过汇聚全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合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3、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成长。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有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提升经济的整体质量。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我们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

(3)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发扬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敢于怀疑权威,立足实践,不断创新。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充分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三、【政治命题点】

1.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有利于形成自主创新氛围,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国家对科学技术奖励的依据。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来,党和国家每年都召开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对科技贡献突出者予以奖励。这充分说明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召开科技奖励大会,对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国家召开科技奖励大会,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4)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通过召开科技奖励大会,营造鼓励大胆探索、包容失

败的宽松氛围,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要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1)我国政府的职能。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必争领域、科技发展前沿,实现重大突破,使科技创新的成果更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我国政府正确行使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职能的体现。

(2)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脚踏实地、大胆创新、勇于超越,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体现了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3)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创新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就在于不断创新。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3.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阶段。运用哲学知识,说明如何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

(1)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成长。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有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提升经济的整体质量。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我们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

(3)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发扬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敢于怀疑权威,立足实践,不断创新。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充分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4.科技工作者的事迹,对于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1)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广大科技人员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不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优秀科技人才大批涌现,他们不计个人名利和得失,脚踏实地、大胆创新、勇于超越、埋头苦干,在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四、【跟踪试题】

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22位著名科技专家先后获此殊荣。据此回答1—2题。

1.召开科技奖励大会对我国企业的主要启示是:

A.要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B.要坚持诚信立业,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C.要加大宣传,形成品牌效应D.要转变经营战略,提高服务水平

2.国家之所以召开科技奖励大会,主要是因为:

A.有了科技做后盾,就能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有利于形成自主品牌

C.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D.有了科技,就能自觉的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

3.上述材料表明: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C.资源配置主要靠政府调节来实现D.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调控和管理

4.在一项持续的科研活动中,科研工作者自身的认识与坚持是最为关键的内在原因。这启示劳动者:

①要不断自己的职业技能 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③要使科研信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④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讲话。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大会。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24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据此回答5—6题。

5.政府的做法是在主要履行:

A.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B.调控经济发展的职能

C.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6.从根本上说,重视科教兴国要求中国共产党:

A.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坚持科学执政,建立民主政府

C.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

D.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7.近年来,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科教兴国,是因为:

A.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B.军事力量发展能否取得优势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C.发展高科技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唯一途径

D.当今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国务院关于2024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指出,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据此回答8—9题。

8.过去,我们对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要是因为: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9.从近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现代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今天把科技发展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表明:

A.一事物作用于它事物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C.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

D.人为事物的联系一经形成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根据规定,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张存浩院士、程开甲院士及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据此回答10—12题。

10.开展向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学习的哲学依据是:

A.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和改变规律

B.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被认识的事物

C.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联系

D.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11.张存浩、程开甲院士获奖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敢于怀疑权威,立足实践,不断创新 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敢于颠覆前人的一切成果 ④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对于知识创新时代的中学生而言,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提出问题。从哲学上讲,这说明:

A.哲学起源于对实践的追问B.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思维是存在的基础D.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1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要通过深化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在研发方向、资源配置和经费使用、项目评审以及成果评价和应用等各个环节,都要放手让市场“说话”。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创新政策、营造公平环境上来,重点支持基础性研究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结合上述材料,我们会得到哪些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启示?

参考答案:

1.A2.B3.D4.C5.C6.A7.A8.D9.C10.B11.D12.D

13.(1)启示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成长。我们要把发挥人的创造力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通过深化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推动科技进步。

(2)启示我们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方面,在研发方向、资源配置和经费使用、项目评审以及成果评价和应用等各个环节,都要放手让市场“说话”。另一方面,政府要重点支持基础性研究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3)启示我们发扬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大力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的高尚品德,以全球视野加强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充分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让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人类崇高的科技进步事业作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第三篇:2024届高考政治备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024届高考政治备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高三政治教学网

一、【背景材料】

2024年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2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2024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10位科技专家和313项成果。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5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9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8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4项、二等奖161项;授予8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二、【理论分析】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来,党和国家每年都召开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对科技贡献突出者予以奖励。这充分说明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召开科技奖励大会,对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国家召开科技奖励大会,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4)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通过召开科技奖励大会,营造鼓励大胆探索、包容失败的宽松氛围,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我国政府的职能。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必争领域、科技发展前沿,实现重大突破,使科技创新的成果更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我国政府行使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职能的体现。

(2)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脚踏实地、大胆创新、勇于超越,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体现了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3)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创新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就在于不断创新。通过汇聚全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合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3、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成长。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有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提升经济的整体质量。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我们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

(3)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发扬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敢于怀疑权威,立足实践,不断创新。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充分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三、【跟踪试题】

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22位著名科技专家先后获此殊荣。据此回答1—2题。

1.召开科技奖励大会对我国企业的主要启示是:

A.要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B.要坚持诚信立业,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C.要加大宣传,形成品牌效应D.要转变经营战略,提高服务水平

2.国家之所以召开科技奖励大会,主要是因为:

A.有了科技做后盾,就能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有利于形成自主品牌

C.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D.有了科技,就能自觉的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

3.上述材料表明: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C.资源配置主要靠政府调节来实现D.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调控和管理

4.在一项持续的科研活动中,科研工作者自身的认识与坚持是最为关键的内在原因。这启示劳动者:

①要不断自己的职业技能 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③要使科研信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④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讲话。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大会。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24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据此回答5—6题。

5.政府的做法是在主要履行:

A.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B.调控经济发展的职能

C.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6.从根本上说,重视科教兴国要求中国共产党:

A.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B.坚持科学执政,建立民主政府

C.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D.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7.近年来,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科教兴国,是因为:

A.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B.军事力量发展能否取得优势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C.发展高科技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唯一途径

D.当今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国务院关于2024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指出,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据此回答8—9题。

8.过去,我们对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要是因为: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9.从近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现代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今天把科技发展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表明:

A.一事物作用于它事物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C.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

D.人为事物的联系一经形成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根据规定,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张存浩院士、程开甲院士及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据此回答10—12题。

10.开展向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学习的哲学依据是:

A.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和改变规律

B.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被认识的事物

C.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联系D.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11.张存浩、程开甲院士获奖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敢于怀疑权威,立足实践,不断创新 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敢于颠覆前人的一切成果 ④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对于知识创新时代的中学生而言,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提出问题。从哲学上讲,这说明:

A.哲学起源于对实践的追问B.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思维是存在的基础D.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1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要通过深化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在研发方向、资源配置和经费使用、项目评审以及成果评价和应用等各个环节,都要放手让市场“说话”。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创新政策、营造公平环境上来,重点支持基础性研究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结合上述材料,我们会得到哪些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启示?

参考答案:

1.A2.B3.D4.C5.C6.A7.A8.D9.C10.B11.D12.D

13.(1)启示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成长。我们要把发挥人的创造力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通过深化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推动科技进步。

(2)启示我们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方面,在研发方向、资源配置和经费使用、项目评审以及成果评价和应用等各个环节,都要放手让市场“说话”。另一方面,政府要重点支持基础性研究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3)启示我们发扬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大力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的高尚品德,以全球视野加强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充分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让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人类崇高的科技进步事业作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第四篇:政治时政: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024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一、热点材料

2024年2月14日,两位在科学技术领域功勋卓著的老人获得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两位老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为他们颁奖。

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

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吴良镛,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

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

中国2024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8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8人。其中,“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截至目前,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24年设立以来,已有20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他们是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孙家栋、谷超豪、师昌绪、王振义、谢家麟、吴良镛。

二、热点与教材的结合1、只有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3、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国要迅速提高生产力,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

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就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科技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教育能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对国家的发展和公民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6、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

7、团结就是力量,发扬团队精砷。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

8、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要树立远大理想,明确自己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

9、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高,但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国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解放思想,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10、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把创新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敢于质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向传统挑战;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相关问题

1、中共中央、国务院2024年2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向获得202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谢家麟和吴良镛颁发获奖证书。2024至2024,共有18位专家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表明我国(C)

A.把能否取得重大科技成果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

B.在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消除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立国之本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家居。”这句座右铭是吴良镛一生的写照。当被问及对自己哪项作品最满意时,年已九旬的吴老笑眯眯地回答:“下一个。” 1984年退休后仍坚持上班至今。向科学家学习,我们青少年应(A)

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②把成为科学家作为个人的惟一职业理想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④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3、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要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答: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③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④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召开这样的会议,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有利于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快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

4、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向获奖科学家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答: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活动,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5、我国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加强哪些方面的创新?为什么?

答: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②因为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不上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6、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召开,对我们青少年有何重要启示?

答:创新的希望在青年人,我们中学生应以获奖的科学家为榜样,从小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培养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把科学精神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将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7、我国能够取得重大科技成就,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②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科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④大力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⑤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备斗、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

8、我们青少年在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中应该怎样做?

答:青少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成才的最佳时期。我们应树立远大理想,正确把握成才目标,既要从自身的兴趣、志向和实际出发,又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根本利益,把个人前途和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按照“德才兼备”和“四有”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有用之才。

9、请为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请你提出几条具体建议。

答:①大力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②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啧: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人才;④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对各行业的创新人才给予奖励:⑤坚持对外开放、在自立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10、当前我国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答:(1)优势:①党和国家高受重视科学技术发辰。②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④中华民族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⑤经过广大科拔人员顽强拼搏已在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积累了一定的创新经验。

(2)劣势: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11、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几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

答:(1)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2)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3)自主创新,以人为本。(4)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5)创新一一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12、为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青少年自身该怎么做?

答:①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②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④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④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3、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

答:①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②教育关系子孙后代,公民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本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⑦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④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⑤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14、你准备怎样为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晨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答:①自觉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②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爱社会,奉献社会;③积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等。

15、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党中央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答: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只有加强人才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各方面的素质和既能,才能有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只有大力实施人才强国站立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才能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顺利实现。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只有加强人才工作,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努力早就一大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开拓创新的各类专门人才,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在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谁拥有大批高质量的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科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因此,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重大问题。

16、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根本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的灵魂在创新,科技的活力在改革,科技的根本在人才。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的认识。

答: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当今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2)你认为要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应怎样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答:①认真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②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③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优越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④借鉴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为我所有;⑤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的合作、交流与竞争;⑥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在全社会营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风气。

17、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出现,人类面临着共同的生存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大家美注的焦点。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发展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1)“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出现”说明我们必须实施什么战略?

(2)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实施这一战略?

(3)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的理解。)

答案:(1)可持续发展战略。

(2)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弓i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第五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胡锦涛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等颁奖

温家宝讲话 李长春出席 李克强主持

新华网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李斌、顾瑞珍)中共中央、国务院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

人民大会堂里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奖励大会开始前,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荣获201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代表。

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大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一完成人、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201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6项,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8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262项;授予8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谢家麟,是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

一、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0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51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途中受阻。1955年,他冲破重重阻力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高能所副所长、“八七工程”加速器总设计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总设计师和工程经理、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长、高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863高技术主题专家组顾问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吴良镛,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1922年5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获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