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测试答案

最新文章

第一篇: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测试答案

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测试答案

E 2024年,全国批准成立了多少家出版集团

***0

E 2024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

1.5万亿美元1.5万亿元人民币1.3万亿美元1.3万亿元人民币

G 国内最大的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是

光线传媒上海优视广告传播有限公司

中电文广(北京)传媒双成影业(上海)有限公司

J 借助多媒体手段,把科技和古文化完美结合,创建了石窟科技博物馆的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Q 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源地是

法国 英国 德国 美国

Q 全国第一步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是

《鼎盛王朝•康熙大典》 《中华泰山•封禅大典》

《印象•刘三姐》《道解都江堰》

R人均GDP突破多少美元,意味着居民消费将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步入享受型、发展型?***0S 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是

德国美国日本法国

W 我国全面完成三网融合的时间是

2024年2024年2024年2024年

W 文化创意产业的两个重要特点是

政治性、公益性经济性、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社会性、政治性

W 我国盗版等违反知识产权的行为非常普遍,盗版给我国创意产业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上亿元上千亿元上万亿元上百亿元

X 下列城市中,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是

纽约伦敦 东京 北京

Z 在整个世界文化市场份额中美国约占

53%63%43%33%

Z 中国工业设计领先的城市是

深圳 上海北京 广州

第二篇: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实现文化产业振兴[推荐]

促进文化科技融合 实现文化产业振兴

吴天勇 章 可

2024年第1期 ——文化建设

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要求,强调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为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全面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指明了方向。

文化与科技如影随行。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曾说,“文化和科技,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科技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方式、传播模式、表现形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文化与科技融合,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当今世界,文化与科技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以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在改造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催生一大批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2024年5月,武汉市获批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武汉迎来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新的重大契机。加快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武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文化强市的必然要求。武汉文化资源禀赋优越,科技人才优势明显,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实现文化产业振兴,条件得天独厚,工作大有可为。

理顺工作机制 明确示范目标

一是完善领导机制。武汉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为副组长,22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建立了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重大问题。

二是实施全市动员。2024年10月底,武汉市召开文化产业振兴暨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动员大会,出台《武汉市文化产业振兴计划(2024—2024年)》、《武汉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武汉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4年)》。成立由19位专家组成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专家委员会。命名首批10个文化和科技融合试点园区、21家文化和科技融合试点企业,吹响了实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号角。

三是明确发展目标。未来5-10年,武汉将围绕建设“文化五城”和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加强文化领域的集成创新,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业态,进一步提升重点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公共文化科技支撑能力,将武汉打造为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智力密集区、资本聚合区、产业集聚区、引领示范区,带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深入推进。具体而言,到2024年,实现“双十百千”发展目标: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达到10%,打造10个特色鲜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形成100项居国内领先水平的自主创新成果,建设100个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培育1000个先进企业,引进、培养1000名领军人才。到2024年,实现“三万四千”发展目标: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形成1万项文化科技领域自主知识产权,聚集1万名文化科技创新专业人才;形成工程设计、数字出版发行、文化旅游、高科技文化装备4个产值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出台“黄金”政策 优化发展环境

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实现文化产业振兴,武汉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

政策》。作为首个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聚焦文化企业、文化园区、文化项目、文化人才、文化品牌、文化科技创新等主要方面,在财政投入、土地供给、创新能力提升、投融资体系建设、招商引资等环节上,明确了一系列有较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从2024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办法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对新创办的文化企业,3年内交纳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按等额标准100%奖励;对文化领域的高新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对经认定的市、省、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分别一次性给予30-80万元的奖励;对新建的文化和科技融合专业孵化器,每平方米给予补助最高可达200万元。二是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若干政策》中包括成立市文化发展投资公司,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对为文化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担保机构给予最高可达300万元的补助;对投资中小高新企业的风投机构,其投资额可抵扣一定税款。

三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补助20%的研发费用;对国家批建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一次性给予150万元补助;对获批省级、国家级战略联盟的牵头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的奖励。

四是完善投资与贸易环境。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依法采用划拨、出让、作价出资、租赁等方式供地;在文化贸易与消费政策方面,出口图书、报纸、期刊、电影等,按规定享受出口退税政策,文化企业参加境外知名文化展会,给予展位费50%的补助;在招商引资方面,对新引进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国内外著名文化企业等,符合条件均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或补助。

构建示范体系 力争领先地位

一是构建“一区多园”空间示范体系。一方面,重点建设东湖文化和科技融合核心示范区,编制了《武汉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核心区规划方案》,计划到2024年,基本建成武汉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核心园区;到2024年,力争东湖高新区创意产业载体建设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建成集文化科技产品研发、生产、传播、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国内一流高科技文化产业园,形成“中国?光谷创意”文化科技品牌效应。另一方面,按照“一区一特”原则,计划在市各城区、功能区分别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培育和孵化文化和科技融合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二是打造十大示范工程。围绕“文化五城”建设实施示范工程。建设“读书之城”,实施数字图书馆建设示范工程、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示范工程,建设数字图书馆及一批24小时智慧自助图书馆;建设“艺术之城”,实施民族文化科技保护示范工程、文化演艺产业发展示范工程,打造一批体现武汉文化特色的舞台艺术精品;建设“博物馆之城”,实施高新技术博览服务示范工程,建设数字博物馆群;建设“设计创意之城”,实施“工程设计之都”建设示范工程、“三网融合”产业发展示范工程、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示范工程、多语言云翻译示范工程;建设“大学之城”,实施“教育云”示范工程,构建以基础教育数字内容为核心的“教育云”服务平台。

三是成立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专家委员会。首批专家中,有高校、科技界、文化界教授学者专家,有企业管理者。专家委员会将为市委、市政府制定法规、政策提供决策参谋,为重大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实施提供咨询;为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参考意见。实施项目带动 夯实融合基础

文化是软实力,也是硬功夫。文化产业项目则是练就硬功夫的重要载体。为加强对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产业振兴的宏观指导,我市出台《武汉市文化产业振兴计划(2024-2024年)》,明确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产业重点,为文化产业项目运作实施提供明确的发展指南。

一是明确发展重点。《振兴计划》立足武汉实际,提出加快发展3个新兴产业、提升5大传统产业的任务,即加快发展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改造提升传媒出版、演艺娱乐、文化旅游、艺术品业、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竞争实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二是储备重点项目。策划并推出2024-2024年正在和拟实施的91个重点产业项目,预计总投资2628.67亿元。其中,投资200亿元的东湖文化产业示范区、投资100亿元的武汉客厅、投资50亿元的周大福珠宝文化产业园、投资50亿元的东湖设计城、投资25亿元的汉秀剧场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必将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实施文化招商。组织全市文化创意企业申报项目;促成东湖开发区与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办IEF2012国际青年嘉年华移动互联产业发展论坛,吸引客商来武汉投资落户。

把握示范契机 迎接发展春天

武汉市迎来了加快文化和科技融合、实现文化产业振兴的春天。我们按照文化产业振兴部署,紧紧围绕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认真把握建设国家级示范基地的契机,立足将文化产业打造成武汉市先导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积极实施三大战略,构建三大体系,将文化科技融合工作向纵深推进。

一是实施龙头示范战略,提高文化产业专业化水平。以武汉广电总台、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武汉出版集团公司为主体,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集团),培育民营骨干企业,尽快扶持发展壮大成为品牌企业、龙头企业。扶持周边配套中小企业,完善文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

二是实施园区集聚战略,提高文化产业集约化水平。依托东湖开发区,建设国家级示范基地核心区;依托各区科技或文化创意园区,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园区。

三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水平。调整充实武汉市文化产业项目库,协调推进重点产业项目。精心包装推介一批招商项目,组织本地企业参加国内外重点文化展会。在京、沪、深、杭等地举办文化创意产业招商洽谈会,吸引各地文化创意及投资企业来汉投资。

四是构建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武汉文化科技创新研究院,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形成100项自主创新成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文化科技龙头企业,建设2-3个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一批示范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100万平方米文化和科技融合孵化器、加速器,培育1000家科技型文化企业。认定50家示范企业。支持产学研用发展战略联盟。

五是构建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制定金融支持指导意见,鼓励和引导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对接。举办武汉金融机构与文化项目对接会,为企业提供融资方案。推动条件成熟企业上市融资。

六是完善文化和科技融合统计指标体系。有效开展对文化产业的统计分析和绩效评价。■

(作者单位: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

第三篇:大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

大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

高亚芳 刘爱丽

旅游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将文化内涵贯穿到行、游、住、吃、购、娱等各旅游要素和环节,实现旅游要素外在吸引力和文化内涵统一,用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诠释旅游,才能使旅游更具吸引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是挖掘文化、保护文化、传播文化、优化文化、丰富和创新文化的途径,是文化传承、教化功能与休闲、娱乐功能的价值体现,同时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创意源泉、市场空间、资金支持和交流平台,推动了文化产业实现高科技化、尖端创意和精品化。

甘肃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甘肃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市场认同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入境旅游者对甘肃文物古迹、民俗风情、文化艺术资源的兴趣的比例分别为60%、42%、34%,国内旅游者对这三项资源的兴趣的比例分别是62%、35%、38%,文化已成为甘肃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截至2024年底,甘肃省162家A级景区中,文化型旅游景区107家,占总数的66%。在甘肃省对外推广的重点旅游线路和旅游区域中,文化型产品是绝对主力。目前,我省正在全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甘肃已进入文化旅游产业大融合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甘肃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有效引导产业融合的价值取向,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

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全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建设和顶层设计。适时制定出台诸如合作机制建设、产业集群打造、龙头企业培育、品牌项目开发、管理体制改革、专门人才造就、投融资改革等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的政策,有效发挥政策的驱动和激励作用,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坚持对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进行系统筹谋、总体规划,实现发展理念、定位、目标的全新突破。强化规划先行理念,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尽快组织完成《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力求突出规划的创意性、文化性、高端性和品牌性,有效发挥其指导、控制、提升作用,凸显规划顶层设计的引领意义。

二、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互利共赢

通过多种旅游载体,把无形的文化形象化,零散的文化集聚化,让高雅的文化雅俗共赏、精英的文化大众分享,让文化在保护前提下“旅游化”,成为大众的公益品和消费品,在“旅游化”过程中实现文化产业化;充实旅游产品规划、目的地建设、吸引物开发、服务接待等重点旅游领域的文化内容,让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高旅游档次、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使旅游产业“文化化”,有效促进两大产业全方位、多层面、广角度的融合发展,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共赢。

三、拓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领域

以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为上游规划和设计,确立甘肃特有的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生态文化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重点领域,促进两大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同时,在文化、旅游资源普查,旅游景区建设、旅游市场促销、精品旅游线路设计、特色餐饮推荐、主题酒店、旅游商品开发及从业人员培训、定点文艺演出单位设立,重大旅游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组织策划等方面,旅游与文化部门应保持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围绕适应和满足广大旅游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注意从历史文化底蕴、地域文化特色、民族民俗风情等多方面、多层次赋予更多的甘肃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突出和彰显旅游产品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品位,提高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吸引力、生命力和发展力。

四、实施文化旅游品牌引领战略

采取各市州申报,省文化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共同认定的方式,编制《甘肃省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建立陇原文化旅游品牌工程数据库,对列入名录和数据库的文化旅游项目在行业政策、项目审批、信息服务、投融资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给予一批以资本、文化创意、产权交易、产业集聚为纽带的文化旅游企业必要的政策扶持,支持其向集团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引导和支持优秀旅游市县规划建设旅游文化名街、名镇、名村,推进文化旅游示范县(区)、镇、村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聚集区和陇原文化旅游品牌工程,发挥品牌辐射带动功能,全面推进文化旅游向纵深化融合发展。

五、加大信息技术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中的应用深度和广度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科技含量,让技术手段成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良好介质,将文化资源创造为满足游客体验化、参与性多元化需求的品牌产品。进一步加强旅游信息服务功能建设,使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全面信息化,使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形成一批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和智慧旅游产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改革和科技进步,创造出更多的旅游文化精品。(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第四篇: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殷一璀在推进会讲话,张江获授首批国家级示范基地

发布时间:2024-08-2

3解放日报讯(记者 章迪思):上海市文化和科技融合推进大会昨天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会上发布了《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出席会议并讲话。

殷一璀指出,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样式、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上海要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争取在若干个领域实现关键性突破。要重视网络文化和数字出版领域的发展,探索建立适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发展的网络文化和数字出版内容生产供给体系;要重视传统文化业态技术的提升,利用技术进步加快转型升级,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要重视文化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提升文化行业关键装备和系统软件的国产化水平,努力在全国形成示范和引领;要重视建设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培育特色文化消费项目,拓展文化消费市场空间;要重视公共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突破文化资源保护关键技术,让人民群众获得丰富多样、灵活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殷一璀强调,要形成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有效机制,把基地建设和文化创意园区作为文化科技融合的重要载体,把文化科技企业作为融合发展的推进主体,把培养和集聚各类文化科技人才作为关键,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就推进本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作了部署。副市长沈晓明主持会议。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为获得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上海张江授牌。

此次大会是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以及全国和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也是为了贯彻科技部、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增强文化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张江高新区管委会、上海百视通有限公司、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介绍各自在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方面的经验做法。各区县政府、市政府相关单位、相关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高校等约400人参加。

[解放日报]

第五篇:大通科技文化体育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汇报材料

大通科技文化体育局文化旅游

融合发展的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下面我就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做一简单交流,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概况

大通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境内有明长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广惠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文物点156个,有“舞蹈纹饰彩陶盆”、汉代木简等馆藏文物1060件,现有景区(点)16个,其中国家级景区(点)2个,省级3个。我县人文景观底蕴深厚,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具有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灿烂古代文明和以回族土族为特色的民族文化、以老爷山花儿会、朝山会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皮影戏为代表的河湟农耕文化、以舞蹈纹饰彩陶盆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明长城为代表的古遗址文化,奠定了大通文化旅游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目前列入县级非遗保护项目50项,省级7项,国家级2项。全县有109名县级传承人,16名省级传承人,1名国家级传承人。

二、主要做法

(一)以战略化的高度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一是把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关组织机构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县委、县政府将此课题作为大通县2024年调研重点课题,成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课题组,采取实地考察、座谈研讨、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大通文化旅游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三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起草制定文化、旅游、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相关实施方案。

(二)以品牌化的打造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一)老爷山花儿会品牌实现金名片效应。老爷山“花儿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参与人数之多,闻名于西北乃至国内外。为进一步打造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爷山“花儿会”为龙头的民俗文化艺术品牌,大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打造了以老爷山花儿会品牌工程,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建成了一个“花儿文化”主题公园,编辑出版了一部花儿词曲专集《花儿大通》、编排了一部花儿风情剧《花儿唱红老爷山》、创作了脍炙人口、讴歌纯朴生活的《花海放歌》、《欢迎您到大通来》、《彩陶故里》等歌曲,培养了一批花儿专业人才,我县9名花儿歌手进入青海省电视花儿大赛并获奖。向外界展示了以老爷山“花儿会”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树立了文化品牌。2024年第二届老爷山花儿会活动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9.1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634.75万元,品牌效应日益彰显。2024年7月将举行中国〃青海第三届老爷山花儿会,6月3日已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此次活动以“大通世界 花儿之乡”为主题,进行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策划设计,高水平准备大型文艺演出,高规格举办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央视乡村大世界走进大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走品牌之路。

(二)“明长城遗址公园”极具旅游潜力。大通“明长城”是现存世界上海拔最高、遗存规模最大、气势最为壮观的明代长城,被誉为“青海八达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已列入国家长城保护计划。近年来,我县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措施,将明长城保护与利用开发作为一 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得到了国家、省、市部门的高度重视,明长城已被列入国家文物局抢险加固工程项目,目前项目勘探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已完成。该项目总投资1.766亿,已完成投资1780万元。拟建大通明长城遗址公园以明长城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使明长城遗址公园迅速融入到“中国夏都”旅游圈之中。

(三)河湟皮影产业初见成效。河湟皮影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抢救、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瑰宝,挖掘其潜在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我县及时成立了大通皮影艺术协会,设立皮影表演厅、展览厅,并结合我县实际,对《大通皮影》进行商标注册、产品设计,精心包装,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大型文化活动平台和“大通皮影”艺术展演等活动进行推介。参加了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节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等各类国内外博览会,把大通皮影作为纪念品用于全县各类重大活动,使之逐步实现开发小皮影,带动大产业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积极开发舞蹈纹饰彩陶盆纪念品。舞蹈纹饰彩陶盆出土于我县上孙家寨,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物,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开发彩陶盆纪念品进一步扩大了宣传,展示了大通悠久的历史文化。

(三)以精细化的调研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为给大通文化旅游融合把脉,找出大通文旅融合的制约因素,提供有效途径,一是成立文旅产业融合调研组,成员单位涉及面广,以县人大、科技文化体育局、旅游局、林业局、住房保障建设局、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县委党校、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景阳镇、塔尔镇、东峡镇、青山乡组成。二是调研工作扎实有序,召开了涵盖企业、文化、旅游、乡镇、景区、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10余次,实地考察了大通四大景区及四个乡镇,赴互助县、甘肃省永靖县学习考察,完成调研问卷300份(县内100份,县外旅游行业200份),完成调研信息报送工作。

(四)以坚实化的基础建设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一是夯实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长足发展。共投资469万元修建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城乡。投资144.5万元全面完成289个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深入广泛。十支电影放映队在全县289个村委会放映电影3468余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为130个村农家书屋发放了价值260万元的图书、书柜等设备。文化进社区工程有序实施。投资210万元为全县21个社区文化室配套文化设施,投资90万元为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文化设施。文物普查工作稳步开展。全面完成了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开展“非遗”保护调查基础上正式公布了我县“非遗”保护传承项目。开展了省、县级文物单位消防安全督查工作。二是“三下乡”活动广泛化、惠民化。在全县20个乡镇组织开展了20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参与群众达十万余人。两节活动规模化、特色化。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两节”群众文化活动,组队参加西宁市2024年春节优秀社火巡演活动,举行了县2024年社火巡游活动,举办了第十七届元宵节灯展及迎春书画展、建国62周年书画展,参加了全省庆国庆和辛亥革命100周年花儿专场演出。

(四)以产业化的开发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一是开发大通皮影雕件,大通文化馆皮影传习所被评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大通皮影雕刻为手工制作,造型古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进行了精包装,形成高、中、低档的皮影产品,深受各界人士欢迎。产品开发采用“个体户+园区”模式,目前皮影收入达20万元。二是开发舞蹈纹饰彩陶盆纪念品,仿制舞蹈纹饰彩陶盆纪念品1000套,制作明信片2024张。使游客能够近距离观看到这件珍贵历史文物,充分体现大通璀璨古代文化的神奇。三是扶持农民画产品,大通农民画粗犷直白、色彩浓烈,目前大通近2024多幅作品参加了省、市、县书画展览获奖,具有开发的潜力。四是扶持开发砂罐产品,大通桥尔沟砂罐工艺独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远销省内外及各地。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扶持资金,开发桥尔沟砂罐产品,取得了一定效益。

(五)以高效化的宣传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动员和组织全县旅游、宣传、文化、广电、交通等部门,借助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电子网络等多种宣传手段,利用节庆活动、会议展览等各种场合,大力宣传推介,不断提高了大通旅游知名度。编辑出版了散文集《印象大通》、风光摄影集《山水大通》、花儿歌谣集《花儿大通》、书法作品集《翰墨大通》,皮影图集《河湟皮影图集》。编辑出版了《老爷山》文学季刊。编制出版了《亚洲旅游—大通深度之旅》、《神奇的大通》、《大通旅游指南》等旅游丛书和旅游风光画册,制作了《瑰丽大通》、《奇山秀水大通游》风光DVD光盘,参加了2024大型真人秀节目《冲刺!中国》摄制组在大通的摄制工作。举办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国际乡村旅游长跑赛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积极申报成功“2024年中 国十佳城市慢游地”称号,并积极做好前期宣传、品牌打造及后续相关产业开发工作。

(六)以无缝的对接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凭借大通自然风光、民族民间文化及特色民族文化体育资源,依靠鹞子沟优美景色,积极申报建设鹞子沟国家健身步道,建成康乐山庄户外拓展训练基地,集休闲、娱乐、餐饮、健身为一体,分为户外拓展训练设施和室内“团体辅导”训练基地,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文化旅游双赢。

三、今后的工作重点及思路

在今后文化旅游融合工作中,我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开展工作,一是突出一个主题,即:大通世界,花儿之乡。二是树立一个世界性品牌,即:老爷山花儿会。三是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六个一”工程:一只碗——舞蹈纹饰彩陶盆;一段墙——明长城文化公园遗址;一座山——老爷山风景名胜区;一条沟——大通国家国家森林公园鹞子沟景区;一朵花——老爷山花儿会;一口泉——黑泉水库察汗河景区。四是建设六大文化旅游功能区,即: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河湟农耕文化功能区;清真餐饮文化功能区;花儿文化河湟皮影传承区;以北川健身大道、鹞子沟健身步道为主户外健身旅游区;次级旅游服务功能区;农家乐服务功能区。五是以舞蹈纹饰彩陶盆为主题,在宁张公路沿线、街区、广场建设塑立一组反映大通历史、人文、民族特色的城市雕塑群。

(一)突出文化主题,加快文化旅游区建设

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大通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以文化旅游景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文化旅游产业 发展。

1、以休闲娱乐为主题,建设鹞子沟文化休闲产业集聚区。依托老爷山、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香山文化公园、农耕文化园区等资源,开发文化创意、娱乐演出业、休闲康体产业等综合性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休闲、登山、滑雪、滑草、露营、探险、等各类户外活动,进一步提升鹞子沟文化品牌价值,把鹞子沟打造成为休闲文化旅游胜地;

2、以文化遗产为主题,充分发挥大通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以香山文化公园、明长城遗址公园和苏家堡古城为依托,建设大通文化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非物质文化旅游、民族民间文化旅游。

3、以乡村旅游为主题,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建设东峡镇、塔尔镇农业民族旅游产业集聚区,依托东峡镇、塔尔镇采摘基地等资源,放大农业旅游示范区效应,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成为集农业产业化、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产业区;

4、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发展生态旅游文化,建设鹞子沟生态休闲产业集聚区。依托广惠寺、东部新城文化体育园区等资源,把鹞子沟建设成为绿色生态、环保宜居、森林休闲、健康养生、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绿色生态、休闲度假产业区。

(二)突出文化元素,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构建以大通“彩陶舞韵、丝路通衢、朔山雄峙、花海揽胜”为特点的多元文化体系,深入挖掘我县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文化,全面挖掘整理打造以老爷山花儿会为重点的系列文化旅游品牌。

1、充分利用舞蹈纹饰彩陶盆、柴国柱、明长城、古羌文化和丝绸南路等资源,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品牌;

2、充分利用广惠寺藏文化、清真寺伊斯兰文化、太元宫道教文化等资源,打造宗教文化旅游品牌;

3、充分利用老爷山花儿会、大通皮影、四片瓦舞、老秧歌、回族宴席曲、大通民间曲艺等资源,打造民间文化旅游品牌;

4、充分利用后子河、塔尔镇回族饮食资源,打造清真餐饮文化旅游品牌;

5、充分利用老爷山花儿会、大通皮影艺术节、土族安召纳顿节、杜鹃花文化旅游节、森林生态文化旅游节、青海清真食品节、设施观光农业特色果蔬采摘节、广惠寺观经会等节会资源,打造节庆会展文化旅游品牌;

6、充分利用老爷山、鹞子沟、察罕河自然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品牌;

7、充分利用大通皮影、大通农民画、砂罐、刺绣、盘绣、根雕、剪纸、铜器、剁口袋等民间工艺资源,打造民俗民间工艺文化旅游品牌。

8、充分利用国际长跑赛、国际徒步赛、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鹞子沟体育拓展项目、鹞子沟、察汗河穿越赛等项目,打造文化体育旅游创意旅游品牌。

(三)突出文化聚合,加速旅游要素整合

大通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加快旅游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下大力气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开发文化中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中的文化含量,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确立大通旅游优势地位的根本途径。

1、大力推进文化资源旅游化,通过演艺、绘画、节会等多种创新载体,使大通无形的文化形象化,零碎的文化系统化。推进旅游资源文化化,通过挖掘、包装、研究、演绎等众多手段,使大通的山“名”起来,水“灵”起来,城镇“靓”起来,乡村“雅”起来,古迹“活”起来,丰富、提升大通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继续打造大通精品文化品牌,老爷山花儿会:按照“高标准、高水平、高规模“的要求,对花儿会进行全方位升级策划,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来继承、发扬传统文化。2024年中 国〃青海第三届老爷山花儿会在前两届花儿会成功基础上,以大型综艺节目及央视七套“乡村大世界——走进大通”等活动为重点,通过民俗文化展演,现代农业建设特色农村“大通模式”高层论坛、地方特色产品展示会、大通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大通的文化旅游资源。大通皮影,进一步开发皮影艺术,推进大通皮影原生态手工雕刻艺术产业的发展,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2、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加以合理利用,通过设立非物质文遗产展示区,让非物质文遗产进景区,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

3、引导和支持各乡镇规划建设旅游文化名街、名镇、名村,推进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区。

4、完善文化功能区,精心设计建设旅游商品一条街、餐饮一条街、特色小吃一条街、民俗表演一条街、文化一条街等文化功能区,为大通文化旅游增添亮点。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民间业余剧团优势,开发文艺创作和演艺人才资源,重点打造独具大通特色的文化精品剧目。

6、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业的科技含量,全面加强旅游信息服务功能建设,使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全面信息化,使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形成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

7、精心开发文化旅游商品。大通皮影、舞蹈纹饰彩陶盆、农民画、民间手工艺品是我县有特色四大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大通皮影保持着原生态的古朴风貌,被称为“河湟老皮影”,形成了造型优美、刻工精致、色彩浓艳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舞蹈纹饰彩陶盆是大通最有代表的文化象征,以此设计研发适合旅游商品,其开发潜力巨大。大通农民画有色彩艳丽、明快简洁、风格粗犷、装饰性强,非常适合于装饰。大通黑陶、砂罐、铜器制作等民间工艺品是民间艺人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具有收藏、馈赠、装饰作用,非常适合用于旅游商品的开发。

8、推进六大文化旅游产业链:统筹规划全县文化产业体系,优化整合文化旅游资源,重点推进六大文化产业链聚集发展。一是大力支持民营文艺演出团体,拓展演出市场,盘活文化市场经济。二是加快发展民族民间风情歌舞演出,努力开拓创新农民文化增收、文化脱贫、文化致富的途径和手段。三是大力扶持演艺中介机构,鼓励和引社会资本投资大通文化旅游节目策划、创作和举办各类营业性演出活动。四是积极引导旅游投资者建成一批集风情民俗、民族餐饮、休闲娱乐、特色购物于一体的高档次、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度假基地。五是提升农家乐的文化档次和服务水平,开成地域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郁、吸引力强的文化娱乐休闲产业基地。六是加快建设大通文化旅游商品一条街。

四、意见建议

1、经费投入不足,需要相关项目大力支持;

2、缺少国家级知名文化旅游品牌,目前我县有“老爷山花儿会”和“大通皮影”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化品牌,其他文化有待深度挖掘和精深打造开发。该活动应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文化活动之中。

3、旅游和文化结合力不够强,彰显不突出,有待于整合资源和和进一步理顺管理和发展体系。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