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要求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倡导人文精神,强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是教育现代化的中心内容,也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要求。
“人文主义”是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综合构建起来的涵盖人的价值、尊严、情趣、意志、道德、态度、人性等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准则,它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它注重对善与美的理解,引导人们求真、从善、爱美,使人能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对初中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而且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当前,西方实用主义思潮大行其道,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人文精神日渐失落,是国内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是人文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提倡人文精神,强调人文教育,是历史课程和社会科课程的共同的理念和目标。历史教育的本质——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标,旨在培养具有完整的“三观”、具有崇高的理想、具有独立的人格、具有终极人文关怀精神的新人类。这样的人应该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是历史的而不是眼前的、是社会的而不是集团的、是革命的而不是逆命的、是全人类的而不是个人的。
具体言之,可以分四个步骤实施。
1、人文素养的提高。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对历史(概念和术语)、对历史的研究过程、对历史发展的社会影响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养成实证、独立、探索、创新的历史精神和信念,以及解释、预见、认知、审美的价值取向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2、人文素养的改善。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关系形成一种全面、理性的认识,尊重他人,关照后人,公平对待社会的全新的文明观。
3、人文关怀的培养。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重视人的地位、命运、价值与尊严,改善人的情感生活,完善人的道德理想,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形成悲天悯人的品格。
4、人文理想的树立。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实、尚理、爱美的精神情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崇善抑恶、昭明废幽的追求;热爱和追求真理;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理想;注重社会责任、关心国家社稷;重视群体和谐;推崇精忠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希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一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符合和谐社会、符合现代化建设、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人文教育之路。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人文素养具体包括哪些层面?这个问题怕是很难回答清楚。但至少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譬如欣赏一幅绘画,能够明确的给出作者是谁、创作年代、用了哪些手法等问题的答案,算是有深厚的人文知识。若是能品味出作者创作时的心情以及这幅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便是人文素养,而每个人从中体会出来的情感跟个人的境界有关系,自然是不会相同的。
2、不能用逻辑的理性的思维获得结论。所以一切的科学及其结论都不是人文素养,顶多算是基础的人文知识。譬如某一古代陶器上面刻着一些古老的花纹,类似人类的原始舞蹈,历史学家通过严密的考证得出这些舞蹈是原始人在狩猎的过程中形成的,这样的结论算不得是人文素养。
3、人文素养是学科知识包含在人文关怀中的内化。譬如环保主义就是自然科学包含在人文关怀中的内化,人们通过自然科学认识到了人类生存与自然可持续之间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恶化带来的结果表示悲观。再如,信仰是人类对自身前途理想化设计的内化,道德是社会规则的内化。
4、人文素养可以外现为情感的气质化。人文素养的气质化主要是在深厚的人文知识基础上产生了某种对其他人或全人类的人文关怀并溢于言表的过程。譬如“谦恭”、“忠诚”、“无私”等等,再如布鲁诺面对火刑、文天祥走上法场的那种胸怀坦荡、无所畏惧。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初中生,研究的范围在历史教育内,研究的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初中生的信仰教育、道德教育及“天人合一”观。
1、信仰教育
(1)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中学生的信仰现状,摸清楚所谓青
少年”信仰危机”在初中生中的具体表现,并做好问卷的分析报告。
(2)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社会和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信仰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和直接原因,可以用论文的形式来展现。
(3)探讨历史教育与信仰形成之间的关系。历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确立某种信仰,同时,在确立了信仰之后,信仰又能反过来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历史观,从而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历史(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
(4)深刻认识到信仰在个人成长及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选择共产主义为信仰的缘由以及在中国历史上书写的华章,对当代青少年有何触动。可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课程上得到体现。
2、道德教育
(1)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中学生的道德现状,并做好问卷的分析报告。
(2)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道德问题产生的症结所在,区分主次,并做一个相关的主题论文。
(3)探讨历史教育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在现阶段是否还具有生命力,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观念的可行性有多高,传统的道德观念中要做哪些保留和删节,如何评论历史人物的道德和功绩,道德和事业孰重孰轻,如何看待历史人物的道德榜样作用(正面或负面)„„这些命题都要加以研究,并以论文的形式加以总结。
3、“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观是人文素养中相对比较高端的哲学命题,是人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综合起来进行内化的结果,研究对象初步了解历史常识的学生。过去的“天人合一”观被披上了唯心主义、专制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外衣,使其在几千年间被曲解。在当代国学大师——特别是钱穆和季羡林两位先生——的重新诠释下,“天人合一”被赋予了新的过去一直被掩盖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包含了对人性与物性辩证关系的思考、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考、对人与人辩证关系的思考、对社会规则与自然规则辩证关系的思考、对人类行为与人类前途辩证关系的思考,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宏观地探究天道、人心、宇宙、人类等永恒的命题。
四、理论假设、研究方法及原则
1、理论假设
课题主要根据新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把教育的对象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统一起来,以求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渗透在历史教学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知识与素养一个都不能少。从而拓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与情操,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为新课题改革及素质教育尽一份微薄之力。
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一课题的研究,以求探讨一种适合学校实际、适合新课改培养目标、素质教育及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需要的教育教学模式;架构具有我校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促进教师转化自我教学,进而更好的营造一个充满人性化、活力化、热情化、主动学习化、人文化的校园环境;培育初中生的人文素养,并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将素养落实落实到行动,做一个文明的人、文化的人。
2、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经验总结法。
(3)行动研究法。
3、课题研究原则
(1)实践性原则
(2)现实性原则
(3)主体活动原则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课题可行性论证,调查、理论学习。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全面实施研究方案,分分层次实施,每学期形成阶段性成果,撰写论文,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大量的研究活动,组织专题活动。
第三阶段:深化、总结、结题阶段,整理研究成果,做好结题工作。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学生有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家庭出生,有利于研究结论的全面、公正、客观。
2、学校领导对教师科研工作极其重视。
3、对于本类课题,国内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可供参考借鉴。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尊重广大高校学生群体个性化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文教育渗透,提升学生的个人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合作性和自主性,能在使学生对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形成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升,进而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他们的人格。因此,本文将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人文素养 培养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等。加强对广大高校青年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希望他们能够在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中,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实现审美情趣和审美辨别能力的提升。从本质上来讲,人文素养是对人类精神的培养,是希望人类能够对真理形成清醒的认识,进而能够追求进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人文素养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首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当前,我国高校青年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着一定的兴趣,但英语教师仍然需要在教学中对其进行强化,以尽可能的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兴趣,进而为学生英语学习中人文素养的提升创造条件。同时,人文性功能的发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施加一种“隐形”的影响,进而能够促进学生自我的不断完善。其次,学生对国外文化具有一定的好奇心,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大学英语教育的特点在于其中的文化元素,这也是英语教学的魅力所在,因此,文化意识在教育教学中的提升和强化,能够让学生对语言的真谛产生真正的领悟,强化学生的英语掌握能力,提升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水平,进而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再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人文本,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引导他们参与互动学习,指导他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自身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二、构建英语文化教学体系,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中进行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教育渗透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方针,其旨在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文化教育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文化鉴别能力和包容能力,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持续发展,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创设情景教学,培育人文知识底蕴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英语教师应最大程度的进行情境教学环境创设,通过设置不同的话题、主题让学生现场模拟跨文化交际操练,利用教师收集到的或者教学教材中自带的视听材料创设形式不同的文化交际情境,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讨论、辩论、表演配音和角色扮演等,让学生通过跨文化境域的体验获得丰富的语言交流技能。同时,也必须重视学生非语言交际的体验,让他们在跨文化交际情景中提升自身对体态语、手势语的认识。
(二)变更教学思想,改善教学方式
大学英语教师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在为学生讲授基本英语知识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教育教学目的。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尽可能的让学生自由的进行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并引导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听说内容的重要性,加强对英语口语的运用,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知识运用。同时,英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英语学习内容绝非仅限于教材上那些有隔阂的基本知识,英语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他们还需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目的进行英语学习。通过教学思想的改变和教学方式的改善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必能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这对他们人文素养的真正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广大青年学生必须积极改变自身的学习思想
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心理上认为他们只要学会老师讲授的知识就可以了,就能在考试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也能在后续的升学中占据一定的有利地位,致使学生尽管掌握了老师教授的和教材中要求的基本英语知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对其进行有效运用。因此,大学生必须在思想上变更自身的学习观念,必须深刻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操作的综合运用,而不是只是单纯的进行学习。学生必须注重自身英语口语、英语听力的学习,不能对教师的引导和督促过于依赖,而是应该学会自主学习,掌握必要的英语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质量和效果。只有在认识上和心理上能够切实转变学习思想,大学生才能实现自身人文素养的更大提升,进而才能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栋梁。
三、结语
人文素养培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引导学生在教学中体验人文精神,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在教学实践中营造积极的人文学习氛围;以及如何让高校英语教学实现预定的教学目的,是广大高等教育英语教学工作人员和关心英语教学的研究者们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强化文化意识、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的教育,重视对学生高尚人格、和谐身心和高雅志趣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质内涵更加丰富、更为全面。
参考文献:
[1]叶慧君,王鹏.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母语文化教学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09).[2]张楚廷.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学原理[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6).[3]张云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J].考试周刊,2024,(46).(作者单位: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第一篇: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摘要:大学语文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学科之一。目前真正喜爱这一学科的大学生逐渐减少,整体人文素养水平也不断下滑。因此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当前社会、各大高等院校的首要工作。文章基于这一内容,首先分析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中存在的问题,随后简述其存在的社会意义,最后明确了大学生培育人文素养的主要方式就是完善大学语文教学。望本次研究能够帮助当前大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素养;培育;教学
大学语文作为当前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目前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由于大学语文占据较高的学分,显示其所占据的地位极为重要,导致许多大学生将其看做获取高学分的课程,应对态度以不求甚解、但求过关为主。基于这一想法,大学生在其中学习到的知识极少,对其人文素养的提升微乎其微。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无法很好的结合审美性、人文性以及工具性,更多是以知识教授与工具操作等行为进行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文素养。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存在复杂性。可能是学生自身学习的实用主义、教师教授过程中的认知偏差、网络环境对学生信息思考及接受行为的影响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学生对经典、文本式阅读的重视度下降。针对目前社会现状而言,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素质观念薄弱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与各高校中存在的“专业崇拜”。近来各大高校为了进一步提升就业率,重点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及知识的培育,以便满足社会需求。这一行为无疑存在重要性,但从现实层面而言,高校会因此忽视了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育。中国的教育需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专业性工具。这种专业万能的理念创造了诸多“热门专业”的神话,但对大学生的精神造成了影响,甚至可以说影响了学生的现实生活。
二、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社会含义
基于专业崇拜及功力注意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大学是人文素养培育。近年来,社会上频繁发生大学生违法事件,这些行为无不体现出其人文素养的缺少以及价值观的扭曲。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人文科学层面到达了综合素质的境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基于人与自然的关联性,明确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体现人显著的主体地位:基于人与自然的关联性,明确互相尊重的重要性,体现人人平等的重要性。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基于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发掘潜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基础性目的,激励学生多关注人类存在价值及意义。而大学语文在这过程中能够起到提升基础语文能力、提高学生人文视野、培养人文情怀及素养的作用。正如民族的综合实力由软实力与硬实力两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人亦如此;软实力指人文素养,硬实力则指专业知识,两者相辅相成、彼此支持。为了促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上述两种能力,大学本科教育需要实现通才及专才、素质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涵盖以下三个部分: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人文素养,唯有同时培育三个方面才能够产生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在学习过程中会涉及素质教育,同样素质教育中也含有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因此三者的重要性可以划上等号。
三、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方式———大学语文教学
基于前文内容,笔者人文大学语教学应依照常规语文教学规则实施,具体而言就是结合经典文本实施知识讲解、情感启发及思想升华等活动。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其实就是对学生语文素质进行提升。而其与高中、初中语文教学之间的缺编就在于其需要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确定素质的本质意义,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关活动之中。在这种高层次的教学方式下对学生人文情怀及素质进行提升。大学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一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与审美为主,实现人文精神的传播。大学语文课程又称高等语文,主要教育受众为大一新生,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育非常重要。不过由于大学生已经经过了十多年的语文学习经历,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应用具备一定的基础,不需要将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重复。基于目前的社会现状及技术理性盛行的时代现状影响,相较母语能力培育而言,人文素养培育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单对其实施审美培训及文学鉴赏等基础性教育。笔者认为,结合大量具备思想启迪含义及审美情趣的经典文本,在刺激学生人文关怀的同时,还能够大大提升其审美及文学鉴赏能力。因此大学语文教材选择是教学的重要基础。在选择过程中于需要关注具备人文熏陶、审美教育及语言训练等多个方面内容的范本。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培育不能与传统文化教育对等,所以在教材选择过程中不能仅仅包含经典的文学作品,还应该包含当代或国外的优秀文学作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提升人文素养,从狭义来看与其今后的社会工作及生存相关,从广义来看直接关系中国优秀文化能否得到发展与展现。作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方式,大学语文教学目前仍然存在众多问题。但随着社会与高校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这一目标距离实现也就仅仅想是时间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学语文教学相关工作人员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冯智明,李永贤.大学语文课程中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个案[J].教育观察(上旬刊),2024,08.
[2]曲贵海,高春燕.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策略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04.
[3]宋群.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何在———兼述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24,13.第二篇: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质之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它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的性质和语文教育的特点说明了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优越性。但是根据目前大学生的情况来看,很少有学生会通过语文来丰富人文素养,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很多的大学生人文饲养普遍较低。要想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学语文需要肩负起这一重任。语文教育改革深化的成果,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该教育范畴内得以广泛渗透,语文教学既要担负起作为交际工具的重担,即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其听说读写的水平,也起到陶冶情操、塑造人格、传递文化、唤醒灵魂,不断促使学生个体成长和心灵成熟的作用。语文教学在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美好的向往、对人生憧憬和规划、对生活和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以及成就良好的习惯和品性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何时能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
(一)人文常识的缺乏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自然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长期以来,我们都按照传统的模式和评价标准,进行着实际以智力为主导的教育,成绩的好坏,名次的前后,也似乎成了今天评价学生的定性准则。因此,在这样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中,让学生们自觉去接受文化的洗礼和文学的熏陶的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在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受到所学专业的限制,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存在着矛盾,大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对于一些纯理科性质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接触到文学类的学科知识的机会就减少了,再加上很多学生由于缺乏积累人文常识的意识,最终导致了绝大部分学生在人文领域方面知识的缺失,甚至是丧失了基木的文学写作能力,进而造成了人文素养的弱化现象。
(二)人文精神的流失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文化精神的缺失己经成为了一大主流现象,很少有学生能够对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了解地很详细,更严重的是在很多大学生中间缺乏最基木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具体表现在对中华民族一直流传下来的传统、以及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了解都只是停留在表面,也缺乏对中华文化该有的兴趣,逐渐导致民族精神的流失。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人”的价值、使命与归宿,出现价值观念金钱化和个人化现象,“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有一定的市场。大学生的价值观情况可以反映其人文素质的基本水平。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就行了,文化课差无关紧要,于是就出现了专业课认真学习,文化课自由散漫,随便听听的现象。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没有树立正确的目标,从而忽视了人文学科的学习和本身人文素养的提高,这也导致学生缺少理想信念,缺乏进取之心和成才之志,社会责任感不强。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人文因素
语文教材在人文教育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把握并利用其优势,发掘作品中具有人文教育素材,充分调动一切资源和能力,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在文章的选择上做到有针对、有辨别。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渗透,使他们在体悟作品内涵的同时,对其灵魂也是一种净化和洗涤。语文教材中所选录的文学作品,除文字优美外,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和人文魅力光芒四射,它像一座灯塔,对学生在生活道路上前进和成长起导向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作品的同时,受到一种精神上的熏陶和感染,一种灵魂的洗礼和升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于教材的充分合理运用和解读,挖掘教材中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威力,如何在作品的阅读欣赏中陶冶学生性情,养成学生品质,是大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文课本中挖掘人文因素,是大学语文教学人文渗透的一个必要而直接的手段。
(二)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时代的教学观倡导应该回归人的教育,即以人为本。因此,和谐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对于人文教育的效果有着非同寻常的内化意义。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平等、和谐的氛围。学生的人格在这样的关系中得到了尊重,这更能优化良好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学生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素养更能得到快速的提升。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再是控制者和权威,而是同学生同样;立于平等地位,教师要聆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走出迷惑,指导他们拨开黑暗。新时代的师生关系更像是朋友,它要求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真诚相待,热情关怀,和谐相处。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老师,自然会使学生一步步走向从容、走向自信和大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表达发自内心的见解,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之道,新的教学理念摆脱了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教师不再是拿着指挥棒的领导者,学生更非是指挥棒下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奴隶。
(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古语有言“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感知祖国语言文化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加词汇量,增强语感、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诵读之中,优美的文章会让读者有春风沐雨之感,在眼、耳、嘴、心、脑的协同合作下,多种感官都会调动起来,这样对于唤醒人内心深处的人文精神的再创造。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学生自然而然地能够达到描摹其景,揣测其意,诉说其情的效果,从而使学生进入文本世界,把握文本的深层意义。于是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以提高和涵养。阅读可以激发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如谢冕所说:阅读过程也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阅读励志的传记文学,可以使学生深受感染和鼓舞,主人翁在艰苦辛酸的境遇中始终坚持理想,积极进取,这对年轻的读者更是一种灵魂的冲击与洗涤,反身自己,会对眼下的幸福生活更为珍惜,对自己好逸恶劳的状态由衷反省。优秀的文学作品,是集语言美、人情美、人性美于一体,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传承典范,是世界人民的精神瑰宝,因此,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在作家的引领下,更早更多地了解世界文化和风俗,感受世界悠久而博大的历史文化,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这对深化学生人文素质、弘扬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语:
语文教育,是使学生增长文化知识、提高内在涵养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人文素养是人类文明的浩瀚长河中最璀璨的一颗珍珠,也是人类珍贵的遗产。而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养表现的一部分,它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使人类的文明发扬光大,使后世继续继承,使未来人才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这就是语文教学应该承担的责任。这项工程浩大而长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但也足显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都是大学语文教学中永远继续的课题。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渗透,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第三篇:语文本色回归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摘要:无论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还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都是基于科学的儿童观之上的,即为儿童语文素养的最终形成及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标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如此,教师要时刻树立主导意识,学生在正确方法的导引下不断受到熏陶感染,相信行走在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里,儿童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就不再是梦想。关键词:儿童观;创设情境;语文素养儿童观,即“儿童意识”。如何用科学的儿童观指引小学语文教学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富有情趣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和引导者。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必须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进行。试想,如果一堂课学生感到沉闷压抑,又怎么会有美的感受和创造性的发现呢?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情境创设的情趣性,使学生学生学得愉悦,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上学期,我参加了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在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我运用自己早就设定好的教案,一板一眼地教学,我的教与儿童心灵的学始终是疏离的。一节课死气沉沉,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失败之后,我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从这节失败的评优课中,我获得的最大收获是:教材和学生在我头脑中的地位发生了改变!每每在备课的时候,我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总是要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孩子读了这篇文章会有什么感想和疑惑?二是怎样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拼音教学是一年级上学期教学的一项重点,而拼音复习课又比较枯燥,我就在创设富有情趣性的教学情境上下工夫。我以“畅游拼音王国”为题,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首先让学生一起伴随着儿歌去喜羊羊拼音王国游玩,然后唱声、韵母歌,扮演喜羊羊为果树治病(音节改错)等游戏,形成有坡度的系列训练,让学生玩中求学、学中有乐,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关注儿童的心理需要,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不仅预设的教学环节要体现二者的统一,在利用随时可能出现的生成性资源时,还要注意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扁鹊治病》一课时,当学到课文结尾时,多数学生批评蔡桓公不愿治病的态度,我以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至此水到渠成地达成了。就在我归纳总结的时候,一个孩子怯生生地举起手来:“老师,我认为扁鹊也不对,如果扁鹊再多劝蔡桓公几次,或许蔡桓公最后不会病死的。”显然,课文的本意是告诉我们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虽然这个孩子的理解与课文的价值取向明显不符,但表现出了他看问题的独特角度。于是,我和学生再一次回归文本,去重点研读了表现蔡桓公自以为是,以及扁鹊几次三番劝说蔡桓公的文字,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其实扁鹊是几次劝过蔡桓公的,但都被蔡桓公拒绝了,何况在古代受君王至上思想的影响,等意识到严重性时,为时已晚。不过,如果扁鹊不懈努力的话,也许蔡桓公真的会有所醒悟,他的生命也许会得到挽救。所以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很有意义的,应该受到表扬。通过这样的处理,这位学生满意地坐下了。我认为,我对这件事的处理,符合书中专家的观点: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善于利用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对课文进行赏读,借以进行鲜活的语言文字训练的要求。这不就做到了“滋养心灵”和“获得工具”的并重和统一吗?
三、尊重儿童的个性体验,语文教学要体现儿童主体性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不同,儿童常常有着与成人不同的审美视角,也拥有着成人意料不到的智慧。为此,教师首先要真正拥有“儿童的情怀”,善于倾听儿童内心的声音,这样才能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体现语文学习的儿童主体性。《小木偶的故事》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讲述的是老木匠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小木偶因为笑嘻嘻的表情而受冤枉,遭误解,内心很痛苦。一直到神奇的蓝鼻子小女巫出现,赋予了他所有的表情,才让他真正获得了快乐。教学参考书中提示的教学目标,其中之一就是通过本课的教学传递给学生一种精神: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的快乐。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却惊讶地发现,儿童的思维和情感是多元的,即使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感态度。有的同学,不仅从故事中感受到积极面对生活的道理,而且认为,童话也赞美了老木匠和小女巫,因为老木匠给了小木偶生命,希望他带着微笑闯世界;而小女巫帮助小木偶摆脱了他只会笑的痛苦,小女巫是一个善良的人。瞧!这就是儿童眼中的童话,不仅能将其中的角色化为具体的形象展现在眼前,还能对其作出审美评价。
参考文献:
丁卫军.行走在阅读教学的课堂里.语文教学通讯,2024(Z2).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分析
新课改下的语文我们推进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方式,并且重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人文培养,从而让学生从课本中获取知识的同时发散人文内涵最终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文本、情景体验、联系生活这三个方面我们对学生进行初中语文的人文培养,老师在层层教学环节中的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初中学生进入文学殿堂,最终达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全方面培养。
一、立足文本、渗透人文素养
老师在课堂上不仅仅向学生介绍课本篇目中的写作手法和语言文字运用,同时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践,得出结论”来进行课堂环节设计来加深学生对于课本中文章的理解。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都汇聚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灵活运用教材能够使初中语文教学更为丰富,学生也能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语文课堂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使每一个课堂中渗透入人文素养,让学生通过日积月累语文知识来培养属于他们的文学素养。通过反复品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挖掘文本中人物精神,体验文本所表现的强有力的张力,启发学生思考,领悟文本中深层次的人文内涵和体会人文精神感染力。曹操用浪漫主义的写法描绘出了高山大海,波澜壮阔的《观沧海》,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统一中国的高远抱负;以夹竹桃贯穿全文作为线索来表现爸爸对“我”的深情和失去父亲陷入痛苦和眷恋父亲的“我”,林清玄用插叙的手法使得文章跌宕起伏,最终得到感人至深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更有鲁迅先生用父亲的“背影”,火车站的人聚人散的分离伤感之情来感动全中国漂泊彷徨,远走他乡的人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文章内容的思考,从文章的细节出发凝聚成一个整体的文学体系,最终利用初中语文课本,真正从点滴渗透入人文素养。
二、创设情景,启发人文思考
人文素养并不是通过讲座,报告,知识体系就能够传递给学生的,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样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所以教师应该借助初中教材慢慢渗透人文素养,让学生感知在课本中每个人物形象,体会他们所处时代并且设身处地的思考他们的行为方式,以初中教材为语文教学的起点,从初中课本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并且查阅相关文学资料来了解人文精神。老师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创设文章中的文学环境,把刻录在教材中的文字能够实体化,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真正文学内涵,并且启发学生进行文学思考。同时注意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加强,以至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体会、感悟作者传递给读者的真正人文精神。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并且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内涵,所以老师想要传授人文素养时,利用创设情景的方式让学生感知人文精神。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一个小学生的字数描绘了在被普法战争所侵害的普鲁士乡村小学中进行了最后一堂法语课,深刻的反映了法国人民处于水深之中并且被战争所破坏的痛苦之情。这样,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创设最后一课之中的文学环境,让学生能够细腻的感知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中的人物情感,真正的感受都德传递给读者的战争无情破坏社会的痛苦和深切爱国之情,这样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情景创设,启发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
三、结合生活,创设人文课堂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主要通过语文知识来进行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但同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已学过的所有知识,让学生紧密联系与自己戚戚相关的生活世界,进行学生内在品质的提升。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往往能使语文学习达到更为高效的境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用生活实践来让学生感知人文素养,体验丰富的人文情感。以“让教材走向课堂,让教材走向生活”为核心开展语文教学模式,通过人文实践能够真正的领悟人文素养,从而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也能得到人文精神领域的提升。比如,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中体现的父爱如伟岸的大山坚定不移,母爱则如冬日的炉火温暖我心,通过这篇课文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我为妈妈做一件事”这样的课外实践内容,并且让学生写下实践心得,这样有效的教学环节能够使学生真正领会文章中向父母表达的深沉情感。或者对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芦花荡》这类红军长征主题文章,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通过“四渡赤水”“百万红军过草原”的红军故事表现红军们坚持革命理想,不畏惧艰难险阻的乐观精神,并且还可以结合“爱国情怀”课题活动来进行“红色的心”类似的抒发爱国情怀的主题活动,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每篇文章中深刻的人文精神。总而言之,我们在初中语文教育时从每个教学环节中渗透关于人文素养的知识,让学生不仅能够通过课堂来培养人文精神,并且能够用生活实践的方式在日常生活感知人文精神,从而通过语文学习过程极大地提升人文素养。所以,对于初中语文课堂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研究应该不断地探索,以期学生能够真正的在语文课堂上得到的真正的人文素养。
第五篇:开发语文教学人文功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摘要: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结合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教学三个方面探讨了开发语文教学人文功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功能;人文素养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仍然沿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偏重于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忽略了教育的人文功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语文教学要大力开发人文功能,注重人性和人文的充分发展。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情怀,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
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材,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品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基于此,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精神,充分发掘作品中的人文情趣和人文品格,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造能力,从而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中不断提高语言能力,获得语言知识,在文学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思想情操。例如,在学习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时,通过阅读作品,引导学生体会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在阅读课堂中与作者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从而不断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总之,开发阅读教学的人文功能,就是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文本、作者、现实中深入思考,大力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使学生能够深切体会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丰富内涵,从而实现语文课堂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的功能。
二、在写作教学中发扬人文精神,充分表现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但长期以来,语文写作课堂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思想,将学生的思维束缚在固定的模式中,导致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毫无生气。例如,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在写作中只有一个调子,全是正面和积极的语言才是健康的内容,对于学生在文章抒发一些自己的情感便认为是内容消极、不健康,这种思想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毫无新意,个性化和创造性被束缚。写作是学生表达思想、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写作教学中充分发扬人文精神,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创新想法,才能打破思想束缚,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充分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使写作富有生气和真实的内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引导学生敢于说真话,敢于表达真情实感。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同一件事情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写秋天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落叶的无奈,也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秋日果实成熟的喜悦;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万物复苏,也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春日播种的繁忙景象。总之,写作课堂应该成为学生表现自我、抒发情感的重要渠道,而不是统一调子、千篇一律的写作模式。
三、在口语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而语言学习自然是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口语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即“说”的重要渠道。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口语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够在丰富的语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口语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中,而是应该融入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中,通过举办演讲竞赛、辩论赛、朗诵比赛等各种文娱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融入语言活动中,在实践锻炼中学习语文知识,树立人文精神,不断提高人文素养。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整合课堂内外的语言学习素材,为学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机会,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语言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活力,让他们感受语言文化的魅力,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雷雨》一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用表演的形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对话中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样既能够在无形中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文章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人文功能,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通过培养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造,让语文教学在发展与完善学生人性的人文教育中发挥出“极致”。
参考文献:
[1]温云兰.试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功能[J].语文建设,2024(15):9-10.[2]迟艳杰.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以《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24(7):66-68.[3]李学.也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24(12):60-63.[4]周彩群.中学语文课程人文知识内容及其教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24.
语文诗词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一直是教育追求的目标,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其成为人文教育的关键。诗词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历史积淀的民族文化瑰宝,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的思想情感,能够给人带来潜移默化的精神陶冶。因此,语文诗词教学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古典诗词中人文精神的理性张扬
古典诗词以其张扬的人文艺术魅力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各时期人文精神的精华,其人性美、人文美的张力是思想、情操、品格培养的重要教育工具,具有很强的涵盖和熏陶作用。诗词所展现的人文魅力和艺术思想在语文教学的方式上具有鲜明生动的楷模作用。诗词的内在情感精神是时代思想的浓缩,是中华民族的烙印,是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诗词的简练以及情感互动性是培养学生思想情操的最好工具。诗词所包含的民族文化精髓在语文教学内容上具有丰富的涵盖作用,比如人文关爱、生命关爱、社会关爱等。诗歌以其完美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并产生了深远影响。诗歌所独具的这种历史熏陶作用在语文教学效果上具有真切实在的接收作用。从教育功能上看,诗歌所张扬的人文情操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二、诗词教学是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内容
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在学生生命发展的内在需求基础上,使受教育者在学习、生活、情感、创造等方面得到良好发展,并最终成长为个体与社会和谐相处、生命与精神和谐统一的社会化群体人。诗歌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其文学艺术方向的内涵熏陶成为极富感染力的人文教育素材,另一方面,其社会人生感悟是学生人文素质教学所急需的标识。
(一)情感培养
情感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情感包括自身情感感悟及对他人的情感。本质上讲,社会是一个具有交往性的群体,个体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沟通交流之上的。孔子在《论语?颜渊》中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就是说真实情感是建立关系的基础。中国古诗词总是将情感流露得那么真实、唯美和富有感染力,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心灵的引导,是情感的塑造。情感不但包括爱情、亲情、友情,还在更广阔的范围有所展现,比如乡土的依恋之感、社会的仁爱之感等。李白的《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浓浓的友情就像一杯陈酿散发着醇香;宋之问的《渡江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将诗人对故土、故人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惟妙惟肖;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字里行间充满了人文关怀,诠释了人性中的真、善、美。这些优美的词句在培养学生友情、亲情、仁爱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
(二)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培养
儒家思想影响我国数千年,在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无法推卸的社会责任和民族使命。这种高度统一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典诗词中体现颇多。诗词所包涵的那浓郁的历史文化使命能够使人产生壮怀激烈的思想,对精神具有强烈的陶冶意义。语文教学的目标一方面是“识书习字”,另一方面就是人文精神的塑造,因此以诗词教学为基础,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中国诗词的历史文化长廊中,许多具有爱国情怀的诗人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比如屈原的《离骚》,杜甫的《春望》,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辛弃疾的《破阵子》等,都是个中精品。这些诗词蕴含着对故土家园的热爱,以及保家卫国的使命感,对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树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自然观念的培养
道家作为土生土长的宗教体系,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和谐自然”的思想对我国的诗词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与自然融合为一的观念,使人们对生养自己的故土具有与生俱来的依赖和亲和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些山水田园诗在自然精神升华的智慧下,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皆可入诗,这种对自然的崇敬和寄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观的人文理念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作用十分明显,在深入学习后自然会内化为他们的品质。
(四)健全人格的塑造
我国是具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成为民族精神的导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君子之道一直是人格塑造的最终标准。许多优秀的诗词表现出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积极追求的奋斗精神,这也是目前学生最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屈原在《离骚》中写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些都展现了诗人的生命意识和奋斗精神。这些类型的诗词在塑造学生人格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以诵读为方法,强化体验感悟
著名诗人余秋雨曾把我国古典诗歌比作“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塑像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古诗词蕴含太深奥的精神理念,这么早给予学生,乍一看貌似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学生们纯洁空朗的心灵更易于接受。
选取合适的诗词让学生自由地诵读,让他们自主地体验感悟,沉下心来用心灵去接触诗歌所蕴含的思想精髓,感悟诗词的真正意境,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运用泛读、轮读、自由读、拓展读、迁移读、延伸读等诵读方法,基于全员读、鼓励读、习惯读等原则,使学生丰富自身语言及情感,个体自由化的领悟,在自悟自得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杜晓虹.浅谈诗词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2024,(2).[2]郝帮华.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4,(11).[3]丁洁.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4.(胡爱萍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小满镇中心学校 734000)
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东山区第一初级中学 林耿喜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所以历史课堂有没有效益并不是单单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或教得认真不认真,更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一堂课,老师讲得再精彩再辛苦,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那也是一堂无效的课。当然,学生学得再辛苦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同样也是无效或者低效的教学。那么到底如何实施有效的历史教学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全面合理的教学目标”。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且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因此,备课时,教师要在新历史课程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准确把握教材,制定出适合本节课各层教学的多元的、有差异的、具体可行的目标及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依照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尤其是历史学科,要注重历史课程在情感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独到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和健全的人格。准确全面地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课时,为了让学 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这个时期的成语故事,课堂上让学生讲故事和进行表演。学生兴味盎然,说得绘声绘色,演得惟妙惟肖。此例教学设计上尽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学目标不明确,偏离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类似的情况。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便有了学习的动力。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
1、创设问题情境。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究新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的天性,是兴趣的先导。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讲《三国鼎立》这课时,可以在交谈中设问, 引导思考:大家知道《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有个重要人物——曹操,历史上确有其人,三国故事有真有假,哪些是真的?曹操真如小说中的描写吗?学生急于探究其中奥妙,对此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这一类问题时,除了新颖有趣外也要有适当的难度。只有那些学生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东西,才能真正激起他们的兴趣,才能成为“激起千层浪”的石头。
2、创设故事情境。为了让学生加强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穿插介绍一些短小而又饶有兴趣的历史故事和材料。例如我在教学《辛丑条约》时,穿插了一个小故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进行谈判。当时,一洋鬼子盛气凌人地作出了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想以此嘲讽中国人。当时,清廷的一个小文书也毫不示弱地对出了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但最终清政府仍然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3、创设历史情境。根据历史知识过去性的特点,我常使用多媒体技术,以其特有的动态性,再现过去历史的形象,创设动态历史情景,使学生感知历史史实时,形成的历史表象会更鲜明、更生动,理解史实的本质会更透彻。如讲授长城、都江堰等古代著名的工程时,教师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能身临其境,感受到这些工程的雄伟壮观,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再如讲授《火烧圆明园》时,可先播放同名影片。通过圆明园火烧前后对比,让学生进入创设的历史情景,感受历史事件的过程。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学生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三、精心设疑,巧妙诱导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学生们基本能看懂,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必然会感到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因此,我努力通过设置疑问,诱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如讲夏朝国家机器的建立时,我问学生:假如你是夏王,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你的统治呢?问题提出后,留给了学生一点儿思维空间,学生的思维一下了被激活了,热烈的课堂学习开始了。
再如讲秦朝灭亡的时候,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秦王朝为什么会如此快地灭亡?它的灭亡,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悟?”“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如何让自己的朝代存在得更长久?”问题一提出,学生的眼睛一亮,他们的思维立刻就活跃起来,翻书寻求答案的、眉头紧锁 的、掩卷沉思的„„瞬间沉默过后,一只,又一只要求发言的手举起来了,课上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学生在热烈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体验与感悟,逐渐懂得了学习历史的意义。
四、讲练结合,提高效率
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当前历史课堂教学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注入式多、启发式少,讲的多、练的少的现象,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教师往往讲得满头大汗,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这种把学生当容器的死板教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讲练结合,就是把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在教学目标的统率下有机结合起来,使讲和练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迅速而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讲练结合的着眼点就是指导学生利用其原有认知结构,进行充分的主动实践,使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同步充分到位,从实质上内化为其新的知识结构,并成为以后重新建构、不断发展的坚实基础。
讲练结合的几个有效环节:
1、课前五分钟检测
教师对上节课的内容在开始传授新的教学内容前进行检测,目的是要看一看学生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同时给学生一种学习习惯,让学生课后能认真进行复习。这要求老师对检测的题目要认真思考,有选择性地对不同的课型练习内容进行出题。
2、三十分钟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余下的30分钟里安排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如问题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互动式 4 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等,但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必须围绕有效教学这个核心目标。
3、课后十分钟练习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在下课前进行练习,目的是要看一看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的知识,以便调整下一步的教学策略;同时也给学生一种学习习惯,让学生上课时注意听老师讲课。这要求老师对练习的题目要认真思考,有选择性地对不同的课型练习内容进行出题,题目不要过难,但又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
总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立足长远,深挖教材、积极引导、不断探索,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历史教学行之有效地得以进行。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