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国情 党情 省情 市情简介

最新文章

第一篇:国情 党情 省情 市情简介

国情 党情 省情 市情简介

一、国情简介

简略几组数据便可清晰领略到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的巨大变化和发展。1.GDP年均增长8.1%,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1952年至2024年,扣除价格因素我国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至世界第三。

2.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人民生活由贫困迈向总体小康,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24年的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升到4761元,2024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比1952年底增加2.5万倍。

3.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减为1479万,减贫成效卓著,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有2.5亿左右,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到2024年末,减少为147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1.6%。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近25年来全人类扶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应归功于中国。

4.财政收入增长1104倍,有效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只有62亿元,到1978年上升到1132亿元,到1999年达到11444亿元,进入新世纪,财政收入连续跨越新台阶,2024年达到68477亿元,比1950年增长了约1104倍。

5.粮食产量增长4.69倍,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支撑工业化进程。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69倍,达到53082吨;2024年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5337万吨,而1952年只有339万吨。

6.粗钢年产从16万吨到5亿多吨,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2024年,我国粗钢产量由1949年的16万吨增长到5.678亿吨。纱产量由32.7万吨增长到2405万吨。我国由一个只能制造初级工业产品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根据联合国资料,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24年的11.4%。在22个工业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

7.对外贸易增长2500倍,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贸易额约10亿美元;到2024年,我国日均贸易额就达70亿美元,60年间我国年贸易额猛增2500倍。如今,中国已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8.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45.7%,走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6%,城乡之间处于严格的分割状态。改革开放依赖,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24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5.7%,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9.文盲率降至6.67%,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口80%以上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2024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3%,高中毛入学率达74%,初中毛入学率达98.5%。小学净入学率达99.5%。文盲率降至6.67%;2024年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454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024万人。

10.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4570亿元,占GDP的1.52%,比1991年提高0.87个百分点,科技成果大量涌现。

11.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35岁提高到73岁,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地区缺医少药,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经过60年建设,我国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1949年全国每千人拥有亿元,卫生院床位数为0.15张,2024年未达到2.8张,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24年的73岁,在世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居于领先地位。

二、党情

通过从一大到十八大90多年的发展脉络,便可领略到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发展变化。

一大1921.07.23上海

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确定党的纲领: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12名代表来自七个地方,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二大 1922.07.16 上海

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提出“两步走”计划;通过第一部《党章》。

三大 1923.06 广州

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共同合作统一战线。四大 1925.01 上海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五大 1927.04 武汉

同年8月在汉口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批判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六大 1928.06 莫斯科

集中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上,指出现阶段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

遵义会议 1935.01 遵义

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七大 1945.04 延安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府报告,总结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合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七届二中全会 1949.03 西柏坡

标志着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提出党的建设为题,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八大 1956.09 北京

做出把党和国家的中心由革命转到建设上来,指出党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九大 1969.04 北京

提出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错误理论。

十大 1973.08 北京

十一大 1977.08 北京

宣告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次年12月召开了著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倾错误,把党的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

十二大 1982.09 北京

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会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速度推向全国。

十三大 1987.1 北京

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进本路线。十四大 1992.1 北京

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 1997.09 北京

收藏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住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十六大 2024.11 北京

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愿想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十七大 2024.1 北京

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十八大2024.11.8北京

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推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三、贵州省省情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2024年常住总人口为3900万人,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的内陆省份。

近年,贵州经济继续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2024年,全省生产总值4593.97亿元人民币,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0.3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800.06亿元,增长16.6%,其中工业增加值1516.87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2163.58亿元,增长12.1%,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贵州逐步实现了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第二三产业带动逐步的改变,形成了以电力、煤炭、饮料、烟草、医药等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特色工业体系,以旅游业、科技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电信产业等为重点的服务业体系。

202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86.28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699.86亿元,增长29.0%。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25.5%,更新改造投资增长24.8%。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9.9%。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

费品零售额1206.82亿元,增长19.0%;住宿业11.68亿元,增长16.6%;餐饮业141.50亿元,增长15.2%。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1.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0%其中,进口总额12.19亿美元,增长28.5%;出口总额19.19亿美元增长41.3%。全年新投外商投资企业37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倍。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3.24亿美元,增长97.2%;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20亿美元,增长60%。

四、贵阳市市情

贵阳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历史,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别名“林城”、“筑城”。

贵阳市土地总面积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4.56%,全市辖六区一市三县,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24年末全市总人口(常住半年及以上)为396.79万人。

2024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02.61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52.05亿元,地方财政支出168.98亿元。贵阳市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每年财政支出中涉及民生的支出都占50%以上,“贵阳避暑季”生态旅游品牌效应凸显,生态型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产业生态化格局渐显。三次产业结构为5.5:44.6:49.9,全市第三产业比重连续三年高于第二产业,形成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贵阳市地处东经106° 07′ 至107°17 ′,北纬26°11′至26°55′之间,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4℃,年平均气温15.3℃,与地球平均气温接近,适宜人类居住与多种植物生长,贵阳凉爽的气候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的美誉。2024年8月,中国气象学专家组向贵阳颁发了“中国避暑之都”匾额。

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5%,形成了峰林、溶沟、峡谷、溶洞为一体的绚丽景象,是名符其实的公园城市,从花溪、天河潭、南江峡谷到息烽温泉,到处是景点,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森林覆盖率达41.78%,已经形成“森林围城、森林绿城、森林护城、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生态大格局。2024年,国家林业局授予贵阳市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森林的高覆盖率使贵阳市空气含氧量充沛,空气质量优良率在95%以上,总长达374公里,总面积达228.51万亩的一环林带和二环林带,就像环绕在贵阳周边的两条绿色项链;而城市周边的几个森林公园和正在建设中的林带主题公园,就像点缀在项链上的珍珠,环城林带提供了富足的负氧离子,平均每立方厘米达到2700个以上,超过正常值的几倍,居全国各著名景区的前列,可谓“天然氧吧”。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铝土、磷、煤等50多种。其中铝土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五分之一,开阳磷矿是全国三大磷矿基地之一,清镇煤炭储量大。

贵阳居住着汉、苗、布依、仡佬等51个民族,这是一个多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长期以来,贵阳市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着灿烂的民族文化,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多民族生态文化,形成了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民族文化“大观园”。

2024年底,贵阳市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确定了贵阳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内涵和战略目标: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生态观念浓厚,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

为了把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纳入法制化轨道,贵阳制定了《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这是国内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法规;贵阳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和检测办法,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廉洁高效6个方面来衡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成效。

贵阳市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突出位置,保护“两湖一库”,实施“畅通工程”、打击“两抢一盗”,纵深推进“三创一办”,件件关乎群众生活,与此同时,贵阳通过实施“绿色工程”、“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宁静工程”四大工程来美化人居环境,“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风貌得以充分体现。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总抓手下,贵阳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保护青山绿水,着力改善民生,着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完善法规制度,成效明显,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市民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城市功能明显完善,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创新体制机制去的明显效果。2024年6月,国家环保部将贵阳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第二篇:五、国情省情市情100(feisuxs推荐)

国情省情市情

(49+26+25=100)

一、单选题

1.2024年,我国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屠呦呦获得诺贝尔()。C A化学奖 B物理奖 C生理学或医学奖 D文学奖

2.十三五时期,国家实施()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A A、优进优出 B、高进高出 C、严进严出 D、严进优出

3.“十三五”时期,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发展。A A 分享经济 B 绿色经济 C 新动能 D 新经济

4.大力推行(),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C A 简政放权 B 政务公开 C 互联网+政务服务 D 政务清单 5.“十三五”期间,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C A减少一半 B大幅度减少

C全部摘帽 D减少三分之二

6.“十三五”时期,要深入推进()的新型城镇化。D A 以民为核心 B 以发展为核心 C 以创新为核心 D 以人为核心

7.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C A高水平对外开放 B需求侧结构性改革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119

8、“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战略。D A网络强国 B国家安全 C国家大数据 D军民融合发展

9.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方向转变。A A智能、绿色、健康、安全 B 理性、健康、安全、便捷

C绿色、环保、健康、安全 D健康、安全、高端、便捷 10.我国要以()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B A城市带 B城市群 C城市圈 D中心城市

11.城市发展需要依靠()驱动,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A A改革、科技和文化 B改革和文化 C科技和文化 D改革和科技

12.2024年,在全国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的大背景下,我省经济增长速度逐季攀升,持续保持()的良好势头。B A 全国领先、中部领跑 B高于全国、中部靠前

C.全国进位、中部领先

13.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紧抓“黄金十年”机遇,建设富强湖北、()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的“五个湖北”奋斗目标。C A 民主 B 绿色

C 创新 D 美丽

14.十三五时期,我省必须塑造速度优势,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系数”推进又好又快发展,做优质量、做多增量、做大总量,不断增强发展竞争力。C A1.2 B1.3 C1.5 D1.8 15.()是湖北省经济工作的“三维”纲要。A A 市场、绿色、民生 B 投资、消费、出口 C 生态、产业、民生 D创新、开放、生态

16.我省坚定不移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大力实施()、长江经济带、汉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两圈两带一群”发展战略,加快区域协调发展。B

A.鄂东城市圈、鄂西北生态城市圈 B.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C.武汉城市圈、鄂东南旅游圈 D.武汉城市圈、鄂北工业圈

17.我省按照()的思路,深入统筹谋划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D A.涵养生态长江、建设经济长江、繁荣文化长江 B.涵养文化长江、建设经济长江、繁荣生态长江 C.涵养经济长江、建设社会长江、繁荣经济长江 D.涵养文化长江、建设生态长江、繁荣经济长江

18.2024年11月7日,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直接会面。A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19.2024年,中国(D)超级计算机系统在 “全球超级计算机”排行榜中实现了六连冠。

A银河-Ⅳ B曙光-星云 C深腾7000 D 天河二号 20.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B)。

A1/3 B1/4 C 1/5 D1/6 21.2024冬奥会将在我国的(A)举行。A北京 和张家口 B 北京 和天津

C 北京 和上海 D北京 和哈尔滨

22.2024年10月,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上正式提出____发展战略,开辟了加快黄石发展的新篇章。B A.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 B.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 C.对接武汉、比学九江 D.建设大冶湖生态新区

23.近年来,黄石市坚持把____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大力引进发展新兴产业,黄石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C A.全民招商 B.优化发展环境

C.产业链招商 D.专业招商

24.2024年,黄石市积极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通过____ “五抓一促”,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环境。()B A.抓创新、抓质量、抓投资、抓服务、抓环保、促转型 B.抓创新、抓技改、抓投资、抓服务、抓环保、促转型 C.抓创新、抓质量、抓投资、抓服务、抓文化、促转型 D.抓创新、抓技改、抓投资、抓服务、抓文化、促转型 25.黄石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黄石“十三五”将积极培育壮大核心产业集群,深化“黄石制造2024”,将形成打造____3个千亿元产业集群。()D A.黑色金属、生物医药、电子信息 B.有色金属、智能磨具、电子信息 C.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电子信息 D.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电子信息

26.黄石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黄石“十三五”将积极培育壮大核心产业集群,深化“黄石制造2024”,将形成____4个200亿元产业集群。()C A.节能环保、新能源、纺织服装、化工 B.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化工 C.新型建材、新能源、纺织服装、化工 D.新型建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化工

27.黄石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黄石将培育壮大核心产业集群,将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特钢和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____、____五大产业基地,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B A.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绿色化工产业基地 B.生命健康产业基地、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C.新型建材产业基地、新能源基地 D.新型建材产业基地、生命健康产业基地

28.黄石大力推进“五城同创”,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

城市、全国森林城市、____,不断提升城市发展品质。()D A.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创新城市 B.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旅游城市 C.全国生态城市、全国旅游城市 D.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态城市 29.市委市政府把____作为立市之本。A.经济建设 B.生态文明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30.我市将于2024年9月承办湖北省____。()C A.第15届省运会 B.第16届省运会 C.首届园林博览会 D.第2届园林博览会

31.2024年3月10日,我市贯彻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关于“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开展____工作。()C A.“五边三化”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工程 B.“八园六带”建设 C.长江沿线非法码头和采石场专项整治 D.“绿满黄石” 32.我市建立了每年由一个县(市)区举办一届市级园博会工作机制,并于2024年在____举办首届园博会,2024年在____举办第二届园博会。()D A.铁山广场、大冶茗山 B.铁山广场、阳新城东新区 C.大冶茗山、下陆东方山 D.大冶茗山、阳新城东新区 33.黄石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黄石将实施____战略,抢抓“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机遇,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开通宽带网国际出口,努力建设区域性大数据中心。(A)

A.“大数据” B.“互联网” C.“信息化” D.“宽带化”

34.黄石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到“十三五”末期,黄石棋盘洲港区吞吐能力达每年5000万吨、50万标箱,远期目标是建成____,将建成辐射鄂东、赣北、皖南区域性物流中心。()D

A.“万吨大港、十万标箱” B.“万吨大港、百个标箱” C.“亿吨大港、千万标箱” D.“亿吨大港、百万标箱”

35、“一带一路”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机遇,____成功进军塔吉克斯坦,成为行业首批布局海外市场的龙头企业,率先分享国外高盈利,成为我市企业走出去的典型。()A A.华新水泥 B.大冶有色 C.东贝 D.劲酒

36.我市打破行政壁垒,推动环大冶湖区域融合发展,于2024年将____“两镇一区”托管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市域一体化进程。()C A.汪仁镇、四棵镇、金海开发区 B.汪仁镇、四棵镇、章山片区 C.大王镇、太子镇、金海开发区 D.大王镇、太子镇、章山片区 37.我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____,企业注册时间缩减至3个工作日以内。()D A.“放权、让利、搞活” B.涉企行政审批“零收费” C.“同城通办” D.“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38.因为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徒步登山一直是广大黄石市民喜爱的有氧运动。黄石首条国家级登山步道是____登山健身步道。(C)

A.黄荆山 B.铁山 C.父子山 D.龙角山

39.黄石大力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特别是随着____2017年建成通车,将实现黄石全域一小时通达圈,区域一体化水平将显著提升。()A A.黄阳快速路

B.“五纵三横”路网工程 C.棋盘洲长江大桥 D.武九客专

40.2024年3月,黄石在全省市州中率先启动编制城市远景发展战略规划,围绕实现2024年基本建成____的宏伟目标,勾勒出未来的大城脉络。()C A.鄂东中心城市 B.鄂东特大城市

C.现代化特大城市 D.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41.黄石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黄石“十三五”将建成鄂东区域性中心城市,以下属于区域中心内涵的是____。()D ①先进制造业中心②创新创业中心③物流中心④消费中心 ⑤金融中心⑥大数据中心⑦科教文化中心⑧医疗服务中心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42.黄石被称为“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工业文化底蕴深厚,工业基础雄厚,以下属于黄石五大城市名片的是____。()D ①“钢铁摇篮”②“山水名城”③“青铜古都” ④“服装新城”⑤“劲酒之都”⑥“水泥故乡”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43.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____多年开发史、____多年开放史和____多年的建市史。()A A.3000、100、60 B.2500、90、50 C.2500、100、60 D.3000、90、50 44.黄石建市以来,城市发展历经了三次跨越,即从____向____再向____,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梦想逐步由蓝图变成现实。()D A.环磁湖发展、环大冶湖发展、沿江发展 B.沿江发展、环大冶湖发展、环磁湖发展

C.环磁湖发展、沿江发展、环大冶湖发展 D.沿江发展、环磁湖发展、环大冶湖发展

45.从黄石城区来讲,群众要求最迫切、联系最直接、涉及弱势群体最多的是____工作,市政府将它作为“一号民生工程”来抓。(C)

A.背街小巷改造 B.停车场建设 C.棚户区改造 D.集贸市场整治

46.黄石民间文化繁荣,拥有1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____。()A A.西塞山神舟会 B.西塞山神舟会 C.阳新布贴 D.大冶石雕

47.黄石的市树、市花分别是____。()C A.银杏、石榴花 B.香樟、桃花 C.香樟、石榴花 D.银杏、桃花

48.新中国成立后,黄石成为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出产的铁、铜、煤、水泥等名扬全国。毛泽东主席____亲临视察,感慨这里是“骑着毛驴也要去看看”的地方。()B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49.阳新被誉为红色港湾和中国革命烈士县。当时全县60万人口中,有____万英雄儿女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C A.10 B.20 C.30 D.40

二、多选题

1.“十三五”时期,我国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ABC A“一带一路”建设 B京津冀协同发展 C长江经济带发展

2.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同步”,指的是()。ABDE A.工业化 B.信息化 C.产业化 D.城镇化 E.农业现代化

3.新型城镇化提出”三个一亿”是指到2024年要实现()。ABD

A一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B一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C 一亿人口在东部地区城镇化 D一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

4.城市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要做好五大统筹,即()。ABCDE A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 B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 C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 D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 E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

5、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城市有()ABCD A十堰 B宜昌 C黄石 D荆州

6.“十二五”时期,我省出台了()支持创新创业政策。ABCD A科技十条 B黄金十条 C创业十条 D新九条

7.“十三五”时期,湖北要继续秉持(ABCD)的“十六字”工作方针。

A竞进提质 B升级增效 C 以质为帅 D量质兼取

8.“十三五”时期,我省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深化提升“一元多层次”战略格局,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BCD A深入推进“两圈两带一群”协调发展 B全面推进“一主两副多极”城市带动战略 C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D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9.我省实施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计划、千亿元培育工程、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工程和“五个一百”工程。“五个一百”工程是指()ABCDE A一百个服务业重点项目 B一百个服务业重点品牌 C一百个服务业重点企业

D一百个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及综合改革试点区

E一百个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

10.下列被列为我国禁止开发区的是()ABCD A自然保护区 B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C 国际森林公园 D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

11.2024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抢抓“一主两副多级”战略机遇,努力打造鄂东乃至长江中下游城市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BCD A、人口聚集中心 B、大数据中心 C、科教文化中心 D、医疗服务中心

12.中国互联网行业的“BAT”,指()等领军企业。ACD A阿里巴巴 B淘宝 C百度 D腾讯 E京东

13.“十三五”时期,要努力把黄石建设成为____。()ABC A.鄂东区域性中心城市 B.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节点城市 C.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D.现代化特大城市

14.黄石市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强政府行政效能建设,致力于打造“____”政府。()ABCD A.开明 B.精明 C.廉明 D.亲民

15.“中国梦”提出以后,2024年我市先后进行3次头脑风暴、召开3次市委全会对中国梦黄石篇章的具体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索,分别是____。()ABC A.早春的思考,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 B.五月的豪情,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 C.金秋的选择,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 D.冬日的步伐,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

16.市委市政府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成功引进____等多家电子信息行业百强汇聚黄石,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聚

创新创业中心、物流中心、消费中心、金融中心()集区正在加速形成。()ABCD A.上达电子 B.沪士电子 C.欣兴电子 D.定颖电子

17.生态立市与____的内涵是高度契合的。()ABCD A.绿水青山是最好的金山银山 B.“三维纲要” C.五大发展理念 D.生态为基、产业为帆 18.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努力打造____。()ACE A.创新之城 B.创业中心 C.创业之都 D.创客中心 E.创客之家

19.我市大力推进社会事业改革,于2024年组建成立____三大集团,做大做强相关产业。()ACD A.鄂东医疗集团 B.鄂东医养集团 C.鄂东职教集团 D.鄂东演艺集团 E.市交投集团

20.黄石是全国重点防洪城市,防汛工作具有____特征。ABCD A.内河的压力比长江大 B.山塘和尾矿库的压力比水库大 C.地下的压力比地上大 D.旱涝并重

21.黄阳快速通道包括____。ABC A.月亮湾隧道 B.大冶湖特大桥 C.筠山隧道 D.李家坊隧道

22.穿越黄荆山,连通黄石市区与大冶湖生态新区核心区的快速通道包括____。()ABCD A.月亮湾隧道 B.谈山隧道 C.黄思湾隧道 D.李家坊隧道

23.黄石矿冶工业遗产成功跻身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代表主要有____。()ABCD A.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B.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 C.华新水泥厂旧址 D.大冶铁矿露天采场

24.黄石科教资源较为丰富,高等院校数量在全省市州中排名靠前,属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的学校有____。()ABCD A.湖北师范大学 B.湖北理工学院

C.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D.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25.城市精神是引领城市发展的旗帜,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黄石精神”的内涵包括____。()ABCD A.包容 B.创新 C.唯实 D.自强

26.黄石襟江怀湖,山环水绕,环境优美,拥有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风景名胜,省级风景名胜区包括____。()ABCD A.磁湖风景区 B.东方山风景区 C.仙岛湖风景区 D.雷山风景区

三、判断题

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总书记视察湖北,开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新征程。(√)3.2024年5月4日至5日,省委、省政府在襄阳市召开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指出,要推动全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弯道超越,不断开创新局面。(X)改:“弯道超越”为“换道超越”。

4、“十三五”时期,我省将更加注重发挥改革开放、创新创业、生态民生“新三驾马车”的作用,不断为发展注入新活力。(√)5.“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X)改:土地改土壤

6.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胎政策。(X)改:“两胎”改为“两个孩子”

7.我国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基本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X)改:“基本”改为“有序”

8.黄石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转型发展中树立了黄金宝石之城、先进制造之城、交通枢纽之城、生态宜居之城、创业创新之城的新形象。(√)

9.2024年,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获评铜及铜材加工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10.黄石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全市已形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建材、能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八大产业集群。(√)

11.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遏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我市在全省率先组建了环保警察支队。(√)

12.我市于2024年通过国家专家评审,被列入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名单。(√)

13.2024年9月26日,湖北省(黄石)园林博览会将在大冶湖生态新区举行,向公众展示“转型黄石·灵秀湖北”新形象。(√)

14.“十二五”末年,全市关停“五小”企业367家,实现了全域无“五小”。(√)

15.2024年4月,市中心医院通过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标准认证,成为湖北省首家通过JCI认证的医疗机构。

(√)

16.2024年,黄石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的城市。(√)

17.为实现精准扶贫,黄石提出“四看”标准。即看是否改造土坯房,看是否改造好厕所和厨房,看致富能力强不强,看就学、就医、养老有无保障。(√)

18.黄石市精准扶贫的重点是“两带”,即,老区库区精准扶贫示范带和美丽乡村展示带,大冶湖生态新区精准扶贫样板带和美丽乡村体验带。(√)

19.黄石市推进精准扶贫的总体思路是24字,“精准扶贫,如期脱贫;产业富民,同步小康;市域一体,持续发展”。(√)

20.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符合低保条件的3.5万人民政部门兜底脱贫。对重度残疾人、事实孤儿、贫困女儿户、孤寡老人等四类特困人群进行集中福利供养。(√)

21.全市完成脱贫任务的时间表是:“先锋队”大冶市计划2024年脱贫,“自留地”市开发区力争2024年脱贫,“主战场”阳新县计划2024年脱贫。(√)

22.黄石城市建设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1952年至1992年,滨江而兴,工业新城。从1992年至2024年,环绕磁湖,组团发展。从2024年开始,跨越黄荆山,挺进大冶湖。(√)

23.黄石市下辖四区、一县级市、一县、一国家经济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总人口260多万人。(√)

24.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摇篮,工业文明源远流长,留下了新冶钢、华新、大冶铁矿、黄石电厂、工矿集团5家百年老厂。(√)

25.黄石籍运动员程菲是中国女子体操选手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队员,以其名字命名的动作“程菲跳”举世闻名。(√)

132

第三篇:国情省情昆明市情目录

国情省情昆明市情 学习资 料

目录

1.2024年国务院工作报告…………………………………1—26

2.2024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26—48

3.2024年昆明市政府工作报告……………………………49—80

4.昆明市市情概况…………………………………………81—88

5.2024年昆明市委工作报告…………………………89—97

6.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98—103

第四篇:省情、市情

尊敬的××省长(部长),您好!欢迎您到安徽来参加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我是来自安徽大学的志愿者,我叫×××,为您开车的师傅叫×××,您在合肥期间,将由我和×师傅来为您做志愿者服务。

您现在在合肥骆岗机场(火车站),这里离您下榻的稻香楼宾馆车程20(15)分钟即可到达。

【安徽省情】首先我来简单地介绍一下安徽省。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总面积约14万平方千米,在中国省份面积中排名第22位;总人口约6862万人,在中国省份人口中排名第8位。

安徽得名取历史上的安庆府、徽州府两府的首字。安徽简称“皖”,源于周朝时分封的诸侯国——皖国,都城在安徽安庆潜山县,历代国君皖伯爱民如子、治理有方,留下皖国、皖城、皖山(也就是天柱山)、皖水等称呼。

万里长江和千里淮河一南一北横贯全省,“江淮”成为安徽的代称。淮河和长江把安徽一分为三,淮河以北是皖北地区,皖北有阜阳、亳州、淮北、宿州四座城市;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是皖中地区,皖中有六安、安庆、淮南、合肥、蚌埠、滁州六座城市,合肥市就处在皖中地区的中心;长江以南是江南地区,江南有池州、黄山、宣城、铜陵、芜湖、马鞍山六座城市。

在经济上,安徽是一个正在加速崛起的中部省份,目前已是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实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和主阵地,大力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24年我省GDP达到12263亿元,全国排名第14位;2024年安徽省财政收入2024亿元。

[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三运。安徽省树是黄山松,安徽省花是皖杜鹃,安徽省鸟是灰喜鹊。]

【安徽产业】说到经济发展不得不说我们安徽大型企业:马鞍山钢铁集团为全国五大钢铁生产基地之一;(芜湖)海螺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水泥和塑料型材生产企业;全国最大的铜生产加工基地之一铜陵有色集团,它的电解铜产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淮南淮北煤矿的煤炭储量居华东之首;合力叉车、日立挖掘机的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在家电行业,除了有本土的美菱电冰箱和荣事达洗衣机,外来的海尔、美的、格力、西门子、康佳等家电巨头也纷纷进驻安徽,共同打造安徽的家电生产基地。

在汽车工业上,合肥的江淮汽车、芜湖奇瑞两大汽车集团是民族汽车工业的两面旗帜。

202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安徽企业:⑴马钢(集团)控股(冶金)(马鞍山)⑵安徽海螺集团(建材)(芜湖)⑶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冶金)⑷淮南矿业(集团)(煤炭电力)⑸安徽省徽商集团(贸易流通)⑹淮北矿业(集团)(煤炭电力)⑺奇瑞汽车(汽车)(芜湖)⑻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汽车)⑼合肥百货大楼集团(连锁销售)⑽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煤炭电力)⑾安徽国贸集团控股(贸易流通)⑿安徽建工集团(建筑承包)

【安徽人文】全国优秀导游刘自若把安徽的旅游形象概况为两句话:“徽皖孕山水,江淮出名人”。

“徽皖孕山水”说的是徽州皖地孕育了奇山秀水,安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全省共有A级旅游景区337家,其中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10处,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4家。①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是世界上第一个荣获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顶世界级桂冠的风景区。②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圣地之一,素有“莲花佛国”的美誉,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③古南岳天柱山的主峰拔地而起,孤立擎霄,汉武大帝被这种帝王之山的气势所震慑,于公元前106年封禅天柱山为“南岳”,直到七百年后的隋文帝,才把南岳改封到长江之南的湖南衡山。④安徽滁州的琅琊山因为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里还留下天下第一名亭——醉翁亭。⑤中国道教四大圣地之一齐云山,是典型的丹山碧水的丹霞地貌,从唐朝至今道教氛围浓郁。⑥马鞍山采石矶是长江三矶之首,像一颗翠螺出大江,是唐朝诗仙李白人生最后的绝唱,留下的太白楼位列江南四大名楼之一。⑦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渺湖天一色,环巢湖的旅游资源仿佛珍珠项链一般颗颗璀璨。⑧花山谜窟是位于北纬30℃线上的古徽州石窟群,工程浩大的古代人工洞窟,不知何年开凿,不知何人开凿,也不知为何开凿,留下众多谜团等待后人破解。⑨宣城广德太极洞是一处天然石灰岩溶洞,这种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孕育了洞中千奇百怪的钟乳石,被明代文学家、《三言二拍》的作者冯梦龙赞誉为“天下四绝”之一——广德埋藏。⑩安庆太湖县的花亭湖是一座山区的大型水库,波光粼粼湖水清澈,花亭湖也是前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的家乡。

“江淮出名人”说的是长江淮河培养出无数名人:大禹、姜子牙姜太公、管仲、老子、庄子、神医华佗、曹操、包拯、朱元璋、程长庚、李鸿章、胡适、陈独秀等以及当今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等等,举不胜举。

新十大徽商领袖:①“中国慈善第一人”陈光标(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②苏宁电器的张近东(苏宁集团董事长)③脑白金巨人——史玉柱(上海巨人网络集团董事长)④电源线产业的领军人——王文银(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⑤创办光彩大市场(物流航母)的余渐富(安徽南翔集团董事长)⑥雨润食品的祝义材(江苏雨润食品集团董事局主席)⑦格力电器的董明珠(珠海格力电器总裁)⑧前中国首富、比亚迪汽车的王传福(比亚迪董事局主席)⑨中国首位工程塑料博士、把塑料做成钢铁的杨桂生(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董事长)⑩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的黑马——冯豪义(安徽新纽置业集团董事局主席)

【合肥市情】下面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合肥市的基本情况。合肥市位于安徽版图的正中,地处江淮之间、巢湖之滨,是一座有着2231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也是一座随着新中国诞生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省会城市。总面积11408平方千米。合肥市建成区面积339平方千米;常住总人口746万,城区人口335万人。在经济上,合肥市2024年GDP达到2703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5位。值得合肥人自豪的是合肥GDP增长速度连续7年保持在17%以上,这个增速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1位。2024年合肥跻jī身“中国未来十年最具潜力城市”行列,世界500强企业中有52家落户合肥。2024年合肥市财政收入476亿元。

全国优秀导游刘自若把合肥的旅游形象概括为“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科教基地、滨湖新城”五句话,“三国故地”是历史、“包拯家乡”是品牌、“淮军摇篮”是骄傲、“科教基地”是特色、“滨湖新城”是未来。

①“三国故地”是历史,说的是三国时期的合肥,作为曹魏和孙吴的分界线,双方在合肥一带展开了32年的“魏吴江淮之战”。在合肥逍遥津留下了“张辽威震逍遥津”的佳话。东吴国的大都督周瑜周公瑾就是我们合肥庐江人。

②“包拯家乡”是品牌,说的是北宋时合肥走出了“天下第一清官”包拯包青天。山东曲阜有三孔,合肥有三包——包祠、包墓和包阁(清风阁),包拯是世间为官者的千秋楷模!包拯包青天虽然是一千年前的人物,但包公的清官文化和廉政精神一直流传至今。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然需要包拯家乡的清官文化和廉政精神。

③“淮军摇篮”是骄傲,说的是清朝晚期,中国迎来了合肥人李鸿章组建的淮军时代,这支淮军成长为一个庞大的淮系政治集团,掌控中国三分之二的疆土,影响中国政治四十年。合肥还孕育了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抗日名将孙立人、开创学校军训先河的卫立煌将军、和平将军张治中、布衣将军冯玉祥、谍报将军李克农等一大批军政人物。现在的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也是合肥的骄傲。

④“科教基地”是特色,说的是合肥是中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现为中国第一个、也是惟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不仅有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57所高等院校,以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为代表的275个科研院所;而且科技成果也比较丰富,世界上第一台影碟机诞生在合肥,中国第一台国产微机诞生在合肥,中国第一台国产窗式空调诞生在合肥,中国第一台仿生搓洗洗衣机诞生在合肥,中国第一台变容式冰箱诞生在合肥;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也诞生在合肥。

⑤“滨湖新城” 是未来,说的是合肥市提出的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在巢湖岸边建设一个滨湖新区,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部,于2024年11月正式动工,规划总面积196平方千米,一期建设面积为20—30平方公里。经过四年的建设,到2024年,已建成区面积约18平方千米,一座现代化滨湖新城区已在合肥东南方的巢湖岸边崛起。合肥被评为“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及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全国十大经商成本最低城市”和“浙商投资最佳服务城市”。

【政务文化新区】尊敬的各位来宾,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合肥市西南方向的政务文化新区。这里是天鹅起舞的地方,这里是城市形象的门户,这里有着活力喷涌的日日夜夜,这里有着柔情似水的霞波神韵。政务文化新区位于合肥市西南,南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靠老城区,西临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区规划面积12.67平方公里,按“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的要求,自2024年正式启动以来,通过“三年小成,五年大成,十年建成”三个不同层次目标的建设,打造具有多元文化的魅力新区、时尚之城。

大家右边看到的两栋高楼就是我们合肥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共两栋32层,呈“八”字打开,它不仅像一部打开的厚重历史教科书,在讲述着合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也像一个打开的笔记本,等待着世人记述合肥发展的历史,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合肥人敞开怀抱,欢迎五洲四海宾朋的开放理念。

右前方辽阔的水面是天鹅湖,总面积约1000亩,水深3.5米,湖中心的喷泉,喷射高度可以达到168米,是目前亚洲第二、国内第一高喷泉。

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远处有座体育场馆建筑群,一个是可以容纳6万人的主体育场、一个是可以容纳8000人的综合体育馆、一个是可以容纳3000人的游泳跳水馆。2024年,我们合肥市在这里成功地举办了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

【合肥源头】早在春秋时期的公元前537年,楚国的楚灵王发动了伐吴战争。根据春秋《左传》记载,楚国和吴国当时是在合肥市肥西县的三河古镇发生了这场战争,因为肥西县的三河古镇古称“鹊岸”,意思是巢湖边喜鹊聚集的水岸,所以这场战争就被称为“鹊岸之战”。春秋时期的公元前537年,距今2547年,这可是关于合肥这片土地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合肥的历史源头。而且,“鹊岸”的那一只喜鹊穿越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成为了合肥市的市鸟。【合肥得名】关于合肥的得名,我出一个谜语给大家猜一下:“两个胖子结婚(打一城市名)”答案就是“合肥”。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合肥的得名和两个胖子有关,那就大错特错了。合肥的“肥”跟“肥胖”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一种水文特征,也就是河流的走向。在肥西县有座“将军岭”,将军岭上两条小河蜿蜒而下:一条南淝河向南流经合肥城区,注入安徽第一大湖——巢湖,再向南注入万里长江;另一条东淝河向北注入安徽第二大湖——瓦埠bù湖,再向北注入千里淮河。两条小河从同一个地方发源,一南一北分别注入大湖,再分别注入大河,这种水文特征就叫做“肥”!“合肥”就是指两条淝河水交合的城市。另外,这种“肥”的水文特征,在风水学上也有讲究,它代表“将星如云”,也就是说合肥是一个出军政人物的摇篮。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一座最新进的4E级国际机场,位于肥西县高刘镇,距合肥市中心直线距离约30公里,2024年12月正式开工,预计2024年春节投入使用,按照年旅客吞吐量1100万人次(飞机年起降架次11万架次)的需要设计,是现在合肥骆岗机场(4D级)规模的五倍,总投资约为43亿元。新桥机场的建设,必将为合肥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安徽煤矿基本情况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濒临长三角,运输四通八达,区位优势明显,人才储备充裕。作为基础能源和工业原料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含煤面积17950平方公里,预测储量在1000亿吨以上,已探明储量484亿吨,保有储量250亿吨,为华东之首,全国第七。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用途广泛,尤其是占全省储量99%的两淮煤田,所产的气煤、1/3焦煤和肥煤等都属低硫、低磷、中低灰分、高发热量,是理想的动力、冶炼、化工和燃料用煤。同时,探明的伴生资源煤层气、高岭土、天然焦储量也很丰富。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的硬石膏储量58亿吨,为亚洲目前探明最大的硬石膏矿床。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对安徽工业发展形成了强大支撑,同时也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能源保障。

四大矿业集团概况

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和国投新集公司是本省四大国有煤矿企业,其中,国投新集是央企控股公司。四大国有煤矿企业有各类煤矿53对、总能力14764万吨,数量占全省的1/

3、产能占全省的93%,其中,生产矿井43对、产能12249万吨,分别占全省的29.4%和92.6%。

淮南煤矿是百年老矿。1903年开矿,历史上曾是中国五大煤矿之一,素有“华东煤都”、“动力之乡”的美誉。淮南煤田是中国东南部地区资源条件最好、资源储量最大、最具开发潜力的一块整装煤田,国家批准总资源量285亿吨。企业被列为国家13个大型煤炭基地和6个煤电基地、首批煤矿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

淮南矿区地处华东腹地,安徽省中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铁路东接京沪线,西连京九线,水路通江达海,公路四通八达。矿区气候适宜,水资源充沛,淮河从西向东流经矿区。2024年以来,企业坚持战略优先,规划引导,按照国家批准的《潘谢矿区总体开发规划》等规划,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确立并践行“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职工”的企业宗旨,推进“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发展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先进生产力,保护生命,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创造性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企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已经从行业当中最困难的企业变成最有活力的企业之一。

至“十一五”收官之年,淮南矿业集团成功转型为煤电为主的新型能源企业,当年年销售收入达到515亿元,跨入安徽省和行业第一方阵。2024年底,其煤炭产量规模、电力权益规模、房地产规模、资产规模、上缴税费和职工收入等五项指标均处在安徽省属企业领先地位。已连续10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安徽省淮北市,踞苏鲁豫皖四省接连之要冲,卧黄淮海之腹地,北接齐鲁,南连江淮,横跨淮北、宿州、亳州三市,是以煤炭和煤化工产品生产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特大型企业集团。目前已经形成组织结构合理、投资主体多元、经营机制灵活、内部运作规范、管理手段科学的母子公司管理格局。

淮北矿业集团现拥有资产613亿元,员工8.9万人;生产矿井17对,在建矿井5对,核定年生产能力3149万吨;有精煤洗选厂6座,年入洗能力2024万吨,年产冶炼精煤1200万吨,是华东最大的冶炼精煤生产基地;动力煤选煤厂4座,年入选能力630万吨。控股年产440万吨焦炭、联产40万吨甲醇焦化公司和4×300MW煤泥矸石电厂——中利发电公司。2024年中国企业500强名列第246位,全国煤炭工业100强第19位。50年来,企业共生产原煤6.3亿吨,实现利税135亿元,创汇6.4亿美元,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24年煤炭产量3061万吨,销售收入322亿元,上交税费40亿元。

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采掘业为基础,以煤电化、煤炭物流、非金属材料开发为支撑的大型国有能源企业,是中国企业500强、安徽省属12户重点企业集团之一。前身是皖北矿务局,1984年5月经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1998年9月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总部位于宿州市,产业地跨三省区八地市。

企业成立以来,沐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自2024年以来,集团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整合上下游资源、做大主业,延伸煤炭产业链、做强企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以煤为基础的同心多元化发展战略,企业在战略引领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销售收入、资产总额近五年年均增幅达40%和35%,产业格局由单一的煤业转变成煤、煤化工一体化为主,经营方式由生产型转变成“生产+物流”型,发展空间由集中在皖北地区走向全国跨区域经营。目前,在集团管控下形成了以恒源股份、淮化集团、北方能化“三大板块”为主、子分公司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企业迈上了发展“快车道”。

集团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探索出精细化管理、企业文化建塑、人力资源开发“三位一体”的管理新模式,培育出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为战略快速推进提供了可靠保障。企业盈利水平一直在省属企业中名列前茅,安全生产在地质条件复杂、灾害程度严重的情况下多年来保持稳定,连续19年杜绝了“一通三防”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百万吨死亡率水平始终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之内。“三位一体”管理荣获全国煤炭企业管理创新特等奖和国家级创新成果奖,2024年10月全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经验交流会在集团召开。

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煤炭采选为主、煤电并举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公司A股“国投新集”(股票代码:601918)于2024年12月19日成功上市,股份结构分别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持股43.38%、国华能源有限公司持股18.80%、淮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8.80%、上市流通股19.02%。目前,公司总井田面积为1092平方公里,煤炭资源总储量101.6亿吨,总资产超过145亿元。现有四对生产矿井,两对在建矿井、两对筹备矿井、两座煤矸石电厂。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公司规划生产建设总规模为3590万吨/年。

公司坚持实施“科技兴矿”战略,积极应用先进和适用生产工艺,形成了综放、普通综采、π型钢放顶煤、柔性掩护支架等多种采煤方法并存与协调生产的格局,促进了矿井资源回收率的稳步提高。目前,公司在煤炭开采与基本建设领域的关键技术应用与革新上取得突破,在“两淮煤田”极复杂地质条件下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工效水平是“两淮”地区其它煤炭企业的1.5至2.1倍。在极复杂地质条件下率先应用大功率综采装备,正在行业内推广应用。“注浆、冻结、凿井”主动三平行快速建井技术、钻井法和冻结法施工深井关键技术,为我国的深井快速建设创出新路,正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巨厚冲积层深井建设。

第五篇:省情市情

黑龙江省情哈尔滨市情

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

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

黑龙江省“十大工程”:

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老工业基地改造工程、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工程、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工程、贸易旅游综合开发工程、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工程。

哈尔滨“六大新兴战略产业”

生物产业规划———哈尔滨市将以科技创新城和哈南工业新城为重点区域,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产业,打造“一极三园”生物产业的核心区。一级:指哈药集团;三园:指利民、经开区和阿城新华三个生物产业园区。

民用航空规划———抓住国家批准哈尔滨市建设国家民用航空产业基地的有利时机,依托哈飞集团、东安集团、东轻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快提高哈尔滨市民用航空产业的产业集聚度,力争建成我国最大、国际知名的民用直升机、通用飞机研制和营销维修、航空发动机及传动系统研制、航空用铝镁合金复合材料产业基地。

新材料产业规划———逐步实现“两基地、两园区、多强点”的空间布局。“两基地”,即在哈南工业新城区域内,实现集约化布局,建设国家批准认定的“哈尔滨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哈尔滨国家铝镁合金材料产业化基地”。“两园区”,即在科技创新城区域内,打造江北新材料产业研发园和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多强点”,即对历史形成的分散布局的新材料优势企业进行空间整合。

新能源装备产业规划———以哈南工业新城为载体,重点培育和发展以核电装备、水电装备、风电装备、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装备产业,打造一批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LED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和LED产品研发生产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航空电子、汽车电子、电力电子、电子传感器等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聚集区。绿色食品产业规划———立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绿色食品工业,积极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增强绿色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部门业竞争力。加快推进乳制品、饮料、啤酒、大豆加工、肉类食品加工、粮食加工等重点产业发展,积极开展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档次。哈尔滨“四大传统支柱产业”:

装备制造 医药行业 食品工业 化工

哈尔滨新目标:

哈尔滨新战略:

实施新战略,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