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武胜县工业集中区发展现状

最新文章

第一篇:武胜县工业集中区发展现状

武胜县工业集中区发展现状

武胜县工业集中区始建于2024年,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按照“44521”工业发展战略,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实施“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县城农副产品加工园、街子机电制造园(武渝合作示范园)、中心生物化工园和万善仓储物流园四大特色园区,着力打造农副产品深加工、机电制造、能源化工、电子生物四大支柱产业,到2024年,培育年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5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00户,年工业总产值达200亿元。截止2024年底,累计投入23亿元,强力推进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目前,经开区建成面积5.7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9万余平方米,入驻企业40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户,年产值逾亿元企业12户,入园企业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县城农副产品加工园

县城农副产品加工园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分A片和B片。A片位于县城城郊,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B片位于南渝高速公路出口处,省道304线穿园而过。该园

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功能分区“一心(水库、绿地构成生态绿心)、两轴(广武路、南北干道)、五区(2个农副产品加工区,1个新兴电子园区,1个轻纺、轻工服装加工〔含少量物流〕园区,1个居住配套区)。该片区一期建设计划投资2.3亿元,征地2024亩,完成场平及道路、管网、水电、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投入资金2.3亿元,征地2024亩,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签约入驻企业有安泰丝业、宇鑫机械、川雅木业、尹氏门业、建筑模板、杰象药业、腾辉食品等7个。2024年,该片将实施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5亿元,征地1000亩,完成拆迁及基础设施建设。

街子机电制造园

位于南渝高速公路武胜县街子镇出口处,距重庆仅90公里,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着力发展以汽摩配产品、机械加工、电子配套产品为主的企业集群,力争成为重庆的产业转移基地和工业新产品配套基地,打造成为机械电子工业园。目前该园已征用土地1000亩,完成土石方30 万方,整理土地400亩,建成道路1.15千米,敷设排水管网2.3千米,铺设供水管网0.6千米。入驻企业银钢一通一期工程厂房建设基本完成。2024年,该企业将全部建成投产。

中心生物化工园

位于中心镇,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目前共完成土石方25万方,整理土地800亩,建成各类道路0.85千米,敷设排水管网1.7千米,铺设供水管网9千米,架设10KV电力专线1.5千米,建成排污总渠0.8千米。入驻建成投产企业有凯特医药化工、春瑞医药化工、泰昌纸业、恒祥纸业、京武建材。2024年,该园计划征地200亩,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入驻在建企业清山绿水、鑫光铁塔、福安药业全部建成投产。

第二篇: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情况汇报

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情况的汇报

尊敬的*局长及调研组各位成员:

近年来,在省局精心指导和大力扶持下,我市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借此调研之机,现将全市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自省政府做出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重大工作部署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将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加快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一大突破口,积极抢抓机遇,凝聚合力,加快建设,全市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为中小企业和县域工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全市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10个,其中纳入省级重点7个,分别是镇安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洛南县陶岭工业园区、柞水县盘龙生态产业园区、商南县工业集中区、山阳县工业集中区、丹凤县工业集中区、商州区荆河生态工业园区。今年1-11月份,全市7个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累计入区企业105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户,当年新入区企业41户;新增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5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2.2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66.5亿元,实现增加值19.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9.8亿元,上缴税金1.4亿元。

主要工作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推动建设发展工作高速运转。

为确保集中区建设发展工作有序推进,市政府成立了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促进集中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县区建立了相应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各有关部门责任。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市编委会下发文件,统一全市县域工业园区机构职能,明确编制各20名,经费由财政全额拨款,各设主任1正2副,主要负责县域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各县区选派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干部负责集中区管理工作,其余工作人员委托市人社局面向社会统一公开招聘,并赋予集中区管委会土地收储、资产运营及部分职能部门经济工作审批权限。各集中区管委会结合实际迅速成立行政、财务、规划、招商等业务部门,制定了《建设管理方案》、《入园项目管理办法》、《入园企业优惠政策》以及内部管理服务制度,顺利实现了临时机构兼管向管委会全面规范管理的转变。

二、超前决策,考核推进,积极形成建设发展整体合力。

商洛作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传统农业地区,财政困难、土地奇缺,工业薄弱,经济相对滞后,建好集中区必须形成共识,坚定信心,凝聚合力。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将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进行重点安排部署。年初中小企业工作会上,市政府与各县区签订了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目标责任书。5月下旬和11月初市政府分别召开了全市县域工业集中区现场推进会和推进座谈会,对全面建设工作和阶段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镇安、商南等县连续两年将开年“第一会”放在集中区召开。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的意见》,各县区陆续出台有关政策性文件,从准入条件、项目审批、土地使用、税费优惠、资金筹措及服务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从政策上保障了集中区的快速发展。市政协组织市、县政协委员开展了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专题调研,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市中小企业局围绕集中区建设开展专题三次,为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采取考核推进方式,将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纳入对县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市政府还出台了《商洛市县域工业集中区考核办法》,对考核评为优秀、良好等次的集中区,市政府分别给予150万元和 50万元奖励。为抓好工作落实,对县域工业集中区实行了“月通报、季评比、半年督查、全年考核”制度。按照市政府安排,市中小企业局联合相关部门赴县区开展三次检查。三季度,市考核办、市委和市政府督查室对7个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了联合督查。在各方高度重视支持下,极大地促进了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大提速、大发展。

三、科学规划,规范建设,努力实现建设发展高点起步。

为切实做好县域工业集中区规划工作,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县域工业园区规划工作的通知》(商政办发〔2024〕164号),对集中区规划编制做出明确要求。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各集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修编完善发展规划。各集中区立足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品牌创建,聘请有资质专业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各集中区发展总体规划、详细控制性规划。按照市局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4个专业规划也要由专业机构规范编制的要求,******等已完成编制,其余处于编制、专家评审等不同阶段。市中小企业局制定下发了《**市县域工业集中区十二五发展规划》,集中区规划工作得到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入园项目建设上,建立图纸设计预审制、工程建设跟踪制、工程竣工验收制等各项工作运行机制,做到“按图督办,按图验收”,确保了整个园区项目布局科学合理,土地利用集约充分,外形风格美观大方,绿色环保主题明显。

四、开拓思路,聚合资源,切实加大建设发展资金投入。

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社会融资、招商引资“四位一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不断拓宽园区建设融资渠道。一是争取行政资源,采取政府直接投入和项目“捆绑”的方式,利用小流域治理、农林、交通等资金建设河堤、路、桥等基础设施,利用电力、农改、公租房建设配套设施。积极争取省中小企业局扶持县域工业集中区小贷公司、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资金近3000万元。二是借鉴经验,大力推行“BT、BOT、ppp”等模式,对园区配套建设仓储物流、垃圾污水处理厂等功能性、经营性项目通过招商交由企业筹资建设和经营,解决政府资金不足的难题。三是设立集中区建设开发公司,通过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筹资建设资金。今年以来,7个省级重点集中区已投入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资金**亿元,超过历年累计投入总额,共收储土地*亩,建成标准化厂房**万多平方米。各集中区道路、管网、桥梁、水电讯、防洪等基础设施及输电配电、污水垃圾处理厂、标准化厂房、路灯亮化、绿化美化等配套设施陆续建成。

五、突出招商,聚集产业,加快形成建设发展强力支撑。

为“筑巢引凤”吸引更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大集团入区,各县区围绕集中区建设积极开展了以区引商、产业链聚商、对点招商、以商招商等开展形式多样招商活动。在关天经济博览会、十五届“西洽会”等大型招商会上,通过发放宣传册、播放多媒体提高集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商南县建设集中区中小企业孵化园的同步在全县开展了“百人百万创百业”活动,即扶持100名创业带头人,每人至少筹资100万元,创办100个中小企业,在用地、税费、信贷等方面对创业人员给予优惠,成立4个招商小分队分赴北京、南京、深圳、西安等地驻点招商,对入园企业实行特殊保护制度。商州区组建10支招商小分队,每队给予2万元专项经费,开展专题招商。各集中区在大力招商的同时,也严格企业准入,将项目投入强度、市场前景、环保工艺条件、产品科技含量、提高财税和就业水平作为刚性要求,从标准上确保集中区产业发展水平,对已签约项目,认真落实包抓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实行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有效益。按照产业定位,我们努力把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县域农业产业化推进基地、东部产业转移承载基地、区域经济体系配套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全力打造钒、钼、硅、钢铁、氟化工、黄金、现代医药、绿色食品等产业集群,建成企业聚集、产业聚合的集群化、集约化发展的新格局。

六、强化管理、创新服务,全力打造建设发展优越环境。

各集中区在完善内部管理的同时,不断创新服务形式,积极推行“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创设优质的投资环境,全力优化要素服务,对入区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优先核准或备案,优先列入重点项目计划,优先保障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供应。商南县对入区企业各项手续实行全程代办制。镇安县安排管理人员到广东、江浙学经验、变思想、优管理,洛南县做出“审批事项不出园”的服务承诺,安排8名科级领导专职负责园区各项工程建设。丹凤县实行责任部门帮办制和办事登记卡等制度。县区政府加强水、电、气、讯等要素调控,优先保障园区企业生产需求,提高入园企业配套服务水平,为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创造优越的发展环境。

我市在工业集中区建设中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工作成效,但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1、现有基础条件较差。全市10个市级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绝大多数属新建园区,各级政府划出区位优越、地势平整、交通便捷的地方建设工业园区,想方设法聚集财力,陆续完成了规划编制、土地征收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但整体水平还相对较低,与企业入驻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加之,我市立地条件较差,还要同步建好河堤、护坡、电力、环保、生产性配套设施等,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2、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目前,我市各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上级有关部门扶持、承建垫资等方式筹措,资金投入有限,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完善,资金渠道狭窄,各项建设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

3、项目用地指标受限。由于先期的市、县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预留工业用地指标少,与集中区发展规划衔接不够,土地制约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在集中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还没有从耕地调整为工业用地。在土地政策日益趋紧现状下,政策使用以及项目审核报批等“瓶颈”问题严重困扰、甚至制约了集中区发展,集中区有限的人力、精力和时间大量耗费在找依据、查文件、请示汇报、部门协调上,基础设施、企业、项目等地开工建设情况较多,也关系到“资金到位率低”、“落地项目数少”现象。例如**县工业集中区共去年4月至今共申报三批土地***亩,目前只审批了*亩土地。

4、缺乏大项目支撑。我市工业集中区规范化建设刚刚起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不完善,造成招商引资难度大,特别缺乏大项目引领产业发展。

针对我市工业集中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是促进交流学习。建议省局每年从中小企业系统、集中区管委会选派干部委托高校短期培训或赴发达地区学习经验,以点带面,提升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顺应发展需求。

二是继续加大对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政策支持力度。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东部产业转移、关天经济区规划实施历史机遇,瞄准“十二五”发展目标,将工业集中区建设县域工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将公共政策重点转向以工业集中区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上来,夯实发展基础,扩充产业承载空间,提高投资吸引力,加速工业化进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上,建议省上在制定全省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时予以倾斜,专项统筹安排重点集中区的土地利用指标,单列定向下达重点集中区。协调省有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切实提高审查审批效率,对集中区用地审批、调整等工作依法开辟绿色通道,予以优先办理,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全面把握当前国家土地政策的精神实质,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改革创新、灵活运用现行土地政策,为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提供用地保障。融资渠道上,建议各级政府政府赋予集中区开发建设公司更多土地开发等职能,以获取银行信贷资金支持、民间资本投入和外地资金引进,增强其滚动发展的造血功能。在多方支持上,鉴于县域工业集中区肩负的艰巨任务和重要作用,各级交通、水保、电力、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对县域工业集聚区优先安排布局,并在设计、实施中尽量满足集聚区长远发展需求。为顺应招商服务和县域工业发展要求,加快建好服务体系,指导帮助各地市尽快建成市级综合性服务中心,为产业壮大、企业发展提供市场研究、技术咨询、质量检测、信息交流、管理咨询、培训教育等方面全方位服务。

三是协调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商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快速发展中积极打造现代材料、新能源、现代中药、绿色食品、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循环经济发展六大基地,目前,各集中区发展缺乏关联性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大企业支撑和引领,请求省局给予协调支持,帮助我市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带动商洛突破发展,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实现资源转换。

下一步,我市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完善设施、聚集产业、突出特色、创新引领”的总体要求,依托优势资源,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为重点,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加经济总量,真正将县域工业集中区建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全民创业的活跃区、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方式,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开发商或投资公司,利用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参与集中区经营开发,走企业化经营的路子,想方设法解决开发资金的“瓶颈”问题。各集中区开发建设公司力争在年内设立运行。针对影响建设的突出问题,加强协调,加快建设进度。全面推进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设,积极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

二是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指导各集中区在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中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提高产业关联度和聚集度。强化环境保护措施,每个集中区重点培育3户以上节能减排技术示范企业和发展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利用好国土部门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调整的时机,积极争取预留空间,为集中区未来快速发展提供条件。根据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制定好下开发计划,明确开发任务和建设工期。

三是着力抓好招商引资。以国内500强企业、省内外的大企业、大集团作为重点,寻找符合集中区主导产业的关联地区、关联产业、关联企业作为招商重点,提高产业聚集度。市政府网站开辟专门网页,并利用各种途径,积极推介集中区,发布招商信息。及早谋划2024年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各集中区至少新策划包装15个重点招商项目,打好来年招商基础。指导集中区设立招商引资指导协调机构,全面落实本地区的招商引资政策,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吸引更多的知名企业入区投资发展。

四是全力促进项目投产。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大力推进集中区产业项目建设。一是前期项目抓开工。对未开工的重点项目,要逐项排查,逐一落实推进措施,促使尽快开工;二是在建项目抓进度。加强协调调度,细化施工方案,强化现场管理,加快施工进度;三是竣工项目抓投产。对建成项目,帮助完善生产条件,促其尽快达产达效;四是生产项目抓效益。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帮助解决困难问题,确保企业实现预期生产目标。

五是创新完善管理体制。指导集中区创新管理,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加强管理人员培训,积极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不断完善服务机制,推行“集中办公”、“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等管理模式。建立反应迅速、功能完善、协调有力、运转顺畅、优质高效的服务机制,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按照“科学高效、各负其责、政企分离”的原则,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管理,建立健全工业集中区发展领导小组决策、管委会管理、开发建设公司运营的三层管理框架。

六是强化统计监测。在做好省上安排统计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对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情况进行细化监测,并对全市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发展动态定期通报。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宜宾工业集中区发展研究

宜宾工业集中区发展研究

一、宜宾工业集中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宜宾市高度重视工业集中区建设工作,紧紧抓住全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机遇,坚持把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全市工业发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核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大力发展工业集中区,在全市重点推进五粮液、盐坪坝、白沙、向家坝、罗龙、阳春坝、福溪等13个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13个工业集中已先后入驻企业110余户,实现产值70多亿元,为顺利实现工业发展新跨越、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和繁荣发展、实现“美好新宜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宜宾工业集中区发展与其他地区相比还相对滞后。工业集中区建设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缓慢、资金“瓶颈”问题突出、企业入驻难和入驻层次不高、土地集约化水平低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工业集中区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全市工业集中区在管理和建设上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有待加强。从目前看,虽然各区县都组建了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领导班子,成立了管委会等专门机构,但普遍缺乏统筹管理,有的集中区由政府派出机构管理;有的由管委会、招商局共同管理;有的是临时机构,人员从各单位借调。由于缺乏有效、统一的管理机制,部分区县和部门对集中区建设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责任不落实、服务不到位,“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从而造成集中区建设发展非常不平衡。

(二)工业集中区建设的资金和用地“瓶颈”问题突出

融资渠道不畅,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是制约宜宾市工业集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市近3年来财政预算收入24-34亿元之间,地方财力较为薄弱,对工业集中区的投入极为有限。同时,由于工业集中区的投融资渠道单一,使集中区资金不能支持集中区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市工业用地存量有限,用地指标极为紧张。大多数工业集中区建设需要进行用地调整,但在当前国家严把土地闸门的宏观调控政策下,争取用地指标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用地和资金有不足,使我市集中区在道路、供气、供电、通讯、邮政、市场、金融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严重滞后,远远不能满足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制约了集中区的快速发展。

(三)集中区发展缺乏统一规划

全市工业集中区之间工业结构趋同,缺乏宏观指导,特色不突出。个别工业集中区的《集中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滞后于全市的步伐,大多数区县没有编制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规,规划滞后带来了工业布局指导思想混乱,项目布局随意,造成工业发展竞争无序,产业集聚能力弱,总体呈现出“散、乱、小、劣”等问题。

(四)集中区招商引资有待突破

由于宜宾市多数工业集中区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发展软环境欠缺,不能为企业入驻创造良好条件,新项目和新企业难于入驻,项目难于落地,缺乏集聚效应。目前,全市13个工业集中区入驻企业110余户,平均企业数量不足10家,其中有8个园区企业数量在10家以下,部分园区甚至仅1户企业。大部份工业集中区缺乏大型项目支撑,在产业集聚与产业配套上未形成产业链。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项目少。规模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工业集中区在招商引资中还有“饥不择食”或急功近利的现象,在引进项目时缺乏对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考虑。

二、借力苏州工业园,促进宜宾工业集中区加快发展

宜宾市工业集中区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建设进度已跟不上宜宾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尽快寻找一条可行之策,促进市工业集中区实现快速发展。苏州工业园是具有15年的高质量、高起点园区建设和管理经验,是国内目前最成功的工业园区之一,积极建立与苏州工业园的合作关系,学习苏州工业园发展经验,引进苏州工业园的管理模式,借助苏州工业园的发展要素优势,“借力发展,借梯登高”,是促进宜宾工业集中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捷径。

(一)借助苏州工业园的高起点,提升市工业集中区的规划水平。

在规划方面,苏州园区首推“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程序,建立了依法治区的规划管理体制,保证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15年的高质量、高起点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经验,借鉴其经验可以避免宜宾发展少走弯路,对于宜宾提高发展速度,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一是坚持做到“先规划、后建设,先基础设施、后招商”;二是坚持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施土地深度开发,依法处置闲置土地,对于超过规

定时限不开工的项目用地予以收回,对使用效率不高的土地进行“二次开发”;三是坚持集约发展进园企业,积极引导进园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的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引进先进设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实现集约发展;四是坚持强化环保优先和生态保护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五是坚持招商工作是工业集中区生命线的核心价值观,建立精简、高效、统一的服务型政府,牢固树立客商是工业集中区衣食父母的理念,制订一套便捷高效透明的办事程序,建立一支亲商、便民、廉洁的管理服务团队,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二)依托苏州工业园区的招商平台,积极有效地吸引东部产业向我市工业集中区转移。目前,宜宾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后发优势日益凸现。宜宾市在电子电器产业、水电装备制造业、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产业有一定的基础和实力,与苏州园区内较为完善的半导体、光电、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三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有一定的产业关联,具备承接和延伸苏州工业园区产业的条件。截止2024年6月,园区累计吸引14500家国内外著名企业落户,已形成集成电路、软件、游戏动漫、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其中,相当一批企业已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进入二次创业阶段,拥有进一步向外进行规模扩张的实力和冲动。园区也需要转移出去一批企业,为发展高端产业腾出空间。同时,苏州工业园区充分发挥中新联合招商体制优势,具有成熟的招商渠道和成功的招商模式,这些都有利于市园区的招商引资。另一方面,通过与苏州工业园区的合作,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主导开发集中区,能够尽快形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让很多需要转移过来的企业能够看到很多他们熟悉的“符号”,增强他们投资宜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苏州产业尽快向宜宾工业集中区转移。

(三)利用苏州工业园的资金优势,为加快宜宾工业集中区建设。

建立与苏州工园区的合作关系,可充分利用其资金优势为宜宾工业集中区建设提供发展动力。

苏州工业园在建设初期得到了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中新双方财团的大力支持,并且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的机制。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采取“双主体融资模式”的成功实践。15年的园区建设所积聚的大量财力、新加坡具有雄厚实力的财团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苏州工业园的发展与繁荣形成了鼎力支撑。因此,苏州工业园具有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和良好信誉,具有凭借自己雄厚的资金实力向外拓展的空间。2024年11月,苏州工业园把先进的中新合作经验的“软件”整体“打包”输出到苏北的宿迁市,为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开发公司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融资贷款提供了总额为6亿元的融资担保,并全额承担了苏宿工业园区管委会2024、2024两年近3000万元的行政经费开支。建园3年来,宿迁市借助苏州工业园共签约项目27个,注册项目18个,获得了

2.4亿美元、1亿港币和11.55亿人民币的巨额投资,有效地破解了建设资金的瓶颈制约。

(四)学习苏州工业园的成功经验,实现宜宾工业集中区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宜宾市在工业集中区建设进程中,失地农民阻工、拦路、干扰政府办公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市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在这方面,苏州工业园区有着成功的经验。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就建立和发展了以园区公积金制度、城乡社区(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用一揽子的方法解决了公积金会员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住房、家庭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充分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提高了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这对于当前宜宾妥善解决集中区建设与失地农民之间的矛盾无疑具有“轻车熟路”的示范作用,可以有效解决频繁发生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是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借力苏州工业园,加快宜宾工业集中区建设的主要措施

建立与苏州工业园的合作,引进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CSSD,已正式向证监会递交申报材料,到2024年园区十五周年庆典时实现上市)作为市重点园区的开发主体,把市园区作为苏州工业园区的“飞地”,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和“苏园主导、充分授权、封闭运作”的方式推进市重点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可先以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罗龙工业集中区等条件成熟的园区作为试点,逐步扩大合作规模。

(一)抢抓机遇,尽快建立与苏州工业园的合作关系

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典范之一,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正在把先进的中新合作经验的“软件”整体“打包”输出,辐射到越来越多的地方。2024年11月,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成为它的一个克隆体正式设立。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是苏州工业园区的第一次“软件”的整体“打包”输出,是中新合作经验的又一次成功移植,促进了宿迁市招商引资和园区开发的飞跃。2024年2月,老挝政府将万象10平方公里土地至少50年的使用权给

予苏州工业园区,由苏州工业园区负责进行规划、建设与经营万象新城,国家开发银行负责整个项目的融资担保。苏州工业园区首次把开发区建设的先进经验整体打包输送海外。

目前,宜宾周边乃至西部地区还没有整体打包引进苏州工业园区的案例,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决策,抢抓机遇,主动向苏州工业园区发出合作建议,市委和市府领导亲赴苏州工业园考察学习,并邀请苏州工业园有关领导和企业来宜宾实地考察,争取整体打包引进苏州工业园模式。

(二)统一思想,营造合作共建的良好氛围。

在引进苏州工业园区合作共建上,要在全市上下形成统一共识,统一思想,形成上下齐心,市县合力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加快工业集中区的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为工业集中区建设与发展打造良好的软环境。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与苏州工业园区真心、全力的合作。

(三)成立工业集中区管理的专门工作机构。

一是成立推进宜宾工业集中区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研究解决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调整土地指标,落实拆迁工作,在全市土地总盘子内尽最大努力满足集中区项目用地需求,在指标分配上最大程度加以倾斜,并大力向上争取土地规划调整指标,保障集中区未来发展的需要。二是成立遗留问题工作小组,专门处理集中区规划范围内的各类遗留问题。

(四)实行“充分授权,封闭运作”的工业集中区管理模式。

市政府要为集中区的全力推进和顺利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借鉴苏州宿迁工业园成功建设的案例,建立“苏州.宜宾工业园”,把它作为宜宾的经济特区,遵循“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一是由苏州工业园区派遣工作人员“团队式”派驻宜宾,其中,工业园管委会主任由苏州工业园派任,对苏州工业园派来的管理人员在行政级别上高挂半级,人事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单位;二是为了保证园区的顺利开发,给予苏州.宜宾工业园最大限度的授权,在工业园区范围内,可以行使宜宾市级本级的权力,授权园区管委会行使市发改委、规划局、建设局等12个部门的相应管理权限,实行“充分授权,封闭运作”,保证苏州.宜宾工业园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少地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五)要树立放水养鱼、合作双赢的理念

建设工业集中区,首先是富民,不求财政回报的立竿见影,而在于今后的科学、协调与可持续发展。15年来,苏州工业园长期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工业园区合作期限内前10年产生的所有收益,合作双方都不进行分配,全部用于园内滚动发展。因此,在苏州.宜宾工业园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按照苏州工业园的做法,树立长远眼光,做大蛋糕,保证工业集中区的健康和长远发展。

第四篇:工业集中区2024年上半年发展工作总结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领导下,**县工业集中区抢抓机遇、知难勇进,紧扣重点全力突破,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为工业经济又好有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业集中区运行情况。

(一)区域经济持续增长。1-5月,全县工业集中区完成增加值34.07亿元,同比增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feisuxs长29%,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1.67亿元,同比增长33.7%,实现入库税金2.53亿元,同比增长24.6%。工业集中度达63.7%,较去年年底提高3.3个百分点。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正式被省政府列入全省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525工程”)500亿园区,成为全省重点扶持的工业园区之一。

(二)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按照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项目开工的要求,以确定“项目动工月”等方式动员签约企业提早动工建设。截至目前,工业集中区有签约项目43个,开工建设项目29个,竣工投产项目24个。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5月,工业集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33亿元。西航港工业集中区全面完成工业集中区四期场平、骨架道路建设工程;铺设自来水、天然气干管各14.3公里;全面完成天威专线(徐天线)15.5公里的塔基征地和电力通道拆迁补偿工作。同时,先期启动了2个服务点建设,完成了创业中心、孵化园、邻里中心等商务生活配套设施建设。蛟龙工业港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已开工建设,预计9月底可试运行,10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完善园区规划编制。一是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一区一主业”产业发展原则,我县确定了“一龙头两支柱”的主导产业定位,全力打造以新能源为龙头的成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为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我县结合**工业经济发展实际,已完成了《**工业集中发展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24年-2024年)》的编制工作,正送请上级部门审批。二是完善园区“三规”编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市经委的具体安排,我县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能源规划编制工作,于2024年5月初正式启动,9月底初步完成。随后分别送请市经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和市能源办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初审,根据初审意见,已及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三是完善产业体系深化。按照《关于深化“一区一主业”产业定位的通知》要求,我县通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拟定了工业集中发展区和重点镇工业经济产业深化方案。其中,光伏光电产业确定的二级产业为光伏电池、光伏材料、光伏发电、光电显示和光纤光缆产业;机电一体化产业确定的二级产业为机械制造业、电子电器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同时,按照统筹城乡、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在充分调研产业发展基础、区位优势等因素后,初步确定彭镇、籍田镇为工业重点镇,其主导产业分别为机电一体化产业和轻工业。

(二)加强项目用地报征。2024年,我县共获批工业用地计划指标3个批次2386亩,已全部领取批文。灾后重建工业用地指标4个批次2705.71亩,已缴清相关费用,将在批文完成逐级转发程序后领取。目前,2024年所获得的工业用地计划指标,已安排工业项目11个,灾后重建工业用地指标安排工业项目2个,面积112.88亩。

2024年我县共有广东兴发集团有限公司、佳木斯电机有限公司、成都三强轧辊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西子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15户企业拟报征工业用地2024.98万元,协议投资342346万元,本期实际投资225346万元。

(三)创新政务服务机制。一是建立项目推进绿色通道。成立了县政务服务中心西航港分中心,将县建设局、县规划局、县安监局等19个县级相关职能的各项审批服务事项前移到开发区,为企业提供近距离的“全天候”、“全方位”、“全程代理一站式”联审办公服务,从根本上提高了行政效能,确保了一大批项目及时动工、顺利推进。截止目前,先后为全区50余家企业办理审批和服务事项337件,受理咨询435件。二是搭建入园企业融资平台。先后邀请市经委、市中小担保公司在工业集中区召开两次**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帮扶解困现场办公会,承办了市经委召开的成都市中小企业融资代理服务工作现场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运行中的资金难题。三是建立定期服务机制。将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内的40余个重点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成立了40余个分别由县委、县政府分管工业的领导任指挥长,县级各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重点项目指挥部。组织召开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例会,对天重点企业建设生产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融资贷款、直购电、企业用地等重点问题及时进行了协调和解决。定期召开蛟龙工业港工作协调会,积极推进蛟龙工业港“四大板块”建设,促进工业港向“工业城”转变,实现园区提档升级

无影传说 异能炼金士 国宝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feisuxs

第五篇:关于XX工业集中区发展的情况汇报

中共XX镇委XX镇人民政府

关于XX工业集中区发展的情况汇报

县人民政府:

XX工业集中区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主三辅”(新型建材为主导产业、绿色食品、机械制造、精品服装为辅助产业)产业群,以打造“百亿工业园区”为目标,抢抓“镇级市”建设和引江济汉工程契机,坚持项目为王,大抓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企业入园,全力跟踪服务企业,为XX工业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一、当前现状

XX工业集中区现已入驻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占地0.8km,分别为荆玻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巨星粮油有限公司、湖北天宇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荆门新源服装有限责任公司、荆门蛟龙食品有限公司、沙洋县东湖水产品有限公司、湖北荆门奥莱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荆门巨龙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沙洋县金港服装有限公司。其中过亿产值有8家,有5家企业已投入生产,2024年创产值19.3亿元,税收总额4328万元,从业人员4600人。目前,荆玻股份、蛟龙食品、东湖水产、金港服装4家企业正在火热建设当中。

二、发展计划

今年是我镇率先落实县委“三年突围、四年倍增、五年跨越”的开局之年,也是我镇建设“县域副中心”、打造一流“镇级市”2的关键一年,XX工业集中区建设氛围浓厚,园区土地二次修编已上报省国土局审批,园区规划扩编和电力规划已完成,石英石板材、“红蜻蜓”食用油、“蛟龙”食品、“长湖”水产、金港服装等5大在建项目进展迅速,计划在8月份全部投产。为保证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步跟进,我镇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配强服务专班,严格执行园区管理办法。今年我园区发展目标是:实行园区工业总产值40亿元,实现税收总额6420万元,引进招商引资项目5个。

三、存在问题

园区发展至今,存在许多实际问题,制约了园区的快速发展。一是急需资金投入。目前,园区“三纵三横”主干道建设已拉开序幕,第一步道路规划、预算工作已完成,资金尚在筹备;电杆迁移预算资金过大,迟迟未能开工,对企业现场施工造成阻碍;向上申报并已批准的污水管网建设资金尚未到位,东湖水产和蛟龙食品2家企业即将建成投产,管网系统建设迫在眉睫。二是急需土地指标。众鑫、明达、铝业3家龙头企业欲在园区实施转型、扩规、升级,需要征用土地600亩以上,5家新兴企业累计征地需300亩,目前急需县政府审批土地。三是急需政策扶持。我园区与沙洋经济开发区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导致投资政策不平衡,无法吸引更多的企业入园,甚至无法阻止本地企业向外地发展,尤其是沙洋经济开发区。

现将两地详细投资政策对比如下:首先,投资环境对比。沙洋开发区落户企业仅交付土地补偿费和省收纳费用两项,合计每亩3万元左右,其余部分则由县政府一力承担;而我园区落户企业则需交付土地补偿、安臵补偿、青苗补偿、征地管理、耕地开垦费、省收纳费用、土地出让金等7项费用,合计每亩8.3万元左右。其次,土地政策对比。在用地指标方面,通常都是至上而下进行分解。荆玻股份申请用地指标三年才得到审批,并仅落实45亩,天宇玻璃也因用地指标问题受到严重处罚(由镇政府缴纳15万元)。在地价方面,开发区由县财政实行大额引资项目补贴,实行一企一策(富泰二期工程每亩补1.2万元,中柏科技每亩补3万左右);而我镇严格执行土地政策,工业用地每亩需交纳8万左右费用。

四、发展建议

XX工业集中区的发展,需要得到上级政府和部门继续关注和大力支持,我们希望县政府继续在政策、资金、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倾斜,简化办事流程,打破发展瓶颈。特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在政策方面,希望园区能够享受与沙洋经济开发区同等的投资、土地、基础设施等相关优惠政策。二是在资金方面,希望县政府支持XX建设融资平台,向金融部门申请政府贷款,加大园区资金投入力度。三是在用地方面,抓住“镇级市”建设土地单列优势,希望县政府予以调剂,增加工业用地指标。四是在用电方面,我园区已被纳入农网改造计划内,园区电力规划和迁移方案已制定,希望县政府协调县电力公司,加快审批办理手续并在资金给予最优惠支持。

今年,荆玻、明达、铝业和众鑫四家县纳税重点企业依据国

家政策,关闭落后耗能产品生产线,实施转型升级扩规,计划在园区征地新建过亿投资项目,因此迫切需要县政府在这关键时期,给予更多的关注,提供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扶持企业渡过生死存亡的改革阶段。同时,我们衷心希望县政府支持XX经济的发展,加大对XX工业集中区的扶持力度,协调县直各部门给予园区发展最大的帮助,实现XX工业跨越发展。

2024年2月18日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