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最新文章

第一篇: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四川阶段性发展特征、着眼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抓住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对我省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开创现代化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午,书记就我市贯彻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发展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请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上午,大家分组讨论了书记的重要讲话,刚才,各县(区)、开发办、市经信委、市住建局作了交流发言,很有启示意义,请大家相互学习借鉴。下面,我着重讲一下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市委“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的发展定位,着力营造环境、扩大开放,坚持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奋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市经济呈现出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明显向好。总体来讲,纵向比有较大进步,但横向比仍然落后掉队。<莲~山 课件 >

从经济增长看,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89亿元,增长14.1%,增速比一季度快0.9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低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7个百分点,比周边的广元、达州、广安、南充分别低1.5、0.8、1.2、1.2个百分点,列全省倒数第2位,总量列全省倒数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0.5亿元,增长22.5%,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低17.4个百分点,比周边的广元、达州、广安、南充分别低8.4、0.2、1、0.5个百分点,由去年的第2位下降到第17位,总量列全省倒数第3位,且没有新增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9亿元,增长18.2%,增速比去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2个百分点,居第2位,但总量列全省倒数第3位;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36亿元,增长37.1%,增速比去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但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7个百分点,居第10位,且总量列全省倒数第1位。

从项目投资看,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5亿元,增长46%,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6.4个百分点,居第1位,但总量列全省倒数第2位,仅实现全年计划任务的28.1%,差目标进度39个百分点,166个重点项目仅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39.6%,新开工和施工项目分别比去年减少42.9%、54.7%;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5.02亿元,增长12.3%,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2.5个百分点,比周边的广元、达州、广安、南充分别低16.9、86.3、26.6、76个百分点,列全省倒数第1位;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74亿元,增长68%,但总量比周边的广元、达州、广安、南充分别低74.52亿元、145.96亿元、131.33亿元、141.5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5.16亿元,比年初增加10.07亿元,增长8%,但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列倒数第3位,增加额比周边的广元、达州、广安、南充分别低15.45 亿元、30.07亿元、10.27亿元、41.82亿元。

从居民收入看,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8元,增长14.4%,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但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比周边的广元、达州、广安、南充分别低1.5、0.2、0.8、1.7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4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10元,增长20.1%,增速比去年同期高6.8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但比周边的广元、广安、南充分别低0.6、0.3、0.5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5位。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巴中历史基础差,现实发展慢,差距在拉大。目前,兄弟市州竟相发展的势头强劲,别人是高基数上的高增长,而我们是低基数上的低增长,形势十分逼人。各级各部门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勇于正视困难,敢于直面矛盾,以更大的气魄推进工作,以更大的力度破解难题。

下半年,我们面对的形势更为严峻,面对的矛盾更为突出,面对的任务更为艰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研判形势,抢抓机遇,创新举措,抓推进,强攻坚,求突破。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目前,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双加速”时期,而我市工业化、城镇化严重滞后,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我们在高点起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谋划、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来实施。一是科学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按照“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的原则,抓紧编制完善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做到多规衔接、全域覆盖、相互支撑。在规划制定上,坚持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不仅要体现党委、政府的发展理念,也要体现专家学者的专业水平,还要体现城市居民的价值追求,做到既适度超前,又符合实际。二是联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轮子”,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整体来研究和部署,一方面,城市建设要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依托产业建设城市新区;另一方面,产业发展要以城镇为载体,充分利用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双轮驱动、联动推进的发展格局。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带动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按照“一县(区)一园区、一园区一主业”思路,尽快启动巴中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巴州恩阳、平昌星光、南江东榆、通江金堂等特色产业集中区建设,以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特色农产品、矿产品和天然气等就地转化和精深加工,实现资源开发直接惠民,带动经济加快发展,同时,主动为成渝和关天经济区的主导产业配套服务,优化产业结构,做大产业规模;统筹三次产业发展,以工业为主导,带动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融互动,互促共进。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促进新型工业化。按照“组团发展,分层推进,增强功能,提升品位”的原则,加快巴城和三县城拓展区建设,积极推进兴文新区建设,拉大城市框架,打造城市综合体,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公益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要素集聚水平;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加快特色镇、中心村、产业聚集地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和居民聚居点,提高城乡统筹和建设水平。三是强化保障。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多元投入机制、要素保障机制和政策支持机制,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开创“两化”互动发展新局面。

第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从上半年项目实施情况看,一些项目的推进还很不理想,部分新开工项目未能如期开工,部分在建项目进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梳理排查项目推进中的瓶颈制约,下大力气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全力抓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66个重点项目,力争完成投资177亿元以上。一是抓紧新开工一批项目。新开工项目既关系到今年的投资量能否完成,也关系到明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投资后劲。要切实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确保拟开工而未开工的50个新开工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尽快启动广巴铁路扩能改造、通竹路改造、西华山隧道左洞建设等交通项目,黄家沟—兴文景观大道建设、兴文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五星级宾馆建设、佛江路改造、回风北路改造、麻柳湾大桥建设等城建项目,天星桥水库建设等水利项目,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等社会事业项目。加大向上立项争取力度,力争巴中至重庆高速公路、湾潭河水库、红鱼洞水库年内开工。二是加快在建项目实施进度。认真落实领导联系、跟踪督办、动态管理、协调联动的项目工作推进机制,重点解决好征地拆迁、移民安置、要素保障等问题,确保巴南、巴达、巴陕高速公路,南江绕城路,平昌过境路,回风大桥,牛角坑、二郎庙、双桥水库,江北大道黑化,市第二水厂,通江污水处理厂,南江红塔大道,平昌老街改造,灾后恢复重建,500千伏等18个输变电工程,60万吨汽车清洁能源,正强水泥技改扩能,江口醇白酒园区,川东北明汇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沃尔玛·巴中购物广场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力争投资额度和时序进度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三是切实搞好项目储备。深入研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和国家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等政策,准确把握投向,积极主动对接,抓好项目的筛选、论证、储备。抓住国家支持水利建设的机遇,再抓紧规划一批骨干水利工程,争取尽可能多地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的规划笼子和投资盘子。立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加快规划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项目,为“两化”互动提供强力支撑。着眼融入成都、重庆、西安经济圈,加强与三地的沟通衔接,前瞻性地规划一批包括高铁在内的交通项目,并积极向上争取,提升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第三,抓实招商引资工作。扩大开放合作,大力招商引资是巴中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动力源泉。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各级各部门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好这项工作,决不可有半点的动摇和松懈。针对前一阶段招商引资工作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下一步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基础工作。要切实做好本地矿产资源、优势绿色资源的勘探和普查,全面掌握资源储量和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结合产业转移趋势,深度包装项目,为走出去招商、请进来投资奠定坚实基础。要加强产业园区和路、水、电、气、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夯实发展载体,促进已签约的47个招商项目尽快落地。二是创新招商方式。要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瞄准相关领域、相关行业、相关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活动,点对点登门促进,降低招商成本,提高引资实效。三是突出招大引强。要着眼巴中可利用土地和环境容量有限的实际,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以大带小,沿链配套,集群发展,做大产业,做强产品,做优品牌,切实避免同类小企业恶性竞争、一般性产业挤占发展空间。四是优化发展环境。要切实加强软硬环境建设,落实相关支持政策,营造浓厚氛围,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保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进一步改善民生。一是深入实施“十项民生工程”。从上半年的实施情况来看,总的不错,但仍有19个项目进展滞后。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按照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逐项对照,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推进,努力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二是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主动对接国家、省秦巴山区扶贫开发规划和省“十二五”革命老区发展规划,积极向上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按照“点式突破、抓点示范、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扩面、覆盖全市”的思路,实施好增收富民、农村危旧房改造、乡村道路建设、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六大工程,扎实推进连片扶贫开发,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造血”功能,提升发展水平。三是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按照“五治三化”的要求,扎实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生态市、森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五创联动”工作,着力在治“五乱”、打“违建”、塑风貌、建设施上下功夫,力争年内取得重大突破。四是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抓好“7.6”暴雨洪灾的灾后重建工作,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抓紧水毁设施修复、倒房户住房重建和生产恢复。目前,正值主汛期,防汛抗灾的形势依然严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克服麻痹松懈心理,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警,坚持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严密关注雨情、水情,严防死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力争9月底前全面完工。五是做好物价稳定工作。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市场供应,坚决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妥善安排好低收入群体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第五,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格局下,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责,转变乡镇(街道)职能,增强社区服务自治功能,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延伸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强化信息网络建设管理,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二是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主动到基层察民情、解民难、促民和、保民安。广泛开展“警民亲”活动,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不断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努力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消化在萌芽状态。认真落实信访包案责任制,化解积案、老案、难案,真正做到事要解决、案要了结。三是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辖区负责制、属地负责制、分级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管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同志们,今年剩下不到5个月时间,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欠帐很多、压力很大,重任在肩,不容懈怠。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上来,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对照目标找差距,增添措施抓落实。特别是反应要快,对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敏锐性和洞察力,认真领会,并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在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不等待,不观望。行动要快,将决策部署的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的项目上、具体的岗位上、具体的人头上,制定详细的时间进度表,倒排工期,强力推进;打破按部就班的工作常态,切实加快工作节奏,遇到困难不却步,咬住目标不松劲,月月算好帐,奋力往前赶,拼命向前追。见效要快,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和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强化狠抓落实的执行保障,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市委、市政府目标督查办和市效能办、软环境办要动态巡察、跟踪督查、及时通报,举非常之力、尽非常之为推进各项工作,努力确保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早竣工、早见效。

第二篇: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四川阶段性发展特征、着眼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抓住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对我省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开创现代化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午,书记就我市贯彻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发展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请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上午,大家分组讨论了书记的重要讲话,刚才,各县(区)、开发办、市经信委、市住建局作了交流发言,很有启示意义,请大家相互学习借鉴。

下面,我着重讲一下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市委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的发展定位,着力营造环境、扩大开放,坚持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奋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市经济呈现出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明显向好。

总体来讲,纵向比有较大进步,但横向比仍然落后掉队。

从经济增长看,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增速比一季度快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低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比周边的广元、达州、广安、南充分别低、、、个百分点,列全省倒数第位,总量列全省倒数第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低个百分点,比周边的广元、达州、广安、南充分别低、、、个百分点,由去年的第位下降到第位,总量列全省倒数第位,且没有新增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增速比去年同期高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居第位,但总量列全省倒数第位;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增长%,增速比去年同期高个百分点,但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居第位,且总量列全省倒数第位。

从项目投资看,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居第位,但总量列全省倒数第位,仅实现全年计划任务的%,差目标进度个百分点,个重点项目仅完成投资计划的%,新开工和施工项目分别比去年减少%、%;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亿元,增长%,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比周边的广元、达州、广安、南充分别低、、、个百分点,列全省倒数第位;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增长%,但总量比周边的广元、达州、广安、南充分别低亿元、亿元、亿元、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增长%,但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列倒数第位,增加额比周边的广元、达州、广安、南充分别低亿元、亿元、亿元、亿元。

从居民收入看,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增速比去年同期高个百分点,但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比周边的广元、达州、广安、南充分别低、、、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增长%,增速比去年同期高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但比周边的广元、广安、南充分别低、、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位。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巴中历史基础差,现实发展慢,差距在拉大。

目前,兄弟市州竟相发展的势头强劲,别人是高基数上的高增长,而我们是低基数上的低增长,形势十分逼人。

各级各部门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勇于正视困难,敢于直面矛盾,以更大的气魄推进工作,以更大的力度破解难题。

下半年,我们面对的形势更为严峻,面对的矛盾更为突出,面对的任务更为艰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研判形势,抢抓机遇,创新举措,抓推进,强攻坚,求突破。

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推进两化互动发展。

目前,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双加速时期,而我市工业化、城镇化严重滞后,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我们在高点起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谋划、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来实施。

一是科学规划。

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按照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的原则,抓紧编制完善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做到多规衔接、全域覆盖、相互支撑。

在规划制定上,坚持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不仅要体现党委、政府的发展理念,也要体现专家学者的专业水平,还要体现城市居民的价值追求,做到既适度超前,又符合实际。

二是联动推进。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轮子,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整体来研究和部署,一方面,城市建设要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依托产业建设城市新区;另一方面,产业发展要以城镇为载体,充分利用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双轮驱动、联动推进的发展格局。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带动新型城镇化。

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按照一县(区)一园区、一园区一主业思路,尽快启动巴中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巴州恩阳、平昌星光、南江东榆、通江金堂等特色产业集中区建设,以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特色农产品、矿产品和天然气等就地转化和精深加工,实现资源开发直接惠民,带动经济加快发展,同时,主动为成渝和关天经济区的主导产业配套服务,优化产业结构,做大产业规模;统筹三次产业发展,以工业为主导,带动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融互动,互促共进。

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促进新型工业化。

按照组团发展,分层推进,增强功能,提升品位的原则,加快巴城和三县城拓展区建设,积极推进兴文新区建设,拉大城市框架,打造城市综合体,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公益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要素集聚水平;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加快特色镇、中心村、产业聚集地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和居民聚居点,提高城乡统筹和建设水平。

三是强化保障。

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多元投入机制、要素保障机制和政策支持机制,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开创两化互动发展新局面。

第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从上半年项目实施情况看,一些项目的推进还很不理想,部分新开工项目未能如期开工,部分在建项目进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梳理排查项目推进中的瓶颈制约,下大力气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全力抓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个重点项目,力争完成投资亿元以上。

一是抓紧新开工一批项目。

新开工项目既关系到今年的投资量能否完成,也关系到明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投资后劲。

要切实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确保拟开工而未开工的个新开工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尽快启动广巴铁路扩能改造、通竹路改造、西华山隧道左洞建设等交通项目,黄家沟—兴文景观大道建设、兴文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五星级宾馆建设、佛江路改造、回风北路改造、麻柳湾大桥建设等城建项目,天星桥水库建设等水利项目,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等社会事业项目。

加大向上立项争取力度,力争巴中至重庆高速公路、湾潭河水库、红鱼洞水库年内开工。

二是加快在建项目实施进度。

认真落实领导联系、跟踪督办、动态管理、协调联动的项目工作推进机制,重点解决好征地拆迁、移民安置、要素保障等问题,确保巴南、巴达、巴陕高速公路,南江绕城路,平昌过境路,回风大桥,牛角坑、二郎庙、双桥水库,江北大道黑化,市第二水厂,通江污水处理厂,南江红塔大道,平昌老街改造,灾后恢复重建,千伏等个输变电工程,万吨汽车清洁能源,正强水泥技改扩能,江口醇白酒园区,川东北明汇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沃尔玛·巴中购物广场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力争投资额度和时序进度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

三是切实搞好项目储备。

深入研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和国家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等政策,准确把握投向,积极主动对接,抓好项目的筛选、论证、储备。

抓住国家支持水利建设的机遇,再抓紧规划一批骨干水利工程,争取尽可能多地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的规划笼子和投资盘子。

立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加快规划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项目,为两化互动提供强力支撑。

着眼融入成都、重庆、西安经济圈,加强与三地的沟通衔接,前瞻性地规划一批包括高铁在内的交通项目,并积极向上争取,提升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第三,抓实招商引资工作。

扩大开放合作,大力招商引资是巴中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动力源泉。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各级各部门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好这项工作,决不可有半点的动摇和松懈。

针对前一阶段招商引资工作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下一步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基础工作。

要切实做好本地矿产资源、优势绿色资源的勘探和普查,全面掌握资源储量和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结合产业转移趋势,深度包装项目,为走出去招商、请进来投资奠定坚实基础。

要加强产业园区和路、水、电、气、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夯实发展载体,促进已签约的个招商项目尽快落地。

二是创新招商方式。

要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瞄准相关领域、相关行业、相关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活动,点对点登门促进,降低招商成本,提高引资实效。

三是突出招大引强。

要着眼巴中可利用土地和环境容量有限的实际,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以大带小,沿链配套,集群发展,做大产业,做强产品,做优品牌,切实避免同类小企业恶性竞争、一般性产业挤占发展空间。

四是优化发展环境。

要切实加强软硬环境建设,落实相关支持政策,营造浓厚氛围,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保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进一步改善民生。

一是深入实施十项民生工程。

从上半年的实施情况来看,总的不错,但仍有个项目进展滞后。

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按照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逐项对照,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推进,努力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二是大力推进扶贫开发。

主动对接国家、省秦巴山区扶贫开发规划和省十二五革命老区发展规划,积极向上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

按照点式突破、抓点示范、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扩面、覆盖全市的思路,实施好增收富民、农村危旧房改造、乡村道路建设、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六大工程,扎实推进连片扶贫开发,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造血功能,提升发展水平。

三是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按照五治三化的要求,扎实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生态市、森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五创联动工作,着力在治五乱、打违建、塑风貌、建设施上下功夫,力争年内取得重大突破。

四是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

抓好暴雨洪灾的灾后重建工作,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抓紧水毁设施修复、倒房户住房重建和生产恢复。

目前,正值主汛期,防汛抗灾的形势依然严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克服麻痹松懈心理,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警,坚持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严密关注雨情、水情,严防死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快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力争月底前全面完工。

五是做好物价稳定工作。

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市场供应,坚决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妥善安排好低收入群体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第五,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格局下,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责,转变乡镇(街道)职能,增强社区服务自治功能,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延伸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强化信息网络建设管理,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二是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主动到基层察民情、解民难、促民和、保民安。

广泛开展警民亲活动,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积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不断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努力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消化在萌芽状态。

认真落实信访包案责任制,化解积案、老案、难案,真正做到事要解决、案要了结。

三是扎实抓好安全生产。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辖区负责制、属地负责制、分级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管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同志们,今年剩下不到个月时间,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欠帐很多、压力很大,重任在肩,不容懈怠。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上来,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对照目标找差距,增添措施抓落实。

特别是反应要快,对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敏锐性和洞察力,认真领会,并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在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不等待,不观望。

行动要快,将决策部署的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的项目上、具体的岗位上、具体的人头上,制定详细的时间进度表,倒排工期,强力推进;打破按部就班的工作常态,切实加快工作节奏,遇到困难不却步,咬住目标不松劲,月月算好帐,奋力往前赶,拼命向前追。

见效要快,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和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强化狠抓落实的执行保障,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市委、市政府目标督查办和市效能办、软环境办要动态巡察、跟踪督查、及时通报,举非常之力、尽非常之为推进各项工作,努力确保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早竣工、早见效。

第三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我市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

采编:巴中市政府办公室 2024年08月10日阅读:

2456次字体:大 中 小

李刚作重要讲话 周喜安主持并讲话 彭耀学熊光林出席

为奋力推动追赶跨越、加快发展,8月9日,我市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全省“两化”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两化”互动发展工作,分析当前全市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间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市委书记李刚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他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巴中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高水平的认识、高强度的工作,主动务实的作为,推动“两化”大突破、大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喜安主持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耀学,市政协主席熊光林出席会议。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巴中迈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我们巴中而言,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包含三个层次的基本内涵,一是“加快”,二是“新型”,三是“互动”,这三个层次是有机结合的。要着眼于“快”,做大工业总量和城市规模;要立足于“好”,按照“新型”、“互动”的发展要求,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创新驱动、集约节约、民生优先,更加注重“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协调发展;要着力于“跨越”,利用后发优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高端切入、高端发展。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巴中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战略举措。对我们这样的传统农业地区、连片贫困地区,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就要在工业上实现突破,将抓发展“第一要务”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转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形成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城镇化是我市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和平台,必须加快推进,实现与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实现从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深刻变革。我们一定要有清醒头脑,从思想、行动到制度上做好充分准备,破除一切思想桎梏、制度壁垒、能力缺陷,大力破除“唯生态论”、“唯条件论”、“唯规定论”,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决心和信心,主动适应发展形势,积极争取发展先机,努力开创巴中“两化”互动发展的新局面。

李刚要求,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十二五”末形成工业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的主导和支撑格局,加快从传统农业市向新型工业市转变。要积极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在工业招商上有大突破,围绕重点产业和产品,强化开放合作和招商引资。要加快园区载体建设,在促进工业集聚集约上有大进展,按照“一县(区)一园区、一园区一主业”,科学规划定位,积极推进多形式的园区建设,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优化园区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要以优势产业、骨干企业、拳头产品为抓手,在工业经济实力上有大提升,围绕巴中优势资源,做好资源大开发大转化文章,推动资源项目化、资源资本化,立足巴中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快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要大力引进和培育各类龙头企业,对我市已有的骨干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要抓重要产品,梳理一批有市场前景、有知名度的拳头产品,积极打造成高端产品,支持拓展市场、壮大产业、培育品牌,增强巴中工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注重科技引领和自主创新,树立“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观念,加强落后工业技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避免工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李刚要求,要加快推进巴中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城市定位要符合巴中区域特征、经济特征、文化特征、生态特征,彰显巴中鲜明的个性和特色、适应时代潮流,体现“经济富裕、环境优美、城乡一体、宜居宜业宜商”的新型城市核心理念。要拉大城市框架,城市的拓展、新城的建设要围绕交通条件和产业发展来进行,加快构建市域城市主骨架。各县(区)要拓展新区,拉大城市框架。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和产业聚集区集聚,形成巴中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不断提升城镇品质,深入开展“五治三化”,以创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模范环保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目的地“五创联动”为抓手,市、县城市每年打造几条特色街区,各县(区)每年抓好重点镇、中心村的建设规划,已建的要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新建的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元投入融资”,开门搞城建,吸引民间资本特别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李刚要求,要统筹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坚持“三同步、三聚集、三统筹”思路,在推进上同步定位、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方向上企业向园区聚集、土地向业主聚集、农民向城镇聚集,在保障上区域统筹、产业统筹、管理统筹,实现“两化”互动发展。要以城乡一体的全域规划为引领,坚持“全域巴中”理念,综合考量人口增长、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环境承载等重要因素,合理确定市域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

按照“基础先行、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的要求,加快交通、水利、电力、环保、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要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坚持园城结合、产城融合,科学布局建设一批园区,并把各类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中,推进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要处理好工业与城镇的空间关系,在城镇建设规划中,为工业发展留足空间,工业发展规划中,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四级城镇体系聚集,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联动协调发展。要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动“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以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加快实现巴中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服务业。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切实解决好土地、资金、人力资源要素问题。要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扎实推动“扩权放活”,充分激发基层基础发展活力,加快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各种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李刚要求,要为加快推进“两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必须围绕新的发展要求,在新理念、新活力、新作风、新能力上掀起一场深刻革命。要增强学习能力,引导干部自觉加强对现代工业、城建、金融、科技和国际化知识的学习,围绕新的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促进干部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创新意识,更好地适应加快“两化”工作的需要。要提高创造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敢闯敢干、开拓创新、攻坚破难。要强化执行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践行“四个特别”,超常思维、超常举措、超常付出,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李刚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创新实干、攻坚克难的过程。全市上下要不断解放思想、形成共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团结奋进、真抓实干,为实现“两化”互动发展的大突破、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巴中而努力奋斗!

周喜安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在下半年着力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要科学规划,做到多规衔接、全域覆盖、相互支撑;要联动推进,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带动新型城镇化,以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聚集发展;要强化保障。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抓紧新开工一批项目,加快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力争投资额度和时序进度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切实搞好项目储备,立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加快规划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项目,为“两化”互动提供强力支撑。三是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要加强基础工作,夯实发展载体;创新招商方式,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瞄准相关领域、相关行业、相关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互动,点对点登门促进,提高引资实效;突出招大引强,以大带小,延链配套,集群发展,做大产业,做强产品,做优品牌;要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四是进一步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做好物价稳定工作。五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周喜安希望,各级各部门要对照目标找差距,增添措施抓落实。同时要严格督查,努力确保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早竣工、早见效,努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会议进行了分组讨论。各县(区)、巴中经济开发区、市经信委、市住建局在会上作了经验发言。

市领导陈延荣、李晓春、明亮、李树海、谭红杰、周茂琦、谭启汉、张玉策、经伟宪、魏文通、陈兴国、涂虹、何长洋、鄢永都、李茂群、蒋兴权、欧文宇、杨白华、曹华、任小娟及巴中军分区司令员李友贵、巴中军分区政委补鹤龄、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魏战海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委室负责人,中央、省驻巴单位、民主党派、各县(区)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第四篇:在全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

在全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草稿)

这次全县加速推进新型工作化会议,是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超群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我完全赞同。为进一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兴县”步伐,打好“三年工业倍增行动”收官战,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

(一)坚持“后发赶超”不动摇。近几年来,我们凝聚合力,以超常措施促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谋工业、抓工业,工业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第一推动力作用不断显现。主要表现为:一是规模总量快速壮大。2024年,规模工业总值274.24亿元,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62.54 亿元,是2024的4.2倍,5年平均增速33%;二是主导地位日益凸显。三次产业结构由2024年的36.7:32.5:30.8调整为2024年的28.0:40.9:31.1,工业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逐年增大,成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主力军。我县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连续四年被评为湖南省、衡阳市先进单位。

成绩斐然,有目共睹。但在衡阳市各县市区中,我县工业经济总量仅处于第4位;从全国大范围来看更无优势可言。

1在各地发展势头强劲,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我县工业发展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后发赶超的信念一刻也不能动摇。

(二)坚持“全民创业”不动摇。创业是“富民之本、发展之基、活力之源”。衡阳县新型工业发展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需要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只有充分发动民众,集中民智,聚合民力,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积极性,才能凝聚强大动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要把全民创业与“产业兴县”结合起来,具体说来,一是同我县建筑陶瓷、铁矿采选、轻工制鞋、机械制造、生物制药、农林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主导产业相结合,做大做强产业链;二是通过全民创业吸引具有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落户衡阳,占据新的产业高地。总之,要通过“全民创业”,激活“内动力”,加大“外驱力”,广辟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力,借势作为,促进全县工业大赶超,实现大跨越。

(三)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将其作为工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摆在重中之重。一是要跟着项目抓储备。紧跟形势发展和国家政策导向,开发和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力求在项目数量和质量上实现新突破,不断调整充实战略性新兴产业

项目库。二是要围着项目抓机遇。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沿海产业深度转移等机遇,利用湘南作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一地缘优势,加大对口衔接力度,积极争取一批项目;创新招商引资举措,采取点对点招商、专业招商、主题招商、产业链招商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主动出击引进一批项目。三是要想着项目抓落实。切实抓好项目报批、财税支持、土地供应、要素保障等全方位服务,全程跟踪抓落实,确保申报项目早审批、签约项目早落地、在建项目早投产、已建项目早达效。要通过项目建设,带动有效投资大增长,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改革创新,凝智聚力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一)突出实施产业升级、技术升级、管理升级三大工程。产业升级、技术升级、管理升级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过程,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需要我们同时着力,协同推进。一是要着力提升产业层次。目前,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企业共20家,覆盖七大产业,发展来势喜人。但总的来说,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总量不大,价值链端不高,层次不高。未来几年,要全面提升建筑陶瓷、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扶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和机械制造等新型产业,同时加快发展服务业,将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作为我县服务业的主导产业,通过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产业

升级。二是要着力提高技术含量。当今世界的产业竞争,谁拥有核心技术,谁就有话语权。县委、县政府思路十分明确,积极向上争取技改扶持资金,继续加大中小企业技改投入扶持力度,鼓励、重奖科技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助推企业占领高端市场。三是要着力提高管理水平。企业现代化管理离不开人才资源,占领人才高地是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制胜的关键。走新型化工业道路,从领导到企业管理团队,都需要一支开阔视野和战略思维、把握当代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的高素质工业人才队伍,要通过人才聚集,创新管理理念,实现管理升级。

(二)突出多点支撑,强化“工业强县”。多点支撑发展新格局的理念正逐渐被各个层面认同,省、市政府也予以了明确部署,但如何深刻领会其构建内涵、准确把握其构建目标,需要我们统一思想、凝智聚力、共识共为。一是努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构建多点支撑产业发展格局,就是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紧紧围绕加快实现工业强县目标,编制衡阳县工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业招商目录,抓好工业招商,重点支持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注重统筹兼顾。多点支撑产业格局构建,应该同工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同实施“1126”工程有机结合、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机结合、同发展中小企业有机结合、同信息

化有机结合,有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主导优势产业,占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我们要多手抓,兼顾全面,共同推进。

(三)突出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体系。近些年来,我县工业发展有了一定基础,特色产业初具规模。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形成有特色的产业体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是要靠政策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强县四大班子领导联系产业制度,健全产业发展政策,明确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二是要在传统特色和高端产品上作文章。坚持在自己的传统领域推陈出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在自身最擅长的领域进行革新,抢占行业制高点;在质量和高端产品上下功夫,在高价值、高附加值上做文章。三是要依靠“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利用“湖南经济网”、“衡阳经济网”两个平台,积极引导企业推广“云计算”智能管理平台应用,进一步加大推动力度,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带动作用、催化作用,推进我县特色产业体系建设。

三、加油鼓劲,满怀信心打好“工业三年倍增行动”收官战

(一)盯住目标任务常抓不懈。一是要加快改善硬环境。要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二是要营造优质高效的软环境。着力营造“亲商、安商、稳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努力实现“无关系”

办事、“无停留”办公、“无利益”服务和招商专案“无障碍”入驻。对重点企业项目,坚持做到项目审批“一条龙”服务,建设中全方位服务,投产后全过程服务,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好规划、用地、建设等困难和问题。三是要抓好机制创新。重点抓好投融资平台建设,创新项目投融资机制,不断化解企业生产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健全领导帮扶产业、部门帮扶企业、专班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开展“保姆式”对接服务。

(二)咬住目标任务真抓实干。“工业三年倍增行动”实施两年来,成绩突出,成效显著,但还存在“短腿”问题。如何圆满完成收官任务,还需加大执行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精神和工作态度,迅速围绕目标和规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狠抓到位。要强化领导责任,加大领导力度,各级各部门要明责履职,干事创业。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工业,分管领导要全力以赴抓工业,“四大家”领导要联系重点产业、项目和骨干企业。要强化部门责任,强化企业责任。要跟踪考核,不断督促。对各乡镇和相关单位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考核,确保工业经济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同志们,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即,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再接再厉、扎实工作,积极推进“四化两型”社会建设,为实现工业强县梦想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在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突出稳中求进 加快转型升级 努力实现全省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在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年2月29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以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在新的起点上加速推进湖南特色新型工业化。等会,克保副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系统总结新型工业化工作成功经验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2024年省委省政府组织召开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座谈会以来,全省上下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的认识高度一致、力度空前、成效巨大,工业经济实现了科学跨越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升、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2024年,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8122.76亿元,为2024年的2.85倍;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5万亿元,为2024年的3.04倍;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超过1250亿元,为2024年的2.56倍;工业经济对全省GDP的贡献率达到 56.1 %,比2024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成为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着力推进工业经济高新化、规模化、特色化、绿色化和国际化发展,全省工业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1、总量规模再上新台阶。2024年,全省工业经济保增长成效明显,规模工业增速稳居全国前列,工业经济总量和规模迈上了新的台阶。一是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全省工业领域千亿产业达到8个,电子信息产业成功跨入千亿产业行列。机械和食品等优势产业产值分别突破6000亿元、3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103.39亿元,同比增长31.1%。二是企业实力持续壮大。五矿有色控股成为首家千亿企业,华菱、中联、三一等企业加快向千亿企业迈进;晟通科技、蓝思科技、唐人神跻身百亿企业行列,全省百亿企业达到15家;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202家,比上年新增68家。三是园区工业提速发展。全省省级及以上园区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23.3%,占全省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38.8%。继长沙高新区和长沙经开区之后,株洲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全省千亿园区达到3个。益阳高新区、湘潭经开区成功晋升国家级园区。

2、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突出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全省工业经济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提升。一是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了顶级履带起重机、高性能计算机、光伏装备、中低速磁浮核心模块、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等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二是开发了一批新产品。大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省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3084.41亿元,增长24.1%,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1.7%;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3%,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3.8%。三一重工SCC86000TM履带起重机、湘电集团300吨交流传动轮自卸车等一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新产品成功投产。三是培育了一批新名牌。全面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启动实施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工作,全省新增驰名商标64个,进一步提升了我省工业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3、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坚持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一是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把“两型”理念贯穿于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领域和各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深入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活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年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48%,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幅比全省规模工业平均水平低3.2个百分点。二是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长株 潭城市群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完成1400家“数字企业”创建任务,全省两化融合综合指数达到0.512,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支撑带动作用增强。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总产值和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20.1%、44%,呈现规模和效益同步提升、结构和质量同步优化的发展态势。三是集群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突出产业集群、企业集中和资源集聚,重点扶持专业化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企业配套协作和产业链式扩张,继长沙工程机械成为千亿产业集群之后,岳阳石化产业集群迈上千亿台阶,全省工业经济发展集中度不断提高。

4、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全省各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全省工业经济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格局加速形成。环长株潭地区核心带动能力不断增强,长株潭三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1.5%,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效应进一步显现;环长株潭城市群在主动对接长株潭中实现错位发展,在扩大工业经济投入、发展新兴产业、建设产业基地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湘南地区开放崛起步伐明显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显著,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2.3%,同比提高了1.9个百分点;工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1.2%,比全省平均水平快5.1个百分点,正日益成为我省工业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增长极。大湘西地区后发赶超态势强劲,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初步建成了一批以农林矿产品精深加工和特色资4 源利用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及基地,有力提升了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

5、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紧紧围绕项目建设、扩大投入、全民创业等重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一是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年累计新开工建设技术改造项目9500多个,富士康衡阳工业园、广汽菲亚特乘用车、三一建筑机械技改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特别是随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加快建设,将形成一批具有可持续发展后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工业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投资4812.1亿元,同比增长36.7%,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2.1%。工业实际利用外资46.49亿美元,占全省利用外资总额的75.59%。在全部工业投资中,投入新兴产业的比重大幅提升,全省工业投资结构明显优化。三是国企改革深入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省属国企改革目标基本实现,全省1143户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稳定增长,国有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全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481.5亿元、实现利润15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6%、62.2%。四是非公经济加快发展。全省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1218.65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19%;其中非公有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434.67亿元,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6.9%,为工业经济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省上下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各个 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湖南新型工业化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也探索积累了深入推进湖南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宝贵经验。

一是必须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创新发展思路。2024年以来,在相继遇到罕见冰冻灾害、国际金融危机、要素供应紧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全省新型工业化工作主动适应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的调整变化,紧紧围绕“一化三基”、“四化两型”战略的总体要求,先后提出并实施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推进产业调整振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一系列创新发展思路,突出强化了“七个着力”、“四千工程”、“五化发展”等重点工作。实践证明,确立这一系列创新思路和重点工作,符合湖南工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既有效化解了形势变化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又正确把握了新型工业化的前进方向。

二是必须突出综合施策,全面增强发展动力。运用统筹兼顾的理念和方法,坚持改造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并重,钢铁、有色、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规模扩张,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坚持推进科技创新与转化科技成果并重,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了一批新产品,科技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迅速提升;坚持扩大央企对接与承接产业转移并重,累计与69户6 央企实施对接合作项目270个、实际到位资金1810亿元,先后引进119家世界500强企业,开工建设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工业经济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深化国企改革与发展非公经济并重,国有企业实力加快壮大,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强劲,形成了国有民营共同推动发展的新格局。通过综合施策,全省工业经济优化升级、创新发展、要素集聚等方面的能力明显提升,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必须创新服务举措,有效破解瓶颈制约。各级各有关部门紧紧抓住能源保障、金融支持、土地供应、人才支撑等关键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服务举措,有效破解了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在能源保障方面,各级各部门实施联动协作,强化省内资源调控,开辟运煤新通道,加强省外煤炭调运,有效缓解电力等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有力保障了能源供需的基本平衡。在金融支持方面,通过深化金融服务创新,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出台金融扶持政策,优化信贷投向结构,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有力保障了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资金需求。在土地供应方面,对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移项目用地计划实行单列,继续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确保了优势项目及时落地,提升了工业集约用地水平。在人才支撑方面,大力引进高端领军人才,着力培训技能型人才,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扎实开展定向培养工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是必须健全推进机制,切实凝聚工作合力。全省新型工业 化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突出成效,主要是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书记、省长的直接推动下,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充分调动了各方面支持和参与新型工业化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动、社会联动的工作格局。在具体工作中,全省各级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逐步健全完善,形成了统筹协调、密切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省里设立了新型工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化等方面的专项引导资金,各级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构建了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机制。制定了新型工业化考核指标体系及奖惩办法,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各级宣传部门和广大新闻媒体切实加大了对新型工业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科学研判形势,准确把握新时期新型工业化工作总体要求

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我省工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需要我们科学研判、准确把握。

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之中,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影响相互渗透。一是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发展,生产要素和市场资源在更大空间进行配置和组合,既为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将使围绕市场、能源、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更趋激烈。二是全球科技8 产业革命深入推进,信息网络、生物、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正在孕育新的突破,全球范围内新兴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成长期,有利于我们引进先进技术、加快产业升级、实现后发赶超;但同时发达国家纷纷推行“再工业化”,加紧在新兴科技和产业领域前瞻布局,如果应对不当、措施不力,我们在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的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陷入长期被动局面。

要科学分析国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综合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导向,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压力同时存在。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特别是随着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居民消费加快升级、科教水平加快提升、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以及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扩大内需市场、推进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政策效应的陆续释放,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政策、市场等环境进一步趋好。另一方面,国家为解决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将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政策,环境制约加剧、要素成本上升、增长空间受限等压力不断增大,对工业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机制”。

要准确把握湖南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呈现诸多阶段性的新特点。一是政策机遇叠加。长株潭、湘南、大湘西三大板块均进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层面,我省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四个湖南”、实现“两个加快”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全省工业经济提速提质、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支撑。二是要素制约加剧。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能源资源刚性需求将持续攀升,土地保障难度将越来越大,资金短缺将由小微型企业向大中型企业波及,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将日益突出。生产要素供应的持续趋紧,将对我省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较为严重的制约。三是转型任务繁重。我省工业经济产业结构偏重化、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工业品牌建设严重滞后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以扭转,在国际市场要素争夺日趋激烈、国内资源环境制约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更加突出,湖南工业加快转型升级任务更加繁重。

根据当前形势的新变化,中央及省委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是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原则,并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抓好落实。一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要正确处理“稳”与“进”的辩证关系,既全力保障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稳定,又着力在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上迈出新步伐、在推进自主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取得新成效,实现工业经济总量规模和质量效益的同步提升。二要牢牢把握“四化两型”的总战略。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体现了主题与主线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具体实践,是推进湖南特色新型工业化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要切实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大力推进新型工10 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工业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三要牢牢把握“两个加快”的总目标。要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和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要求,把新型工业化工作重点更多地置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优化、科技创新的基础之上,发展目标更好地服务于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之上,真正把工业经济发展成为富民经济和绿色经济,成为支撑湖南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新路子的主导力量。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要突出“一个坚持”。就是要始终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不动摇。尽管近年来我省工业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存有一定的差距,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仍然是现阶段我省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坚持把发挥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作用作为一项重大责任、使命和追求,勇于自我加压,敢于自我超越,以更大的气魄、更高的标准、更有力的措施,努力把湖南特色新型工业化推进得更富成效。

二要突出“两个重点”。就是要突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多点支撑格局。要依托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继续推进工业经济高新化、规模化、特色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着力促进做大做强做优做新,加快构建集创新性、开放性、融合 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为一体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要深入实施大产业、大企业、大集群、大园区、大项目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多点、多元、多极共同支撑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格局。

三要突出“三个结合”。就是要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促进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设施建设同步推进、产业集聚功能与城镇承载功能同步提升、工业发展环境与城镇服务环境同步优化,夯实工业发展载体,筑牢城镇建设支撑。要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积极运用现代工业理念服务农业发展,突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我省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要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品研发、生产经营、节能减排、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应用和渗透,在深化两化融合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支撑动力。

四要突出“四个发展”。就是要大力推进转型发展,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推动工业经济加快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加工度化阶段过渡、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跨越。要大力推进创新发展,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的“两型化”改造和“两型”产业的规模化发展,12 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大力推进率先发展,坚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把湖南工业经济发展置于更大范围来比较和衡量,力争在中部地区率先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路子。

三、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抓好2024年新型工业化重点工作 2024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事关长远、意义重大。全省新型工业化工作要紧紧围绕稳中求进、转型升级的要求,力争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增加值增长13.5%和14%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5%以上,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4.5%以上,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用水量降低5%以上,两化融合综合指数达到0.55以上。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要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做大工业经济总量规模。

一要加快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要着力开发储备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广阔市场空间、提升工业发展水平的重大工业项目,增强发展后劲。要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专项引导资金的作用,逐步加大对重大工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突出支持重大技改、自主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等领域项目。要突出推进“四千工程”重点项目,加强项目调度督查,强化要素和环境保障,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尽快实现投产增效。二是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扩大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水平。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工业设计、电子商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三要加快中小企业与非公经济发展。要大力推进全民创业,鼓励和引导创业者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改善新创中小企业结构。要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重点扶持一批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尽快跃上5亿、10亿台阶。要引导中小企业退出高消耗、高污染行业,更多地进入高新技术产业、特色资源精深加工行业。要鼓励中小企业主动嵌入大企业大集团产业链,建立供应、生产、销售协作关系和资源、产业、产品的配套协作关系。要引导中小企业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夯实基础,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

(二)着力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严重制约着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实现我省工业经济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加快工业经济优化升级步伐。

一要优化产业结构。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构建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机械装备制造业,加快制造企业由传统加工方式向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转变,健全产14 业配套体系,延长制造产业链,增强全省制造业整体竞争实力,尽快将机械装备制造业打造成首个万亿产业。要发挥我省资源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支持食品、有色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要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二要优化企业结构。要大力引导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加快培育一批带动作用强、拥有市场话语权的行业龙头企业。要坚持质量兴企、品牌强企,引导中小微型企业优化企业内部结构、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要优化布局结构。环长株潭地区要突出先行先试,努力在发展高端产业、总部经济、服务经济等方面形成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对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湘南地区要充分利用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大胆创新,吸引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和项目落地,实现借力发展。大湘西地区要抢抓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机遇,积极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环洞庭湖地区要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坚持联动发展,强化产业协作,打造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三)着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要始终把转方式作为新型工业化工作的主线,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要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整合重点园区、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科研设施和信息共享,加快开发一批满足产业转型需要、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要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产学研专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要鼓励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通过创新提升企业效益和发展水平。

二要继续加强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坚持优存量与控增量并举,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能耗准入标准,严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环保准入关。大力推进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强化实时监测,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提升企业能效水平。重点推进湘江流域工业行业和企业清洁生产。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推动关闭小企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三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芯片和基础软件等核心基础产业。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经济领域的集成应用,推动产品研发设计、实施测试技术的智能化,加强生产过程、生产装备和经营管理的信息化,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积极探索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面16 信息化发展的新模式,大力推进长株潭和13个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以点带面加快企业信息化改造。

(四)着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要突出深化央企对接、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区域合作,在拓展开放合作领域中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在扩大开放合作范围中开拓产品市场空间,在提升开放合作层次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要深化央企对接合作。延伸拓展央企对接合作范围,大力开发目标央企资源,把对接合作范围扩大到所有央企,把对接目标对象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向央企重要子企业拓展。创新央企对接合作方式,积极推动央企对接合作工作由传统产业领域向新兴产业领域拓展、由引进产业项目向对接产业链条延伸、由建设单一项目向建设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转变。要通过加强央企对接,打造一批在国内同行业领先、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优势企业,打造一批具有湖南特色、较高技术水平、广阔市场前景的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央企对接合作产业基地、专业园区和央企在湘区域总部。

二要大力承接产业转移。要坚持把促进承接产业转移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结合起来,重点承接一批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做大做强的项目,大力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不断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效益和水平。要扎实推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抓紧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和特色基地,加快形成规模 效应和带动效应。

三要扩大区域经济合作。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加强与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等方面关联度和互补性强的重点区域联姻,扩大合作范围,努力形成跨区域产业链和配套协作体系,加快构建更加紧密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和长效产业合作机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通过境外并购、投资合作、设立境外工业园等形式,拓展国际市场。

(五)着力增强要素保障能力。要进一步创新服务举措,完善配套政策,努力破解能源、资金、土地、用工等瓶颈制约,切实增强要素保障能力。

一要继续抓好能源保障。要积极开辟新的煤源和运煤通道,加大外省电煤调运和外购电力度,畅通能源入湘渠道。加强省内煤炭资源控制,支持省内大型煤炭企业开发省外煤炭资源,加快筹建与神华集团合作共建的煤炭储备基地、火电和运输通道项目,继续深化与大型中央能源企业的合作。尽快出台《能源保障条例》,建立完善能源供应的长效机制。

二要优先保障土地供应。要积极向上争取用地计划指标。科学合理确定工业用地布局和规模,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提高集约节约用地水平。要通过对农村建设用地以及城镇规划圈外工矿废弃地进行整理,并等量置换成工业用地指标等办法,努力满足新型工业化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三要着力强化用工保障。要依托重大科研、工程、产业项目18 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培养和引进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要加强人才培养,推进校企合作,鼓励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不断满足企业急需、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培训工程,提高企业人才素质。

四要切实加强金融扶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稳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积极培育面向小微型企业的金融机构。深入开展银政企合作,探索建立小微企业信贷补偿机制,推动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大力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支持更多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扩大上市公司再融资及企业债券、私募融资等,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广大企业要努力扩大市场直接融资规模,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工业经济发展领域。

(六)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的理念,采取综合措施,不断优化政务环境、投资环境、市场环境,为全省新型工业化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一要形成推进合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在规划引导、项目建设、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各级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要牵头组织解决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要完善政策体系。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要加强对 当前我省工业发展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完善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三要提供优质服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形势和市场变化,加强运行监测预测,加强数据统计调度,为广大企业提供前瞻性和指导性强的信息。要继续深入开展产需对接等服务活动,帮助企业扩大产品销售、开拓市场。

四要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强新型工业化宣传,重点宣传工业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宣传各级各部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典型经验。要加强对国家和省里近期出台的系列政策的宣传解读,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机遇。要切实凝聚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不断丰富和完善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工作举措,进一步形成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绩令人鼓舞,目标催人奋进。我们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推动全省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