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文教育的境遇与探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人文教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大部分高校为本科生开设了“大学语文”、“文学鉴赏”、“艺术欣赏”等课程,一些理工科大学提出了加强人文教育的计划,有些还迅速采取了措施强化人文师资的配置。但从各大媒体的宣传与多数高校的现状来看,大学人文教育尚
未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许多认识和提倡还停留在较低的理论层次。有人甚至将大学人文教育仅仅看成是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缺陷的补偿,将大学人文教育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变为一个技术化的命题。一方面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表现出浅薄的崇拜和赞美,另一方面对支撑于科学研究背后的科学真理精神表现出相当的隔膜和冷漠;一方面大声疾呼要重视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却在教育管理方式和考试方式上依然保留着太多的教条和“规范”。总之,无论从教育理念、教学管理还是教学时间上来看,大学人文教育的处境虽然都有所改观,但从深层上看还相当尴尬和无奈。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试图对大学人文教育的学科属性、学科特征和教学创新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尽抛砖引玉之力。
一人文教育的学科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目前已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愈是如此,高等教育所面临的许多深层问题表现得更加明显。大学人文教育就是其中最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要想深化高考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这一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中国大学人文教育曾出现过的虚空和偏差,不应该只归咎于学校教育或某些人,还与我们常期缺乏对人文学科进行理论探讨和合理规划有密切关系。长期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条式理解和极“左”应用,都曾将人文学科简单化地定位成社会政治的直接表现,使人文教育的深层空间曾受到极度的扭曲和压抑,这种痛苦历史所留下的“后遗症”直到今天还会隐隐作痛。要想从深层上医治人文教育的创伤,需要我们对现代大学教育史和现代学科发展史的历史回顾。
二十世纪末以来,反省学科的历史构成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以著名学者华勒斯坦(I.Wallerstein)为首的一群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提出“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的口号。他们认为,学科并不是我们今日所见到的静态知识分类,而是一种历史化的产物,是以一定的措辞建构起来的。当前在社会科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学科体系(如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人类学等互相分割的学科),实际起因于17、18世纪的自然科学分化。1在当代学者看来,以自然科学为样板对社会科学的划分实际上暗含着有利于掌权者或获利者的理论前提和意识形态,比如科学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父权主义和国家中心主义等等。
随着科学让渡为非人化的利润的手段,从十九世纪起人文学科(如哲学、文学等)与科学出现了严重分裂,形成了从孔德到斯金纳将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化的潮流。“人文学科”这一名称本身就是被科学所界定的,是20世纪对那些被排拒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学科的简便总称。现代哲学是由科学形成时清除出来的东西界定的,其他现代人文学科则首先以古典语文学的形式出现,其后衍生出历史、现代语言甚至艺术。2这意味着,自人类开始反思自然科学和工具理性的局限性开始,大多数哲学家和教育家已经认识到,不能用简单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二分法来对知识进行范围分割,因为还存在一门无法用“科学”方法囊括的学科(Discipline,注意:不是科学!):即人文学科。它之所以不是“科学”,在于不能以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原则和条律去局限它,在于它更多关注情感与信仰、意志与修养问题,在于它并不局限于任何一门具体的学科内部。
对于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伦理学等学科来说,许多思想只能通过个体的情感体悟或道德实践才能被理解和传达;文学从不需要一种绝对正确的解释,而需要各个时代、各个国度的各位身份不同的读者进行深入地体味、思考、交流和对话。人文学科无法将人当作一个客观的冷冰冰的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允许对人进行化学分子构成式的剖析和研究,而只有通过与人的内心需求进行直接的沟通,才能促进人性的全面健康发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人文教育和人文学科的最高理想和使命在于它能促进人际之间对精神价值的相互理解和开放。因此,人文学科中的每一种说法和理论只能提供一种理解人类精神的视界而已,决不应该成为统辖和束缚其它思想的唯一绝对正确的话语霸权。孔子和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之所以至今具有不朽的魅力,就在于他们的教育过程本身就充满对话性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们自己在老师所提供的各种思想中、依据自己对人生、对人性的理解去做认真的、与自己血肉相关的抉择。
矫正和完善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首先应从理论上搞清人文学科的定位问题,搞清人文学科的特殊运思方式和管理方式问题,而不要只想通过吸引几个顶尖人才,迅速扩大招生就
考试作文“心态与境遇”导写示例
禅诗说:“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又说:“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心态,其实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处世的态度,它和人所处境遇紧密相关,往往决定着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
请以“心态与境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点拨】
无论是在生活中怎样,高兴也好,忧愁也好,关键是调整好心态,因为生活绝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顺风也有坎坷,有平坦也有荆棘,如何去面对生活的原味,心态最重要。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作文是一组关系型的题目,我们从材料的提示语可以看出,心态与境遇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我们学生在作文时可以讲述境随心转的故事,叙事可以跌宕起伏,采用欲扬先抑的办法,先写自己心随境转,是多么的烦,后来发现换一种心态,柳暗花明,境随心转则悦,具体到内容,可以写学习、生活、大学生就业等等;也可以论述心态决定境遇,从正反两方面入手,举例和说理有机结合,从而倡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处世态度。
【名言警句】
1、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3、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4、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5、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8、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9、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10、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范文】
心态与境遇
开了窗,迎接阳光。———题记
有这样一个流传多时的故事:
两兄弟在沙漠中跋涉数日,口干舌燥,饥肠漉漉。他们翻遍了所有的口袋,只剩下一只苹果,哥哥叹息说:“完了,只剩一个了。”弟弟兴奋地说:“太好了,还有一个。”
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哥哥最终身埋沙堆,弟弟却坚强地走出了沙漠。如果那位哥哥当时并不是那种消极的心态,如果他能像弟弟那样对自己说一声“还有一个,太好了”,结局也许就不是这么悲哀了。可见,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心理状态对人生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反之亦然。
苏牧在遥远的边疆遥望祖国,他坚信他能回来,他做到了;司马迁在受尽折磨的绝境中坚定信念誓言完成《史记》,他做到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下定决心灭吴,重建昔日辉煌,他也做到了。无数的事实摆在眼前,有了良好的心态,坚定的信念,焉能不成功?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可以说是天方夜谭,面对挫折艰险,积极的人视之如粪土;消极的望而生畏,徘徊不前。就好比登山,积极的人不会惧怕沿途的荆棘,不会被山的险峻所吓倒,他终究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消极的人则完全不同,他会告诉自己“畏途 岩不可攀”,于是就永远没有机会领略“而步九折萦岩峦”的壮景,人生就是登山的放大,成功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态是否积极向上。
每个人都有一间屋子,都有一扇窗。有的人关了窗,拉上了窗帘,一辈子在阴暗与寒冷是蜷缩,也许是因为没有朋友,也许是因为失败而受了打击,但是为什么关上窗,为什么拒绝阳光呢?为何不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千万不要“自我作践”,千万不要“自暴自弃”,只要开了窗,迎接阳光,日子会不一样!
罗曼·罗兰在他的随笔集里说:“当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他宽容的怀抱接纳你。”一个在战乱年代中生存的人尚能如此看待生活,那么我们呢?幸福可以随时获取的我们呢?有什么理由消极处世呢?
开了窗,迎接阳光。赶走心里积压的阴霾,以积极地心态看待生活,那么我们一定可以寻到“水光潋艳晴方好”的美好境遇。
心态与境遇
冥冥的暗夜中,流星惬意而悠闲地划过长空,留下了一段精美的纸。负累远行的求知者从中看到了希望,勃勃的活力得以激发。高唱“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驻足窗前去因此而落泪,“好运随之而流逝,命运多舛,命运多舛————”
诚然,流星无法寄托我们的情思,但我们去从中看到了自我,映照出了现实的处境。积极者的眼睛刚以虎跑的清泉润洗,看到的是一片澄明的世界和美好的前程,悲欢者因浮尘障目,眼前呈现一片灰蒙和黯淡。我们生存的家园依旧美丽,天空依旧碧蓝,真正映射出不同的感受的是我们的心灵。
还记得范进的癫狂吗?人生并没有因中举而大起大落,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大富大贵,何故前后判若两人?心在变,以此折射出的路人的眼神,亲朋的态度,乡里的音容笑貌都是迥异的。荣辱通过人们的思想作用于我们这个世界。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折射出人生断不会与范进相同,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活将永远美好。
不追求浮名虚利,不向往金银如山,保持一颗端正的心,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让自己始终处于一种主观美好的境况,我们的境遇会由此而充实,而呈现出如画如诗的幻境。
青石间的草饱受压迫,饱受摧残,却依然坚定乐观;悬崖上的松树,没有肥沃的土壤,没有温暖的阳光,却依旧挺拔;野地里的花,无人关心,无人料理,照例绽放着自己的全部的美。人生的乐观向上,不为外物所动,即便地球不再转动,我们也照样泰然地生存。
境遇从来不由我们决定,前路去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尽管有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但我们应庆幸自己的自主,高唱命运掌握在我的手中,积极地面对,迎难而上,就象史铁生那样的抗争,为了营造自己的一片无怨无悔的天空。境遇或许会因此而改变,人生定会因此而精彩。
伸出自己的手,扼住自己命运;抬高自己的双腿,走出自己的路;抬高自己的头胪,以自信、坚定、乐观为自己的前进鼓劲。在《命运》交响曲的伴奏声中,在雄鹰的陪伴之下,开创特有的人生境遇。(804个字)
心态与境遇
布袋和尚有颂云: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题记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李二人之所以怏怏不得志,固然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可是何尝不是心态和境遇格格不入所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脱身喧嚣官场后,之所以能在浊世闲闲隐居悠然自得,恰恰是应了禅诗所云“境随心转则悦”,从而可以“心远地自偏”。
心态与境遇息息相关。境随心转,方能淡定从容、舒卷自如。
境随心转,需要一种定力和执着。正所谓:“一路行遍天下,无人识得,尽皆起谤”。昔日义玄禅师传法被视为野狐禅,被骂得扫地出门,好不感慨,因为他讲的大家都不这样讲,成了他是异端学说。可是四处辗转,不依的还是不依,一切行事仍按照自己的来。他在众人毁谤声中安静写完此书,终开临济禅宗一派。如果义玄禅师畏首畏尾,止步于他人的呵斥,在糟糕的环境里自怨自艾妄自菲薄,那历史上只是多了一个亦步亦趋的庸僧罢了。
境随心转,需要一种旷达和淡定。王维有诗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在山穷水尽中读出另一种淡泊的美;东坡居士在知音朝云的一句“居士腹中乃一肚皮不合时宜”的揶揄里,大笑解嘲,以一种旷达超然,走近潇潇细雨,随缘自适,“也无风雨,也无晴”。恰恰是这种逆境中的旷达和淡定,才能在心情短暂的阴霾天气之后,以文学的丰收丰富人生的意义。“文章憎命达”,境随心转,他们收获了诗的真与美。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之所以境随心转,而非心随境转,那是因为生活本身不是一出出精彩华美的折子戏,有高潮,总有低谷。正如老舍所言,生活原本是种律动,需有光有影,有晴有雨,有圆有缺,谁也不能顺风顺水心想事成,既然如此,何必心随境转,汲汲于功利,戚戚于贫贱,不如换一种姿态,境随心转,而生活的滋味便包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昔日神秀有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可是境遇总是千变万化,时时修行,时时拂拭,未免又劳心劳力,不如境随心转,未必做到六祖惠能所言“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空寂洒然。却不失为一种人生追求的境界。
心随境转,眼前是重峦叠嶂,是困难重重;境随心转,方可“拈花一笑万山横”。
心态与境遇
壮凄凉的岳阳楼上,他却满心欢喜地高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荒凉萧条的黄州原野,他却豪迈地吟诵:“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古往今来,多少豪情壮志、满腔热血淹没在滚滚红尘之中。他们被形势、被现状磨去了生命的棱角,又怎样在布满荆棘的路上安然前行?
遥想当年寂寞清秋,梧桐小院。
烟雨楼台,多情后主,国破家亡,不堪回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亡国之君造就了中华词坛上的一枝别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亡国之恨涌上心头,心中哪能不悲痛难耐?而他,病没有一直沉浸在这悲情之中,将所有荣辱抛之脑后,只留笔墨在心头,一改春秋。
抛不完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的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便恰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幽幽......同样是质的飞跃。他的改变是青山绿水,心随我意不为世事沉浮而牵绊,不因失意而自暴自弃,以自己的思掌控一代词坛,在恶言相向中绝地逢生。
而他,则于山重水复中寻一路,于千里荒凉之中突围。几年沉浮几年泪,多少变迁一叹息。他的一生本应颠沛流离,本应痛苦不堪,然而官场失意,文场得意。他以他的大智化解了一段段忧伤与悲情。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他的释怀,他的淡然,他的成熟,他的从容大气,他的厚实,他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河流汇成了湖。结果,他的潇洒,他的不羁,在黄州大地熠熠生辉。
山一程水一程,人生总在高潮与低谷中徘徊。而对于既定的必然,只有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才能拥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清高旷远。
境随心转悲也喜,心随境迁喜成悲。坚定内心的执著,不为尘事牵绊,方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方能让人生不留遗憾,让自己的才能在坚定中洋溢,让自己的本心在历练中成熟。
凡事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世事无常于顺境或逆境之中高呼: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心傲万物,风霜奈我何?
心态与境遇作文范文篇
布袋和尚有颂云: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题记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李二人之所以怏怏不得志,固然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可是何尝不是心态和境遇格格不入所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脱身喧嚣官场后,之所以能在浊世闲闲隐居悠然自得,恰恰是应了禅诗所云“境随心转则悦”,从而可以“心远地自偏”。
心态与境遇息息相关。境随心转,方能淡定从容、舒卷自如。
境随心转,需要一种定力和执着。正所谓:“一路行遍天下,无人识得,尽皆起谤”。昔日义玄禅师传法被视为野狐禅,被骂得扫地出门,好不感慨,因为他讲的大家都不这样讲,成了他是异端学说。可是四处辗转,不依的还是不依,一切行事仍按照自己的来。他在众人毁谤声中安静写完此书,终开临济禅宗一派。如果义玄禅师畏首畏尾,止步于他人的呵斥,在糟糕的环境里自怨自艾妄自菲薄,那历史上只是多了一个亦步亦趋的庸僧罢了。
境随心转,需要一种旷达和淡定。王维有诗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在山穷水尽中读出另一种淡泊的美;东坡居士在知音朝云的一句“居士腹中乃一肚皮不合时宜”的揶揄里,大笑解嘲,以一种旷达超然,走近潇潇细雨,随缘自适,“也无风雨,也无晴”。恰恰是这种逆境中的旷达和淡定,才能在心情短暂的阴霾天气之后,以文学的丰收丰富人生的意义。“文章憎命达”,境随心转,他们收获了诗的真与美。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之所以境随心转,而非心随境转,那是因为生活本身不是一出出精彩华美的折子戏,有高潮,总有低谷。正如老舍所言,生活原本是种律动,需有光有影,有晴有雨,有圆有缺,谁也不能顺风顺水心想事成,既然如此,何必心随境转,汲汲于功利,戚戚于贫贱,不如换一种姿态,境随心转,而生活的滋味便包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昔日神秀有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可是境遇总是千变万化,时时修行,时时拂拭,未免又劳心劳力,不如境随心转,未必做到六祖惠能所言“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空寂洒然。却不失为一种人生追求的境界。
心随境转,眼前是重峦叠嶂,是困难重重;境随心转,方可“拈花一笑万山横”。
开了窗,迎接阳光。———题记
有这样一个流传多时的故事:
两兄弟在沙漠中跋涉数日,口干舌燥,饥肠漉漉。他们翻遍了所有的口袋,只剩下一只苹果,哥哥叹息说:“完了,只剩一个了。”弟弟兴
奋地说:“太好了,还有一个。”
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哥哥最终身埋沙堆,弟弟却坚强地走出了沙漠。如果那位哥哥当时并不是那种消极的心态,如果他能像弟弟那样对自己说一声“还有一个,太好了”,结局也许就不是这么悲哀了。可见,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心理状态对人生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反之亦然。
苏牧在遥远的边疆遥望祖国,他坚信他能回来,他做到了;司马迁在受尽折磨的绝境中坚定信念誓言完成《史记》,他做到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下定决心灭吴,重建昔日辉煌,他也做到了。无数的事实摆在眼前,有了良好的心态,坚定的信念,焉能不成功?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可以说是天方夜谭,面对挫折艰险,积极的人视之如粪土;消极的望而生畏,徘徊不前。就好比登山,积极的人不会惧怕沿途的荆棘,不会被山的险峻所吓倒,他终究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消极的人则完全不同,他会告诉自己“畏途 岩不可攀”,于是就永远没有机会领略“而步九折萦岩峦”的壮景,人生就是登山的放大,成功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态是否积极向上。
每个人都有一间屋子,都有一扇窗。有的人关了窗,拉上了窗帘,一辈子在阴暗与寒冷是蜷缩,也许是因为没有朋友,也许是因为失败而受了打击,但是为什么关上窗,为什么拒绝阳光呢?为何不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千万不要“自我作践”,千万不要“自暴自弃”,只要开了窗,迎接阳光,日子会不一样!
罗曼·罗兰在他的随笔集里说:“当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他宽容的怀抱接纳你。”一个在战乱年代中生存的人尚能如此看待生活,那么我们呢?幸福可以随时获取的我们呢?有什么理由消极处世呢?
开了窗,迎接阳光。赶走心里积压的阴霾,以积极地心态看待生活,那么我们一定可以寻到“水光潋艳晴方好”的美好境遇。
冥冥的暗夜中,流星惬意而悠闲地划过长空,留下了一段精美的纸。负累远行的求知者从中看到了希望,勃勃的活力得以激发。高唱“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驻足窗前去因此而落泪,“好运随之而流逝,命运多舛,命运多舛————”
诚然,流星无法寄托我们的情思,但我们去从中看到了自我,映照出了现实的处境。积极者的眼睛刚以虎跑的清泉润洗,看到的是一片澄明的世界和美好的前程,悲欢者因浮尘障目,眼前呈现一片灰蒙和黯淡。我们生存的家园依旧美丽,天空依旧碧蓝,真正映射出不同的感受
的是我们的心灵。
还记得范进的癫狂吗?人生并没有因中举而大起大落,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大富大贵,何故前后判若两人?心在变,以此折射出的路人的眼神,亲朋的态度,乡里的音容笑貌都是迥异的。荣辱通过人们的思想作用于我们这个世界。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折射出人生断不会与范进相同,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活将永远美好。
不追求浮名虚利,不向往金银如山,保持一颗端正的心,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让自己始终处于一种主观美好的境况,我们的境遇会由此而充实,而呈现出如画如诗的幻境。
青石间的草饱受压迫,饱受摧残,却依然坚定乐观;悬崖上的松树,没有肥沃的土壤,没有温暖的阳光,却依旧挺拔;野地里的花,无人关心,无人料理,照例绽放着自己的全部的美。人生的乐观向上,不为外物所动,即便地球不再转动,我们也照样泰然地生存。
境遇从来不由我们决定,前路去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尽管有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但我们应庆幸自己的自主,高唱命运掌握在我的手中,积极地面对,迎难而上,就象史铁生那样的抗争,为了营造自己的一片无怨无悔的天空。境遇或许会因此而改变,人生定会因此而精彩。
伸出自己的手,扼住自己命运;抬高自己的双腿,走出自己的路;抬高自己的头胪,以自信、坚定、乐观为自己的前进鼓劲。在《命运》交响曲的伴奏声中,在雄鹰的陪伴之下,开创特有的人生境遇。(804个字)
心态是一弯明月倒映在水中,让你在平淡中体味“掬水中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雅然。
心态是一轮旭日喷薄在身边,让你在失意时看到“阳春回雪时,万物生光辉”的希望。
有人曾经嘲笑孔子推崇礼乐,到处游说,却到处碰壁。有人曾经羡慕庄子那“庄生晓梦迷蝴蝶”的逍遥,吟育着“道可道非常道”是何等的潇洒。但孔子却生活殷实,桃李满天下,并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庄子却生活拮倨,潦倒困苦,精神逍遥而生活并不逍遥。我们并不反对淡泊名利的的人生态度。但我们反对消极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让我们不被名利所累,但消极的人生态度却会让我们碌碌无为地在人间走一圈,这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于是,我们推崇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苏东坡说“同间之明月,水上之清风”是“造物之无尽藏,可以随意享用。但造物所藏之外,还是世人所造之物。我们现在有宝马香车,亭台楼阁,闲来丝竹在耳,衣缤纷之衣,食五香之食,这是劳动人民辛苦了几千
年才积累起来的。如果远古人民就消极面对洪水猛兽,天雷地火,我们现在恐怕连刀耕火种都谈不上。也许还是衣不蔽体,受苦受难。但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征服欲望,于是人们有了积极的入世态度,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于是我们有钻木取火,仓颉造成字。哥伦布发现美洲,阿波罗登上月球。生活正在人们积极的态度面前慢慢臣服,慢慢进步。
杨绛曾说过:“卑微是一件隐身衣,让人家视而不见,见而不睹。”但如果你消极地面对。像一颗沙子一样埋没于撒哈拉。“这样活一辈子,不是虽生犹死吗?”只要你有积极的心态,有勇气去扼住命运的喉咙,不要让时间从你身边无情地溜走,不要让生命在无味的呻吟中消亡,乘风破浪,直挂云帆,你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让生活少一分遗憾。“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从一个盐贩的苦难中走出来,成就了帝王之梦。“十年寒窗无人识,一朝成名天下知”,苏秦用激情书写了六国宰相的传奇,而那些消极之徒只能吟唱“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吾谁与归?吾谁与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江春水向东流”,留下“遮不住青山隐隐,流不断流水悠悠”的遗憾。也许,根本就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我们的人生境遇由我们自己的心态决定,要走好生活每一条路,就得得有积极的态度。
读《围城》有感:心态与境遇
小尾巴
《围城》读完了,自己仿佛经历了主人公的一生一般,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然而,能深刻的理解“围城”的含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者强大的想象力以及精细的人物刻画是本书的亮点。想象是文章的灵魂,正如杨绛女士在文中最后说到: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黑暗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出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是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点的大小。《围城》这部虚构的小说,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读起来好似觉得真有其事,确有其人,我想凭借的就是钱钟书先生丰富的想象力才会有这样鬼斧神工的效果。另外,文中通篇写作颇为讽刺,好几处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男主人公方鸿渐先后用四十美元成功骗取爱尔兰人为自己制作假文凭的时候,作者写到:这事也许是中国自有外交或订商约以来唯的胜利。还有在书中,钱老先生写到:文人是最喜欢死人的,这样就可以写文吊唁了。作为一代文豪,能够这样讽刺文人,真是够大胆。文中这样露骨的讽刺还有很多,也许就是这样辛辣的手法,才刻画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钱钟书先生对人物形象描写更是精雕细琢,书中人物被他刻画的栩惟妙惟肖。拿主人公方鸿渐来说吧,对于这个人物,我想作者总体是贬义的态度吧,以致在文中借辛楣之口说到:你是个没用之人。刚开始读时,主人公在我眼里是一个活脱脱懦弱、虚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他在轮船上同鲍小姐有着不正常关系,下船之后立刻和苏小姐亲近。尽管,他是不喜欢苏小姐的,却贪念这种被喜欢的感觉,一直暧昧不清。见到唐小姐后又立刻转而喜欢唐小姐。作者笔下,渐鸿就是一个靠着假文凭导出拈花惹草,不思进取的伪君子。但是,慢慢读下去,竞开始和主人公产生共鸣。特别是最后与柔嘉结婚之后,我竟然慢慢对方鸿渐这个人人物有点改观了。文章中,主人公有一次思想斗争很感动我,当辛楣对鸿渐说柔嘉为了和他在一起“煞费苦心”时,方鸿渐的想法却是:也承她瞧得起这自己,应当更怜惜她。经过水果店时,还买了些新鲜的荔枝和龙眼带回家。不得不看出主人公的成长,开始正视自己,并且善待恋人,理智的看待一份感情。以及到后来鸿渐说:结婚的人,是只要不讨厌就可以的。这还是那个刚留学回国的方鸿渐吗?要知道他可是在甲板上和鲍小姐你侬我侬,贪念苏小姐的追求,为了唐小姐日思夜想、茶饭不思的花花公子啊!原来,一个人是可以被生活改变成这样的。再后来,结婚之后,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顺心:妻子的争吵、姑母的干涉、妯娌的矛盾,甚至连家里的保姆都不顺心,方鸿渐这个“城里人”开始对“围城”里的生活感到厌倦,这也才有了对全书主题的升华。
再如渐鸿的母亲方老太太,一个旧时代的妇女形象:唯丈夫和儿子侍从,然而在媳妇面前却还想摆出一副高姿态,来彰显自己的地位。书中,方老太太得知媳妇工资比儿子高后,故意在吃饭的时候说到:你最近瘦了,怎么一点不滋润。在家里吃些什么东西?……从小你就吃我亲手做的饭,也没有把你毒死。后瞧见媳妇的脸好像不大好对付,不敢再撩拨,只安慰自己送算媳妇没有敢回嘴。短短几句心理描写,却将方老太太的心理活动描写的淋漓尽致,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也跃然纸上。
人生处处皆是围城,城外的人想冲出来,城里的人想挤出去,人永远跳不出无尽的压力和束缚。婚姻中的围城正如张爱玲说的:娶了红玫瑰,红玫瑰就是墙上的一抹蚊子血;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沾在衣服上的一粒饭米粒。工作中有的人频繁换岗、跳槽,厌烦本职工作,换了别的工作又觉得还不如从前的好。如此反反复复,找不到归属感。这些都是人性,人都欲望大都如此。然而,人性既然逃不出围城的束缚和磨砺,就不要把心态也眷锁在城中了。你不能害怕花凋谢,就不去种花;同样,不能因为惧怕失败就不去尝试。家庭关系的维护、工作中的磨砺,都需要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境遇,同样是沙漠中的半杯水,有人看到之后欣喜若狂;有人看到之后唉声叹气,悲观的心态是永远走不出心灵的沙漠的。努力并乐观着,所有的束缚都会迎刃而解。人生有很多种活法,善意的看待每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大胆的走到城里去,摆正心态,你会发现,看似强大的困难也不过尔尔。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