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五金机械产业集群发展数据分析 河东区五金制造产业发展较早,早期以生产剪刀、锤子、翻砂闻名。改革开放后,九曲的三官庙、柳杭头,太平的陈庄子等村庄就以生产的五金加工产品质优、价廉、品种多样而赢得了良好的市场信誉。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区五金制造业发展到590家,加工业户2100个,五金加工专业村30多个,从业人员近2万多人,品种上千种,产品主要出口东南亚、非洲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五金机械产业完成产值100亿元,收入98亿元,利税4.8亿元,占全区工业的比重在35%左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1家,实现产值40亿元,从业人员7000人,利税1.8亿元,占五金产业集群的38.9%。被中国五金制品加工协会授予“中国五金产业工贸城”荣誉称号。
资料显示,山东蒙凌集团公司是集科研、铸造、机械加工、装配为一体的国家级新技术企业,企业总资产5.2亿元,职工202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80余人。年产工程机械1100余台套,年铸造能力10万吨,产品达100多个品种。2024年实现产值14亿元,利税1.3亿元。该公司生产的“蒙凌”牌建筑扣件获省科学进步二等奖,利用消失模技术生产的大型变速箱体获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自主研发出低合金高强度汽车桥壳和消失模铸造大型变速箱等4项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3个产品获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命名。2024年,投资1.2亿元新上新型“V”法铸造生产线,并从美国哈斯公司等引进了多套生产设备,项目建设完成后,可新增铸造生产能力10万吨,实现利税7000万元。
山东启阳工具有限公司是一家开发和制造手动立式油压千斤顶的专业企业,占地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固定资产5500万元,流动资金3000万元,有固定员工560人,各类技术人员占18%,年产量达500万台,形成DYL、QYD两大系列,多种规格,并可满足客户来样来图产品的特殊需要。2024年实现产值1亿元元,利税740万元,公司在1999年通过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出口机电产品质量许可证的验收办理,采用ISO9001国际标准控制产品质量。公司以高质量的产品,优质的服务立足国内远销国外。山东启阳工具有限公司与上海启阳千斤顶厂合作投资新建年产40万台卧式千斤顶项目,总投资5100万元,占地面积69亩。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680万元,税后利润1748万元,新增职工360人,推动当地经济飞速增长。
产业集群发展
一、集中一集聚一集群
(一)集中
在集群发展的起始阶段——集中过程中,产业园区的政策环境要素和设施配套要素是吸引园外企业入驻的最大原因。
在此阶段,园内企业因为地理上的集中而形成了有别于分散的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即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优势和基于议价能力提升的成本优势。但是,由于集中仅仅是整个集群过程的最初状态,初步地表现出集群的地理集中性特点,产业关联及其薄弱,不能形成相互配套的产业协作和产业链关系,产业层面的集群优势几乎为零。同时园区企业对地域的嵌入性和依附性不强。
因此,处于集中阶段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利用空间上集中的已基本形成了园区经济总量上的规模,赋予了集群企业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难以较好发挥集群的外部规模效应。
(二)集聚
产业园区由集中而集聚的提升,是产业园区向集群方向发展的中间阶段,在此提升过程中,园区企业依托的主要是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市场规范和服务配套要素,四者构成了园区企业向某一产业集聚的基本条件。由此,在具备了上述四大要素的企业集中的园区中,产业具备了明显的行业特征,产业园区的发展指向了特定的产业,从而形成集聚。
此时,产业园区的竞争优势逐步扩大;生产效率优势一方面表现为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专业分工引起的效率提升;产业园区内的产业协作增强,企业间的合作规模扩大,使得成本优势覆盖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大部分。
(三)集群
集群是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而集群形成的基本要件除了上述两阶段的要素外,还必须具备人文环境、集群特色、产业配套及创新企业家群体四大要素。
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中,例如中关村、硅谷、新竹等,都具备了地理集中性、根植性、柔性精专、合作网络性、创新性、自组织性等特征,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园区的发展进入新的层次。同时,产业园区也不再是集中于集聚状态下的“松脚型”的产业园区,而是嵌入本地社会文化中的园区集群。
二、辐射接受中心一向内辐射中心一向外辐射中心
(一)辐射接受中心
在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层次上,园区进入集群发展阶段,相对集聚,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产业,显示出较好的产业链效应和较强的产业竞争力。但是,辐射接受中心往往只实现了产业园区的生产加工功能,园区功能相对简单,其竞争力的提升相对而言是被动的,有赖于外部技术的流入。
因此,此类园区具备一定的集群优势与产业竞争力,但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主要依靠接受外部产业辐射。
(二)向内辐射中心
辐射接受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将超越生产加工的简单功能,而跃升到向内辐射中心的层次。在此阶段,产业园区的优势产业形成了面向集群内部辐射作用,即优势产业中的具备了较高的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各方面实力的龙头企业,首先产生了寻找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的意识,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张,从而对园区集群内部相对弱小的企业发挥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带动整个集群共同提升竞争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充分扩大到整个地域范围,区域品牌逐步形成,区域创新功能得到发挥,集群在当地的根植性也有所增强。
(三)向外辐射中心
向外辐射中心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和技术输出效应,是所属行业的品牌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它不仅对园内企业有辐射力,使集群整体呈上升式发展,同时对于同行业的园外企业都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力,使大批的外部企业成为其代工生产企业,甚至使外部企业形成专门的集群为其提供配套支持。
分散的企业由集中而集聚而集群,产业园区的集群由辐射接受中心而向内辐射中心而向外辐射中心,这就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逻辑轨迹。
玻璃工艺制品产业集群发展调研报告
小官庄镇方 春
玻璃(水晶)工艺制品产业是我县的特色产业之一,其中玻璃工艺制品以小官庄镇为主导,水晶工艺品以西安丰镇为主体。2024年玻璃制品产业集群被列为江苏省100个产业集群之一,2024年,宝应被授予“中国玻璃水晶工艺品出口基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特色产业的发展,小官庄等镇引导玻璃工艺制品产业向规模化、多样化、高新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促进玻璃工艺制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通过深入企业调研,请教业内相关专家,摸清了产业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玻璃工艺制品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企业众多,产品种类齐全
目前,全县拥有玻璃(水晶)工艺制品企业200多家,其中产销过100万元以上的企业80家,500万元以上企业30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20多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4家;产销规模20多亿元;有外贸自营出口实绩的玻璃制品企业10多家。年自营出口达2000万美元以上,供货出口在4000万美元以上。每年开发玻璃新品3000多种,产品结构逐步由过去的纯圣诞工艺品向高档玻璃工艺品、日用品等综合性产品延伸。玻璃工艺产品发展到玻璃圣诞工艺品、玻璃水晶工艺品、玻璃拉管、玻璃热弯工艺品、窑炉工艺品等五大类上万种产品。
(二)骨干企业领衔,成长型企业崭露头角
美瑞华、六堡、旭阳春、全华、康龙、星汉等重点企业继续在行业内居于主导地位。一批年产销2024万元左右的企业通过加大新品开发力度,加快市场拓展,提高机械化程度等,成长步伐不断加快,产销年均增幅达30%以上。
(三)配套能力增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近年来,围绕做大做强玻璃工艺制品产业,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批配套项目,到目前,全县拥有氧气厂2家,玻璃棒管生产厂2家,再生纸生产公司2家,纸箱包装企业5家,彩印企业3家,此外还有管道天然气项目。玻璃棒管项目、平板玻璃工艺品等一批项目的引进落实,优化了产业结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四)平台建设加快,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小官庄镇为推动玻璃制品产业发展,先后建设了玻璃特色产业园、东部工业园、创业园,玻璃特色产业园是为发展玻璃工艺主导产业而设立的园区,进区企业20多家,东部工业园区是小官庄重点建设的园区,是玻璃工艺制品的配套园区,已形成玻璃工艺制品从棒管原料到产后包装的完整产业链。创业园是为促进本地民资发展而设立的园区,是想创业、能创业的民资主体发展壮大的孵化器,目前已有6家企业进园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集群规模不大,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经济总量不够大,大中型企业太少,行业顶尖企业少。2024过亿元的企业还没有突破,美瑞华、全华、康龙等企业虽搞了多年,但由于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又没有与专门科研机构进行联合开发产品,科技含量不够高等,导致发展速度缓慢。产品结构还是以圣诞玻
璃工艺礼品为主,产品价格低、竞争力弱,新品研发、工艺创新、中高端产品开发还未真正突破。
(二)企业恶性竞争,分工协作欠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缺乏相应的行业引导,加上少数企业的短期意识和狭隘思想,集群内企业互相恶性竞争,自相残杀,严重削弱了产业优势和对外竞争能力。从企业间的联系来看,许多企业间没有建立起上中下游的产业链关系,这种缺乏深层次的分工协作,使企业难以享受到企业集群内部的规模经济和区域经济优势,形不成产业集群的“配套”,难以形成产业集群的联体凝聚效应。
(三)品牌意识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由于产业的特殊性,产业集群中有市级以上品牌的微乎其微,产业集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都不强。而由于大部分企业实力不足,管理落后,科研创新力量薄弱,人才支撑不够有力,科技服务企业缺乏,使得产业集聚大多尚未形成创新机制,模仿多于创新,产品长期停留在低档次、老品种、粗加工阶段,多以“低质跑量”为竞争手段,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的末端,附加值低。
(四)集约程度不高,市场抗风险能力不足。玻璃工艺制品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规模扩张中对劳动力、土地的要求都很高。主要面向欧美等国际市场,受国外市场需求波动性的影响较大,同时产品退税率、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对玻璃工艺制品产业也有较大影响。
三、玻璃工艺制品产业发展方向
针对玻璃工艺制品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结构亟需转型升级,一是传统的圣诞工艺礼品要强化外观设计,引入“声、光、电”一体化的新材料、新技术,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竞争力。二是丰富产品品种,改变圣诞工艺礼品一枝独秀的现状,大力发展
日用玻璃制品、玻璃装饰品、窑炉玻璃工艺制品等新品种,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三是逐步突破高端玻璃工艺品的瓶颈,引进精密模压玻璃工艺品,脱蜡浇注玻璃工艺品(琉璃)等高端产品,向晶体振荡器等玻璃电子元器件产品拓展。
四、有关建议
(一)做好集群规划,强化政策导向。江阴临港新城在推进四大产业集群发展的第一步就是狠抓规划重完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我县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加快玻璃水晶工艺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十二五”期末,玻璃水晶工艺产业在全国影响进一步扩大,成为全国的产业发展基地。玻璃水晶工艺产业在纳入规划的同时,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集镇规划相衔接,使产业集群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县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玻璃水晶工艺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导思想,提出发展目标,制定工作措施,扶持、引导、规范产业集群发展。
(二)培育比较优势,实现转型升级。江阴注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研发中心等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研发创新、产业孵化、人才培训等服务。因此我们一要大力提高创新能力。实施自主创新策略,构筑企业创新特色;实施联合创新策略,构筑产学研合作特色;实施制度创新策略,构筑技术创新新机制,使一批有实力龙头企业跨入企业技术创新先进行列。二要努力提升综合功能。建设行业生产中心、贸易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标准制定中心。
(三)提高品牌意识,培育知名企业。品牌是产业集群价值的外在表现,是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一要制订产业集群品牌梯队培育建设规划。编制出台产业集群品牌指导目录,建设一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二要实施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扶持政策。整合政府各部门资源,引导社会资源流向高成长性的企业,争创名牌产品、驰名商标、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口名牌商品。三要注重培育和树立企业家品牌。培养出一批知名的具有战略眼光的大企业家。四要积极扶持重点规模企业。大力发展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水平,形成经济规模。
(四)立足产业特点,开展产业招商。江阴围绕产业链、大项目招商,延长、做强了产业链。要加快做大玻璃工艺制品产业集群,招商引资是必由之路。一要精选一批投资总量规模大、投资强度大、投资效益高的产业带动型大项目,据此进行补链和节点,不断拉长、做精、打粗产业链,实现企业间产能和资源的最佳组合,扩大产业集聚效应。二要注重引进外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带动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
(五)加强载体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江阴等地的发展实践证明,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最有效载体。要围绕集群发展的需要,高标准规划和建设玻璃工艺制品工业园区,出台激励政策,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向产业园区集中,保证园区的永续经营和增强园区竞争力。不断优化政府服务。进一步研究激励扶持政策,创新工作机制,打破区域、部门界限,凝聚部门力量,强化对产业集聚工作的协调和服务,形成发展合力。整合各类资源,多层次做好服务,实现政府、企业和专家的良性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发展资金短缺问
题。引导全社会的参与,建立商会或协会,充分发挥其作用,共同营造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环境。
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名胜)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节约利用资源,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政发[]69号),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在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区域形成产业链接和聚集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工业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过程。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规模,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区域综合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围绕“争进十强”的奋斗目标,抓住襄樊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机遇,充分认识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明确发展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坚持政府扶持引导和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紧紧围绕培育壮大区域特色经济,加速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产业提升,细化专业分工,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打造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促进我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按照产业集群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进一步确立企业在发展产业集群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环境。
2、集聚发展原则。增强集聚功能,强化专业协作,发挥群体优势。把优化产业布局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把加快园区建设与促进产业聚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集聚。
3、技术创新原则。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技术进步,打造产业名牌和区域品牌。
4、内外兼顾原则。注重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和领域,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5、可持续发展原则。把发展产业集群与建设生态、绿色结合起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环保生产,最大限度地推动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
三、发展产业集群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及各镇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全力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重新配置工业园区,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相衔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明确界定主导产业,鼓励产品相类似的企业相对集中生产。
(二)继续壮大企业规模。以构建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为主线,突出抓好规模以上企业的培植和改造,充分发挥其产品辐射广、技术示范精、信息扩散宽的作用。重点抓好规模以上企业尤其是产销过亿元企业发展壮大。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企事业科研成果转化。鼓励规模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多种途径,对其周边企业进行并购和改造,不断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feisuxs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三)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鼓励名牌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技术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名牌产品的推介力度,促进名牌产品升级晋档,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的地缘优势为依托,提升本地区产业集群的知名度。
(四)实现产业集群内企业优势互补。加大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沟通力度,引导集群内企业构建新的生产秩序,实现既有专业分工、又有系统合作的局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产业集群基础建设、空间布局、横向联系等方面的不足,使产业集群的功能更加完善。
四、发展产业集群的主攻方向
围绕自身优势,集中发展一批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重点抓好机电汽配产业、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3个产业集群建设。
(一)扩大汽车零配件生产规模,发展机电汽配产业集群。以经济开发区为平台,充分发挥毗邻高新区的地域优势,以长源东谷、荣华集团、轴承工业园为重点,大力发展汽车主导产品、汽车零配件以及与汽车生产相关的各种服务,形成上下游产品相衔接、大中小企业相配套的汽车零配件产业群,增强汽车零配件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为现有厂家配套向全方位、系列化方向发展。到“”末,汽车零配件产业的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提高纺织服装、粮油食品生产能力,发展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重振纺织服装工业雄风,提升和改造我区现有纺织服装企业,加快对落后的设备进行彻底更新换代,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纺织服装基地。同时,充分利用我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产业化经营手段,实现工业与农业、农村与城镇的有效对接,把农业生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势。以鲁花、万宝粮油、襄樊正大、希望、安华纺织、金安泰制衣等企业为重点,用工业化的理念培植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到“”末,以纺织服装、粮油加工、饲料加工、蔬菜加工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
(三)加快商品流通速度,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群。充分发挥我区地处全国铁路、高速公路交接点和通讯网络“八纵八横”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从我区实际出发,重点建设两大物流中心:一是围绕东风汽车公司庞大的购销业务,依托华中光彩大市场、天润汽车大市场、新世纪建材及一批汽车4S店,在316国道旁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仓储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物流中心;二是以新规划的襄樊铁路东站为核心,抓住货物运输将从城区转向市郊的机会,在肖湾东站建立一个物流产业中心,为各大专业市场及其他用户开展服务。到“”末,物流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五、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体系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打造一个以信用担保、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技术攻关为重点的企业服务体系。
(一)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在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采取政府重点扶持、社会共同资助、企业投入为主的方式进行,利用现有产业技术基础,实行市场化方式运作,有效整合各种服务资源。
(二)加快信用担保机构建设。一是充分发挥现有担保机构作用,壮大资本金规模,拓展担保业务,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二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信用担保领域,创办商业性的民营贷款担保机构。三是开展企业诚信评价工作,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一个有统一标准、客观公正的信用数据库。
六、进一步强化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工作的指导,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打造产业优势、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本地、本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制定并落实各项扶持措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要素市场,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工作措施,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区经济、发改等部门要结合《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科学拟定全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及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规划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利用地方资源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布局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区级各商业银行对我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应根据国家投资政策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对效益比较突出、有还贷能力的企业所需的流动资金给予优先安排。从今年开始,区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设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年拿20万元),重点用于公共服务平台、集群信息化建设以及技术攻关和产业链的延伸,由区财政局和区经济局共同制定经费使用办法。科技部门要从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向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倾斜。区经济局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扶持的同时,要不定期开展银行和企业对接活动,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三)进一步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大部门间组织和协调工作力度,推动产业集群行业协会建设,尽快在规模较大、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中建立行业协会,以规范企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对涉及产业发展、行业规范等有关问题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推动国家各项政策和政府工作部署贯彻落实。
以前有关文件有与本意见相抵触的,一律以本意见为准。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和《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
分析我国铸造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内部的单个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但是整个集群却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通过纵向专业化分工和横向经济协作,提高了交易效率,减少了交易成本。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铸造产业集群
(1)海外铸造产业集群
全球已出现不少现代铸造工业园。如美国洛杉矶一铸造工业园,年产60万吨,产值达55亿美元。韩国、台湾地区等中、小铸造企业较多,往往以集聚的组合(集群)的形式存在,可共享物流系统、检测中心、信息中心、开发中心等,集聚效应显著。
铸造厂家总数仅次于中国的印度在铸造产业集群方面比中国铸造业先行一步。在印度有5000个以上的铸造厂点,每年生产铸件约750万吨。
(2)我国大陆的铸造业与铸造产业集群
铸造业几千年悠久历史,时代变迁、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一些原生态(自然形成)的初级产业集群。
历史上中国三大铸造之乡:河北泊头、江苏无锡、广东佛山,其中泊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还有小有名气的浙江永康和湖南的嘉禾等。
我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铸造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原生态的铸造产业集群进一步向着专业(特色)化、集聚化、工业园区化发展。
据中国铸造网()记者了解:全国铸造产业集群近300个,大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特色经济圈相适应,而铸造业产能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川陕渝金三角、环渤海四大地区。
中国的铸造业大而不强
我国虽然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铸造产业集群却低水平。多数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铸造产业集群,停留在铸造企业聚集、“扎堆”的低水平状态,尚不具备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
1、铸造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小、低、弱、散、差”状况严重影响竞争力,即:规模小、层次低、管理弱、摊子散、环境差
2、集聚区内同行业无序竞争
集聚区存在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各集聚区大多在地方行政区划框架中孤立发展,配套性
不强,有过度竞争的趋势。一方面,同行业之间缺少正面交流和相互合作,缺少现代企业团队协作精神,缺少产品品牌和知识产权意识;另一方面,同行业之间产与销连接不紧,产业链不完整,缺少对周围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科学扬弃,企业之间互补性不强,没有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地区行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3、.区域内缺少特色品牌
缺少特色品牌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壮大。骨干龙头企业,更无响亮的特色品牌(包括企业的品牌和区位品牌)。从企业自身和产业发展角度看,现有铸件的注册商标、专利、知名品牌数量极少,如:宁国凤形磨球和上海一达压铸机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山东圣泉树脂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大多数铸造集聚区缺少品牌效应,影响了产品消费知晓率和市场占有率,与铸造产业的发展规模不相适应,制约了铸造产业集群发展。
4、.从业人员素质差,专业人才缺乏
从业人员素质差,专业人才缺乏困扰铸造企业发展壮大。我国的铸造技术与管理人员不但缺乏、水平不高,而且分布不均。调查结果显示:一汽铸造、东风铸造、内蒙一机等国营骨干铸造厂,技术、管理人员占总职工人数的8.6—15.8%,大多在10%以上;而为数众多的民营铸造企业,其技术管理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则在1.2—15.5%之间,除个别厂在10%以上外,绝大多数厂在5%以下;多数家庭作坊式铸造企业技术人员比例甚小,甚至没有。加之,铸造厂工作环境差、强体力劳动、待遇低,从而工人难招,尤其是技工更难招。不少大型骨干铸造企业都招有数量较多的农民工,甚至在自动化流水线上也使用农民工。沿海地区铸造厂的工人大多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民工,文化水平低、流动性强、未经专业培训、质量意识差、不安心。
5、管理粗放,无组织上、体制和制度上的保障,企业无序化发展
部分集聚区所在的地方政府领导只注重发展本地经济,不注重区域间的专业分工合作,没有集群发展规划,更谈不上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集聚区内多是相同产品的低水平重复生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政策不配套;没有铸造行业协会或虽有协会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大都缺乏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缺乏对企业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引导和监督。
面对目前,我国铸造产业集聚区大多处于粗放发展阶段,面临着产业结构趋同、市场竞争无序等问题,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的任务将变得尤为重要。
铸造产业集群由大变强的战略举措
1.拟以铸造工业园区、铸造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铸造行业准入制度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市场配置与政府导向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各地区铸造产业的优势互补和集群效能,促进管理精益、技术进步、产品升级,促进节能减排和资源优化利用,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高效益、可持续发展之路。
2.根据全国铸造业发展思路与规划要求,结合铸造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及区域经济特色,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培育、支持特色产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3.积极推行铸造行业准入制度。
4.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无论是在提高铸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还是在大力发展铸造企业的循环经济方面,如果还是保持目前我国铸造企业的这种数量多、规模小和无序竞争的局面,就无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通过推行即将正式公告的“铸造行业准入条件”,逐步淘汰不具备经济生产规模,高能耗、高污染的铸造企业。
5.必须尽快对我国铸造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首先是要实现经济规模生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铸造企业的专业化、铸件的商品化水平。
6.加强政策扶持,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在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中,政府重点要在铸造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宏观调控,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投资、企业梯度转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发挥主导作用。
(1)在产业布局要合理
要突出比较优势、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加强调控,避免产业趋同,区域内无序竞争。在产业集群建设上,按照突出主业、强化特色、集聚配套、优势互补的要求,着力延伸产业链,积极开发上下游产品项目,增强产业集聚的关联度。
(2)在资源配置要优化
要有利于做大做强优势铸造企业;
通过招商引资、融资、税收、人才等优惠政策措施吸引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种资源向骨干龙头企业和专特精新优势中小铸造企业集中,提高竞争力。
(3)加强引资引智工作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最缺乏的是资本和技术,要抓住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扩大对外开放,要制定更优惠政策,创造更优越的创业环境,吸引更多区外资本,民间资本,寻求外资嫁接,或兴办一批合资企业,推进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要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联合,加快资产重组步伐,实现快速增长,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集团。同时要代脑引智,与高校、科研单位进行联姻,产学研结合,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不断推进优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7.推动重点铸造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示范作用。抓住品牌铸件、市场、专业化生产和龙头大户四个关键环节,选择特色铸造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作为样板,深入调研、重点支持。按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等方面要求,授予区域荣誉称号,支持一批铸造产业集群环境建设项目,促进铸造产业集群做大做强。选拔评选一批铸造综合百强企业和分行业排头兵,带动铸造产业集群发展。铸造综合百强企业和分行业排头兵要承担社会责任。
8.充分发挥铸造协会作用。强化对产业集群工作的专业指导与服务,在发展和优化铸造产业集群方面,行业组织的推动、导向作用不可或缺。铸造协会要与政府一道促进资金融通、信用担保、管理咨询、市场开拓、共性技术攻关为重点内容的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建立产业集群的技术开发中心、检测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等共用服务平台,有偿服务,资源、利益共享,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积极促进铸造产业集群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水平,促进拓展产业链,努力打造区域品牌,发挥集聚效应和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要使各级地方政府和铸造协会充分认识铸造产业集群的重要性,把培育与促进铸造产业集群发展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实现我国铸造业由大变强的战略举措。
9.建立和完善鼓励铸造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投入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我国铸造业的工艺技术、管理、装备水平,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生产效率、各项经济指标、作业环境、从业人员待遇等方面,与我国其它行业存在较大差距,如果没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单靠企业本身的效益和积累很难投入足够的经费进行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设备改造,也不利于铸造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总之,我们相信在只要坚持铸造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正确方向,经过广大铸造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铸造产业集群必将在我国茁壮成长,必将促进铸造业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必将促进我国早日从铸造大国走向铸造强国。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