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去年共查处3.5万人 追回冒领社保款1.2亿
北京6月24日电(记者白天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天发布的《2024年全国社会保险情况》显示,去年全国共清理收回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560亿元,查出3.5万人冒领社保待遇1.27亿元,已追回1.22亿元。
到2024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及生育保险基金资产总额47727亿元。其中,各级政府财政专户存款40311亿元,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出2427亿元,暂付款2993亿元,债券投资116亿元,委托运营595亿元,协议存款1285亿元。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暂付款反映的是尚未收回的社会保险基金暂付款项(如周转金等);债券投资反映期末持有的用社会保险基金购买的国家债券的账面价值;委托运营反映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运营的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协议存款为做实后的个人账户基金的一种投资方式,反映个人账户基金在商业银行的协议存款余额。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其中,截至2024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221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9750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707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991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41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6392万人。
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连续第九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2024年全国企业参保退休人员调整后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856元。
2024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医疗服务总人次达13.4亿,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为81.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医疗服务总人次达3.3亿人次,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为71.3%。
2024年全国有195万人享受了工伤保险待遇,比上年末增加4.6万人。全国有1164万人次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全国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49万元,伤残职工月人均伤残津贴2024元,月人均生活护理费1191元,供养亲属月人均抚恤金1029元。
2024年,全国共有417万失业人员领取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比上年增加27万人,月人均失业保险金水平为767元。
2024年,全国有522万人次享受了各项生育保险待遇,人均生育待遇13455元,比上年增加2168元。.
人社部:事业单位将全面推行岗位管理制度
2024-04-2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行2024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通报2024年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时表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下一步将全面推行岗位管理制度。
李忠指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规范和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惩治预防事业单位“近亲繁殖”问题。研究完善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和事业单位特设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
李忠说,下一步将贯彻实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待条例出台后研究制定《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实施若干问题的意见》、《事业单位申诉办案规则》。贯彻实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规定》。出台处分规定的政策解释和卫生行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研究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考核规定、竞聘上岗规定。规范聘用合同管理。继续落实和规范公开招聘制度。全面推行岗位管理制度。
国务院审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
2024年02月27日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审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
推行学历职业“双证书”制度
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
一是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二是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政策。
四是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五是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各级政府要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分类制定和落实职业院校办学标准,加强督导评估。健全就业和用人政策。
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
会议指出,事业单位是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保障工作人员合法权益,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保障。会议审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草案对岗位设置、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聘用合同、奖惩及争议处理等人事管理主要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
人社部:两地同时参保者限一地领养老金
本报讯(记者赵鹏)记者16日获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网友在人民网“部委领导留言板”中反映较多的养老保险、医保、公务员等若干问题进行了一一详细回复。该部明确表示,跨省就业者在老家和新就业地两边都参保的,仅限在一地领取养老金。
养老金仅限一地领取
有网友留言,很多下岗失业人员跨省就业的同时,老家的养老保险自己还在交,到退休时不知该怎么转回去,缴费年限怎么计算?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答复说,这种在老家和新就业地两边都参保的情况确实存在,一边是按国家规定在哪里就业就在哪里参保缴费,另一边是怕养老保险关系接续不上,影响退休后的待遇,所以自己垫钱在老家接着缴费。
目前,这种情况是可以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的。例如你选择在深圳继续就业并参保缴费的话,你可以在深圳提出转移接续的申请,把老家的养老保险关系转过来。这样,你老家的养老保险关系就要清理,把你的个人账户储存额退还你本人,两边同时缴费的年限只计算一边,不重复计算。
还有一种情况,一个人在老家和就业地同时都缴费,到了退休年龄后,两边都满15年,两边都办了养老金领取手续。
这样的话,就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本人协商确定保留一个地方继续领取,其它地方的养老保险关系就要清理,把个人账户剩余部分一次性退还给本人,已经领过的养老金就不再追回了。
宜昌市本周起集中查处养老金冒领
本报讯(见习记者龙怡洲,通讯员刘朝辉、赵婷婷)5月11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管理处获悉,本周起,我市将对“反欺诈冒领骗领养老金专项治理活动月”所收到的举报线索,集中进行查处。
据悉,今年4月启动“反欺诈冒领骗领养老金专项治理活动月”以来,市养老保险管理处共收到40条举报冒领骗领养老金的线索。本周起,将对被举报对象进行调查取证工作,主要针对三类仍在冒领养老金的对象:死亡或失踪的退休人员、刑拘或判刑的退休人员和已经成年的遗属。
在确定当事人冒领骗领的时间和核算出其冒领骗领的金额后,市养老保险管理处将暂停其养老保险待遇,冻结或扣划其账户资金;并对已冒领骗领资金的进行追缴和处罚。按规定,骗取社保待遇或骗取社保基金支出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对拒不配合调查、冒领骗领养老金情况严重的案件,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市养老保险管理处提醒广大市民,已死亡但仍未申报死亡的,请亲属主动来市养老保险管理处办理死亡申报手续。同时欢迎市民提供线索,经查证属实的举报人,将按照挽回损失金额的5%给予不超过1000元的现金奖励。冒领骗领养老金举报电话:资格认证科6754786、6731022;退管活动中心6756649;退管科6771938、6751989;网络举报:yclssb@10mail.net;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大楼一楼还设有举报信箱,地址:宜昌市环城北路40号养老保险管理处。
人社部: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不是并轨 不拉平待遇
2024年07月26日 03:
43【推荐阅读】
连环话第十一期:养老金的“三六九等”
中部某市官员:只要公务员养老金并轨 我立马辞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25日就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提前退休”等焦点问题答问。
关键词.提前退休:事业单位目前并未发生“退休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7月1日起施行。由于条例事关全国111万事业单位、3153万事业编制人员的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等切身利益,社会高度关注。处于改革“临界点”的人们,更加关心这些问题,近日还有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提前退休”的消息传出。
李忠25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临近退休的人员,咨询了解相关政策情况,是对自身权益关切的正常反映。”
李忠表示,据他掌握的信息,目前并未发生“提前退休潮”。人社部将进一步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
关键词.养老改革:非“制度合并”也非“拉平待遇”
针对社会上“养老并轨”的说法,李忠说,中央标准的提法是“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不是说这个制度并到那个制度里面。总的方向是各类群体实行大体相同的基本制度模式,同样的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从制度上实现公平,在规则上实现公平,不存在将哪类群体并入其他群体的设计,更不是把各类不同群体的待遇拉平。
他说,每项改革都有一个妥善处理历史、现实和未来关系的问题,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候,对职工过去参加工作而没有实际缴费的年限,做了视同缴费年限的处理,改革总体运行是平稳的。这一做法可以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解决同类问题的一个思考。据新华社电
专家解读
补缴养老保险会计算出不同标准
辽宁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的罗元文教授表示,“视同缴费年限”是当年我国在处理企业养老保险时的一种提法,对于按照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作时间可又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的人员,采取视同缴费的方式来处理,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这部分人的养老保险补缴费用,以减轻个人负担。当时全国企业中有视同缴费年限这种情况的职工很多,与事业单位相比,比例较大,如果当时都可以平稳过渡,那么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也可采取同样的方式,也是十分可取的。但这部分补缴肯定要按照现有人员的职称、工作年限等条件计算出不同的标准,执行起来也需要一个过程。并设置一个时间点,从这个时间点之后的,就要求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己开始按月缴纳养老保险。
追问
退休金会不会“缩水”?
“提前退休”呼声高企,最大的担忧是收入和养老金可能出现大幅下滑。目前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为工资的80%―90%,企业只有50%左右。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数据显示,2024年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约为3400元,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只有1900元。两者间的巨大落差让很多人“心里没底”。“到底怎么改,谁都不清楚。”湖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王学杰表示,政府应该要做好信息发布,“关键问题要对改革对象说清楚,以防过度解读、猜测和谣传。”
改革如何保障公平?
目前,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群体的养老金存在不小的差距。2024年机关公务员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约为4000元,而事业单位约为3400元。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在欧美国家,教育、医疗、科技等公共服务行业的收入和保障水平要比一般公务行政人员高,我国却出现了倒挂。“被改革对象当先锋,改革设计者本身却停滞,难免有意见和质疑。”
湖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王学杰认为,应当同步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才会消除不公质疑。“面对改革,公务员不能搞特殊化。”
改革谁来“买单”?
有研究测算,如果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进行补缴,涉及总量将达数万亿。这么大一笔钱,谁来买单?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还是事业单位及个人?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说,教育、医疗等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重要公共服务,要防止这些机构因为承担大量养老金支出而推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价格。“如果改革成本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加剧„上学贵‟„看病贵‟,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据新华社电
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列在2024年重点工作里
4月中旬媒体报道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需要像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的原则已经确定”
7月1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5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以下是李忠答记者问实录:
新华社记者:我有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关于最低工资的,在经济增速下滑,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之下,最低工资标准不断上调,是否会影响目前中国制造的竞争力?第二,关于养老金并轨改革,不知道怎样看待近期因为养老金并轨改革而出现的部分事业单位提前退休的情况?养老金并轨改革的大方向和时间表是什么?需要补交的社保的这笔款项谁来承担?谢谢。
李忠:第二个问题,据我所掌握的信息,并没有发生所谓的“退休潮”,一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临近退休的人员,咨询了解相关政策情况,是对自身权益关切的正常反映,并没有形成所谓“退休潮”。我们将进一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这方面的政策解读,回应社会的关切。
李忠:至于说到并轨的事,前一阵社会上热议也比较多,这个说法也比较流行。但是这个概念,中央标准的提法是“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不是说这个制度并到那个制度里面。总的方向是各类群体实行大体相同的基本制度模式,同样的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从制度上实现公平,在规则上实现公平,不存在将哪类群体并入其他群体的设计,更不是把各类不同群体的待遇拉平。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我们在这个词上用“改革”可能比“并轨”更准确一些。每项改革都有一个妥善处理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关系问题,你刚才谈到的补缴的问题,我想是这样,我们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候,对职工过去参加工作而没有实际缴费的年限,做了视同缴费年限的处理,改革总体运行是平稳的。这个可以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解决同类问题的一个思考。
人社部:收入分配方案涉及公务员津贴等内容
昨天,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目前,各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经中央审议批准后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发布。尹成基说,方案涉及人社部的内容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工资制度改革。尹成基说,人社部目前已着手推进有关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相关工作。比如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和企业单位最低工资制度等。
解读
开展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津贴补贴占工资比不应超四成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称,人社部目前正在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方面的制度建设,比如开展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也在推进当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袁钢明认为规范国家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重中之重,具有极为重要的标杆意义。
他解释,长久以来公务员的收入都是事业单位、国企和私企确定职工收入的最重要参照物和基准线。而目前,我国公务员收入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公务员收入的“双轨制”,即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的比例不固定,尤其是津贴补贴的发放比较混乱,有些地区、部门还存在畸高问题,甚至超过公务员基本工资。公务员收入貌似低而实际高的局面,也成了一些事业单位和国企任意提高工资和乱发津贴补贴的理由。
袁钢明认为,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是防止公务员灰色收入过高,消除社会不公平现象。对于规范的方法,他认为应该通过灰色收入透明化和比例标准化这两项举措来实现。
袁钢明介绍,有关部门应该敢于明确提出降低公务员津贴补贴的要求。他认为,在一些部门和地方,国家公务员津贴补贴高于或者等于基本工资的现象是不正常的。在我国后续将出台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中,他认为应该明确规定公务员津贴补贴所占基本工资的比例。他建议,根据公务员层级不同,公务员津贴补贴所占基本工资的比例应在30%至40%不等,绝不能过多。同时,应该勇于实行各部门公务员津贴补贴比例公示的制度,让群众能够监督。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