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强调: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
今年在节能环保方面,重点要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并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新上项目必须进行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现有企业经整改仍不达标的必须依法停产关闭。二是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今年要关停1000万千瓦;五年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亿吨、落后炼钢产能5500万吨,今年力争分别淘汰3000万吨和3500万吨。加大淘汰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三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加强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化工、建材、建筑等重点行业,以及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实施低效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等重点节能工程。坚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四是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经济手段,促进节能环保工作。深化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污收费改革,完善资源税制度,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五是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进步。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六是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增加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及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继续搞好“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松花江、三峡库区及上游、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重点流域污染治理。禁止污染企业和城市污染物向农村扩散,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七是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建立更加有效的节能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坚决依法惩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八是认真落实节能环保目标责任制。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温家宝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
一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状况没有改变,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依然偏大,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引发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的因素仍然存在。外贸顺差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并作为约束性指标。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前三年分别上升4.9%、5.5 %、0.2%,转为下降1.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幅减缓,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由上年分别增长
5.6%和13.1%,减为增长1.2%和1.8%。但是,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仍然偏快,不少应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有关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需要一个过程。“十一五”规划提出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国务院以后每年都要向全国人大报告节能减排的进展情况,并在“十一五”期末报告五年这两个指标的总体完成情况。
三是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得不够好。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服务、教育收费、收入分配、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未能根本解决。不少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四是政府自身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企不分依然存在,有些部门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公务消费不规范,奢侈浪费,行政成本高;一些地方、部门和少数工作人员还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群众,失职渎职,甚至滥用权力,贪污腐败。存在这些问题,根本在于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温家宝说,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06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与07年草案报告摘要
两会受权发布: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日向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如下: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按照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万亿元,增长10.7%。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年度之间、季度之间波幅都比较小。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全国财政收入3.93万亿元,增长2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784亿元,增长31%。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3%,这是2024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9%。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所缓解。投资增幅有所回落,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货币信贷增幅趋缓。煤电运紧张状况明显改善。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得到较好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加上已经取消的屠宰税、牧业税等涉农税费,每年减轻农民负担约1250亿元。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全年补贴超过300亿元;增加对财政困难县和产粮大县的转移支付,奖励补助235亿元。支农投入持续增加。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3397亿元(不包括用石油特别收益金安排的对种粮农民综合直补120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央投入60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地方投入约69亿元,使2897万农民受益;农村沼气建设,中央投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倍,地方投入15.6亿元,新增沼气用户约450万户;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中央安排投资190亿元,地方投入240亿元。共改扩建通乡通村沥青(水泥)路12万公里。农业结构继续优化。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110万公顷,达到10538万公顷。粮食再获丰收,总产量9949亿斤,比上年增加268.8亿斤。
——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7%,比工业增幅高2.1个百分点。大型薄板热连轧成套设备、大型电站空冷系统等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取得实质性突破。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出台了一批支持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相继启动前期论证。超声医疗、燃料电池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建完成,新增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92家,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开始启动。服务业稳步发展,增加值达到82703亿元,增长10.3%。交通运输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物流配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消费性服务业中新兴业态、新兴产品不断涌现。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绩。
——社会事业和民生工作得到加强。优先发展教育取得新进展。全国又有83个县通过“两基”验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开局良好,2024年已经惠及5200万名农村中小学学生,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中西部农村地区373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获得免费教科书,780万名农村寄宿学生获得生活费补助。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安排国债资金27亿元,地方配套17亿元,支持了5436所乡镇卫生院和672所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全国大中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文化、旅游和体育事业加快发展。5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目标全部实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进展顺利。重点文化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加强。红色旅游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北京31个奥运比赛场馆已有30个开工建设。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4%和10.4%。29个省(区、市)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扩大。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大幅度提高。水库移民征地补偿和后期扶持政策逐步完善,受益农民达到2288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增幅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力度加大。节约能源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明显加强。发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与30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部分中央企业签订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体系初步建立,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公报制度正式实施。全面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开展千家高耗能企业节能行动。组织实施了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全面展开,发布了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和评价指标体系。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6%和54%,分别比上年提高4个和2.3个百分点。全国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增幅分别下降11.3个和4.4个百分点。全年退耕还林26.7万公顷,退牧还草1000万公顷。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深化。北京、内蒙古等8个省份和部分市县开展了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第二批74家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基本完成。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邮政管理初步实现
政企分开。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成功上市。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投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开始启动。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继续改善。积极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进出口总额达1.7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4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创造良好环境。
按照上述要求,兼顾需要和可能,并与“十一五”规划《纲要》相衔接,提出了202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排放的基础上,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
——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
——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普通高等学校计划招生567万人,研究生42.4万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
——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改善。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8项任务和措施
——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继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2024年,中央财政赤字拟控制在2450亿元,比上年预算赤字减少500亿元。缩减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合理安排中央投资。建议2024年发行长期建设国债500亿元,比上年减少100亿元;拟安排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资金804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250亿元;两项合计,中央政府建设投资总规模为1304亿元。按照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要求,做到中央政府建设投资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用于支持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投入均高于上年。同时加大对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的支持。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继续控制产能过剩和消耗高、污染重行业的发展。加强关系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强化投资项目监管。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关键是不断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落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政策,加快建设廉租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依法打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继续加强煤电油运供需衔接,优先协调解决居民生活需要,保障医院、学校、金融、粮食、化肥等重点领域和单位的需求。
——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大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继续搞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今年再解决32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村沼气用户500万户。支持县乡公路改造和通村道路建设,抓好中西部农村电网改造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西部“两基”攻坚任务,继续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启动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整合支农投资,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沟通机制,完善投入管理办法。
——着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和集约用地。为了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要知难而上,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做出更大的努力,坚持以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和集约用地为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鼓励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推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不符合准入条件的落后生产能力退出市场,促进集约发展。与此同时,切实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落实目标责任,严格执行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快建立科学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健全节能减排工作实绩评价考核机制;突出重点领域,在钢铁、有色、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利用中央和地方投资,全面实施低效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
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绿色照明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深入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加强能源审计,在重点耗能行业选择一批节能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技术,加大攻关和推广力度。严把源头关口。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把能耗作为项目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的强制性门槛;改进发电调度方式,加快火电行业“上大压小”的工作进度,今年要关停1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所有新建火电厂都要同步安装脱硫设施,发布实施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规划。力争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000万吨、落后炼钢产能3500万吨。强化政策支持。完善有利于节能降耗的财税政策,中央财政设立节能专项资金,支持高效节能产品推广、重大节能项目建设和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完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差别电价和水价政策,所有设市城市都要在规定期限内开征垃圾处理费。发展循环经济,抓紧编制国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推进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加强环境保护,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对严重超标排放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限期完成清洁生产改造;搞好监督检查,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加强对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能效标识和高耗能企业节能措施等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节约集约用地,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再出台一批支持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选择支持一批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应用技术研究院所与生产企业重组。继续建设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发展服务业。搞好服务业重点领域规划和项目建设。调整优化工业结构。落实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完善行业准入管理制度,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持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纺织、造纸等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广泛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要加强对钢铁、建材、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建筑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增强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继续实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安全等高技术工程和产业化专项。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有序发展替代能源。
——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组织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加快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教育发展。新开工建设一批重点工程。加大东中西协调互动力度。积极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继续做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落实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加强中部粮食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鼓励东部地区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分层次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完成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扎实推进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做好海洋规划,扶持海洋经济发展。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科学界定政府机构职责,健全行政运行机制,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推进依法行政,强化行政问责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权益。继续推进企业改革。深化电信、电力、民航、邮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全面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抓紧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体育等事业。全力搞好奥运场馆建设。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认真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切实做好收入分配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在全国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继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大力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和餐饮卫生监管。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积极推进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项攻坚任务。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认真做好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家公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人望文生义,把国家公园等同于“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认为建立国家公园就是把高价值的资源拿来进行开发建设,开展大众旅游。这种理解偏离了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和保育国土生态的实质,容易对社会公众产生误导,会影响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健康发展。
如何正确理解国家公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家公园体制?这些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要问题,必须在行动开始前厘清。
国家公园游憩与大众旅游有何区别? 国家公园游憩游客通过到国家公园里按规划的生态旅游线路,去观赏、旅行、探索,可以享受清新、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环境教育。国家公园并不排斥经济收入,可以通过开展资源的非消耗性利用,实现非损伤性的获取利益,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国家公园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公众的环境教育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大众观光旅游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旅行社的组织和安排下,借助各类旅游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按照规定的时间、线路和活动的内容,有计划地完成全程旅游活动,其接待人数、经济收入是主要的考核指标,难免会产生为了经济利益进行无节制、超容量开发的现象。
国家公园属于自然生态保护范畴,还是属于经济文化建设范畴? 国家公园内涵丰富,含有国家公园范围内具有保护、科研、教育、文化、游憩等价值的一切要素,包括了有形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及其景观,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文化形态的遗产资源。自然资源是根本,是“皮”,是文化等资源的载体,其余都是“毛”,所以,保护自然资源是最主要的功能。国家公园主要功能是生态保育,但并不排斥其文化和经济功能,从主导方面而言,国家公园属于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范畴,文化和经济是辅助功能,不能本末倒置。
有了自然保护区还需要国家公园吗? 有人问,如果是为了搞自然保护,何需建立国家公园,沿用自然保护区模式不就可以了么?这是对我国和国际自然生态保护现状的不了解。虽然已经有了自然保护区,但还是需要建立国家公园,有两点理由:一是我国目前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并不完善,需要进行改革。在我国,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水源保护区、国家公益林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保护区,而自然保护区是主体。这些保护区虽然名目繁多,但都是部门和地方各自发展起来的,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设计,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保护区体系。二是需要理顺保护区管理体制。各种类型保护区经常出现交叉重叠现象,有的被挂上了风景名胜区、A级旅游景区的牌子,导致管理混乱、权责不分。完整的生态系统被人为割裂,生态破碎化现象严重,影响了生态功能的发挥。
建立国家公园,在地域上要把分散的、片段化的保护区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整合起来,形成大范围的完整保护区,保护自然生物多样性及其构成的生态结构和生态过程;在管理体制上,明确责权利,理顺管理,克服原来那种部门之间、地方之间利益交织,各自为政、相互掣肘的现象。国家公园具有资源属性,科学性和专业性都很强,必须由资源管理部门实施专业的科学管理。因此,国家公园应实行“统一协调、专业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
期待中的国家公园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不只是发达的西方国家才有一流的国家公园,非洲也建成了世界级的国家公园,作为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走向富强文明的大国,有着世界级的资源禀赋,如果我们没有世界级的国家公园,我们作为自然保护工作者将感到汗颜。
一提到国家公园,人们脑子里就应该浮现出这样的一幅幅景象:无数野生植物生长在那里,一群群的野生动物自由奔跑,壮美的景观充满自然之美,一切还保存着自然的原始状态,多样文化共存,人们可以按规定的路线观察,在小的范围内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而绝不是充满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充斥着“到此一游”的大众化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创新城乡互帮互助机制
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要求。近年来,宁海县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创新,初步形成“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推进了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
搭平台,创新互帮互助方式。在城乡之间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式、广覆盖的互帮互助网络平台,是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有效途径。宁海县积极整合各类资源,通过以城带乡、以企带村、以强带弱的方式,重点开展了五个层面的结对共建活动,构建起了党委统一领导、城乡组织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城乡互帮互助工作平台。建立县领导联系乡村企制度,明确每位县领导负责联系一个乡镇(街道)、一个示范村、一个贫困村和一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突出部门优势,按照“党群部门联组织涣散村、政法部门联矛盾复杂村、经济部门联经济薄弱村、涉农部门联产业专业村”的思路,组织全县72个部门、企事业单位与18个乡镇(街道)、72个重点农村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依托非公企业党建联促会,在697家会员企业党组织中择优推选出100家,组织开展了“百企联百村,共筑大党建”结对共建活动。采取产业带动型、合作开发型、基建资助型、公益慈善型等多种结对共建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优势,促进了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同时建立以强带弱、以强村辐射带动帮扶的机制。一方面,通过行政村规模调整,集中力量、集中优势推进中心村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村村联姻共建的方式,由强村辐射带动周边弱村,实现区块统筹发展。另外通过党员之间的互助帮。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加强了城乡党员个体的结对帮扶。开展党员人才互派交流活动,加强结对双方党员干部的互动。
抓载体,创新互帮互助内容。丰富活动载体和内容,是增强活动效果的关键所在。宁海县围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在开展城乡互帮互助活动中,切实找准工作最佳结合点,开展了以“五联”为主要内容的互帮互助活动,较好实现了城乡优势互补、双向获益和共同发展。一是党建工作联动。积极参与结对共建村党建工作,大力实施先锋工程建设,重点指导和帮助结对共建村在加强基层组织、增强班子活力、提高党员素质、健全工作机制上下功夫。通过班子联建、队伍联管、活动联动、工作联创等共建方式,拓展和完善了基层党组织功能。二是科学发展联谋。深入结对共建村调查研究,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指导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着力在共谋农村发展上下功夫。三是活动阵地联建。通过共建党员学习园地等方式,组织党员学理论、学业务、学法律、学经济、学科技等各方面知识。帮助农村改善文体、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积极引导农村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加强传统道德建设,形成“友爱、互助、奉献、进步”的文明乡风。四是党员队伍联管。加强结对共建双方党员干部的互动管理,采取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帮助结对共建村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起培养锻炼机关干部的任务,把农村建设成为机关干部实践锻炼的重要基地。五是民生实事联办。每年帮助结对共建村,力所能及地兴办1—2件民生实事。每年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到对结对共建村开展政策宣讲、党课辅导、法律咨询、医疗服务等服务活动。每逢“七一”、“元旦”和“春节”,组织走访座谈活动,了解村情民意,帮助解决困难,增进群众感情,密切党群关系。
强基础,创新互帮互助制度。在组织方式、活动载体实现创新突破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制度,力求城乡互帮互助工作的长效化。建立由县、乡镇(街道)、村三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城乡共建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安排结对共建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分析解决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交流共建工作经验。建立县、乡镇(街道)、村三级工作责任制,把城乡结对共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评选先进党组织的重要依据。建立共建工作联络员制度。结对共建双方各指派一名党员担任联络员,负责具体工作联系,定期沟通情况,反馈信息,指导党建业务工作,有效推动城乡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上互促共赢。建立共建工作定期服务制度,采取“组团式、项目化”服务方式,有计划地组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欢迎、双方党员广泛参与的服务活动。建立共建工作督导制度。参加结对共建活动的城乡基层党组织每季度向所属党组(党委)汇报一次工作情况,县级机关党组织每年11月底前向县委组织部、机关党工委作一次书面汇报。县委组织部、机关党工委定期对结对共建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主要领导不重视、结对共建措施不落实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公开“三公消费”时间表是个良好的开端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全国人大预算委主任高强前天表示,将在今年6月报告的2024年中央财政决算中公开“三公支出”。民间所谓“三公支出”是指公费出国、公车消费、公款吃喝。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温家宝回答网络提问时认为,“三公消费”应该管得住,必须管得住。
去年3月17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地方财政改革论坛上透露,“预算改革要加快步伐,希望公款消费、行政经费和项目建设的资金明细表明年公开。”从吴晓灵到高强所体现出的态度越来越明朗,这也使得公开“三公消费”第一次有了具体的时间表。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管束公款消费最根本的在于两条,第一是公开透明,第二是民主监督。
“三公消费”始终撩动舆论神经,也是民众评判政府时最易采用的论据。不过迄今为止,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都没有给出这三部分支出的准确数据。2024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间接透露,全国的“三公消费”每年高达9000亿元,占行政支出1/3。这个数据被广泛引用,可是纳税人对详细的“三公消费”仍旧不知情,要求公开的呼声从未中断。
从全国人大财经委的一些表态分析,公开的进程与预算改革的进展挂起钩来,由于统计方面的技术问题拖延了公示“三公消费”的进度。例如因为统计口径、标准等不一致,预算科目比较粗,不够细致,这一方面会导致统计不到位,另一方面也反证对“三公消费”的管理非常粗糙。财政的现实令其不能对公款消费“自圆其说”,公开将影响财政声誉,这大概也是忌讳所在。
当然,“三公消费”的公开与否不仅是财政部门的事务,更直接关系到政府部门的社会形象,直观地反映出部门对公款利用的合法、合理与否,这对行政系统无疑是一个极大挑战和考验。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行至今,行政公开的质量不尽如人意,这也是“三公消费”难公开的大背景,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
不管是财政的技术问题或是部门的态度问题,不公开本身就是隐患,已经对大众舆论造成了伤害。民众被迫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境地,“三公消费”只有零星的信息透出,这根本无助于行政公信力的产生及维持。保守估计,北京公车数量有70万辆,广州有20万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每一次都能带来舆情震动,这就是不公开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只有公开才能消除负面的影响。
从总理到市民,对公开“三公消费”有共识。在中间执行环节如果出现“梗阻”现象,为大局计,也只能逆水行舟,但求成功。既然已经给出了确定时间表,在此前提下,用切实行动去纠正信息不对称的行政举措应当更迅速些。温家宝总理说这事关整个反腐败,即便往小处讲,起码利于官民互信。公布时间表预示着良好的开端。
遏制“三公消费”不受控制地扩张,信息完全透明公开只是起点,民主监督力量能以各自的方式产生积极效果才能带来长效治理。广州曾经因应社会询问主动公开部门预算,以表率之举进行大胆尝试。可也应当察见的是,当媒体和民众推动预算公开达到一定程度,比如遇到某些关键节点,仍然需要诸如人大等权力机关的大力呼应。说到底,人大拥有激活财政公开的最高权限。
591up公务员考试应战平台
公务员考试热点天天读:公车改革
【社会问题的背景】
(1)2024年3月底,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在严格规范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同时,要加快推进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制度改革。
(2)广东公车改革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东莞市沙田镇。该镇从1993年起取消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改发交通补贴。
在2024年开始的大规模车改中,东莞仍领跑在前。2024年年底,东莞完成了市直党政机关车改;2024年10月前,镇街车改完成。
车改后,东莞公务员交通支出节约了一大笔。最早车改的沙田镇,车改前该镇机关每年交通费用为84万元,车改后为38万元。全市各个镇区车改前3年平均每年公务员交通费为11759.64万元,车改后每年公务交通费用测算为8875.97万元,节省了近3000万元。
在东莞公务用车的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第一件事便是车改后公务员个人的交通补贴标准。在天涯等论坛上当时火热的帖子是《天!东莞车改科员有1000元补贴》。东莞市一局级机关公务员蔡先生告诉记者,“老百姓意见那么大,不可能不顾及的”。后来车改方案正式出台,科员的车补为800元。对于大多数公务员来说,这个补贴标准还算满意,“车补基本上能满足需要了”。
(3)“三水区自2024年6月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先后对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了车改。”佛山三水区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水区的公车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拍卖,当时开创了广东车改先河。
“车改前做了近一年的调研!”这位负责人介绍说,调研后得出结论:“不如把公车拍卖,这样车改就一步到位了。”
2024年7月4日,佛山市三水区公车首场拍卖会如期举行,首批79辆拍卖公车共吸引了1312名竞拍人参与竞拍。“公车拍卖,那是从没见过的新鲜事。”参加过公车拍卖的私企业主黄先生回忆说,当时他看中的一辆丰田起拍价为7.2万元,最终以16万元成交,他因出价少没得到“心头好”。三水区分五批拍卖公车367辆,成交总价3738.26万元。
车改后,三水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支出分别每年至少降低700多万元和60多万元,节约率在30%以上。“车改后,没公车不下乡的情况改变了。”三水区农业局一负责人介绍说。
(4)2024年起,广州在5家单位试行公车改革,其中4家为市属国企,天河区21个街道办事处是唯一试点的政府机关单位。记者调查发现天河区的街道车改近10年,就连至今偶尔还会发牢骚的个别街道领导同志也承认车改不但省了钱也没有误事;而由于街道再无公车,被广大市民诟病的公车私用、超标配车等中国公务车的传统痼疾基本上不治而愈。
(5)公车没了,出外办公是否不方便,而且交通费还得自掏腰包,公务员们会不会为省钱干脆直接“省事”偷懒呢?记者询问目前仍在职或刚离职的9位街道正职及中层干部,都得到了正面的答复,“没听说过谁为省钱而偷懒不干活的”。
591up公务员考试应战平台
591up公务员考试应战平台
珠江新城一街道科级干部A向记者直言,“没车确实不好开展工作”。他说,以该街道办事处为例,副科以上超过九成的公务员都买了车,尤其是近年来车价一直在下降,“公务员的收入稳定,福利也好,买部经济型车还是没问题”。
(6)2024年8月,广州市监察局在答复一位政协委员的提案时提到天河区车改后预计每年可节约158万元。先后在街道做主任、书记近6年的B认为自己没沾车补的光,他拿最高档2800元/月的车补,除了送送孩子上学,偶尔周末家庭旅游,绝大部分里程都是公务。“新车只保养,每月还能剩个三四百块;但是里程数过了10万公里,修车次数多了,每月有时还得倒贴点钱”;“更何况买新车是自己家拿了20多万,车辆折旧都自掏腰包”。
另一位科级干部T提到另一个问题,车改时广州93号汽油不到3元/升,现在已超过6元/升;停车费同样也翻了1倍,但是车补却10年没调整。
(7)2024年,顺德颁布了《顺德区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正式拉开了车改的序幕。事实上,从2024年起,大良、勒流等镇就陆陆续续自发进行了车改,在整个珠三角地区来说算是“先行者”。顺德“车改”以后,公务员的交通补贴按级别分,最高1000多元,低的几百元。据交通部门统计,现在,顺德每百户人家中就有44户拥有私家车,体现了改革的成效。
(8)中山市从2024年10月1日启动公务用车改革,以货币化形式发放公务岗位交通补贴,正处级定额补贴最高2800元。首先进行车改的是139个市直机关单位,之后逐渐扩展到公检法以及事业单位。据统计,中山车改第一年就为政府财政“减负”2200万元,2024年中山则干脆暂停了公务用车购置。车改当年,不少公务员参与公务车拍卖,直接把单位的公车买回来作私车,如今大多数科级干部都有小车。
(9)2024年中,惠州16个市直单位和大亚湾区作为试点单位正式取消单位的公务用车,按级别给个人发放交通补贴,随后在全市全面铺开。据改革前后的统计测算,通过减少公车数量,市级机关公车从567辆减到127辆,三年内不用购买新车和每年不再新增50名司机等三项将每年节省开支2500万元。车改后,大部分公务员购车自用。一位干部说:“改革之初,被取消了专车很不适应,很不习惯。改革之后,自己购买了小汽车,一家共享,用车公私分明,用私家车上下班,节假日外出,心安理得。”
(10)国外及地区公车管理对策借鉴。许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在公车管理方面都有一些比较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借鉴他们这些成熟的做法及经验,对于加强我国公车管理与改革,缩减公车消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据对日本、英国、德国、瑞典、芬兰、美国、印度、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公务用车管理情况分析和研究,他们一些具有共性的成功做法值得借鉴:
对公务配车和公车标准及适用范围有严格规定。一般只有内阁部长可以配备专车,但也仅限于执行公务,下班以后的私人活动一般乘用私家车,并且部长的配偶或伴侣通常不可以使用公车进行私人活动。香港特首董建华离任后的当日,便不再乘坐公车。
对公车使用全过程实行严格的管理。公车由专人保管、维修,保证其性能良好、使用安全。每辆公车都有用车登记卡,卡内详细记录起始时间、地点、行程、油耗、计费等信息,登记卡定期上报主管部门,车辆使用完毕及时交回车库。并且严格执行因私用车的收费制度,倡导为纳税人节省开支的理念。
对公车使用情况实行科学监控。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由指挥中心对公车实行智能化的实时监控,并在每辆公车上分别安装带有“公务”和“私用”双按钮的计程器和代码发射器,任何人用车都必须先按下其中一个按钮,使得监控中心能及时地掌控全部用车情况。
591up公务员考试应战平台
591up公务员考试应战平台
鼓励私车公用。对于使用私车或公交车等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实行按行驶里程或票据给予一定补贴。
重视社会舆论对公车使用的监督。所有公车都会贴上特殊标志,便于公民对政府实施监督。法国曾有一位部长因公车私用被拍照(因公车有标志),囿于社会舆论压力,被迫辞职。
【核心观点】
(1)我国的公车改革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中宜教育戴斌老师认为,公车改革探索面临“政策不明确”的难题。由于中央对公车管理制度改革缺乏明确的指导意见和操作原则,使得长期以来公车改革只是在少数部门、少数地区自发并分散地进行。这种状况所造成的后果:导致一些地区和部门的车改模式、适用范围、公车管理、补贴标准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给国家对公车统一监管造成了不便;对未进行公车货币化改革的地区和部门,会因为无政策可依或操作难度大而推迟或拒绝公车改革。
(2)加强公车管理与改革,应在客观地总结我国公车改革地区及部门实践经验基础上,深入分析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借鉴国外公车管理的经验,综合考虑公务活动需求、财政支出成本、行政运行效率、预防和遏制腐败、社会承受能力、节能减排降耗等因素,进一步理清改革思路,实事求是地积极稳妥推进。以逐步建立与我国国情相符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高效廉洁的行政管理体制相统一的公车管理新机制。
(3)严格强化对确需保留公车的监管。严格公车编制和配置标准;对公车实行统一车牌标志,统一喷涂车体,统一标明使用单位和举报监督电话,便于社会监督。中宜教育戴斌老师认为,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或在公车上安装行驶记录卡。
(4)公车出行要登记时间、事由、目的地、里程,乘车人和司机要分别签字,公车用后一律入库,并定期公布用车记录;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将对公车使用的监督纳入到纪检监察工作的范围,将交通补贴经费的发放纳入审计监督范围,提高公车使用效率和监管水平。
(5)建立健全与公务员绩效考核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细化对公务员勤政廉政表现的日常考核指标,避免车改后公务人员因吝惜交通包干费而不愿意外出执行公务等现象发生。
(6)采取积极措施,鼓励“私车公用”。允许经常性私车公用人员报销一部分费用或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妥善安置好司勤人员。可通过组建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管理、企业化运行的机关出租车队的方式,为原有编制内司机提供就业岗位,为其他司机提供就业机会,避免出现新的失业群体,减少社会震动和摩擦。
591up公务员考试应战平台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