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巴中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模版]

最新文章

第一篇:巴中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模版]

“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即将结束背景下编制的五年规划,也是我国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上升期条件下编制的五年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编制好《巴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描绘好我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计划前三年,我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三大经济”,奋力推进“三市”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绩显著,“十五”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经济综合实力有所增强。2024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GDp)达到108.23亿元,是建区初期(1993年)25.5亿元的4.2倍。地方财政收入为2.61亿元。预计到2024年,全市GDp将超过136亿元,超额完成“十五”计划预期目标。

“三大经济”建设取得实效。绿色经济发展呈现蓬勃生机,以南江黄羊为特色的畜牧业、以通江银耳为特色的食用菌业、以云顶茗兰和天岗银芽为代表的绿茶业、以翡翠大米和龙头面业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业、以小角楼和江口醇为代表的绿色饮料业等绿色经济立市立县产业初步形成,2024年,绿色经济实现增加值35.58亿元,占GDp的32.9,占第一产业的76.1。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024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8.98亿元,占GDp的55.0,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2.18万人。旅游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光雾山诺水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加快,以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2024年,全市主要景区共接待游客154.7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3亿元,旅游经济实现增加值1.25亿元,占GDp的1.15。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演变为43.2:20.6:36.2。

投资环境得到改善。交通、能源、水利及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228公里,其中二级公路达到600公里;地方电力装机7.25万千瓦,年发电能力2.67亿千瓦时,输变电工程初步结束,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电话普及率达到6.1部/百人,移动电话和无线市话用户29.6万户,乡镇网络覆盖率达90;巴中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已经投入运营,城市化水平达到23。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9.12。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已整体越温达标,可实现稳定脱贫目标。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5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7.48亿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1.8,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7.3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3平方米。

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较好。2024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2,新产品产值覆盖率达到7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1.7;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6.6,有线电视村通率达到95.6;文化、体育、卫生、新闻出版等社会事业都有所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但是,“十五”计划力图着力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进展情况不够理想,农业大而不强,工业小而不优,服务业慢而不精的问题十分突出;道路通而不畅,城市小而不特,经济发展不充分,社会发展不协调,成为制约我市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农民增收困难,就业形势严峻,支柱产业尚未形成,增长方式依然粗放,投资环境亟待改善,我市被边缘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

巴中目前的产业结构比为一三二,工业占GDp的比重仅10左右,农业生产的好坏,粮食作物的丰欠,直接影响到地方生产总值的实现程度,农业社会特征比较明显;巴中人均GDp不足400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3.69,全省平均水平的47.52,属于典型的边远落后地区,其经济社会形态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处在工业化刚刚起步的初始时期。“十一五”时期(2024年-2024年),是我市加快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美好小康新巴中的关键时期。

二、“十一五”规划期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一)“十一五”时期的国际环境

在未来五年,经济全球化的势头更劲,世界多极化趋势将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经济在急剧动荡中明显复苏,国际贸易和投资日趋活跃,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国际贸易壁垒日益增强,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第二篇:巴中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

“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即将结束背景下编制的五年规划,也是我国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上升期条件下编制的五年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编制好《巴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描绘好我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计划前三年,我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三大经济”,奋力推进“三市”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绩显著,“十五”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经济综合实力有所增强。2024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GDP)达到108.23亿元,是建区初期(1993年)25.5亿元的4.2倍。地方财政收入为2.61亿元。预计到2024年,全市GDP将超过136亿元,超额完成“十五”计划预期目标。

“三大经济”建设取得实效。绿色经济发展呈现蓬勃生机,以南江黄羊为特色的畜牧业、以通江银耳为特色的食用菌业、以云顶茗兰和天岗银芽为代表的绿茶业、以翡翠大米和龙头面业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业、以小角楼和江口醇为代表的绿色饮料业等绿色经济立市立县产业初步形成,2024年,绿色经济实现增加值35.58亿元,占GDP的32.9,占第一产业的76.1。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024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8.98亿元,占GDP的55.0,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2.18万人。旅游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光雾山诺水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加快,以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2024年,全市主要景区共接待游客154.7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3亿元,旅游经济实现增加值1.25亿元,占GDP的1.15。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演变为43.2:20.6:36.2。

投资环境得到改善。交通、能源、水利及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228公里,其中二级公路达到600公里;地方电力装机7.25万千瓦,年发电能力2.67亿千瓦时,输变电工程初步结束,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电话普及率达到6.1部/百人,移动电话和无线市话用户29.6万户,乡镇网络覆盖率达90;巴中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已经投入运营,城市化水平达到23。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9.12。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已整体越温达标,可实现稳定脱贫目标。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5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7.48亿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1.8,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7.3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3平方米。

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较好。2024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2,新产品产值覆盖率达到7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1.7;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6.6,有线电视村通率达到95.6;文化、体育、卫生、新闻出版等社会事业都有所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但是,“十五”计划力图着力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进展情况不够理想,农业大而不强,工业小而不优,服务业慢而不精的问题十分突出;道路通而不畅,城市小而不特,经济发展不充分,社会发展不协调,成为制约我市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农民增收困难,就业形势严峻,支柱产业尚未形成,增长方式依然粗放,投资环境亟待改善,我市被边缘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

巴中目前的产业结构比为一三二,工业占GDP的比重仅10左右,农业生产的好坏,粮食作物的丰欠,直接影响到地方生产总值的实现程度,农业社会特征比较明显;巴中人均GDP不足400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3.69,全省平均水平的47.52,属于典型的边远落后地区,其经济社会形态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处在工业化刚刚起步的初始时期。“十一五”时期(2024年-2024年),是我市加快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美好小康新巴中的关键时期。

二、“十一五”规划期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一)十一五时期的国际环境

在未来五年,经济全球化的势头更劲,世界多极化趋势将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经济在急剧动荡中明显复苏,国际贸易和投资日趋活跃,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国际贸易壁垒日益增强,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

际油价、国际能源、美国市场利率、中东局势、反恐战争等因素都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没有改变,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

(二)十一五时期的国内环境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1万亿元,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全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

元,已整体迈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产业结构高级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科技进步加速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特征,进入了我国的“黄金发展期”。同时,由于工业化的发展,物质资料的消耗强度增加,污染物排放也将进入高增长时期,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加大,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动,人口、就业、收入分配、公共服务、社会公正、社会安全等各种社会问题进一步突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带来新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深化改革和确保稳定的难度越来越大;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竞争的激烈化,妥善应对经济全球化风险的难度越来越大;我国加入WTO后主要产业和产品的过渡期即将结束,国内产业和产品将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国际和周边环境等不确定因素增多。因此,未来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期”。

总的看来,“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着许多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们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发展空间;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五个统筹”要求,国家将更加注重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将更加具体有效;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西部开发投资结构,有利于发挥我市的比较优势和资源潜力,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国际国内产业结构的梯度调整和转移,必将寻求纵深发展的机会,为我市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基本前提;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国家支持贫困落后地区发展的力度将进一步增强。这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我市在工业化刚刚起步的情况下,又面临加快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在整体竞争力很弱的情况下,又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国际化的冲击;在城镇化程度很低的情况下,又面临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在科技教育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又面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浪潮;在全省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基本缓解的情况下,我市还在为争取高速公路建设和铁路建设奔走呼吁。这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

“十一五”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将大有作为,必将在我们建设美好小康新巴中的征途中添上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巴中“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基本路线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奋力推进“三个转变”,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五个统筹”,以跨越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以发展“三大经济”为特色、以培育支柱产业为支撑,以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口,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主要途径,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重点解决好“三农”问题、就业问题和稳定跨越温饱问题,建设美好巴中,基本实现“三市”发展目标。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巴中“十一五”规划的主要预期目标:

(1)经济增长。GDP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4年地方生产总值达到220亿元以上,全市人均GDP达到800美元以上。到2024年地方生产总值比2024年翻三番,全市人均GDP力争达到2024美元。

(2)经济结构。到2024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30:30:40。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80以上。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上。

(3)生态建设。继续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202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

(4)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00元,就业岗位大幅增加,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5)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民受教育年限进一步增加,职业技术教育满足需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得到改变,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四、“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统筹城乡发展,化解城乡二元结构

加速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制度创新和政策研究,探索形成有利于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新机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着力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按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原则,推动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大力促进城市发展,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广阔空间,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

(二)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农业要逐步实现由“大”变“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面向农村的科技、金融、市场、信息服务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农业的新功能,注意保护和培育农业的环境价值和景观价值,把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改造成为集农业、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新农村。

工业要逐步实现由: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注重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改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积极发展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特色的工业,努力建设好巴中市工业园区,力争把巴中建设成全国“绿色食品工业强市”和川东北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

服务业要逐步实现由“慢”到“快”:加强光雾山诺水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充分利用我市“红、特、绿”旅游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川东北旅游经济圈和巴中-广元-汉中旅游“金三角”,把旅游培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继续发展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加强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加快县城建设,把县城培育成为县域经济增长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搞好劳务输出,不断增加就业机会;加强对县域工业集中布局引导,加快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加强项目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树立全面的引进观,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着力解决好县级财政困难的问题。

(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建设完善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体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完善社会结构,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和体制创新,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切实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发展道路;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预防与治理结合,建立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强化城乡污染治理,认真执行环保标准,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继续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重点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坚持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努力建设低投入、少排污、可循环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五、“十一五”规划实施的重大措施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和承载能力的理念。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是缩小我市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必然选择。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二)持续推进“三个转变”

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创新经营理念,完善经营机制,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经营城市资产为支点,以经营土地为核心,精心培育经营城市的市场主体,走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之路,实现城市发展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继续清理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实现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着力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和提高民间投资自主增长能力,降低国有经济比重,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开放民营企业准入领域,允许民间资金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积极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市场等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发展地区性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民营加工业、商贸业及旅游、教育、文化产业,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促进各种经济成份相互融合,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着力建设以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打破人才部门所有、单位所有、地区所有的限制,强化人才激励,引导、鼓励和促进广大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三)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和构筑全市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巴中-广元高速公路、巴中-乐坝铁路,提高市内环线公路等级,加强通村公路建设,加强南充-汉中高速公路、巴中-达州高速公路、广元-达州铁路、巴中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能源开发建设,搞好流域水电梯级开发规划和建设,争取通南巴构造带天然气形成生产能力;加强水利建设,建设红鱼洞、二郎庙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营造良好创业和人居环境,不断缓解经济发展“瓶颈”制约,改变发展的区位劣势。

(四)开发建设“三大经济”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以发展绿色经济为方向,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做大做强做优畜牧产业、干果产业、中药材产业、绿茶产业、优质粮油产业和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强绿色经济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速培育民营支柱工业,切实加强南江水泥集团、平昌江口醇和小角楼酒业集团、巴中普瑞药业、通江水泥厂等重点企业的改造与发展,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规模,逐步形成绿色食品加工、冶金建材、纺织轻工等支柱产业。优先建设市工业园区,加强县域特色工业园区建设,逐步形成骨干企业群。

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加快光雾山诺水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川陕旅游“金三角”,着力培育西部旅游新亮点;发展“红色摇篮、绿色宝库、特色风光”旅游,努力培育旅游精品线路与景点,大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做大做强旅游企业。加强旅游服务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五)扩大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税收制度,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提供公共服务和加强社会管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重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推行项目核准制和项目备案制,加强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和调控;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强化全国统一市场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技术、环保、安全、劳动、产品质量等标准;加快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认真履行入世承诺,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培育出口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不断开拓新的出口市场;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领域,发展壮大外向型经济。

(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逐步实现政府从经济管理者向社会管理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转变,以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为目标,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责权明确、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实现社会管理;完善群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的方针,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责权一致的要求,正确行使行政权力,强化责任意识,不断加强政权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第三篇: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一)“十一五”时期的特征与挑战

从全国和西部来看,“十五”计划的实施总体上进展顺利,但“十五”计划力图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展不理想: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够协调,城乡间、区域间差距进一步扩大,资源环境的约束趋紧,就业形势较严峻,体制问题、人才问题、科技问题日益突出等。

“十一五”时期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时期”。之所以是“黄金发展时期”,主要在于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和区域间产业转移以及科技进步加快使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关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等。处理得好,有可能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飞跃。

之所以是“矛盾凸显时期”,主要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加大;由于涉及利益和权力格局调整,深化改革的难度明显提高;内外矛盾交织,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保持国内稳定的难度加大等。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目标

1、指导方针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既快又好发展作为主题,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作为三大战略任务,把突破体制瓶颈、人才科技瓶颈和资源瓶颈作为三大战略支撑,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把既好又快发展作为主题。要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转变“无制约增长”、“不计代价增长”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观念。要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来实现好的发展过程;通过公平的分配,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把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作为三大战略任务。转变增长方式,就是要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调整经济结构,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战略上全方位地调整需求、产业、城乡、区域和所有制结构,形成能支撑长期发展的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就是要切实做到“五个统筹”,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把突破体制瓶颈、人才科技瓶颈和资源瓶颈作为三大战略支撑。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把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作为实现“十一五”目标和战略任务的抓手。

2、阶段性目标

在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总体目标下,“十一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是:

--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前提下,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左右;

--就业岗位大幅度增加,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水平显著提升,服务业占国民经济和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提高;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民受教育年限进一步增加,职业技术教育满足需求;

--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型空间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和区域差距缩小;

--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得到改变,居民收入继续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缓解,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行政管理、财税、金融和城乡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开放型经济继续发展,“走出去”战略迈出重大步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国防建设取得新成就。

(三)“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1、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增长方式的内涵,主要是“四个转变”:一是从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转向内外需协调、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二是从过于依赖工业推动,转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推动。三是从过于依赖资金和自然资源投入,转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四是从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转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一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逐步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回落到35%左右;二是扩大国内消费,把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从投资转向消费;三是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四是改善流通和消费环境,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高循环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2、从战略上调整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长远利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注重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要为传统产业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空间。衡量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不仅要看工业比重的提高,更要看就业结构的变化。因此,不能刻意追求每个地区的工业化比重。

三次产业调整总的方针是:农业由“弱”调“强”。工业由“低”调“高”(水平)。服务业由“慢”调“快”。同时,要构筑稳定、经济和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要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总体规模。

3、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本强国。要把自然资源依赖型和投资依赖型的经济结构,逐步转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经济发展模式;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重大国策,为充分就业和人人都能成才创造平等的机会;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把扩大就业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变上来。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经济的整体素质。加强科技原始性创新;抓紧研究共性技术和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加强技术集成,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加快推动事关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人民生命健康和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调动一切社会资源,积极扩大教育供给,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义务教育的国家供给,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重点发展设在县市、面向农家子弟的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要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倾斜。

5、实施城市化战略,逐步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国情的多样化的城市化道路;要特别注意节约土地、解决好城市化与土地资源的矛盾;要在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初步形成农村人口自愿平稳有序进入城市的体制和机制框架。

实施城市化战略的根本任务:一是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稳定就业并定居;二是调整和充实城镇空间分布格局,优化整合现有比较成熟的城市群,培育发展一批新的城市群,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有重点地发展有一定基础的中心城市(镇)。

6、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分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是:统筹考虑人口流动和分布,通过发展经济和人口合理流动两个途径缩小区域之间人均GDp以及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的差距;统筹考虑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与人口分布、经济布局,重构我国的空间发展格局,并据此规范空间开发秩序;根据区域的主体功能,合理规划城市体系、基础设施和资源跨区域调动;根据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发展水平,按优化整合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自然保护区域确定空间功能区划。

优化整合区域:主要指跨省级行政区的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的区域。这类区域要成为我国最强最大的经济密集区,和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龙头和主体,必须重点发展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严格限制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低水平、占地多、污染大、能耗高的产业。

重点开发区域:主要是指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较好、具备在一定程度上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区域。此类区域要加快集聚经济和人口,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区。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主要指各省级行政区内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差、不具备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区域。此类区域要实行有限开发的方针,发展适合本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特色产业,并引导人口转移到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整合区域。

自然保护区域:主要指依法设立的资源、湿地、动物、文物、地质等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此类区域要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自然保护区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7、开源节流与利用境外资源并重,缓解资源约束。缓解矿产资源约束,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国内国际并重的方针,一手抓资源供给和保障,一手抓资源节约,逐步建设节约型社会。

(四)“十一五”期间政府采取的重大措施

包括三大方面:加快推进体制改革,调整完善经济和社会政策,加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建设。

1、加快推进体制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一是强化政府的公共职能;二是把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到制度建设、规划编制和政策制定上来;三是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政府问责制;四是精简行政层级。

财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一是合理界定并调整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二是根据区域功能和客观因素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加强对县乡的转移支付;三是改革收支管理,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防范财政风险;四是健全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估制度。

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土地征用制度,确保农民利益。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就业制度。现行城镇社保覆盖到进城务工和落户的外来人口。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由政府控制转到社会选择。培育非营利的民间机构。加强社区建设。

健全重大决策听证制度。

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建立军民结合的创新机制。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2、调整经济和社会政策

产业政策。竞争充分的产业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主。成长类产业的政策重点是培育核心竞争力。垄断性产业要打破行政性垄断。盲目投资产业和污染产业要加强引导、严格限制。

区域政策。土地、财政、人口和环境政策要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分别制定和实施。要加强区域规划工作,明确区域空间开发框架,并作为实行差别化区域政策的依据。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政策。实现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扩大保障范围。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和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和新型全作医疗制度。

对外开放政策。从注重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从注重“引进来”向注重“走出去”转变,从注重实行行政优惠向鼓励公平竞争转变。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

资源环境政策。坚持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的方针,实行更加严格的资源保护政策。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节水工作。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改革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环保执法。

3、加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建设

按照公共财政的改革方向,切实保障教育、科技、社保、卫生、文化等应当由政府承担职责领域的财政投入。

《[推荐]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第3页)一文由www.feisux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芦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和实施好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不仅对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把我县建设成为“富有江南特色的休闲旅游生态县”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指导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为

此特提出《芦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一、“十五”计划执行结果预测“十五”计划开局以来,全县人民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党的“十五”、“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按照《芦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制定的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使全县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在“十五”计划期间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增长,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全面提升。预计到2024年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可完成174901万元,年均递增13.4,比“十五”计划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业增加值可完成34990万元,年均递增3.4;二产业增加值可完成97935万元,年均递增17.2;三产业增加值可完成41976万元,年均递增18.1。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0:56:24,三次产业的结构比“十五”计划更为优化。--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预计到2024年末,财政总收入可完成17586万元,年均递增20.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可完成12620万元,年均递增19.5。--农民增收成效显著,农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预计到2024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实现2342元,年均递增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预计202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完成15亿元,年均递增56,五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相当于“九五”期间总和的6.5倍,水利、电力、能源、交通、邮电通讯、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较快发展,预计2024年可引进内资14亿元,五年累计引进内资39亿元。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十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多年来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总量偏小,传统农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市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群众生活水平偏低,生活质量偏差,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等问题突出。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受电力、资金、人才不足的瓶颈制约的影响大。煤炭、烟花鞭炮的安全隐患严重,环境保护问题严峻。这些问题,都必须亟待解决。

二、“十一五”期间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与基本思路㈠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十一五”时期,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提升全县经济综合实力,是实现芦溪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把芦溪建设成为“富有江南特色的休闲旅游生态县”的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二十一世纪的展望,全县“十一五”计划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6;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8;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2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6,人口总数控制在29万以内,年平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实际引进内资年均递增20,实际引进外资年均递增18,适龄儿童受教育率99以上。㈡总体要求实现全县“十一五”计划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必须从我县现阶段的实际出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进一步完善思路、硬化目标、优化环境、强化措施、提升水平,突出主攻工业、全力招商引资、释放“三农”潜能、加快城建步伐、开创旅游新篇、完善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大力提高全县人民的整体素质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㈢基本思路

1、继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全面提升国民经济综合实力。⑴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十五”期间,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差,农村生产方式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民增收还很缓慢,农民增收问题仍是我县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核心问题。为了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十一五”期间,我们要继续以农业综合开发县建设和国家林业建设重点工程为契机,按照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新办法,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提高农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和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方式更快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实现农村经济健

第五篇: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共)

余劳动力转移,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变上来。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经济的整体素质。加强科技原始性创新;抓紧研究共性技术和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加强技术集成,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加快推动事关社会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调动一切社会资源,积极扩大教育供给,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义务教育的国家供给,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重点发展设在县市、面向农家子弟的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要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倾斜。

5、实施城市化战略,逐步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国情的多样化的城市化道路;要特别注意节约土地、解决好城市化与土地资源的矛盾;要在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初步形成农村人口自愿平稳有序进入城市的体制和机制框架。

实施城市化战略的根本任务:一是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稳定就业并定居;二是调整和充实城镇空间分布格局,优化整合现有比较成熟的城市群,培育发展一批新的城市群,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有重点地发展有一定基础的中心城市(镇)。

6、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分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是:统筹考虑人口流动和分布,通过发展经济和人口合理流动两个途径缩小区域之间人均GDp以及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的差距;统筹考虑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与人口分布、经济布局,重构我国的空间发展格局,并据此规范空间开发秩序;根据区域的主体功能,合理规划城市体系、基础设施和资源跨区域调动;根据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发展水平,按优化整合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自然保护区域确定空间功能区划。

优化整合区域:主要指跨省级行政区的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的区域。这类区域要成为我国最强最大的经济密集区,和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龙头和主体,必须重点发展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严格限制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低水平、占地多、污染大、能耗高的产业。

重点开发区域:主要是指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较好、具备在一定程度上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区域。此类区域要加快集聚经济和人口,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区。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主要指各省级行政区内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差、不具备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区域。此类区域要实行有限开发的方针,发展适合本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特色产业,并引导人口转移到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整合区域。

自然保护区域:主要指依法设立的资源、湿地、动物、文物、地质等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此类区域要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自然保护区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7、开源节流与利用境外资源并重,缓解资源约束。缓解矿产资源约束,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国内国际并重的方针,一手抓资源供给和保障,一手抓资源节约,逐步建设节约型社会。

(四)“十一五”期间政府采取的重大措施

包括三大方面:加快推进体制改革,调整完善经济和社会政策,加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建设。

1、加快推进体制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一是强化政府的公共职能;二是把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到制度建设、规划编制和政策制定上来;三是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政府问责制;四是精简行政层级。

财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一是合理界定并调整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二是根据区域功能和客观因素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加强对县乡的转移支付;三是改革收支管理,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防范财政风险;四是健全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估制度。

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土地征用制度,确保农民利益。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就业制度。现行城镇社保覆盖到进城务工和落户的外来人口。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由政府控制转到社会选择。培育非营利的民间机构。加强社区建设。健全重大决策听证制度。

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建立军民结合的创新机制。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2、调整经济和社会政策

产业政策。竞争充分的产业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主。成长类产业的政策重点是培育核心竞争力。垄断性产业要打破行政性垄断。盲目投资产业和污染产业要加强引导、严格限制。

区域政策。土地、财政、人口和环境政策要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分别制定和实施。要加强区域规划工作,明确区域空间开发框架,并作为实行差别化区域政策的依据。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政策。实现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扩大保障范围。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和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和新型全作医疗制度。

对外开放政策。从注重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从注重“引进来”向注重“走出去”转变,从注重实行行政优惠向鼓励公平竞争转变。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

资源环境政策。坚持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的方针,实行更加严格的资源保护政策。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节水工作。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改革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环保执法。

3、加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建设

按照公共财政的改革方向,切实保障教育、科技、社保、卫生、文化等应当由政府承担职

责领域的财政投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