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破解农民增收难题

最新文章

第一篇: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破解农民增收难题

地处广西西北部的XX市,是桂西北中心重镇,大西南出海通道、黔桂铁路和龙江河横穿市境,交通便利,物产丰富。1993年,XX撤县设市,国土总面积3869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余人。2024年,XX市委、市人民政府坚决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以争创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为主要目标,进一步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排难前进,开创了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XX在全河池率先实现了“三突破”,连续两年获得河池市党政主要工作目标管理一等奖和河池市党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争创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的目标如期实现。2024年全市生产总值37.43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6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50亿元。全年财政收入实现3.7亿元,同比增长20.1%。特别是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28元,增加470元,增长高达21.8%,是全市多年来增额最大的一年,为同期广西少有,为XX顺利跨入2024年度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行列立下大功。XX是如何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的?经调查分析,XX市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千方百计发展一批有利于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最直接途径。2024年,该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动员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关心农业,服务农业,大力调整结构上项目。按照“抓城郊,促两带,上项目,办基地”的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思路,全市采取非常措施,先后三次动员2600多人次,市、乡直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开展“倾情为民”大行动,实施大通道高效农业项目,开展甘蔗生产大行动,广泛宣传动员,发动千家万户上项目,调整种植高产、优质、高效农产品,推行订单农业,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依托劳动力市场,做好劳务输出文章,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础。稳定“一粒米”。从提高各个生产环节的科技进步入手,着力提高水稻、玉米两大宗粮食作物的科技含量,推广玉米单交种1.5万公顷,推广优质杂交良种水稻2.6万公顷,优质率达97.15%。2024年虽然遭受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但确保了粮食生产与去年持平。壮大“一根蔗”。就是把糖蔗作为全市重要经济支柱,做强做大做优。2024年全市糖蔗种植面积达42.56万亩,总产量195万吨,其中糖蔗良种面积达到39.6万亩,仅种蔗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630元,成为农民最重要、最稳定的经济来源。吹绿“一片叶”。就是抓住东桑、东丝西移的机遇,扩大种桑养蚕规模,采用良种良法,做大桑蚕业。2024年,全市桑蚕产业取得可喜成效,桑园面积由上年的10.39万亩扩大到14.3万亩,总产值3.43亿元,比增1.26亿元,农民人均养蚕产值640元,净增268元。XX已一跃成为全国县市一级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养肥“一群牛”。就是抓好秸秆牧草养牛。大力推广品改和规模化养殖,构建百里牧草秸秆养牛示范长廊,创建广西秸秆养牛大市,年内出栏肥牛10万头,为特色牛肉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激活“一帮人”。2024年,通过各种渠道输出城乡富余劳动力8.17万人,据统计,当年通过邮局汇款回XX2.37亿元,仅此项收入就可使全市农村人口人均增加330元。建设“一片城”。把城西工业区、德胜乡镇企业园区和洛东工业园区作为发展重点。在工业园区建设的带动下,有近万名农民就近转入城镇,以XX城南新区为主的XX房地产开发进入投资热潮,据初步估算,仅建筑业一项就可产生农民工资3000多万元,解决近8000人的劳动就业问题,还拉动建材、运输等行业的发展,较大地促进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打响“一张牌”。XX市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情,神奇秀丽的自然山水风光,是XX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唱响“刘三姐”旅游文化品牌,XX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塑造XX“美景、美酒、美人、美德”,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景区景点质量,全年共接待游客43.1万人次,增长22.7%,总收入4018万元,增长39.5%。2024年XX被评为广西优秀旅游城市,今年该市又雄心勃勃向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进军。旅游业的勃兴,对运输、购物、餐饮、旅馆、娱乐和现代物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挥了积极的拉动作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9.76亿元,增长15.8%。旅游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该市还十分重视非公经济,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等领域,现在个体工商户达1.6万多户,私营企业368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去年非公经济实现营业收入17.78亿元,产值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达120家。从该市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得到如下几点启示:一是因地制宜,找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该市按照“抓城邻,促两带,上项目,办基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当地的区域、自然、交通等有利条件,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蔗糖、桑蚕、畜牧为主的支柱产业和特色农业,形成“名、特、优、新”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二是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工农互动,带动农民增收。XX提出并组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开展了以“振兴工业,服务工业”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建设大会战,以工业经济的突破推动XX经济的新跨越。他们大举招商引资上项目,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要素,积极吸纳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狠抓工业项目建设,不断培育新的强优企业和优势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逐步形成以工业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特别是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精心打造蔗糖和桑蚕两大支柱产业。目前XX公司企业总资产达5.12亿,下辖的石别、怀远两家糖厂日榨原料蔗达1.1万吨,年产机制糖23万吨,食用酒精7千吨,有机复混肥2万吨,成为全国制糖行业技术含量最高、成本最低、产品质量最好的企业之一。目前XX公司又着手技改,投资8000万元把生产能力提升到日处理原料蔗1.5万吨,以满足处理原料蔗总产量250万吨的需要,实现年产糖30万吨,销售收入10亿元,年税利2亿元,蔗农收入4亿元的目标。利用桑蚕资源,积极引进外资建设新的缫丝加工企业,目前全市已有嘉联公司等5家缫丝加工企业,投产后可就地加工40%的XX干茧,该市正着力招商引资打

造中国“丝绸城”。另外,充分利用百里秸秆养牛长廊年产10万头肉牛的巨大资源,办起了10多家牛肉加工厂,生产的“刘三姐”牛肉条远销区内外,保鲜牛肉销到上海等地;利用蔬菜资源,办起广西XX东方罐头食品厂,产品外销欧盟等地;利用林业和蔗渣资源,兴建中密度纤维加工企业,2024年引进该类企业3家。三是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为了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经济作物,2024年该市在金柳高等级公路开展的大通道农业建设中,市委、市政府对农民种植良种桑蚕、葡萄、良种蔗等作物大力扶持,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种苗、投入等困难问题,为农民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市委、市政府对建设水利、蔗区公路、地头水柜、沼气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进行大力扶持,使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此外,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落实减免农业税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使农民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

第二篇:如何破解金融危机下农民增收难题

如何破解金融危机下农民增收难题

吴孔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民收入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连续5年快速增长。202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比上年增加621元,实际增长8%,但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15781元相比,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而且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农民多渠道增收的良好格局趋于恶化,当前农民增收面临多重困境。农民增收面临多重困境

困境之一:金融危机减缓经济增长步伐,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带来较大压力 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逐步加重,国内就业增长受到明显抑制,海外回流劳动力不断增加,导致就业压力增大,其中农民工首当其冲,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农民工资性收入出现较大滑坡。

困境之二:主要农产品价格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带来较大压力

2024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3%,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47%,表明农户家庭经营仍是农民收入的“大头”。2024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农产品需求减少和农产品进口增加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主要农产品价格明显回落,市场卖难现象增加。近年来接连发生的苏丹红、毒韭菜、毒大米、毒饺子、毒奶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对传统种植、养殖方式也带来巨大挑战。

困境之三:农业补贴政策对直接增加收入和刺激生产的效应正在逐步钝化,对农民转移性收入带来较大压力

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直接补贴政策使转移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但由于农业比较收益仍然较低,种粮成本上升较快,这些补贴相对于为数众多的农村人口而言,增收效果并不明显。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其对直接增加收入和刺激生产的作用逐步钝化,效应逐步递减。有研究表明,2024年政府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为271亿元,仅占当年粮食全部生产成本(物质费用、人工费用和土地成本之和)的4%,相当一部分补贴被节节攀升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所抵消。另外,农业补贴政策具有普惠性,基本按农民承包地面积发放,与土地挂钩而不与生产者挂钩,农民种与不种都可享受补贴,一些农民为得到补贴宁可土地撂荒也不愿意转包给他人,这种状况降低了土地利用率,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规模经营的政策导向相左。

困境之四:农村体制机制性弊端阻碍了“三农”发展进程,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带来较大压力

当前,影响农民资本性、财产性收入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是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善。现行土地制度在效率与公平、农民收益与社会稳定的权衡中更多地考虑了后者,强化了土地的保障和稳定功能,而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抵押、担保和买卖做出严格限制,这对于保障农民保有土地永久使用权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明显而积极的,但影响了土地配置效率,不利于农民获得应有的财产性收入。

二是农村金融体制不健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无论是作为产业的农业部门,还是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民个人,要想稳步发展和做大做强,都离不开现代金融的支持。但当前农民、农村合作组织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普遍存在,农村担保体系缺失,有效抵押物不足,使“三农”得不到应有的金融支持。另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缺失,农民遭受自然灾害和动植物疫病损失后得不到理赔。

三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近年来,农村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等迈出了较大步伐,但整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进展不平衡,标准低,覆盖面窄,功能弱,“碎片化”,农民对看病、养老、失业等心存恐惧,不敢贸然离土离乡,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规模经营和产业结构调整。四是农村合作组织不成熟。目前,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和经济合作组织发育较慢,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服务,缺乏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谈判的能力,在市场竞争面前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五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不健全。取消农业税后,以义务教育为代表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农村事业农民办”的不合理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但当前农业灌溉用水、村级公益设施等一些公共服务仍然需要农民配套投入或承担较重支出,农民承担的地区性、区域性、行业性负担仍然较重。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对策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社会发展越困难,农业的支撑作用越重要。面对不利经济形势和农民增收的严峻现实,应坚定不移地落实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十字方针,把农民增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利益激励机制,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农民工在稳定就业中增加收入

农民隐性失业和返乡农民工“双碰头”,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应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工稳定就业。一是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支持在农田水利、国土整治、植树造林、修桥筑路、生态环保等工程建设中实行以工代赈。二是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积极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减少农民工回流数量。三是充分发挥蓬勃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容纳就业的作用,吸引返乡农民工就近投入新农村建设。四是充分发挥农民工有条件自主创业的作用,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回乡自主创业,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业,广开就业门路。五是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的作用,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充实培训内容,改善培训效果,提高农民工就业和致富能力。六是充分发挥宏观政策对扩大就业的长效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性规定,清理各项乱收费,降低农民进城就业“门槛”,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服务。

(二)完善利益激励机制,促进农民在粮食增产增效中增加收入

国际金融危机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带来新的挑战。越是危急关头,越要保持粮食安全,为宏观调控留下足够余地和空间。这就要求妥善处理好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关系,通过保障农民种粮收益达到主要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的目标。一方面要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加快科技创新,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加大对产粮大县财政奖励和粮食产业建设项目扶持力度,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逐步取消主产区资金配套,灵活运用临时收储和进出口调控等政策,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相协调,让农民在粮食增产增效中增加收入。三是完善价格激励机制,发挥提价对农民增收的“利器”作用,在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和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比价关系,让农民获得价格上涨的实惠,通过明确的价格信号传导机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三)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确保农民在有效的支持保护政策下增加收入 支持保护农业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我国弱质、低效、零散的农业更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与保护。一是完善农业投入保障制度,利用扩大政府投资的有利时机,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民生产生活成本。二是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将目前针对不同作物和牲畜品种的不同补贴标准、不同补贴方式和由不同部门分散管理的涉农补贴加以统筹整合,根据土地面积、粮食产量等客观因素进行综合设计,推行一套“测算更加公正透明、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操作更加简便经济、运行更加规范有序、管理更加顺畅有效、监督更加严格细致”并与农民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单一支付体系,实现涉农补贴的统一申报、测算、审核、发放和监督管理,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补贴效率。三是制定严格规范的农产品安全标准,加大对农产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为农产品安全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四)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民减负增收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解决农民“守着土地讨饭吃”的问题。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资本和财富,兼具生产和保障双重功能,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严格农村土地管理、确保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可允许地方大胆试验,探索完善“土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土地入股等模式,引导鼓励农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在提高土地配置效率的同时增加农民的资本性、财产性收入。

二是健全农村金融体制,解决“三农”贷款难和失血的问题。放宽准入条件,降低进入门槛,规范发展适合“三农”特点的小额信贷、村镇银行等草根金融;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加快抵押贷款试点,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逐步将农机具、农业保险保单、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农业订单、林权及房产纳入贷款抵押物范围;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加快电子化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健全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保障农民稳产增收。

三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广大农民保障不足和对土地过分依赖的问题。农民养子防老、土地养老的传统意识与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密切相关。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既是统筹城乡、保障民生的需要,也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土地集中规模经营的需要。应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在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为减少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创造良好条件。

四是加快发育农村合作组织,解决农民自我服务和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化的问题。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技术指导、信息咨询和融资服务,开拓农村市场,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五是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解决农民生产成本或负担仍然较重的问题。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和城乡一体化的理念,进一步健全完善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及基础设施方面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改变动辄要求农民配套投入的做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作者单位: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第11期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三篇:用适度规模经营破解农民增收难题

用适度规模经营破解农民增收难题

湖北荆州市委政研室薛家林

地处江汉平原的荆州市是国家粮食主产区,也是农村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这两条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最大优势已成为现阶段制约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劣势。由于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低、生产能力弱、市场流通不畅等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加之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带来的生产规模过小的问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又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进而从根本上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现阶段,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应该是粮食主产区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经。

一、农民增收成首要难题

荆州市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在经济上主要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城镇失业。三是国有企业改革。在这三大难题中,最重要的是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民的收入已持续数年增长缓慢,制约了农民生活的改善。群众上学难、看病贵问题突出。一些贫困家庭子女因为教育花费高,上不起学,而上不起学,没有知识、没有技能,就挣不到钱,使得贫困在代际间传承;因为医疗费用高,许多病人只能一拖再拖,甚至坐以待毙。全市纯农户中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人口达38万,占农村总人口的9.1%。二是在现行经济框架下,纯农地区农民的收入很难持续增长。在粮食主产区,农民的纯农业收入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24年荆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108元,增长3.5%,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2108元,下降1.8%。一方面,农民打工收入增长、农业税取消和政策性补贴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粮食、油料、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受市场影响大幅下跌,且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全面上涨并持续高位运行,成为农民最大减收因素,农业生产由受单纯资源约束向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转变。农民收入增速放缓,是现行小农经济框架下的必然结果。三是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制约了农业再生产的投入。2024年荆州农民仅生产资料一项亩平增加开支40-60元,基本抵消了农业税减免所得的实惠。四是农民是最大的人口群体与消费阶层,农民收入放缓,严重影响扩大内需,制约对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二、农民增收路在何方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已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制订了一系列扶农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措施,来提高农业单位产品的价值。二是通过税费改革等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和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等措施,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三是通过农村电网改造,兴修水利工程等项目,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质量。但目前收效都不显著,未能遏制农民收入增速放慢趋势。除由于效益滞后的原因外,还在于目前采用的大多数措施,都回避了农民现有的农业资源占有量过低这一客观现实,治标不治本。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调查数字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2024年的1.41亩进一步减少到2024年的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从1.41到1.4,虽然仅仅是0.01的变化,却反映出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趋势尚未发生根本改变。实践证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单纯依靠增加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办法来增收,路子只会越走越窄。

1、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使局部地区或少部分农民的收入增加,只有对农业自然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多年来,荆州市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一直没有停止过调整,有些地方取得了很大成功。但这些调整所产生的效益基本上是局部性的。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就不能像以往那样只是简单地解决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或是多养

点什么、少养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充分发挥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适度扩大农户的农业生产规模:利用部分农民弃田进城的时机,扩大种田能手的农业资源占有量,通过提高农户生产规模和效益来解决问题,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使农业发展切实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2、农民的农业自然资源占有量过低,限制了农业产业化效益的发挥。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推进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克服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也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农民增收的角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问题,是在生产、加工和销售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从实践看,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其它组织的联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买断”关系,即农户与企业之间除了纯粹的市场交换关系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经济联系,企业仅是一次性收购农户的原料,双方不签经济合同,价格随行就市。在这种买断型的利益关系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机的内在联系,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企业与农民的关系很不稳定,特别是农民没有分享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的利润。严格说来,如果企业与农户之间仅仅停留在这种“买断”型关系上,还不能说是实现了农业一体化经营。二是契约关系,即“订单农业”。农户与企业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签订规范的经济合同,明确规定各方面应当享受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建立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在这种联接形式下,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与“买断”型相比,已进了一步。但在许多情况下,农户不履约或企业拒收、压级压价等现象是经常发生的。三是新型的合作关系,主要是通过建立各种类型的经济合作组织,实行利润返还,入股分红,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这类形式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近年来荆州市农业产业化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了如天荣、银欣、吉象、天绿源、银达利、健良等一批颇具规模的涉农企业。2024年参与订单农业的龙头企业已有47家,中介组织256个,签订合同面积450多万亩,订单农户达到63万户,涉及金额39亿元。这对稳定农业生产,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农业实施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实现加工增值的经济成果,大部分被涉农企业所占有,农民的直接增收效果并不明显。从总体上看,荆州的农业还没有摆脱仅仅为加工企业提供原料和初级加工品的地位,对农民而言,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在经济上是分割的。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相脱节,农民仅仅是为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农民不能控制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其自身的经济效益没有显著提高,经济利益经常受到损害。荆州虽然是个农业大市(粮棉油和水产品产量居湖北前三位),但农户的生产规模太小(人均占有耕地1.5亩),不利于提高农民的谈判地位,不利于农民的自我保护。因此,农业产业化为农民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也受到了影响。从市场观点看,适度扩大农户的生产规模,提高农民对农产品价格的控制能力,有利于企业与农户建立良好的利益关系,促进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对农民增收是非常有益的。

3、农民现有的生产规模不利于农业新科技的推广。现代农业对农业科技的依赖越来越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产出率,加快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明显加快,生物技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农业正在成为知识经济的一块前沿阵地。依靠科技,采用优良的品种和科学的种养方法,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农民占有的农业资源过低,农户的生产规模过小,相对而言,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引进成本就会加大。即农业新技术的边际效益降低,扼杀了农民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出现了“学农不务农,务农不学农”的怪事。一方面,广大的农民缺乏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农业学校招不到学生。农民的生

产规模扩大后,可有效降低引进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单位成本,农业新技术的边际效益也相对提高,从而提高农民学习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也会吸引一部分受过正规农业院校教育,有一定农业生产技能的专业人员直接从事农业生产。

4、加入WTO后大宗农产品的价格空间已被封杀,适度扩大农户的生产规模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由于中国有些农产品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降低关税后,外国这些产品的涌入将不可避免地冲击国内市场,促使价格下跌,使农民收入减少,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农产品价格增长无望的情况下,农民只能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收入。

综上所述,目前我们采取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等富农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纯农地区农民的增收难题。农村人口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劳均占有农业资源过低,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只有适度扩大农户的农业自然资源占有量,推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减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三、相关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对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这里结合有关农业专家的意见,就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提出两条政策建议。

1、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式不必强求统一(目前主要是承包大户经营型、农业合作社带动型和社会化服务带动型三种模式),但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充分尊重和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适合农业生产特点和现阶段农业生产力水平,实行传统农耕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既能发挥农民家庭经营积极性,又能解决家庭经营难以克服的生产经营困难;三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

度和农业整体竞争力,将农户的生产经营纳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轨道。只有这样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普遍适应性,才能受到农民的欢迎。

2、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农户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受小农经济意识影响,并对这一改革有后顾之忧。一是要将适度规模经营与提高农民社会保障结合起来。为鼓励农民将承包地经营权流出,除按规定基准价格获取流转费外,应优先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比如优先发展低保、给予一定的合作医疗投保补贴、加大就业安置力度等,弱化和替代土地的保障功能,使其真正离农离土。二是要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结合起来。以推进、完善和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资金、技术、劳动等各种形式的联合,实行社会化服务,进行规模化种植。同时积极培育农业中介服务机构,继续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连接市场的作用。三是要与完善政策和机制结合起来。要在已经出台的各项直补政策基础上,研究完善鼓励推进规模经营的补贴操作办法。对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规模经营要区别对待,各类补贴要拉大差距,实行重点倾斜。此外,要将农业经营绩效情况与政策补贴水平挂起钩来,以进一步发挥政策的联动效应,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荆州市委政策研究室434000)

第四篇:壮大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壮大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榆次区地处“三晋”之腹,为晋中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总人口53万,面积1328平方公里,辖6镇4乡289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5.9万人,耕地73.59万亩,202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榆次区农业局为区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现有干部12人,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6人,总农艺师1人,科员4人,内

设四个职能股(室):办公室、产业化经营指导股、政策法规和科教股、信息发展开发股。

我在榆次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战线同仁的帮助和支持下,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农民增收核心,坚持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统揽工作全局,城乡统筹,扭住“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求突破”战略展开工作,突出温室大棚、红枣开发、养殖园区和龙头企业四大基地建设,使全区农业产业化开发有了新的突破。连续12年,榆次的蔬菜生产位居全省之首,面积达到34万亩,年总产量突破11.6亿公斤,其中向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销售7.5亿公斤以上,蔬菜产业占据榆次区农业的半壁江山,被确立为全国首批55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区)之一。丘陵山区形成了全长123公里的红枣林带,面积达30万亩,居全市第一、省内前列,开发大户达到150多户,被确定为全省七个红枣示范园区之一,并把榆次的红枣发展模式作为全省的样板大力推广。畜牧养殖也得到了快速的推进,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8万吨,先后建成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已达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特别是我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从国外引进的羊驼养殖落户榆次后,成为我国特种养殖的一个亮点。丰元枣业、绿源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福大绿色食品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加工龙头逐步壮大。河南正龙白象方便面、古船面粉的全面投产,使榆次面粉加工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江苏镇江恒顺精品醋项目和山西金龙鱼油脂加工项目的迅速筹建投产,将引领榆次酿醋和食用油加工业快步跃入全国市场新天地。在城镇化建设中,东阳等8个小城镇列入全省小城镇建设的重点行列,其中东阳镇被列入全国500个小城镇之

一、山西35个中心镇之一。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不断提升,越来越接近全面小康的标准。

从2024年我来到区农业局,在农业战线上工作了三年有余,通过农业部门从事领导工作的实践,对如何抓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按照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稳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辟农民增收的多种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抓基地,以基地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提出“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求突破”的调产战略,经过六年来的不断发展,蔬菜、红枣、养殖已成为榆次农业的三大特色产业,全区农业的粮经比例由2024年的3:1调整为5:4。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种植达5万亩,年总产各类蔬菜达到11.63亿公斤,商品率达85,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1245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在布局上,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红枣由2024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建成了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为农民人均增收150元,全部进入盛果期,红枣总产量可达6.64万吨,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可增收460元。畜牧养殖:全区肉类总产量16000吨,蛋类总产量12165吨,奶类总产量10000吨,总收入3.25亿元,人均牧业收入496元。在基地扩规模的同时,把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作为提升基地产业化经营的切入点,搭建了优势农产品发展框架,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四大主导产业、12种优势农产品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布局和规划。通过区域规划,逐步使我区形成一批优势品种、优势产区: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有10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迅猛,存栏达到6000头;规划实施优势玉米种植面积30万亩。

二是抓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上档升级。在标准化生产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产品和产地的认证工作。2024年前,我区只认证了无公害蔬菜,品种只有3个,面积仅3万亩。到目前,无公害认证产品已发展到3项17种,认证面积达到11.47万亩:蔬菜包括青椒、西红柿、葱头、白菜等15个品种,认证面积10.9万亩;水果认证新红星苹果1700亩,带动了5万亩无公害水果基地建设;红枣认证4000亩。绿色认证也有突破,认证产品已达4个:博瑞乳品、华玉荣香椿、强大饲料、中昌梨枣。

第五篇:围绕农民增收发展优势产业

精选范文:围绕农民增收发展优势产业(共2篇)围绕农民增收 发展优势产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求突破 ——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4年的工作部署 王区长: 你好。下面我就aa区2024年农业工作和今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2024年是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年。呈现出农业升温,农村经济形势看好的喜人局面,突出表现在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和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粮食播种面积44.6万亩,比上年增长31%,总产量1.5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65%;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比上年增长12%,走出了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一直在5%内徘徊的低谷,为近年最高。一是特色优势得到进一步增强。搭建了优势农产品发展框架,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4大主导产业、12个农产品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布局规划。规划实施一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34万亩,总产量11.63亿公斤,以东阳、张庆、北田、修文、长凝5乡镇为中心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30万亩,其中11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良好,存栏达到5600头,比上年增长30.6%;规划优势玉米15万亩,实际完成33.5万亩,比上年净增18.8万亩,增幅127.9%,总产量1.3亿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83.9%。二是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基地建设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相结合: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连续12年全省夺冠,其中新发展温室大棚1万亩,累计达到5万亩;红枣突破30万亩,居全市之首、全省前列,被确定为全省7个红枣示范园区之一;规模养殖小区达到120个,奶牛5600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8165吨;粮食作物面积44.6万亩,水果稳定在18万亩;丰元枣业、博瑞乳业等一批围绕主导产业的加工龙头逐步兴起,白象方便面、成信油脂等加工企业已相继投产,娃哈哈和古船面粉正加紧建设。三是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广。蔬菜无公害认证去年新认证7万亩,累计达到10.9万亩,新认证品种12个,累计达到16个,制定了榆次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办法。红枣实施了“四个一工程”:即一项矮密丰技术、一座沼气池、一座保鲜库、一座烤房,目前已在大户枣园中普遍推广;以丰元枣业为示范基地,建立了《红枣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红枣农药使用准则》和《红枣肥料使用准则》三项标准,认证无公害红枣4000亩,中昌基地300亩梨枣申报了绿色认证。果品继续推进5万亩无公害基地建设,北田镇1732亩无公害苹果通过了产地认证。四是品牌战略进一步实施。什贴小米、“魏榆”蔬菜在全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红枣形成了“宁早”、“丰元”、“绿源”“老树”等一批品牌加工产品,“博瑞”乳品和“鲲鹏”饲料已申请绿色产品认证,“博瑞”乳品在iso9001认证的基础上还通过了qs(食品安全)认证。省定点屠宰企业民信屠宰加工企业,年加工“泽榆”牌猪肉5000吨。省级多样化水果生产基地北田,注册了“北田”牌水果商标。在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我区华玉香椿、丰元枣业、恒顺醋业、老醋坊、海玉饼干、仙枣公司、德御农贸公司等7家农产品企业,仅现场销售就达到6万元,达成合作销售协议83个。我区农业正在走向品牌农业之路。五是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一是信息体系建设。建立了7个区级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8个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推广了电脑、电视、电话“三电合一”网络媒介,建起145名发展农业,建设一批加工龙头亮点,力争建成一个大型龙头企业。对已建设几年的福大保鲜速冻蔬菜加工出口项目和丰元枣业等项目加大扶持引资力度,争取早日建成达效;博瑞乳业扩大规模,尽快成为奶牛养殖、奶制品加工大型龙头,增加辐射基地、带动农户、推动调产的能力。加强技术研发,重点抓好四眼井公司固态生物发酵、金贝植物苗木克隆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的成果转化。四是做精品牌产品。进一步推进品牌战略,盘活长凝大蒜、后沟果品等传统品牌资源,巩固蔬菜、红枣品牌,重点发展一批优势农产品品牌,如什贴小米、华玉香椿、涂河鲜枣、怀仁四眼井醋,提高农业竞争力;继续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力度,重点引导和扶持丰元枣业、老醋坊、仙枣公司、德御农贸等4家企业申报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认证方面,蔬菜新增产地认证20万亩,果品认证面积1000亩,畜牧上认证“博瑞”乳品和“泽榆”猪肉。全面完成12种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的制定。五是完善农业服务体系。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技术服务、标准监测、执法、市场营销等服务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继续完善10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在华玉香椿、丰元枣业、老醋坊等10个龙头企业建立信息服务站,在农户中推广“三电合一”网络500户,全区网络延伸总量累计达到2024户。技术服务和标准监测体系,农技培训达到20万人次,组建区综合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立区疫情测报站和5个乡镇疫情测报点,完善乌金山、修文、北田、长凝四个中心兽医站,重点建设张庆中心站,建设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执法体系,加紧筹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市场营销体系,建成一个大型的综合农业批发市场——榆次串串红农产品综合市场,培育张庆乡演武禽蛋交易市场。六是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2024年,我区共确定农业重点工程15项,总投资10亿元,今年投资2亿元,包括温室大棚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等项目。博瑞乳品、金贝植物、华玉香椿、福大蔬菜、民信屠宰5家企业被列入2024年晋中市“双百”项目,今年计划投资1.0061亿元。七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确定郭家堡、张庆、修文、乌金山、东阳5个乡镇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确定王湖、郭家堡、南关等20个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全面推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八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促进农民非农化。今年完成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6000人、“阳光工程”培训400人、转移3000人的任务。当前的几项工作: 一是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经过努力,我区被成省确定的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试点县之一。项目涉及郭家堡、乌金山等9个乡镇、113个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5个、产地认定面积23万亩。总投资30万元,其中省支助10万元,市、区各配套10万元。现已成立了项目领导组,制订了整体推进实施方案,在全区开始实施。二是乌金山镇黑河滩涂开发整理项目。该项目规划总面积1210.89亩,其中新增土地620亩,整理土地590.89亩,总投资550万元。目前项目已进入规划申报阶段。三是抗旱保春播。3—5月份是我区春耕备耕、春播生产的重要时期,历年平均降水量为67.1毫米,而今年的降水量仅为42.5毫米(含5月预计降水),减少36.7%,严重影响今年的春播生产,截至5月17日,仍有至少20万亩农田不

[围绕农民增收发展优势产业(共2篇)]篇一: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一)抓种植业结构调整促农增收。种植业在我市农民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按照“稳定粮食,突出特色,形成规模”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构筑区域农业新格局,优势产业带轮廓日趋显现。培育壮大了粮食、蔬菜、油料、亚麻、酸梅等一批主导产业,粮食面积达到了40万亩,亚麻面积2.75万亩,蔬菜基地建设面积达到1.8万亩,特色林果面积1.2万亩,啤酒花、香料烟、树莓等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产业得到稳步发展,饲草料保有面积达到15万亩。农牧民人均收入中来自种植业的收入达到2550元。为确保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有计划地引进优良品种和农业新技术,狠抓了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的高产攻关和示范带动,共完成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推广面积2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5万亩。同时,积极扶持培育种植大户,全市共有农业种植大户(300 亩以上)645户,占农村总户数的4%,户均纯收入达到6.5万元。全市共有林业专业户900户,退耕还林面积6.6万亩,其中经济林111户,面积为8950亩,300亩以上的大户为50户,户均增加收入0.5万元。

(二)抓畜牧基地建设促农增收。始终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着力抓好奶源基地、牲畜改良、科学饲养、疫病防治和牧民定居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步伐,使之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产业。2024年末,全市牲畜存栏81.28万头(只),年内出栏牲畜45.33万头(只),出栏率56.22%,商品畜达35.3万头(只),商品率为43.8%,年肉总产达到1.5万吨,奶总产达到1.4万吨。全市畜牧业收入达到11212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纯收入为879元,畜牧业贡献率达到20%以上。以发展乳业为中心,将奶源基地建

设和培育规模化养殖大户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充分发挥也门勒乡三宫村、阿西尔乡向阳队、喀拉哈巴克乡阿不拉村3个千头奶牛养殖小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突出重点、扶优扶强、专业发展”的原则,确立了专业养牛乡、专业村。

(三)抓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农增收。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村二、三产业体制创新中不断完善多元化经济结构,支持农村个体经济发展和农产品商贸流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庭院经济等服务业,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农民经纪人中介服务等解决农产品产销和加工增值问题,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发展的积极性,使农民增收由传统的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由提高农产品价格向扩大效益和进城务工转移,提高农民增收的造血功能。

(四)抓农机推广促农增收。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来抓,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机化生产,大力发展大中型农机大户,实行机械化承包耕作,机手增收效果明显。农机作业创收已逐渐成为我市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及产业发展特点,进一步加大了农机新技术推广力度,通过引进使用大型耕地机械、精细整地机械、精量播种机械、中耕机械、玉米收获青贮机械和保护性耕作等机械,使全市的耕地水平提高20%,精细整地使农作物出苗率提高25%以上。仅中耕除草一项每亩为农户节约资金达30余元。

(五)抓支农政策落实促农增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1号文件和有关会议精神,积极稳妥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严格落实“三补一降一取消”政策,进一步完善减轻农民负担长效机制,有效减轻了广大农民的负担。认真解决农村二轮土地承包遗

留问题,加大了耕地保护力度,发展集体经济得到重视,林权制度改革有新的突破,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今后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

“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市

进程;加快推进牧民定居工作,不断改善牧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变革饲养管理粗放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畜牧经营效益,增加牧民的收入。力争到“十一五”末,实现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45%以上,农牧民人均来自畜牧业收入达到2400元,畜牧业贡献率达40%以上。三是建设出口蔬菜基地,壮大朝阳产业。按照“建基地、拓市场、育龙头、创品牌”的总体要求,加快“万亩绿色蔬菜基地”建设,推进外向型设施农业的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末,在省道221沿线建成5万亩出口蔬菜基地,温室大棚达到1万座,温室建筑面积达到2万亩,实现加工包装出口蔬菜3万吨以上。每座温室年纯收入按5000元计算,可增加农民纯收入5000万元,人均增收670元,农民人均收入中来自设施农业的贡献率达11%以上。四是建设特色林果基地,扶持亮点产业。突出区域特色、规模发展的战略意识,稳定酸梅基地面积1万亩,同时在适宜区域积极发展苹果、葡萄、树莓等特色林果1万亩,积极构建培育以酸梅为主,苹果、葡萄、树莓为辅特色林果业基地。力争到“十一五”末,实现特色林果收入达到2024万元,人均增收268元的目标。五是建设特色经济作物基地,培育特色产业。按照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确保亚麻种植面积7.5万亩;啤酒花种植面积1万亩;香料烟种植面积5000亩;进一步重视酱用番茄、打瓜、啤酒大麦等产业的发展。力争在“十一五”末,特色产业收入达到6150万元,人均增收824元。

(二)加强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增加农牧民劳务收入。始终坚持把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举措来抓,积极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根据区内外劳动力市场需求的

[围绕农民增收发展优势产业(共2篇)] 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劳务培训工作,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多方收集劳动用工信息,引导富余劳动力向从事养殖、餐饮服务、运输、建筑、家政服务等行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简化各类手续,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开辟农民增收新领域。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带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导力量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放宽发展限制,加快体制创新,实现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大胆探索新形势下有利于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方法。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自身优势,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通过大力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区域优势产业开发。围绕农产品加快发展,在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方面充当龙头,努力做到只要是农产品,都有乡镇企业的带动,努力把我市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力争到“十一五”末,完成增加值3.14亿元。

(四)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大农业科技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区域支柱产业培育工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加大对农牧民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力度,同时发挥专业技术协会及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做好种植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协调服务。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要进一步优化农机机械装备,做好大型农机机械和农机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在全市推行标准化作业,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十一五”末,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先进农业

下页篇二: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促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促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古浪县委党校 王有志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古浪县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全面分析了制约全县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全县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 键 词:古浪产业基本情况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是省市面临新形势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竞争优势。按照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实施“两大战略”、培育壮大“五大产业”的决策部署,围绕古浪跨越式发展这一主线,全面实施“强工富农、生态立县、核心带动、人力资源开发”四大战略,大力发展化工建材、精细果蔬、舍饲养殖、旱作马铃薯和劳务经济五大产业,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新兴建材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态移民示范基地,为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全县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省市产业开发的战略部署和区域布局,已形成了传统优势产业、特色农业产业齐头并进,新型产业起步发展、一二三产业协调推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特色优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立足比较优势和产业调整,初步形成了电石、水泥为主导,精细果蔬、舍饲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补充的产业体系。2024年,全

县国民经济着力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129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全县一、二、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由上年的29.5:40.9:29.6调整为27.6:42.9:29.5。石化、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70.5%。

(二)化工建材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

依托化工建材资源相对富集的优势,坚持“引强入古”、项目带动、园区引领,2024年,全县深入实施“强工富农”战略,围绕建园区、引项目、强服务、扩规模、增效益,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了工业经济扩张提升。园区1.9亿元信贷资金全部落实到位,有力地支撑了基础设施建设。祁连山集团年产400万吨干法水泥、鑫淼公司年产60万吨电石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海纳塑业年产10万吨管材生产线、伊僖堂年产1万吨手工挂面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为工业扩大规模、调整结构、提升层次奠定了基础。

(三)农业特色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2024年,以节水增收为核心,着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谋划争取各类支农项目,加大财政投入和支农信贷投放力度,扶持培育以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旱作农业为主的优势增收产业。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加大移民搬迁和劳务输出力度,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既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水利骨干工程开工建设,项目区农业产业、生态移民、村镇建设、田间配套及乡村道路建设等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激活了市场需求,带动了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房地产、金融、物流、旅游产业提速发展。文化产业起步发展,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围绕民间刺绣、根雕、香包、画册等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产品企业,发展餐饮、演艺、娱乐业,打造特色品牌,古浪旅游的文化内涵明显提升。

(五)产业发展支撑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围绕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制约,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支撑保障产业发展。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采取大户承包、龙头带动等有效方式,促进了精细果蔬、舍饲养殖等产业规模经营。积极推行财政奖补激励政策,整合农业项目资金,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大力推行技术承包责任制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特色产业技术培训,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逐步完善。树立“人才是

以电石、水泥为主的化工建材产业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其他如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能源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型特征明显。经济总量小,产业整体实力不强,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十分突出。产业大多处在原材料生产和初级简单加工阶段,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高耗能高污染和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的特征明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大。

(二)农业特色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

依托区域优势发展的精细果蔬、舍饲养殖等特色农产品,由于种养殖规模不大,建办的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产品档次和管理水平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农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农产品专业化市场建设滞后,没有形成品牌优势,农业特色产业效益较低。

(三)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滞后

近年来,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在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发展、新能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但是在新能源、新材料制造产业、信息技术、生物农业等产业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较优势和条件不足、难度很大。

(四)现代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突出

旅游业投入偏少,道路、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尚未显著改善,旅游服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旅游产业规模不大,综合实力不强。县内缺乏带动能力强的物流企业,城乡居民本地消费意识淡薄,商品销

[围绕农民增收发展优势产业(共2篇)] 售缺乏活力,物流业增长较慢。金融保险服务业支持县域经济能力偏弱,县内存、贷款比接近2:1,农业和大宗农产品参保面小,抗风险能力弱。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县域文化建设欠账较大,乡镇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没有彻底扭转;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意识淡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发展后劲不足。

(五)产业发展保障能力不足

古浪全县40万人口55%的贫困率脱贫与发展任务非常艰巨,大靖、土门、双塔和县城非农产业布局分散,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服务于工业的非农产业难度加大,每个成功的工业园区附近必然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城市支撑,古浪投资软硬环境差,保障能力不足,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守旧,作风不实、能力偏弱,古浪民风特殊,部分群众法律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薄弱,农民教育培训、科技推广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培养难,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弱。农村综合改革、土地使用权、林权改革及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三、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对策建议

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进入了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新阶段,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机遇是政策叠加。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是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全县应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创新和完善发展思路,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经济

下页 余下全文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