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14-15上七生物计划、总结

最新文章

第一篇:14-15上七生物计划、总结

2025-2025年上学期七年级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本学期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要求

1、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实验课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锻炼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归纳出这些知识,这样做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四、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1、仪器设备购置,落实上年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完成实验室的更新提高,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做好本

年度仪器设备购置,坚持结合实际,适当超前,防止低水平重复和积压浪费发生。

2、制定出本学期实验教学进度计划,并写明实验目录,写明实验的日期、班级、节次、名称,教学中按计划安排实验。

五、将德育工作渗透于教学中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务,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3、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4.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

六、实验效果检查和成绩评定

1、学期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效果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的实验技能。

2、检查内容: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装置、药品、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熟练程度。

3、实验结束后要填写好实验报告册,教师当场检查学生的实验结果。

七、实验教学管理

1、课前认真预习有关实验内容,写出预习报告,上课前由组长收齐并于上课时上交,没有预习报告的同学不准参加本次实验;

2、实验课过程中,注意用电安全,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设备,并填写实验记录表,记录所用设备的型号及运行状况。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跟老师联系,不能擅自处理;

3、实验结束,应先报告老师,检查实验结果无误后,清点整理设备完毕,方可离开;

4、课后,根据实验记录,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2025年9月

2025-2025年上学期七年级

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这一学期以来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务实创新,向每一节课要质量,让每一个同学学有所得。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课前准备——备好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课堂上的情况: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合作讨论学习的过程中,缺少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为讨论而讨论,有些讨论时间,学生关注的仍然只是自己,而不是整个小组合作和交流。此外新课改提倡对学生要赏识,激励和宽容,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即使学生回答了极简单的问题,也给予夸奖。这样太多的鼓励,学生都听腻了。长期下去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根本起不到激励作用。为了避免产生这样的现象,我认为对学生创造性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奖励,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之处,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表扬。不可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一个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未来怎么能面对挫折和失败呢?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培养不出健全的人格。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性原则,才是富有魅力和价值的评价

二、积极参与听课、评课。

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以提高教学水平。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进步。

三、不断学习、更新理念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学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在备课过程中,我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查阅资料,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在教学中实施。为了赶上时代步伐,我在复习大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生物学新成果、新观念。初上讲台,教学业务不够熟练,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并注意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四、成绩与反思

在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上课认真,学习积极,在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生物的方法和生物实验技能。但有部分同学上课没有课本,不听课,不思考,不做作业;有些同学考试不认真,成绩很差也没有羞耻感。由此,导致部分同学学习成绩很差。但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来的努力,通过新的课标的实施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掌握了学习生物的方法,自学再生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由于环境与条件的制约,缺乏大环境的熏陶,学生的成绩还参差不齐,整体成绩提高得不快,有些甚至不尽人意,这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借鉴与完善。

2025年6月

第二篇:七上生物计划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科组

研修工作计划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本套教科书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是以生态学为主线,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同时渗透了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的教育,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构建了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能力体系,强调对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思维和应用等能力的培养。具体内容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认识生命,这里总括地介绍了生命的世界里有形形色色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也简要的介绍了生物学的来历和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第二单元是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单元具体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和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同时用实验和演示的方法介绍了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验证了生物体由器官和系统组成。这两单元内容不多,具有综合性,但必须要慎重对待,特别是要介绍本学科的重要性,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要讲究方式方法,使同学们一下子进入学习生物学状态,而且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第三单元是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本单元的内容较多,分三部份:第一部份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它具体详细的介绍了绿色植物是怎样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这部份是本单元的教学的难点。也是、本教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要多运用生活实例,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习生物学。第二部份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在这儿告诉我们了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生长。第三部份是绿色植物与生物圈,这部份是需要同学们多看课外资料,多观察生活环境,明确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为什么要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城市。

本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关注大多数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在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素养,而不是只关注将来有希望成为生物学家的少数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最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但同时也要注意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留有空间。所以在全书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安排他们参与科学探究过程,并鼓励同学之间合作交流。

二、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在教法方面,课前充分备好课,包括教材、教参、相关教具及学生上节说学习状况。上课严肃纪律,首先自己不迟到,不早退,也不拖堂;上课有教学目标,突出教这重点,引导学生攻破难点。维持学生课堂秩序,保持大部分同学进入学习状态。适当活跃课堂气氛,让部分同学能对本科产生浓厚兴趣。在学法方面注意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生物知识。例如:可布置课外做实验、观察、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但提高了能力,也获得了知识。同时注重训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能利用现有资源:教科书、课外书、网络资源获生物学知识。还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给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的课题题目就是:校园绿化设计方案。本学科运用以探究为核心的多种教学方式,提倡以探究为核心的主动学习方式是本学科的教学改革研究主题。探究是生物学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学教学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物学的这一特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使他们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科学的特点,获取知识和能力,形成科学态度,本教材在每个单元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不同选题的探究活动,本人就根据本校的实际条件,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这种有目的、有步骤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对生物及其相关事物进行认真的观察、记录、描述、提出问题、从各种信息渠道寻找相关信息、做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收集数据、做出解释,并与他们协作和交流,探究性学习活动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但不应成为唯一的教学方式。所以本人在教学中会运用多样化的教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课程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本人根据教材内容、要求不同,计划采用以下教学方式:讲授与演示、模型制作,小组讨论、角色游戏等。另外本人将与其他老师结对子,进行互帮互助,使教学工作得到更大的进步。

三、布置作业和单元测试

配合教学进度按时完成教材课后设计的作业,不需要另外布置作业,以减轻学生负担。期中、期末之前各进行1次单元考试,第10周要进行期中复习。期中考试题不能出得太难,让好学的学生有较好的成绩。期末统考前要留有充分的复习时间。

四、课外兴趣活动

为了加深和巩固本学科的知识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鼓励和倡导学生勘察本校园绿化状况,画出示意图,收集资料绘出设计校园绿化方案示意图。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科组

研修工作总结

初一上学期的生物教学工作结束了,回顾这几个月的工作,课前认真备课,积极从网上、报刊上搜索各种相关知识,努力使课堂知识能够联系实际,使学生有主观上的印象,更利于他们记忆,也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这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讲课时要注重知识的逻辑性,重难点要着重讲,因为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不强,所以要教师帮助他们理解一些比较难的东西,通常我会努力找一些他们能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事物,或在电视报纸里都见过的东西来帮助他们理解,我发现这样的教学效果比较好,一开始他们对某一知识点都不知所以然,一举例后他们都开始恍然大悟,我也感到比较舒心。学生能够学会知识,这是老师感到最高兴的事情。

平时我喜欢多与学生进行交流,通常是上完课后,他们也很愿意和我说说自己学习上的事,还有生活中遇到的烦恼。今天中午我和两个七年级六班的学生一起走的,我记得她俩这次期终考试考得不是很好,我就询问她们原因,有一个女孩告诉我她比较喜欢数学,对生物只有一点点兴趣,我就乘机教育他们要端正学习态度,上课要认真听,自己要努力培养学习兴趣,兴趣确实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但是做为学生有些东西是你必须去学的,并不是每个人他做的事都是他感兴趣的。看着她们并没有多大反应,我又接着说,就像你的父母他们也不喜欢洗衣服啊,但是这是必须做的啊,她们终于呵呵笑出了声,并且表示赞同。我又继续说初中阶段是不能太偏科的,每门都要兼顾到,她们表示同意我的说法,看来后面就要看她们是否真的想明白了,是不是真的愿意付出努力了。我会进一步关注她们的学习情况,并且试着与更多的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并且关注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帮助他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实施教学,尊重每一位学生,巧设情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氛围,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力争使全体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都得到发展。生物一定要注重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尽量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并注重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和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生物是学生进入中学以来首先接触到的一门实验学科,在课堂中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积极向上,为教育事业更多更好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七上生物教学计划

2025-2025生物教学计划

初一 王娅宏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初一教材内容为“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安排了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创设学习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真正让学生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进而领悟生物圈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与生物圈最密切、最直观的关系,就是人类的生存需要从生物圈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 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初一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鲜好奇,作为教师应唤起他们的热忱,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动力,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四、具体措施:

(一)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确定三维目标,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二)备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

(三)备教法、备学法

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 难点,解决关键的最优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四)备习题

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

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9.3-9.9)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物(2课时)(9.10-9.30)第一单元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6课时)(10.1-10.7)国庆放假 做好九月份的复习工作

(10.8-10.21)第二单元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4课时)

(10.22-11.4)第二单元 第二章 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4课时)

(11.5-11.18)期中复习前2个单元 期中考试 试卷讲解(5课时)

(11.19-12.2)第三单元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4课时)

(12.3-12.16)第三单元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4课时)(12.17-12.23)第三单元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2课时)

(12.24-12.30)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2课时)(1.2-1.6)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课时)

(1.7-1.9)第六章 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1课时)(1.10-1.23)总复习期末考试

邢台市第八中学

2025.9.1

第四篇:生物总结冀教版七(上)(最终版)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上)第一章1.2节

一、显微镜的14个结构

目镜,镜筒,转换器,物镜,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遮光器(5个光圈),反光镜(凹镜,凸镜),镜座,镜柱,镜臂,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二、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三、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与安放(2)对光(3)放置装片(4)调焦

(5)整理

四、物镜与实相相反(完全倒像)

上下倒、左右倒:例如:b在显微镜里是q,五、如何确定污点位置?

先转动目镜,看污点有没有随之转动;随后推动玻片标本,看污点有没有随之动;最后如果两项都没有,污点就在物镜上。

六、生物的特征(1)会呼吸。

(2)有新陈代谢。

(3)不停的从外界获取养分。(4)可以繁殖,遗传,变异。第三节

一测量周长

用毛线围出树叶的轮廓,取三次平均值。

二、测量面积

在方格纸上画出叶子的轮廓,在数个数,然后四舍五入。

三、测量山楂的体积 v2-v1=v山楂

(1)量筒内加水要适量,大概一半左右(2)读数时,量筒要平稳放在实验台上。

(3)读数时眼睛要和量筒凹面最低端齐平,不可仰视或俯视

四、测量水温 1.温度计的使用(1)轻拿轻放

(2)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悬垂与液体中(3)水银稳定后在进行读数

五、观察的定义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2.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性

3.在观察方式上,一般是先肉眼,后放大镜,再显微镜;在观察方位上,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从内到外,从左到右的顺序。

六、测量的定义

七年级(上)

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与测量人不同,误差是难以避免的。误差的减少:可采取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尽可能的减少误差。第四节采集与制作标本

一、植物: 1.准备

采集工具:

采集筒,铁锹,枝剪,绳子,标本夹,除此之外还有必备的药品,指南针。2.采集方法

(1)草本:采集带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齐全的植物体。(2)木本:尽量采集带有叶,花,果实,种子的枝条 3.制作

蜡叶标本:整形,压平,干燥,装贴。

不易压到一个平面的,立体比较明显的,可制作浸制标本。4.定义:植物标本分为蜡叶标本与浸制标本。

二、动物 1.准备:

捕捉工具:

捕捉网:捕捉体积较大会飞的昆虫,用镊子取出。毒瓶:放30克左右桃仁,用来毒死鳞翅目昆虫。三角纸包:装所有鳞翅目昆虫(蝶,蛾等)2.制作:

软化,针插,展翅,干燥,保存 第五节学习探究

一、探究的基本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4.完成实验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例如:

提问:鱼的尾鳍有什么作用? 假设:为鱼提供前进动力。设计实验:

材料:找两条健康且大小相同的鱼。

1.用塑料板将其中一条鱼的尾鳍固定,另一条不做任何修饰,一起放入水缸,进行观察。完成试验:按上述操作重复试验。得出结论:鱼的尾鳍为鱼提供前进动力。表达交流:与同学,老师交流结论。注:

实验必须单一变量。

实验还要经过反复的论证,证明无误后才可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要有可行性,对比性,真实性。第二章形形色色的植物

七年级(上)

第一节

一、根

根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直根系有主根和侧根,而须根只有不定根

二、茎

分为主干和枝条

特点:有节和节间

节上长花叶,花,果实,种子,芽,侧枝

三、叶

分为完全叶和不完全叶,完全叶有叶片(光合作用),叶柄,托叶。

四、花

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虫媒花艳丽,有特殊气味,花粉颗粒大而重,昆虫传粉。风媒花暗淡,没有或很浅气味,花粉颗粒小而轻风传粉。

五、变态

变态根:萝卜,人参,甘薯

变态茎:土豆,藕,姜。

变态叶:仙人掌叶,松树叶,叶卷须,洋葱 第二节 校园植物调查 木本植物分为:

一、乔木:高大有主干。如:杨树、松、柳等。

二、灌木:低矮无主干。如:大叶黄杨等。第三节 经济植物

一、孢子植物

藻类:1.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无花、果实、种子。

2.有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3.靠孢子繁殖。

4.一般生活在水里。

蕨类:1.有根茎叶的分化,但均不发达。2.无花、果实、种子,靠孢子繁殖。

3.适宜在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生存。

二、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1.没有花、果实。

2.胚珠裸露,无子房壁包被。3.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

1.有花、果实、种子。2.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3.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三、粮食作物

花基数 1.单子叶植物:须根系平行叶脉 3 2.双子叶植物:直根系 网状叶脉 5,4 第四节 我国的珍稀动物

一、我国珍稀植物的种类:

七年级(上)

裸子植物:银杉、水杉、秃杉。

被子植物:人参、金花茶、珙桐、望天树

二、中国珍稀植物多的原因:

在距今二三百万年以前,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国外大多数地区的裸子植物几乎灭绝了,只有在我国保留下来了。因此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三、珍稀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1.水杉、银杉、鹅掌楸属于“孓遗植物”“活化石植物”。对研究植物的进化和探讨自然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2.珙桐、银杏、鹅掌楸等形态优美的植物,可作观赏植物,用来美化环境。3.台湾杉、水杉、金钱松、望天树可作优质的木材或绿化树种。4.银杏等部分树种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等。第三章 形形色色的动物 第一节 在实验室里观察动物

一、如何观察动物

1.观察动物形态:先整体后局部,先体型后体色。2.局部顺序:头—颈—躯干—四肢—尾

二、鸟类的足与昆虫的口器 1.鸟类:

猫头鹰:猛禽类,足极为锋利,粗而短,带弯勾。鹤:涉禽类。三长:喙.颈.足长 啄木鸟:攀禽类。

鸵鸟:走禽类。足极为粗壮,善于奔跑。鸭子:游禽类。有脚蹼,善于游泳。2.昆虫类

蝗虫:咀嚼式口器 蝴蝶:虹吸式口器 蜜蜂:嚼吸式口器

蝉:刺吸式口器 苍蝇:舔吸式口器

各种动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了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因此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因此动物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第二节田野生物调查

一、动物的发展历程 1.原生动物门

例:草履虫(分裂繁殖)单细胞,没有捕食器官。2.腔肠动物门

例:水螅(出芽繁殖)多细胞有捕食器官 3.扁形动物门

例:猪肉绦虫(有啦比较集中的神经系统)4.线形动物门

例:蛔虫(有了雌雄之分,真正的消化系统)5.环节动物门

例:蚯蚓(有了明显的体节合发达的肌肉壁)6.软体动物门

七年级(上)

例:蜗牛(有了头部和足的分化)

7.节肢动物门(种类最多,数量最多)例:蜜蜂、蝗虫(有外骨骼)8.脊椎动物门

鱼(不能离开水)→两栖动物(不能完全离开水)→爬行动物(有的能离开水)→鸟类(出现恒温)→哺乳动物(胎生哺乳)

二、观察动物

野外观察:小型的,活动较慢的动物 室内观察:活动性较强的动物 笼内观察:较大的动物 第三节

常见的动物

一、水产动物

1.鲫鱼

外形:成梭型,体被鳞片和粘液(减少了水中的阻力,适应了生活环境)分部:头部、躯干部和尾部(划分界限为:鳃盖后端、背鳍后端)(1)头部:

口:(取食、辅助呼吸)

鼻孔(没用)

眼(感光)鳃分为鳃弓(骨架部分)、鳃耙(过滤)、鳃丝(布满血丝,气体交换的主要部分)胸鳍两片

(2)躯干部:

背鳍、腹鳍、侧线(可感知周围一切变化,是最灵敏的感知器官)(3)尾部:臀鳍、尾鳍

(4)鱼鳍分为:奇鳍(一片)背鳍、臀鳍和尾鳍

偶鳍(两片)胸鳍、腹鳍

二、家禽

1.家鸽的特点

(1)外形: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为了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2)分部: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四肢当中,前肢成了翼)(3)皮肤:松而薄(有利于飞行时肌肉剧烈的收缩和伸拉)另:衍生物是羽毛,皮下有皮脂腺

羽毛分为正羽、绒羽、纤羽。有的正羽长在翼和尾上;翼上的羽毛叫飞羽,尾上的羽毛叫尾羽,飞羽用来飞翔,尾羽用来调节方向。飞羽由羽片、羽轴、羽根。羽片上有羽枝(羽小枝);绒羽的作用是保温;纤羽的作用是触觉。(4)骨骼:骨中空,内有空气。(使骨骼轻而坚固,有利于飞行)

有发达的龙骨突,上有发达的胸肌。

胸部肌肉发达,拉伸两翼进行飞翔。

(5)双重呼吸:吸一次气,在肺中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叫做双重呼吸,作用是产生更多能量。

2.鸟类特征

(1)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2)前肢变成了翼。

(3)长骨中空,内有空气。(4)有喙天齿。

(5)体温恒定(41°——42°)卵生。

七年级(上)

三、家畜

1.家兔

(1)外形:体被毛。

(2)分部: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四肢特点:前肢短,后肢长。善于奔跑。

毛:粗毛:保护、测量。绒毛:保温。

(3)家兔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由隔分开。(隔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胸腔分为:心脏:血液循环。肺:呼吸。

腹腔分为:肝脏、胃、小肠、大肠、盲肠(发达、适于消化植物纤维)、膀胱。

四、农业益虫 1.蜂群的组成:

蜂王:一只,住在大峰房,吃蜂王浆,任务是产卵,寿命是五年,由受精发育。

雄蜂:几十只,住在中蜂房,前几天吃蜂王浆,后吃花粉,任务是与蜂王交配,寿命是5~6个月,由未受精卵发育。工蜂:成千上万只,住在小蜂房,吃花粉,任务是觅食、防御、育幼、清扫蜂房等。2.蜜蜂的形态结构

(1)体表有外骨骼

作用:防止水分蒸发,并有绒毛(绒毛负责粘花粉)。(2)身体分为:头、胸、腹

头:一对触角、复眼一对、口器一个(嚼吸式)口器:上唇一片

上颚一对

作用:咬开花药 下颚一对 下唇一片

舌一片:起伏拌作用。胸:三对足、两对翅

第三对足上有花粉刷(负责刷花粉)和花粉筐(负责盛花粉)3.蜜蜂为什么能采蜜(1)有嚼吸式口器(2)体被绒毛

(3)有花粉刷、花粉筐。

五、农业害虫

一、蝗虫的结构 1.体表有外骨骼

2.身体分为头、胸、腹(1)头部:复眼一对(视觉)

单眼3只(感光)

触角一对(嗅觉、触觉)

口器一个(咀嚼式口器)(2)口气:上唇一片

上颚一对:用于咀嚼,撕裂食物

下颚一对

下唇一片

七年级(上)

舌一片:起伏拌作用。

(3)胸部:前胸:前足

中胸:中足 前翅(革制),保护后翅。

后胸:后足,后翅(膜制),用于飞翔。

(后足发达,用于跳跃)

(4)腹部:气门(气体进出的门户,内有气管,用于呼吸)

产卵器

2.蝗虫的发育

(1)

卵~~若虫(蝗灾防止的最佳时期)~~成虫(2)

一次产卵1万~~2万 第三章 第四节

大熊猫 四川 由于熊猫哺乳能力差导致濒临灭绝!东北虎 黑龙江 吉林 繁殖能力差导致濒临灭绝!藏羚羊 青藏高原 不噶分子的偷猎导致濒临灭绝!金丝猴 四川 云南 贵州 物种退化导致濒临灭绝!扬子鳄 长江下游 我国特产的“活化石” 褐马鸡 山西 河北 由于捕杀导致濒临灭绝!

朱鹮 中国 日本 由于寄生虫的泛滥导致濒临灭绝!白鳍豚 长江下游 水污染导致灭绝!第四章

第一节

物种分类:不能自由活动:有种子:有果皮

不能自由活动:无种子:水上 路上

能自由活动:有脊椎:水上 路上

能自由活动:无脊椎:有附肢 无附肢

会飞 不会飞

对生物进行分类,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某一形状的不同,把生物分类,形同特征的组成一类,不同特征的组成一类。依次类推,逐级分类。

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从生物的形态,习性·生理上的一个或几个特点作为依据,或可以从生物的生活环境,经济价值等角度考虑。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最具经济价值。多以生物的形态·习性 生理上的特点,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关系为依据分类。第二节

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编制成的,利用检索表,可以查出每种生物的分类地位,并能找出不同种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第三节 保护物种多样性

一、资料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音像材料,等等。

二、某种物种的消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使整个生态系统崩溃。

三、因为物种灭绝速度提高了上千倍,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枯竭和丧失。

四、在生物圈中,每一种生物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发挥特殊的作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生物圈,保护物种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五、保护措施

1.截止到2025年底,我国已有自然保护区1276个,面积达到1.23*10 2.也可以把保护对象迁原自然环境,建设特别设计的设施,例如 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 7

七年级(上)

等进行保护。

第五章

第一节 生物体由细胞构成

一、生物绘图方法: 图的大小要适当,在纸上的位置要适中,一般略偏左。图中较暗的部分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图形务必真实。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的名称。

二、常用的玻片标本:

(1)用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叫做切片。

(2)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叫做涂片。

(3)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叫做装片。

三、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生物几乎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完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四、细胞各部分的特点:

(1)细胞壁是一层透明的薄壁。

(2)细胞膜极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3)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和以外的透明黏稠物质。(4)细胞核近似球体。

(5)线粒体呈圆柱形。(6)叶绿体呈椭圆形。

五、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所以经过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因而生物体也由小长大。

第二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一、细胞分化与组织:细胞分化是在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不同形态和结构的细胞细胞群叫做组织。

二、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是·神经组织四种。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

一、多细胞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构成气管。二、一株完整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三、人体由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组成。

四、多细胞生物体由许多细胞构成。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物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和动物体。五多细胞生物体的各个器官和各个系统之间的生理活动是彼此协调的,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六、不太难过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第五篇:七上作文计划

张金中学2025—2025学上学期七(6)班

作 文 教 学 计 划

朱泽松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作文的要求为准绳,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标,以记叙文训练为主要内容,以命题(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为训练形式,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强化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初中生活还不适应,学校环境也不熟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还有待养成,学生整体的作文能力参差不齐,况且作为一个普通班,同学之间的差距大,整体作文能力不强。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注重作文方法的指导,强化训练,扎实有序地提高学生的作文应试能力。

三、具体措施

1、注重方法指导,强化多看多写多练。每个星期用专门的时间让学生做课外阅读,涉猎群书,增长见闻。用专门时间对学生作专门的写作指导,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加大作文训练量,让学生在多看多写多练中体会到作文的乐趣。

2、注重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强化学生观察了解生活。平时多开展班级活动,让学生走出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观察了解生活,对周围的人和事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广泛积累素材,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3、注重写改结合,强化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我们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作文,每天至少写一篇日记,并且养成经常修改的习惯。做到互相修改、自我修改、教师评改相结合,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让自己的作文能力在修改中不断得到提高。

4、注重形式创新,强化作文指导。作文的形式是以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为主,兼顾命题(半命题)作文。在作文指导中,重点强化学生的审题、拟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具体安排

主题题库

第一单元这就是我成长的喜悦青春的苦恼以“成长”为话题

从此,我不再___《我的一片天空》

总有属于我的季节成长中的磕绊

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我从___中学到了语文我渴望„„

《__教我怎样做人》

第三单元感受自然感受______,让我陶醉

第四单元探索月球奥秘20年后的我__是一把双刃剑

第五单元我爱我家__,我想对你说老照片的故事我因__而自

豪这就是幸福我和__

第六单元追寻人类起源《鱼和水的对话》偶尔停一下,真好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