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人社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最新文章

第一篇:人社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县人社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你们好!加快“金保”工程及信息化网络建设是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改革、统筹城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城乡居民的重要载体。灾后恢复重建以来,我局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对口援建、扩大内需等重大机遇,按照“以信息化带动业务发展、以业务需求促进信息化、走新型信息化路子”的工作思路,以更好的服务于参保对象为目标,努力强化和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络平台建设,积极优化网络信息系统服务。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就我县灾后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5.12”**特大地震灾害的发生给我县人社系统的办公房屋及办公设施设备造成了重大损毁,严重影响了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省、州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力支持下,我局按照国务院31号文件、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局)267号文件以及**县灾后恢复重建统一规划的要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灾后恢复包括县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和全县11个乡镇,3个社区、112个行政村设施、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共30个项目。

第二篇:关于印发《人社系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人社系统信息化建设

实施方案》的通知

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

《**人社系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七月 日

底,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应实现四个“全覆盖”。

一是业务全覆盖。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业务工作(包括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公务员管理、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管理等)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通过系统整合和网络互联,实现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业务的全覆盖。

二是人群全覆盖。将城乡各类从业人员(包括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军队转业干部等)以及非从业人员、离退休人员等人群全部纳入统一的信息系统管理,实现对城乡各类服务人群的全覆盖。

三是功能全覆盖。将信息系统功能覆盖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等领域,既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经办提供技术支撑,又为社会公众和用人单位提供及时、便捷、实用的信息化服务。

四是网络全覆盖。将信息网络覆盖到城乡各类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险、人事人才、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等基层平台和“两定”单位,建成人社系统局域网。

到2024年底,完成社会保险服务器等办公设备的升级换代工作,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保、就业业务专网,有效整合人事人才和劳动保障信息资源,初步建成面向城乡劳动者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满足社会公众网上查询、领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资料的需求。

三、重点任务

应用劳动用工备案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实现对企业劳动用工的动态管理。加快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信息化步伐,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信息化支撑

(二)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加快社会保障卡推广应用。社会保障卡是劳动者连接信息系统的钥匙,是持卡人办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的电子凭证,是参保人享有社会保障权益的标志。要全面支持社会保障卡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业务领域的应用,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卡搭载金融服务功能,扩大社会保障卡应用范围。要加快社会保障卡发放进度,年底前发卡不低于7.5万张。

2、推进门户网站建设。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门户网站建设为重点,建设网上服务大厅,推进网上职业介绍、网上信息查询、网上政策咨询、网上资料下载等自助式网上业务办理,探索开展网上缴费申报、网上审批受理、网上投诉举报等业务。进一步丰富网站信息,实时更新内容,提升网站功能,提高网站点击率。

3、强化基层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各乡镇、城镇社区要建设全*统一的基层服务平台信息系统,设立综合信息服务窗口,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服务通过网络延伸到基层,为社会公众就近提供服务。要依托基层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实名制管理,实时更新和定期上传各项业务数据。建立基层服务平台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基层服务平台正常运转。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的资金需求,将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纳入正常财政支出范围给予保证。

第三篇:人社工作汇报材料

营山县抓“四强”、创“四新”

扎实推进人社工作

营山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北连朱德故里仪陇县、东南与小平故里广安市相邻,全县面积1632.9平方公里,下辖53个乡镇,总人口约94万。营山县素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之一,亦是四川省确定的35个全部老区县之一。

2024年1月我县原人事局、原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并成立营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我县受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我局把民生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着力通过大力促进就业、加大社会保障、强化平台建设、加强自身建设等措施,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我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以强化就业促进为核心,创(就)业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加大宣传引导就业。一是编印并发放了《2024年就业服务指南》政策宣传手册5万册。同时,通过电视、手机短信、营山就业信息网站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就业扶持政策10万条。二是利用“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月”、“就业服务周”等系列活动,深入县城社区、中心镇、工业集中区等地搭台

宣传就业扶持政策60余次。三是增设政策咨询宣讲窗口,选派政策熟悉的工作人员为城乡劳动者解读政策2万余人次。做到了“人人知晓政策,人人对接政策,人人执行政策”。

(二)落实政策扶持就业。今年上半年,我们一是按政策规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对接小额担保贷款贴息711.9万元,财政贴息40.69万元,落实创业补贴、门市补贴等各类补贴50万元。二是做好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的季度申报。共受理了3809名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报。三是将困难群体援助范围扩大至高校毕业生,认真核实“零就业”家庭申报情况,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制定一人一份援助计划,帮助4050等大龄就业困难人员446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三)强化培训提高就业。我们创新培训方式,探索出了 “SYB+X”(创业能力+项目)创业培训模式。为提升SYB+X培训质量,我局先后选派9名干部职工参加师资培训,并聘请36名成功创业的企业家和劳动、财政、工商、税务、农牧等17家单位的专业人士担任授课教师。同时,在我县12家省市龙头企业建立了校企联合培训实训基地,使培训后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都有所提升。截至目前,我县在乡镇开展“SYB+种养殖业”,在社区开展“SYB+特色项目”培训16期,培训学员488人,帮助344人实现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创业成功率提升至70%。

(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我县积极开展绿色创业型示范乡镇(社区)建设,以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作为创业促就业的龙头手段,“造就千名小老板,带动万人大就业”。目前,全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8254户,民营企业730家,民办非企业1567家,累计带动15.5万人就业。我们采取大胆探索,层层推进的方法,到22个单位摸清了各行业产业规划,把就业扶持政策及资金重点倾斜到创业成功的城乡劳动者身上;将80余名创业典型吸收进创业指导团队,审核论证认定绿色创业项目110个,将40余项创业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按三个层次建立了绿色创业认证机制,从生产、消费、流通三个领域把握住了绿色创业关键。今年上半年,全县创业者新建各类经营场所2024处,吸纳30000余人就业,其中有农村劳动力约18000余人实现了就地就近转移就业。8个绿色创业型示范乡镇、社区投资30万以上的创业典型达到571人,带动就业3821人,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达到1:6。

二、以强化社会保障为支撑,新农保试点创造新业绩

(一)扎实开展新农保摸底工作。为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我局组织了全县范围的调查摸底工作。基本情况为:我县农业人口近80万人,适龄参保群众近50万人,60周岁农村居民近13万人,其中60岁以上农村低保人数近22000人。全县年满60周岁以上未参 3

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有19000多人,适龄参保对象8200人。

(二)积极推动新农保试点工作。为切实做好新农保工作,我局及时向县委、政府请示,在东升镇先行老年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农保试点,为在全县全面启动该项工作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试点,我县出台了《营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老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营府办发„2024‟72号)文件,对该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的规定和要求,制定了完善的业务工作流程。

(三)大力推进新农保扩面工作。一是加大对适龄参保人群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把新型农保政策的好处宣传到千家万户,做到加大宣传促扩面、用足政策促扩面、服务到位促扩面。二是引导种养业大户、务工回乡人员、乡村医生等特殊人群参保,采取政策驱动、激励推动、典型带动的办法,抓好了扩面工作。

三、以强化基层平台为依托,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我县在全县53个乡镇和县城10个社区成立了乡镇(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并结合我县实际,采用“五统一”(机构名称、基础台账、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和“六到位”(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夯实平台建设基础。上连省市、下接乡镇(社区)的金保网络已经建成,我县人社工作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确保了我县人社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和便利性。同时,我局积极培训基层人社工作人员并加强监督管理,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以强化机关建设为抓手,新人社部门彰显新形象

(一)大力推进改革促进机构融合。我局新组建以后,在县上“三定”方案发文第三天就迅速明确了领导分工,并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专长对各股室人员进行了重新调整,三天之内人员就全部到岗到位。全局干部职工形成了人合、事合、心合的良好氛围。

(二)着力制度建设提升服务效能。我局高度重视内部管理,狠抓制度建设,出台了《营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部管理暂行办法》,从制度规则、管理规程、问责规定、机关建设等方面对我局内部管理进行了规范,对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升机关服务效能,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全面推进效能建设提档升级,大力推进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狠抓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我局持续深入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活动,并于今年7月,扎实开展了“廉洁从政、规范管理、优质服务”主题教育。通过集中学习、对照检查、交心谈心、完善制度、整改提高等措施办法,确保主题教育取得了实效。全体人社干部职工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树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

(四)强化学习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两局整合后,为让全体干部职工能更快、更好地胜任新单位、新岗位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广泛开展学习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出台了《营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切实加强信息调研工作的意见》,营造了局机关良好的学习和求实氛围,提高了学习实效。

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上级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我们将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跟上级部署,密切联系实际,努力进取,扎实工作,奋力创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为营山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四篇:人社系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材料

人社系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材料

社会保障是国家的一项基本经济社会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调节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人社系统社会保障主要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

一、我区社会保险稳步推进的基本情况

我区坚持以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日趋完善,医疗保险稳步实施,失业保险逐步规范,工伤、生育保险顺利运行,基本形成了参保对象多领域、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保险体系,为促进企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职工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2024年10月,全区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5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704万人、0.87万人、2.08万人、0.67万人、0.94万人,1-10月4项社保费共计征缴14391万元(工伤保险费在市),支出10565万元,社保基金累计结余24858万元。

二、我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会保险扩面尚有空间,统筹基金征收不足。随着经济发展,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不断增加,部分企业和农民工对社

会保险认识不足,参保意识不强,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参保单位漏报、瞒报、少报工资金额现象仍然存在。由于稽查力度不大,而被查单位普遍存在抵触情绪,稽查工作难以到位。

三是劳动关系不稳定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劳动关系、工伤认定、拖欠工资等引起的劳动纠纷呈上升趋势,给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隐患。

四是工作力量薄弱,人员编制过少。我区人社部门专职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只有3人(其中1人兼办公室、财务工作),却要负责对区近千户企业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疲于应付。

五是工作经费不足且缺少必要的装备。近年来,社会保障工作日显重要,工作任务异常繁重,相关工作经费却严重不足,装备也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加快推进我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按照政府主导、统筹城乡,各方联动、分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理清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增添工作措施,全力推进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

(二)贯彻城乡统筹原则,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民覆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要求。要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制度、失业保险等人民群众极为关心的问题,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全覆盖和一体化。

(三)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建立稳定的社保资金来源一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社会保险的基本原理是大数法则,统筹互济,如果没有覆盖全社会的“面”,没有包容所有劳动者的“群”,就无法达到这个基本要求。只有扩大覆盖面,才能增加基金收入总量,才能降低抚养比,才能互助互济,平衡不同企业的负担。要根据经济成份多元化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实际情况,确定扩面方向和重点,及时把外商投资企业、新兴行业、多种经济成份企业、民营企业纳入覆盖范围,逐步实现社会保险的全覆盖。二是依法加强基金征缴。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加大社会保险费清欠催收力度。对拖欠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分清原因,属恶意欠费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建立用人单位缴费目标责任制度,用人单位与政府签定缴费目标责任书,年终完不成缴费的,追究用人单位经济责任。协调税务、工商、卫生、工会等部门,加强与社会保障部门的配合,共同建立社会保险征缴联动机制。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具有稳定的来源。三是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稳定机制。扩大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社会保障的比重。

(四)完善监督机制,确保社会保障工作有序运行。一是监管社保基金工作。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要情报告制度,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开展基金安全教育活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挥行政监督、专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作用,形成人人关心基金安全、重视基金安全、维护基金安全的社会氛围。二是监督企事业为职工“买保险”。要加大宣传,广泛动员公民参加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沉到底层”,密切关注企事业单位为职工“投保”情况,切实保证职工的社会保障落到实处。

(五)增加对社会保障工作的投入。要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社会保障工作机构设置和工作人员编制,建立区社保大厅,加大投入完善设备设施,推进社会保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

第五篇:人社系统行风建设学习心得

人社系统行风建设学习心得

呼伦贝尔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冬霞

近日,对人社系统行风建设学习资料进行了学习,真是深有体会。全面部署推进人社系统行风建设工作。“正行风、树新风,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的总体要求铭刻于心,人社系统的行风建设必须坚持以思想为引领,以信息化为支撑,抓住清权、减权、晒权、制权四个环节,通过规范标准流程、提高能力素质、考核督查倒逼,治痛点、疏堵点,以行风建设实效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古往今来,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连着民心。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人社工作与人民利益紧密相连,与百姓生活苦乐攸关。人社系统行风好不好,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加强人社系统行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党风作风建设重要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直接体现,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具体行动。近年来,人社部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取得积极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中央关于更快更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优质高效公共服务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警醒起来,从根源上、根本上动真格、下功夫、破难题,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决心,坚决打赢行风建设攻坚战。行风是行业的脸面,是干部队伍作风的集中反映。加强行风建设,是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业务建设的重要支撑,牵一发而动全身,既管当前,又管长远。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高度重视群众的感受和评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关切的地方抓起,以实打实、心贴心的便民举措造福于民,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改善取信于民。要强化管行业必须管行风和抓好行风是本职、抓不好是失职的工作理念,切实增强行风建设的自觉性和执行力。要树立行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强化“100-1=0”的意识,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拧紧行风建设的发条。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行风建设的靶向。要突出问题导向,善于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较真问题、解决问题。要瞄准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瞄准群众最关切的领域,把老百姓盼的、急的、忧的、怨的问题搞清楚,把工作中的矛盾、短板、弱项搞清楚。要把问题分分类、排排队、摆摆位,对突出问题咬住不放,有的甚至要咬下一块肉来,拿出务实管用的实招硬招,标本兼治、纠建并举。要严小严早严预防,“堤溃蚁穴、气泄针芒;针大的孔,能透斗大的风”,对行风领域的任何问题,都要“小题大做”。

政贵清简。面向老百姓的事,只有删繁就简、阳光透明,才能体现为民导向。要在事项和流程上做好“减法”。能整合的坚决整合、能简化的坚决简化、能减掉的坚决减掉。勇于亮家底、抖包袱,把所有办理事项全都亮出来,做到清晰细化、一目了然;以老百姓办好“一件事”为标准,优化再造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从源头上彻底清除无谓证明。要在监管和服务上做好“加法”。从以往忙于事前审批的惯性思维中跳出来,转变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从“严进宽管”真正转向“宽进严管”;进一步优化服务,创新服务方式,逐步整合人社部门各业务大厅,推广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实现集成服务;推进“互联网+人社”行动,加强数据共享共用,打破信息孤岛、数据烟囱,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加强行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复杂而艰巨。我们人社部门的每一位党员干部务必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字当头、实字托底、抓常抓长、落实责任,见物见人见细节,驰而不息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敢于负责、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敢于得罪人,大胆突破陈旧观念和各种阻力,去伪存真、不留死角,责无旁贷地抓好行风建设,绝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强化问责问效,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对负面典型坚决揪住不放。要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大力推广便民利民的经验做法,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讲好人社行风故事,树立人社服务品牌。

2024年08月09日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