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2024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作调研报告

最新文章

第一篇:2024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作调研报告

2024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作调研报告

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作调研报告

1、教育现状

**区位于**市区西部,总面积682平方公里,人口为23.63万人,辖区有2个街道,5个镇。全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9所,在校生26969人。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7所,小学21所及农村教学点7个,在校初中学生6880人,小学学生20169人。

全区共有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26所,占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89.7%,区级以上优质学位达24270个,优质学位率达90%。新华街道办事处、惠民街道办事处、龙归镇、江湾镇、西联镇、重阳镇已被评为省教育强镇(街),西河镇正在积极申报省教育强镇。2024年3月,**区被授予'广东省教育强区'的称号。

二、措施及成效

一是大力推进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际扶助联合体建设,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推行城区学校、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的做法,在开展校际扶助联合体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省'千校扶千校'活动开展的契机,抓好校际扶助联合体建设,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大力推进,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全面促进农村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轮校际扶助联合体试点工作以第九中学、东岗小学、金福园小学、田家炳小学、红星小学为龙头学校,分别与部分学校结对帮扶。活动至今,共有28位教师进行了联合体内的岗位交流,上校级以上示范课78节,听课教师达549人次,听课、评课达183节,参加教师737人次,召开教师专题讲座(报告)18场,参加教师796人次,安排研讨展示课30节,参加教师173人,集体备课活动320多次,联合体内教育教学交流活动有270多次。教师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73篇,教师论文获区级以上奖励343篇。各联合体学校共向区申报立项课题40多个,如红星小学的《基于教育叙事的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齿轮小学的《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及改良措施的研究》,**小学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田家炳小学联合体邀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726项目研究中心王建、马严君教授到田家炳小学举办国家级课题《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与衔接》开题报告会。2024年3月,红星小学联合体的《网络环境下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申报成为广东省67个重点德育课题之一。各联合体注重加强交流与借鉴,创新工作方式,有效整合资源,联合体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受帮扶的学校进步明显,原本办学基础较薄弱的龙归中学、重阳中心小学、**小学、齿轮小学、至和汤邓淑芳纪念学校、龙归中心小学、镇泰小学在学校管理、教学教研等方面加大对联合体学校的帮扶力度,使受扶助学校在办学理念、管理水平、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新华小学、芙蓉山小学在新一轮的布局调整中分别并入东岗小学、金福园小学,增加了城区小学的优质学位。至和汤邓淑芳纪念学校、龙归中心小学、齿轮小学、镇泰小学先后获得'**区教学工作进步奖';龙归中学、龙归中心小学、**小学、重阳中心小学、至和汤邓淑芳纪念学校先后被评为'**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校际扶助联合体'试点活动的开展,是**区实施城乡教育均衡配置战略的一种尝试,有效缩小了校际间的差异,有力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24年12月,**日报社、**电视台、**电台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了**区'校际扶助联合体'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效。目前已开展了新一轮的校际扶助联合体帮扶活动。

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教育投入体制。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监管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归位使用,让教育发展'轻装上阵'。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两个提高'、'三个增长'得到贯彻落实。近三年,教育财政拨款分别为12136万元、14018万元、1702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93%、15.51%、21.47%,全区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为13102万元、15130万元、183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15.48%、20.95%,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率。近三年,生均教育经费分别为2856元、3179元、3768元;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506元、675元、965元;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均逐年增长。同时,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每年都在40%以上,这为全区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此外,我们倡导善举,发动驻区单位、企业、各界热心人士捐款助教,争取上级支持,多渠道筹措创强经费。据统计,自启动教育创强工作以来,我区共投入1.1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全区教育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区教育专用资金的使用做到四个'全部':城市教育费附加全部用于学校的基本建设及相关教育事业的开支;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总额按省核定的比例全部用于教育;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全部按时下拨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全部到位。各种教育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没有发生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抵顶各种教育资金的现象。

三是以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建设为标准,全面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近年来,我区按照省规范化学校的标准,结合'校舍安全工程',制定了《关于加快我区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建设的意见》,区财政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社会各界捐资1500多万元,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一是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新建**中学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扩建、维修沐溪小学、江湾中心小学、龙归中学等教学楼、生活用房和功能场室,扩大校园面积47600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22234平方米;二是投入2500多万元用于配置各中小学电脑室、电教室,多媒体教学平台,安装校园网,装备初中理化生实验室,补充教学仪器设备,安装校园监控系统。投入1300多万元改善龙归镇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投资596万元新建建筑面积为4205平方米的龙归中学教学楼;投入800多万元改善重阳镇学校的办学条件,投入1000多万元改善西河镇**中学的办学条件,将该校改建为一所规范化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由创强启动前的3所增至目前的26所,到2024年,全区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达标率达到100%。

四是加强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实施'强师兴教'工程,加强农村校长队伍建设。坚持办好每年一度的校长培训班,邀请国内着名的名校长等教育名家来我区授课,并积极选派校长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实施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工作,还开展了**区'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每学期举行评优课、示范课、论文评比等教学教研活动,实施'传、帮、带',培养了一批有影响力和辐射能力的校长及教师。严把教师准入关,在向外公开招聘优秀教师的同时,充分利用我省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实行上岗退费的政策机遇,吸收和鼓励优秀师范生到农村任职任教,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近三年来面向社会择优招聘了134名教师,大部分安排在农村学校任教,优化了农村教师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建立了教师交流制度,把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纳入职称评定的条件之一,三年来,城区中小学先后有88位教师主动报名到乡镇农村学校开展为期一年以上的支教活动。同时也安排了141位农村中小学教师到城区各中小学进行教学交流。目前,全区学校有市级以上教育专家2人,市级以上的名校长6人,市级以上名教师15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205人。全区小学教师学历100%达标,其中小学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88.8%;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9.1%,其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74.3%;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4.5%,其中研究生3人,占专任教师的1.8%。

五是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启动创建省教育强区之前,我区有中小学58所(含教学点),布局分散,部分边远学校办学规模小,功能场室不足,教学设施设备比较落后,专业教师相对薄弱,素质教育难以开展,均衡教育差距较大。()针对这一状况,本着整合教育资源,方便学生就近读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的原则,制定了《**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24——2024年)》及《**区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24——2024年)》及《**市**区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和规范化学校建设规划(2024-2024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明确撤并学校及撤并时间、方法、步骤、责任,近年来,我们先后撤并了新华小学、芙蓉山小学、一棉小学、龙归二中等28所学校(含教学点),使我区学校更好地适**市发展的需要,学校布局趋于合理。使均衡化教育有了较大的进步,得到了群众和社会的认同。

六是加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的督导。制定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的督导制度,每年组织由党委牵头,人大、政协参与的教育专项督查,重点强化对教育投入,资金拨付、使用、管理等情况的监督,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等专项检查,并将督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区对实现教育目标任务好的镇(街)进行适当奖励,对不能如期实现目标任务的镇(街)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三、存在问题

1.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还存在一些差距。

2.老城区人口逐年增多,住宅小区不断兴建,学位偏紧,城区部分学校存在大班额现象。

3.**城市西移,芙蓉新城开发,需新建一批学校。这些学校要按城市学校标准规划、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以城市学校标准配置,教育用地和教育投入都面临较大困难。

4.新一轮的整合教育资源、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

四、意见和建议

(一)虽然我区的房地产业不断发展,小区、楼盘纷纷建起,但配套建学校的却一所也没有,市民入住新小区后,常为了孩子上学问题而烦恼。越来越多的城市'新移民'令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压力不断增大,出现了部分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和入学难问题。因此,希望政府能够尽早出台相关文件,落实住宅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成片开发的住宅区,应做到配套学校与建设项目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交付使用;分期分批建设的开发区,要按城市规划要求和标准留足中小学、幼儿园规划用地,并由建设部门责成开发单位将配套建设学校资金存入市财政专户,在开发建设面积达到住宅区总建筑面积的60%时,必须动工建设配套学校。未能整建中小学校、幼儿园的零星分散住宅区,由规划部门根据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规划统一安排建设用地,建设单位按建筑面积大小分担配套学校建设费用,将资金上交市财政专户储存,统一管理,用于配套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同时,我们还要加大招生的透明度,预防开发商不建校,却打着可以入读名校的幌子卖房的现象的发生。

(二)为解决城市'新移民'子女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减少'大班额'现象,减轻我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招生压力,拟在目前及未来几年学生生源集中地新建4所学校,扩建2所学校,改建1所学校。

第二篇:关于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若干思考

关于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若干思考

2024-1-30

学习记录

率先实现县域内城乡、校际之间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一是教师招聘录用政策。

二是教师编制核定政策。

三是教师岗位设置政策。

四是教师工资福利政策。

五是教师专业成长政策。

六是教师交流轮换政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4~2024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配置教师资源的发展任务。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世纪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从以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配备达到基本标准为主要任务的基本普及阶段,进入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巩固阶段。在这一新阶段,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转变为推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这一问题在促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据统计,2024年~2024年,在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4562件教育建议或提案中,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869件,占19.1%。其中,关于义务教育教师问题的建议或提案从2024年的3.3%增长到2024年的6.8%,呈逐年上升趋势。

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是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源在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分布很不平衡,其中的“短板”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概括起来,当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截止2024年,全国中小学尚有30余万不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其中26.5万是农村教师;农村小学具有专科学历教师的比例比城市低28.9个百分点,农村初中具有本科学历教师的比例比城市低38个百分点。部分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年龄偏大,相当数量的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手段落后。

2.优质教师资源“逆向流动”,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

现实情况是:优质教师资源从农村到县镇,从县城到地市城市,从地市城市到省城,从中西部省城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持续呈现“逆向梯次流动”的趋势。

3.农村教师待遇偏低,农村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是农村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的根本原因。2024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由于取消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收费,所以农村学校靠收费发放的教师津贴、补贴失去了经费来源,导致一些地方农村教师的实际收入有所降低。

4.农村教师补充困难

一方面,城乡教师编制标准不统一,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偏紧,限制了农村师资的正常补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布局结构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调整后,中师的大量停办、师专数量的减少,使农村小学和初中没有了稳定的合格师资的补充渠道。聘用代课人员的情况在农村学校比较普遍。

二、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分步实现目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办学资源的均衡配置,主要包括办学设施、办学经费和办学者三个方面。政府应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依法合理配置城乡、区域教师资源。《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笔者认为,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可以按以下四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在全国2862个县(市、区),包括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374个县级市、852个市辖区,率先实现县(区)域内城乡、校际之间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第二步,在全国333个市(地、州),包括283个地级市、50个地区(州、盟),实现市(地、州)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第三步,在全国32个省(区、市),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实现省(区、市)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第四步,最终在全国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推进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近期目标是率先实现县域内城乡、校际之间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这可以用下面六个政策指标来衡量:

一是教师招聘录用政策。按照同样的标准招聘录用新教师,保证新补充教师的质量水平基本相同。二是教师编制核定政策。按照同样的生师比、班师比配备教师,保证教师的工作量基本相同。

三是教师岗位设置政策。按照同样的教师职务结构比例设置教师岗位,保证不同专业技术职务级别教师的比例基本相同。

四是教师工资福利政策。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政策的均等,可以保证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教师收入水平的基本相同。

五是教师专业成长政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主要指教师的培养培训政策)均等,可以保证教师成长发展的环境条件基本相同。

六是教师交流轮换政策。教师定期交流轮换制度的建立,可将不同学校之间教师队伍水平的差距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三、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措施

笔者将当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出台或正在研究的关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归纳为18项(详见表1)。

综合上述政策措施,可以归纳出五个方面的政策实施途径。

1.教育法律手段是基础

义务教育教师的职业属性和法律地位,是整体设计教师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基石。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的职业属性还不是很清晰。如果能够实行教育公务员制度,强化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就为国家财政保障和改善义务教育教师待遇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推进教师交流轮岗等政策措施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已与公务员之间建立了比较和联动机制,并且全额由公共财政来保障,这为将义务教育教师作为公务员管理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2.教师财政政策是保障

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教师财政政策,是解决农村师资薄弱、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基本保障。其中,设立乡村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对乡村教师实行待遇倾斜政策,对于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3.教师人事政策是动力

统一城乡学校编制标准和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建立教师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以及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和城乡对口支援制度等等,可以鼓励、支持和引导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

4.教师成长性政策是突破口

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做好农村教师的培养补充和培训提高工作。当前的政策要点是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有效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完善和大规模培训农村教师等。借鉴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经验,建议在农村学校设立特设校长岗位,通过公开招聘方式,选聘优秀管理人员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国家保障农村特岗校长的待遇和相关的优惠政策。

5.道德调节手段是补充

政府调节、市场调节和道德调节是教育调控的主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应鼓励和倡导社会责任感强、有志于无偿支援农村教育的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支教。团中央等单位组织开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农村教育工程”等项目代表了值得称道的理想价值追求。各级政府对于这样一些崇高的志愿者行为,应在政策上予以支持,新闻媒体应予以大力宣传和表彰。

作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黄伟 来源:《中小学管理》2024年第12期

第三篇:上海市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上海市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上海市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改革试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市级统筹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缩小区(县)财政投入差距,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质量,办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保证全体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公平而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该方案实施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24年底,以常住人口为基数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与城市布局结构调整和人口流向变化相适应;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办出特色。第二阶段,到2024年底,基本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资源均衡配置,学校办学特色明显,质量显著提升。

为做好试点工作,上海市出台了六项改革措施和六项配套政策。

六项改革措施是:

1.完成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现所有随迁子女全部免费接收义务教育。实施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民办小学规范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育质量。

2.实施郊区学校建设工程,根据城郊结合街镇的常住人口状况及未来增长情况,重新修订教育资源配置规划,新建公办学校。按照市政府规定,严格实施学校建设与房地产开发同步进行。

3.组织中心城区品牌学校赴成片经济适用房、动迁房基地公建配套学校开展对口办学,提高办学起点。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扩大受益面,提升工作效益。推进城郊学校结对考核、组建教育集团、教育协作共同体等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的方式。

4.研究制定《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和资源配置标准》,定期对区县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和督导评估,完善市统筹管理、区县为主实施的管理体制,形成区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5.实施全市标准基本统一的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健全与绩效工资制度相配套的义务教育教师准入制度、考核制度等。建立教师柔性、刚性流动机制,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使每所学校有一定比例的高级职务教师。开展农村教师培养行动计划,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工作。

6.下沉管理重心,形成富有特色的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经验,下放管理权限,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研究制订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考核评估办法,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学校考核评估体系,在义务教育阶段树立一批“高质量、轻负担、有特色”的典型学校。通过学校特色创建,有效缓解择校矛盾。

六项配套政策是:

1.在城市布局形态调整中,以常住人口为基数配置学校资源。

2.完善有关购买服务的配套政策等,解决局部地区突出的随迁子女就学问题。

3.在试点扩大的基础上,对委托管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等进行评估。

4.研究和实施发达地区区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和配置标准。

5.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

6.制订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建设的改革措施。

为了保证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展开,市、区政府及发展改革、财政、人事、规划、建设等部门负责对义务教育的支持和相关职责的履行。市教委推进制度创新和政策设计,区县教育局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统筹规划和实践探索。

试点情况

第四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周河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周河学区校长刘志军

周河镇是靖边县南部山区边缘镇,教育发展不均衡。存在着区域差异、校际差异、城乡差异、人群差异。中心校领导深入调研,制定均衡发展措施,落实规范办学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1)办学条件不均衡。九年制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教学设施相对齐全。基层学校设施薄弱,全镇2所完全小学,没有多媒体教室,校均电脑台数不足2台。农村校舍维修面积大,多年来风雨剥蚀,有部分校舍是危房,办学条件差。全镇有2个教学点,师生数少,教育资源不足,没有办法开足开齐全部课程。九年制学校学生数多,活动场地少,这样给学校安全带来隐患。校舍和教辅用房问题突出,存在严重的多室一用,师生住房短缺,无学生餐厅等。基层学校没有音乐室、美术室用房。几乎所有学校生均校园、操场面积、教学仪器、图书室和微机室都低于国家下限标准,达到标准数的1/2。

(2)师资配套不均衡。农村教师流失严重,优秀年轻教师大部分调入城区学校。留下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老化,精力不足,教法陈旧。农村初中教师问题更突出,结构不合理,缺少骨干教师甚至合格教师,专业培训不足,难以胜任。小学教师流失面大,学校面临着“空巢”或“空心”危险。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和音体美普遍缺合格专业教师。教师配臵数量在不同学校之间有差异。农村部分教师对微机十分陌生,远程教育在学校成了摆设。

(3)管理水平不均衡。有部分学校领导不与时俱进,不更新观念,用过去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学校,造成学校教学质量下降。

(4)教学质量不均衡。因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因素,导致城乡中小学教育质量差异明显。小学毕业会考中,城区学校人均分高于农村学校。优秀学生和家庭经济好的学生外流,由乡镇流向县城,由县城流向大中城市。影响本地教育发展,影响教学水平提高。

以上多种原因,造成城乡教育、校际教育、人群教育发展不均衡。

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长期、动态的辩证过程。条件均衡是基础,教师资源是关键,生源均衡是突破口。

(1)强化政府教育职能,完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有经费作保障,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集中配臵教学设施,实现资源共享。集中财力和物力办好合格学校。

(2)控制学生辍学。确保进城务工子女就读,我镇学生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各校采取一定措施,教师分片包干,做学生家长工作,从有限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补助贫困生。对农村留守儿童,教师采取家访,建立一对一的关系。做好留守儿童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学校成立红领巾联谊小组,送温暖,送爱心。

(3)加大远程教育作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全镇每完小都安装远程教育工程设备,弥补现代教学设施不足。各校加大远程教育力度,制定计划,发挥远程教育工程作用,促进学校发展。镇九年制学

校建立“校训通”工程,架设学校、教师和家长、学生的桥梁。

(4)采取多种对口支援,重点扶持,实施城乡人群教育共同发展。镇中心校成立联谊教研小组,每组确立一所学校,统领各学校教育工作,共同发展,对口支援。教研活动在平等、民主氛围中进行,各校分享彼此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情感和体验,丰富教学内容,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行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互动中求发展,在交流中求进步,在民主中求生存。各校教育资源共享。九年制学校教师送教下基层,年轻教师到农村偏远学校任教一年。深入开展学校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缩小办学差距,使广大农村学生就地获取接受优质教育机会。

(5)缩小校际间教育发展差距。多投入教育经费,对薄弱学校进行改造,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构建以龙头学校为依托的大校本教研机制,提升薄弱学校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合格学校建设,稳步提高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缩小校际间差距。但是,这些问题有着复杂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教育均衡不是一个静态概念,而是一种动态过程。它是“不均衡——均衡——不均衡”的循环往复和循环渐进,最终达到相对高位均衡。我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优质教育体系构建,促进教育发展,不断提高我镇义务教育均衡的水平。

第五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大字沟中心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中心学校的安排部署,我校积极投入到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的创建工作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意见》,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学校发展,加强教师培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区域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1、大字沟中心校辖区内包括5个行政村;总人口6248人。现有教职工54人;在校生253人。学校占地面积12106平方米;校舍面积6372平方米。

2、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近几年来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升学率为100%;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情况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各班班主任在计划中制订了相应的帮扶措施,老师们在教学中特别关心这部分学生,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关爱;同时,学校也关注了学困生和贫困生,使其不仅对学习感兴趣并感受到温暖。

3、学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情况

校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我校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改善办学条件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校更是加大了投入力

度,修建厕所、操场等,同时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备了图书资料,实验仪器,体音美器材。有利于学生就近入学,有利于薄弱学科的加强,有利于现代教育资源的共享。彻底清除了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现象,推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4,学校教师、校长编制配备及课程开设情况等

学校设有校长1人,副校长1人,均取得了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为100%。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规定,开足开齐课程。各校均开齐上足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认真落实常规管理。

2024年全校教职工54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取得中专学历12人,大专学历15人,本科27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30岁以下(含30岁)教师有22人,31-40岁(含40岁)教师有9人,41-50岁(含50岁)教师有10人,50岁以上教师有13人;其中初职16人,中职22人,高职3人。

学校有党支部、教导处、少先队等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健全、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开拓创新。

此外,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一手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一手抓教学质量,既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又不忘抓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改革,使我校的教育质量不断地提高。

二、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年龄结构偏老

2、学科结构失衡,在农村教师中,语文数学等主课教师占了大多数,而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很少,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工作需求,同时学校一方面呈现数额“不缺”,另一方面,部分学科教师紧缺、教师专业对口率低、专业“缺员”的问题突出。

3、我乡学校相对分散,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经济基础差,家长意识不高等给我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经费政策未完全落实,经费投入没有同幅增长。

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民族整体素质能否得到提高,事关长远发展能否得到保障的大事,必须强力推进。

1、改革教师人事制度,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由于教师缺编、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因此,要改革学校教师人事制度。可提前退休教龄长的老教师,推行教师岗位聘任制等措施,以建立科学、动态的教师编制管理办法;应提前退休“不合格”的教师,为教师流动疏通“出口”,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可参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分流政策,适当放宽政策限制,对那些年龄偏大而又体弱多病的教师采取提前退养、不占编制的办法,以解决大龄教师分流安置难的问题。

2、抓好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为均衡发展添后劲

科学合理配置教师,根据各学科特点和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科学合理配置各学科各年级各班教师,争取使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教师

培养培训工作,及时组织教师去进修学校等相关机构学习,为教师提供更多与其他教师交流的机会。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一是利用好本校的校讯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增进与家长的紧密联系。对一些缺乏自觉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经常会出现一些过失的学生,教师可每天或每星期利用校讯通告知家长该生的主要表现等,家长也可将孩子在家时的表现通过校讯通告诉老师,这样教师和家长都能及时把握该生的基本情况,督促他们完成各项作业,及时改正缺点,引导他们积极进步。

二是定期进行家访,主动告诉家长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和意见,了解一下近期学生在家里的思想和学习情况等,特别是可以发现一些学生进步和退步的苗头,以利于及时调整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三是认真组织家长参加家长会和家长学校活动。学校每个学期至少召开一到两次家长会,或举办家长学校讲座等活动,让家长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改革的情况等,同时可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样的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走入同一轨道,对学生的成长十分有利。

当然教师与家长联系并不在于一定的形式目的是加强沟通,增

进理解,使学校与家庭形成一股共同的教育合力,也就是说,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当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认同一致,协作共事,努力减少一些互相抵消的无谓的消耗因素。

4、扎实开展关爱工程,为孩子的成长打好基石

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家长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积极申报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一套督促、济困、监督、处罚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努力做好义务教育工作。

5、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

加大投入,消除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政府要把增加经费投入作为履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职责的硬任务,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必需的经费支撑。一是继续加大向争取上级支持的力度,拓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来源。二是保障法定教育投入。不折不扣执行现有教育投入政策。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使教育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明显提高;三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本级财政义务教育经费拨付标准。

总之,学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我校办成让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文明学校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