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校本培训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教师为目标,以学习、研究、实践新课程为重点,以构建学校整体和谐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为追求,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创新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开发教育人力资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干部教师队伍。
二、校本培训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略
三、教师现状分析:
学校共有教师96名,目前学校拥有小学高级教师39人,校级以上骨干教师25人;专任教师中大专学历达标率已达70%,本科学历达标率为42.6%。
存在问题: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与方式、学习与研究的意识与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学校高水平、高素质的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各学科缺少在区或市有影响的领军人物;学校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
四、校本培训工作目标与任务:
1.精心打造能适应新时期教育要求、胜任新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 2.积极构筑适应教师需求的融“教、研、训”于一体的教师培训新模式;
3.全面营造良好的能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发展的教师学习文化; 4.努力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与保障机制。
(一)“十一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目标和内容仍基本着眼于四个方面开展: 1.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修养。2.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风格。
3.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教科研方法的题研究。4.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
(二)主题式校本培训工作主要内容和方式:
1.培训主要内容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关注有效问题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
2.加强校本培训管理力度,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从而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育教学水平。
3.切实加强校本培训作业落实,全面强化校本培训管理工作,迎接区教育发展中心对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检查;力争在检查中取得好成绩。
(三)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落实《条例》,修行师德。宏扬良好的教师形象,教育员工政治上有奋发的进取心,事业上有强烈的责任心,育人上有深厚的爱生心。认真阅读教育教学论著,学习贯彻《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落实学校员工行为规范要求,通过不同途径,开展各种形式“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师德践行活动,加强教师责任心,不断提高教师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业务水平,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2.学习《纲要》,制定目标。认真学习《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联系实际,制定个人发展目标。通过各种进修培训,包括推荐选送培养、校本研修、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鼓励教师向一专多能方向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特别要强化教师的个人自主学习,努力提高终身学习能力、信息化能力和研究型教学的能力。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教师群体和个体的品质。制定岗位标准,落实岗位责任,强化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依据学校办学思想、特色,紧密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把教学训练、教科研活动、教学案例、经验论文撰写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等直接作用并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益的学科教学基本功培训作为校本培训重点,增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教师放在学校管理工作的首位,提高教师群体和个体的品质、形象。
4.重视校本培训,形成新的评价制度。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大练学科基本功,包括:读功(阅读、朗读技能),讲功(讲解知识的技能、教态技巧),听功(回收处理学生反馈信息的技能),写功(板书技巧及其他书法技巧、书面表达技巧),导功(导读、导学技巧),手功(动手操作技能)等,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在校本培训的考核和管理方式上,严格执行考核制度,采用检查培训记录、书面调查、笔试、论文交流、竞赛与评比等方式,将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奖惩、校本课时认定等挂钩,将培训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为教师留下成长、发展的轨迹。通过校本培训管理开展学校管理机制改革的探索,形成新的管理评价制度。
5.重视再教育,搭建教师成长梯队。修订落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自培计划,鼓励教师以自学、业余为主,提高学历和专业水平。计划采用以名师、专家引领为主的集中培训 与分组探讨、对话交流、个人自学、师徒结对等培训模式。培养出多种类型的优秀教师。教师本科达标率(包含进修率)和专业水准要进一步提升,继续招聘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和优秀在职教师,不断充实调整教师队伍。
6.骨干培养,特色打造。继续培养发展学校骨干教师梯队。创造条件为骨干教师搭建舞台,通过名师带教、跨校结对、选送培训、同伴互助等形式,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同时立足岗位学习实践,锻造成才,努力培养学校的特色教师。
7.课题开发,资源整合。进一步加强课题的开发和研究,在原有区级列项课题的基础上,争取再多一些校级、市级课题,在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再加大研究力度,真正体现课题研究在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中的价值。继续加大对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利用“案例探讨、教师论坛、”等形式来体现资源共享、同伴互助,并加强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研究力度。
五、保障措施
1.建立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构建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网络,做到每项培训有专人负责。
2.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定期聘请有关的教育专家、教研员来校做专题讲座。以教研组为依托,开展切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推进学科教学建设;以各类培训班为依托,开展青年教师培训活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教、研、训相结合,开展专题研究,推进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科研水平。
3.建立、健全学校校本培训档案,内容包括:学校校本培训的规划,自主培训活动材料,教师个人培训档案和认定材料等。把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提升、评优、评先、评星的依据。
4.建立激励机制。将教师的业务培训与岗位聘任、学期考核挂钩,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同时制定校本培训教学教研成果奖,每年评选一次,努力打造一支学科齐全、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校本培训发展规划
校本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性强的工作。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方法的实施对校本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校本培训工作事关重要,校本培训工作迫在眉睫,它为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导学校实践指明了方向,它培训的主体是教师,追求的是学校的特色,为学校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我校立足于学校实际也开展着丰富多彩的校本培训活动,以教师培训为重点,以校本课程为牵动,有效地进行了校本培训及教研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使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更有成效,特制定出我校校本培训五年发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念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人民满意的教师,培养人世满意的学生”为宗旨,按照市教育局有关精神,更好地完成我校校本培训工作。
二、主要工作及目标:
以新课程研究为突破口,更新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培训,使全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具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够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加强对现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和管理使用,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以优化教学过程为主旨的教学评优、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促进“名师”队伍的发展,造就出一定数量的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型教师。
三、五年内培训内容及实施措施:
(一)教师培训班
1、法制培训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新型教师形象,重温《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教育法规,强化以法治校,以法执教意识,通过各种培训活动,积极引导教师自觉关心国内外大事,自觉关心政治,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修养。
2、师德培训
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深刻领会职业内涵,对照、纠正不良行为,树立爱岗敬业,爱生的职业精神习惯,重塑洪林小学新形象。
3、新课程培训
主要抓四方面工作:
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打基础。
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
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
四是加强合作交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交流活动。请教学名流来校讲课、讲座,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
4、计算机培训
利用校本培训,使45周岁以下教师熟练掌握课件制作技术,利用网络检索教育信息,开拓视野。
5、学历进修
学历进修以自学为主。不具备要求学历的教师,应尽快完成学历补尝培训,已具备合格学历教师,应在此基础上提高学历。
(二)校本课程培训
我校校本课程仍是《古诗词颂读》。为提高校本课程质量,规定由语文教师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更好地让学生在校本课上受到教育和熏陶,使他们很好地去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化传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校本课程在1—6年级开设,每周一节,学校教导处也要严格督查,确保校本课程正常授课。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促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培训方式:
1、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方式,重点是教师在岗培训。
2、学员按时参加培训,记好笔记,每学期写好心得与反思材料。
总之,校本培训工作已作为我校重点工作之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体教师也明确了思想,端正了态度。我们的五年规划也力求从学校实际出发,我们一定常抓不懈,很好地完成我校校本培训工作。
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培训情况
2024年以来,我县在市局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落实《山东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文件精神,拓展工作思路,强化任务落实,全面提高失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2024组织培训各类人员11588人,共支付培训补贴295.8万元;2024组织培训各类人员16473人,共支付培训补贴464.2万元;2024上半年共组织举办各类培训5757人,支付培训补贴84.5万元。培训促进就业工作效果明显。
一、严格落实定点培训机构招投标管理办法。按照市局统一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项目定点培训机构招投标管理办法》,每年对我县的滨州技师学院、建设技术培训中心等6家就业培训定点机构进行审核与管理,确保培训项目顺利实施。对各培训机构的开班、结业、补贴申请拨付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
二、大力实施创业能力培训。我们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原则,组织开展创业培训,落实强化创业服务。2024年至今年上半年共组织开展创业培训2683人,培训后自主创业800余人,带动就业4000余人。2024年,县人社局与滨州技师学院联合出台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实施意见,技师学院结合毕业生就业需求,把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做了
进一步延伸,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活动,将创业培训课程融入到正常教学之中,提高他们创业能力,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荐、小额贷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力促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和创业。并积极推行“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后续服务”三位一体的创业促进就业再就业模式,切实帮扶他们自主创业。
三、重点开展特色就业技能培训。依托乡镇特色和区域优势,组织辖区内的农村劳动力进行草柳编、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对本地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摸底,建立健全基础台帐,做到劳动力情况、培训意愿、择业意向、技能状况实行动态服务。按照从业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有目标的培训,使其培训一批成熟一批。2024年,人社局在从事草柳编较为集中的乡镇开展5期草柳编专业培训班,免费培训人员552人。按照《关于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滨政办发[2024]43号)文件精神,2024年我县着重加强了对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已在7个乡镇(街道)举办了家政服务培训班,培训学员700余人,培训效果良好,促进了我县家庭服务业的长足发展。
四、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培训上的主体作用,积极搞好订单、定向和定岗培训。为提升技能水平,让广大劳动者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县人社局积极行动,对本县用工量较大的企业做好新成长劳动力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2024年以来,共在10余家企业开展岗前培训3000余人和9600
余人的技能提升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加强对培训学员的就业登记动态化管理。在新员工培训后签订劳动合同的,及时为其办理就业登记手续并建立个人就业档案,真正做到了以培训促进就业。
“十三五”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凌源市瓦房店中学
瓦房店中学 “十三五”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校本培训对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针对本校教师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需要,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及科研课题探讨等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各项培训活动。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以《凌源市“十三五”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为指南,转变教师的学习和教育观念,激活教师的教育潜能,提升教师的师德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全面的师资队伍。
二、工作目标
1.促进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教风、校风。
2.提高学校教师终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树立和增强以校为本,以师为本的观念,引导教师自主学习、实践、研究、提高,成为学习型的教师。
3.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使之符合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教师的个性特长,使之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进一步拓宽教师的科学文化视野,夯实其理论功底,使之成为学科骨干。
4.充分发挥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功能。切实加强教师培训与教学实际的结合,提高教师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教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强化学校对教师的培养功能。
5.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高其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发挥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高级教师的教学示范、辐射作用,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扩大教学骨干群体,不断优化教师结构,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培训内容
1.教育政策法规、职业道德修养规范的学习。在全校范围内,学习上级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文件,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教育,纠正教师职业中的不良行为,研究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发挥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的功效,促使教师自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著名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理论以及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学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学习,如《当代教育新理念》、《教师校本研究与专业成长》、《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凤城六中的学生管理及教学模式等。以促使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3.教师教育教学基本知识、技能和教学常规通识培训。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标的实施,教师的专业知识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需要不断地优化,新教师的上岗更需要从教学常规做起,这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4.教科研专项培训。学习课题研究的规范要求,促使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科研的方法,学会教育教学的科研,学会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研究和反思,形成科研成果,并积极推广应用科研成果。
5.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组织相关教师对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培训,促使教师学会使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
6.教育教学管理培训。组织学校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等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培训,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管理的水平。
四、培训形式
1.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将组织集体学习与教师自学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理性地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培训内容针对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力求通过相关的培训能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实效性,促使教师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发展。
2.聘请专家讲座。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邀请师校领导、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一方面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一方面帮助教师答疑解难。3.拜师结对活动。拜师结对活动是我校近20年来培养新教师的有效举措,我们还将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这一举措,使青年教师能尽快地适应新的岗位和新的形势,快速地成长起来。
4.写学习与教学反思。教师在学习过相关理论或每节课后,要认真进行分析反思,并在教案上填写教学反思,教案上至少有1/3的课时应有书面撰写的教学反思。每次考试后要全面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做好试卷分析。另外,我们还要按教育局的部署,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写一篇教育教学随想(或教学经验),促进大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作一些思考。
5.积极参与公开教学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教改实践公开课,课前要认真备课,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教案,课后要认真研讨,并形成相应的书面材料。凡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还应围绕课题,每学期上1—2节课题实验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研究探索。
6.积极参加观摩听课。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15节课,校长20节,副校长40节,主任60节。听课后要有中肯、务实的评课交流意见。听取的公开课要全面分析,形成正反两方面的书面意见,让教师们在互相听课学习中共同进步。
7.积极参加教育科研。鼓励教师积极主持或参与省市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形成研究成果。另外,每位教师每学年应认真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此基础上至少撰写相关论文一篇。
8.外出观摩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先进学校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我们要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以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完善自身的品质。
9.开展专题研讨。以教研组讨论、年级组讨论、教师大会或主题沙龙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教育、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以及班主任工作、毕业班工作、学困生转化工作、尖子生培养工作等专题研讨活动,以利于统一并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10.进行技能专项培训。主要是试课、信息技术、硬笔字、普通话等教学基本技能专项培训。
五、培训的检查 1.检查验收资料。包括学习笔记、研讨记录、会议记录、培训记录、公开课教案、听(评)课记录、论文、科研课题资料等。
2.每学年组织1-2次优秀成果(资料)展示活动(包括论文交流评比活动),优秀者予以奖励。
3.配合教育行政、业务部门对教师的工作情况,作全面的考核和科学的评估。优秀者予以奖励。
4.组织有关培训的测试,优秀课的申报评比。
5.组织专项竞赛,如青年教师“试课大赛”、教师硬笔字大赛等。
六、建立培训制度
1、严格学习、培训纪律,所有学习、培训活动均按学校考勤制度管理。
2、凡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并上实验课的教师学校提供时间保障,并给予适当科研经费补助。
3、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在朝阳市级及以上获奖、发表者予以奖励,同时在评优、晋级时作为参考。
4、相关资料不能按时上交、不能完成听课任务者考核扣分。
5、故意不参加或不能完成培训任务的,继续教育定为不合格。
七、成立培训的组织
1、组
长:宫贺元
副组长:孙利锋、刘志文
成员:田迎春、冯文志、马向前、米娜。
2、领导小组职责
(1)向全体教师宣传校本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2)制定培训方案,搜集培训材料,组织培训活动。(3)协调各方关系,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畅通实施。
凌源市瓦房店中学 2024年4月20日
建设小学校本培训规划(2024—2024年)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要求”,根据《当阳市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方案》和《当阳市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指导意见》,现制订我校校本培训计划。
二、师资现状
学校专任教师21人。男教师16人,女教师5人,最大年龄59.8岁,平均年龄51岁,本科文化水平5人。大专学历有24人、本科4人。
三、工作目标及要求
1、根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制定教师(个人)业务发展计划,有层次、针对性地做好各级各类教师的培养发展、管理指导,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
2、落实做好校级的教师职务培训工作,尤其做好校本研修课程的设计和落实。
3、促使教师个性化发展和团队共同发展有机融合,形成对于教师发展的过程评价与综合考评相结合的管理工作机制。
四、工作策略和途径
1、激发自主。学校通过自定目标、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反思等方式,使教师成为个体专业发展的责任人。
2、加强互动。开展各学科跨年级的联合,认真搞好教研活动;开展互补互促的跨学科听课,教导处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的听课笔记上至少有五分之一的课是跨学科的。
3、结对共进。师徒结对互助:两个甚至三个师傅共同带教一个或几个徒弟,师傅们或侧重带教学科教学,或侧重带教教育科研;业务水平相近的同伴互帮互助;教研组之间结对互助。
4、论坛交流。通过师德论坛、业务交流、教学论文、读书体会等活动,使教师们不断深化信息化教育、尝试课程改革的深层认识与反思,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促进自身发展。
5、领导坐堂。在教育科研课题的指导上,邀请市进修学校领导进行“坐堂问诊”,开展“一对一”的辅导,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解决专业发展中的困惑和难题。
6、实战打磨。在各级各类教育研讨任务中,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实战的机会和交流的舞台。
五、主要任务
1、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到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广泛开展师德宣传,把学习和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作为教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准则,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树立优秀教师典型,打造出“德高为范,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业务精良”的教师群体。
2、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学校积极开展教工读书活动。每年举行教工读书活动启动仪式,组织教师阅读教育理论书刊,人文书籍,举行读书竞赛活动,欣赏经典音乐,完成读书心得,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养。
3、落实校本研修规划,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制订“十三五”校本研修规划,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建立健全研修制度,完善学校各项研修机制,推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取向的教育教学研究。在校本教研中,关注教师个体与教研组群体之间合作研究、同伴互助,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和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群体实践智慧,激励教师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
4、分层制订教师自主发展计划,形成教师发展梯队 学校针对不同阶段教师的特点,努力建设一个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每位教师根据所教学科和自身实际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分别制订中年教师三年成长档案、教师个人自主发展计划和骨干教师自主发展计划。通过讨论、交流、观摩、讲座、征文等形式,进行自我培训。
5、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围绕新课程的实施,增强教师科研意识,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提高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实践研究的能力,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打造一专多能教师,开展一专多能的培训,坚持每周一次研讨会,组织跨学科教学研究,加强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的研究和实践,实现现代课程发展和教育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全面负责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划、实施、管理、考评等工作。
2、过程管理。完善监督管理机制,重在平时的过程检查,确保校本研训的质量。
3、档案管理。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档案,做好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资料积累。
4、考核机制。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与考绩、晋升、评优、评先等挂钩,以此促进工作的深入开展。
建设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制度
我校一直以培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研能力为目标,将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有机结合,构建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校本教研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依托的“教、研、训”一体化培养模式。为深入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努力提升专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目标
(一)专业知识
1.掌握学生发展和成长阶段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学生交往、互动的知识。
2.具备课程内容和资源、课程组织和类型、课程目标和评价方面的知识。
3.积极开展学科素养提升行动,以学科为单位制订实施行动的方案,组织全体教师参与。
(二)专业技能
1.信息运用能力:娴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高效获取信息,达到利用最新信息实现自我更新的目的。
2.教育科研能力:运用课题带动教学的策略,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作为课题,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
3.教学变革能力:构建以“学案导学”为载体的“学导课堂”,注重从学生个性差异出发,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寻找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不断 总结经验。
4.创新反思能力:反思目标的适切性;反思过程的周密性;反思问题的针对性;反思行为的可行性;反思结果的成效性。
(三)专业精神
1.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积极参加校本培训,主动承担教科研任务。
2.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学习观、价值观,增强文化底蕴,塑造人格魅力。
3.用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自身学科素养的提升,积极进取,与时俱进。
二、培训方式
1.读书自悟。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对照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2.集中学习。学校集中教师学习,采取讲座、观看课程改革音像资料、骨干教师讲座等方式,有 计划地按照研课、听课、说课、评课、反思跟课等环节,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
3.交流学习。学校每学期结合当前的教改实际,有 计划地邀请各级教学专家来校示范教学或作专题讲座,不断开阔教师的眼界。同时有重点地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听课研讨活动,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有成果 汇报,或写学习心得,或上示范课,切实提高学习的成效。
4.随堂听课。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要经常性地深入教师的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讨教法和学法的改进办法,进行实实在在的实践探索。
5.专题研讨。要求教师每人确立自己的科研课题。做好课题的计划与研究过程的记录、整理、反思、总结、交流等,以提升教师的业务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三、主要措施
1.教师听课每学期不于10节,行政人员不少于15节(随机听课不少于10节)。
2.组内公开教学每位教学人员一学年不少于2节,新进入实验小学的老师,三年内每学期要开设校级公开课一节。
3.各学科教研组每学期至少开展6次集体备课活动,并将活动情况上传至学校博客。
4.每学年召开一次先进教师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
5.学校每年至少开展4次有关德育工作、教育科研、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训。6.各学科每月组织教师观看一次教学视频,进行视频分析。
7.适时安排教师外出学习,每学期参加90学时及以上集中培训的教师不少于10%。
8.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 心得 体会、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 论文、评课议课等评选活动。
9.每年举办一次教学技能展示活动。
10.抓好课题研究,要求年龄在55周岁以下的教师三年内必须主持或参加一项课题研究。
四 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为提高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学校本着对教师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把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摆在优先实施的战略地位,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学校成立教师专业发展 领导小组。
组
长:靳四清
副组长:尚山武
组
员:赵艳。
2.完善激励机制,逐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学分认定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成绩突出的学科组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3.加大经费投入,学校将加大此项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有不少于学校公用经费的10%用于教师培训经费,结合教育教学需要,为教师购买学习资料,订阅报刊;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邀请专家学者讲学指导;选送教师到外地学习进修,帮助教师拓宽学习领域,不断更新知识。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