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山区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凤冈县天桥镇中心学校:郑军
摘要:扎根在这里的农村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深受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难以提高这一问题的困扰,走访了许多学生家庭,对农村学生的课外生活、家庭教育等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与学校老师及学生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发现:农村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家庭教育问题是一个重要因素。结合本地区实际,对针对农村家庭现状,提出解决办法。关键词:农村家庭、现状、对策 正文:
贵州省凤冈县天桥镇位于凤冈的最南端,距县城70公里,凤石公路经过这里,是一个典型的边远山区。作为一个扎根在这里的农村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深受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难以提高这一问题的困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节假日、平时的工作中走访了许多学生家庭,对农村学生的课外生活、家庭教育等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与学校老师及学生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发现:农村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家庭教育问题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1、农村家长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缺乏氛围。现在中小学生的家长近90%是出生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上农村的贫困,他们所受的教育是极其有限的。家长文化程度整体偏低,所掌握的教育知识极其贫乏,因而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下乡走访,经常听到家长说:“现在的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我们根本看不懂,教娃儿做作业那是不得行的哟,”更不用说那个“English”了,几乎所有家长都不会。
2、农村家庭教育方式存在两种极端。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棍棒式教育”和“溺爱式教育”两种极端。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他们奉行“黄荆棍下出人才”的传统教育理念。这些家长以权威和命令主义的形式来教育,凭自己的情绪来教育孩子,缺乏与孩子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谈不上良好的教育效果,有时更是适得其反。与棍棒式教育相对的是溺爱式教育,在农村,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仍不同范围和不同程度地存在,他们把爱理解为迁就,把孩子当“宝”,这些孩子在父母的娇惯下成长,往往骄横野蛮。这些家长把子女送进了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认为“学校是国家办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卸给学校,根本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学校老师说也说不得、叫也叫不得,稍受一点委屈就哭着回去喊家长,和同学间一点小摩擦也搬来家长,家长往往也极尽所能打抱不平。
3、父母外出打工较多,家庭教育主体缺失。由于山区农村几乎没有乡镇企业,经济收入就靠种那两根烤烟或茶叶,收入较低,且多数家庭负担较重,家庭中上有老要养,下有小要育,迫使大部分家长不得不外出打工。这样,一部分孩子就被家长毫不吝情地留下(一些父母在孩子刚出生不足一岁就离开了家,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管),农村成妇女、儿童、古稀老人的阵地,在这样的环境下,父母该管的管不了,爷婆隔代让管的不敢管,学校代管想管难管好的现状,家庭教育难以到位,“放任”式教育和“电话式”教育现象严重。
4、隔代教育造成娇生惯养、溺爱孩子。由于留守儿童绝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教养,因爷爷奶奶年纪大、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往往是把孩子的人身安全和“吃饱穿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很少关注,缺乏心灵沟通,任其发展。加上爷爷奶奶对孩子溺爱、娇生惯养,造成部分孩子养成好吃懒做、经常说谎等不良习惯,形成任性、放纵的性格,有的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5、“读书无用”的思想作祟。现在培养一个大学毕业生需要家庭负担很多,这对于收入不多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另外,农村出身的毕业生由于经济及没有就业指导等原因,要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困难的,不如趁早出来打工挣钱合算,降低了就学的热情。
6、政府在家庭教育引导上不够。在边远山区,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那只是一句口号,全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就是靠边站的领导占个编制,具体做了些什么,没有哪个家庭知道,也没有听说哪个学生得到真正的教育和关心;妇联应关心孩子的学习及生活,也好像没有实质的意义。
7、学校教育资源滞后,无法引导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学校撤点并校,改善教学条件,集中优势资源办学。可偏远农村孩子上学却成了问题,有的乡村方圆十里之内没有一所小学,孩子们不得不跑十多里路到镇上去读书。教育教学设施滞后,教师周转房建设,学生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缓慢,办学经费紧张,也成了制约农村家庭学生教育的难题;远离县城的边远山区,优秀毕业生不愿招考,即使定向招考了,他们宁愿舍弃工作也不来上班,优秀教师又留不住,来到这里的教师千方百计的要走,在教师严重差编的情况下,每年都是进来的少,去的多,学校教师资源严重不足,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就制约着农村家庭教育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本区域实际及部分地区在家庭教育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尝试提出如下建议:
一、实施家长培训工程,建立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制度。在学校中建立家长学校,通过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信息,用学校和学生的“文明”带动家庭和家长的“文明”建设。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展开工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出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提高父母在子女成长方面所需的基本知识等等;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适时召开学生家长会或让教师家访,向家长通报学校的工作和班级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能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加深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理解。另外,学校还可通过开展活动,加强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比如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信,让学生对家长的不良行有正确认识,向家长提出合理的建议,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
二、努力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尝试亲子共读。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动机与教育内容,更主要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作为家长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认真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使孩子在家庭中愉快、健康地成长。为此,家长要努力做到提高自身素质,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一套能被孩子接受的“家规”;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做孩子学习上的助手,指导和帮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和耐挫力。同时可尝试亲子共读,通过家长与孩子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冲破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的局限,这样才有利于教育双方的沟通,寻找合适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
三、改善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一是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建设,通过学校教育来引导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去年,我镇中心完小实行寄宿制,全镇所有学校都有学生到校读书,天桥完小突然增加200人,学生星期天到校,直到星期五都吃住学校,在教师的指导下生活和学习,学生成绩和学生品德的培养都有很大的进步。本学期,又有近100人到寄宿制学校读书,公路沿线的学生基本上都到寄宿制学校了。如果在现有的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基础上,多建设几间寄宿制学校,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及管理力度,便可弥补一部分家庭教育的缺失。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在教师分配数量,福利待遇上应提高边远山区教师比例,让教师愿意到边远山区来任教,让他们在这里留得住,安得下心(凤冈县正在试行的教师支教制度就是一次很好的实践)。同时在教师培训上,能给边远山区教师更多的机会,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山区学生,推动山区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充分发挥乡村关工委和农村基层妇女联合会的作用。明确职责,加大管理力度,充分发挥乡村关工委“五老”的余热,为“留守儿童”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同时应发挥农村基层妇女联合会的作用。基层妇联应主动承担起指导当地妇女的责任,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当地妇女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转变她们的观念,改变她们对固有的、不正确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认同,从而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教育中作用。
五、拓宽“惠民惠农”政策辐射。各级政府特别基层政府应切实落实好党的“惠民惠农”政策,在经济发展、自主创业等各方面给农民予政策上的倾斜、经济上的扶持,以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让农民工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减少外出务工人员,有效减少留守儿童,缓解隔代教育等造成的负面影响。
六、转变观念,根除读书无用论。农村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为孩子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农村毕业生在就业上的培训与指导,不让山区学生再一次输在起跑线上,毕业后用所学知识考上国家公务人员,或成为科学创业致富的带头人,自然可以消除“读书无用论”的谬论。同时应发挥正能量,大力宣传教育的好处,让家长及学生转变观念,不被读书无用论冲昏头脑,到明白时后悔已经晚了。
山区农村的家庭教育,不仅需要农村家长转变观念,提高教育水平,更需要特别是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在财力、政策上的关心、指导与支持,让“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不是当前教育的一句口号。
农村乡镇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我镇地处大别山腹地,**、**、**三省五县交汇之处,国道纵贯全境,全镇约40余平方公里,人口5万余,全镇在校学生近4000人,其中初中生1800余人。全镇经济收入以农业生产和打工为主。全镇主要为山地,可耕种面积有限,因而,有一半以上的家庭经济来源依靠外出打工,因而许多家庭是祖孙结构,即使有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家,也因为家长的教育方式、个人素质、教育目的和社会环境等原因,家庭教育存在缺失或畸形。
调查发现,我镇家庭教育呈现以下特点:
1、家长素质较低者偏多,家庭缺乏教育氛围。家长的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因而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现在读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家长们如是说。农村中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少,家长在农闲时沉湎于搓麻将、打扑克。农村家庭中很少看得见书籍,农民的住房及经济条件提高很快,但书房或书桌的学生并不算多。
2、家长大多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是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吃穿,学习教育等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有许多家长不检查孩子的作业,更不要说辅导孩子功课,问孩子学校里的事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父母经常打骂孩子的占有一定比例。据了解,有一小部分的家庭,当家长主动闲聊时,孩子能认真回答问题;大多数情况是,如果家长不问,孩子也不会主动述说;极小部分的家庭的孩子看到家长无事,则会主动述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还有相当部分的孩子则是躲避家长,怕挨训斥和责骂。这种情况在初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3、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较多,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严重。在受调查学生中,一个班级,一般都有25%左右的学生家长双方都在外打工,这样教育子女的任务就落在了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的身上,这种隔代教育或旁系亲属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过去家庭条件差,当时的父母极少宠爱孩子;现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把那一份宠爱加倍地给予了第三代,造成了溺爱。有些祖父母或旁系亲属在带孩子时担心出差错,所以对孩子百依百顺,他们只是成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传声筒”和“取款机”,并不能对孩子采取对症下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他们所具有的是一种非常原始的“养育”观。同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农村很少接触新事物,价值观念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隔代教育对孩子个性发展有许多负面影响:过分的溺爱和迁就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影响孩子个性和优秀品质的形成。
再个,父母逢年过节回来一下,心中总感觉对孩子有愧,长年把孩子扔在家里,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心中有愧,总想办法补偿。而这种补偿的方式往往变成了物质上的弥补,大包大包的衣服和零食,各种好玩的玩具、Mp3、Mp4、游戏机甚至新颖时髦的手机,却极少有家长为孩子买书回来的。而带回的这些东西却并不能让孩子学会感恩,相反,他会认为那是父母应该补偿的,是他该得到的,在孩子与孩子之间还会加剧攀比之风。即使有家长想着回来要与孩子好好沟通教育一下,结果也因为长期在外,了解不多,互信不够,沟通难度大,加之年节期间,相互间走动多,你来我往之间,时间往往浪费在了扑克麻将上面了。
4、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的学习,轻素质的培养。大多数的家长,自己文化层次低,自己觉得社会地位低,所以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他们认为,读书、考试是唯一的出路。他们觉得,在学校里就应该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理化等考试要考的学科。对于篮球、乒乓球、画画、舞蹈、唱歌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则是多余的,对孩子的品行,特别是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存在很大的缺失。据了解,有些家长认为学这些是浪费时间,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只有极小的家长则认为可以学习,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因此,很多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将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变成了单一枯燥的文化课。造成许多学生在学校找不到感兴趣的东西,在家里不愿面对家长关于学习的发问,在同学间找不到自信心,这些学生或者厌学、或者自暴自弃、或者和家长老师闹对立,从而走向极端。
5、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中国,经济增长迅速,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我镇与外界沟通也日益密切。作为学生,既要面临家长不在身边缺乏管教或有家长在身边但管教不力的家庭环境,又要应对充满种种诱惑的社会环境。未成年的学生,自制力往往较差,抵制诱惑的能力有限,而我们的社会又不能给他们创造一个非常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街上的网吧、游戏厅,辍学后终日闲逛无所事事的同龄人,以及那些灯红酒绿的生活,充满暴力色情的影视片,对他们来说都是难以抵挡的诱惑。一不小心,就可能误入其中,难以自拨。这个时候难道仅仅只能怪学生、怪家长吗?令人深思!这其实也让农村家庭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我镇农村家庭教育的教育环境不理想,家庭教育的效果不太令人满意,具体体现在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的自身素质偏低、教育方式落后、主动教育意识不强、教育的目的不明确、社会监管不力等方面。
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净化社会风气,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创建良好的家教环境,形成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合力,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结合相关调查,特提出几点自己的建议:
一是积极举办家长学校。举办家长学校,让家长查看自己孩子的作业,欣赏着孩子的学习成果,对孩子的在校生活和学习的情况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也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进行互动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家长学校的举办,有利于提高我们农村家庭教育水平,树立“以德育人、为国教子”理念,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同时也让家长更加及时了解学校的工作,了解学校的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更为紧密,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
二是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力求用良好的办学条件,来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的状况。今天的中小学生,一二十年以后又将成为家长,希望他们不要重蹈父辈们的覆辙。但是要真正缩小农村与城市学校的差距,使农村孩子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需要法律的保障,要以法律来完善和保障义务教育的投入机制,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执法力度。
三是建立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机制。陶行知说过:“学校教育的功效,一部分要靠着学校和家庭的联络。”适时召开家长会或让教师家访,向家长通报学校工作和班级情况,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状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能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加深家校之间的理解。
四是增强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首先,建议家长为孩子设计一间书房,或在孩子的卧室里配置书桌和书架,使孩子有一个学习的小天地。其次,向家长推荐优秀的家庭教育报刊,建议家长订一两份报刊杂志,作为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资料。再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这样,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形成后,能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五是努力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作为家长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使孩子在家庭中愉快、健康地成长。为此,家长要努力做到:提高自身素质,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一套能被孩子接受的家规;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做孩子学习上的助手,指导和帮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和耐挫力。
六是加大学校周边环境以至社会环境的治理。学校应主动联系镇政府、派出所、工商所、村委会等单位,加强对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努力创建一个适合未成年人成长的空间;应着力将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点工程来抓,多想办法,想点子,提高广大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建一个健康向上、重视教育的文化氛围,倡导家庭文明之风;应多多开辟就业渠道、多多提供理想的就业岗位,让家长能有尊严的留在家乡工作并能对孩子实行有效的教育。网吧、游戏厅的管理,应该常态化,不是等家长、学校报告了才去处理,或是家长、学校即使报告了也不见得处理。对于社会闲散人员,各级责权单位要深入研究,找出对策,让他们有家可归、有事可做。学校应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校中学到感兴趣的东西,让他们爱上学、爱学习。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意味深长指出:“如果你给祖国和人民养育了优秀的儿女,你就在自己的身后立下了一座活生生的不朽的丰碑;如果你养育的子女不争气,成了社会的败类,你就留下了可耻的罪行。”没有谁愿意看着可爱的孩子成为社会的败类,没有谁希望在社会上留下可耻的罪行。我们的社会正飞速向前发展,我们的家长也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文明、科学的态度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积极创建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当然,要彻底改变我镇家庭教育的现状,也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教育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农村家庭教育关系到农村孩子的未来,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搞好农村家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对策
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相互影响的教育,是协调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应试教育将学习的重点全部转移到学生和学校上,却未曾将家庭教育纳入教育中来。良好的个性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家庭教育与孩子个性发展密不可分。家庭教育的影响是隐性的,但却是不容忽视的。目前,我国农村的家庭教育还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特别关心和注意。
1.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1.1
农村家长素质偏低。农村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文化底蕴差,大多数农村家庭很少看得见纸笔和书籍,大部分家长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功课。农村中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较少,家长闲时不看书读报,而是沉湎于喝酒、搓麻将、打扑克,给子女学习、成长带来了较为消极的影响。
1.2
家长期望值过高。部分农村家长对孩子期望很高,希望孩子考上大学,跳出农门。与此相对应,农村家长都舍得投入,他们节衣缩食,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尤其是物质上的要求。
1.3
家庭教育方法简单。有的家长信奉“棍棒出孝子”,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粗暴,经常打骂、惩罚孩子,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则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对孩子的学习则很少过问。
1.4
过分依赖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与己无关,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出了问题之后,家长们往往只是一味埋怨孩子没遇上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
1.5
家庭成员中对子女教育的观念不统一。农村家庭几代同堂的情况较多,在教育子女观念上存在严重分歧,祖父母的溺爱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对立局面。有的农村家庭是父母中收入高的一方只管赚钱,而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交给另一方。此外,由于农村家长外出打工较多,家庭隔代教育的现象比较严重,对孩子个性发展有许多负面影响。
1.6
家长的就业观和人才观还较为片面。有的认为孩子升高中、考大学,将来当工人、干部才有出息。有的认为孩子上不上学无所谓,只要有力气、肯钻营就可以“成才”。还有的认为不管孩子将来干什么,只要能赚钱就是人才。
2.对策
2.1
优化农村家庭教育外部环境。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把家庭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消除封建文化残余。通过政府的力量,因地制宜,开展文体
活动,建立适合农村孩子发展、创造、竞争、成才的健康的家庭文化,减少和消除封建主义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从观念上、文化上、形式上改革家庭,改变人们的家庭心理结构,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2
加强学校对家长的教育,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孩子的家庭观念。学校应加大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开设和完善家庭教育课,通过各种资料、图片、案例和多媒体等方式来增强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家长要在生活中运用各种方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家庭意识和家庭观念。
2.3
开展灵活、多样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重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与学校相比,家庭教育更具有生活性和随意性,由于孩子对父母天生的信赖,家长的言行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讲究科学的教育技巧,选择恰当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孩子创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家长应正确定位学校与家庭教育,农村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充分承担起自身的教育职责,不能过于依赖学校教育,虽然学校是教育主体,对孩子的成长起主导作用,但它不能取代家庭教育的职能,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进行家校合作,共同搞好对学生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反复的教育活动,仅凭家庭单方面的力量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因而,必须联合学校、家长各方面的力量。家长在加强对孩子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要借助学校教育的力量。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各种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家庭教育的意识,更新教育观念,使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教育孩子。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的情境化训练,通过言传身教,使家庭教育达到实效。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家长要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履行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同时搞好农村家庭教育工作,也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内容,又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因此,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将家庭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上去。
一、当前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分析
1、学生教育投资观念根深蒂固。在古代,人民群众就把“金榜题名”视为家庭教育投资的唯一目标。现在,许多人把“上名牌大学”、“出国上大学”看成家庭教育投资的主要动力。根据中国未来社会发展形势看,学生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而其回报率就越大。现在家庭教育中普遍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个是基本教育,就是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等一般教育;二是扩展性教育,比如孩子报名上这个精英班那个奥赛班之类;三是发展性教育,即孩子从小就显现出具备体育、音乐等个人特长。总的来讲,除了我们国家传统受教育家庭投资影响之外,从目前中国10亿人口为基进行分析,我们的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良教育供给更少)还很少,但教育需求却是庞大的,人们对教育膨胀需求是非常巨大的。人们自己有这个教育需求,加之高回报也是一个刺激,当然热衷于买教育消费、买教育服务。从社会背景来看,确实人们经济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跟20年前来比较确实是个大飞跃,家庭富余收入明显增多,这种情况下使他有能力给孩子在教育上投资增多。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24年,重庆市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支出772.52元,占消费总支出9.0%%,与2024年相比增长了55.5%%。值得关注的是,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支出,2024年比2024年增长18.2%%,2024年再增长15.7%%,这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投资项目。
2、家庭文化投资明显不足。现代父母虽深知“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道理,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特别是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于许多家庭文化投入少,影响到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和家庭教育质量,所以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据上海的一个调查表明,家长每天在家看书读报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的不足一半,两个小时以上的则只有5.1%,将近60%的家长从未参加过业余进修或自学,藏书量超过200本的家庭只占14.5%。试想一下,身处于文化沙漠,花朵们从何吸取健康成长必需的养料?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可见,家长加强对家庭文化建设,与子女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也尤显重要。
二、当前家庭教育投资走入误区的成因分析
1.人才观受扭曲催生投资目标偏移。
大多数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投资目标,往往不顾孩子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的受教育历程。孩子的课余时间被家长安排得满满的,星期六上“英语班”,星期天上“作文班”,晚上再请个家庭教师给孩子补课。家长普遍认为如果学生“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后就能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拿一份高收入的薪水,于是在许多家长的期望儿女成材的教育投资观念里,就很容易把孩子“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等同于把孩子培养成了优秀的人才。这种人才观的严重扭曲,导致家庭教育投资目标发生了偏移。
2.评价标准欠佳造成投资结构失衡。
有些家长期望孩子能够博学多才、聪明过人,于是不断加大对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的投资,而忽视其思想品德教育投资。他们为了让孩子学习好,不惜投入巨资为孩子找好学校,找好班级,省吃俭用出钱来给孩子买钢琴或让孩子学绘画。家庭基本上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特长培养上,而较少关心孩子的道德品质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些家长重智力开发,轻德育投资,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由于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以“智力”为基础,能否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关键看分数的高低,其他方面因为评价标准模糊而居于次要地位;二是有些家长认为对于品德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素质没有必要刻意投资。正是因为这种“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使得家庭教育的投资结构严重失衡。
3.教育方式不当导致投资对象单一。
有些家长认为,既然家庭教育投资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才,那么投资只要以孩子为中心,只要在孩子身上花钱就行了。多给孩子买些益智健体的营养品和各类课外书籍,多
订报纸杂志,聘请家庭教师,进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在家庭教育投资过程中,没有必要在家长身上增加额外的其他花费,从而提高家庭教育投资的“亮点”效益,有助于孩子尽早尽快长大成才。这些家长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因为他们文化素质不高,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教育包括教育者、教育措施和受教育者三个要素,忽视提高教育者的素质,缺乏对提高教育者素质的投资,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投资效益的。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提高其育人素质尤为重要。还有些家长把家庭溺爱方式向教育投资方面延伸,一家老小对孩子的物质要求百依百顺,吃、穿、用应有尽有。他们把种种努力都化作日益膨胀的期望,寄希望于所有的投资都能有丰厚的回报。实际上,溺爱型的投资不仅得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还会适得其反,抹杀孩子的创造性和想像力,使孩子丧失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家庭教育投资理财的对策分析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确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投资目标。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作为人才,必须具备四项基本素质:(1)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2)必须具备不断学习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3)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要经得住挫折的考验;(4)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作为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智”的素质,还要有较高的“德”的修养。真正能称得上人才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在我国,上大学是成才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从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每年高校招生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为众多有志青年圆大学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我国人口众多,目前人人都上大学是不现实的,而且上大学也不是成才的唯一出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是多种多样的,不仅需要学术型的专业人才,也需要技术型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他们有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志向,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就一定能成为有用之才。第二,要确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投资目标。首先,要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的孩子。作为孩子的家长,不仅要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孩子的优点、长处,还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孩子缺点、短处,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而要了解孩子,就必须尊重孩子,努力做孩子的好伙伴。当发现孩子的缺点时,要坦诚相告、亲切相待、平等交流。其次,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家庭教育投资的方向和目标。现在的孩子,因为优生和良好的营养补充,绝大多数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智商都有所提高。但在众多的孩子中间,好、中、差仍然是存在的。家长不能认为孩子的素质比自己高,自己的孩子就一定是“天才”。要正视孩子间的差异,对自己的孩子的素质在全体孩子中的位置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家庭教育投资的目标,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合理安排家庭教育投资的分配结构,使孩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家庭教育投资过程中,很多家长只重视智力投资,忽视德育投资,这种重智轻德的投资导向,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使孩子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家长必须改变这种错误的投资观念,合理安排家庭教育投资在德智体中的分配比例,重视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投资。
第一,要重视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的投资。首先,家长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如学雷锋活动、劳动活动和献爱心活动等,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感。其次,家长可以自己组织一些活动,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如陪孩子一起去看革命传统故事片,购买中外传统美德的故事书给孩子看,带孩子参观革命纪念馆等。
第二,让孩子参与家庭中的各种投资决策,增强他们的经济道德观念。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经济活动对人们的行为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道德行为标准。具体而言,要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平等竞争、讲究信誉、保证质量,同时要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等。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家长必须从小就培养孩子在经济活动中具有良好的经济道德品质。
3.切实提高家长育人素质和创设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全力提升家庭教育投资的整体效益。
家长留给子女最宝贵的财产不是金钱而是教育,教育包含有教育者、教育措施和受教育者三个要素,只对受教育者投资而缺乏对教育者投资,显然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和熏陶,对孩子的成长意义深远。鲁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告诫我们说:“父母很多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也可以传之子孙,便是子孙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而且,久而久之连社会都蒙受着影响。”因此,家长的育人素质和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也是家庭教育投资的关键因素。
第一,增加提高家长育人素质的投资。(1)重视提高家长自身道德修养的投资。综观历史,凡是事业有成者,其家长必定能够以身作则,以自己模范的言行为其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使其有所作为。家长要加强道德知识的学习,时刻以中国传统的美德鞭策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父母孝敬长辈、遵守公德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同时,父母以自己的言行去教育子女,会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从而激发孩子的美好情感,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教育更加有效。(2)增加针对家长的智力投资,提高家长的文化知识修养。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知识修养,既是家长工作的需要,电是教育孩子的需要。孩子对周围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感到新鲜,他们常会对父母提出一连串的“为什么”。如果父母缺乏必备的文化知识修养,一问三不知,就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如果家长处理得不好,还有可能扼杀孩子的创造性。虽然要求父母能够回答孩子提出的所有的问题不那么现实,但是,只要父母在不断地学习,那种求知的欲望对孩子就能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就会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是一门艺术,它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卫生学、人才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父母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家长,就应该多买一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经常上家长学校,学习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摸索出一套适合于自己家庭的家教经验和方法。
第二,增加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投资。(1)创设良好的家庭物质环境。在家庭中要给孩子一个活动的空间,家庭装潢、家居环境和家具陈设等应考虑有利于孩子的活动,不能只为成人服务而忽视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吃、穿、用等生活用品的选择要讲究科学,食物应营养均衡,衣着要大方得体,不要一味追求高档名牌。孩于学习用品的购买要合理,孩子学习必须具备的用品一定要买,可有可无的应视家庭经济条件而定,没有必要买的一定不买,不要诱发孩子不切实际的高消费和攀比心理。另外,还要注意美化家庭环境,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2)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首先要建立和睦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彼此心理相容,团结互助。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有安全感。其次,对孩子有适度的期望。罗森塔尔效应表明,适度的期望可以激发孩子内在的成就动机,促使其更加努力向上。但不能期望过高,这会给孩子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3)创设良好的信息环境。为孩子订阅报纸杂志,指导孩子收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带孩子去博物馆、科学馆、展览馆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或是带孩子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帮助孩子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选择有利和有益的信息,避免消极信息的影响。
在我国,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自己必须负担全部学杂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也还要交纳一定的数量的杂费,家庭应该负担的教育费用相当多,家庭的教育投资压力很大,特别是对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来说,如何科学地安排家庭教育投资就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教育投资与其他投资一样,旨在追求效益最大化,只有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投资观念,讲究合理的分配家庭教育投资结构,把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投资导向,才能使家庭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邹平县山区防洪工程现状及对策
盖文梯 郭晓彤李明王涛
(1、邹平县水利局)
1摘 要 :突发性暴雨洪水是山区水库、塘坝防洪的心腹之患。在分析山区防洪现状的基础上,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提高防洪标准、建设防洪非工程体系、搞好防守抢护等防洪对策。
关键词: 山区、防洪特点
防洪对策 南部山区基本情况
1.1 地形地貌
山东省邹平县地处山东省滨州市的最南端,东接工业重地淄博,西邻山东省会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靠黄河,济青高速公路横穿全境26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8′~117°57′、北纬36°42′~37°09′,最大纵距为50.15km,最大横距为57.55km,总面积达1251.75km2。邹平县南部山区地处鲁中泰沂山区北麓,境内地貌复杂,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山丘林立,形成了低山丘陵地带,从海拔高度为826.8m的长白山摩诃顶、到海拔10.6m的黄河冲积平原,形成本县的低山陡坡、近山阶地、水平梯田、沿河阶地、冲积平原、河滩高地、缓平坡地、背河槽状洼地等八种主要地貌类型。
1.2 行政区划
邹平县南部山区包括西董、临池、好生、青阳、黄山、黛溪六个镇(办),227个行政村,7.014万户,24.3966万人,土地面积319.58平方公里,山区6镇办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5.6%。
1.3 河流及水库体系
南部山谷峪川汇集山洪形成了黛溪河、新月河、潴龙河、淦沟河、望京河、卧狼沟等山洪河道26条。由于地形的控制,地表径流方向多从西向东,或由南而北,汇入小清河下泄。
南部山区共有水库23座,塘坝108座,其中小(1)型水库4座,小(2)型水库19座。
1.4 水文、气象条件
邹平县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3.1℃,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数为2619.8小时,无霜期133天。南部山区多年平均降雨量607.5mm。县内多年平均蒸发深为1242.3mm(E601型蒸发器),一般6月份最大,12月份或1月份最小。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主要集中在6、7、8、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72%。
1.5 南部山区局部短时强降雨的特点
南部山区短时强降雨一般来说,范围不大,但短时强降雨具有突发性,且水量集中、峰量高、汇流速度快、破坏力大等特点,对水库的安全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小型水库,集水面积不大,短时强降雨范围可覆盖整个 2 流域,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的流域,短时强降雨还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滑坡会使山体、植被和建筑物失去原有的面貌;泥石流兼有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往往比单一的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而滑坡和泥石流的出现,将大量的泥沙、树木带入库区,也影响了水库的安全。南部山区防洪工程现状
2.1 防洪标准低,工程设施老化
邹平县山区水库、塘坝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条件的限制,防洪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存在着坝基渗漏,坝坡塌陷,溢洪道狭窄等安全隐患,防洪标准不足20年一遇,具体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部分坝体出现下陷,发生渗水现象,坝体、坝基渗漏严重。
2、坝体砌体护坡坍塌滑移,砌体发生大面积风化、老化及冰融破坏,损坏严重。
3、放水洞老化损坏严重,放水能力严重降低,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4、库区周围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水库淤积严重。
5、受当时施工条件的限制,施工工艺落后。
6、溢洪闸门体锈蚀严重,止水橡皮老化,轨道锈蚀变形,启闭机启闭不灵活。
7、管理养护经费不足,维修养护不到位。
2.2 行洪河道行洪能力差
部分行洪河道多年未清淤,淤积严重,阻水林等阻水障碍多,造成河道行洪能力严重减弱,加大了防洪压力。
2.3 整体抗灾能力低,防洪压力大
水库管理机构薄弱,缺乏水文、雨情测报设施,预警预报方法落后,尚有部分水库、塘坝仍存在安全隐患,给山区防汛带来很大的压力。
2.4、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一是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山区群众防灾意识普遍不强,对洪灾的监测预报、避让、自救等知识有限。二是开发建设过程中对自然规律、地质条件等考虑得不多,一旦发生山洪灾害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山区防洪应急对策
3.1加强病险水库、塘坝除险加固力度
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年基本完成全省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任务目标,邹平县自2024年以来,已完成三八水库、台头水库、于印水库、古城水库四座小(1)型水库、11座小(2)型水库、30座塘坝的除险加固工程。邹平县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将剩余水库全面除险加固,108座塘坝已按计划陆续除险加固。这些工程的实施,将大大提高我县山区工程的防洪能力,对拦蓄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当地小气候和生态环境,减轻下游防洪压力,解决当地农业灌溉用水和人畜饮用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2 强化汛前检查,抓好预报预警
本着“早动手、争主动”的原则,搞好山区防汛准备工作,县防指每次在汛前组织防汛检查组,对 23座水库108座塘坝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以文件形式上报,逐级落实,并将水库、塘坝安全渡汛工作,作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对全县防洪工程中需要重点防守的险工险段、水库、塘坝、病险涵闸专门登记造册,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到组织、管理、预案、制度、队伍、物资六到位,保障工程安全度汛。
3.3、领导高度重视,分级层层落实责任
全面落实好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全方位防汛责任制。汛前召开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县长与各镇办行政一把手签订了防汛责任状,会后逐级签订防汛责任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规定,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中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责任制、以及岗位责任制,明确防汛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把责任逐项分解,确保每座水库、塘坝,都要有辖区内镇(办)人民政府确定一名行政领导为防汛安全管理责任人,一名水库、塘坝技术安全管理责任人和2-3名水库、塘坝工程管理责任人,并制定好管理制度,落实好管理经费。各相关责任人必须按防汛规定和预案的要求按时上岗到位,认真履行好职责。将防汛工作责任制落实到防、抗、抢、救的全过程。
3.4、完善防汛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对山区23座水库、108座塘坝每年重新修订完善《邹平县防洪预案》、5 《邹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及内河、山区和县城区防汛分包责任制》、《河道、水库洪水调度规程及防洪预案》,制定了《山区水库防洪应急预案》而且装订成册,防汛指挥人手一份。健全水库、塘坝的各项防汛措施,严格执行水库、塘坝的调度方案,对于病险水库、塘坝要降低水位或空库运行,确保大坝安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水库、塘坝的安全巡查力度,加强巡查的次数,一旦发现险情立即组织人力物力全力抢护。对于病险水库和高水位运行的水库、塘坝,务必坚持昼夜巡查。按照“先急后缓,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小型为主,层层拦蓄”的原则,重点提高山区防洪安全标准和拦蓄能力,加大山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对每一种可能发生的险情都制定好报警、抢险、迁安、救护等各项应急措施,确保水库、塘坝度汛万无一失。
3.5 落实抢险队伍,加强实战演练
县防办及时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汛抢险演练工作的通知》,山区六镇(办)认真组织落实了防汛队伍,继续以基干民兵为基础,党团员为骨干,组织了常备队6支36人,抢险队6支1.41万人,预备队6支3.37万人,排涝队6支1.28万人。每年举行一次山区水库防汛抢险演练,组织落实迁安队、救护队,并与驻邹部队、武警部队联合,加强军民联防,努力建设一支技术过硬、作风顽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现代化防汛抢险队伍。
3.6 除障疏浚,改善河道行洪能力
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对河道行洪区内影响行洪的障碍物进行了限期清除。邹平县开展河道清障攻坚战的主要做法是“一抓”、“二管”、“三落实”和“三结合”。“一抓”,就是在河道清障工作的组织领导上,建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把河道清障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公安、法院、土地、规划、城建、交通等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二管”,就是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防汛抗旱指挥部协管。“三落实”,一是落实清障执法目标责任制,二是落实清障经费,确保清障任务按期完成,三是落实清障执法专职人员。在清障项目的具体实施上,做到“三结合”。一是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坚持贯彻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方针,使设障者充分认识设障的危害性和清障的重要性,自觉清障。二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上下紧密配合,共同完成清障任务。三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与司法部门紧密配合,推动清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3.7 做好物质储备,提供抢险保障
按照国家、集体和群众号料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了储备。对于群众号料,不做表面文章,切实落实到镇、村、户,按照“备而不集,用后付款”的原则,落实好品种、数量、储存地点,运输措施及责任人,做到随用随调。
3.8 加强值班巡查,确保政令畅通
县防办及时下发《关于做好上汛工作的通知》,县镇两级防办自六月一日始至九月三十日止严格实行定人定岗24小时昼夜值班。山区各镇(办)7 防汛指挥部及各有关单位要及时上岗到位、坚持领导带班制度和汛期24小时值班制,不得有脱岗、漏岗现象,要密切注视天气变化,及时掌握汛情、水情、工情和灾情。
3.9 强化科学调度,严明调度纪律
多年的防洪实践表明,只有早预报、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绝大多数水库险情是可以有效控制的。因此,对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所发出的工作指令必须做到令行禁止,坚决杜绝推诿扯皮、久拖不办、敷衍塞责等现象的发生。对因拒不执行命令,贻误时机造成损失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决不姑息迁就。从现在起到汛期结束,山区各镇(办)党委、政府一把手和县级各部门负责人,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擅自外出,因工作需要确需外出的,必须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请假,对批准同意外出的,要妥善安排好本辖区、本单位的防汛工作。
3.10 建立防汛信息网,提高决策参谋水平
对通讯设施和遥测设施的站点,汛前进行了维护保养,从而保证了各种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提高气象、水文监测预报准确度,做到“测得到、测得准,报得出、报的快”。同时加强气象局和水文局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会商制度,使预警预报工作更加准确。为领导决策及调度指挥防汛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确保了度汛安全。
3.11 加强宣传,依法防洪
水库流域内的各级政府要在工厂、机关、学校、企业的广大群众中积 8 极开展灾害防御知识普及教育,做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特别是要把人员转移避险的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继续加大宣传贯彻《水法》、《防洪法》及其他有关水法规的力度,使人人懂法守法,让防汛工作深入民心,彻底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充分调动起广大干部群众防汛抗洪的积极性与使命感,更好地做好防汛工作。结 语
暴雨虽强,但应对有序;洪水虽大,但防范有力;灾害虽重,但损失较小。在部分中小河流水位超过堤防保证水位、水库超设计水位的情况下,邹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制定科学合理的洪水调度方案,充分考虑上下游、左右岸的利益。充分兼顾兴利和生态需要,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库,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努力做到灾害损失最小化、防洪兴利综合效益最大化。确保堤防、水库等防洪工程的安全。重要堤防无一缺口,全县水库无一垮坝。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山区六镇办党委、政府的扎实工作;得益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得益于依法科学防控,给洪水以出路,从被动抗洪到主动防控;得益于不断完善的水利工程和非工程防洪减灾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雷.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全力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 9 [J].中国水利,2024年,(10)。
[2]胡小梅.陈崇德.胡一波.樊哲.对水库流域局部短时强降雨引发灾害的思考[J],中国防汛抗旱,2024年,(5)。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