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2024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总结

最新文章

第一篇:2024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总结

2024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总结

一、教学基础情况

(一)、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1、师资结构较合理。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共有专任教师43名,其中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老师17人,占教师总数的40%;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0人,占教师总数的47%;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从年龄、职称、专业、学历等方面合理,较好适应了教学和学科发展需要。认真做好青年教师、新进教师的代培及考核工作,对青年教师实施了导师制,9对结成帮带对象的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重视师资队伍结构建设。近两年度教师学历职称结构有了新的变化。李伟、郁剑、唐朝晖等3人晋升正高职称、2人晋升副高职称,6人晋升中级职称。3人顺利获得硕士学位。引进了关红教授、赵小波博士、徐跃光副教授。

2、师风师德建设有成效。艺术设计专业十分重视师风师德的建设。教师师德和业务素质普遍良好,深受学生喜爱。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现有专任教师承担了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均能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学效果普遍良好,几年来,90%以上都获得过优秀/ A类课,教学效果得到师生一致好评。我院李立芳、李伟、李碧高、何鹄志、杨修进、李湘树、陈旺、刘春骅、黄梅荣、陈杏娟、余藜、金丽萍、邓姣华、禹云贵、郭曼、李屿君等老师所授课程获评学校优秀课程。

3、我院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教师参加国内相关会议,为教师提供了再学习的机会: 2024年3月22—23日,我院院级精品课程主持人吴灿老师,应邀参加了由教育部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武汉举办的“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

2024年3月,我院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了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举行的《高等学校设计艺术类教材研讨会》,会议就目前全国高校设计艺术类教材使用现状做了分析与讨论,为此积极筹备和策划各院校骨干专业老师出编教材工作事宜做了相关发言。2024年4月17日—19日,陈湘老师应邀参加由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

2024年5月17日,我院李立芳、吴灿、唐朝晖等老师出席参加了由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在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报告厅举行的《艺术设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此次大会特邀请了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艺术设计委员会谭平主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靳埭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许平等众多业界知名人士就完善艺术类各专业建设,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提高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和”质量工程”背景下艺术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等做了相关主题发言。

2024年9月9日—14日,杨修进老师应邀参加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IAC)主办的《第43届国际陶艺学会大会开幕式》及《中国现代陶艺展》。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18日,李伟老师参加了由中国教育部、日本电通公司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广告要才培养研讨会及广告教师研修班并顺利结业。

2024年10月19日至10月20日,李伟老师参加了由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组织的2024全国广告学学术研讨会。

2024年10月20日至10月23日,李伟、唐朝晖老师参加了由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广告节,收获良多。

2024年10月24日至10月31日,我院精品课程组吴灿老师参加了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2024年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顺利结业。

2024年12月8-9日,唐朝晖、周士莲老师参加了由教育部组织在长沙召开的《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与教学研讨会》。

2024年12月4—7日,李伟、赵持平老师参加了由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年会及相关学术交流活动。2024年12月12日至12月15日,我院精品课程组吴灿老师参加了广州美术学院设计作品展,并与深圳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的教师就课程建设进行了相关研讨。2024年2月,郁剑老师赴哈尔滨参加“全国高校摄影专业教学理论研讨会”。2024年金犊奖组委会特聘我院吴灿老师为第18届时报金犊奖评审,并颁发聘书。

2024年5月12日-17日,吴灿老师应金犊奖组委会之邀,赴广州进行了第18届金犊奖第一阶段的评审工作。

2024年8月8—14日,何鹄志老师参加“武汉•高等院校广告学专业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2024年9月24日-26日,李伟老师赴厦门大学参加中国教育部电通广告人才培养基金项目——第四届中国广告人才培养研修班学习并获得了结业证书。

2024年10月,郁剑老师赴辽宁大学参加“中国高教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议暨理论研讨会”。

2024年10月17日,李立芳、李湘树赴上海参加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24届年会暨传统手工艺展览会”。2024年11月6日-8日,湖南省第六届高校优秀设计作品展暨艺术设计教育研讨会在湖南工业大学举行。我院李伟老师、唐朝晖老师等应邀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2024年11月底至12月初,徐跃光老师赴香港参加“2024香港设计营商周”系列活动。2024年11月20-21日,吴灿、李伟老师赴北京参加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颁奖典礼”。2024年11月21日-22日,吴灿、李伟老师赴北京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大会有教育部高教司领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领导及全国60多所院校代表参加。

2024年12月12日,赵持平、李伟老师参加了由湖南美术家协会、湖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在长沙主办的“高等校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暨教材开发第三届研讨会”。文新华老师参加“广告发展与广告教育国际研讨会暨美国广告学会2024亚太会议”;李立芳老师、何鹄志老师参加湖南广告教育学会成立大会;

(二)、基本教学条件

为了确保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需要,学校近几年开源节流,多方筹集资金,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加大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投资力度,使艺术设计专业从教室到实习实训基地的硬件条件逐步改善和完善,设施设备的质量与数量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已建专业教室10间、画室6间、机房3间、雕塑室2间、摄影棚1间、多媒体教室8间、工作室3间。近两年来,艺术设计专业图书资料的建设也不断增强,学校及学院专业图书资料达6万余册,价值近160 余万元;同时,学校还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网络数据库和数字化图书馆的改造与建设。

艺术设计专业还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建设了如博创广告公司、随意居设计公司等十多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这些校外实习基地,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专业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情况 几年来,艺术设计专业专任教师除了承担大量繁重的本科教学任务外,还积极进行了科学研究,并以此推动教学工作。

(一)、著作出版方面:

近两年来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出版著作7部,分别是:《湖湘刺绣》、《经典湖湘绣》李立芳、李湘树著。《广告创意设计实战》李伟著。《数码商务插图》吴灿等著。《千古画迷》唐朝晖著。《室内空间创意手绘表现技法》陈湘著。《包装设计》吕杰著。有效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课题立项获得重大突破。

近两年来获得课题立项9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6项、校级3项):

1、李立芳教授主持的《现代社会湘西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生态与保护研究》2024年5月9日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

2、李立芳教授主持的《湖湘民间杂艺研究》获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3、李伟教授主持的《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获08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

4、陈湘老师主持的《当代长沙历史景观再利用设计研究》获08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立项;

5、吴灿副教授主持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广告公司经营现状研究》获湖南商学院立项;

6、李晓东老师主持的《农村景观设计研究》获08年湖南商学院立项;

7、李伟教授主持的《商科院校设计专业人才素质要求及其培养途径研究》获湖南商学院立项。

8、唐朝晖教授主持的校级教改课题《质量工程背景下地方院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学校验收,准予结题并被评为优秀课题。

9、李伟教授主持的《长株潭城市群公益广告研究》获湖南商学院立项。

(三)、近两年来,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96篇;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上升。另外,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还充分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如李立芳教授为湖南友谊阿波罗集团设计的“好运北京诚信中国结”、杨修进老师为湖南宁乡一中设计的主题雕塑和为湖南株洲沿江风光带设计的景观雕塑等。此外,如文新华、吴灿副教授作为“双师型”教师,长期在企业兼职,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多家企业进行策划设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几年来,在教师的指导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三下乡”等活动,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成绩喜人。

三、教学科研改革情况

(一)、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工作的重心,为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通过广泛论证,认真做好艺术设计专业08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及相关工作。1、2024年上半年,我院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专题调研,拟定了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并提出编制意见,在此基础上广泛论证,全面修定了艺术设计专业08级人才培养方案。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全面执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围绕08级人才培养方案编写了新的教学大纲。2、2024年上半年,我院对《文化产业管理》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专题调研,拟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并提出编制意见,在此基础上广泛论证,制订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09级人才培养方案。2024年,我院各专业围绕08级人才培养方案,新编写修订了80余门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第五至第八学期)。2024年,我院广告学、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先后举办了院级教研活动,分别就广告学专业08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09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此基础上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及审美品味,同时具备广阔的视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系统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熟练运用现代化设计工具及手段进行艺术设计实践,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艺术设计专业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既遵循了一般的教学规律,又有所创新和突破: 一是科学合理安排学分。依照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般惯例,将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按照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必修课、科学人文素质、社会实践环节等模块来安排相关的专业课程。二是学科专业交融安排课程模块。依据既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交融原则,将艺术设计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必修课等模块的所有课程整合成为四种类型的课程,即基础类课程、营销与策划类课程、创意与设计类课程及素质培养与拓展类课程。在每一类课程中都包含专业课程(确保各自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共享课程(落实学科交融)。

三是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根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精心设计了适合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分为两类,一是一般性教学环节,它是依据学校的统一要求而制定的,包括课程实验、社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专业考察、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与设计分析报告);

二是特色性实践教学环节,这是根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贯彻学科交融原则而进行的独创,主要包括创意训练和专业竞赛。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全面执行了上述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教学中近两年来,艺术设计专业能认真抓好课堂教学工作,坚持听课评课,搞好教学检查和学生座谈会等工作,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信息,确保了日常教学工作质量。

1、为进一步推动日常教学工作上水平,努力提高教师课堂质量,2024年上学期,我院主办了“设计艺术学院教学能手竞赛”,艺术设计专业杨修进、陈湘、黄艳老师获评设计艺术学院教学能手优胜奖。

2024年上学期,我院主办了“设计艺术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竞赛”,各系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院领导及骨干教师全程参评,教学能手竞赛活动收到了实效。艺术设计专业刘春骅老师和广告学专业陈杏娟老师获得了评设计艺术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手优胜奖。2、2024年,我院全体教师团结努力,认真完成了相关教学任务,全年共完成17000余课时的教学任务,人均教学工作量达400余课时,其中赵持平、吕杰、杨修进、李晓东、徐跃光、陈湘、陈杏娟、黄梅荣、金丽萍、余藜等老师年教学工作量超过500课时。3、2024年,我院认真抓好课堂教学工作,坚持听课评课,搞好期初、期中及日常教学检查和学生座谈会等工作,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信息,确保了日常教学工作质量。一年来,为顺应教学质量年的建设要求,我院全面实行了专业技法课程的集体评分制度,我院艺术设计、动画专业60余门专业技法课均实施了这一制度。通过一年的实践,集体评分对促进我院日常教学与管理,尤其是促学、促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4、为及时总结教学经验,2024年,我院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在学期末提交了个人教学总结,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地思考各自教学工作中的得失,认真撰写了总结材料,为学院及各系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5、获得2个教学成果奖:李伟主持的《平面广告设计》系列特色教材建设获得湖南商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李立芳、李伟、吴灿等主持的MNS现代广告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湖南商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

(二)、管理制度

为建立起完善的教学科研质量监控体系,艺术设计专业展开了广泛讨论和论证,在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从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监控、教学建设及科研成果等方面制(修)订较全面的管理文件制度,进一步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科研成果水平的质量标准及监控措施,使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有了制度上的保障。

1、建立健全了一套内容覆盖教学科研建设、教学科研运行、教学科研改革、教学科研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包括实施细则。

2、有一支由学院领导、教务干事、导师组成的干练、得力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

3、有一个反映灵敏、处理及时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和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4、有一套完整的教学监控、约束和科研成果的奖惩机制。

(三)、课程与教材建设

1、课程建设: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已成功申报并被确立为校级精品建设课程。2024年12月,我院广告学专业《广告策划》课程成功申报并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使我院质量工程项目数量达到3个(即一个省级特色专业、两门校级精品课程),我院课程建设有了新成绩。

从2024年上半年开始,结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艺术设计专业各教研室针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提出了改革思路,制订具体改革计划(方案)并实施。每年由艺术设计专业各教研室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办学定位,提出本室下一年度拟建重点课程计划,在此基础上统一规划,纳入学院重点课程建设规划,并分步实施;

2、教材建设:

艺术设计专业重视对基本教学资料和教材选用的建设与管理力度,及时添加各种基本教学资料,所需教材均按照优选国家级、省级优秀/规划教材和自编优秀教材的原则遴选。教材的选用基本上是用当年或者过去一年出版的最新最权威的教材。

近年来,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积极编写教材,进一步规范教材选用工作,积极选用国家级、省级获奖/优秀教材,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自编并出版了特色教材。近两年度共组织教师编写出版教材12部,其中李伟老师2部教材获省级奖励。李立芳主编《设计概论》;吴 灿主编《书籍设计》;唐朝晖主编《版式设计》 ;李碧高主编《印刷工艺》;王玲参编《PHOTOSHOP全面攻克》;《色彩》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 2024.8 于肖飞参编;李伟参编《现代POP广告设计》 ;李伟副主编《现代印刷材料及工艺设计》;何鹄志编著《广告作品赏析》;李湘树、李立芳主编《艺术概论》;邓姣华著《风景写生—速写》;唐朝晖等主编《水彩画人物写生教学》。由李伟编著的《现代平面广告创意设计》获评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湖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度十佳教材”。李伟编著的《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获08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

(四)、实践教学

艺术设计专业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从多维、立体角度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按“三位一体”模式将课内、课外、校外实践教学综合,搭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新平台。全面启动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工作室建设与运行,通过多年的实践,工作室在专业实践教学、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及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艺术设计专业进一步理顺实验室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服务。艺术设计专业还分年度制订实习基地建设计划并具体落实,现有校外实习基地10余个,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1、2024年,工作室工作成效显著,工作室学生有近10余幅作品获得专业竞赛奖项。

2、进一步加强了艺术设计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并以现有的建设基础较好、富有特色的平面设计工作室积极申报了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工作室获得湖南商学院“校级示范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 荣誉称号。3、2024年我院认真完成了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工作。2024年6月,主办了“设计艺术学院08届毕业设计作品展”,省教育厅高教处、湖南省文联等单位领导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2024年我院认真完成了09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工作。本次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除广告学专业仍按以往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程序进行外,艺术设计、动画专业毕业设计答辩结合毕业设计作品展同时进行。艺术设计、动画专业毕业设计答辩采取答辩小组成员针对毕业设计作品现场提问、学生现场回答的方式进行。

2024年6月,主办了“设计艺术学院09届毕业设计作品展”,较为充分的展示了我院实践教学的改革成效,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学习效果评价近两年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国内外重要赛事中取得骄人成绩,成绩在省内一直名列前茅;我院因参赛组织工作表现出色,近两年连续两届被湖南省教育厅评为《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组织单位,被中国广告协会协会授予《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教育推动奖》,被时报金犊奖组委会授予《最佳组织单位》。学院还通过承办《美国ONESHOW金铅笔》、《第十八届中国时报金犊奖》、《第八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国内外知名权威赛事的湖南省级巡讲会和各类优秀获奖作品展览来动员学生参赛。我院学生参加竞赛活动成绩斐然。近两年共获的各类省级以上奖励共计153项,获奖学生累计800余人次,其中各类国家级奖项8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优秀奖57项,入围奖11项);各类省级奖项71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6项,优秀奖28项)。在教师的指导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三下乡”、论文大赛等活动,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成绩喜人;

四、专业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艺术设计专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亮点,主要体现在:依托商科背景,不断整合教学资源;强调应用型教育,开展实践和创新教学;结合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依托商科背景,不断整合教学资源

艺术设计专业最突出的办学亮点是坚定地依托学院的商科背景,积极促进广告学专业和艺术设计学专业进行整合的交融,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优质教学资源。

广告学和艺术设计学均是面向市场、以创造为特征、以服务为导向的应用型学科,两者在天然上存在着互补性和交融性。但是长期以来,广告学专业一般设在人文学院或新闻传播系,而艺术设计专业(广艺)则在艺术设计系或美术系。广告学和艺术设计专业,一个侧重策划与创意,一个侧重设计与制作,将广告学与广告艺术设计这两个专业结合在一起,两者相互配合、承上启下,正好对应广告和设计专业的人才口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具备专业知识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是其它高校所不具备的。所谓人无我有,这就是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的显著亮点。

艺术设计专业所进行的专业整合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整合和交融,而是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活动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学资源。在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有意识加重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广告学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也相应加大对广告学专业的艺术设计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相关学科课程,旨在从其他学科中充分吸取营养,以扩充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在本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广告调查与效果评估》、《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创意》、《广告公司经营与管理》、《广告媒介研究》、《整合营销传播》等课程,而广告学的学生则开设有《素描基础》《色彩基础》、《构成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

(一)》、《摄影基础》、《艺术概论》、《平面广告设计》、《印刷设计》、《网络广告设计》、《西方现代艺术》等课程。在教研活动方面,广告学教研室和广艺教研室的老师经常一起探讨前沿的广告知识,交流教学经验,在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的时候也是两个专业的教师一起指导。

在学生活动方面,对广告学和广告设计的整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后作业方面,另一是参加专业竞赛方面,艺术设计专业鼓励广告学和广告设计两个专业的学生自由组合合作来完成广告作品或者参加专业竞赛,学生们在发挥各自所长的同时又能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更能通过合作模仿广告公司的操作流程来完成作业,这使得学生的创作能力、合作能力都达到了迅速的提高。

艺术设计专业在突出自身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还十分注重依托学校商科背景和人才资源。依托的是学校的商科优势,即充分利用学校办学条件和学科优势,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为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发展提供支持。

学校是省内唯一一所以商科为背景的高等院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建设,已逐渐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为龙头和特色的学科体系和学科优势。作为以面向市场为基本服务取向的艺术设计专业与学校的学科背景的服务取向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学校学科群的优势正是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和发展所必需倚重的。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专业,为学生增开相应课程,如《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经济学系和工商管理系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利用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充分体现出 “依托学院商科优势”,这样一来,培养出的艺术设计人才不仅仅是懂设计,更重要的是还会经营,这是我们商科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亮点。

(二)、强调应用型教育,开展实践和创新教学 艺术设计专业在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应用性教育,对实验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予以充分重视。在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为27学分,占总学分的比重为20%。在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都安排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

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除相关课程实验外,还有社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创意训练/专业竞赛、专业考察、毕业实习、学年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这些实践教学环节都有较周密的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并且教学内容有亮点(如每年定期举办风景写生汇报展、毕业设计作品展等),并且将创意训练列入学分计划,这一实践教学环节极大地体现出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亮点。创意训练主要是结合各类艺术设计或广告专业竞赛活动,积极倡导、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各种专题设计活动(包括企业设计课题的竞标、全国性大型专题设计竞赛等),由专业教师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以此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检验学生专业学习的成效。除了重视课堂实践教学外,艺术设计专业还非常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教育。把学生课余创业活动和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紧密结合,为培养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强的商科应用型人才进行积极的探索。例如,在艺术设计、广告学等专业的某些课程教学中做出教学改革新尝试,计划把理论教学留在课堂内,把实践教学跟学生的创业活动和其他创新活动结合起来,教务和学工两线携手育人。

为了保障和强化实践教学体系,艺术设计专业还十分注重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有计算机辅助设计、摄影、影视广告、环境艺术、雕塑等实验室,较好地满足我系学生实践环节及实验教学的要求。为了让学生有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艺术设计专业还积极与相关企业(公司)联系,先后与湖南博创广告有限公司等十多个企业签订协议,成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习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实践教学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十分注意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校企、校所之间的合作。

与应用型教育相配合的是艺术设计专业注重走“双师型”师资培养之路,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深入行业实践,不断积累第一手资料以丰富专业教学。艺术设计专业积极与相关企业(公司)联系,先后选派了陈旺、刘春骅等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公司)兼职锻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有多名骨干教师被企业(公司)聘为部门负责人。

(三)、结合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办学亮点还体现在不断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和市场需要,提出了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建立平面设计工作室,由富有市场经验的高职称教师领衔,将市场项目引入课堂,集设计教学、科学研究与商场实战于一体,培养和训练设计专业高年级学生知识储备、能力转换、实践创新的综合素质。这一方案得到学校的首肯和大力支持。三个工作室为商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做出开创性的尝试。通过一年多的建设与运行实践,工作室在专业实践教学、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及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工作室教学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另一个显著的办学亮点。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围绕市场的需求,积极熟悉市场、适应市场、把握市场,不仅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还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双向好评。近几年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新生进校第一志愿录取率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面拓宽,就业层次和自主创业率升高。

1、毕业生就业率96%。

2、一批毕业生已经在一些大公司成为艺术设计的骨干和精英。

3、在校生参加各类艺术设计大赛频频获得大奖。

近几年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新生进校第一志愿录取率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面拓宽,就业层次和自主创业率升高,优秀毕业生不断涌现;考研升学率逐年增加。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工作及成果,被誉为“湖南商学院现象”,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关注和新闻媒体的报道。

五、专业改革和建设目标、思路、措施及成果预测

(一)、专业建设目标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充分依托学校商科背景,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社会适应面广,服务地方经济,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高级艺术设计人才,使艺术设计专业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品牌特色专业。

(二)、专业建设有新突破

2024年6月,我院《动画》专业顺利通过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评估验收,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24年9月,我院《文化产业管理》新专业正式招生开办,使我院专业数量达到4个(艺术设计、广告学、动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形成了文学艺术与管理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互为渗透的格局。

(三)、专业建设思路与措施

1、加强艺术与商科知识的融合,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依托学校商科背景,按新的课程模块设置组建四个创新实践园,即基础教育实践园、策划与营销实践园、创意与设计实践园、素质拓展实践园。

2、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学分安排,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在学校安排的通用的实践教学环节之外,设计特色实践教学环节,沟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联系,两线携手育人,形成互补互动;变革实践教学模式,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创建艺术设计工作室,真正把市场项目引进到教学中来,为学生在课堂直接参与市场项目的创作和设计搭建良好的实战平台。

3、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① 紧随国内外艺术设计的最新潮流和动态,及时掌握最前沿的艺术设计行业信息,积极搭建与国内外高水平艺术设计院校的交流平台,开拓专业视野,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② 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融课堂教学、教书育人、科研活动、社会实践为一体的知识、创新、能力型教学新模式,整合、提炼课程教学内容。争取出版特色鲜明的艺术设计专业系列教材。

③ 进一步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充分利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完善教师培养和激励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① 将自我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大力实施“教授工程”、“博士工程”,促进专业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对青年教师实行“四定”管理(即定主讲课程、定科研方向、定进修培训计划、定教学科研工作目标),搭建良好的青年教师成长平台。

② 不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力争每个专业教师都符合“双师”型人才的要求;继续聘请业界精英和学界名流担任客座教授。

③ 形成一支整体素质高、师风师德优良、治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高、科研能力强,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专业教师队伍。

(五)、进一步加强专业的硬件建设。

① 多方筹集资金,尽快建成艺术楼,为艺术专业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空间。

② 每年从专业建设经费中划拨一定经费,用于艺术设计专业购置相关图书资料,充实艺术设计专业图书资料室。

③ 进一步加强工作室的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力争到2024年,建成涵盖艺术设计专业有关方向的特色明显的工作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校内外实践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

(六)、成果预测

通过加强专业建设,使艺术设计专业成为在省内有影响力和知名度,专业特色明显的优势专业。

师资建设上,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以提高素质为目标”的指导思想,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加快艺术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建立起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使艺术设计专业师资力量在全省居于前列,能有效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

课程建设上,艺术设计专业拥有校级精品课程4-6门(已有3 门校级精品课程)并力争省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教材建设上,力争组织出版一套较为完整的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教材。

学习成效上,力争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专业竞赛奖项不少于30项,在国家级专业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教学成效上,力争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项以上。总体上,通过加强专业建设,在国内外树立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品牌形象。保持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各项专业赛事夺魁势头,在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取得更多更大的实绩;毕业生在艺术设计界和其他相关部门涌现大批骨干和精英;艺术设计专业招生和就业形式更加喜人。把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成为特色明显、质量优良、综合实力强的省级第一类特色专业。

六、建设保障

(一)、学校的支持保障措施

1、学校制定《湖南商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质量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质量工程的组织与实施,提出了“校-省-国家”三级特色专业建设模式。

2、我校教学工作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将“质量工程”相关项目作为重点建设项目,提出了由教务处牵头,各部门积极配合,各院系认真落实“质量工程”项目的指导思想,对特色专业建设作了全面的部署。

3、建立“质量工程”建设专项经费,学校对各层级的特色专业将给予相应建设配套经费,从财力上保证了特色专业建设。

4、对立项的各级特色专业,学校将在人才引进、教师进修、学术交流、评优等方面予以优先。

(二)、专业建设所需经费及解决办法

为完成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学校将建立“质量工程”建设专项经费,对特色专业给予相应建设经费支持,从财力上保证了特色专业建设,并加强对特色专业的管理与监督,明确要求各建设项目年初必须提交年度建设计划和经费使用计划,年末提交建设总结和经费使用总结,并在每年度末组织检查,确保建设方案和建设经费落到实处。艺术设计专业所在设计艺术学院也将按照要求,加大对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人、财、物的投入,确保专业建设所需经费落到实处。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艺术设计专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亮点,主要体现在:依托商科背景,不断整合教学资源;强调应用型教育,开展实践和创新教学;结合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将会朝向我们预想的目标发展壮大起来。

第二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总结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总结

2024年系领导及专业骨干老师通过大量市场和企业调研在园林技术专业现有的办学基础上增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经过两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和专业建设,在专业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都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1、研究行业特点,修订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对徐州市及周边环艺行业相关企业的调研走访,根据行业企业的职业分类和岗位特点,着重研究本专业与职业岗位的关系。通过调查企业专业岗位的分布和工作流程及内容,寻找适合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培养方法和模式。根据行业的发展和岗位动态变化情况修订了环境艺术设计2024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以项目课程包融真实企业环境——实战型的方法实施教学。

由真实项目或虚拟项目组织课程包,将原先的章节制课程运用项目进行重新整合,从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均由课程负责人组织,使课程在项目的框架内根据需要分阶段授课,提高教学效率,课程的系统性更加突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创造条件。

3、推动“工作室制”的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是实践,“工作室制”是以在工作室中进行实践为教学的模式,工作室的建设是关键,今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购入六台移动工作站为教师开设工作室创造了条件,我们在此基础上结合即将在2024年举行的景观设计大赛,进行相关景观设计项目的设计训练,为学生的实战提供了保障,优化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境。

4、建立教师参与专业实践的机制,造就真正的“双师”型教学队伍。环境艺术设计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且时效性明显,信息变化快,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特性,学校鼓励教师参加行业专业研讨会,支持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暑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部分教师参与了相关行业企业,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5、强化教学改革,及时总结经验,积极鼓励教师多出成果。

围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活动,要求每个学期的课程教学有一个较为详细的总结,或编写一个教学过程资料集,进行课程展示,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教学成果。并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情况撰写了《提升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探索》的论文,并参加了省专业建设征文比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体内涵是对空间环境进行规划、整理及再创造,对建筑提供的内部室内空间进行再创造。专业内容广泛,涵括了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环境雕塑配置、室内设计、以及各类公共设施的设计。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是一个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专业。正因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跨度较大,我院环艺专业师资力量较薄弱,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有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环境艺术专业会不断进行工作反思,改进方法,以后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更高的成效。

第三篇: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研讨会2024

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研讨会

为了给专业建设奠定基础,打造有特色的专业文化,4月5日清明节这天,科学与人文学院学院组织召开了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研讨会。学院副院长郭弟强副教授及艺术设计教研室全体教师。会议特别邀请了潍坊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周晓光教授出席。

会议开始,科学与人文学院领导对艺术设计专业办学8年(2024—2024)来,在举办专业背景、专业定位、发展方向、教学改革探索等诸多问题上做了详细介绍和深入的总结,使与会人员对艺术设计专业的举办历史和特色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给该专业文化的传承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宋立温院长传达了题为《以专业建设为主线,全面系统推进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他强调,一方面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继承科学与人文学院在举办艺术设计专业工作中的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响应学校专业建设工作,抓好专业建设,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把艺术设计专业办出特色。

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吴志明详细介绍了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建设及学科建设基本情况,根据《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专业建设指南》的设计思想,向与会教师详细解读了专业建设指标体系的重点内容,并对专业建设工作的任务和进度作了具体安排。

特邀嘉宾周晓光教授指出,现在艺术教育办学规模日趋庞大,如何在众多高校的竞争中避免同质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他肯定了我校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艺术方向)在定位上极具前瞻性和特色性,相信这个专业会大有前途,希望将来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同时希望两校的艺术专业有广泛的合作机会。与会教师就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等具体问题作了交流发言。

最后,学院聘请了教育专家周晓光教授及相关实习单位负责人为艺术设计专业建设顾问,并向专家们颁发了聘书,希望艺术设计专业在专家的指导下,不定期地开展专业建设研讨,推动专业建设上新台阶。

2024年4月5日

(科学与人文学院艺术设计教研室供稿)

第四篇: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总结

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总结

一、实行小学期制,强化实践能力

根据学院办学目标和服务面向要求,明确了培养“从事第一线市场营销工作的营销人员”的专业定位。结合我省省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在市场营销专业平台的基础上确定了营销策划和销售管理两个专业方向。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主旨、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线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所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生就业岗位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重组课程体系,将专业教学内容分成“市场营销基础知识”教学模块、“市场调查与分析教学”模块、“销售与管理”教学模块以及“策划与推广”教学模块等若干教学内容模块,构建小学期制教学模式,即大一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大二大三强调学以致用,强化实践课及校内外实训学习,大四上学期根据学生的选择,考研或就业的专业学习,下学期到企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

二、试行“导师制”的教学管理模式

为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观,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尽早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实践技能,加强师德教风建设,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院制订了《市场营销专业试行导师制暂行办法》。从2024级市场营销专业开始实行学业导师计划,全面推行导师制教学和管理模式。导师的主要职责包括:通过专业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营销专业文化内涵和专业精神,帮助学生了解市场营销各种工作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根据学生的就业志向,指导学生的专业课程选择、制订学习计划及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指导学生选择和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协助学生联系进行毕业实习的单位,指导和帮助学生就业;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

导师制的试行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局面,既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促使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提升学生素质、促进教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推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为进一步明确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专攻方向,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

质量,按照学院课程归口管理的要求,在充分征求教师意见基础上,综合考虑教师的专业、职称、讲授该课程的年限、经验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情况,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各门主干课程和学院归口课程进行认定。

各门课程认定排序第一的教师成为该课程组的当然负责人,负责该课程教材的初选、教学大纲的编制、教学进度的安排、课程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的分配、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大纲的编制和落实等各项具体工作。在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基础上,实行课程认定制度,不仅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搞好课程建设,而且有利于以课程为依托进行教师团队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达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加强教研室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的教学组织与教改教研作用

教研室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重要管理机构。为切实发挥教研室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建立教研室例会制度,及时布置、落实或研讨教学任务。在市场营销教研室活动中,将教师轮讲专业主干课程以及组织教师进行实训课程的观摩教学明确列入教研室工作计划之中。

专业主干课程轮讲,即由教研室所属各位教师利用每次教研室活动时间分别对自己所担任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一方面便于其他教师对本专业课程体系有一个全面、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利用轮讲这种形式,促进教师进行教学交流,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实训课程观摩教学,主要是针对市场营销基础实训和市场调查的实训教学,组织教师集体听课和相互观摩听课,进行观摩教学,共同探讨实训教学环节的改革和落实问题,以达到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强化实践教学效果的目的。

五、探寻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目前,我院已经建立了经管类综合实验实训室。该实训室计划投资近百万元,购置市场营销、电子商务、ERP、企业经营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高度仿真的营销管理模拟实验平台,也将极大地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为市场营销专业实操实训课程的开设提供了物质保证。

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我们已经与潍坊乐多收公司、潍坊汇力达工贸公司、潍坊中百集团、山东新银麦啤酒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作为市

场营销专业学生校外实训基地,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在真实营销环境中学习和锻炼推销方法和技能的机会。针对课程及其在与公司合作开展课程实训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始对如何在合作中实现校企双方共赢的问题进行理性探索,并已初步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努力探寻与校外实训基地合作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

六、努力推进建设精品课程和示范专业建设

根据国家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努力建设精品课程和示范专业,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内容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兼收国内外优秀教育成果,目前,我院《市场调查》课程已经获评校级精品课程,《市场营销》课程已经申报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市场营销专业被列为学校示范性建设专业。

七、大力推进学生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试工作

目前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人数400余人,已考取与所学专业和和今后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助理营销师》证书的学生有25人,未来三年,我们将加大培训力度,在职业技术资格证书考试工作上再上新台阶,实现本专业学生“双证书”持有率达到90%。

八、以赛代练,以赛代考,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院积极管理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便更好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几年来在挑战杯中获全国铜奖一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或三等奖一次,多次在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中获一等奖,锻炼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第五篇:特色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具体而言,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是按专业划分来培养人才。因此,专业建设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建设特色专业的初步想法。特色专业建设旨在根据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特色专业建设前提

(一)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特色专业建设必须跟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状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掌握社会经济对人才需求的整体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学科专业优势,根据社会经济需求调整特色专业建设的走向,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专业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特色专业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专业基地建设,为专业发展提供支撑,即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教学和科研基地。在合作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趋势能够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依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专业教育教学,使教学改革能更准确地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二)树立先进的特色专业理念高校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关键在于专业是否有特色。因此,高校必须树立先进的特色专业理念。特色专业理念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影响着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过程和效果。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变革专业建设和教学理念,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的教学改革的需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是打造特色专业的前提,特色专业的打造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和创新,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_拓宽专业口径,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要。

(三)明确专业特色定位明确专业特色定位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要在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对人才市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如本专业在国内、省内所处的地位、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与其他学校相比有哪些优势和特色,从而准确把握特色专业建设方向。科学定位必须要在专业方向细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方向选择,一般选择一个(不宜过多)方向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并进行特色定位。方向选择和特色定位不是盲目的,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能力优势,及时把握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契机,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实现学校和社会共赢。

二、特色专业建设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

特色专业建设要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增强专业针对性和定向性。要能够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及未来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变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增强竞争力,提高就业率,努力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创新性原则打造特色专业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探索性、创新性的工作,必须遵循创新性原则。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遵循特色专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既要保持和发展已有的优势,又不能固步自封,要以超前创新的眼光,瞄准未来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开辟新方向,在不断创新中保持优势,使特色专业充满前景,充满活力。

(三)科学性原则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就是要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差异化策略,考虑学校自身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既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又要符合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更应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强化优势和特色,确保专业领先地位。

(四)示范性原则高校应首先建设好符合社会需要的特色专业,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带动相关专业建设和发展。同时,通过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又可进一步强化特色专业的建设。总之,要善于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特色专业的示范带头作用,稳步推进专业建设工作,促进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工作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

(五)协调性原则协调性包括特色专业建设本身的协调性和与院校其他专业建设的协调两方面。特色专业建设不仅会引起学校组织机构某种程度的变革,而且必然触及高校原有教学模式的方方面面,对于特色专业来说,改革与稳定之间的协调很重要,它不但涉及专业建设的质量,也涉及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等众多复杂的问题。

三、特色专业建设内容

(一)文化建设是先导(1)师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加强教师思想道德、自身素质的塑造。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教师通过努力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法以及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职业道德等,进一步提升师德水平。在教学任务承担、教学精力投入、教学改革、教书育人等方面率先垂范,从而提升整个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水平。(2)系风建设。会计系将“以德治系”作为系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构建“和谐、自强、耕耘、向上”的系风,深挖文化建设的内涵,强化认真、严谨、务实的教风和踏实、认真、仔细、勤奋、积极向上的学风建设,加强对外宣传,增强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归属感和对会计学专业的认同感。(3)组织建设。在会计系组织机构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教研、讨论与科研积累,成立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会计信息化四个教研室,进一步完善系级教研组织,为开展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创造基础条件。(4)制度建设。一个组织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制度的标准化,为此会计系进一步加强了系级制度建设。借鉴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会计系制度涵盖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部分,基本准则对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和日常教研行为进行规范,具体准则对教学、教师进修培训、教研、科研、创收、学术活动、学生活动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具体规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秩序得到很大的提升和规范。

(二)教学是根本会计系教学涵盖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层面,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积极开展教学与研究。

一是本科教学的开展。

(1)教学团队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团队是以课程或课程群为核心形成的教师群体,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与教学水平。目前,会计学专业经过长期的培育,已经获得2个院级教学团队。大多数会计系教

师是教学团队的成员,以教学团队建设为纽带,团队成员合作共进。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全校组织的教学测评中,会计系教师大多名列前茅。会计系积极加强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程的建设。目前,《基础会计学》列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基础会计学》的教学效果,有力地促进了相关课程建设与教改研究的深入开展。

(2)教学改革常抓不懈。会计系一贯重视教学改革,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每学期都规划有教研活动的核心内容,每周或每两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商解决的措施,效果显著。设立系级教改与实验立项,国内首创。为巩固本科专业教学评估的成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培育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及教研成果,会计系开展系级教改与实验项目立项。系级立项的教研成果大都孵化成了省级、校级及院级重点课题。

(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通过实践教学(包括专业课程实践环节、校外专业实习环节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4)优化师资队伍。优化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以思想建设为先导,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在其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的基础上,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5)加强系级资料室建设。纵观全国会计学科发展的优势学校,无一例外地都具有较好的系级教研资料。在学院经管类资料的基础上,会计系广开渠道,通过购、赠等方式积累会计学科资料。目前,会计系已经具有多种高层次报刊资料及图书几百种,极大地方便了教师课间的阅读与资料查阅。

二是硕士研究生教学。

(I)倡导研究生“三助”工作。研究生“三助”是指“助教、助研、助管”,对于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要。助教协助导师教学;助研做导师的科研助手和伙伴;助管协助导师管理教学科研等日常事务。学生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跟导师学习,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参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参与日常管理就是协助导师管理一些基本事务,如回复

信件、打印整理资料、报送科研材料、接听电话、接待等,日常的管理工作对于硕士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人际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2)探索“三三式”创新培养模式。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贯穿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始终。为此,会计系探索“三三式”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创新培养模式,旨在将研究生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即培养科研素质阶段、加强课程学习阶段和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学校、导师、研究生“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努力提高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实践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三种能力”,从而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此外,还可以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利用暑期开展调研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抓科研促教学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两条主线。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会计系立足教学,抓科研促教学。,(1)科研成果积累。会计学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精细化管理、职能渗透、协同发展等科研成果不但为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将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学中。学生由此接触到最前沿的学科知识,拓展了视野,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支持。

(2)调动科研信息志愿者的能动性。会计系科研信息志愿者义务进行科研及学术会议等信息的搜集和发布,将各种会议、征文、比赛、课题招标等信息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张贴等形式通知到每位教师,同时传达到相关班级学生,确保信息畅通。

(3)积极申报课题与奖项。会计系注重将已做的各项工作总结整理,积极申报高层次的相关研究课题,不管是纵向课题还是横向课题、大课题还是小课题,都要抱着积极争取的心态努力申报,而且在申报课题前,也要积极准备,尽量研究别人尚未研究的课题。对于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要积极申报科研奖项。对于申报不成功的课题,在前期研究撰写申报书的基础上,积极撰写成学术论文发表,“副产品”成效显著。

(4)以文赴会学术交流。为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扩大会计系的知名度,会计系与著名高校及企业建立了友好联系,鼓励教师以文会友,参加学术活动。同时,研究生导师也积极指导、支持研究生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通过学术交流,极大地提高了会计系的知名度。

(四)搭建平台培养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多层次的能力,会计系搭建了一系列平台。

(1)设立“教学论坛”。为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会计系设立了以系级教学改革与实验改革立项为主题的“教学论坛”,鼓励教师从事教研活动。“教学论坛”的设立极大地激发了年轻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

(2)创办“财会论坛”。会计系于2024年创办了财会论坛。论坛以“交流、启迪、创新”为宗旨,积极为财会师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内容丰富的学术报告和研讨,介绍学科发展前沿知识、理论创新成果,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气氛,丰富了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的课余文化生活,启蒙了学生的科研活动,激发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3)成立“会计协会”、“会计学社”。2024年,会计系发起成立了学生学术团体——会计协会,吸纳了广大会计学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和会计爱好者参与。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会计协会开通了会汁学习网站和博客,每年组织知识竞赛、校外现场参观、考研考证经验交流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专业知识,也为教师和学生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渠道。

为了加强会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交流,培养科研能力,提高学术素养,2024年会计系为研究生搭建了“会计学社”交流平台。“会计学社”由研究生自主开展活动,聘请会计系教师作为指导,成效显著。

(4)创办“会计科技活动月”。为了进涉提升学生对会汁学专业的热爱,提高学习兴趣,营造学习与研究会计的氛围,会计系和经管学院团委决定,从2024年起,每年的5月作为“会计科技活动月”。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组织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学术报告、考研考证经验交流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会计学专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会计科技素养,对宣传会计法规准则等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五)职能渗透融合发展(I)符部门职能相互渗透:会计系始终认为培养学生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责任,主动与学院团委联系,相互协作,摸索出政治辅导员、会计系、专业教师多层面工作相互渗透的“三维培养模式”,学生的学风、考风和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2)管、理渗透协调配合。考虑到学校属于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历史深厚、优势突出的特点,会计系积极探索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学模式,将理工科教育理念渗透到会计学科发展中。为此,会计系积极将理工科教师在教学、科研、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做法,引入会计学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中。积极邀请理工科学生参加创新活动,通过“财会论坛”、“会计

科技活动月”、“会计协会”、“挑战杯”全国创业大赛讲座等平台的活动,管理与理科学生发散思维及直线思维、定性思维与定量思维、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达到了新的高度。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校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高校应立足于自身特色,坚持科学的特色专业建没原则和方针,理性地创建和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这不仅可以充分凸显特色专业的基本内涵,有效地实现特色々业建设的目标要求和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显示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进而促进高校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发展,使学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徐精明、刘朝臣:《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

[2l张月玲、陈红丽:《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探讨》。《财会通讯》(学术)2024年第8期。

[3]张月玲、韩址清、花双莲、李芳:《基于渗透理念的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创新模式研究》,《财会通讯》(综合·下)2024年第9期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