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英语有效教学质量的心得
南玉子中心小学 马玲利
英语教学不像我们的母语汉语有良好的语言环境伴随我们成长,小学英语依靠每周两个课时的学习时间,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与外国人能基本用英语交流的水平特别困难。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追求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如何把我们的有效教学观融入英语教学中以实现有效教学,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与其他优秀教师的探讨交流,我对英语教学有以下体会: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差生,教师的态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学习方法,并教他们一些改善大脑记忆力方法。就拿我教的五年级来说,普遍存在英语学习困难的情况,在这种形式下如果再去对学生加以抱怨或训斥的话,那很可能导致学生彻底背离英语。对此,我经常在班上使用鼓励性语言及采取个别谈话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让他们了解升初中动向,而这两年的升中英语考试趋于考查基础,难度不大,这样就给他们树立了信心,不会觉得目标太遥不可及,只要认真学习,还是有可能在升中考中有所收获的。帮助学生克服了心理关,才能真正地展开教学活动。
二、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其有效性是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互动,教学主题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作为英语教师,我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教师教得很认真,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究其原因,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导致有些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行为。为此,我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做了一些教学反思之后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明确学习目的是不够的。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运用恰当有趣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添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将注意集中到授课内容,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所以,老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寓教于乐,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一堂充满情趣的课,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喜悦和成就感。当然,适当地组织一些活动也是不可缺少的。英语歌曲,朗诵比赛,活动剧,听力比赛,作文比赛等。让学生们沉浸于美好的语言情境,时而游戏,时而思考,时而激情勃发,在自由自在中体验学习语言的乐趣。如在教授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时,我通过课前上网下载有关各种表情的图片来激发学生对要学内容的兴趣,使他们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率也自然提高了。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重心。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协调与统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把研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去探索,自己去发展,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反复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正达到让学生“自求得之”的目的。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3.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哪种英语教学方式受学生喜爱,哪堂英语课教学让学生形成了能力,哪种学习方法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这都成为我们思考的方向。因此,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及方法,如:运用投影仪,多媒体,录音机,图片等,开展小组活动,朗读,复述,歌曲演唱,竞赛,英语角等形式来活化课堂,优化教学。
三、关注多元评价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多元评价是为指导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而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多元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也为个人提供有益的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的需要,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如在每学完新单词后,我都要进行一至两次的听写,并表扬满分同学,对没及格同学要求及时重新默写,而且每一单元都要进行相应的单元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反思,力争科学地、全面地考查并总结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四、有效课后作业的布置
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正确组织好学生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有着重大意义。同时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布置作业讲究针对性
教师在选题时,只有将学生的水平层次与知识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练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设计巩固交际语言项目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得体性、规范性;设计巩固语法知识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准确性;设计口语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2.布置作业讲究层次性
因为班级的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可能处在同一水平,所以内容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我们五年级学生两级分化,所以作业布置可分为A、B、C类作业,即A类作业面对优秀生,他们完成基本技能训练之后,再力争完成综合性广、概括性强、灵活性大的练习;B类作业面对中等生,在他们完成基本技能训练后,再练习一般综合题;C类作业面对学困生,重点布置与教材相关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训练,并适当减少数量,降低难度,对基本题进行强化训练。这样一来,优等生满足了更高的求知欲,中等生减轻了心理压力,有了“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的机会,学困生也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上增强了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3.布置作业讲适量性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主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探索和知识的系统归类,而不是进行大量的、毫无针对性的、机械性的练习。教师应把握好这一原则,做到选材有针对性且题量适中,不可把练习变成“题海”,更不能把布置大量的作业当成学生复习和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
4.按时检查作业
作为教师,按时检查作业这一点可以说是作业布置这一教学活动中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一旦教师不去批改检查作业的话,就无法掌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也就无法合理有效的开展以后的教学工作,学生也不会在作业上花时间。那么不论多么精彩、多么科学的作业设计也就如泡沫一般化为泡影没有实际效用。
总之,效益是课堂的永恒追求,英语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三年级英语新思路新举措
北宋村小学 王云霞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已逐步普及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提高其教学质量。在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想有效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犹如教学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制定明确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有了准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教师才能“导”在关键处,学生才能“学”在点子上。那么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呢?一是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总要求和年级段要求制定教学目标。二是根据本班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宜多,教师必须遵循一课一得的原则,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将学期目标分解为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过程中。
二、要有突出的教学重点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集中精力,突出教学重点。在英语教学中,语言的训练是多方面的,既有听、说训练,又有读、写训练。而小学英语则侧重于听、说、读的训练及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钻研教材,找出每一课的新语言点,并紧紧围绕这些语言点设计教学过程,组织课堂教学。
三、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
“施教之法,贵在启导,妙在开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主导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所以,教师必须因课而异,因人而异,设计既科学合理又灵活有效、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易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的意识和英语交际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习惯和能力。要多用肯定性的评价鼓励、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脱口说英语的积极性。如:Good.Very clever.Try do it again.I think you can do it much better next time.等。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不再认为讲英语是高不可攀,从而使学生觉得上英语课是一种精神享受,一种创造性活动。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排除小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和干扰,在教学中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英语化,要尽可能使用简易的英语,使学生听得懂,模仿得出。从而把教师的口语变成学生的语言。如:Good morning.Sit down,please.Put up your hands.等。这些课堂用语和日常用语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向学生传授,并充分利用暗示法(暗示语言内容、暗示语言情感、暗示语音),通过眼神、动作、手势、表情让学生心领神会,培养学生直接理解、直接学习、直接应用英语的习惯,初步形成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如学生在校园内听到铃声时头脑中反映出的是:It’s time for class.而不是该上课了的汉语思维,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英语教学。
第三,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十分强调情景性和趣味性的结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也要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完成了模仿、重复、对照、变换等语言项目的训练后,可进行适量的英语交际活动,如表演、猜谜、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创造出一种听、说、读、写、演、唱、画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同时,要随时注意调整课堂结构,精心组织教学活动,随机更换教学方法,做到“教有法而无定法”。
四、要有扎实的训练过程
训练过程是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英语课体现训练过程的标志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步步深入、逐步到位的教学过程。要精讲多练,留给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训练的时间,并对学生进行英语语感训练,让学生举一反三,反复训练,细心揣摩,仔细体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不断地强化训练中,逐步熟读成诵,融会贯通,从而使学生达到脱口说英语的目的。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春亭小学 孔 帅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它是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自己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中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标准中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有了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就能逐显事半功倍的成效了。
1.加强学生听课习惯的养成训练。
学生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为了考查和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可以组织如下练习:(1)教师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2)教师口述应用题,学生写出或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这类练习,可以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想边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有意识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 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做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其次是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3.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凡学生通过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东西,教师一定不讲或少讲。会看,首先是肯注意看,教学中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吸引学生看。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要准确,鲜明,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由教师带领观察到只给“观察提示”的半独立观察,到完全独立观察,使学生逐步掌握通过观察比较,做出判断,发现规律的观察方法。在课堂练习中要多设计一些能引起观察兴趣和训练观察能力的题目。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概念进行观察比较,作出判断,在观察中发展智力,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4.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字迹清楚,格式正确完整。
要求学生书写规范首先我们数学老师平时的板书要规范。比如脱式计算、解方程等我们老师要讲清要点要写规范,比如作图要用工具我们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5.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不仅是体现在对问题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经常事后后悔,我们习惯把种现象称为马虎,其实不然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让学生掌握的检验方法是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所以,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检验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
6.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日常工作中应用广泛,估算能力的提高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还提高了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结合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制定本学期教师教学目标,确定本学期重点培养名单。培优补差工作不仅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更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1.老师要用心去教,学生要用心去学。
不论是培优还是补差,关键是要让学生用心去学,当然,我们老 师也要用心去教,这是第一步。
2.要确定培优补差的目标。
要根据班级特点和学生个性特征,深入实际,了解情况,摸清原因,因材施教,确定好培优补差的目标,注重学生智能训练,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努力激发学习兴趣,时刻注意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关注“后进生”的成长,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学生掉队。
3.培优应立足于课堂,补差更多的是课外下功夫。
补差不仅仅是补知识,更多的是将补爱心、补情感、补自信心、补学生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力与补知识结合起来。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多付出些关心和爱心。
4.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为培优补差工作提供良好时机。
作为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写好每一堂课的教案,认真把握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更好的进行培优补差工作。
在培优方面,可多设计有梯度,形式多样的教学知识和练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认真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提高观察、想象、理解、分析、判断、推理、概括、记忆、创造等各种能力。重视思考教学,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展开思维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智力。
三、向40分钟要质量。
1.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研究备课,以最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创造出更好的实效性。
2.教学手段现代化。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展示出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利用教学情景的设计,通过多媒体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好的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能运用好多媒体对数学知识进行演示,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感的,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3.把力量放在课内。
教师每堂课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对一些游戏、故事、活动特别感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必须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中参与学习。以鼓励为主,真正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激情,这样往往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4.把补困放在课后。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 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并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5.精选课堂教学习题、作业题。
(1)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可分口头、书面、思考,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力求能开拓学生知识面,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2)作业的内容要精选,份量适当,难易适度,并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
(3)作业的规格要统一,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步骤清楚、书面整洁。
(4)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遇到难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一题多解的题目,教师最好多讲几种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
(5)家校合作。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四、学习小组,互助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人才 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互助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在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的前提下,让学生在学习和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互相帮助,共同协作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提高学生整体成绩。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综合学生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遵循“互补原则”,将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形成优生和差生的“一帮一”学习互助小组,促进差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锻炼了优生讲解知识的能力,潜移默化地促进了优生的综合能力提升,缩小班级学生成绩好坏差异;遵循“均等原则”将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划分成 “学习促进”小组,成绩水平均等的学生在同一学习小组,不仅方便了学生之间探讨问题,也在无形中形成了一个有竞争和压力的学习环境,有竞争才有进步,有压力才有动力,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干劲儿和积极性。通过对学生群体进行合理划分,不仅为学生营造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也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上你追我赶中,共同进步,也促进了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最终达到较好的数学学习效果。
2.在互助式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提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求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 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探索问题并找到答案的过程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满足感和成就感,只有学生主动去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互助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也让学生可以在竞争的学习环境中,你追我赶共同进步,也推动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最终达到较好的数学学习效果。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让个人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实现学生素质教育做出努力和贡献。
五、建立错题积累本。
每个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会犯错,这些错误同样是一种资源,如果在错误中总结经验,能很好地把错误转化成教学的有利资源,因此建立并应用好错题本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指导学生定期归类、整理错题本。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归纳、整理好错题。先把做错的题目和错误的解法写在错题本上,用红笔标注改正,然后分析并写出错误原因,接着把正确的解法规范地写出来,最后写出错题的易错点、解题技巧、规律等,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2.监督学生有效利用错题本。
要想使错题本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必须掌握错题本的使用 技巧。为此教师要监督学生利用好错题本,督促学生经常翻阅错题本,在空闲的时间再做一遍,这样学生就会加深对解题思路、知识点的印象,必要时把错题本里的错题汇总成一张试卷,在期中或者期末考试前再做一遍。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建立的错题本不同,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互换错题本,互相学习,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3.教师定期对学生的错题进行综合讲解。
教师可以定期从学生的错题本上选择重点突出、有典型意义的错题,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障碍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使学生对教材的重难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错题本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建立利用错题本的开始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好监督、鼓励作用,才能使学生善待错误,发挥好错题本的作用。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数学教学是辛苦的,也是有趣的,让我们苦中取乐,以甜淡苦,让我们津津有味地品尝跋涉探索中的快乐吧!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它是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自己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中的一些做法,希望对在座的各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对各位的数学教学尽一点绵帛之力。下面,就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跟大家共同商讨,有谈的不到之处,请各位同仁谅解。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而良好习惯要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再纠正,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结合数学教学,培养良好的习惯,包括那些内容呢?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砖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习惯”。以及学生乐于课前准备、活于课堂探究、勇于课后延伸;及时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等习惯。
那么怎样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六点做起:(一)、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培养这种学习习惯,使学生明确要这样做的意义。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算好,怎样做才能做得好;让学生明白要这样做的意义。例如,要求学生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必须要先认真审题。这样做不但能从整体上把握好运算顺序,寻找简便计算方法,而且还能避免因看错抄错数据、运算符号而产生错误。学生明白了,就会认真审题,逐渐形成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再如学生写字时老师要经常告诉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即头要端正,不要歪斜甚至伏在手臂上,眼睛离笔尖一尺左右;腰要正直稍有前倾,不要俯向桌面;双臂要撑开些,保持一定距离,如果两臂缩拢,会书写不灵便;双足放平,脚踏实地,不要一前一后,或交叠一起。对于写字姿势不好的学生随时纠正,同时讲一些危害性。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写字姿势习惯。(二)、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严格要求,认真检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必须结合教学过程进行。从小抓起,长抓不放。例如,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老师不仅要注意学生做得是否正确,还要检查学生是否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来做,是否独立完成作业,按要求做的,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再加奖励一个“笑脸”或是一朵“小花”,示范给其他同学看。让做得好的学生体验成就感,从而激励其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同时牵引写的不好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对有抄袭作业等有坏毛病的学生,应以鼓励性语言教育为主。如:“你如果独立完成,思路肯定是最独到的,相信自己!”、“如果你用心去写,肯定会把字写的最漂亮!”,随时反馈学生信息,对于学生点滴的进步以及时表扬,耐心帮助他们,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三)、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课堂上或是作业中,对于同一道题,不同学生思路不同,方法不同却“殊途同归”,自然包含着学生各自不同的独创因素,即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敢于另辟蹊径的做法、想法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甚至是不成熟的、或是错误的见解。教师都应从不同侧面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让情感在这里交融,知识在这里增值。切忌抹杀学生的独到思维。另外课后练习适当增加拓展创新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勇于探索钻研一题多解,以题简意深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得新颖、独到、变通的回答。从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师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
如教师工整合理的板书,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学生也会像老师那样字迹工整地认真书写。即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言传身教,起楷模作用。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我们每个老师都应对学生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努力地耐心培养。同时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和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合作,寻找最佳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提高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是指有质量,即“有质有量”;有效率,即减少“投入”,增大“产出”。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手段,用较少的时间和较少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如何提高有效性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吃透教材,明确三维目标。
古人云“不前深渊,不得其珠。”,新教材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实现课程目标,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和依据。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素材选择、教学要求和呈现方式等方面与原教材相比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材的变化促使教师必须走进新教材,必须认真研究、深刻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切实把握教学的总体目标与阶段性要求;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发挥新教材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形成和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吃透教材就是要把握新知的生长点;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把握教材的深、广度和把握教材的关键处。还要钻研教材的一字一句、前后顺序、每幅插图和例题习题。例如,在教学《比例尺》是,我是这样确定三维目标的[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知识,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测量和画图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评价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发展是源于生活的,感悟数学服务于生活,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增强审美意识。在多次的解决问题过程中,请学生领略成功的喜悦。
(二)、精心预设学生情况,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搭“脚手架”。预设,是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和对学生学习时的思维状况认真分析的前提下,对课堂教学如何展开,提前进行思考与设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只有很好地了解学生,才能作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只有很好地备好学生,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内在特点,包括心理特征、生理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其次,要分析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明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哪些知识自学即可,哪些知识需要教师点拨;再次,要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学习新知需要的生活经验,适合选用哪些生活情境。
(三)、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把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有意义探究学习相结合,防止机械接受学习和机械探究学习。例如,教学《统计》前,我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分类统计自家图书的本数,统计每月水、电、煤气和电话费的钱数,统计本年级各班男、女学生的人数等比较熟知的数据,让学生初步尝试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的方法,感知、体验统计的意义、价值与其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产生学好统计知识的愿望和兴趣,课内再引导学生认识并制作统计图、表。这样,课内与课外,“学”与“导”相互结合,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顺利地达成学习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小组合作,营造主动学习氛围。
《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自始至终伴随着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切不可忽视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法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当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动态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要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宽松和民主的环境,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切实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单一教学局面,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共同发展。交流与合作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时,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讨论。例如教学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时,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你有办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小组合作试一试(合作、操作、探索)——说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交流)——用某某同学的办法小组合作再多测出几个不同的圆周长,作好记录,(再合作、再操作、再交流)——你觉得每个圆的周长和它直径有关系吗?大胆说一说可能有什么关系?(设疑、交流)——通过观察和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与你想的一样吗?(自主探索后,进行交流)——最后归纳出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关系,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合理设计巩固练习,注重变式训练。学习新知后的巩固练习设计,应注重应用的层次性,一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内容可用适当的情境呈现;二是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有利于新知识拓展延伸的练习,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学习活动,还应注重研究材料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要给学生留有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提高课堂效率
合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变成动态、将为抽象化具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较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全面、和谐、愉悦、高效地发展,同时对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进行整合,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有助于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能够营造温馨愉悦的课堂氛围,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认识》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一组图片,有铁轨、枕木、双杠、窗户、电线杆、剪刀、红十字架等,然后用电脑抽象出线来,在这些物体和东西上,都有线存在,接着隐去物体,直接出示线,再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上的线,发现它们的特点,并进行归类。这一环节中,借助于多媒体的作用,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启发思考,也为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概念奠定了基础,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变抽象于直观,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困惑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介入多媒体教学,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设计了一个课件,用动画演示形式将两个小朋友相遇的全过程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相遇”等数学概念,同时理解“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理清思路,轻松解题。之后,我又安排了“相对而行”的演示,以直观形式告诉学生:虽然这次是两个人按相反方向行走了,但还是求相距的路程,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
三、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学习后进生是指智力发展正常而成绩欠佳这类学生。他们之所以成为后进生,主要有以下原因: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对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差;学习能力弱。根据课堂教学经验可以把他们大体分为以下三种:无动力型后进生,学习不得法导致的后进生,外因导致的后进生。
后进生是最敏感、最易受伤害的一个学生群体,他们最需要的正是教师的理解和关爱。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观念,对待学习上的后进生,要充满信心,满腔热忱地、科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一旦他们体验到被爱的感觉,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一、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转变后进生自卑心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之间拉大智力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智力本身,而是包括与教者之间的关系及自身学习欲望、毅力、自信心等在内的非智力因素。因此在调动学习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工作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教师应通过研究每个学习后进生的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帮教计划。除了在学科知识点上及时进行补缺补差外,还需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后进生的意志和毅力。在实施帮教计划的前期,教师要善于找出他们的优点、特长和潜在能力,在课堂上尽量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之产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在实施计划后期,要注意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承受挫折能力,让他们懂得学习是项艰苦的劳动,需要持之以恒。
(一)、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心态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认可,后进生更是如此。不论是那一类型的学习后进生,要消除他们的不良反馈心理,教师就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学心态。要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认识到后进生是动态的,可变的,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尤其在课堂上。他们反馈信息的积极性高不高,应先从教师自身去找原因。要多同情、多理解、多照顾,要及时、正确地进行评价,肯定其点滴的成功之处,这样,他们的“惧怕”和“对抗”心理才会逐渐消失,学习的自信心才会不断提高。
(二)、改变学习后进生的自我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后进生接受能力差,反应迟缓,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讲授,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同学和老师就认为这些学生“智力落后”,看见这些学生就摇头,不抱希望,甚至放弃他们。使这些学生在集体中始终处于一种“特殊地位”。因而使他们产生自卑、自弃等消极态度,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惧怕的心理,认为自己天生就笨,不如别人聪明,没法提高成绩,简直不可救药。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上述情况,改变自己的错误观点。同时还得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认清自我。要抓住他们内心仍有学好知识的心理,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做具体分析。让他们明确不是因为自己脑子笨,而是学习方法不对头,功夫不到家,归根结底是非智力因素未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这样一来,改变对自己的看法,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赏识教育,点燃希望的火花
每个学习后进生的身上都会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捕捉,学会赏识。通过赏识教育,让后进生们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希望所在。
(一)、营造特殊的机会和条件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创造机会和条件。因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当后进生运用教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成功时,内心会萌发一种快感和强烈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说过:激发儿童的兴趣,精心保护和培育儿童发自内心学习愿望,以及由此萌发出来的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教学促进发展的起点。所以教师要看准有利时机,积极鼓励,精心诱导,及时点拨,千方百计地让后进生获取成功,看到自己的潜在能力和学习成果,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没有冷落他们,他们的抑郁心理就会减轻。学习中,寻求成功的信心和意志就会得到强化,积极向上的动力就会增加。在教学中,对一些估计后进生有把握回答好的问题,尽量让他们先回答,说不完整的,再加以点拨。在后进生“说一些”的基础上,再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在同位互助学习或小组讨论学习中,总让他们回答一些:“讨论好了吗?或“你能说一说吗?”等简单的对答式回答。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一种补偿,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
当然,善待后进生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中。课余时间,也有意识地让后进生充分得到表现。如:让他们替老师提小黑板,帮学生发作业本,为大家管理电脑桌的钥匙,拾一拾卫生区的碎纸屑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他们走入到班级和同学之间,缩短了教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到自己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增强自信,心理上就产生了一种“安全感”和有所隶属,平衡了他们的心态。这样,他们在学习时才会无忧无虑地思考,尝试自主学习。
(二)、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成功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 学习好的学生学习屡屡成功,对学习便更加有兴趣,而学习差的学生因学习屡屡受挫,对学习便越加没兴趣,直至厌学,因此要转变学习后进生,教师应特别珍视他们经过努力,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要启动他们的内在动力,使后进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开创“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局面。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让后进生有“回答”、“扮演”、“做题”等单向性的学习以外,还必须增加他们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使后进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量,启迪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当他们在小组的帮助下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后,成功的体验将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并促进他们继续争取更大的成功。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控制思维的层次,让后进生有话可说。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对后进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要以适当的方式加以肯定,让后进生感到自己正走向成功,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
三、家校联动,携手并进
家长资源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使学生在家中也能得到相应的帮助与督促。如:协助家长为孩子制定一份详细的学习时间表,提醒学生在家合理分配时间;拟定一份学习计划书,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的短期目标和中期目标。在班中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举办亲子活动。这样不但能增强班级凝聚力,而且为学习后进生融入大集体创造机会,为家长们交流育儿心得提供了场所。在活动中同学们学会了互帮互助,家长们也成为了朋友。慢慢地,一个个学习小组在热心家长的帮助下成立了。由于种种外因而导致的学习后进生在坚实的后盾和温暖的大家庭支持下,学习起来也就更有劲了。
教师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学习后进生仍有强烈的上进愿望,作为教师应付出更多的爱,善待他们。多一份表扬,少一点歧视,他们也必将多一份自信,少一点自卑。只要教师教育引导得法,潜伏在学生心中的愿望,就会转变为内在的动力机制,帮助他们跟上同学们前进的步伐。
总之,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认为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数学教学是辛苦的,也是有趣的,让我们苦中取乐,以甜淡苦,让我们津津有味地品尝跋涉探索中的快乐吧!
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三店街宋寨小学
胡尚学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村学生基础较差,突出表现在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灵活运用差。教学中要从学习风气和学习习惯抓起: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对教学有极大的益处,教师要从课前预习、学习态度、思维模式、学习方法、解题后反思等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临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学习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四、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教学方法。
1、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得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新的教学技术,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这样学生参与的热情高了,教学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五、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后进生特别需要温暖和热爱,因为他们经常在人格上得不到尊重。教师的爱心、尊重是学生进步的动力。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后进生,善于利用“闪光点”作为推进后进生前进的动力和转化的良好开端。任何学生都有积极的一面,教师若能利用这些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那必然会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效果。
六、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的常规工作要常抓不懈,学校领导应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学校,检查教师们的教学计划、教案、学生作业、教研活动记录等,引导教师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性建议,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检查后要及时进行反馈,并将检查结果与教师工作量化及奖惩挂钩。一是抓教学过程。抓好备课、上课、辅导、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教学行为;二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三是提高教师的教案预设。写好教案、备好课是课堂优化的前提。现在一些老师备课,写教案都是为了应付检查,照搬照抄,没有落到实处。为此,教师备课必须严格具备“五备”、“四点”、“两法”、“两题”。“五备”:备教材、备教参、备课标、备教辅、备学生。“四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六、学校要研究和改进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方法
对教师的评价不能片面追求分数,应该把班级所处的环境、生源、师资力量等因素加入其中,使教学评价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客观、公正。从而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总之,全面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校内在发展的需要。作为农村教师,我们应该树立农村教师新形象,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用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悦服家长和社会。面对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急剧变革向教师提的出挑战,我们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应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钻研业务,发扬探索和创新精神,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12月1日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