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教育 扎根山村
--记德江县潮砥镇牌坊完小优秀教师张发敏 张发敏,铜仁市玉屏县人,2024年6月毕业于铜仁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同年8月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德江县潮砥镇牌坊完小英语特岗教师。
张发敏老师来到学校后,就被学校委以重任,既要上四年级一班的语文课,同时还要上五年级一班的英语课。面对这么重的教学任务,张发敏老师没有因为自己是女教师而推辞或犹豫,爽快的答应了学校对她的工作安排。
新的人生旅途就要开始了,张发敏老师深知,要干好工作,就要从最基本的做起,于是她深钻教材,认真备课,上课,批改学生作业,工作从不懈怠,没有半点马虎,经常工作到深夜。在工作中遇到有不懂的问题就和同事讨论,学习他人在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
张发敏老师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是很有爱心。她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她面向全体学生,从不歧视差生,甚至给予差生的关爱更多。“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是她的工作准则。她能和学生融为一体,经常不定时地深入学生中与她们交心谈心,替她们排忧解难,以为人师表,关爱学生,高度负责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启迪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差生。
在她的学生中有一个男孩子,很多学生向她反应,这名男同学很顽皮,性格很暴躁,经常打架,在家爱看电视不爱学习,经常夜宿其他同学的家中。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没有立刻批评这个学生,而是通过调查走访,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原来,这个学生的父母离异,父亲在广东打工,母亲也改嫁了,这个学生跟着爷爷住在一起,爷爷上了岁数,又没有文化,对孩子的管理很不到位,而且该生的爷爷也是一个人生活,居所也破败不堪,四面透风,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于是张发敏老师就多次和这个学生交心谈心,并从学习和生活上去关心他,爱护他,时常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点钱来为这位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终于使这位学生的学习成绩慢慢赶了上来,并且改掉了爱打架的恶习。
在她的学生中有一个女孩子,家庭也是很贫困,看着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张发敏老师觉得她必须要帮她一把,于是张发敏老师把这个学生带回自己的家中,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上街给这位学生买了一身合适的衣服,并且时常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这位学生。张发敏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的心中始终装着她的学生,张发敏老师对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是这样的。对于这样的人民教师,人民群众用最朴素的语言称赞道:“张发敏老师真是好人啊!”
张发敏老师在医院生小孩的那段时间,一些学生在写《给老师的一封信》这篇作文里,都不约而同的用最质朴而深情的语言写道:张老师您快回来教我们吧,我们很想念您!没有您的教诲,我们就像没有奶喝的羔羊一样,不知所措。就在张发敏老师出院后不久,她的学生就打电话要去看望她,有些学生甚至不顾她的阻拦,悄悄地从牌坊村去到德江县城张发敏老师的家中去看望他们可敬可爱的老师,并带去了家长们精心准备的土鸡蛋。一名普通的教师,能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如此厚爱,不正体现了她“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准则落到实处了吗?
张发敏老师回到工作岗位后,依然担起了一年级语文课和四年级英语课的重担,还是和从前一样没有推辞和犹豫,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为了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我们可爱可敬的张发敏老师竟然请来了远在玉屏的母亲大人帮助照看小孩。她母亲一大家人也需要人打理家务啊,但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能把工作干好,她的母亲及一家人选择了支持她,多么伟大的一家人啊。
张发敏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人,对自己的学生,对那些留守儿童,贫困家庭的儿童,单亲家庭的儿童,学困儿童,张发敏老师倾注了自己满腔的爱心。在张发敏老师的爱心和责任心的浇灌下,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带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历年的统考中都名列全镇第一名,深受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的好评。对于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教师,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她,就在2024年的教师节,张发敏老师被潮砥镇人民政府授予德江县潮砥镇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张发敏老师有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当问及她是否有进城教书的想法时,她毫不犹豫地说:“这里山好,水好,人好,空气也很好,愿意在这里工作一辈子。”张发敏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就像一粒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无论飘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
张发敏老师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为我们教师这个形象争了光添了彩,优秀教师的称号对于她来说当之无愧。
潮砥镇牌坊村完小特岗教师
优 秀材料
德江县潮砥镇牌坊完小 2024年4月17日
扎根乡村
情系教育
——记濉溪县刘桥中心学校物理老师袁希德
提起濉溪的教育,人们会常说,那是“双子座”支撑起濉溪教育的蓝天。这“双子座”便是“南南北刘”,濉溪的南面有南坪中学,濉溪的北部有刘桥中学,南北相距百余里,两点一线横贯濉溪大地。刘桥中心学校曾几度更名,但它真正的崛起是始于新一轮的课改,新课改犹如一股春风吹指了沉睡的校园,新课改更仅一把火炬燃起了教育的热情,而在过程中,起到“煸风点火”作用的人物便是袁希德老师。
袁希德,男,年 月出生在濉溪县四卜乡,1988年7月毕业于淮北师范。
年 月,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现任刘桥中心学校教导主任。自1988年7月走上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以来,他已在农村这片贫瘠而又肥沃的土地辛勤耕耘了二十三个春秋。二十三年的风风雨雨,二十三年的坎坎坷坷,他在农村教育的前沿一路拼博,一路走过,无论是担任物理教学,还是担任教导主任工作,他总是执着地追求,勇敢地探索,忘我地进取。二十三年来,他始终坚守农村中学的第一线,一直以事物理教学工作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他爱岗敬业,辛勤耕耘,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2024年6月主持了县级课题,并2024年11月顺利结题;2024年12月—2024年12月被推荐参加“中小学校长培训”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结业;2024年9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淮北市优秀教师”;考核多次被评为优秀等次。指导青年教师发表或获奖论文30余篇;班级教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二古三年的工作历程,学校改变了,学生改变了,教材改变了,而他没有改变的是勇立讲台的恒心和毅力,他没有改变的是对教育的执著和真爱。
一、扎根乡村 敬业勤耕
1988年的7月,他毕业于淮北师范学校,他优异的学业成绩和对汉字书法的研究,深受市内许多学校的喜爱,他完全有条件、有能力留在交通便利、待遇较好的市里工作,而在毕业分配的时候,他的意向还是选择了偏远的农村,1988年7月—2024年7月,他一直工作在濉溪县刘桥镇最为偏远的小城中学,以普通教师到业务副长,一干就是18年,那个时代,条件落后,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更简陋,他吃住在校,爱校如家,常是备课到深夜,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精选教法,深入浅出,他的物理课生动有趣,既有理性的思考,又不乏鲜活的案便,引领学生走进快乐的物理世界。因教育教学成绩出色,1993年9月,被提拔为小城中学业务副校长,这时,他更是带领大家拼搏进取,他以自己的工作热情来激发老师们的热情,凡是要求老师做到的他首先做到,在他的引导下,偏远落后的农村学校焕发了勃勃的生机,学生的学习干劲足,老师的工作热情高,师生之间形成了“合力”,在连续多年的中学中,小城中学均取得优异的成绩,使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中学成为了豫皖交界处的一所知名学校,学校的办学规模也越来越大,由84年办学的四个教学班200余人到后来的16个教学班1300多人。小城中学的发展壮大倾注了袁希德同志的大量心血。后来因工作的需要,2024年7月,他调入了刘桥中心学校,并担任教导主任,新的工作环境,他更是充满了热情,多年来担任班主任和四个班的物理教学,他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物理学科高深的研究,他的物理课生活化、生命化和生态化,灵魂而活泼的课堂,深受学生的喜爱,他所带学生的物理成绩在全县总是领先。
二、呵护童心 精心育人
袁老师长期坚守工作的第一线,在23年的教学生涯中,曾十几年担任班主任,他深入班级到学生中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状况,及时给他建立个人成长档案,随时随地观察学生的变化,及时记录,取得成绩他表扬,发现问题他解决。他师德高尚,用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表率。袁老师根据长期实践及对当代青少年思想性格的研究,探索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开放式育人法”,他敢于取舍,突破旧的传统育人模式,构建开放而灵活的育人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在反思中求得新的发展。他以集体尊严替代师道尊严,使师生之间朋友化;他让学生深入社会,使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化,他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以父母般的爱。他的治班方略是“少说教多引导”,使德育教育直观化,多年以来,他为高一级学校及社会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人才。抓住两头促活中学,分层教学,分层管理,优等生加担子,学困生多关注,多年来,他先后资助8名学困生完成中学学业,资助部采侠同学圆了大学梦,每每假期的时候,许多学生总是先到学校看袁老师而后在回家,袁老师以重实际的人性化教育方法使学生心中有爱,心中有情,他的学生文明守纪,在学校里他们是好学生,到了社会他们又是好公民。他所代的班级在会考、中考中平均成绩超过同类班级,高中录取率一直是全县前列。班级历来被评为学校“文明班级”、“公物管理优秀班级”。
三、甘做人梯
硕果累累
袁老师作为中心校的教务主任,除抓学校的全面教学外,他又具体分管我校的理化教研组,作为组内的学科带头人,他以备课、上课、听课、议课、论文写作诸多方面,对组内青年教师作耐心、精心的指导。在备课上,他协同教研组长,引领老师们学习《学科规范》,领悟新课标的精神,指导大家精心备课。目前,理化教研组是学校实力最强的教研组,组内的10多位老师都能执教公开课。在上课方面,他要求组内老师认真开展“教学研讨周”活动,人人开课、人人观课和议课,引导大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引导青年教师以学促教。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多动脑、动手和动口,主动学习,大胆探究。在他的精心指导下,5名青年教师已成我校乃至全县的骨干教师。如苗磊老师是“淮北市教坛新星”,张志祥老师是县“教坛新星”、邓彬老师等成功执教了县级公开课。在观课和议课方面,他首先执教研究课,提供案例,引导老师们评课、议课,要指导青年教师观课要认真,议课要真实,把课评析到位,在论文写作方面,他在工作之余总是不断反思,有了好的灵感,同组内的老师共同探讨,条件成熟形成论文,近年来,他撰写的论文《浅谈初中物理自学能力的培养》荣获市论文三等奖;《在生命与道德的天平上》在濉溪教研发表。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竞放春满园,他积极指导组内的青年教师,要学会反思,要抓住教学过程中的灵感,要善于积累,要善于,不断总结自己的心得。近3年来,他先后指导青年教师发展或获奖论文30余篇,“以研促教”的氛围在中心校业已形成。为了解决教学中的困惑,2024年6月,组内申请了县级课题《物理探究教学中困惑及对策研究》于2024年11月课题成功结题,教研的催化,课题的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年年攀升,2024年中考,我校考取省示范高中
人,中考成绩600分以上
人。
四、勇于探索 敢于完成
袁老师作为教导主任,更是主抓学校的全面工作,积极协助校长构建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平台,他起草了《刘桥中心学校工作规程》、《中学生一日常规》和一系列工作绩效的考评方案,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工作管理机制,强化了教学管理,使得学校的管理以制度走向人性化,以人为本,重成绩、重绩效,一系列鲜活的体制激发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位于全县前列,连续多年中考升学率居于全县农村第二。由于长期坚持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使得我校的毕业生能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和生活,也由于我校毕业生自学能力强,他们进入高中以后,发展空间大,我校毕业生深受省市示范高中的一致好评。
思想如水,润心无声,挚爱教育,扎根乡村,袁老师23年的方程书写了大字人生,他致力于农村教育,勇挑教学与管理的双层重担,他为人师表,成绩显著,他安贫乐教,吃苦在前,23年,他奉献给教育的是一颗赤诚之心。是树就要扎根泥土,袁老师正是教育之树,他扎根乡村,如今已是枝繁叶茂,给皖北的教育一片碧绿!
扎根山村教育之无悔青春
中岭镇丫口田小学:彭布周
阔别美好的大学校园,离开喧闹的繁华城市,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未来生活的无比憧憬,于2024年8月走上了三尺讲台。“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教好书、育好人,成了我永远的追求。
是谁与太阳一起工作,与星星一起驱散夜色的黑暗?是谁将三尺的天地开拓成一片美丽的桃源?是谁一辈子做着学生,在备课本上书写着春夏秋冬?是谁甘愿做梯子将别人扶上骏马再送一程?是谁一遍又一遍修改着你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仍然不厌其烦?是谁的孩子成为幼儿园最后一个?是教师。教师,一个多么平凡多么伟大的名字,一个多么朴实多么亲切的称号,!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只有做了教师才真正理解它不仅仅是一种职业,那是一种责任,和太阳一样神圣的责任——传播爱与温暖的责任。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却只有教师才真正理解工程师三个字的分量,那是一项伟大的设计,那项设计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关乎古老文化的传承。一座大厦建得不成功,可以波及一个公司一些家庭,但教育的大厦不完美却会影响到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民族的未来,甚至一个国家的强大。为此,我从参加教育工作至今从未间断过自我学习、自我充电、自我加压,并珍惜每一个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人们都说:“若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但我却力求教会学生自己去挖水。所以,钻研教材,研究学情,提高业务水平,成了我从教以来不懈的追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们深沉的爱。”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千真万确的,爱正是教师无声的誓言,它用教师的行动和心血写成。这种爱是无私的,毫无保留,不求回报。我常常仰望星空,深邃的夜空群星闪烁,这闪烁的星辰多像学生调皮而又清纯的目光啊!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什么比得到学生发自肺腑的感激和赞美更让人快乐的呢?一缕眷恋的柔情,一腔燃烧的热血激荡着我的心!也许,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由学生带来的酸甜苦辣在每一位教师的心里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学生哪怕是道一声“老师好”,或者留下一个微笑,老师也会感到莫大的欣慰。这种甜美的感受并不在于学生的回报,而在于教书育人本身所蕴含的无穷乐趣,以及桃李芬芳时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正如孟子所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至乐也。” 看到孩子们那真诚而圣洁的目光,我的心中就油然涌起一股激情,三尺讲台融汇了我全部的情感、信念和理想。跨上讲台,我就成了孩子们眼里的百科全书,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红太阳。踏上讲台,我会生出一种无言的神圣与庄严,有一种摆脱了世俗喧闹的踏实与坦然。三尺讲台,将永远是我心灵的归宿与依托。
古人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使命在于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用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接触学生,用爱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构筑起学生精神生活大厦。我常想,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当用自己的良知去履行教师这一神圣的使命——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因为我知道:我手中捧起的不仅仅是一本书,一门功课;我朗声读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公式,一种解法,一篇文章,一个变化;我在黑板上写下的不仅仅是一行字;我深信我捧起的,我读出的,我写下的,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无数智者的灵魂,我崇拜着我的工作,以一个教徒对神的崇拜崇拜着我的工作。因为在我窄小的三尺讲台上,我看到了孔子跋涉的身影,我听到了岳飞精忠报国的号角,我体味到了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悲壮……英雄与智者已逝,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思想却让他们永生,并激励和鞭策着后来者,温暖着砥砺着无数勇者智者的灵魂。他们鲜明的活在了我们的讲台上,不大的讲台,不大的世界却是历史的演武场,是智者的大舞台。民族文化是一条长河,从遥远的古代一路高歌而来,滔滔滚滚,教育者们默默地躺下化作了不断修正的河床,以传承的姿态雕刻着自己的人生。民族文化洗刷着他们的灵魂,现代文明启迪着他们的智慧,他们在学习中学习,在与时俱进中前进。我在学生面前就是一杆言行一致的标尺,一面表里一致的透镜。
作为教师,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可以炫耀的资本的。同学聚会上,他们没有名牌汽车可以夸耀;客人面前,我们没有豪宅用来展示;我们有的只是一怀越雕越精的知识体系和越磨越柔和的性格以及一颗永远不变的爱心。我们做着火种的事业,心与心的距离,因为教育拉近了,古与今的距离因为教育拉近了,空间与空间的距离,因为教育拉近了。三尺讲台演绎着教育者充实而富有的人生,三尺讲台连接着古今中外的精彩。我不完美,但我却始终向着那个完美的方向发展,我正和无数个教育者用我们的辛勤丈量着心与心的距离,用我们的虔诚修筑着中华民族灵魂的长城。我 甘愿做“蜡烛”、“铺路石”、“人梯”、“春蚕”奉献我的青春。
幸福是什么?高尔基说:只有在对美好事物的自觉追求中,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是的,我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真正把自己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才能真正体会到教育者的幸福,而我就一直用心感受着这份辛苦的幸福。三年来,我默默地耕耘,虽然过程是艰辛的,但结果是幸福的。最后我想说,做一名教师,我自豪,做一名教师,我无怨无悔!
重塑雷锋精神、情系山村教育
---梅港中心小学青年教师学习“全省优秀特岗教师”王晓芳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题记】青春九歌,梅港中心小学青年教师群体素描
《九歌》,一组流传了千年的楚歌。诗人屈原上下求索,日夜吟唱。歌声穿越历史的烟尘,今天,我们在此唱响新的九歌,这是献给农村青年教师的赞歌„„。
有人说,不了解中国农村,就不了解中国;不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也就不能把准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专家作了统计,如果减去随迁子女的数量,在农村上学的孩子足足有1亿多。而承担着这1亿多儿童教育重任的,是800万农村教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是最庞大的教师群体!
一段时间以来,这个最庞大的教师群体面临着诸多尴尬:年龄慢慢变老,老教师“退”而难“休”,新鲜血液越来越少。很多大学生,宁愿选择蜗居在城市,也不愿意回到乡村,回到生他养他的地方。用传统的观念来解释,已经跳出“农门”了,还回来,不怕人笑话?于是乎,在农村,出现了“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现象。教育部经过对贫困县市调研后,果断推出了一项旨在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大胆举措: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包括公开招聘、定向培养、特岗招聘。梅港中小现有03-07年公开招聘的16位、10-11年定向培养的6位、09-11年特岗招聘的26位,这48位青年老师可是我们山村教育的宝贝!
“醉后方知酒味浓”,很多青年教师是到了学校后,才真正体会到在农村教书的意义。人生的选择不可能没有思想斗争,他们也曾犹豫过,但一经确定就不准备在自己的答卷上再去涂抹!今天,他们郑重地选择,将誓言铭记于红心,郑重地选择,拟定人生新的航向:“深入农村,投身基层,我们是黄土地里注入的新鲜血液,在大地的脉络里汩汩流淌;燃烧激情,播种智慧,播种希望!”几年来,他们一直寻找国人的信仰,收获山里孩子的明天。“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夜景曾带给他们许多诗意,但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却始终现实地摆在面前。他们有的也是从山村走出来的,常想如果没有当年挖井的恩师,哪有今天吃水的自己?愿把这份回报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且说:“既然选择了,就没有理由在自己的人生答卷上涂来抹去”、“工作虽然很平凡,但只要能收获山里孩子的明天和乡亲们的笑脸,作为一名教师也就有了人生的价值” …。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就在于有播种有收获,有付出有回报。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些人眼中的草一定会变成另一些人手中的宝,似水流年。对于来自都市的王晓芳老师来说,学生的品学兼优、身心两健就是最好的回报。她会觉得自己是被人需要的,是受人尊敬的一名教师。山村孩子的似水双瞳,正期待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来到他们中间,用甘甜醇美的细流滋润他们渴盼的心田,给他们力量,给他们希望,给他们美好的未来…
如果说,孩子是一片天空的话,各种能力素质就是天空的云彩,缺少了音、体、美的天空,这些农村孩子的童年有几种色彩?而青年教师不正是为“七彩少年”着色加笔的描摹大师吗!作为山村的行者,把青春的刹那芳华,写就了自己的命运交响词:“小帅哥”成了校长
了、“小公主”成了教学能手、操场上的校园舞、教室里办起了联欢会、山路上正开着学生“远足”运动会…还和着大山的奏鸣曲!
都说生如夏花,也许他们没有夏花的美丽,但相信每个人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净土,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纯洁的心灵,让他们的歌声响彻这山涧,让音乐与乡村孩子们一生同行!相信他们一定能行!让精神起舞,把灵魂照亮,托起明天的辉煌!
“年青的历练,终生之财富”,梅港中心小学的青年教师群体,正如春日烂漫的樱花一般,只有一朵的时候,你或许还发觉不出它的美;但一旦连成一片,那种美:惊艳绝伦,无以言说!就让我们一起期待梅港中心小学的教苑春色满园,且敬听他们的誓言吧!2024、04、10
扎根山村教育,无悔特岗选择
纳雍县老凹坝中学范小娟
如果有一种痛苦,你没有感受过,就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如果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如果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如果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幸福。
2024年5月12日,这一天我们永远都无法忘记,一场比唐山地震还强烈的地震就发生在我身边。这次地震使我深深感到恐怖。经历过地震的洗礼,让我知道了生命是多么的脆弱。看到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努力救助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人们。我又感到这个世界到处都充满了爱。于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于去年六月份毕业后我放弃了亲戚在湖北老家帮忙安排的工作,只身一人来到了这里,成了这里的一名特岗教师。
刚到这里,我感到非常的失望,虽然我也是农村里长大的孩子,但这里的条件比起我们那里差多了。学校里连个住处都没有,把六位女教师安排在一间学生宿舍。一贯住惯单身的我只能到街上租住一间房子。虽然房子的环境还可以,但是用水和上厕所却成了两大难题。首先用水要到房子外面去提,对于体重只有八十多斤的我来说,这无疑是在考察我的意志力。其次,偌大一座房子却没有一个厕所,想上个厕所都要到几十米外的公共厕所。面对这一切,曾想转身就走,然而,望着学校里面容黑瘦而双眼充满渴望的一千多名学生,以及教室里面破破烂烂的板凳桌椅,我挪不动脚步了。于是咬紧了牙关把自己留下来,虽然过惯了相对优越的生活,但我是一个适应能力很强的人,既来之则安之,我知道未来的日子还会很艰巨,但我一定要坚持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相信我能行!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和学生们一起相处的日子。记得刚来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和我保持着距离,不敢接近我,他们对一个讲着普通话的外地老师感到非常的好奇。每次看到学生们和其他的老师有说有笑的时候,我就感觉特别的难过。一开始我以为是自己与学生相处的方式方法不对,导致学生们不喜欢我。后来我从几个学生的口中得知,他们并不是不喜欢我,其实他们很想接近我,只是一直说惯方言的他们不好意思讲普通话。知道了原因后,我就经常鼓励他们讲普通话,并邀请他们去我的住处做客。虽然他们有很多字的音发不准,但是每次遇到我他们还是用所谓的“纳普话”和我打招呼。从那以后,他们总是有事没事的到我的住处来找我问长问短。我也总是尽量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给他们讲述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也趁机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向他们灌输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思想。每次有学生到我的住处来,我都会和他们一起做饭,享受和他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记得圣诞节快要来临的那段时间,每次走进教室,讲台上都放着一束用塑料纸自制的鲜花。这些纸制鲜花虽然远远不及市面上出售的鲜花那样妖艳,但它们在我心目中永远都是最美最妍丽的鲜花,它们是孩子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它们是太阳底下最耀眼的光环。和他们在一起我感觉真的很幸福,快乐!
和学生们在一起是快乐幸福的,可是每当到了周末,学生放假回家,当地教师也都回家了,此时孤独就会向夜幕降临一样袭来,没有伴侣的我,形单影只,无聊便成了必然,我不得不找点事做:找几本自己喜欢的书来看,家访,躲在屋里批改作业、备课,洗洗衣服,听听音乐„„来驱除心中那份孤独以及对亲人的牵挂。在这里工作,虽然气候非常好,而且生活也十分环保,四季都有新鲜的绿色食品。可
是,生活总有一些孤独惆怅,远离故乡,远离父母,心中总是牵挂不断。父母年岁大了,生活上越来越不方便了,然而,除了假期能回家看看外,又能有什么其它的办法呢?每次和亲人通电话,父母总是说他们很好,让我放心。然而,谁又能真正的放得下那份牵挂呢?
值得庆幸的是,我所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都非常的争气。每次考试成绩都位于同类班级的前面。和他们相处久了,我觉得我是快乐的。于是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当然也包括了这里的严峻条件,因为我坚信,我是一棵白杨,终将会使沙漠变成绿洲!
我感到骄傲,因为我是特岗教师的一份子,我要托起民族的希望,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诚然,可能有些家长对我们还不理解,甚至当地某些教师也瞧不起我们,但我相信,时间能证明一切。这就是我的特岗生活,有欣喜,有惆怅,有很多的无奈,但也有更多的幸福和快乐。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就要用心的一直走下去,因为那些渴望知识的学生们需要我。不管要这样走过多少个春夏秋冬,我都将永远珍惜这段无怨无悔的生命历程!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