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梦想
——巨野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踏步巨野,一个个花园般学校的修建、一次次先进教育设备的引进,映衬着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幸福不仅仅是这些,如今的巨野县,镇区幼儿园、乡村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享受优质教育成为学生和家长触手可及的幸福。一项项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赞誉的新举措,让人们看到了巨野教育的跨越发展和喜人变化。
完善城区教育空间布局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均衡发展更是事关教育公平。针对巨野县城镇化迅猛发展之大势,面对日益增长的城区人口,“ 务必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孩子,加快优化学校布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机制”县委书记成伟的话掷地有声。
凤凰小学是去年巨野县异地新建的一所城区小学,走进这所小学教学楼,窗明几净,音乐、美术等多功能教室配备齐全,新建的塑胶操场为师生课余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与老校区相比,面貌焕然一新。
“现在学校办学条件好了,孩子在这里上学更加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来送孩子上学的学生家长王洪涛高兴地说。
近三年来,巨野县加大统筹力度,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科学布局城区教育资源。已新建完成万福路小学、凤凰小学、长任贵峰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在硬件设施的日趋完善下,巨野县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以建设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班班通”、“校校通”、“人人通”为载体,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所有城区学校和农村中学、完全小学实现了多媒体教学。
这些变化,正是巨野均衡城乡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为了让广大的农村娃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巨野决策者瞄准农村教育“硬实力”这一关键突破口,在财力相对紧张的前提下,近三年巨野县已累计完成教育投入18.8亿元,新建、改建农村中小学177所,18个镇区办全部建起了省级示范幼儿园,新建学校附设园82所。仅今年前三季度,全县校舍标准化建设就开工项目87个,完成投资5200余万元,投资数额居全市第一位。如今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是幼儿园在巨野县乡村已然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整洁幽静的校园环境、先进完善的教学设施,无不体现着巨野县探索教育均衡发展之路的勇气和执着。
优化师资结构强化教育管理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好教师成就一批好学生。”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巨野县采取城区带动农村、强校辐射周边的形式,促进全县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发展。
巨野县还采取与东部名校加盟、结“手拉手”学校、选
--精选公文范文--------------------------教育集团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紧随时代脉动 服务社会发展
2024年秋,台城初中成立教育集团后,形成了一校三区的格局,开始了把初中教育统一在实验中学的旗帜下,实施教育均衡的尝试与探索,由此台城初中教育将在成功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学实施等方面推行一体化。这是近年来响应教育改革,呼应社会需要,回应过度择校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当下打破校际沟壑,放**校效应,一促进教师流动,共享优质资源的最佳选择。
一、激发活力,让教师流动起来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师资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名师及名师群体的影响推动着一个学校的教育发展,决定着一个学校的教风走向,教风影响着学风,而教风和学风则决定着校风。
打造以名师为核心的教师团队,让----------------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名师在校区之间有序流动和定期示范,才能有效激发教师群体的活力,然而,由于学校差异的客观存在,在以往的师资流动中多是“人往高处走”,越是薄弱的学校,越是留不住师资,越是薄弱的学校,也越难淬炼出名师。
在传统的眼光里,不同档次的学校,教师受家长尊重的程度,在学校的福利待遇是有区别的,名也好,利也罢,如果是教师调动交流时,往薄弱学校去,对教师来说会有一种情感冲击和心理失衡。
集团化以后,学校之间的屏障被拆除,沟壑被填平。统一的领导和管理,让教师对校区间的认识逐渐认同,让同事间的交流更加轻松。特别随着义务教育层面绩效工资的实施,划区招生的推行,原来学校之间的津贴差距不再,生源状况趋平,教师对同城异校的互动也就相应地少有排斥了。
与此同时,站在人本的角度,考虑到教职工对集团急难险重工作的支持,----------------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集团在推优,出新,职评等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对当事人给予了明显的倾斜,由于各项激励措施到位,教师们是被列在学校光荣册和功劳薄上参与交流的,因此,甚至是出现了主动报名到分校区的感人场景。
让教师动起来,让教育活起来,让辐射带动功能在教育集团内优先合理地展现,这种有益的尝试必将把台城的初中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也必将能为均衡教育的探索闯出一条新路。
二、淡看常态,让生源稳定下来学生是教育的主要对象,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均衡推进的核心要素。如何让学生不再舍近求远,如何让家长少受择校困惑,是现有机制下急于解决好的问题。
2024年秋,台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招生全部免考,学校采用了自主报名,电脑派位的方法对三个校区进行了招生,2024年,随着市委市政府对校区设置的调整,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对小学毕业年级生源状况做了大量的前期摸底工----------------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作,在教师队伍集团内顺畅交流的前提下,对现有的生源作了划区招生、就近入学的布局规划,即按学校周边生源的饱和量以及学生家庭的居住地,选择最合理的方案实施划区,使各校区生源相对固定。
划区招生,生源常态了,教育集团化会不会像牛奶掺水一样稀释掉原有的味道?学校是可以一朝更名的,但是校风的传承与积淀也是一朝一夕的事吗?
家长的疑惑是可以理解的,但正如正常人在适当献血后,可以激发自身的造血功能,加快新陈代谢一样。早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有过改造薄弱学校成功经验的实验中学就已经用实践证明了她的兼容、继承和创新能力。
为办人民满意教育,实施校区均衡发展,集团领导集体制定“强化东校区,巩固南校区,打造新校区”的发展战略,在确保毕业班级师资不受影响,确保东校区与南校区教师优先交流的前提下,对南校区和新校区的师资力量做了均衡----------------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配置,而新校区的管理力量更是重点得到了加强。
在集团的旗帜下,新融入的教师很快适应了要求,并迅速成长为骨干;在集团的旗帜下,新加盟的学生明显感到了变化,并尽快调整了自己……于是,家长在犹疑中平静下来,更多的则是给予了过程的关注。
常态不是问题,心态才是问题。让家长静下来,让生源定下来,让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每一个学生全面成长本身,而不是关注教育以外的个体差异,这样就少了家长对学校概念选择的纷争,少了教师对生源人为差异的抱怨;这也让学校、学生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开始了一段全新的教育之旅,让所有关注教育的人都开始了一段美好的期待。
三、勇担责任,让社会参与进来
社会是教育的终极归宿,良性的社会需求是有效推动教育发展的基本元素。教育要服务于社会发展,要培养出对社会有----------------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用的人,既要着眼未来,也要适应时代发展,集团化模式是当下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学校做大了不等于就能做强,集团化后的学校要想“平而不贫”,要想做优做强,不仅自身需要扬长避短,不断净化,更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家长的理解。
新校区的建设和启用,开创了台城初中教育划区招生的新局面,同时也给交通安全,家长接送等常规问题提出了新要求。校区在建,家长希望能尽早建成一个**的校园,营造一片适合学生学习成长的内部环境;校园变远,群众则呼唤及时方便的城市公交,能创设一个安全迅捷的外部交通。为此,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管理,积极联系公安部门在新校区附近设置醒目的交通标志,配合交巡部门严厉打击黑车拉客,而城建部门也正积极努力打通并改建学校周围的道路交通。
“安全、质量、满意”,是集团的三大目标,更是立身之本。集团密切关注----------------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家长,社会,媒体对学校工作的评价,在坚持理想的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着学校的管理。一段时间内,由于择校成为过去,有部分家长在课堂以外给自己的孩子寻求了补差提优的途径,这本是可以理解的事,但,这使我们个别教师被动地卷入了其中,让学校抵制有偿家教的管理受到了冲击。收到反馈后,集团领导立即了解情况,查清事实真相,有理有利有效地作了妥善的处理。
让社会参与,让人民满意,紧跟时代脉动,服务社会发展。学校在集团化后,坚持了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学生及学生家长民主评议,校长信箱,年级部信箱等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沟通渠道,为集团的发展装上了顺风耳,千里眼。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规范的管理,敬业的投入,社会的支持……
集团化教育作为一个新生模式,对我们来说还在尝试和探索中,集团化后,东校区作为**省法制教育先进校区;南校区作为**市文明单位,新校区作为省----------------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内现代化教育设备先进校区各有所长。能够知道的是:集团化模式有利于内部优势的横向借鉴,也有利于外部监督的统一扎口。然而并不是一次整合就能解决所有的矛盾,我们在看到优势的基础上,也明白会有若干未知的因素在干扰着我们的发展。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敢于在传统的基础上扬弃创新,在崭新的征途上开进取拓,集团化模式的对义务教育均衡推进的贡献是可以预见的。
教育集团教育均衡发展纪实可完全免费阅读或下载全文。淘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复制或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下载该doc格式WORD文档全文
----------------精选公文范文----------------
如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称勾中学周同福
义务教育的均衡主要指以下几方面:一是在城乡之间;二是在地区之间;三是在学校校际之间都能在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素质、教育质量等等方面大致平衡和相当。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依法、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享有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教育的需求和教育的供给大致相对均衡。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一司副司长杨念鲁
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首要任务是缩小学校间的差距,真正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如何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谈一点个人看法:
一、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力争缩小校际间的差距
长期以来,由于我县县城与农村中小学资源分布不很均衡,基础教育阶段存在着一大批薄弱学校。农村孩子大量涌向县城,“择校热”导致使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甚至一些农村中学生源断绝,濒临倒闭。严重影响了我县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发展水平。因此,改造薄弱学校是我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首要工作。
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薄弱学校改造规划,包括目标和任务、主要措施、工作进度等,通过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使改造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
二是要建立薄弱学校投入保障机制,明确责任,强化监督,确保对薄弱学校的投入落到实处。
1
三是要给薄弱学校倾斜政策;为学校选派事业心强、有管理经验和开拓精神的校长;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骨干教师和优秀高师毕业生到薄弱学校任教。
四是要挖掘学校自身潜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要把改变薄弱学校面貌的任务完全寄托在外部力量作用上。要抓住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真正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骨干队伍。
五是帮助和指导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薄弱学校在“硬件”条件得到改善的基础上,让“软件”水平有质的飞跃。同时,要重视总结和推广薄弱学校转变教育思想、实施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和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经验,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增强其社会信誉。
六是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规范化发展。在农村建设标准化学校,取消教学点,整合教育资源,使每所中小学校都能拥有大体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条件,逐步缩农村与县城学校的差异。(每个乡镇保留一所高标准的中学和几所完全小学)
七是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用信息技术带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现代教育手段。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且还打破了传统学校的界限,大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为此,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最大的社会效益,从而为实现县城与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与流动的优化机制
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因素。目前,校际间发展不均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师资水平之间存在差距。
要想尽快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必须着重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优化人才培养与流动的机制。为此,对于农村薄弱学校要在引进、调配、培训、职称待遇等方面制订倾斜政策,以尽快提高薄弱学校的师资水平。在教师调配上,应实现农村与县城资源共享,倡导模范校长、优秀教师轮流到薄弱学校任教,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和经验交流,带动薄弱学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还可以通过城内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结对子的方式,选派具有带教能力的优秀教师到普通学校定期任教,并将此作为重点学校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师资培训上,向薄弱学校倾斜,为他们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在职称评定上,为鼓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同样条件下应优先考虑支教教师的职称晋级;在福利待遇上,要有政策上的保障,如教师流动期间,其行政关系、工资关系等保留在原单位,工资、资金、福利、医疗等待遇不变,有条件的地区,还应适当增加支教教师的工资。同时,要加快教师“校本”培养、培训模式的构建,落实“以进修校为基地,教学、科研、培养、培训四位一体”的新师资“校本”培养模式;积极探索“立足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融学习、探索、教学于一体”的在职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确保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深化升学制度改革,实现生源质量均衡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包括学校硬件建设的均衡发展,也包括学校软件建设的均衡发展。其中,生源质量则是学校软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智力和各方面条件都好的学生集中在好学校一起学习,落后的学生集中在薄弱学校一起学习,那么,对于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而言,他们所受到的环境影响显然是不同的,这样就无法体现义务教育所主张的公正、公平原则。因此,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深化学校升学制度改革,使学校生源质量大体相当。这就要求下大决心,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加
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坚决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彻底取缔实验班、重点班,加大高中分配给各普通中学升学指标的比例。这样,择校问题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虽然,在现阶段校际差距比较大的情况下,这样做对一些学生也不太公平,但从长远来看,尽快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样短暂的阵痛是必须要经历的。
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实施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主线。另外,从我国区域内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来看,中小学之间存在着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校办学条件等硬件指标的差距;一个是学校教育质量等软件指标的差距。要缩小学校间硬件指标的差距,在国家对教育的加大投入下,在不长的时间内是可以解决的。但要想从根本上缩小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差距则比较困难,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因为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尤其是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可以带动学校的全面改革,给学校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其一,转变学校管理者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提高其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其二,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使之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评价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换句话说,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观教育均衡发展纪实片有感
尚志小学王丽娟
观看了安徽及全国各地的教育均衡发展的纪实片,我深有感受:安徽的教育发展适应了中央的教育发展思路,他们通过十多年的教育均衡的改革今天初有成色,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标准化进程的推进,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有力的改善,师资力量得到了充实,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当然,要想做到均衡教育就要落实到行动上。学校的教育设备、人员师资都要均衡。需要上级领导的经济调控、人员调控和教育的统一协调。
要做到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就要保证学生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以下是我对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些体会 :
第一,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地方政府应该制定关于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的规定,作为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依据,以确保每所学校都能按照标准拥有大致均衡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条件。政府首先应该针对办学条件低于标准的薄弱学校制定限期改造计划,集中力量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进程,积极帮助和支持薄弱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达标。同时,充分发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与薄弱学校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促进薄弱学校的改造。
第二,统筹教师资源,实现师资水平均衡。现在择校的学生还有很多,因为这些学校间的管理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与优质学校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中师资水平是关键因素。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优质教育,当务之急是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调配师资。比如,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等项制度,以指导、帮助薄弱学校提高教育水平。可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名师到薄弱学校任教。第三,切实关注弱势群体,让他们都能够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实现教育权利与机会平等。义务教育阶段的弱势群体大致包含五种情况:一是外来民工子女;二是贫困家庭子女;三是单亲家庭子女和孤儿;四是残疾儿童少年;五是品德行为有偏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这些学生都能够顺利而愉快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总之,要做到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各职能部门的统一协调与配合,做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要积极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我有责任和义务为教育的均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育均衡发展观后感
尚志小学张艳艳
观看了教育均衡发展的纪实片,我深有感触,下面是我对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解和想法:
注重教师专业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要下决心解决农村教师缺乏的问题。农村教师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一个是待遇问题,一个是素质问题。
一是切实为教师减负。应实施切实可行的备课模式,比如采用活页备课,自己以前的备课可以再利用,不过再利用时要对原有备课教案再修订、补充,这样可以让教师从繁重的教案编写中解脱出来,从而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研读教材,研究教法,制定高效的教学措施及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为今后的工作及自身发展作好基础,为教师自身专业成长提供保障及动力。
二是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农村教师的教学有丰富的经验,但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加之每人都要担任数门学科的教学,为此,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尤为迫切。但事实上农村教师(尤其是村小教师)能参加培训的机会是极少的,有也是为数不多的县级、市级,省级则更少,如凤毛麟角,一所学校一年难得有一人次的省级培训,国家级的培训则更少,少得几乎为零,而同城里教师相比,城里教师的培训机会比农村教师多得多,级别也高得多,那么我省在制定中长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能否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让农村教师在各级各类培训中吸取先进的理念。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与督查。尤其是要对各种培训的内容作详细的论证,要确保培训工作的实效性,让参训教师学有所获,毕竟类似的培训一年才一次,不能流于形式。
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交流制度。为了均衡教育发展,可让一些优秀教师去一些薄弱学校支教,这一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调动了受援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如能放宽限量的岗位设置,增设几个特岗,保证教师能够脱产进名校、拜名师,在名校的氛围中,在名师的带领下学习名师的教学方式,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那这样的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的提高将会是巨大的。
四是注重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一项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师队伍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校本教研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青睐,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有力地调动了学校教科研的发展及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我是义务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更是响应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战略中的一名教师,我要做一名积极配合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师,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
“三个统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2024年11月,鹤壁市教育局举办了“首届全市中小学管理现场会”。该现场会是采取“走着开会,站着点评,坐下探讨”的方式进行的。记者跟随该现场会代表团参观了鹤壁市的15所中小学,这些学校有事先挑选的,也有随机抽取的,绝大多数是农村学校。记者看到,在这些农村学校,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学校管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房子变漂亮了,校园变美丽了,管理变规范了,教学手段变先进了,城乡教育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这是近年来,鹤壁市教育局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结果。
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保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就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记者采访了鹤壁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谷朝众。据谷朝众局长介绍,近年来,他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三个为本”,即教学以学生为本、发展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本、教育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在抓好教育统筹上做文章,坚持做好统筹新老城区教育、统筹城乡教育、统筹各类教育资源,有力地推进了全市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每一名适龄少年儿童创造了一个公平、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统筹新老区教育,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鹤壁老城区位于山区丘陵地带,地貌复杂,交通不便,很不利于城市的扩建和发展。1992年,鹤壁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筹建鹤壁新城区。“为了给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我们提出了‘巩固老区,发展新区’的原则,”谷朝众局长介绍说,“在新区教育发展上,高起点、高规格建设新学校,走特色办学之路;在老区教育发展上,重点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继续办好优质学校,实现弱者变强、优者更优。”
自1999年在新区打下第一根木桩,培上第一锨土,筹建鹤翔小学起,鹤壁市教育局便将新区学校建设列入了每年的工作重点,向社会公开承诺,自我加压。尤其是在2024年,他们在新区规划建成中小学5所,任务量大、时间紧、群众关注。为实现当年秋季招生,保证学校工程质量和进度,谷朝众局长每天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到各个在建学校的工地查看一遍,每周召开一次协调会研究解决学校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局党委的密切关注中,5所学校全部在当年建成,实现了按时招生,在鹤壁学校建设史上创下了一个奇迹。
到目前为止,鹤壁新区已建成高等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中小学10所,公办幼儿园1所,基本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职业教育到基础教育比较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基本满足了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
为巩固老区教育发展,鹤壁市教育局在继续办好鹤壁高中、第二中学、第四中学、第四小学等优质学校的同时,实施薄弱学校更新改造工程。在资金投入、重点项目与教育设施配备安排等方面,市教育局按照基础办学标准与轻重缓急程度,重点向第六中学、第七中学、第十八中学等城郊薄弱学校倾斜,仅用3年时间,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了老区5所薄弱学校的更新改造。
在教学教研上,该市教育局对薄弱学校进行倾斜,加强对这些学校的指导,市教研室教研人员蹲点包校,定期到这些学校听课评课,开展教研活动,并详细查看老师备课、批改作业情况,使这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同步提升。
统筹城乡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在鹤壁,城乡教育差距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是办学条件的差别。谷朝众局长告诉记者,为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鹤壁市以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为抓手,在资金投入上采取倾斜政策,针对农村中小学先后实施了“危房改造”“现代远程教育”“图书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四项工程,使农村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改善。
在鹤壁最偏远的姬家山乡国研学校(下称国研学校),记者看到一排标准化教学楼拔地而起,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数字卫星接收系统、标准化实验室等现代教育设备配备齐全,农村孩子在这里接受到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国研学校的前身是施家沟小学,校舍曾因年久失修,成为D级危房,学生只能借用民房上课,配备现代教育设备,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鹤壁市针对农村中小学实施的“四项工程”,使这所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研学校的变迁,只是鹤壁市均衡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底,鹤壁市农村中小学有D级危房10多万平方米,占全市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的10.5%。为彻底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鹤壁市用3年时间,多方筹资5000万元,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235个,新建校舍11万平方米,消除了农村中小学所有的D级危房。
危房改造工程完成后,鹤壁市又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实验室建设工程。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资1554万元,668所农村中小学校(含教学点)安装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40多所农村中学新建改造了理化生实验室。
鹤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一位工作人员,由于工作需要,跑遍了鹤壁市的每一所农村中小学。说起近年来鹤壁农村中小学的变化,他形象地用这样一句来概括:“如今走进鹤壁农村,学校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绝大部分村庄,出现了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的美好景观。”
为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2024年初,鹤壁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意见》,启动了农村图书室建设工程。工程实施中,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过问工程进展情况,多方筹集资金,购买图书10余万册,在全市25个乡镇建立农村小学图书流动站。各县(区)每年要拿出教育费附加的8%作为图书专项经费,各农村中小学每年要把预算内公用经费的10%作为图书专项经费,用于补充学校图书资料,在全市建立了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建设长效机制。
统筹各类教育资源,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鹤壁山区丘陵地貌占50%,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2024年以前,学校在布点和设置上,存在布点多、规模小、重复建设的现象。如土门村教学点仅有3名学生,老望岩小学仅有5名学生。尽管这里的老师很认真,学生也很刻苦,但由于学校规模小、布点分散,不仅增加了教育成本,也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2024年,鹤壁市出台了《中小学教育资源整合的指导意见》,在全市大规模开展了教育资源整合工作。
针对市区、城区和矿区学校重复建设、交叉建设的现象,鹤壁市、县(区)二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企业分离学校,对城区学校进行了重组撤并。通过重组撤并,使这些学校的品牌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和扩展。
针对农村学校布点多、规模小的现象,鹤壁市大力开展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仅2024年以来,全市就撤销、合并农村中小学207所(含教学点)。通过撤并调整,鹤壁市农村初中校均规模达到了900人以上,山区初中校均规模达到了600人以上,农村小学校均规模达到了240人以上,彻底改变了原来“小而散、小而全”的办学格局。
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如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鹤壁市教育局通过改革教育人事分配制度、城乡教师互派、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基本实现了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淇滨中学的黄凌云老师是鹤壁市实施城乡教师互派制度后,第一批到农村支教的教师。在浚县钜桥一中,黄凌云老师担任两个班的语文课。当她看到农村教师教研能力较差、学生心理教育欠缺的问题后,又主动承担了该校语文学科的教研工作,并设立了“知心大姐信箱”,通过与学生通信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思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钜桥一中周校长深有感触地说:“黄老师来我们学校支教,不仅仅是给我们学校上了几节语文课,还给我们带来很多新东西。在她的帮助下,我们建立了规范的教科研制度。一直困扰我们的学生心理教育问题,我们也摸索出了新的途径。”
据了解,仅2024~2024年,鹤壁市就选派了500多名城镇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这些教师在完成本职教学任务的同时,上示范课6417节,开展教研活动近1.2万次,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教师分配和待遇上,他们还提出了“三个优先”,即新教师分配时优先考虑往薄弱学校及农村边远学校分配;素质高、能力强的新教师优先往薄弱学校及农村边远学校分配;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优先考虑薄弱学校及农村边远学校的教师。“三个优先”政策的落实,不仅使薄弱学校及农村边远学校的师资得到了有效补充,而且能够留得住,为这些学校的快速发展添足了后劲。
在谈到统筹各类教育发展时,谷朝众局长说:“鹤壁以优化教育结构为重点,努力做到各类教育兼顾协调发展。如在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上,我们以‘普及’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着力点,加强示范性学校建设,中招人数和高招上线人连年攀升。高中阶段招生人数由2024年的9788人增加到2024年的22666人,翻了一番还要多;普通高招上线人数由2024年的1994人增加到2024年的8128人,增长了4倍;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付诸努力的。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今年鹤壁市教育局将着力实施“信息化建设”“名师进万家”“图书馆(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农村教师素质提高”五项工程,以此缩小城乡间、区域内、校校间的办学差距,较大限度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