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室工作学习小结
钱伟华
今年我十分荣幸地参加了由肖老师领衔的信息科技学科带头人工作室。这一年的学习活动我在肖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与工作室其他学员一起参加学习、交流、讨论、听课、评课等活动,使我获益非浅。现对照年初制定的个人发展规划,对一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作如下小结:
一、主要收获
这一年来,最大的收获是通过工作室组织的专题学习和研讨及个人自学,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得到提升,并能将理论学习的成果积极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例如,上半年通过肖老师所作的“协作学习之路是资优学生成长的快车道”和“谈谈协作学习——关于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两个专题辅导报告,加上工作室学员之间的交流讨论和个人自学,使我对有关“协作学习”的理论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如“协作学习”的含义、实质、优势、以及实施原则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下半年,工作室围绕“有效教学”这一专题组织开展了“有效教学设计和有效课堂教学”的专题研讨、说课、听课和评课等一系列学习交流活动,特别是听了李绍基老师所作的“有效教学”专题讲座后,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使我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认识了“有效教学”的涵义与实质,并从中得到启示,学会了很多教学方法和实施策略。
除了理论上的收获外,在专业学习上也有一定的收获。例如,通过暑期教师专业化发展专题研讨交流活动,我学习了VB和ASP入门知识。并通过暑期的个人自学了VB基础篇内容,对窗体、常用控件(如文本框、标签框、按钮、列表框等)、菜单和对话框等概念基本理解,初步掌握了相关应用设置。应该说,通过暑期工作室的专业学习,自己的收获
名师工作室学习小结
句容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戴巧玉
流年易逝,参与“刘正才名师工作室”学习又是一年。向名师学习,向同行求教,专业素养再获提升。难忘研讨活动中,智慧的碰撞,经验的分享,精彩的评述。留存心间的是导师的引领,同伴的坦诚以及共同栖居在语文教学园地里研究、锤炼、探索的执着与向往。
一、工作室是推动专业研修的平台。个性与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思想的支撑,做有思想的教师,一直是内心追寻的方向。思想需要积淀,需要孜孜不倦的学习。感谢导师为工作室成员订阅的教学期刊以及配发的理论书籍。按照工作室的要求,坚持平时自修,积极参与工作室组织的学习研讨。浏览期刊,了解学科教学的热点、学科研究的走向,领略名师风采,学习精妙的教学设计。学习专著,深入研究了薛法根老师的智慧语文、组块教学理论,认识了陈国安教授的小学课堂。对“过程教学”的探讨,更是让我的理论素养进一步丰厚。
二、工作室是展示教学实践的舞台。工作室组织的每一次教学研讨活动坚持以“过程教学”的理论为指导,不管是结合凤凰语文研修营的活动还是以工作室牵头组织的活动,同课异构、共上一篇课文的形式及课后围绕“过程教学”展开的真实有效的研讨,得到了工作室每一位成员的认可。今年11月,通过主动申请,获得了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按照导师的要求,选定课题,设计教案,反复磨课,试上修改,过程的艰辛历历在目。刘正才局长和丁东全主任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学校听课指导,在中山路小学试上之后,宦学义、何成娣老师真诚建议,让我在收获感动之余,更加深了对教材研读、设计教学的理解。备课过程中,何成娣、刘培培等老师通过网络给予指导帮助,让我收获着相伴同行的幸福。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常态研讨,让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收获的是实实在在的提升。今年11月,我参加的镇江市“好课堂”片级、县级选拔均获一等奖。
三、工作室是激励专业成长的动力。参加工作室以来,克服评上中高职称后的倦怠,在教学研究之路上重新出发,成为内心涌动的愿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向何处去”,对自己从教之路的系统规划不仅是工作室的要求,更将是自己再次上路需要思考的课题。有梦想,才会有追求。工作室的学习给了我前行的动力。仰望星空,更需脚踏实地。看清自己,取长补短,潜心修炼,不在乎功利的目标,梳理研究的方向,积硅步至远方,才能成就无悔的教育人生。期待工作室的精彩,期待携手同行的坚守。
成绩与愿景:一篇论文在镇江市第二十一次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一篇教学案例在省“蓝天杯”教学设计评比中获二等奖;指导学生在镇江市第六届中小学网络读书征文活动中1人获一等奖,三人获三等奖,在镇江市首届“金山湖”杯作文大赛中1人获特等奖,1人获一等奖;镇江市“好课堂”选拔片、县级一等奖;参与的省级立项课题及市级规划课题准备结题。在工作室的学习中,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动笔,力争在骨干教师的评选中在上台阶。
参加“名师工作室”阶段工作总结
武功县五七〇二小学 齐玲玲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学校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工作室大力的支持,使“名师工作室”工作顺利地开展起来。为了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逐步规范名师工作室的管理,我现将自己参加工作室的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
1、积极自修,强化自我培训阶段。
工作室教师都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情况制定了“自培计划”,学校为教师自我培训创设较好的学习环境,指导并帮助教师订购一些有关课改的书籍、报刊杂志,拓宽教师学习的领域。教师们通过自我学习,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夯实专业知识,提高综合。
2、加强教研活动,强化日常培训阶段。
我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的通识部分、学科部分,以及有关报刊杂志上介绍的课程改革经验文章,通过日常的教研活动,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樊篱,加强交流合作,集体研究,挖掘教材,深刻了解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的联系。
3、举办互听互评课,进行交流阶段。
工作室定期培训新课程教学理念,解读新教材、探究学科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以及外地课改的经验,本地区、本校教师课改经验等,能较好解决在课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最终可以广纳课改新信息,拓宽教育教学视野,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树立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课改实践中去。
4、开展示范观摩,进行导向培训。
课改的重点在学科教学,校本培训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工作室教师定期共同设计一些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在学校进行观摩示范,课后组织本学科的教师共同进行互动式的评课、研讨,从情境过程、认知过程、因材施教等三方面把握课堂教学评价的维度,让教师明白课改的方向是什么,什么样的课才符合课改要求。努力使每堂课起到观摩、示范、导向作用。
我通过集体备课,设计教案、说课、观摩示范和评课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教研氛 围,体现“科研、教研、培训一体化”的思路,有效地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
5、面对面交流、学习。
校本的开发,需要先进的理念作指导。教师发展学校的专家定期到我校、我在工作室学习工作室其他教师展示的观摩课、示范课进行听课、评课、互动式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给学校及工作室的校本教研活动注入了生机活力。从领导座谈,教师质疑,到随堂听课,教学评议,在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引领下,我校校本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短短的一年匆匆而过,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正在忙碌、有序地进行着。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及时反思、总结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情况,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发挥团队学习的优势,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无愧于“名师工作室”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工作室阶段学习工作小结汇报
—— 曹杨二中附校全燕晶
2024年12月 我有幸成为赵月玲老师工作室的其中一员,在这一年的活动中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明确了自己的不足,让我看到了在自己专业上需要不断改进、更新的地方。同时这短短一年的学习在我面前展现了全新的视野,无论是专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还是师徒之间手把手的学习、学员之间的相互探讨交流,以及课堂实践的聚焦,都让我有得益非浅的感觉。
在工作室的学习中使我从不同的视角进一步明确了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也了解了作为一个优秀教师应为之努力的目标。赵老师对我们阅读的《英语教育展望》和《 第二语言阅读探索》 等教科研书籍作了耐心细致的指导,为我的英语教学实践获得了必要的理论支撑。我还参加了华师大左焕琪教授关于“后方法论时代和反思性外语教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和生生互动”、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的系列讲座,左教授的这些英语专题讲座使我们从理论到实践有了更深的理解,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使我们了解了什么才是课堂中真正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从那些方面进行反思;怎样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等等,我也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努力使课堂中能真正体现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为主、营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活跃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给我收获最大的是课堂教学的观摩。赵月玲老师的语法课给我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和引领。同伴间的相互观摩课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精彩的课型中执教老师们精湛的教学技艺和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她们敢于挑战和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敢于尝试,注重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二期课改理念。课堂的真实性、设计的多元性、教学的实效性及教师的教学素养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为听课的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切磋的机会。且每堂课的侧重点都不同,她们就英语语言中的词汇、阅读、听力、写作等个方面为主题开展了教学,为观摩者就某个语言项目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另外,我们还聆听了七宝中学的陈晓艳老师的展示交流课,听到了陈锡麟、何亚男、舒运祥等一些专家精彩的点评,让我深受启发,让我从中学到许多。
对于我们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工作室的培训确实给我们增添了许多繁忙,但是又确实为我们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机会,能力的拓展搭建了平台。我能把在培训学到的理论运用于我的教学实践,本学期我尝试了许多新崭新的教学方法,如运用Learn by doing 的理念在语法教学中,使语法的教学更生动有趣;在课文词汇教学中,利用语境引入单词,使学生在情境中猜测、了解和运用单词。此外,我积极投身于“好课标准大讨论”活动中,探索主体性、体验式、活动化教学模式,开展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小结,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用好、用足课内40分钟,提高教学达成率,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并且开了一堂题为《Family life》区教学研究公开课。我还参加了与香港大学同课异构的教科研活动、校英语展示课。而这中间的许多灵感来源,与工作室学习息息相关。
反思自己的教学,深感有许多不足。专家的点评使我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也找出了我教学中的关键要解决的问题,找出了教学与新理念的差距,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等等,指导我们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当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呼唤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要求教师首先是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的人。因此,作为教师,我觉得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探索,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不断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积累、更新,促进自我的发展。我有幸进入工作室参与学习,就是一个极好的促进自我发展的机会,我感到很有收获,一年的学习,伴随着忙碌的工作,使我感觉前所未有的充实。
2024.12
走进名师工作室„„
2024年,我有幸成为吴羽君校长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成员。1月4-11日,工作室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本次活动由听课、评课、研讨等环节组成。课堂精彩纷呈以及研讨氛围浓郁是本次活动的特点。回放昨日的点点画面,有付出,有收获,还充满对明天的期盼。现就本星期工作小结如下:
1月8日,我们听了向全梅老师精心准备的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示范课,向老师表现出来的敬业乐业、专注创新,自如的课程调控、精湛的语言艺术、到位的细节处理,让我收获颇丰。我和向老师共事多年,在我眼中,她能用勤奋务实去对待工作,用团结欣赏对待同事,用正直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用优质的教学启迪智慧;能用自己所长和满腔的热情激发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向老师具备优秀的教师素养,无愧于“国家级的骨干教师”称号。
课后,全体工作室同仁以及语文科组的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研讨。老师们的评课字字珠玑,令在座的老师们耳目一新。也产生一些共鸣,提出了一些疑问,大家都进行热烈的探讨。
1月 9日,作为工作室的成员,学员江伟华听了我上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一课。我主要抓住文中的“深趣”一词来进行王维写作冬景、春景的特点、情感的分析。课堂气氛活跃,师生融洽,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9日下午,我们工作室的同仁一起探讨了语文教学的困惑。长期以来,围绕语文教学的最大难题并不是语文观的问题,而是“学”与“考”的关系问题。现在有些老师,为了应付考试,惟恐哪篇课文漏掉知识点,所以把每篇课文分解成许许多多的知识点,逐一讲解,让学生一字不差的记下,这样就使的语文课成了学生的负担,时间一长,不但学生不喜欢听,就是老师也越上越没意思。正是因为师生未能妥善地处理好“教什么”与“考什么”的关系,导致了语文教学内容的混乱和语文考试的盲目,以致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对语文课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甚至出现了高分低能和“学得好”却“考不好”的奇怪现象。所以就产生了我们语文教学的困惑: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是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应试教育放在第一位。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给我们带来了挑战,教来教去,现在不知道怎么教了。
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能力培养主要包括阅读欣赏和写作两大能力;而语文素养,我的理解就是学生文字素材在大脑中的积淀,以及据此而表现出的语言表达水平及层次。当然,也不可否认,由于近几年社会、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学成绩上,所以绝大多数的语文老师的教学出发点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这一出发点一点错误也没有,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目的而忽略了语文本身作为文学的魅力,我们应该找到这两点的最佳结合点。
10日上午,工作室同仁及语文科组老师听江伟华老师常态课《方山子传》。江老师别看年轻,却是一个很有气场的教学新秀。只见她往讲台一站,大眼睛一扫,整个课室一片安静。江老师讲课字正腔圆、不紧不慢、井井有条,课堂节奏把握得张弛有度。抓住文史知识文言字词和人物评价两根线索,先解决文言知识,再来评价方山子这个人物,由方山子的处世态度来看苏轼的人生观。思路清晰,知识点难度适中,有梯度,学生便于把握且能提升学生能力。
下午,吴校长围绕江伟华老师的教学内容特点、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
学过程等内容带领我们语文科组全体成员进行深入的探讨。结合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溶合自己的教学特色方面交流,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等方面阐述看法。
在研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吴校长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的的新型教学观。吴校长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指导我们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使自己转变成素质优良、能适应社会需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我觉得,研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在研讨中,展现不同的观点:在研讨中,涌现智慧的火花。
短暂的学习已经结束,但我们的学习和思考不会停止。我将尽最大努力,使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努力做一名在教学上有自己特色的教师。争取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生动、精彩的授课吸引学生,以扎实、创新的工作态度打动学生,做让自己满意、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在此,再次感谢吴羽君校长,感谢工作室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认识并走近这么多热情智慧的语文老师。
汤慰红
2024.1.17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