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考试大纲

最新文章

第一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绪论 ★研究方法的含义和主要特点: 方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准则。科学方法: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中科学方法与科学方法论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当两者是息息相关的。科学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进行研究工作的宏观指导,是科学思维方法或思维方式。狭义的科学方法是指科学思维或科学研究中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与手段,是科学思维方式的时间与应用,即广义概念中的具体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特征:

1、客观性

2、预见性

3、准确性 ★教育研究的定义及其一般过程 教育研究:就是人们在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教育领域内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的解决、预测和控制,以促进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并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教育研究的特征:

1、规范性

2、系统性

3、创造性

4、历史性 教育研究的过程:

1、确定研究的问题

2、制定研究计划个工作计划

3、收集研究资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伦理性原则)

4、整理和分析资料

5、形成研究结论

6、撰写研究报告 ★学前教育研究的定义、特点、原则、类型 学前教育研究:就是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索该年龄阶段教育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揭示其规律,进而有效的改善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种实践过程。它旨在探讨学前教育的本质,揭示学前教育活动的规律,克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丰富和发展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学前教育研究的特点与原则:

1、研究对象的主体性

2、研究内容的广泛性

3、研究背景的开放性 学前教育研究的类型:1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2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3个案研究与成组研究;4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测验研究;5描述性研究、相关研究、比较研究和内容分析;6个性研究、认知研究、语言研究和课程研究;7实验室研究和生态场域研究;8质的研究、定性研究和量的研究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和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量的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历程和趋势以及每一时期的主要特点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进程与特点:

1、直觉观察时期(总体的认识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将世界看作一个混沌的整体,重视对整体的观察与研究,偏重综合而忽视分析)

2、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反映人类在认识儿童与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上趋于社会化、系统化)

3、教育研究成为独立学科时期(对各种科学方法进行吸收和改造,使之符合教育研究的需要)4、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概况(科学的发展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不同的学科在理论内容生相互渗入)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结合自己经验,分析学习这门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P30 学习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意义:

1、学习和掌握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

2、学习和掌握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科研能力

3、学习和掌握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有助于解决实践领域的问题,提高学前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学习者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注意的要求:

1、首先要了解这门学科的性质,明确学习这门学科的意义

2、学习者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3、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

4、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并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是怎样体现在实际研究活动中的----P 3 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参与者之一P19 教育研究活动是动态的过程(举例分析传统研究设计模式中的研究过程)P12 第二章 基本概论 ★抽样的定义、要求和主要方法 抽样是指从一个总体中选择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抽样的要求:

1、对研究对象总体的界限的考虑

2、对样本代表性的考虑

3、对样本大小的考虑

4、对抽样方法的考虑 抽样的方法:随机抽样(1单纯随机抽样法2系统抽样法3分层抽样法4多级抽样法5整群抽样法)非概率抽样(1方便样本2目的样本3配额样本)★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定义 变量:是随着条件或情景的变化而在质和量的方面起变化的个体的某些特征或方面。自变量:也称研究变量,是能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变量。一般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的变化并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或条件的组合。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在学前教育研究中,一般是指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可以进行测量的某些方面或因素。★测量的定义 测量是按规则给对象或时间赋值,在学前教育研究中,就是一个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和法则,对一定的时间或物体的某些特征或属性给出具有规定意义的数值的过程。★操作性定义的定义 操作性定义就是洋酒这按照特定研究中对变量进行测量时所要进行的必要操作过程下变量定义,包括对必须测定的活动及操作过程作详细说明。操作性定义在本质上就是关于如何或用什么方法测量变量的描述。操作性定义是一种规定,对需要定义的变量的操作或特征确定具体内容。★ 效度、性度、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的定义 效度是指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即其研究结果能够正确揭示研究对象某方面属性的程度。他是研究设计质量的评价标准。具体的说,效度同时包含了两个概念: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内在效度:是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精确解释的范围,是特定研究中自变量一因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的程度。这在实验研究中尤为重要,它是实验研究中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效度。外在效度:关系到研究结果能被推广的范围,是研究结果能被正确的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其他变量条件以及其他总体中去的程度。(它包括总体效度与生态效度)性度:是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以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内在性度与外在性度)怎样减少测量误差P46(应当注意避免以下几种情况)

1、测量工具本身就是不明确和不准确的;

2、测量的过程缺乏标准化,缺乏统一的指导语和程序;

3、所选择的个体的测量经验和练习经验不同等等 各种抽样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P41 在具体的研究活动中区分出自变量和因变量P41 下操作定义有什么要求和作用P48 效度和信度的关系P55(为具体的研究设计下适宜的操作性定义)(在具体研究活动中区分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第三章 研究问题的确定 ★确定研究问题的重要原则

1、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1、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对研究者自身的价值)

2、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应是可行的(1、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

2、具备相应的主观条件

3、研究者把握时机适时的提出研究课题)

3、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应是有创新性的(1、对有关领域的实践成果与理论成果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新发展和新突破

2、从研究过的问题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4、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应符合科学性原则(1、确定的问题要有事实依据

2、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上述几条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研究者应当全面综合的考虑,以保证确定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确定研究问题的一般过程包括那些步骤和主要方法 步骤: 1初步选定研究问题:

2、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3、对选定的问题进行陈述

4、对选定的问题进行论证,并撰写课题论证报告 方法:(探索法与文献法)探索的方法:主要是查阅相关的文献、与他人(专家、合作者、实践工作者)进行讨论,甚至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初期预备性的观察和实验。确定研究问题的意义----为什么要确定研究问题

1、研究问题的确定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环节

2、所确定研究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研究活动的方向和内容

3、正确的选题有助于研究者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 研究问题来源于那些途径 选定研究问题的途径 ① 从学前教育实践中表现出的问题中寻找值得研究的问题 ② 从专业理论的学习与思考中发现研究问题 ③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的课题 文献法是怎样进行的 文献法:是指通过查阅、整理、分析文献资料,了解某些研究的相关信息,探索某一研究问题的方法。文献法可以分三个等级: 一次文献:包括、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情经过、研究成果的文献,有很高的直接参考价值和借鉴使用价值,但是它是分散的,不系统的文献。二次文献:它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后,系统化、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本包括书目、索引、题录、提要和文献等。它比较简明和全面,是检索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次文献:它是利用二次文献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一般包括动态综述、专题综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和专题研究报告等 怎样进行课题论证

1、该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

2、该课题研究的价值、目的和意义

3、该研究课题以往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向

4、对该课题开展研究活动的可行性的分析

5、该课题研究的策略、步骤和成果形式 以上五点是对课题进行论证的主要内容、研究者应在对前面研究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写出简洁明了、明确具体的论证报告。各条原则的具体含义P61(在具体研究的问题确定中体现这些原则)第四章 观察法 ★观察法的概念 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等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的类型:

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2、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3、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

4、全面观察与抽样观察 ★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及其特点 参与性观察: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去,在直接密切的相互接触和直接体验中观察他们的言行。这种观察情境比较自然。特点:观察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研究者又是参与者,在参与时要保持研究的心理和空间距离避免研究失去应有的客观性。非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不直接介入被观察这的活动,观察者通常置身与被观察的活动之外,作为旁观者了解事情的发展动态。非参与观察者可以保持一定距离对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冷静客观”的观察,操作起来比较容易。特点: ★非结构性观察的现场观察记录的格式

一、制定观察计划;

1、观察的内容、对象和范围

2、地点

3、观察的时刻、时间长度和次数

4、方式、手段

5、效度

6、伦理道德问题

二、设计观察提纲;1谁

2、什么

3、何时

4、何地

5、如何

6、问什么 ★非结构性观察的类型及其各自的特点 类型与特点

1、实况详录法(可以提供详尽丰富的有关儿童行为及其发生环境等的背景资料,并可以长久的保留。而且一次记录可以为多种研究提供资料)

2、日记描述法(是儿童研究的最古老的方法。它方便易行,能记录详细而长期的资料,便于反复利用,并可以与常模对照。日记描述法往往用于对个别儿童的日常观察,只能说明少数儿童的特点与情况,缺乏代表性)

3、轶事记录法(可以是典型行为和异常行为。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时间取样法 时间取样法: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次数的一种观察方法。它不必详尽的描述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只需要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内观察、记录确定的行为发生与否、发生的次数,以及持续的时间。★事件取样法 事件取样法:注重观察某些特点的行为或时间的完整过程。事件取样法不受时间间隔和时段规定的限制,在自然情境中目标事件一旦出现,便立即进行记录。★等级评定法的定义 等级评定法:是在观察的同时,对目标行为的表现程度作出等级评定。等级评估把目标行为按其表现程度分为若干等级,对各等级都定出相应的标准。观察者就根据这些标准对目标行为作出主观评定。观察法的特点 直接性、情感性、重复性和目的与计划性 在观察中反思的必要性;在观察和观察记录中可能会犯的错误

一、对推论的反省(理论性偏见、角色性偏见、期待性偏见)

二、对叙述角度的反省(会出现视角混淆现象)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各自的特点 p87和p91 观察项目的要求:在确定观察项目时会遇到的问题p100 时间取样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p102 事件取样法的范围p104 等级评定法的适用范围p105(能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从不同的方面来记录观察项目所列的目标行为的表现)(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非结构性观察类型,进行清楚的现场观察记录)(能在观察过程中保持一个反思习惯,作出客观、公正、清楚的现场记录)(能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设定不同的具体的外显的、可以被观察到的观察项目)第五章 调查研究 ★学前教育领域的调查研究的类型

1、根据研究课题性质的不同,学前教育领域的调查研究一般分为四种(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变化调查、原因调查)

2、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研究课分为以下四种(描述性调查、探索性调查、预测性调查、评价性调查)

3、按取样范围的不同,调查研究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全面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问卷题目的类型:

1、选择回答型或封闭型

2、结构开放型或自由答题式题目 调查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

1、用间接的方法去考察

2、调查研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研究设计的范围广,运用比较灵活简便,收集资料速度较快。缺点:

1、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2、调查的成功决定于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

3、调查往往只能反映被调查者本身很难做普遍性的结论 纵向设计涉及随着时间推移收集资料的调查,常用于发展变化调查和趋势研究 根据抽样次数的不同纵向设计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1、一种情况是在不同时段、同一总体内多次随机抽样并调查,每一次抽取的样本,可能与上一次不一样,也有的个体可能不止一次被抽为样本,但这些样本都代表同一总体。

2、另一种情况是对同一组被试在不同时段进行多次调查,即对总体只进行一次抽样,然后对该组样本进行多次调查。横向设计是指一个代表总体的随机样本,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一次性收集资料,现状调查可以使用横向设计 问卷调查的优缺点 优点:

1、统一、2、定量

3、节省

4、匿名 缺点:

1、限制和简单化了调查回答的问题

2、会出现一些漏答、错答或回避回答的现象

3、篇幅不能过长

4、只是用于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调查对象。问卷前言和指导语的要求

一、前言要求:

1、介绍调查主办单位和调查人员;

2、调查的目的和潜在价值,以及特定被调查者被选中的原因;

3、承诺对设计个人内容的调查结果保密;

4、说明被调查者回答的重要性,对他们的合作表示感谢

二、指导语要求:

1、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填写问卷的一组说明或注意事项。指导语要简明易懂,使人一看就明白如何填写。

2、对于复杂的内容可以附以样例说明。问卷编题的原则(美国威廉。维尔斯曼的12条原则)

1、除了少数几个要求提供背景或统计信息的题目外,其余的题目要与研究的问题、假设直接相关

2、题目要清楚、不含糊,使用的术语要使答卷人能明白。

3、在一个题目中只准包含一个问题

4、防止使用导向性问题

5、避免那些会给答卷人带来社会或职业压力的问题,也就是让他们感到不满的问题

6、避免问那些个人或微妙的问题

7、所提问题应是答卷人能够提供信息的问题

8、要使答卷人读懂题目

9、宁可用两个或更多的短一些的题目,而不要用一个详细而复杂的题目

10、当收集定量的信息时,要求答出明确的数量而不是平均数

11、题目的选择答案应该是可以穷尽的,选项应具有排他性

12、尽可能使用否定性和双重否定性题目 提高回答率和回答质量的方法

1、题目的排列顺序应是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谈话方式的,问题与该题的答案要相对集中,不能分列在两张纸上。

2、编题的时候使题目看起来是中性的,不明显违反社会规范。

3、问卷题目编制好后,最好有一个预测的过程。各种导致回答率及回答质量不高的原因

1、答卷人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与回报不等

2、题目的排列顺序应是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谈话方式的 访谈的优缺点 优点:

1、访谈能使受访者感到更加有力

2、访谈方法,还可以起到共同检测研究结果的作用。缺点:样本较小,访谈稿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代价较高。访谈提纲的作用(访谈提纲的开放性)访谈的提纲只是访谈者列出的应该了解的主要问题和应该覆盖的内容范围。只起提示作用,以免遗漏重要的内容,但绝不是“金科玉津”。访谈的过程应该因人、因具体的情况而定,不必拘泥与提纲预设的语言和顺序提问。访谈的过程应该是自然的,受访者感觉不到过多的限制。访谈问题应该明白易懂,简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如果受访者在访谈结束时没有提到提纲中列出的重要问题,访谈者可以再询问对方,访谈提纲应该处于随时被修改的状态中,前一次访谈是后一次访谈提纲的依据。访谈中提问、追问和倾听的关系 提问、倾听、回应被认为是访谈中的三项主要工作。有时,回应的方式就是提问的方式,只是回应更强调与受访者已说内容之间的关联,而提问更多的指向以后的方向。而倾听对提问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因为如果我们听不到受访者的真实想法,就无法对对方的意图作出积极的顺应和进一步的探询。各种倾听的方式:

1、主观判断式的听

2、客观接受式的听

3、意义建构式的听 回应的方式:

1、呼应

2、重复、重组和总结

3、自诉 各种调查研究的实例 对开放型提问与封闭型问题的运用 追问的运用(在教育科研以及幼儿园工作中使用问卷调查法)(尝试将访谈与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使自己的研究结果更全面更科学)(设计合适的访谈提纲,与受访者商量有关事宜)(学习做一个真诚的访谈者,同时会使用访谈技能技巧)第六章 实验法 ★实验法的定义 实验法是通过对某些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加以控制,有系统地操纵某些实验条件,然后观测与这些实验条件相伴随而产生的不同的现象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特点:

1、教育实验研究法是教育研究中建立因果关系的最好方法

2、获得自然条件下遇不到或难以遇到的情况和情境

3、可以重复验证

4、提供研究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实验法的三对基本要素及三对基本要素各自解决的问题

1、自变量与因变量(讨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从而找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前测和后测(比较前测与或侧的结果来衡量因变量在给予实验刺激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反映自变量对因变量所长生的影响)

3、实验组与控制组(通过对控制组与实验组对象进行观察的结果,来分析和说明实验刺激的作用和影响)★标准实验和准实验 标准实验:实验设计必须具有一些必备的条件,随机指派实验对象以形成两个或多个相同的组,前测和后测,实验环境的封闭,实验刺激的控制和操纵,这样实验通常被称为标准实验。准实验:各种缺乏实验设计中一个或多个“条件”或“部分”的实验,就被称为准实验。★实验研究的基本构成:实验假设、实验被试、实验变量、实验控制、实验步骤、试验结果与结论 ★如何寻找两组相同的对象一是匹配;二是随机指派 匹配:指的是依据各种标准或特征,找出两个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并将其中一个对象分到实验组,而将另一个对象分到控制组的方法。随机指派:是完全按照随机抽样的原理和方法将实验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实验控制的原则及其三层含义(最大最小控制原则)

1、对自变量的操纵

2、控制无关变量

3、控制测量工具 ★实验控制的几种方法

1、随机控制法

2、物理控制法

3、排除控制法

4、纳入控制法

5、配对控制法 教育实验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

1、提高对实验的控制程度;

2、可以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的无关变量 缺点:工作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 实验变量与实验控制的含义 实验变量:就是通过设置、操作、控制一些变量,观察另一些变量的变化,来探索变量之间的必然联系。具体说来,就是操纵自变量,控制干扰变量或无关变量,是个体变量保持恒定,来观测因变量的变化。实验控制: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对一组无关因素加以控制,努力将自变量的作用分离出来,以保证实验结果确实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影响内在效度的八大因素

1、历史

2、成熟

3、测验

4、工具

5、统计回归

6、差异的选择

7、受试者的流失

8、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 实验控制的必要性及相对性 控制无关变量是实验研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这里所说的控制知识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只有程度之分。对人类行为和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的实验研究,要像物理、化学实验那样达到绝对控制而又肯定变量间因果关系的程度,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教育实验研究中要正确理解控制一词,才能正确的解释所得的实验结果。良好的实验设计的作用

1、使实验工作有步骤的进行;实验设计一经确定,何时前测、何时及如何进行实验处理、何时后测等也就确定了,这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良好的实验设计还可以提高对实验的控制程度;许多可能造成的实验误差的无关变量,可以通过设计而消除或减少。单组实验设计和等组实验设计的原理和基本模式 单组实验设计:是指被试不设控制组,只对一个实验组施加某一种或书中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单组实验设计模式:前测----实验处理----后测 等组实验设计:是以两个组作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比较各个组所发生的变化。这是实验中最基本的设计模式。模式一:实验组 随机分组---实验处理---后测 控制组 随机分组---控制,无实验处理----后测 模式二 实验组 随机分组---前测---实验处理---后测 控制组 随机分组---前测—控制,无实验处理----后测 实验法的逻辑(确认事物间因果关系的标准)(设计出简单的单组实验或等组实验设计)(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运用本章所学的内容尝试做自己的实验,并尝试将多种科研方法结合使用)(在自己的实验中想办法对变量进行控制)第七章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的定义: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教育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行动研究法的特点:

1、注重实践者的积极参与

2、研究目标的具体问题指向性

3、反馈---调整性

4、研究方案的可变性

5、研究过程的民主化

6、研究情境的自然化

7、成果的非普适性 ★根据研究参与成员成分的不同,行动研究的三种类型

1、从参与者对自己的行动所作出的反思来看,行动研究可以分为三类:内隐式-行动中的认识;行动中的反思;对行动进行反思

2、根据研究参与的成员成分不同,行动研究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模式:合作模式;支持模式;独立模式

3、按照研究的侧重点,行动研究还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种类型:强调行动研究科学性的研究;强调研究对教育实践改进功能的研究 强调研究的批判性的解放性行动研究。★ 根据研究的侧重点的不同,行动研究的三种类型 强调行动研究科学性的研究; 强调研究对教育实践改进功能的研究 强调研究的批判性的解放性行动研究。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要性P212(1、改善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的要求

2、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可能性P213(1、幼儿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困难

2、幼儿教师从事教育研究虽然有自己的不足,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行动研究的意义

1、符合国情需要

2、有助于实现多种方式并用

3、可开阔收益面 教育行动研究与园本课程发展的关系

1、园本课程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不仅是操作层面的术语,而且有着深刻的背景

2、园本课程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都有强烈的实践性

3、园本课程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都坚持现场本位立场

4、园本课程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都极力主张权利的下放

5、园本课程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的理想程序大致相同

6、两者的出现有相似的社会背景 教育行动研究对本园课程发展的作用

1、教育行动研究可为本园课程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

2、教育行动研究可以作为本园课程发展的手段(能够应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包括研究设计以及撰写研究报告))P216 行动研究法的来源及发展趋势P205 第八章 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与评价 ★教育研究报告的含义 教育研究报告是对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是对研究工作的目的、过程、成果等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者与他人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教育研究报告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教育研究的内容分类

1、以教育事实为主的教育研究成果

2、以教育理论为主的教育研究成果

3、理论与事实相结合的教育研究成果

二、根据教育研究报告的理论假设分类

1、质的研究报告

2、量的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研究报告的意义

1、可以展示研究成果以取得社会承认

2、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

3、可以提升研究水平

4、可以增进研究者的科研能力 ★研究报告撰写的一般要求

1、处理好求实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2、处理还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3、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借鉴吸收的关系

4、处理好论文规范性、准确性与可读性的关系 ★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内容

1、科研目标评价

2、科研过程评价

3、科研结果评价 ★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标准

一、教育研究成果评价的一般要求

1、问题提出的合理性

2、研究方法的恰当性与新颖性

3、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4、讨论与结论的科学性

二、教育研究成果评价的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与总体目标的一致性

2、评价指标的相对独立性

3、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教育研究报告评价的方法

1、研究者自我评价

2、同行专家评价

3、相关行政部门评审 研究报告各部分的撰写方法

1、标题(题目)

2、署名

3、摘要(提要)

4、文献综述

5、研究问题

6、研究假设

7、研究方法

8、结果与分析 主要内容:对研究中所收集的资料的整理分析;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些思辨、逻辑的或统计的方法,得出研究的最终结果与结论 写作应注意:

1、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3、资料翔实,层次清晰,表达准确客观。

9、讨论与建议

10、参考目录资料 为什么要提供参考目录:

1、帮助读者理解有关本课题研究历史和已有成果,作为进一步研究的依据;

2、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同时体现作者治学的严谨;

3、为别人提供查证的线索,避免在转引他人研究观点时产生误解和不同的理解。教育研究报告评价的作用 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作为促进教育研究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教育研究起着导向、鉴定、激励、调节和促进作用。(能够撰写简单的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P249—276 第九章 学前教育研究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后现代思潮对学前教育研究的启示

1、学前教育研究中需要一种反思、批判精神

2、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3、学前教育研究中对定性研究的重新审视

4、学前教育研究应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建立一种对话 ★学前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1、研究主体的平民化

2、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关系的平等化

3、研究情境的自然化

4、研究领域的微观化

5、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当前学前教育研究面临的问题

1、学前教育研究中未能处理好“建构理论”与“解决实践问题”的关系

2、学前教育研究片面追求客观化和科学规范化

第二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考试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考试重点

第一章

一、教育研究的科学原则:1.客观性(首要原则)2.教育性3.伦理性4.实用性

5.可行性6.准确性7.发展性

二、学前教育研究的定义:学前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阶段,主要指的是针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学前教育会给未来的高级教育打下基础,所以良好的学前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三、基础研究(理论)与应用研究(实践)是学前教育的两个重要类别

四、学前教育研究的功能

1.描述:对现象及其形式、结构、特征、变化以及现象之间关系的描述

2.预测:依照一定的方法与规律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测算

3.解释:思考并合理说明某一教育现象的原因、本质及规律等

4.改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改进不良现状,是学前教育发展向理想的目标不断靠近并无限接近

第二章

一、范式:人物:托马斯.库恩

二、什么是范式:学科共同体所持有的共同理念,在共同体内公认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及理论视角。

三、分类:1.实证主义(量性研究):涂尔干

2.解释主义:伽达默尔的阐释学 胡塞尔的现象学

3.结构主义:列为-斯特劳斯的人类学 拉康的心理学

4.后结构主义:

四、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区别:P25

1.具体的假设:量:假设存在一个客观的社会现实且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中相对不变质:假设社会现实是由参与其中的人共同持续建构的2研究对象:.量:研究总体或代表总体的样本 质:研究个案

3.研究态度:量:从机械论的角度看待社会现象中的因果关系

质:在解释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时,人的目的被赋予主要作用

4.研究现象:量:研究行为和其他观察的对象

质:研究个体创造的内在含义和其他内部现象

5.分析资料的方法::量:统计方法分析 质:分析归纳五、四种研究方式:1.文献研究2.实地研究3.实验研究4.调查研究

第三章学前研究的伦理

一、政府的有关法规:研究对象的规章应该是始于1946年审判23名纳粹医生和科学家的纽伦堡军事法庭的判决书

二、研究的基本原则:

1.尊重被试:第一伦理原则

2.知情同意:研究人员要让研究对象知晓研究的目的、研究可能存在的危险、研究人员的基本情况等有关该研究的信息,并在这个基础上获得研究对象的同意

3.隐私保护:为了让保障研究对象的私人兴趣及特质,进行教育研究是要遵守匿名及隐私原则

4.不欺骗:研究者必须诚实。真诚地对待研究对象

5.文化平等:研究对对象在性别,民族、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但是他们在研究中应该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

第四章 基本过程

一、操作程序

1.选择与确定研究问题2.拟定研究计划3.收集、分析研究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4.撰写研究报告、学术论文

第六章 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含义:是研究者通过对目标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得研究资料的方法

二、观察法和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的区别: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无意性,而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是研究者需要利用观察获取研究资料,并通过对研究资料的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三、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意义

1.与访谈法、问卷法需要幼儿按要求回答问题不同,在观察法中,研究者要观察的就是幼儿在自然状态的行为表现,因此,研究过程相对来说更加容易

2.观察法记录的不仅仅是被观察者的目标行为,而是要对被观察着所处的环境,目标行为从起因到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考察,这样更好的了解幼儿,更加准确地解释幼儿的行为

3.相对其他方法操作比较简单,适合幼儿教师应用

四、观察法的操作程序

1.确定、定义目标行为

2.确定观察类型

①观察者是否严格设计观察过程:有结构和无结构观察

②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参与和非参与观察

③研究者是否控制被观察者所处的环境:自然和实验观察

3.记录观察内容

4.处理观察数据

五、日记描述法:1.时间:每天或是隔几天记录一次,研究时间持续一段时间,一般在数月以上2.记录的内容:比较广泛3.观察对象:研究对象保持不变,进行长期观察,掌握其成长、发展的过程

六、轶事记录法:1.记录内容:具有针对性,更具体

2.不受时间限制,只要观察到就做记录

七、叙事记录的优点:1.能够提供对观察对象及其所处环境有整体全面的印象

2.简便易行

缺点:1.不适合获得量性数据

2.很难确保研究效度

3.由于此种记录方法是被观察者数目受限,往往只适用于被观察者本人,而缺乏普适性

八、时间取样法:又称时段取样,时间取样阀的取样单位是时间(时段)—选取特定时间段进行观察

九、事件取样法:在观察过程中,只要目标行为出现变进行记录的方法

第七章问卷法

一、问卷法的含义:问卷法是一种以问卷作为工具和手段来进行资料收集的调查方法

二、问卷法的信度

信度是指在相同或类似的条件下,用相同的方法或技术对同一对象重复实测

后,获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三、问卷法的效度

效度是指测量方法或技术能够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概念或特质的准确性程度,效度主要指的是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问卷法的效度主要包括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五、设计问卷:卷首语、问题和答案、编码及其他资料

六、答案的设计:穷尽性(答案包括所有可能的回答)、互斥性(相互排斥,不能重叠)

七、问卷回收率至少要有50%才是足够的,要至少达到60%的回收率才是算好的,而达到70%是非常好的,调查一类专业人群,最低的有效回收率为70%。

第八章 访谈法

一、定义:访谈法即访问者以口头谈话的形式,询问被访者相关问题,并从被访者的回答中获取所需信息、研究资料的方法

二、访谈法和日常生活的谈话的区别:1.日常 轻松随意,有感而发,即兴而谈访谈法:要考虑访谈的目的、主要内容

2.日常:双方互问互答,信息交流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访谈:信息交流是单向的,主要是访问者发问,被访者回答

3.日常:谈话结束后,交流就宣告结束访谈:结束后,研究人员要对访谈过程进行量性或质性的研究,并得出结论

三、访谈法的操作程序

制定访谈计划、选择访谈对象、确定访谈形式、明确访谈提纲、实施访谈

四、深度访谈 被访者人数在25位左右

五、访谈对象应该排除的:1.熟人、朋友、领导或是下属

2.排除初次拒绝参加访谈的人和特别积极参加访谈的人

3.访谈要得到监护人、管理者的许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六、访谈形式的类别:1.研究者对访谈内容的控制程度:封闭式、开放式、半开放式

2.单次访谈中被访者的人数:个别、焦点团体访谈

3.对同一被访者的访谈次数:一次性、多次性访谈

4.访问者与被访者的接触方式: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5.访谈的正式程度:正式和非正式访谈

七、访谈的问题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具体型和抽象型

八、研究者应是虐待儿童的法定报案人

第十章测验法

一、测验法的特点:客观性、间接性

二、测验的类型:

1、测验的方法分:标准化和非标准化

2.测验的内容和功能分:成绩、能力、个性测验

3.测验的对象:个别、团体

4.测验呈现材料的性质分:文字、非文字

5.测验的目的分:诊断性、描述性、预测性

三、测验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人才选拔、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教育评价

四、“比内-西蒙智力量表”。是世界是第一个智力量表

五、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韦氏测验)

第十一章行动研究

一、概念:一种在教育教学时间活动过程中产生和进行的,有教育理论工作者

和实践者共同参与,以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为根本母的。对教育行动做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以研究促进教育行动的研究类型和方法。

二、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确定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选择研究对象、采

取行动、搜集资料、分析研究资料、得出研究结论、提交研究报告及反思与改进。

第三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道德伦理性

2.预测性假设

3.自然观察法

4.个案研究

5.课题论证

6.“行动研究环”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确立研究课题的原则有哪些?

2.简述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3.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特点。

4.比较循环组实验与等组实验在操作顺序上的不同。

5.访谈中的记录要注意哪些问题?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例子,谈谈教育实验实施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

2.试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第四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专题

1.调查研究:又称调查法,是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对某种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间接了解与考察,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或理论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2.准实验设计:准实验研究是指一个实验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3.抽样:是指从一个指定的群体中选择一个样本的过程,目的是使该样本准确地代表总体。4.横向研究:是研究者就某一个教育现象或问题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行为表现进行考察和比较的研究。

5.文献综述:就是在广泛研究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有关的信息综合起来,并在研究报告中对选题范围内已有的文献写出述评。

6.学期教育研究价值:1.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孩子2.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探询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3.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纠正教育实践中的偏差

7.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2.制定研究计划和工作计划3.收集研究资料

8.量的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一般都包含标题、署名(作者和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问题、假设、研究方法与过程、结果、讨论、结论、小结、参考文献等部分。

9.抽样的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3.分层抽样4.多级抽样5.整体抽样6.有意抽样7.方便抽样

10.观察法的种类及具体运用:时间取样观察法,首先要确定观察时间单位,要求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按照选定的时段进行观察。其次,要预先规定所要观察行为的详细的操作定义或对行为进行分类。事件取样观察法。需要预先确定观察的目标行为,并对其下操作定义或进行分类。然后了解这类行为或事件的一般状况,预先考虑观察要记录的内容,选择最有利和最恰当的场合和时间进行观察。

11.机械抽样的方法:即系统抽样和等距抽样,方法自己看书P.80

12.问卷编制的主要形式:1.开放型(又称自由答题式、不定案型。即调查人事先不列出答案,由被调查对象自行填写)2.封闭型(又称定案型,即调查人事先列出几种可能的答案,或对填答方式作出规定与限制,由被调查对象选择填答或作出记号。分以下不同形式:选择式、是否式、编序式、等级式、数量式)3.半定案型(有时调查者不可能将答案全部列出,或需留有一定余地,让被调查对象补充填写,故在选择答案中应列“其他”栏目,以便填答者作具体说明。这是一种折衷形式,兼有封闭型和开放型的特点。)

13.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优缺点是什么?观察法(优点是:简便易行,资料较客观、可靠。像测试法、问卷法和访谈法是建立在被研究者自我报告的基础上的,通常较容易获得研究数据,但是被研究者会提供被歪曲的事实,或者不能准确反应研究者感兴趣的事件。局限性:受观察对象的限制、受观察者本人的限制、受观察情境的限制、受观察范围的限制、受无关变量的干扰,缺乏控制。)、实验法(优点:1.可以人为地创造条件,对某些在自然观察中不容易观察到,或者不容易比较集中观察到的情况、现象进行研究,从而扩大研究范围2.由于实验研究要求用比较严密的程序组织研究,所以它便于重复验证,提高结论的科学性3.实验研究要求预设实验条件,把变量明确区分,加以控制,并对测量的事物明确规定操作定义,使研究便于测量,这样测得的结果往往更加能说明问题,更加可靠精确。局限性:1.只能对研究者有意提出来的变量而言,说明A能引起B的变化,而不能说明现实中的A确实在引起B的变化2.实验中常可能有某些无法控制的因素在起作用,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解释3.实验控制往往剥夺控制组某些变量方面的发展机会,以体现实验组的效益4.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对研究者本身的科研能力、知识经验、技术水平等有较高的要求)、访谈法(优点:最大的优点是灵活性强,研究者可以根据被访问者的回答,对提出的问题作出适当的解释或变换问题的角度,引导对方谈出对研究有价值的内容;还可以作为其它研究方法的辅助手段。局限性:比较费时,一般不适合大范围的调查;再者就是极易产生偏差,在访谈的过程中,无论是访谈者,还是受访者都极易产生各种误差。)

14.访谈法的访谈提纲如何设计?P.273 15.事件取样法如何设计?P.220

1.调查研究:又称调查法,是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对某种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间接了解与考察,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或理论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2.准实验设计:准实验研究是指一个实验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3.抽样:是指从一个指定的群体中选择一个样本的过程,目的是使该样本准确地代表总体。4.横向研究:是研究者就某一个教育现象或问题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行为表现进行考察和比较的研究。

5.文献综述:就是在广泛研究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有关的信息综合起来,并在研究报告中对选题范围内已有的文献写出述评。

6.学期教育研究价值:1.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孩子2.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探询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3.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纠正教育实践中的偏差

7.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2.制定研究计划和工作计划3.收集研究资料

8.量的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一般都包含标题、署名(作者和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问题、假设、研究方法与过程、结果、讨论、结论、小结、参考文献等部分。

9.抽样的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3.分层抽样4.多级抽样5.整体抽样6.有意抽样7.方便抽样

10.观察法的种类及具体运用:时间取样观察法,首先要确定观察时间单位,要求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按照选定的时段进行观察。其次,要预先规定所要观察行为的详细的操作定义或对行为进行分类。事件取样观察法。需要预先确定观察的目标行为,并对其下操作定义或进行分类。然后了解这类行为或事件的一般状况,预先考虑观察要记录的内容,选择最有利和最恰当的场合和时间进行观察。

11.机械抽样的方法:即系统抽样和等距抽样,方法自己看书P.80

12.问卷编制的主要形式:1.开放型(又称自由答题式、不定案型。即调查人事先不列出答案,由被调查对象自行填写)2.封闭型(又称定案型,即调查人事先列出几种可能的答案,或对填答方式作出规定与限制,由被调查对象选择填答或作出记号。分以下不同形式:选择式、是否式、编序式、等级式、数量式)3.半定案型(有时调查者不可能将答案全部列出,或需留有一定余地,让被调查对象补充填写,故在选择答案中应列“其他”栏目,以便填答者作具体说明。这是一种折衷形式,兼有封闭型和开放型的特点。)

13.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优缺点是什么?观察法(优点是:简便易行,资料较客观、可靠。像测试法、问卷法和访谈法是建立在被研究者自我报告的基础上的,通常较容易获得研究数据,但是被研究者会提供被歪曲的事实,或者不能准确反应研究者感兴趣的事件。局限性:受观察对象的限制、受观察者本人的限制、受观察情境的限制、受观察范围的限制、受无关变量的干扰,缺乏控制。)、实验法(优点:1.可以人为地创造条件,对某些在自然观察中不容易观察到,或者不容易比较集中观察到的情况、现象进行研究,从而扩大研究范围2.由于实验研究要求用比较严密的程序组织研究,所以它便于重复验证,提高结论的科学性3.实验研究要求预设实验条件,把变量明确区分,加以控制,并对测量的事物明确规定操作定义,使研究便于测量,这样测得的结果往往更加能说明问题,更加可靠精确。局限性:1.只能对研究者有意提出来的变量而言,说明A能引起B的变化,而不能说明现实中的A确实在引起B的变化2.实验中常可能有某些无法控制的因素在起作用,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解释3.实验控制往往剥夺控制组某些变量方面的发展机会,以体现实验组的效益4.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对研究者本身的科研能力、知识经验、技术水平等有较高的要求)、访谈法(优点:最大的优点是灵活性强,研究者可以根据被访问者的回答,对提出的问题作出适当的解释或变换问题的角度,引导对方谈出对研究有价值的内容;还可以作为其它研究方法的辅助手段。局限性:比较费时,一般不适合大范围的调查;再者就是极易产生偏差,在访谈的过程中,无论是访谈者,还是受访者都极易产生各种误差。)

14.访谈法的访谈提纲如何设计?P.273 15.事件取样法如何设计?P.220

1.调查研究:又称调查法,是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对某种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间接了解与考察,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或理论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2.准实验设计:准实验研究是指一个实验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3.抽样:是指从一个指定的群体中选择一个样本的过程,目的是使该样本准确地代表总体。4.横向研究:是研究者就某一个教育现象或问题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行为表现进行考察和比较的研究。

5.文献综述:就是在广泛研究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有关的信息综合起来,并在研究报告中对选题范围内已有的文献写出述评。

6.学期教育研究价值:1.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孩子2.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探询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3.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纠正教育实践中的偏差

7.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2.制定研究计划和工作计划3.收集研究资料

8.量的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一般都包含标题、署名(作者和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问题、假设、研究方法与过程、结果、讨论、结论、小结、参考文献等部分。

9.抽样的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3.分层抽样4.多级抽样5.整体抽样6.有意抽样7.方便抽样

10.观察法的种类及具体运用:时间取样观察法,首先要确定观察时间单位,要求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按照选定的时段进行观察。其次,要预先规定所要观察行为的详细的操作定义或对行为进行分类。事件取样观察法。需要预先确定观察的目标行为,并对其下操作定义或进行分类。然后了解这类行为或事件的一般状况,预先考虑观察要记录的内容,选择最有利和最恰当的场合和时间进行观察。

11.机械抽样的方法:即系统抽样和等距抽样,方法自己看书P.80

12.问卷编制的主要形式:1.开放型(又称自由答题式、不定案型。即调查人事先不列出答案,由被调查对象自行填写)2.封闭型(又称定案型,即调查人事先列出几种可能的答案,或对填答方式作出规定与限制,由被调查对象选择填答或作出记号。分以下不同形式:选择式、是否式、编序式、等级式、数量式)3.半定案型(有时调查者不可能将答案全部列出,或需留有一定余地,让被调查对象补充填写,故在选择答案中应列“其他”栏目,以便填答者作具体说明。这是一种折衷形式,兼有封闭型和开放型的特点。)

13.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优缺点是什么?观察法(优点是:简便易行,资料较客观、可靠。像测试法、问卷法和访谈法是建立在被研究者自我报告的基础上的,通常较容易获得研究数据,但是被研究者会提供被歪曲的事实,或者不能准确反应研究者感兴趣的事件。局限性:受观察对象的限制、受观察者本人的限制、受观察情境的限制、受观察范围的限制、受无关变量的干扰,缺乏控制。)、实验法(优点:1.可以人为地创造条件,对某些在自然观察中不容易观察到,或者不容易比较集中观察到的情况、现象进行研究,从而扩大研究范围2.由于实验研究要求用比较严密的程序组织研究,所以它便于重复验证,提高结论的科学性3.实验研究要求预设实验条件,把变量明确区分,加以控制,并对测量的事物明确规定操作定义,使研究便于测量,这样测得的结果往往更加能说明问题,更加可靠精确。局限性:1.只能对研究者有意提出来的变量而言,说明A能引起B的变化,而不能说明现实中的A确实在引起B的变化2.实验中常可能有某些无法控制的因素在起作用,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解释3.实验控制往往剥夺控制组某些变量方面的发展机会,以体现实验组的效益4.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对研究者本身的科研能力、知识经验、技术水平等有较高的要求)、访谈法(优点:最大的优点是灵活性强,研究者可以根据被访问者的回答,对提出的问题作出适当的解释或变换问题的角度,引导对方谈出对研究有价值的内容;还可以作为其它研究方法的辅助手段。局限性:比较费时,一般不适合大范围的调查;再者就是极易产生偏差,在访谈的过程中,无论是访谈者,还是受访者都极易产生各种误差。)

14.访谈法的访谈提纲如何设计?P.273 15.事件取样法如何设计?P.220

第五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道德伦理性

答:教育科学研究不能违背道德伦理,即教育科学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能对研究对象的身心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

2.预测性假设

答:是对事情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是基于对现实事物的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基础上提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假设。

3.自然观察法

答:是指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暗示、不加控制的状态下进行观察的方法。

4.个案研究

答:又称案例研究,是指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所谓的单一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个体、一个社会组织(如幼儿园、家庭、社区)、一个团体、一个情境或事件等。

5.课题论证

答:是指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

6.“行动研究环”

答:行动研究是由确定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和解释、采取行动等构成。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确立研究课题的原则有哪些?

答:

一、迫切性原则是指课题的选择应该是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既包括基础性课题,也包括应用性课题。

二、创造性原则是课题选择的一项基本原则。研究者要已为人类增加新知识、新见解为己任,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三、科学性原则是指选题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所选择的课题不能违背已经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原理。课题的选定要注重科学性原则,与人们的思维定式做斗争。

四、可行性原则是指被研究的问题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它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本人的知识、能力、经验、专长、爱好、研究热情等等。客观条件是指科研经费、实验设备、人力、必要的资料、技术和人力准备等等。课题的选择应有利于发挥研究者的专长,这样才会获得较好的科研成果。研究者还要结合个人的具体工作,通过主观努力去克服一些条件的不足,尽量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去完成课题。

2.简述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答:文献是使用文字、符号或图形等方式记录人类活动或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全面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二、为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

三、为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

四、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3.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特点。

答: 第一,教育调查研究完全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对于研究对象不作任何干涉和控制。这就避免了观察法被动等待观察现象出现的弊病,也克服了实验法需要控制条件的局限。第二,教育调查研究是一种间接的观察,调查可以对不能直接观察研究的对象和现象,进行事后追踪研究。第三,教育调查研究能够提供教育现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的线索,但并不能直接确定因果关系的存在。因为教育调查完全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其中许多变量会同时发生作用,研究人员又不可能对一些干扰因素进行排除,而只能分析事情发生的可能原因。因此,教育调查必须通过设计的合理性来提高其结果的科学性。第四,教育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可以是关于研究对象现状的资料,也可以是关于研究对象过去情况的资料,其中以关于现状的资料为主。

4.比较循环组实验与等组实验在操作顺序上的不同。

答:循环组实验的实验操作顺序,与等组实验的顺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等组实验需要严格选择实验组、对比组,控制无关因素,保证两组对象非实验条件完全相同,即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循环组实验则不需要过分控制,在实验对象选择上可以随意一些。在教育实践中,不打破形成的自然教学班,就可进行实验。第二,循环组实验的顺序比等组实验要多一个步骤,即实验班、对比班是交互进行的,而等组实验,实验班和对比班是确定不变的。因此,循环组实验在操作顺序上,可对照等组实验顺序。

5.访谈中的记录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尽可能详细记录访谈对象对非限定性的问题的所有回答,以及回答限定问题时主动作出的额外说明,后者对随后的资料分析很有价值;②记录过程中,不要试图去总结、分段或改正语法;③不仅要记录语言信息,而且要记录非言语信息;④在记录的同时,还应注意与访谈对象保持联系,以保证访谈顺利进行;⑤访谈结束后,应尽快整理访谈记录,对记录时所使用的各种符号、缩写等作出翻译和说明。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例子,谈谈教育实验实施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 1.教育实验要体现正面教育性。进行实验前,研究者必须对问题进行认真的理论钻研,至少根据最新的科学理论,估计不会发生任何不良影响才可以进行,如40年代的一个实验,从孤儿院选一批新生儿置于暗箱中,只保证吃喝而不给任何其它刺激,结果这些原本正常的婴儿,机能逐渐退化,直至痴愚。这一实验后来因受到强烈的社会谴责而被迫停止。

2.被试必须保持正常状态。被试的正常状态是实验结果具有科学价值的重要前提。如,实验对象处于伤害性刺激中或者处于极度疲劳状态下而进行的教育实验,其实验结果均是不可信的。

3.必须认真考虑所采用的手段和技术会不会产生不科学的结论。研究者应当在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对每一步、每一技术加以检查,看所收集的资料是否正确地反映事实,有无虚假歪曲等情况。如,在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性实验时,什么是智力,如何评价智力,开发智力的方法等都应注意手段、技术的科学规范。

4.正式实验前,应先在小范围内进行一些试探性的实验,在取得初步结果并通过适当的检查和必要修正的基础上,才逐步扩大实验范围和继续深入的实验。从对儿童的影响上,从实验成功的把握上,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都不允许一开始就冒险进行大规模的实验。

2.试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答:(1)发展性:即研究过程与结果应该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使研究对象从中受益。应该做到:研究活动不与日常活动所倡导的行为规范相违背;不能为儿童的心理造成损伤或情绪焦虑压抑;不能为了显示实验组的效果而剥夺对照组儿童的基本教育环境和条件。

(2)自然性:就是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研究。研究的进行尽量不增加教师和幼儿的负担,不影响他们的正常活动,使幼儿表现自然,以便获得真实的资料。

(3)适宜性:就是要考虑幼儿的能力水平来设计研究中要求幼儿完成的任务。对幼儿进行测试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应注意通过动手操作来评价幼儿某方面的行为或发展水平。

(4)准确性:研究过程的方案不能随意更改。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搜集信息加以分析。研究过程中应时时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确保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5)可行性:考虑人员、经费、设备、技术等条件的承受能力时,应该实事求是地选择课题范围。在研究中尽量不打乱幼儿园原有的正常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