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教育内函发展五年计划(精选五篇)

最新文章

第一篇:教育内函发展五年计划

《教育内涵五年发展》行动计划

(2024年——2024年)

同德县民族寄宿制完小于2024年制订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对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工作任务作了宏观的确定和规划,对我学校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为了进一步适应地区经济、社会、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追求优质教育,打造教育品牌,全面实现办学行为规范、管理效益明显提升、队伍素质得到提升、育人环境更加优化、特色优势基本形成、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奋斗目标,在全面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的情况下,特制定《实现学校<教育内涵五年发展规划>行动计划》,作为同德县民族寄宿制完小今后几年年学校各项工作的指导纲要。

一、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传承、创新、发展”的办学总思路,充分发挥各种优势,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巩固海南州教育调整布局的成果,学校整体工作进入海南州先进学校行列,促进学校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内涵式发展是科学发展,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发展,其核心要素是理念先进、管理精细、课堂高效、文化氛围浓厚、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质量效益显著。学校通过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的品牌和特色更加显著,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

2、办学理念

“三个坚持”,即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不动摇;坚持效益第一的信念不动摇;坚持科研强校的追求不动摇。为了把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变为教育行为,将我们领悟到的先进教育观念与学校的办学实际相结合,援引、借鉴、归纳为指导学校具体教育实践的十大教育理念,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教育。(2)树立大德育观,每位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

(3)学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管理,而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教师的行为文化。

(4)读书、学习是教师提升境界、专业化发展,追求职业幸福的必由之路。

(5)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优质教育的核心是优质服务。(6)有效的课堂管理,才能保障高质量的课堂教学。(7)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8)态度决定一切、细节保障成功。(9)良好的生源必须出一流的教学业绩。

(10)坚定信念、调整心态、充满激情,做最好的教师。

3、办学目标(1)学校发展目标

实现学校<<教育内涵五年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学校整体工作进入海南州先进学校行列。

(2)学生发展目标

圆满完成义务教育小学学段的各科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具体目标是:

①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素养,具有积极健康的情感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

②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状态。

③学会健体: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积极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使其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生理、心理素质。

④学会审美: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以课内艺术教育和课外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能够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

二、分项实施的重点,步骤及措施

(一)德育工作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德为先,抓好学校的教学质量,德育工作是基础,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在的精神动力,才能在学习生活中心志专

一、精力充沛、志向高远,学生的全面发展才会得以落实。

为了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争创德育示范校,对德育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1、确立全员育人观念

树立大德育观,确立全员育人理念,是搞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条件。这个观念落实不了,德育工作只能是孤军奋战,德育效果事倍功半。因此,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强调并落实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德育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具体承担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指导、检查与评价。班主任和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德育工作主力军,课任教师是学科德育工作者,政教处教辅人员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者。要求每一位教职工要承担相应职责,在德育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完善德育工作体系

3(1)明确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健全的人格。(即行为规范、身心健康、修养文明、富有个性、具有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和合作精神)

(2)内容形成序列

在德育工作指导纲领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开展富有实效的德育工作。小学六年各有侧重,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形成序列。

一、二年级侧重以爱国教育为主线,加强学生热爱祖国,文明礼仪、社会公德、爱护公物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三四年级以集体主义为主线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国情教育;五六年级侧重以父母情、师生情、同学情、民族情为内容的情感教育。要把三个层面的德育工作目标分解到日常德育工作中,有重点地在各个年级开展,同时在各个层面的德育工作中辅之以心理健康教育、校训、校风、学风教育,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3)优化德育途径

①学校教育:逐步从管理育人向服务育人、课程育人、实践活动育人转变。

②家庭教育:创新家教工作、强化家教培训、提高家教水平。改革家长会、更好地发挥家校合作育人的功能。

③社会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4)构建德育课程

①学习课程:包括学科德育渗透、班会课、思想政治课。

②班级文化建设课程:包括班规、班训、班级奋斗目标、校训、学风教育等。

③活动课程:包括社区服务、学生值周、社会实践等活动。(5)强化德育措施 ①形成学习研究德育之风

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政教处主任、工作人员、班主任要认真学习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德育理论,着力研究德育现状,把握德育规律、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②充分发挥四种德育课程的综合教育功能,联系学生实际,注重德育实效。德育处要加强指导、合理安排、勤于督查、确保落实。

③切实加强班级管理,优化班级建设。德育处要加强班主任培训,进一步完善有关考评方案,强化执行力度。

④构建全员育人格局,德育处要制订《全员育人方案》高标准要求,低起点切入,制订各类人员德育职责,实行常规德育工作划块承包制和岗位责任制。

⑤突破德育工作难点——学困生转化和特殊家庭学生的管理教育。要建立机构、制订方案、责成专人负责,力求有所突破。

⑥发挥年级组的德育工作职能。各年级组应将对本年级学生的管理教育作为年级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其重点是将学生的常规管理落实到位。

⑦让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学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处要强化组织指导,责成专人承担。要开办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辅导,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

(二)教学工作

1、教学管理

我校紧紧围绕“提供教学质量”的工作中心,以强化过程管理为突破口,5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开发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教学质量有效监控。充分发挥图书室、垫脚石等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实现学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最大化,促进教师学生持续、和谐地发展。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德为先,抓好学校的教学质量,德育工作是基础,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在的精神动力,才能在学习生活中心志专

一、精力充沛、志向高远,学生的全面发展才会得以落实。

(1)强化常规教学管理,提升常规管理质量

教学常规管理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依靠制度和机制上的创新。依据学生培养目标,课改要求、学校教育理念、结合学科特点。

<1>创新常规教学制度

①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同德民族寄宿制完小课堂教学常规要求》分学科拟定《学科课堂教学规范化要求》。以此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年级为主,每学期开学前都会制定出具体计划安排。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课堂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参与度的关注、学习状态的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②进一步完善《同德民族寄宿制完小教师考核条例》,注重对教师教学过程质量的考核。引导教师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强化全面质量意识,敢于管理学生和善于管理学生。

③制订出台《学校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实行常规教学问责制并严格执行。按学科每两周对常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按年级每月进行总结反思,对常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④教务处每月要有针对性地对常规教学各环节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其结果要与教师当年教学工作质量考评挂钩,在当年教师档案中兑现。

⑤继续实行校领导、相关部门领导参与备课、听课、检查作业等主要教学环节的活动(每学年的教学月活动),其结果也作为教师当年教学工作质量考评的其中依据。

(2)创新常规教学各环节工作

①备课,要求每位教师精心备课。备课要做到四个结合,集体研究与发挥个性特色相结合,教法与学法相结合,传知与培能相结合,教师讲授、引导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做到有课必备、不上无准备之课。其要求是要做到课前备课并认真书写教案,必须做到九项要求: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材内容,理顺教学流程,重视学生活动,突出重点难点、精心安排时间、科学设计板书、体现教改思想、及时进行反思。备课的重中之重是依据教材和学情合理安排设计教学流程。

②说课:说课是培训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能够科学、规范、精彩地说课是其教学走向成熟的标志。说课的重点是:说教材、说目标、说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说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③评课:评课要有科学态度,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无论是什么课,必须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怎样整改。评课要做到:评教学思想、评教学目标、评教学程序、评教学方法、评教学特色、评教学效果。

④作业:作业布置要适量,作业批改要有底线要求,鼓励教师全批全改,鼓励教师创新务求效的作业批改。作业讲评要到位。作业批改要做到有发必有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注重及时批改、注重面 7 批面改。鼓励教师在作业检查中给予学生鼓励和关爱。

⑤辅导:辅导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自习辅导不缺位,重点是答疑解难和管理课堂。要杜绝自习辅导堂堂“满堂灌”的现象。学校制定早晚自习陪读、晚读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鼓励教师在此期间有针对性地耐心辅导。

⑥考试:学校教务处、年级组要严把考试命题的审题关和质量关。要严明责任、严肃考风、改进学风,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准确性、成绩真实性、分析具有指导性。

⑦试卷分析、讲评:试卷分析要针对命题、学生考试情况,看出学科教学中的得与失,通过教学结果来反思教学过程,并力求加以整改。讲评要精心准备,形成教案,讲评不是简单对题,而是总结经验,揭示规律、分析原因、制订措施、指导方法。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能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拥有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确保优异的中考质量。总之,课堂教学是学校的命脉所在,一切教学方法的改革,先进教育理念的实施,最终必然落实在课堂上,这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

(1)构筑理想课堂,提升内涵发展质量

理想的课堂模式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相长。理想的课堂状态应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智慧生成,充满师生和谐关爱。

①课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师生的和谐互动。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教师要巧妙设疑,善于点拔,要给学生留有自学、思考、表达、练习、操作、总结、展示自我的 机会。

②课常上教师要充满激情。课堂的精彩在于激情、课堂的生命价值在于激情感染、课堂的引人入胜在于教师的激情引趣。因此,教师要调整心态,以饱满的热情走进课堂、用自己的神态和语言给学生以学习的热情,信念和力量。力戒“无精打采的课”,“死气沉沉的课”,“昏昏欲睡的课”。

③课堂教学要遵循下列原则:

“一个至少”:每两周至少提问每个学生一次。

“两个结合”:“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堂问题”与“如何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

“三个允许”: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争辩。“四个带入”:把微笑带入课堂,把方法带入课堂,把智慧带入课堂,把关爱带入课堂。

“五个要”:课堂引入要自然,课堂提问要巧妙、重难点过渡要突出,知识过渡要平缓,总结反馈要及时。

“六个牢记”:牢记课堂中的概念、定律要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概括总结;牢记课堂上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探索、动手时间;牢记课堂上训练要定时定量,并且做到有布置必有检查评改;牢记该上的实验一定要在实验室上,并要学生动手实验,然后让学生总结规律。牢记教学中应做到练习、反思整理、分析错因、归类总结的原则;牢记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表扬,少批评,多引导,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2)打造精品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的核心发展是内涵式发展。而内涵式核心的发展是教师发展,教师发展的终极表现是课堂质量的提高。关键途径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打造精 9 品课堂。

①为教师提供精品课范例。激活教师打造精品课意识。比如本校推出的课堂观摩,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学习,和音像资料学习等多媒体手段巩固学生的知识和学习。

②通过实施教师公开课,骨干教师观摩课推动精品课堂的打造。③设立各类课堂教学大赛,营造打造精品课堂的氛围。

④教务处制定出台《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研讨制度》促进精品课堂的打造。⑤建立教师自我观察分析课堂教学录相(录音)制度,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⑥完善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认知力。全校95%的教师掌握了信息技术及应用,能够自主通过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

3、重视毕业年级工作

分管领导全面指导,真正发挥毕业年级领导小组的作用,对毕业班复习精细管理,科学计划,周密安排,凝神聚力,集思广益,保障成功,确保每年升学考试成绩逐年有所提升,综合成绩居全县前三名,力争第一名。

(三)教研工作

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今后三年,学校要进一步落实我校“科教强校、追求不动摇”这一办学理念,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和保障。

1、进一步落实我校的《教研实施条例》,与上级教研部门形成网络体系,加强互动交流,强化教本培训,实现科教兴校的办学目标。

2、根据课改要求,积极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着力开展以课列为载体 10 的行动研究,重点是集体备课的研究,教学过程的研究,课堂教学小现象的研究。要求教师全员参与,积极承担切合我校实际的贴近课堂、贴近教师、贴近学生的课题。从而改善课堂结构、改善教学行为,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3、坚持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提高。(1)目标:

①青年教师初始执教一年入门,三年合格,五至七年成为本学教学骨干(校级教学能手)。

②培训成熟的青年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部分教师成为州、县、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③若干名教师成为州、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④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到47.4%。

⑤鼓励教师参加教育本科学历教育达20--30名。(2)基本措施

①注重理论学习培训。始终坚持用先进教育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用传统教育精华滋养教师的心灵。将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校内学习与外出学习培训相结合,将聆听专家报告与专题研讨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提升。鼓励教师不当教书匠,做教育教学有心人。教师的自主实践——反思——实践——总结提炼是专业化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倡导教师,以研究的心态从事每一节课教学,矢志追求理想的课堂。

③坚持开展三项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活动。a、教师公开课,c、骨干教师观摩课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

④通过与外校合作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拓宽 江苏交流范围,由互派教师听课交流扩展到互派教师做课交流,专题研讨、经验介绍、挂职锻炼等。

⑤加强教师常态化学习,营造学习、学术氛围。

教师常态化学习,是教师自身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机制,营造氛围,引导激励教师自主学习,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常态化。

a、要求教师每学年订阅一本与自身学科教学相关的教学杂志。b、每学期学校提供教师阅读一本教育或人文学科专著,并写一定量的读书笔记,召开相关的读书心得交流会。

c、教师办公室配备报架和书柜,将学校的报刊杂志,图书分配到办公室供老师阅读。

d、开展教师荐评优秀文章活动。每学期按工作日顺序每天由一位教师给大家推荐一篇自认为最有价值的文章供大家阅读,并转载至校报。

e、建立逢会必学制度,特别是例会,主持人必须在会前准备好学习材料进行5——15分钟的学习。

f、继续开展教师书写教学案例,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活动,并开展相应的学习交流活动。

g、组织教师进行读书演讲比赛,每学年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出“十大读书人物”,学校给予表彰奖励。

(四)后勤建设

后勤是学校正常运作的保证。食堂管理、宿舍管理、卫生管理、财务管理构成学校完整的后勤体系,因此,加强后勤管理,做好后勤管理工作,提 12 高业务素质是后勤工作中的侧重点。

1、加强食堂、宿舍管理

(1)做好食堂、宿舍工作,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我校为此成立了由相关监督部门、教师、学生组成了管理机构,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加大了监管力度,规范了学校食堂、宿舍管理。

(2)后勤组人员持健康证,劳动培训合格证上岗,定期做体检;制定了详细的用人、用工档案。

(3)出台了相关食堂、宿舍的一些管理制度和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确保学校师生吃放心饭,住放心放。

2、卫生管理

(1)建立卫生防病与健康安全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下设医务室等部门,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并逐年完善责任书。

(2)把卫生工作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和年度考核,切实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规范学校卫生服务和管理工作。

3、财务管理

(1)自建校以来,我校对财务管理,一直是严格要求,“做好,做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根据《海南州寄宿制学校财务管理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收费管理,实行校务公开。经费收支情况,学期末或年终向全校教职工公布,接受教职工监督。

(2)2024年,财务室在我校硬化校园工程中监督完成了硬化任务,维修学校设施,篮球场铺花砖等项目,在工程财务账目上,收支明细,合理。13 2024年,将继续认真执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我们预计要完成学校绿化、美化等财务相关任务。

4安全管理

一所学校的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我校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安全责任追究、安全教育等制度和学校各类紧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到入境上墙。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

2024年,我们完成了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演练、防火救火知识讲座,宣传等等相关工作,效果显著。

2024年,我们将继续把安全工作开展下去,完成更多的安全项目活动,让师生在健康生活的同时,也能掌握更多在突发情况下的自护、自救、互助能力,为师生财产、生命安全做出强有力的保证。

(五)文化立校工程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追求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学校文化的影响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代表着学校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学校的品质特征。

1、基本理念

(1)一所学校的传统其实质是文化传统,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学校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学校品牌的特质就是教育文化品牌。(3)学校有无品位,取决于有无良好的学校文化。

(4)学校教育要“以气养人”,其“气”的含义是良好的文化氛围。(5)一个没有文化引领的学校,是不能承荷起教育发展责任的。(6)学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管理

2、文化建设目标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高学校品位,丰富学校文化积淀,形成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铸就名校品牌。

3、主要措施

(1)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统一设计、合理布局、形神皆备、处处体现文化意蕴,审美品位,发挥育人功能。主要任务是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必要的维修、布置、装饰,建设文化墙,设置教育文化标牌,建设“职工之家”、书画室、科技活动室、科技教育文化展览、完善校园硬化、美化、绿化、净化、文化等工程。

我校于2024年完成了校园部分区域硬化、美化等工程,2024年完成校门口绿化500㎡,预计继续完成校两边通道完全硬化、绿化(种植一百多颗树,宿舍、综合楼前草坪、花园等)、美化等工程,争取三年内达到物质文化建设的标准。

(2)加强校园规范文化建设

校园规范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确立发展远景,确立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各项规章制度及校训、“三风”要求;校园、教室、宿舍、食堂等建筑物内外悬挂或者书写的标语文字及内容;板报、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等方面的规范化。

(3)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识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 值观念和群体意识。我们提出“塑造完小精神,自觉塑造完小人形象”,就是要将我们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完小精神等做到念念不忘、深刻领会、自我约束、付诸于行动,内化为品质。

校 训:立志修身、敦品励学 校 风:团结进取、求实创新 教 风:乐业、爱生、务实、求精 学 风:勤学、多思、善问、有恒 精 神:严谨、求实、创新、奉献 办学理念: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不动摇;

坚持安全第一的信念不动摇; 坚持科教强校的追求不动摇。

师生核心的价值追求: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来自于对民族文化的恪守和认同,一所学校的团结、进步、发展同样得益于优秀学校文化的引领、浸润和滋养。学校每一位教职工言行举止代表着学校文化,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孕育着学校文化,每位教职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分子。因此,学校优秀文化的形成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精心打造。

①把校园文化摆在高度的战略地位,学校的发展、规划、管理等诸多方面需要有领先性。首先是时间上的领先,学校要尽早地树立建设学校文化的意识;其次是学校文化的地位在学校诸项工作中居领先地位,一切工作包括管理目标、管理方式方法、标语言论都要围绕和有利于学校文化建设。

②不断挖掘学校潜含的文化资源,不断设计新的文化形象。比如,某教师的教学成果的整理与展示,某学生的感人故事。利用这些已发生的存在资源,着意体现学校文化形象的丰富内涵,给予全体师生正面的,积极的暗示和熏陶,使学校文化在积淀中升华。

(4)民族优秀文化传承

我校地处藏民族地区,建立起了传承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体系,将民族文化传承穿插在学校日常教学、生活之中,将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课期间,播放海南锅庄,学生自发的进行舞蹈,在平时的课前学生自发起歌,唱自己民族的歌谣,部分学生还掌握了弦乐,能边唱边演奏。这些丰富多样的兴趣爱好,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文化。

(5)加强节日文化建设

①坚持以常规传统的纪念节日的同时,加入藏民族传统节日实施节日文化建设。以“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纪念节日进行思想教育、成长教育和热爱祖国教育,形成规范的传统节日文化。

②看展“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感恩节”等节日进行感恩教育,促进学生关心同学、热爱父母、感恩老师、感谢社会的行为氛围。

③开展“禁毒日”、“爱耳日”、“爱牙日”等节日进行健康教育。④以“植树节”、“地球日”、“气象日”、“卫生日”等节日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⑤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以“藏历新年”等教育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国家发展,树立为家乡做贡献的思想。

(六)特色创建工程

1、特色确立

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追求卓越,形成品牌效应的显著表现。学校在追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学校优势教育资源,打造办学特色,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开辟渠道。

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内涵提升的标志,也是学校特色建设的理想,必须建立在学校特色浓郁的基础之上,使特色成为品牌,以品牌来打造特色学校。在特色建设中,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扎实的措施,力争把学校的特色做优、做强、作美。

(1)重视民族文化,形成创新特色

①我校是一所民族小学,民族特色比比皆是,如何从众多的特色中发掘出我校所特有的特色,是我校一直努力的方向。经过多种实验,最终确立藏文书法为特色。

②青海藏族,尤其以海南藏族为例,锅庄舞历来是青海各地较有名气的舞蹈类型,海南锅庄尤以为最,成为了海南州的一大特色,但是,普及效果却参差不齐,因此,我校每天课外活动期间播放锅庄舞曲,派专门老师进行带领,效果显著,小到一年级学生,大到教师,人人会锅庄,大家齐舞蹈。

(2)重视艺术教育,形成艺术教育特色

①优化艺术教育课堂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②设立艺术教育专用教室,成立合唱团,舞蹈训练队、藏文书法、绘画 18 兴趣小组,责成专人辅导,培养学生发挥兴趣特长,使学生在各级各类艺术展演比赛活动中获奖。

(3)重视体育教学活动,形成体育特色

①进一步规范体育课堂教学,整体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②抓好常规体育活动和训练,使课外体育活动生动活泼,提高各项体训队的素质和竞技水平,确保学校在各项体育赛事中名列前茅、力争第一。

2、特色创建

学校特色的建设要科学部署规划,分步推进,逐步深入。每年要分别制订特色建设工作计划,落实措施,进行阶段性反思、小结、分析问题,寻找对策,是特色建设稳步推进。把特色建设的重点放在校本研训上,把本校课程的研发与课堂教学的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校本课程的研发与信息技术的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管理上,以教育研训为先导,以现代教育理论来指导学校特色建设,逐渐探索实用信息技术管理校本课程研发的方式与方法。

3、体音美建设

按照同教文[2024]95号文件精神,我校在体音美教师配置,方面逐年完善,器材年年补充,采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益,教学水平,还充分发掘学生学习潜能,开齐、开足、上好音体美课程,严格教学的科学性知道,注意研究、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想自己的“特长区”去发展,力争大面积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育更多的音体美苗子。

(七)“六型”校园创建工程

学校走内涵发展,关键是学校运作形态。学校的运作,离不开管理和服 19 务,这些必须达到过程精细化、效率优质化。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学习型校园建设

尝到建设学习型管理体系,形成“领导会管理,老是会爱学习,学生有发展”的管理局面。人人确立终身学习目标,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氛围,人人通过学习,追求发展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2)创新型校园建设

坚持以创新品格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路的激发为试试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通过实施创新性的学校管理,营造创新性的学校环境,建立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的创新发展,打造创新型校园。

(3)人文型校园建设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发觉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题精神相结合,使学生做到人格上的尊严、行为上求进、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立、行为上自律。在教学管理中,为教师搭建成长进步的平台,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提倡和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让教师时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从而营造融洽的校园人文氛围。

(4)文明型校园建设加强学生礼仪常规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杜绝不文明的现象、不和谐的声音,利用班主任例会贯彻文明建设,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长学生关系,建设文明班级,积极创建文明校园。

(5)平安型校园建设

加强对师生的法治交易、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把安全与健康教育纳入教学内容。进一步落实综治和平安建设责任制,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全面落实综治和平安建设各项措施,努力提升综治和平安和平安建设的水平和层次,大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确保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6)数字型校园建设

加大电教、教研、教师培训和整合力度,充分发挥现有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在教学、教研、师资培训中的作用,提高利用率。在校内的数字化管理办公平台和教育资源库与校外的门户网站建立信息同步通道,整合各个系统,优化管理功能,促进学校以信息化模式运作,最终是数字化校园达到提升学校教育综合实力的目标。

学我校2024年,筹建的大型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等,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信息技术掌握情况达95%以上,每学期每位教师,都需给所授课班级上两道三节多媒体课。是师生逐渐习惯、接受这以新型授课模式。

(八)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1、改进德育教学(1)以做人教育为基点

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转变为以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习惯教育为主。实时进行督促检查屏蔽,监督整改。

(2)对班级、年级、学科组、备课组按环节部门制订出工作质量要求、有关考评方案进行各项工作过程的考核,并实行管理问责制。

21(3)各项管理服务工作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细安排、实过程,持之以恒地开展。

(4)行政、总务、教辅工作人员要忠于职守,勤于服务,在工作中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2、提升教学质量

(1)制定完善课程建设规划。教务处根据同德实际结合我校的特色,研发校本课程。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制定教学教研奖励机制,以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以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出现的小问题入手,开展一小课题为主的教学教研,进行教学教研活动。

(3)制定校本培训、岗位演练提升管理奖励机制。教师的校本培训及校外培训,一直是我校教师学历提升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管理的一种手段,自建校至今,一直在落实这些举措,每学期都会有部分教师赴外培训或者观摩交流。

(4)制定同意的学科教学水平评价表。包括藏文、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信息等各学科教学水平评价标准。

(5)我校实行“月考”制度,一月一测试,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接受情况,及时调整部署,对于“学困生”我们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派任课教师专门课外辅导,在课外、晚读期间,教师主动为“学困生”进行辅导,尽最大努力使学生尽快掌握已讲过的知识,跟上整体教学进度。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转变授课环境,教师还常常组织学生进行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不同环境,不同授课模式下,更好的、明了的接受新知识。

3、教师队伍培训

(1)师德教育: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引。作为一所学校,师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项目。以教育部办法的“八项基本要求”严格要求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榜样。

(2)教育理论、政策培训:规定教师必读教育理论、教育政策书记、报刊,以专家辅导、个人自学等形式进行学习。

(3)教师专业培训:规定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实践,专业力量笔记、心得。我校每年都派全校10%的教师进行校外培训,海南州、北京等地的各种相关培训。

(4)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严抓我校信息技术课和新课程的培训工作,提高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水平和教育质量。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多媒体授课,每个班级任课教师,每学期必须经行两次以上多媒体授课。

(5)学历培训: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达到了一定比例的学历提升。我校大专学历的占了一半的比例,近几年,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务领导的鼓励下,教职工努力提升学历,起初效果不明显,但是相信,在一个个周期完成的时候,我校教职工将大幅度的完成学历提升。

同德县民族寄宿制完小

2024年5月

第二篇: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计划

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的发展战略,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载体,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契机,以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为重点,创建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和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挑战现实,追求卓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工作,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在现代学校制度的框架下,围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以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为核心,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新一轮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全员培训为抓手,通过目标激励、制度激励、参与激励、榜样激励、奖惩激励等手段大力提升教师的思想水平、学历水平、学识水平、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积极探索创新型城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均衡发展、适应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适应区域发展和教育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干部和教师队伍。

1)建构新型课程模式:学校致力于新型课程模式的研究,将创新文化培育渗透在课程改革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实验之中,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建构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3)形成创新文化品牌:进行主导课题《以校为本、创办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题的研究,建构“创新文化”教育目标体系。

(二)工作目标:打造优质团队,彰显专业引领 1)、确立明确的目标,激励教师投身科研

优质团队,师德为上。学校将以培养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岗,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而甘于奉献的师资队伍为己任。在专业成长中,对于不同教龄、不同资历的教师,学校将建立培养梯队。在学校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和省、市、区级课题的研究中,要求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参加者要达到全校教师的75%以上,在学校总课题统领下,教师根据自己确立的子课题进行研究。

2)、建立培养机制,促进教师多元发展

以教师的长处为培养定位,创造适合不同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引领不同类型的教师找到自己的发展土壤,让每一个教师都有成就感。学校允许教师按照个人的学习愿望和学习需要选择自身专业发展的途径,并提供教师选择多种组织形式,从而让教师自觉主动、心情愉悦地寻求自我发展。

3)、利用校外专业资源,引领教师加速成长

学校将适时引进市、区教研室的专家资源,寻求他们的支持、合作与指导,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通过聘请顾问,邀请专家们走进课堂,参与教研组活动,为老师们解难答疑。开设专家讲座,使老师们了解新时期教育面临的深刻变化和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促进广大教师自觉反思、自我加压,同时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教学行为中去。

4)、建立“骨干教师成长记录袋”,打造一支智慧型教师队伍 学校将建立 “骨干教师成长记录袋”,以学科特点、本人教育教学特色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同时锻造队伍,成就一批知名教师。

四、主要的任务与措施

(一)、主要任务

2)培养一流教师团队:精心打造学校智慧型教师队伍;通过五年的努力,能使区级教师培养工程的名额增加到10名左右,培养1—2名市级名师。90%的教师能熟练运用电脑,建立班级及个人主页,学校各项管理实现数字化;70%的教师有校级以上课题并实施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②《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郑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③《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师范司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④《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傅道春编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⑤《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施良方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⑥《多元智能》([美国]加德纳著,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措施:学校每位教师制定五年读书学习计划,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五年内每人至少阅读12本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专著,每学期研读一本指定专著,同时自选相关书籍和文章阅读学习。形式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教师要认真撰写的读书笔记、学习心得和教学反思,并通过多种形式及时组织交流。每学期至少有一篇不少于2024字的有较高质量的读后感或论文上网。学校领导、中层干部要积极参加所在学习组和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专题学习,带头多读书、多荐书、多交流,当好排头兵。学校每学年至少组织两次规模较大的读书交流会或报告会。在专业知识大学习注重结合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学习与反思。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听课应不少于15节,其中青年教师不少于20节。学校根据教育局要求组织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知识测试。在活动中及时评选出的优秀读后感或论文以及教师读后推荐的好文章推荐到省、市、区刊物发表,争取在市、区教育局编印的教育刊物中刊登。

3、专业技能大练兵 六项竞赛活动 :①教师个人电脑评比,学校将开展40周岁以下教师电脑培训活动,并在2024年的6月开展教师电脑制作评比。②区校级骨干教师展示活动,学校将在20011--20112年开展优质课展示,并推荐教师参加市区级组织的公开展示活动,争取取得优异成绩。③优秀论文和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优秀论文评比时间为每年9月。④优秀课改案例、教学设计和试卷命制评比,优秀课改案例、教学设计评比时间为2024年10月;⑤优秀课件制作评比,分两个级别进行:青级骨干教师组评比时间为2024年10月;普通教师组评比时间为2024年10月。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认真组织好按惯例进行

第4 / 8页 的正阳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

在深入开展“三大”活动的基础上,加强相关考核、总结工作,要采取切实措施,对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及教师个人的层层考核,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进行评比表彰,届时将评出优秀群体4个,优秀教学能手20名,并推荐部分优秀教师参加区级“学科带头人”“市名师”评选。

6、班主任培训。以班级工作流程、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共性问题案例分析、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学校德育工作常规等为主要内容,通过集中培训、观摩主题班会等形式,帮助班主任掌握班级工作的基本流程,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二)、主要措施

1、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三大”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规范的教师继续教育个人档案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资料档案;主动与上级教师培训部门联系,采取切实措施,开展及时、高效的师训工作,并积极指导教研组、备课组、工会小组、共青团等组织积极开展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训练,大力营造“人人需要培训、人人参与培训”的浓烈氛围。

2、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规定,学校采取办公经费中列支和教师个人负担相结合的办法,多渠道筹措经费,保证教师培训工作必要的经费,确保各项培训顺利实施。

3、抓好校本培训管理队伍建设。学校管理阶层要积极学习理论,参与实践,从教师的需要、学校的需要、教育的需要出发,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探索合理的培训模式,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外聘一批素质优异的同志担任兼职培训员,不断提高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队伍素质,逐步建成一支结构配套、教育思想先进、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水平高、具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者队伍。

4、引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生

第5 / 8页 的、整体的、全面的、持续的过程,它涉及到个人、组织及外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个人的努力在其成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积极引导教师分析和审视各种因素,指导教师制定出个人发展规划,并通过有效的途径检查督促教师个人自我学习与提高,并如期实现个人发展目标。

5、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关于贯彻长春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以学年为界,开展教师校本培训评估,并把此纳入教师评优、职评的考核之中,努力使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全面步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工作措施

第一年:(2024年1月——2024年12月)

1、组织全校教师制定“个人五年专业成长规划”。

2、通过流动、引进、自培、提高,30%教师一专多能,本科总数达80%。3、50%的教师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第二年:(2024年1月——2024年12月)

1、指导教师落实“个人五年专业成长规划”。

2、完善正阳小学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名师工程建设。

3、通过流动、引进、自培、提高,40%教师一专多能,本科总数达85%。3、60%的教师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第三年:(2024年1月——2024年12月)

1、全面测评教师“个人五年专业成长规划”中期达成情况。

2、检测正阳三师制度的实施工作,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各项制度的修订工作。3、50%教师一专多能,本科总数达90%,能有1名教师成为区、市名师。4、65%的教师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第四年:(2024年1月——2024年12月)

1、指导教师落实“个人五年专业成长规划”中后期达成情况。

第6 / 8页 2、60%教师一专多能,本科总数达95%,能有1-2名教师成为区、市名师。3、70%的教师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第五年:(2024年1月——2024年12月)

1、指导教师落实“个人五年专业成长规划”后期达标情况。

2、评选校第二批校知名教师,完善“骨干教师成长培训”工作。3、70%教师一专多能,本科总数达95%,能有3-4名教师成为区、市名师。4、70%的教师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第三篇:教师个人发展五年计划

教师个人发展计划

现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人才竞争尤为突出,这股强劲的竞争风伴随着教育改革席卷校园。教师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竞争,不求自我发展停滞不前的教师将会自动被淘汰。结合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现制定我个人发展规划,以作鞭策。

个人发展规划具体做法:

(一)、进一步熟悉语文教材,领会“课改”精神,并付诸实践。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锻炼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发展:

1、提高智慧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等。教师的站位高,才能给学生指引一条正确的思考和认识问题的路。切实把握学生的真实情况。

2、提高教育能力。包括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转化后进生的能力、指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身教”的能力等。尽管已有1年多的教龄,但面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对象,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有了理论的支撑才有底蕴。只有采用适合今天的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创造和谐健康的人际环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创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增强抵制不良信息影响的能力;提高选拔、培养班干部的能力;提高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增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4、提高教学能力。领会“课改” 精神,并运用其指导教学的能力、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参考书的能力、编写教案的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实施目标教学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测试能力、制作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等。

5、通过教学活动,优质高效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并有所突破,即组织单元教学的能力和指导学生作文的能力。

6、提高教科研能力。在作文教学、阅读教学中和班级管理方面作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三)专业提升: 向师德标兵学习,做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为了实现个人发展五年规制的目标,仅靠本人自学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争取各种培训的机会:

1、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水平;

2、除了同组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之外,还需到校外进行培训,可以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急需培训相关的专业知识,与观今最新的信息咨询接轨。

3、听取各种教育、教科研方面的讲座,撰写各种教育工作及听各讲座后的心得体会。

4、实践提升 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经常地、系统地进行自我反思、进行自学。说说容易,做做难,规划写在这里,只能作为一种参考,真正在实际行动中能够做到多少,这则取决于个人的毅力和客观条件限制,但是,俗话说的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若能随时存着这颗心,那么,和目标之间的距离总归能够越来越短。我是一名刚进入教育工作的新老师,总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无论是教学业务上的,还是教书育人上的;无论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无论是为人处事上的,还是个人修养上的„„好学,使我深信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我所追求的目标。

一、语文课,要让学生喜欢,有滋有味的学思;班主任,要让学生喜欢,真诚信服的交流;教研组,要让各位老师喜欢,和谐进取的建设„„这五年收获很多,但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曾经的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但现在的我更认同凡事只要自己去争取过,努力过。遗憾总会有的,不完美也总是存在的,力求更好吧!在学校里,大家最认可我的就是会用心地去开展工作,所以我很快乐,因为我为学生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他们的成长经历添彩,在少先队工作这一块,也有了自己一定的积淀和成绩。语言文字使我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与孩子们的生活使我成为一位童心未泯的天真的大孩子,这两点有时也成为了我的弱点,因为有时情感丰富会同敏感联系在一起,天真会同不成熟联系在一起。希望今后的五年,我能真正成熟起来。

二、个人目标: 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用心地经营我的工作、生活,使过而立之年的我健健康康地生活,快快乐乐的工作,努力成为一位学生的好老师,家长的好参谋。“五好”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目标。

三、个人教学工作定位:

1、做好自己任教以来的第一届学生,让以往学的那些理念试着真正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我希望这新的五年能给我带来机遇和挑战。

2、在教学实践中多进行反思和总结,让自己从经验性的老师努力向研究型的老师转变,如果条件允许,我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教育“博客”。

3、每学期至少上一节高质量的、能展现自己教学风格的、能体现自己教学理念的公开课,让自己的业务素养日渐成熟,努力向优秀老师靠拢。

四、个人教育工作定位:

1、以前我对班主任工作这一块比较自信,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自己的个性,对我的班主任工作也是越具挑战性。我将智慧的开展我的班主任工作,积极努力成为让每个孩子都喜欢的好老师,我也将艺术地与家长共通,努力成为每一个家长信赖的、喜欢的、佩服得好老师。

2、积极向育人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争取成为校、区名优班主任。

3、创新的开展少先队、班集体建设工作,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班级文化。

第四篇:五年计划

“十一五”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间是从2024~2024年。“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

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制定“十一五”规划,要坚持以下原则: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建议》共分十个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奋斗。

《建议》提出,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二O一O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二OOO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十一五”的出炉:

金秋的北京天朗气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于10月8日在这里举行。全会研究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十六届五中全会举世瞩目,“十一五”规划举国关注。这次五年规划,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立足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部新近问世的《中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书》,体现了中国公众对“十一五”规划的热烈

关注。412万中国公众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一个个真知灼见,相继被吸纳到“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之中。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总值的1.9倍。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旧中国从1900年到1948年49年问钢的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建议》明确规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一)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

(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

(三)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相应发展运输业和商业;

(四)努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五)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建议》从1958年到1962年五年内的主要指标是: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钢产量1962年达到1060万吨到1200万吨,基本建设投资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一五”时期的35%增长到40%左右,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一五”时期增长一倍左右,职工和农民的平均收入增长25%到30%。但是,由于“八大”后冒进思想的影响,“二五”计划在制定和执行中出现了严重的冒进倾向,许多计划指标不断修正和大幅度提高。1958年8月北戴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并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提高了奋斗目标,提出可以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到1962年建成强大的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在若干重要产品和产量方面超过英国,赶上美国。据此,《意见》提出农业总产值五年增长2.7倍以上,1962年粮食总产达到15000亿斤,棉花15000万担,钢8000万吨,煤9亿吨,棉纱1600万件,五年基本建设投资3850亿元,重大建设项目1000个以上。

由于1958年以来的“大跃进”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连年出现财政赤字,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我国经济建设己不能按照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继续发展,国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委《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提出了

国民经济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

1966年到1970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三五”计划是从1964年初开始研究和编制的。其中内容比较详尽的计划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国家计委会提出的经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的初步设想》(汇报提纲),另一个是1965年9月国家计委拟定的并经中央讨论基本同意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

《初步设想》确定的“三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农轻重的顺序进行安排的:(1)大力发展农业,按不同的标准基本上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2)适当加强国防建设努力突破简短技术;(3)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增加产量,使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进一步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事业,使国民经济有重点、按比例地发展。

依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1965年9月初国家计委重新草拟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明确提出:“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按照《汇报提纲》的要求,“三五”计划期间各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了计划。其中,工农业总产值超额16.2-14.1%完成了计划,农业总产值超额2.2%,工业总产值超额21.1%,新增主要产品能力:煤炭开采6806万吨,发电机组存量860.4万千瓦,石油开采2777万吨,炼钢652.7万吨,铁矿开采3590.1万吨,合成氨244.4万吨,化肥204.16万吨,水泥1533万吨,塑料18.7万吨,棉纺锭322万吨,化学纤维1.23万吨,新建铁路交付营业里程3894公里,新建公路31223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1191万吨。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

“四五”计划于1970年开始进行编制。2月15日至3月2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制定1970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会上研究、讨论、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同年9月,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曾作为参考文件印发。1971年3月,中共中央在批转1971年计划时,《“四五”计划纲要(草案)》的部分指标也作为附件下发。

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主要经济指标:《纲要(草案)》规定,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5%,五年合计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300亿元,1975年粮食产量达到6000-6500亿斤,棉花6500-7000万担,钢3500-4000万吨,原煤4-4.3亿吨,发电量2024-2200亿度,铁路货运量9-10亿吨。

1973年7月国家计委拟订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修正草案)》。《修正草案》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调整,不少指标有所压缩,钢产量下调到3200-3500万吨,后又调到3000万吨。1972、1973两年国民经济形势有所好转,1973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和突破了计划,并且是“一五”计划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

1975年是“四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按照《修正草案》规定的1975年指标要求来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是:工农业总产值完成计划的101.7%,其中农业完成104.5%,工业完成100.6%。主要产品产量完成的结果是:粮食103.5%,棉花96.5%,钢79.7%,原煤109.5%,原油110.1%,发电量103.1%,棉纱96.8%,铁路货运量98.7%,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1.6%,财政收入完成98%。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

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80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安排了“五五”计划。

“五五”计划提出后三年(1978-1980),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78年3月,又修

订了十年发展纲要,要求到1985年钢产量达到6000万吨,石油达到2.5亿吨,国家计划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其中10个大型钢铁基地,9个有色金属基地,8个煤炭基地,10个大油气田等等。从1978年到1985年,基本建设投资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每年要投资700亿元,超出了实际可能,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中央就对此作了修正。

从“五五”计划执行情况来看,1977年至1978年间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恢复或者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1977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5055亿元,超过计划的4.4%,比上年增长10.4%。1978年社会总产值为6846亿元,比1977年增长13.1%,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l0亿元,比1977年增长12.3%,比1976年增长19.4%。财政收入和支出连续两年大幅度增加,但收入略有节余,扭转了1974年到l975年连续三年财政赤字、财政收支恶化的状况。但此时表现出明显的冒进倾向,对经济发展要求过急,规定的具体指标过高,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新的失误。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会议强调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初步提出了调整、改革的任务和措施,预示着国民经济发展即将摆脱困境,进入新的不断探索发展道路的时期。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新八字方针),并从这一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0—1985)

“六五”计划的编制时间较长,最初是作为《l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的一部分,根据197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议着手编制的。1980年2月,国务院决定重新制定中长期计划,并召开长期计划座谈会,再次酝酿编制“六五,计划。之后,国家计委和有关部门就“六五”计划的编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测算工作,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科学论证。1982年全国计划会议着重讨论了“六五”计划草案,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六五”计划,同时作出了动员全国人民为实现这个计划面奋斗的专门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0-1985年)是按照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未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制定的,是继“一五”计划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五年计划,是在调整中使国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的五年计划。

“六五”计划的具体要求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取得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的决定性胜利,并且为“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

1983年,国务院着手组织“七五”计划的起草工作,l985年上半年拟订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这个《建议》经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原则通过后,提交1985年9月的党代会审议通过。国务院根据《建议》,对计划安排又反复研究、平衡、测算,1986年3月审定完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提交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在一个新的五年计划刚刚起步的时候,国家就制订出了完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在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史上是第一次。

“七五”计划的基本原则和方针:(1)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使改革和建设相互适应、相互促进。(2)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保持国家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的各自平衡和相互间的综合平衡。(3)坚持把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提高产品质量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正确处理好效益和速度、质量和数量的关系。(4)坚持适应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5)坚持恰当地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合理调整投资结构,加快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工业的建设。(6)坚持把建设重点转移到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来,走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路子。(7)坚持把发展科学、教育

事业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快智力开发。(8)坚持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好地把国内经济建设同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结合起来。(9)坚持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0)坚持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11)坚持在各项事业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

“七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1、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顺利地开展,力争在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

2、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前提下,大力加强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在物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九十年代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发展准备必要的后续能力。

3、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继续改善人民生活。

计划规定了如下经济发展目标: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五年内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8%,平均每年增长6.7%,其中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5%,五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4%,平均每年增长7.5%,到1990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分别达到:粮食42500-45000万吨,棉花425万吨,发电量5500亿度,原煤l0亿吨,原油1.5亿吨,钢5500-5800万吨,全社会各种货运量94亿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l2960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五年为8960亿元,(基本建设投资5000亿元,更新改造投资2760亿元,其他投资l200亿元)五年新增固定资产6000亿元。逐步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五年内培养500万高级专门人才,比“六五”期间增长一倍。进出口贸易总额五年增长35%,并相应扩大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规模。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5%。在这五年内,继续保持国家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的基本平衡。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

1991-1995年是中国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1990年l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了今后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1991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八五”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八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提前五年完成了到2024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1995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00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是1980年的4.3倍,提前完成了“翻两番”的任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八五”时期中国的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稳步增长。总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煤炭、水泥、棉布、电视机、粮食、棉花、肉类。居世界第二位的是钢和化学纤维。发电量居世界第三位。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24)

1995年9月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1996-2000年是我国执行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中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

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鹏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会上作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

第十个五年计划(2024—2024)

“十五”期间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分别是:

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24年按2024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2024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51%和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44%、23%和33%。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

科技、教育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24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60%左右和15%左右。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2024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人以内。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24年减少10%。资源节约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加到22平方米,全国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设施继续改善,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增加,覆盖面扩大,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好转。

第五篇:五年计划

知道想要什么,清楚正在干什么

—— 郑州大学化学系

转眼间大学四年时光已接近尾声,不过还能很清楚地记得刚进入大学时的一点一滴,还清楚地记得报到时的场景,记得第一次年级会地点是在化学系实验教学中心前面,记得军训,记得那时候王老师让我们写《大学四年规划》等等,说到这里,真的要感谢王老师,感谢王老师在我们进入大学的那一刻就让我们明白我们的将来是要继续深造的,并且让我们写下了《大学四年规划》,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时在规划中写到“考研是必须的,如果有可能还会继续读博”,这些让我们在心中不自觉的就有一个“我要考研”的目标。因为目标明确,所以这四年过的比较充实,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速度可以慢,但方向不能错!四年过去了,王老师又提醒我们下一个五年规划,我感觉这个很重要,只有写出来心中才能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才能有方向感,有目标感!

下面我就来畅想一下我的下一个五年计划吧!首先很荣幸能够被中科院化学所录取,这也从大方向上确定了我的努力方向。既然选择了继续深造,那么将来很有可能就是搞科研,所以读研期间就有更多的知识需要补充。大家都明白,导师只能从大方向上给你一些指导,然而很多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是要靠自己,一定得培养自学能力。在专业知识的获取方面一定会更加主动,更加深入,更加迅速。认真对待实验工作,严谨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的科研精神。除此之外,在为人处事方面也会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不成功,成功只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读研期间的实验工作可能是枯燥乏味的(如果能沉浸其中,那也有可能是别有一番滋味的),这就需要我们能耐得住寂寞,能坚持下去。还有,就像人们常说的“三十岁以前你找病,三十岁以后病找你”,天天的实验工作对身体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所以我会制定一个详细的健身计划,坚持锻炼身体。

在坚持严谨对待实验的同时,也不会停止对英语的学习。对英语的学习不仅要体现在读外文文献上,还要练习用英语与人沟通的能力,因为如果将来有机会,并且条件允许的话要到国外去深造一下,毕竟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国外要比国内更前端一些。暂时只想到这么多的计划吧,将来可能还会有更详细的规划,总之,在大学四年里培养的良好习惯肯定不会丢,一些坏的毛病会慢慢改变。“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正在干什么,脚步可以慢,但是方向不能错!”这句话适合用于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会时刻记住这句话,让它陪伴我的一生,时刻警醒我,时刻鞭策我。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