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区文化系统全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丰台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作主线,遵循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基础教育办学规律,牢固树立全面、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立人教育思想,扎实开展养成教育,调动和凝聚全校教职员工聪明才智和敬业奉献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提高实验学校办学品质和社会声誉。
二、特色工作
1、深化我校“双六立人”特色发展的实践研究。经与区教育督导室协商决定,我校正式加盟市级课题“办学模式多样化”实践研究。我校将依据自身实际和发展需求,借助市区督导专家团队的资源,深化我校“双六立人”特色发展的实践研究。此项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预计三年完成。第一阶段:本学年要在全校广泛动员,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完成制定“立人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并全面进入实际研究阶段。计划本学期11月份在我校召开课题研究启动大会。第二阶段(2024——2024)会同区督导室,聘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分类指导,并适时举行课题中期论证。第三阶段:(2024——2024)汇总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形成有推广价值的课题成果。
2、本学年学校将面临区级素质教育优质校和高中示范校的复查审核和重新认定。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要对照申报方案逐项检查落实情况,及早汇总相关资料,确保万无一失。
3、经过艰苦努力,我校申报丰台区“学校文化建设与提 升项目”成功获得二等奖的资金资助。本学年要借助文化项目实施的契机,整体设计构建学校“立人文化”,硬件软件一齐抓,全面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4、为进一步深化我区教育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构建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依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丰台区教育系统干部管理暂行办法》,教工委决定在全系统基层单位开展副校级和中层领导干部岗位竞聘工作。在本学期九月至十一月我校进行副校级和中层领导干部岗位竞聘工作,包括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
三、教科研工作
1、负责与区督导室沟通协商起草制定实验学校“立人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做好开题论证和启动大会的前期筹备工作。
2、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继续办好青年班,为新任教的大学生选好师傅和班主任指导教师,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
3、配合教育教学部门加强教师队伍思想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到新的层次。引入学习型组织理念,办好各种类型培训班和研修班。
4、配合工会指导《知行社》及网站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做好学校对外宣传及其他教科研工作。
四、教育工作
1、把握学校文化发展的重要契机,精心组织实施和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与提升项目”与“学生最喜爱教师评选活动”,加强以榜样文化为核心的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北京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开展“立人”教育德育创新机制项目的研究。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结合社会大课堂建设、高中学生领导力培养等项目的深入实施,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
3、要善于把握学生思想教育的有利时机。新学期开学要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幼儿园、小
一、初
一、高一新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规范化教育。要讲学校的优良传统,讲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讲六讲六习的具体要求。要立好规矩,为新生今后在校学习生活打下一个好的行为规范基础。
4、养成教育实践研究仍然是新学年的一项中心工作。要结合学校“立人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新理念、新提法、新要求,做适当调整,扎实推进此项工作,并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务求实效。切实加强德育建设。
5、通过办班主任研修班、开设德育讲座、请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做报告,外出学习取经等途径,提高班主任的综合思想素质和养成教育实际工作能力。
5、贯彻落实教育部《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探索学校、家庭、社区新型协会机制,为未成年人营造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五、教学工作
1、稳定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必须高度重视小学抽测年级、初中、高中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各部主管毕业班教学工作的领导要深入到毕业年级,了解教学进度、教师精神状态和学情状况,制定出周密的教学计划并付诸实施。促进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计划性。发挥小学抽测年级,中、高中毕业年级教师整体效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要结合学校“立人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新理念、新提法、新要求,针对小、初、高学生和各学科的实际,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要求教师依据“六习”目标进行卓有成效的实践研究,通过开展“六习”进课堂优秀课例案例的评选活动,争取推出一批优秀教学成果。
3、深化基于课堂的教学管理改进项目。要把课堂作为教研平台,对新课程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专项研究,不断增强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意识和质量效率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小、初、高课程改革。在总结前一段课改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课改方案和各项制度。要加快校本课程建设的进度,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抓,成熟一个立刻组织力量论证审定,尽快形成有推广价值的课改成果。
4、严格执行丰台区中学教师第五届“师慧杯”竞赛方案,精心组织参赛教师做好复赛和决赛的准备工作,力争取得优异的成绩。本学期要着手修订校级骨干教师评选办法,今后,凡参加“师慧杯”获得一、二等奖者优先骨干教师。
5、必须严格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是指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符合教学规律,必须严格遵循,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基本要求和规范。常规管理一定要落实到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考核检测、质量分析等基础环节。严格的精细化的教学常规管理,对于我们这样的学校尤为重要。
六、其他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严格执行各项教育行政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坚持依法办学,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执教,凡涉及教育收费、学生择校、中高考、幼、小、初、高招生等社会敏感问题,必须按规定执行,令行禁止,不允许违规操作。
七、行政、后勤工作
2024年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要点
区文化和旅游局围绕区委区政府2024年工作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研究制定并认真实施2024年文旅局重点工作。
一、注重规划编制,拟定XX旅游发展思路。
结合全市全域旅游工作的总体要求,抢抓市旅游局编制XX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机遇,编制出台XX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选择专业的旅游设计策划机构来XX深入调研,为XX旅游把脉。做出高水平的XX旅游策划设计,经各方评审通过后,作为今后XX旅游项目建设、产品包装、线路营销、市场运营的纲领。
二、注重品质提升,推进乡村旅游经济振兴。
组织引导XX乡和XX乡积极申报四级联建项目、省级研学旅行基地等旅游新业态创建。两乡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发展思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整体提升乡村旅游大环境。一是规范农家乐规范标准对农家乐实行档案制管理,开展农家乐诚信体系建设;二是充分挖掘乡村民俗文化,重点放在XX乡,利用现有的空心村空民居打造民宿旅游点,提升品质、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并积极引进1至2个比较大的农业休闲观光或者研学类项目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三、注重资源整合,加强旅游目的地市场建设。
争取领导重视,打通历史文化街区和现在的宗教旅游景点的连接,实现XX旅游的可看性和可进入性。争取省市旅游部门重视将历史文化街区与XX商业街连片打造成4A级以上景区。
四、以品牌营销为核心,拓展旅游市场
一是制作XX旅游推介宣传片,定期外出招商。
加大与长三角地区对接力度,积极外出联动推介XX,定期邀请客商来XX实地考察,结合XX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特点,做活研学文章,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的运营积极引进客商落户XX,擦亮XX历史街区这张名片。二是开展旅游宣传营销,结合我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商品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适时举办宣传促销活动。在周边地区及主要客源地城市开展宣传促销,邀请重点旅行商来XX区踩线;配合市文旅局积极参与开展系列专题营销活动,进一步开拓XX区旅游市场。五、实施两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程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巩固提升工程
继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区图书馆、文化馆新馆建设,以及乡街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提升工程。
2.文化民生工程
继续实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农村文化建设两项文化惠民工程。
六、办好三场大型文化活动
1.广场舞大赛
2.春节联欢会
3.XX戏展演周XX区系列活动
七、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1.组织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按照一乡(街)一品的工作思路,指导协助各乡街继续坚持举办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策划开展民俗旅游活动,打造XX文化旅游品牌。
2.创作两部具有XX特色的文艺精品参加各级展演宣传。
八、推进六个项目
1.区文化馆、图书馆新馆建设工程;
2.乡街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升工程;
3.XX乡室内外固定电影放映点建设;
4.配合支持XX纪念馆景区提升;
5.与XX乡和XX乡积极申报四级联建项目、省级研学旅行基地;
6.XX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2024年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
分工实施方案
为确保2024年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落到实处,现就文化部改革办成员司局及有关单位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作如下安排:
一
1.建立督查机制,督促各地出台实施细则。深入贯彻落实九部门《关于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法规司)
2.对于已转企的国有文艺院团,转变政府投入方式,通过购买服务、原创剧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扶持艺术创作生产。(政策法规司牵头,财务司、艺术司参与)
3.研究制定并适时出台培育骨干演艺企业的政策文件。支持中小转制院团走专、精、特发展道路,促进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演艺企业。(政策法规司牵头,部改革办成员司局参与)
4.推动保留事业体制的文艺院团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财务司牵头,艺术司、人事司参与)
5.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国演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规划》。(政策法规司)
6.推动成立中国演艺发展学会,开展演艺业战略性问题研究,促进演艺业创新成果转化。(政策法规司、办公厅)
7.举办演艺创业创意沙龙,发掘优质演艺机构和项目,搭建演艺领域政策和信息支持平台,推动演艺业持续健康发展。(政策法规司牵头,文化产业司参与)
二
8.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加强过程管理与事后监督。(文化市场司、对外文化联络局牵头,政策法规司参与)
9.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国家艺术基金和财政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艺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财务司、艺术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10.加快推进《公共图书馆法》、《博物馆条例》立法进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文化产业促进法》以及艺术创作、文化市场管理、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立法调研工作。(公共文化司、文化产业司、国家文物局、艺术司、文化市场司、对外文化联络局、政策法规司)
11.结合文化系统实际,探索建立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具体实现方式。(政策法规司牵头,人事司、财务司、国家文物局参与)
12.推动艺术科学理论建设,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改革评奖制度,坚持文艺评论评奖的正确价值取向。(艺术司、文化科技司、文化产业司、公共文化司)
13.推动成立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中国艺术品行业协会、中国文化馆协会、中国美术馆协会、中国画院协会等,引导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等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积极作用。(艺术司、文化市场司、公共文化司、办公厅)
三
14.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设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统筹协调机制。(公共文化司牵头,办公厅、财务司参与)
15.推动建设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公共文化司牵头,财务司、非遗司参与)
16.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财务司牵头,公共文化司、人事司、文化科技司、国家文物局参与)
17.积极开展流动服务、数字文化服务。(公共文化司牵头,艺术司参与)
18.通过增加专项资金、转移支付等手段,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惠民工程的专项补助,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在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财务司牵头,公共文化司参与)
19.深化全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建立和完善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公共文化司、财务司)
20.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财务司、办公厅牵头,相关司局参与)
21.研究推动把农村、基层群众和特殊群体看演出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艺术司牵头,公共文化司、政策法规司参与)
四
22.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司牵头,部改革办成员司局参与)
23.支持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政策法规司牵头,部改革办成员司局参与)
24.继续稳步推进文化系统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政策法规司牵头,部改革办成员司局参与)
25.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深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人事司牵头,财务司参与)
26.推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组建理事会试点工作,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完善决策和监督机制,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使用效率。(公共文化司牵头,国家文物局、艺术司参与)
五
27.加快发展演出、娱乐、动漫、游戏、数字文化等产品市场,有序发展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文化市场司、文化产业司)
28.着力抓好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转型升级试点。(文化市场司)
29.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完善省级文化
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条例》,完善综合执法标准规范和制度建设,实施中西部综合执法能力提升计划,加强文化市场重点领域执法监督,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效率。(文化市场司)
30.提出加强和改进文化市场事中、事后监管指导意见。(文化市场司)
31.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加强和改进上网服务企业、娱乐、演出、艺术品、网络文化等市场监管。(文化市场司)
32.建设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提升文化市场信息化管理水平。(文化市场司)
33.加强文化市场诚信建设,建立健全文化市场基础数据和信用信息,为公众和政府提供征信服务。(文化市场司)
34.推动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区域化合作,配合国家自贸区建设,将文化市场先行先试政策“点对点”输送到位。(文化市场司)
六
35.制定出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政策措施及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制定深化文化金融合作、扶持小微文化企业的专项政策,研究拉动文化消费的政策措施,加快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文化产业司)
36.组织实施文化创业创意人才扶持、重点文化设施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成长型小微文化企业扶持和中华民族歌舞走出去四个计划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程、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等重点工程。(文化产业司)
37.促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转型升级,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提高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文化产业司)
38.深化文化金融合作,建设文化金融合作信贷项目库和文化金融服务中心,适时创建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司)
39.推动动漫产业转型提质,评选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二届动漫奖,引导和支持原创动漫创作生产与宣传推广,继续推动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示范应用推广工程。(文化产业司)
40.做好第十届深圳文博会轮值主办工作。(文化产业司)
41.以义乌文交会转型为重点推动文化产业会展升级,提高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文化产业司)
42.整合丰富国家文化产业项目资源库,完善文化产业项目服务平台功能,深入开发文化产业项目特色展示分析系统,逐步推进项目版权交易。(文化产业司)
43.推进文化品牌实验室工作,发布文化企业品牌排行榜,推进文化品牌价值评估。(文化产业司)
七
44.完善新型城镇化中的文物保护,特别是古城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机制。(国家文物局)
45.推动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古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和文物保护样板工程。(国家文物局)
46.推动制定文物保护、博物馆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文物局)
47.加强古籍保护工作,提高古籍保护整理、利用水平。(公共文化司)
48.加大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整体性、生产性保护机制,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49.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配套规章,制定鼓励和支持社会参与非遗保护的具体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牵头,政策法规司参与)
50.评审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51.推进非遗保护利用基础设施试点和数字化管理试点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财务司)
52.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充分发挥文化非营利机构和基层群众性文化组织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公共文化司)
53.命名和建设一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公共文化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54.制定《全国中长期戏曲教育发展纲要(2024-2024)》,大力发展戏曲教育。(文化科技司)
55.加强地方戏曲剧种传承与推广,实施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艺术司)
八
56.提高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水平、质量和效益,着力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项目,组织实施好“欢乐春节”活动,进一步扩大重要国际性艺术节的影响力。(对外文化联络局)
57.持续举办“汉学家与中外文化交流”座谈会和中外文化论坛等活动,实施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加强思想交流,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向思想层面提升。(对外文化联络局)
58.加快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布点,鼓励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外向型文化企业、中资机构等参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提高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运营和管理水平。(对外文化联络局牵头,人事司、财务司参与)
59.制定文化遗产对外交流与合作重要项目奖励暂行办法,加大文物外展、外援力度。(国家文物局)
60.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对外文化联络局)
61.推进北京、上海、深圳等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建立外向型文化产业聚集区,不断完善对外文化贸易服务平台。(对外文化联络局)
62.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经验,着力推动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与创新。(对外文化联络局)
九
63.按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实施《文化系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政策法规司)
64.举办文化体制改革和相关政策培训班。(政策法规司)
65.改进学风、会风和文风,积极做好文化系统体制改革调研工作,加强调研成果的转化与运用。(政策法规司牵头,部改革办成员司局参与)
66.举办文艺茶座,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政策法规司牵头,部改革办成员司局参与)
67.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开展文化改革重大理论课题的研究。(政策法规司牵头,部改革办成员司局参与)
68.加大文化体制改革人才工作队伍建设力度。(人事司、政策法规司)
69.充分发挥改革联络员、信息员的作用,促进改革工作信息交流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政策法规司牵头,部改革办成员司局参与)
70.扎实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宣传工作。(办公厅、政策法规司)
文化旅游系统2024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系统各党支部:
2024年我们管委会、文化旅游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干部职工文明素质提升为重点,以文明示范带动工程为载体,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积极抓好未成年人“十件实事”相关工作,紧紧围绕打造凤鸣文化旅游名镇战略,以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省级旅游强县为重点,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建设和谐、活跃、充满活力的的文化旅游系统,为促进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深化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 围绕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各党支部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 1
四中全会及县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等实际问题,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打造凤鸣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和谐、活跃、充满活力的文化旅游系统目标上来。
二、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思想道德建设
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并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群众性创建活动全过程。一是开展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大力宣传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组织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农村。二是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点,教育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不断丰富“我们的节日”文化内涵。三是组织好“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在城乡基层广泛开展歌咏比赛,充分展示人民群众热爱祖国、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四是开展“创文明机关、文明系统”活动、大力培育文明新风,各单位要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形式,进一步弘扬正气,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努力开创人人为创建文明系统尽智出力的新局面。五是开展周文化宣传活动。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之根、华夏文明之源的周文化底蕴,凝聚人心,激发活力,促进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弘扬周文化,打造风鸣全国文化旅游名镇做出新的更大
2的贡献。六是深入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加强诚信建设,深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扶弱助残、关爱女孩”,“婚育新风进万家”等道德实践活动。
三、丰富载体,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今年的精神文明创建,要按照固强补弱,攻坚克难、全面提升的思路,丰富创建活动载体,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持之以恒的抓好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工作。系统各单位和民俗村要认真落实县创卫办、创园办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持续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工作,对照工作任务,逐项抓好落实。确保我系统在创卫、创园工作中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促进全县创卫、创园工作胜利进展。二是继续深化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景区、文明示范点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对各文明单位的管理由粗放化向精细化、常态化管理的转变,有条件的单位要积极开展争创各级文明单位活动,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水平。同时,开展以“诚信服务”为重点的行业“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树立行业良好形象。三是搞好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年内全面完成5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和44个村级服务点建设任务,在阵地建设中,要做好农家书屋、文艺队、文化活动场所管理制度的建设,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快乐农家”农民文化活动,按照就近便于活动的原则,在农村组织自乐班、秧歌队、定期开展自娱自乐活动,用健康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从而展示新型农民的精神风貌。不断增强文化阵地服务功能。四是开展“创佳评差”竞赛,提升行业创建水平,以窗口单位和服务
3行业为重点,着力加强“和谐系统“建设,积极开展文化环境净化行动,加大对网吧、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坚决取缔“黑网吧”,配合教育部门搞好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时开展生活环境美化行动,抓好公共场所、旅游景点公共导向标识的规范美化工作,大力整治民俗村环境,打响“陕西民俗第一村”品牌。不断扩大和提升岐山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多为未成年人办实事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化“文明上网、文明办网”活动,推广网吧连锁规模经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出版物的经营活动,加大对不良网站、网吧和网络游戏治理力度以及对淫秽色情出版物的治理。二是积极创作面向未成年人的优秀文化精品,组织优秀影片、儿童剧展演、少儿美术展等文化活动。三是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向农村未成年人“送戏、送书”活动。四是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管理,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功能作用。五丈原诸葛亮庙、周公庙要在规定时间内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保障
各党支部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及时协调解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机制,充实人员,创新活动内容和载体,4
创新工作方法,增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推进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2024年4月20日
2024年,我区文化系统单位按照区委宣传部的工作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推进宣传思想和文化建设工作。以“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建设幸福曲江创建文化条件”为工作任务,挖掘和传承曲江优秀乡土文化和民间艺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共享文化发
展成果,促进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现将有关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一年来,我局以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目标,坚持“学以致用,指导实践”原则,切实加强干部职工素质教育。
(一)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重点,抓好理论学习。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超前规划,学习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起来,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两委成员的头脑,做好党委理论中心学习组的学习服务工作。
(二)加强领导班子理论学习。全局始终把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其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研究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规律,特别是区委建设文化经济强区和幸福曲江战略目标的学习和研究,多次到属下7个(企)事业文化单位调研,查找阻碍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症结和破解难题寻求对策,形成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文化市场秩序和完善文化发展保障”的工作思路,同时把理论收获转化为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和推动文化工作的成果,提高执行能力。在认真抓好中心学习组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切实开展好“五个一”学习活动,领导干部每月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每季度举办一次讲座;坚持每天学习一小时;每月熟读一本书;每半年撰写一篇有质量的理论学习或工作研究文章。
(三)干部参与广泛学习。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出发点,开展理论知识宣讲和竞赛活动,有效促进了党员干部真心、真懂、真用,以建设和谐、幸福曲江为主题,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活动,促进干部群众学理论、用理论,丰富了基层干部群众的理论需求。
二、抓文化秩序监管,繁荣文化市场
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进一步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促进了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出动人员205人(次), 检查文化市场306家次,取缔无证经营卡拉OK娱乐场所2间,游戏机室3家,收缴非法出版报刊268份。收缴色情淫秽光碟5000多张,发出文化市场整改通知书38份。为迎接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认真制定文化市场工作方案,确保文化市场无重大事故发生;组织46多家娱乐场和26家网吧从业人员186人举办禁毒法律培训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密切配合区安监、消防等部门开展文化市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事故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利用有利时机,集中力量对音像店广告进行检查、清理,并主动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治理无证经营行为,取缔无证经营音像制品店;对“黑网吧”进行专项整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查处的专项行动任务,收到明显的效果。
三、抓硬件设施质量,提升文化服务能力
一是大力改善文化服务场所环境。目前,总投资8千万元的曲江区文化中心大楼已全面启用,在各文化单位新办公场所中,新注册成立的电影公司使用面积100平米、文广新局860平米、区采茶剧团860平米、文化馆1500平米、图书馆5100平米。仅文化中心大楼一处的文化活动场所总面积已超过8000平米,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场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二是积极拓展文化服务配套设施。推动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韶州府学宫等曲江各级公益性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陆续增设展览室、排练室等一批便民场所和设施。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公开服务时间、内容和程序,在窗口接待、场所引导、资料提供以及内容讲解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经过艰苦努力,曲江区图书馆现已成为韶关县区级首家集藏书、借阅、信息咨询、教育、展览于一体的国家二级图书馆。区文化馆力争三年内达到国家二级馆水平。
四、推动“文化三送”下乡活动持续蓬勃开展
我们连续多年坚持送图书、送戏、送电影下乡,今年又继续利用区图书馆、剧团、电影公司,并结合乡镇文化站开展好送图书、送戏、送电影、春节送春联活动,把文化和科技知识送进乡村、社区、校园、军营和企业。全年累计共送书下乡205场,送
戏下乡95场,送电影下乡900场次。此外,我们还新建省级标准“农家书屋”85间,建立韶关市首间“廉政书屋”。开展“文化三送”下乡,有效解决了我区群众看书、看戏和看电影难问题,推进了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此外,今年区采茶剧团还精心创作了一台以打赢翻身仗为主题的计划生育专题文艺晚会。其中包括小品《家公放假》、《超生惹的祸》、舞蹈《再创计生好明天》等一批精彩生动的文艺作品,现已在全区各村(居)委巡回演出53场次,服务了全区工作大局,全面繁荣了我区群众文化。
六、推进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方式不断改革创新
近年来,我们坚持精心组织“欢乐曲江”广场文艺演出活动,推动城区广场文化建设。创新组织方式,采取经费自筹的办法,由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民间团体每月承办一场广场文艺演出。今年共为广大群众献上“欢乐曲江闹元宵”文艺汇报演出、“颂歌献给党”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歌咏比赛等9场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欢乐曲江”广场文艺演出。目前,“欢乐曲江”广场文艺演出已成为曲江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场观众均达数千乃至上万人次,文化广场真正成为了人民群众的欢乐广场。
七、做好曲江珍贵文化遗产深入传承工作
一是自2024年起,我们全力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我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普查方案,抽调精干的考古人员,深入到我区85个村委会,1200多个自然村的田间地头开展文物普查。现已完成包括83处古建筑、16处近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1处古遗址、6处石窟寺石刻、1处古墓葬在内的,全区所有不可移动文物点普查任务。进一步巩固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全面、完整、准确地记录了曲江不可移动文物资料。二是完成了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申报单位“梅花桥”和“拱桥岭遗址”的申报材料,并报送省文物局审批。三是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目前曲江“南华诞”庙会已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点梅花”(民间打击乐)已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我们充分利用“马坝人”石峡文化、南华禅寺等古文化和佛教禅宗文化资源,不断提升曲江旅游的文化含量,打造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努力提高景区群众生活水平。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